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环境保护的方法

环境保护的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环境保护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保护的方法

环境保护的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雾霾治理;方法

雾霾是由大雾与灰霾相叠加形成的一种严重的污染天气,从2014年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到了雾霾天气的影响,特别是北京、广东、天津等地,雾霾的持续时间逐渐增加,雾霾的频发为人们的工作、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且长久的呆在雾霾环境中对人的健康危害也是很大的,其中含有的可吸入颗粒物能够对人们的呼吸道、心血管造成影响,雾霾治理成为了当务之急。

1 雾霾的产生原因分析

雾霾的发生主要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其一就是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比如燃烧煤炭、机动车尾气排放、工业废气污染和扬尘,这些污染源都是空气中PM2.5浓度过高的元凶[1]。第二个方面就是气候与环境的影响,比如一个地区如果受到中低压的包围,气温就会出现大幅度降低,在气温升高之后近地面就会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会像一把伞一样笼罩在区域的上方,对于低空的空气的正常的垂直运动受到了阻碍,高空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这种状态下对于空气中含有的悬浮颗粒的飘散是非常不利的,这样就会引起雾霾。第三个方面就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造成的,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更多的高楼大厦得到建设与应用,对城市季风形成了很大的限制,对悬浮颗粒的扩散与稀释也是非常不利的,进而造成了PM2.5在城区与其周边的沉积,使得城区的雾霾状况更加严重。最后是区域污染的叠加因素,比如江西省因为受到周边经济区域发展污染物的输送,与本省污染物相叠加,增加了空气中PM2.5的含量,使得江西省的污染更加严重。

2 雾霾的外部特性及治理的特殊性

2.1 雾霾具有的外部特性

雾霾可以看做是一种公共产品,与其他类型的环境污染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雾霾的外部特性来分析,首先其具有时间的积累性特点,雾霾的形成属于一个长期的过程[2]。空气中PM2.5含量达到了一定的指标就会造成严重的雾霾天气,在积累与加重的演变中,会逐渐增加雾霾的治理难度与成本。另外,雾霾的发生还具有空间转移的特点,因为雾霾并不只局限于局部地区,而是区域性的天气情况,而且雾霾能够被运输到很远的地方然后发生二次反应,也就是外来污染与本地区污染的结合。尤其在我国大部分的南方地区,雾霾的发生通常是由外来污染造成的。此外,雾霾还具有污染主体分散的特点,在污染的实体辨别中比较困难,本身雾霾的形成就有其复杂性,它会受到工业排放、尾气污染以及生活排放等方面的影响,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雾霾还会与酸雨、光化学污染共同构成复合性的大气污染,为区域环境的治理增加了难度,结合雾霾的这些特点可见,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更深,治理难度也更大。

2.2 雾霾治理的特殊性

雾霾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外部特征使得其具体的治理方式与一般的污染治理存在很大的差异,首先,根据雾霾的空间转移特性分析,以往那种治理固体污染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也就是不能单纯地依靠地区环保机构去开展局部治理清除雾霾,需要积极的实行地区间的合作模式。其次,雾霾主体所具有的分散特性,使得污染主体的准确识别具有较大的难度,也就是说要治理雾霾不是通过单个机构或者企业的管理就能解决的问题,在雾霾天气的影响之下,人们都有责任,雾霾治理可以说是需要不同行业、地区、群众共同参与的一场长久的斗争,在治理过程中需要人们的共同协作,这样才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治理效果。

3 环境保护中雾霾治理的方法

3.1 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与宣传

在雾霾的治理中需要不断的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只有具备了环保的意识才能做出环保的行为。首先可以从学校教育环节去开展相关的宣传,政府相关机构可以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园内积极的开展相关的课程教育与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普及,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从小就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还可以将环保的有关知识加入到教材或者课外书中,使环保知识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还应该面向全社会进行雾霾治理与环保知识的教育与宣传,通过政府机构的宣传可以加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能够逐渐建立与企业之间的联控体系,一起参与到雾霾的治理工作之中,在责任感不断强化的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会随之增强,这样更多的社会群众就会去关注与选择绿色节能的生活方式,从而就会提升城市的环境保护质量水平。在实际的治理工作中不应该忽视一些细节问题,环保部门实行的一些细节处的管理手段往往会比举办的一些宣传更有效果,比如针对一些工程用车、长途客车等会在晚上进入市区带来大量的粉尘、煤灰等的情况,石家庄市政府就对洒水车的作业时间进行了调度,增加在凌晨洒水的次数,采取水从上到下喷洒的方法,这样就将空气中的灰尘都清除干净了。

