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小学数学的知识

关于小学数学的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小学数学的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小学数学的知识

关于小学数学的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理念 兴趣 多媒体

促进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制定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的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所以,课堂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指导并开展课堂教学,对教学价值的体现、学生成长的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根据自身的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采取哪些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巧设导入语激趣。上课伊始,教师应根据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重难点,设计一段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导入语引入新课,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其次,设计擂台赛出情趣。小学生表现欲强,爱争强好胜,喜欢受人夸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抓住小学生这一年龄特点,有意识地设计竞赛题和竞赛形式,学生会兴致盎然,热情高涨,学习空前活跃。如把基础数学知识或口答题设计成抢答竞赛形式,把中等难度题设计成限时必答竞赛形式,把难度较大的题设计成小数奥赛形式,让学生以赛激趣、以赛促学、以赛提效。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选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激趣方法,会使数学课趣味盎然、迭起,会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二、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特别注意选取生动有趣、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素材,精心设计了单元主题图或重要课题的情境图,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情境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思考,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提出问题。同时,教师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中选取素材,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赛情境等。

三、灵活运用新教材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善于运用教材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第一,要领会编者意图,提高驾驭能力。是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对教材内容理解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在教学之前应从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和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全面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意图,弄清每部分教材在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要结合教学实际,适当调整内容。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做到尊重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同时也要注意改革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补充或调整,进行教学再加工,从而真正达到优化教学之目的。

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关注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法适时地引导学会合作,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小组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需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支持、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共享的荣誉。这样,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和加强。还要教会学生合作的方法。教师必须明确这样一个道理,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自然生成的,它与其他技能一样离不开后天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与实践。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

关于小学数学的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率;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83-01

按《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儿童学习概率知识,从数学活动看,主要应经历如下一些学习:对不确定现象有初步的体验;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并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在活动中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等。在这些学习内容的教学组织中,一般的看,有如下一些策略可以重点予以关注。

一、关于事件概率的认识

一般说来,事件的概率就是指随机事件的概率。小学教材中所指的事件的可能性和可能性大小,就是事件概率的朴素和简单的理解。在小学教学中,我们不需要掌握概率的精确含义和定义,也就是说只需对概率进行定性的理解,而不需要过多进行定量的认识和计算。如“取到红球的可能性大”、“取到黄球的可能性比取到绿球的可能性小”、“指针落到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大”等。

1、等可能事件和独立事件

所谓等可能事件是指发生的可能性相同的几个事件。例如掷两枚硬币,共有“上、上”“下、下”“上、下”“下、上”四种等可能结果出现,这四个事件就是等可能事件。在摸球、掷骰子、投标、抓阉等问题中,都存在着等可能性问题。

所谓独立事件是指实验中互不影响发生的几个事件。如射击时,甲是否打中和乙是否打中互不影响;考试时,甲生与乙生是否优秀相互没有关系;破译密码时,几人中谁能译出来相互独立;不同的学生,身体是否健康相互独立等等。

2、互不相容事件与对立事件

互不相容事件是指在一次试验中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对立事件是指一次实验中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互不相容事件。如上述掷分币问题中的四个结果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所以它们是互不相容事件。但两个互不相容事件不一定对立,而对立事件一定互不相容。如事件“下、下”“上、下”“下、上”三种情况即“不全朝上”与事件“上、上”是对立的;事件“下、下”与“上、上”“上、下”“下、上”三种情况即“不全朝下”也是相互对立的。从例子可以看出,两个互不相容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可能同时不发生,两个对立事件则有一个且只有一个发生,这也是两者的根本区别。

二、经历试验的活动过程,体验“可能性”

小学生首次学习可能性时,由于可能性研究的是随机事件发生偶然性中的必然规律,所以如果不经历随机的体验过程,学生是很难建立相关观念的。通过随机试验、数据分析和结论推断,可以让学生体验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现象,有些事情可能发生,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分析这些现象可以找到规律;渗透随机和概率思想。例如六年级教学“可能性”时,教学过程不妨按此线索设计:

1、合作试验,引导探索

(1)试验前猜想

提问:任意抛一次硬币,猜猜会抛到哪一面?正面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会怎样呢?

(2)学生分组试验,收集并分析数据

试验一:教师抛一次硬币。

体会: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结果的客观存在性。

试验二:等分小组,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每人试抛2次硬币。

引发学生质疑,再次体会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并引发认知冲突,我们的猜想正确吗?怎样才能推测我们的猜想正确呢?

试验三:等分小组,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每组试抛40次硬币。

收集数据,统计数据,计算比值,制成折线统计图。

指导学生看图,初步体验比值(频率)会比高或低,但基本在附近摆动。

2、正确推断,理解概率

(1)出示科学家的数据表,进行推断

出示科学家的数据表、计算比值后,同样制成折线统计图。

进一步体会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比值(频率)就稳定在。

(2)结合意义,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想一想,任意抛一次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

引导学生从意义上理解:抛的结果只有两种可能,而且这两种结果的可能性相等,那么其中一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

三、利用游戏,引导儿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大量的实践表明,利用游戏来引导儿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等可能性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很多时候,儿童是在游戏中体验与建构数学知识的。因为游戏不仅能激发儿童的思维,还能促进儿童策略性知识的形成。

例如,设计一个“摸豆”游戏:预先在布袋中放入有色小豆(如三红七蓝),让两组儿童来做这种摸豆的游戏。每组在地上划一条长10米的线,等分成10格,上面分别标上1到10。每组分别让一个儿童站在5上面。规则是两个组的参赛学生依次去摸一粒豆,并猜豆子的颜色,猜对的,所在组的那个儿童就朝数字大的方向走一格,猜错的,所在组的那个儿童就朝数字小的方向走一格,看哪一组先到10。此外,让每一个组将每一次摸的颜色记录下来,到游戏结束后,再让各组猜袋子里各色豆子的数目,猜对的再得奖。这是概率和数据相结合的游戏,它贯穿课改的精神,让儿童体验和了解“可能事件”、“必然事件”、“机遇”等观念。

四、方案的尝试设计

关于小学数学的知识范文第3篇

演讲人:游南嘉

演讲日期:2010年5月30日

演讲地点:武汉市少儿图书馆五楼报告厅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江岸区育才一小二年级(8)班的学生游南嘉,(范_文_先_生_网)我的演讲主题:树。非常高兴今天在此和大家一起学习并分享关于“树”的知识。树,大家司空见惯天天都能看得到,但是,大树是如何成长的呢?大树是怎样为人类做贡献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什么是树

树是木本植物的通称,又称乔木。通常树比较高大,在距离地面较高处分枝。像所有的植物一样,树的生长离不开空气、水和阳光。

一颗树由树干、树枝、树叶和埋在土壤中的树根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作用,都很重要。

树干——树干是树的主体部分,覆盖着树皮,分枝形成树枝。树皮的外层由死去的组织形成,对树干起着保护作用。树干每年都会长高,长粗。

树枝——树干分枝形成树枝。树枝朝各个方向生长。每年树上都有新的树枝长出来。

树叶——树叶长在树枝上,和树枝构成树冠。树叶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树木生长需要的能量。

树根——树根通常生长在土壤中,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水是树木生长的必须物质。树根还起着将树木固定在土壤中的作用。

1.树的一生

树是有生命的。和所有的生命一样,树的一生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的过程。即使是参天大树也是由一粒小小种子长成的。

①一颗新树诞生于一粒从树上落下来的种子。这粒种子也许是某只动物,也许是风、也许是水流将它带到这里的。种子萌芽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要求一定的温度。

②种子萌发后,长出胚根。胚根扎进土壤,吸收水分。随后幼芽上长,顶出土面,吸收阳光,为小树的生长制造养料。

③小树又叫树苗。树苗在阳光、空气和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④小树长成了大树,随后开花、结籽。

2.树的种类

各种树木的形状和大小差别很大,主要可以分为针叶树、棕榈树和阔叶树三大类。

针叶树——针叶树的树干高大通直,叶片细长如针或呈线性。针叶树耐低温,主要生长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大部分针叶树属于常绿树,一年四季都保持有绿叶;针叶树的种子藏在松果内。松树、冷杉、雪松和巨大的红杉都是针叶树。