3.2 增加环境保护新技术与新能源的应用

我国大部分城市化进程仍在发展阶段,工业企业正在转型,城市交通高速发展,住宅楼以及配套设施不断兴建,这是采用环保新技术与新能源的好机会[3]。在城市化尚未完成之前,相关的技术与能源应用系统也没有建设成熟,因此新型技术与能源的推广使用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比如余热余压利用技术、绿色照明等等,政府部门应该对环保技术与能源的使用与推广进行积极的鼓励,逐渐增加新型技术与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单位能耗的作用发挥,使得总能耗量得到减少。国家应该对新技术与新能源的使用单位或个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因为新型的技术与能源使用一般会成本较高,通过补贴的方式可以增强其推广的吸引力,在其普及之后生产技术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进而生产成本就会降低,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3.3 改善交通拥堵状况,增加绿化面积

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雾霾加剧的原因之一,根据现代交通的发展趋势,应该逐步建设公交、高速公交、地铁、轻轨等立体化公共交通体系[4]。另外,还需要尽量的降低出租车的空驶率,根据实际情况去改变出租车的运营方式,避免在非打车高峰期存在大量空驶车辆的状况,降低尾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比如增加出租车固定等候区以及落客点等方法,还可以通过推行打车软件的使用,政府监督软件的服务状况,增加其可信性,向人们宣传打车软件的正确使用方法。此外,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因此应该增加区域的绿化面积,达到治理雾霾的作用,在绿化土地稀少的城市地区还可以使用楼顶绿化或者墙面绿化的手段去开展绿化工作。

4 结束语

在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污染物的排放量逐渐增加,造成了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需要对当前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进行分析,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在知道雾霾出现的原因的基础上,应该结合我国的发展国情以及其他国家治理雾霾的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雾霾治理工作,促进生态环境的好转,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集钧.石家庄市雾霾治理政策分析及建议[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李征.北京市雾霾污染的联防联控法律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环境保护的方法范文第2篇

在工程施工中,为确保承包商环保施工,施工前需对施工环境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本工程环保要求的措施和方法。所制定的措施和方法,应结合实际、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便于环保措施的落实。结合在界首市沙颍河近期护岸治理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施工中落实与应用,效果良好,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业主、监理人和施工方的一致好评。

本次施工的工程是界首市沙颍河护岸治理工程。在工程施工中,要做好施工前的清场、临时设施的完善,施工机械的安装和运输,施工中物料的堆放和完工清场等。对存在的潜在影响要进行周密安排,采取措施,确保不会造成水,空气和噪声的污染。为确保环保施工,有序作业,针对潜在的问题制订了措施和方法,施工时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清场时的扬尘污染

措施与方法:施工区域有大面积的农作物、树木或50m范围内有居民点的,作业时拆除应采取以下方法:

1.1 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对毁坏的树木和农作物要给以合理的补偿。

1.2 对被拆建筑物经充分洒水,确保湿润,减少扬尘。

1.3 对框架混凝土结构的,大部件尽量吊装移除;

1.4 拆除物装车清运前,应充分洒水,避免产生扬尘,造成污染。

分析:针对本工程各堤段施工中存在的不同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的区域特征,及施工方法和规模,确定本工程扬尘的影响范围在50m以内。作业时明确了影响范围,为顺利作业创造了条件。

2 剥离地表土时的地表土流失

措施与方法:用于本地恢复的,应选相对低洼处堆放、且四周相对平缓。数量较小的,为避免流失,需用草垫或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处理。

对于不用于本地恢复的,应直接移至其它较低洼的地块,便于耕种,避免资源浪费。

分析:剥离地表土是施工中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操作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等。根据本工程环保条款的规定,地表土不用于本地恢复,应直接移至废弃的沟塘及较洼的地块,避免流失。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应进行洒水并覆盖,避免造成扬尘。

3 发电机的噪声污染

由于施工地偏远,电力多由发电机来提供

措施与方法:由于发电机组噪声大、且距施工点的距离小。安装发电机时,为了减少噪声、应将发电机置入减噪槽内。减噪槽应按顺堤方向建在堤脚线1.5m以外。槽深以不影响发电机操作为原则,发电机两端要有2M以上的空间,周围加高,在槽顶建有防雨棚,备有潜水泵。

分析:由于本工程在堤边施工的。结合该发电机的基本情况,设计了该减噪槽。施工点位于堤内侧,根据声的传播规律,因此尽量靠近堤身。减噪槽设在距安全线1m以外比较合适。

4 材料堆放时的流失

措施与方法:砂石堆放要设在混凝土搅拌场区或预制场内附近,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堵塞交通运输。

水泥应存放在排水便利的混凝预制场内。没有混凝土场地的,应将堆放点应选在堤外地势较高,排水顺畅,远离水边线,并备有防雨设施。

分析:本施工地无预制场地,堆放水泥应选择地势较高,周围排水好的地方,底层用塑料布或油毡铺垫,整个堆放点用塑料布全覆盖,做好防潮防水。

5 环境污染

措施与方法:可在35m范围内选择废弃沟或废弃干塘作为垃圾堆放点。注意堆放点不能与其他沟道河塘相通,更不能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以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水污染。

分析:由于本工程施工地多在居民较少的河滩地带的特点,临时堆放点可选择距施工点35M以外无水的废弃沟塘。

6 农作物损毁

措施与方法:对施工物料存放和废弃物处置地进行科学规划,提高现有场地的利用率。减少占压农田,对施工范围内所占压的农田,应和当地政府沟通,提前通知农户,做好宣传。

分析:该施工堤段外滩有大量的农作物,且即将成熟。为了减少损失,对外滩农作物采取保护措施,要求农民积极行动,在施工前抢收农作物。

7 码头内护坡,影响码头正常作业

措施与方法:施工前要对码头l0Om范围内的设施(包括地下埋件)进行定位,摸清现有设备具置,注明埋件的名称,型号和构造。标明开挖走向和尺寸。由于空间较小,宜采用人工作业。

分析:由于本工程施工地点是在沿河岸边,与码头作业区存在交叉,按排不当,会给双方带来不利的影响。根据规定,港口岸边lOOm范围内为码头设施保护范围。由于范围较小,为确保码头的正常做作业,因此不宜使用机械施工。在码头范围内施工时要提前标明码头地下设施的位置,采用人工削坡。

8 作业迹地的土地污染

措施与方法:彻底清除潜在性改变土壤性状的化学成分、影响土壤功能的污染物。对未凝涸的水泥砂浆、散落的石油废弃物及其他有毒、有害会造成污染的物质要进行移出处理,防止随雨水渗入土壤或流入河道,造成污染。

分析: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所用机械及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清除物的具体种类,按照环保要求,对处置地点的选择及处置方法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9 堤内草皮植被占压或损毁

措施与方法①:划定作业区。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穿行时,应固定通道,在红线标明的区域内通过,避免红线外草地占压和损毁。

②:大型构件安装和移动时,要避开植被,以免损毁植被。在设备前期安装时应选无草皮无植被的地方,决不能在人工草皮及苗圃地进行安装作业。

分析:堤坡防护草皮的损毁,多是人为造成,因此在本次工程施工中,制订了严格的人员穿行路线,并对穿行人工草皮和草皮密集地制订了严格的要求。

10 为环保对象做好警示牌

措施与方法①:在饮用水源范围内、排水设施点、草皮密集地、水下施工活动的鱼类产卵场边界等保护对象处设置警示标志。

②:对施工人员进行工前培训,提高认识,按照警示要求,进行环保作业。

分析:由于警示标志,注明了环保对象、标明了方向和范围,一目了然,便于执行,易于监督。

环境保护的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房地产;房地产开发;环境;法律保护

房地产的开发建设会直接或间接地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房地产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是否可以“和谐相处”还是两者之间“针锋现对”。在一定的环境区域内影响着整个环境的状态,与此同时也影响着房地产领域是否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针对房地产开发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以及房地产开发商对经济效益的过分看重,而忽视房地产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甚至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巨额的经济效益。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房地产开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问题。所以房地产市场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规范房地产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的行为,找到房地产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实现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有关环境问题

1.1土地出让中的环境问题

房地产开发商可以使用并且在通过合法程序取得的国有土地上进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为就是土地出让。但是目前由于能够供应给房地产开发生的土地面积较小,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展开对土地的争夺,激烈的竞相投标,造成了地价的发幅度上升,在此过程中,容易导致用地违法行为出现。