棕榈树——棕榈树茎干直立,没有分枝,叶子很大,像羽毛或扇子,簇生在茎的顶端;棕榈树的果实中包着种子。有些棕榈树的果实可以食用,如椰子和海枣都是人们喜爱的水果。

阔叶树——阔叶树的叶片通常比较阔大,绝大部分乔木都是阔叶树;阔叶树阔大的树叶能吸收更多的太阳光,当然也更容易失去水分。一些阔叶树冬季树叶会落光。例如,橡树、枫树、白杨一到冬季,树枝就变得光秃秃的;有些阔叶树属于常绿树,如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冬青树和橘子树。常绿阔叶树一年四季保持有绿叶,叶片通常厚实,形状多种多样;阔叶树都是开花植物,都要开花后才能结籽。一些种子被风吹到远处安家落户,还有一些种子藏在果实中被动物们带到了其他地方。

阔叶树品种众多,橡树、橘子树、杨树、梧桐树??????等都是阔叶树种。

3.树是怎样“喝水”的

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树木生长。水是怎样从根部到达大树顶端的呢?

让我们来做个试验。

准备材料:

新鲜的西芹

玻璃杯

食用色素(最好是红色)

操作步骤:

①将一颗带叶子的西芹的根切除。

②在玻璃杯中倒入一些食用色素,把西芹浸在其中。

③将玻璃杯放在阳光下静置15分钟。

④将西芹的茎切开,观察剖面是否有颜色。

4.树会呼吸吗

植物通过叶片上的小气孔呼吸,这些小气孔通常位于叶片的背面。

让我们来看看植物是怎样呼吸的。

准备材料:

新鲜的大树叶子

浅盘子

放大镜

水和太阳光

操作步骤:

①挑选一些绿色的大树叶子。

②在一个浅盘子中倒一些水。把绿叶背面朝上放进盘子里。

③将盘子在太阳光照下静置15分钟。

④仔细观察绿叶,你看见了什么了?

啊!实验观察结果,经过太阳光照,浸在水中的绿叶上不断冒出气泡来,这是绿叶在利用自己背面的小气孔,进行呼吸哦!绿叶呼出的每个气泡中都含有氧气。

5.树是氧气“制造工厂”

人类和动物的生存离不开氧气。绿色植物就是地球上的氧气“制造工厂。”

大树是怎样生产出氧气的哪?

首先,大树通过叶片上的小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其次,叶片里的一种叫叶绿素的物质吸收太阳光的能量。

关于小学数学的知识范文第4篇

一、 小学数学知识背景应来源于原始的现实

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教育再探》一书指出:“数学化未必要从一种接近数学的现实开始,而应从一种我所说的原始的现实开始。”笔者认为原始的现实有三:一是数学知识的原始生活;二是数学发展的原始过程;三是儿童认知的原始世界。

1.小学数学知识背景来源于数学知识的原始生活

有了数学就有了数学化,而数学化又有横向数学化与纵向数学化之分,弗赖登塔尔是这样划分横向数学化与纵向数学化的:横向数学化把生活世界引向符号世界。符号世界里,符号生成、重塑和被使用,而且是机械地、全面地、互相呼应地,这就是纵向数学化。弗赖登塔尔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了横向数学化与纵向数学化的区别。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些数学概念和运算来源于我们原始的生活世界。比如:除法这一运算的原始背景之一就是减法:把一些物品分给一群人,可以把这些物品一个一个地发下去,也可以每回分给每个人等量的物品,直至分完或不能再分为止。这种来自生活的背景能最有效、最容易允许学生灵活地进行迁移,无论是一位数除以一位数还是多位数除以多位数,乃至分数除以整数,“减法”这种生活背景能够指导学生得到除法运算法则。

小学数学教育应广泛地依赖学生熟悉的原始生活,沿着人类数学发现的活动轨迹,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通过数学化,逐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获取数学知识。

2.小学数学知识背景来源于数学发展的原始过程

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教育再探》中指出:“新一代继续他们祖先所形成的知识,但他们并不是跨到他们老一辈所达到的水平。他们被置于更低的水平,在此基础上重新开始人类的学习过程,尽管是以一种修改的方式。”如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重复人类的学习过程,那么他们更容易学会、借助和迁移这些知识。但让学生重复或复制人类发现和认识数学的全过程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个必要。怎样处理两者的矛盾呢?波利亚给出了折中的建议,第一,在教一个概念时,应当让孩子重蹈人类思维发展中的那些关键性步子。第二,孩子重复人类的学习过程,但并非按照它的实际发生过程,而是假定前人就知道我们现在所知的东西,那么他们会怎样做。

姜荣富老师在《让孩子重蹈人类思维发展中的关键步子》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新计数单位是怎样产生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假如有0,1、2、3、4、5、6、7、8、9 这十个数字以后,如何表示更大的数?这里涉及到计数法、自然数记数的位值原则和十进制计数法。让学生学会像古人那样,满十进一,用位值原则来简单表示很大的数,这样的教学过程虽然只是让学生简单经历了数的发展的历史过程,但却让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3.小学数学知识背景来源于学生认知的原始世界

小学数学教材编写时,尽可能考虑到数学知识的背景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我们要知道学生的现实生活不等于他们的原始世界。

在儿童的原始世界里,有童话故事、有魔法师和魔法棒,有着无穷无尽的想像力。如果一个儿童计算出0-1=1,0-2=00,0-3=000,你不要生气,这是一个最漂亮的错误,他比说不会做的学生更具有想像力。船上有13头牛6只羊,请问船长年龄多大?如果学生能算出船长的年龄,也不要见怪。可能此时这些学生正在愉快地笑着,因为他们已经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儿童的原始世界里还包括他们对自己身体的感性认识,对儿童来说,所有学习尽可能从身体动作开始。让他们一边点着自己的手指一边数:“1-2-3-4-5-6-7-8-9-10”,他们会发现:“我有10个手指!”儿童也可以去数自己的脚趾,然后发现自己有10个脚趾头。手可以帮助儿童领会,脚可以帮助儿童理解。

小学数学知识的教学不能假借“现实”“有用”等借口过早干预儿童的学习,追求立竿见影、马上能用的实惠,而要把数学教得容易些,等待长大,让儿童学会他们该学到的正确思维方式。

二、 数学再创造依赖于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

当教材和教师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始背景时,发现这些来源太多了,如何选择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如果选择其中一个就会让背景变得过于狭隘,那么就不选择,要创设丰富的知识背景,让学生自己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教师已经知道这些背景里的数学知识,为什么不能把数学定义、法则和算法直接告诉学生,而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呢?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教育再探》一书中列出了三点理由:“第一,知识和能力,如果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的,就比别人强加的要掌握得更好,也更有实用性。第二,发现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所以通过再创造进行学习是有促动力的。第三,它促进了将数学作为一种人类活动来体验的观念的形成。”从具体的课堂教学来看,数学的教与学也离不开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学概念的产生依赖于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

我们知道,数学概念的产生离不开实践活动和对已知的概念、现象的再认识。教师应考虑把问题的起点退回到学生熟悉的知识背景,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产生的过程。以教学分数为例,虽然每一个国家表示分数的词汇不同,但对于“分数”一词的解释基本一致,就是“被分割的数”。所以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都设计了“分物”活动。华应龙老师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过程中,用测量和分物两个背景引入分数,从测量这一背景引入分数,还能体现分数的另一意义――比,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读出■,华老师精心设计了“四份之三”这个新词,从“图形表征”到“数学语言”完美地解释了“四分之三”的含义,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分数”这一概念的真实性。

2.数学活动的开展依赖于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

数学知识不是一种静态的解释,而是一种动态的活动。比如加法和减法,9-5=4,静态的解释就是9-5与4相等,其他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把它与相关背景联系起来,那背景就很丰富了。如:停车场有多少个位置,已停了多少汽车?离节日还有多少天?还有多少页没有读完?虽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把它们数出来,但我们能不能更聪明一些,通过它们的结构把它们算出来?虽然这些数学知识对老师来说是熟知的,但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的,是一种再创造。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了新知识,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3.数学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

如果仅仅把一种来源作为数学知识的背景而忽视其他来源,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出现许多应用题。以加法和减法为例,当学生遇到相关的应用题时,如果没有人告诉他如何解决,那他一定会想起加法和减法的含义而回到它们的来源。弗赖登塔尔指出:“算术的应用是因为有真正的同构。”学生从应用题“小明有5个玻璃球,又赢了3个,现在他有多少颗?”得到“5+3=8”。学生一旦从一些背景中学会了数学符号“5+3=8”的含义,即使脱离了任何背景,数学符号仍然有意义,因为它可以适用于任何背景:5天和3天、5千米和3千米、5环和3环、5次和3次……