此外,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使土地资源的供给和管理相对落后,在大量的土地被征用以后,依旧存在被闲置的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1.2房地产设计中的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但是由于政府部门的监管行为的落后,不到位,管理松弛等原因,促使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依旧采用以往的粗放型的管理经营模式,这对于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和适应市场竞争都是消极的。同时使得房地产成为了我国能耗最大的行业。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的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而房地产业所使用的相关建材的生产过程能耗约占全社会总量的1/6。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由于技术的经济发展的限制,在房地产设计中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1.3房地产施工中的环境问题

房地产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了噪声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建筑垃圾污染、光污染等。从房地产开发项目角度分析,噪声污染主要是由于项目自身规划不合理,管理工作不到位,项目选址对周边现有或者潜在的噪声污染考虑不周等,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空气污染主要是来自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以及有害家具等存在的有毒气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例如:甲醛、氡、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等。水污染主要包含了一些工业废水或者是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流,造成建筑项目周边水体环境的影响,水质下降。随着建筑装饰材料的推陈出新,城市建筑物分磨光大理石、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等为建筑增添靓丽,但是它们在强烈的阳光下反射出岷县的白亮、光线等形成光污染,严重的光污染会导致视网膜的脱落,眼睛视力下降等。

二、房地产开发中环境法律保护问题

2.1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与之相邻的法律关系

房地产的开发是一种涉及到经济、建筑、法律、交通等多个领域的活动,与之相关联的这个领域,都或多或少的对房地产开发产生影响,这是一种相邻的关系。而对于一些交通运输企业、化学工业等向空气中排放的粉尘、有害气体以及有害颗粒物都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于这些无法做到对其绝对的禁止。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只能通过改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价方式等途径规划商业区、工业区以及住宅区。采用强制手段使交通运输业、化学工业等厂家使用先进的清洁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以抑制污染物的排放。此外,在房地产开发项目周围建设化学工厂等,必须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特批,并且业主应该根据公法的相关规定,在保证不侵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经营管理自己的企业,更不能以拥有经营许可证作为推卸责任的依据。但是,只要是工厂是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除了被侵害人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对工厂实施关闭以外,不能在普通的法院要求关闭工厂。

2.2房地产开发过程中与环境有关的法律问题

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和环境有关的合同法律问题,主要是指在商品买卖的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应该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不能隐瞒自己已知的环境问题,已经查明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与此同时,对于开发商在广告中对于房产周边环境所做出的种种虚假承诺,当事人应该承担违约责任。为了有效的禁止虚假广告的出现,可以通过建立房地产广告事先审查和备案制度;建立完善房地产虚假广告的惩罚机制等手段政治欺诈者,切实的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3环境人格权的保护问题

环境人格权就是权利主体按照法律的规定,以环境人格的利益为出发点,为了切实的维护权利主体的完整人格所具有的权利。

从法律关系方面初发,环境人格权法律关系是权利当事人之间具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因为任何人对于舒适环境都有保护不予伤害的义务,如果违反,权利人可以依法行驶自己的权利。权利人主张实施的权利主要有环境安全权和环境适宜权。 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在房地产开发中,已经有很多关于环境权的案例,例如:水污染、噪声污染、光照污染等。就目前房地产的发展和各种纠纷案件的层出不穷,可以预见在未来这种环境纠纷案量将会逐渐增多。 --!>

三、房地产开发中环境那个保护的诉讼法问题

3.1代表人诉讼模式

在以前,我国的民事诉讼中,案件的诉讼主体是直接的利害关系人,任何人不能和自己无关的财产要求权利。对于能够实施环境民事诉讼的主体必须是和环境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企业法人或者主治团体。但是在我国涉及到环境侵权纠纷案件的原告人数较多,使得民事诉讼主体变得复杂,受到侵害的人数较多,这样的案件难以审理。而目前在西方国家中,一般原告都采用一人或者是数个重要人物代表全体,组成“集体诉讼”,极大的方便了法院对环境民事侵权案件的受理。在我国是否使用“集团诉讼”,要根据时原告人数判定。

3.2公益诉讼模式

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其中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对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是这些规定,并没有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法等程序中体现,无形中削弱了以法律手段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成效。

3.3团体诉讼模式

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具有广泛性、特殊性、长期性、发杂兴等特点,生活质量和环境争议的问题属于团体纠纷。可以使用公民团体介入的形式,由公民团体代替受到侵害的个人或者是多数人提起的诉讼,以实现以实现公益和私益的社会保护。

四、总结

环境保护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房地产巨额的经济效益,其结果不言而喻。只有不断的建立健全相关的房地产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寻求环境保护和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平衡点,才能实现房地产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环境保护的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北部湾;开放开发;污染;环境保护

[作者简介]黄耀东,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广西 南宁 530022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2-0068-05

随着环北部湾、泛北部湾等概念的提出,尤其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得到国务院的批准,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曾经于2000年前成为“丝绸之路”始发港而最近1000年来基本上无人问津的北部湾迎来了另一个发展壮大的春天。然而,涵盖广西、广东、海南和越南部分地区的这片南中国海在开放开发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个各方需要共同协调合作才可能解决的难题:环境保护问题。这一难题的内容、缘起和破解是区域内相关政府共同面对的。

一、开放开发北部湾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大好机遇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发展、中国一东盟“一轴两翼”新格局的正式提出、中越“两廊一圈”的逐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风起云涌、华东华南尤其是“泛珠三角”经济的辐射,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曾经在两千年前商贾云集的“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一的广西北部湾迎来了沉寂一千年后的又一个春天。

北部湾经济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地区唯一的沿海区域,也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区域,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北部湾经济区岸线、土地、淡水、海洋、农林、旅游等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生态系统优良,人口承载力较高,开发密度较低,发展潜力较大,是我国沿海地区规划布局新的现代化港口群、产业群和建设高质量宜居城市的重要区域。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总量占广西全区比重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集疏运条件逐步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得到发挥;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已经建成或将开工建设;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内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日益深化,在面向东盟开放合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如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等一系列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深化了中国一东盟合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发挥面向东盟合作前沿和桥头堡作用奠定了基础。而且,国家高度重视广西沿海地区发展,明确将北部湾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提出新要求,赋予新使命。北部湾经济区加快发展的机遇已经来到,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北部湾经济区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现代大工业少,高技术产业薄弱,经济要素分散,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心城市带动;港口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集疏运交通设施依然滞后,快速通达周边省特别是珠三角大市场以及东盟国家的陆路通道亟待完善,与经济腹地和国际市场联系不够紧密;现代市场体系不健全,民间资本不活跃,创业氛围不浓;近海地区生态保护及修复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才开发、引进和储备不足等。

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既关系到广西自身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有利于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民族地区发展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巩固民族团结,保障边疆稳定;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强西南出海大通道功能,促进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形成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有利于完善我国沿海沿边经济布局,使东中西部发展更加协调,联系更加紧密,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有利于加快建设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化中国与东盟面向繁荣与和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二、北部湾目前的生态环境

银沙堆细浪、海豚戏翔鸥、南珠映日月、红树掩堤沙……这是对北部湾美景的描绘。北部湾,素有最洁净港湾之美誉,总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位于我国南海西北部,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也是促进我国与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战略枢纽。这个区域资源丰富,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矿产能源资源、旅游资源和动植物资源等。而且,这是一个海碧、天蓝、空气清新的洁净海域。监测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北部湾直排人海工业污染源、污染物年平均减少46%,各海域沉积物均达到一类标准,海洋生物质量达标率为100%。该地区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十分适宜林木生长。目前已知维管束植物有8354种,特有的植物有银杉、金花茶等;已知陆栖脊椎动物884种,是全国野生动物分布较多的地区之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有白头叶猴、瑶山鳄蜥等,其中白头叶猴在全世界独有。特别是,这里为全国红树林分布较集中的地区,拥有红树林面积8375公顷,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22639公顷的38%,居全国第二位。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滨海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享有中国“绿城”美誉的首府南宁、赢得“中国第一滩”美誉的北海银滩,还有钦州三娘湾、防城港京岛风景名胜区、上思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等。

可是,沉寂已久的北部湾在即将迎来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将要面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挑战。根据有关专家预测,北部湾的未来如果不预先考虑生态保护问题,就要面临由于生态失衡而导致的如下灾难:

1 酸雨污染。这是人类使用石化燃料增多出现的。其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大片的森林死亡。现在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2 温室效应(或全球变暖)。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其中,美国是第一大国,中国是第二大国。温室效应其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导致南北两极的冰盖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据科学家计算,如果人类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加限制,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2~5摄氏度,海平面上升30~00厘米,由此会带来一系列的灾难性后果。