4.创新思维的发展依赖于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

在数学里学生学会了分类这一重要的思维方式,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分类学或者等级进行分类。如把水果归为一类,如果有人把“苹果”这个词和“吃”这个词分为一类,把“小汽车”和“汽油”分为一类,肯定有许多人说他笨。其实仔细想想,这种分类方法很有道理,人吃苹果而汽车烧汽油,它是按照事物功能来分类的。弗赖登塔尔指出:“这并不是一个预先构造的而是一个等待构造的世界。”这种创新的分类方法对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所以我们应该借助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5.数学本质的体现依赖于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

丰富的数学知识背景对于数学再创造是有些干扰的,背景越多对数学再创造的干扰可能就越大,但这正是数学再创造的魅力:从纷繁芜杂的背景中寻找最本质的信息,也就是数学的本质。负数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张奠宙教授在《多多注意数学本质的揭示――剖析“用温度计引入负数”的优缺点》一文指出: “引入负数不能只用温度模型”、因为它不能完全体现负数的本质,更应通过“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赢与输、温度的零上与零下、海拔的高与低、方向的向东与向西等”多种动态的背景,让学生理解“负数是一种相反意义的量”这一数学本质。

三、 理性看待数学知识背景迁移的双重作用

知识背景作为认识定势是认识的某种特定的趋向,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知识背景的迁移有积极的作用,正是利用了知识背景的迁移作用,人的认知水平乃至人类文明才有了长足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背景的迁移作用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构成人的认识能力的最主要的成分。另一方面,知识背景的迁移有其消极的作用,人们完全凭借固定的思维过程去认识事物,极力将一切都纳入已有的认识框架中去,拒绝根据客观实际和实践需要对原有的模式做出任何调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理性看待数学知识背景迁移的作用,善于利用它的积极作用,及时纠正消极作用对学生认知的干扰。

我们已经知道:当a,b是自然数,且b≠0时,除法算式a÷b表示两种意义:

(1)可以表示a是b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2)可以表示什么数的b倍等于a,或者把a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

知识背景作为认识结构是一种动态的结构,它不断地把接受来的信息转换成自身结构的一部分,当学生遇到■=■时,他们肯定认为这个除法算式仍然具有上述两种意义,事实也是这样。分数除法的算法分两种情形来探索:一是除数是整数的情形,二是除数是分数的情形。第一种情形最容易理解,比如:如何计算■÷2,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理解,就是求■的一半是多少?借助几何直观,探索得到两种不同的算法:■÷2=■=■;■÷2=■×■=■。进一步研究得到,第一种方法不能普遍适用,第二种方法则能普遍适用。再考虑除数是分数的情形,则有多种思考角度,如1■÷■,第一种考虑,因为1■>■,所以就考虑1■是■的多少倍。第二种考虑,求一个数,使得它的■是1■。无论哪一种考虑,都是从整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迁移到分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从而得到分数除以分数的算法。由此可见,知识背景的迁移在学习新知识方面起了关键性作用。

关于小学数学的知识范文第5篇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是人类用于交际的语言,它能赋予人以创造性;同时数学也是一门极富创新内涵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各种教育因素,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抓好创新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成为当代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则是小学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转变观念,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根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就教师而言,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领会新课题的精神,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转变师生角色,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还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上,应给学生留足创新的空间和时间,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允许争论、提倡设疑、鼓励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学情反馈,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之间信息和反馈的控制过程,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科学地、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运用课前和学情反馈信息,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应用即时反馈信息。

运用课前和学情反馈信息,是指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以往学习的情况,即学生已具备哪些基础知识、学习新知识时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尤其是选择好学习起点,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在上课之始就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三、激趣导入,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育要具备充沛的情感,以情感人,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营造一个“趣”的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以故事导入:在花果山水帘洞中,孙大圣准备给小猴们分桃子。

如果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平均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半个桃子怎么表示呢?这下可难倒孙大圣了,同学们愿意帮忙吗?这样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诱导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转贴于

四、实践总结,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数学实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在这个认知活动中,既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等心理特点,又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自己的创造中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理解。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先复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剪刀和梯形纸分组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最终得出几种不同的方法——有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把一个梯形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有把一个梯形拼成一个三角形,最后让学生合作讨论,归纳出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既知道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获取了知识,又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引导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重在思考,而思考来源于质疑,事实证明,善于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学生质疑能产生认识困惑,从而促使学生动脑筋去学习和探索。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将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展示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求出它的面积?同时提示学生:想办法把它转换成已经学过的图形。于是学生思考,最后终于想到用割补法把它转换成一个长方形,从而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思考掌握了计算方法,培养了创新意识。

六、加强练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