3 土地沙漠化。地球上的沙漠正以每年600

万公顷,也就是每分钟10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其原因是草原植被被破坏。我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近年频频上演的沙尘暴就是一种严重的警告。

4 森林面积减少。现在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且多数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原因之一是由于贫困所迫,不得不用宝贵的森林资源换取外汇;原因之二是毁林开荒。我国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非常严重,森林覆盖率只有13%,处于世界第120位。

5 物种灭绝。目前地球正在经历着第六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由于人类对野生生物的狂捕滥杀,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地球上越来越多的物种已经或正在遭遇灭顶之灾。

6 水土流失。由于人类大规模地破坏森林,很多荒山秃岭一经雨水就引发山洪爆发,使水资源和土壤资源白自流失。土壤被带入江河、湖泊,又会造成水库、湖泊的泥沙淤积,从而抬高河床,减少水库湖泊的库容量,加剧洪涝灾害。

7 垃圾成灾。目前与日俱增的垃圾,包括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感到棘手的难题。我国的垃圾因为没有处理,不仅越积越多,而且占用耕地,污染空气和地下水。据报道,现在我国有2/3的城市陷入了垃圾重围。

8 城市大气污染。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我国现有600多座城市,其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污染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以排放大量污染物的煤炭为主要能源;二是我国城市越来越多的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污染严重。

以上问题,不能不让世界震惊,让世人担心,因此在开放开发北部湾的同时,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发达国家在治理污染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就是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为代价的,他们正在将其工业生产及其影响出口到发展中国家。

三、开放开发北部湾的前车之鉴

实践证明,人类的开发活动往往要付出环境的代价。那么,作为后开发的北部湾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这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2007年7月,“2007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北部湾开发中的环保问题同样受到大家的格外关注。

位于我国南海西北部的北部湾,不仅是我国大西南地区离出海口最近的通路,而且也是中国最洁净的地区之一。但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大力推进,大量人口的涌入,城市规模的扩张,给北部湾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有“天下第一滩”美誉的北海银滩就经历过开发带来的教训。20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兴起的首轮旅游开发热中,仅一年多时间里,这片海滩的主要景区就建起了数十幢由不同业主经营的疗养院、招待所、宾馆等。由于银滩内修筑的防浪堤和其他建筑紧贴潮线,破坏了银滩一带海域的海洋运动和沙滩的自我净化功能,造成沙滩萎缩和变质。银滩的沙质逐渐变灰变黑,原来平缓的潮间带沙滩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事实证明,银滩内的建筑成了银滩的“环境杀手”。2002年底,北海市启动“还海滩于自然”的大规模改造工程,北海银滩内全部33幢建筑及挡浪墙被陆续拆除。经过改造的银滩如今恢复了本来的面目,每天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旅游。

中国渤海湾的开发也给我们提供了反面的教材。渤海湾拥有丰富的陆海自然资源,是我国北方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然而,当人们对渤海湾地区经济发展的热情日益高涨时,却不由得对渤海湾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问题而忧心忡忡。据统计,渤海海水交换一次大约需要16年时间。渤海的容量非常有限,自净能力差,但汇入渤海的辽河、海河和黄河的污染程度却常年在我国7大水系中居第1、2和第4位。化肥、造纸、皮革、化纤、铝业、橡胶等生产企业沿着海岸一字排开,经过处理和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沿着地表流入渤海。渤海每年收纳的污水高达28亿吨,占全国排污水总量的32%,每年收纳的污染物超过70万吨,占全国每年人海污染物的48%。目前,渤海的环境状况是:陆源污染物不断增加,近岸海域的污染日趋严重,范围不断扩大;赤潮灾害时有发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生物种类明显减少。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遏制污染,渤海将在10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便不向渤海排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需要200年。至于沉积在海底的污染物,将存在更长时间。

从国家层面说,我们有过不少吃环境恶劣的亏:1956―1966年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同时,加速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尤其1996―1997年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最终导致了酸雨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积减少、物种灭绝、水资源锐减、水土流失、垃圾成灾、大气污染等问题。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渤海湾的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是一面镜子,时代的严重后果更是蛇咬之痛,其教训是深刻的。为避免重蹈覆辙,我们必须痛定思痛,深刻吸取教训,不要让北部湾成为第二个渤海湾。

四、环境保护是北部湾开放开发中的重中之重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在建设中大拆大建,自然资源、文化遗产面临严重破坏。在城乡规划和建设的同时,如何保护自然资源,体现文化特色?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这是摆在北部湾乃至各海洋沿岸国家和地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以红树林保护为例,红树林是重要的生态公益林,是沿海基干防护林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红树林湿地保护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林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它对于维护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沿海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泛北部湾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泛北部湾地区日渐成为令人瞩目的投资热土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增长区域。“重视环境”、“保护北部湾的青山绿水”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在环北部湾地区加快开放开发的新的历史背景下,对红树林湿地保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在广西北部湾新一轮开放开发和建设中,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建设工作,已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要建设“绿色”北部湾,永葆这片碧海蓝天以及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型次区域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的提出,对我们做好红树林湿地保护以及整个林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更大的责任。为做好北部湾地区的有序开发,广西已成立了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产业布局、沿海资源整合及总体规划管理等。防城港是全国沿海24个主要港口中的12枢纽港之一,是我国西部第一大港。防城港在加快港口和临港工业建设过程中,要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严禁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低产出的项目上马,要加大环境评估、监控和保护投入,严格控制沿海岸线的使用,保护好红树林,就是“吹沙填海”也要经过严密的科学论证。钦州在修编城市规划时,首先做好环境评估,从源头、应急机制、长效机制三方面入手,建立严格的环保责任制,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都要提高环保门槛。正在建设的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其污水处理设计就主动由原来的二级排放标准改为一级排放标准,为此增加了几亿元的投入。在建的电厂,为增加脱硫装置,增加了2亿元投资。在划定城市环境质量功能区时,北海“自我加压”,将78平方公里的市区确定为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严格控制大气、水、噪声污染,近年来,投入近7000万元改造、搬迁、关闭、治理了170多家造纸、印染、淀粉、陶瓷等传统企业及其他污染企业,拒绝了20多个不符合一类空气质量控制要求的项目。2005年,北海市周边海域绝大部分为一类清洁水质,其中著名的北海银滩海滨浴场全年优良水质天数达81.9%。北海的目标就是建成最宜居的“中华濒海后花园”,成为北部湾区域国际化的中心城市。

为保护北部湾区域环境,广西制定了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和碧海行动计划,完成了环境容量测算等基础工作,组织开展了沿海工业集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颁布了《广西海域使用管理办法》,通过加强环境监管、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保护与建设,努力使这一区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良好。

五、保护北部湾环境的建设性意见

有关资料显示,全球因环境原因而导致的疾病占所有疾病的1/4,全世界每年有大约200万人因室内或室外空气污染而过早死亡,发展中国家则每年大约有300万人死于与水相关的疾病,并且绝大部分还不到5岁。

这是一组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更是北部湾在新的形势下特别应该注意的数字!为此,在开放开发和引进外资中,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 协调区域内各方力量。北部湾环境问题区域性特征比起经济发展可能还要来得明显、直观。因为区域的生态链是相连的,周边地区之间生态环境的依存度相当高。这个区域包括了中国的北海、防城、钦州、湛江、海口和越南的海防、下龙等七个主要城市。因此,应加强区域政府间协作,成立环北部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市长委员会,保护北部湾区域的环境宣言并加以大力宣传,以促进环北部湾环境的保护和发展。

2 严格把关转移和引进产业。北部湾开放开发必然要招商引资,可是在引进过程中我们不能盲目降低门槛,而应把环保成本加到经济效益上去权衡,同时,在推出各种“低门槛”政策时应为未来发展留下政策调整的充分余地,不能盲目追求政绩而放松环境准入。如果把不好这道关口,今天的新项目,就是明天的老污染,应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 制订环境有偿使用原则,为环境付费。环境是一类资源,对其开发利用不应该是无偿的,特别是有损害的环境利用,更应该是有代价的。因此,要以“排污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收取环境税。

4 树立北部湾资源和环境品牌意识。为了保护这一品牌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未雨绸缪。在开放开发的同时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做到“发展重要,环保为先。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环境保护的方法范文第5篇

1.1  为确保住用安全,对危险房屋的鉴定有所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房地产管理部门经营管理的房屋。对单位自有和私有房屋的鉴定,可参考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工业建筑、公共建筑、高层建筑及文物保护建筑。

1.3  本标准提及的构件,是指承重构件;提及的结构,是指由承重构件组成的体系。

1.4  对难以鉴定的重要房屋或复杂结构,应进行必要的测试和验算。

1.5  构成危险房屋的因素各地有较大差异时,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在执行本标准时,可以制定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

2  危险构件鉴定

2.1  危险构件是指构件已经达到其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并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2.2  构件单位

2.2.1  基础

a.  独立柱基以一根柱的单个基础为单位;

b.  条形基础以一个自然间的单面长度为单位;

c.  满堂红基础以一个自然间的面积为单位。

2.2.2  墙以一层高、一个自然间的一面为单位;

2.2.3  柱以一层高、一根为单位;

2.2.4  梁、搁栅、檩条等以一个跨度、一根为单位。

2.2.5  预制板以块、捣制板以一个自然间的面积为单位;

2.2.6  屋架以一榀为单位。

2.3.1  地基、基础

2.3.1  地基因滑移,或因承载力严重不足,或因其他特殊地质原因,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2.3.2  地基因毗邻建筑增大荷载,或因自身局部加层增大荷载,或因其他人为因素,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并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2.3.3  基础老化、腐蚀、酥碎、折断,导致结构明显倾斜、位移、裂缝、扭曲等。

2.4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

2.4.1  柱、墙

2.4.1.1  柱产生裂缝,保护层部分剥落,主筋外露;或一侧产生明显的水平裂缝,另一侧混凝土被压碎,主筋外露;或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

2.4.1.2  墙中间部位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或伴有保护层剥落。

2.4.1.3  柱、墙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超过高度的1/100. 

    2.4.1.4  柱、墙混凝土酥裂、碳化、起鼓,其破坏面超过全面积的1/3,且主筋外露,锈蚀严重,截面减少。

2.4.2  梁、板

2.4.2.1  单梁、连续梁跨中部位,底面产生横断裂缝,其一侧向上延伸达梁高的2/3以上;或其上面产生多条明显的水平裂缝,上边缘保护层剥落,下面伴有竖向裂缝;或连续梁在支座附近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在支座与集中荷载部位之间产生明显的水平裂缝或斜裂缝。

2.4.2.2  框架梁在固定端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斜裂缝,或产生交叉裂缝。

2.4.2.3  简支梁、连续梁端部产生明显的斜裂缝,挑梁根部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斜裂缝。

2.4.2.4  捣制板上面周边产生裂缝,或下面产生交叉裂缝。

2.4.2.5  预制板下面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

2.4.2.6  各种梁、板产生超过跨度1/150的挠度,且受拉区的裂缝宽度大于1mm. 

    2.4.2.7  各类板保护层剥落,半数以上主筋外露,严重锈蚀,截面减少。

2.4.2.8  预应力预制板产生竖向通裂缝;或端头混凝土松散露筋,其长度达主筋的100以上的。

2.4.3  屋架

2.4.3.1  产生超过跨度1/150的挠度,且下弦产生裂缝大于1mm竖向裂缝。

2.4.3.2  支撑系统失效导致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屋架高度的2/100.

    2.4.3.3  保护层剥落,主筋多处外露、锈蚀。

2.4.3.4  端节点连接松动,且有明显裂缝。

2.5  砌体结构构件

2.5.1  墙

2.5.1.1  墙体产生缝长超过层高的1/2、缝宽大于2cm的竖向裂缝,或产生缝长超过层高1/3的多条竖向裂缝。

2.5.1.2  梁支座下的墙体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

2.5.1.3  门窗洞口或窗间墙产生明显的交叉裂缝或竖向裂缝或水平裂缝。

2.5.1.4  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层高的1.5/100(三层以上,超过总高的0.7/100),或相邻墙体连接处断裂成通缝。

2.5.1.5  风化、剥落,砂浆粉化,导致墙面及有效截面削弱达1/4以上(平均达1/3以上)。

2.5.2  柱

2.5.2.1  柱身产生水平裂缝,或产生竖向贯通裂缝,其缝长超过柱高的1/2.

     2.5.2.2  梁支座下面的柱体产生多条竖向裂缝。

2.5.2.3  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层高的1.2/100(三层以上,超过总高的0.5/100)。

2.5.2.4  风化、削落,砂浆粉化,导致有效截面削弱达1/5以上(平房达1/4以上)。

2.5.3  过梁、拱

2.5.3.1  过梁中部产生明显的竖向裂缝;或端部产生明显的斜裂缝;或支承过梁的墙体产生水平裂缝;或产生明显的弯曲、下沉变形。

2.5.3.2  筒拱、扁壳、波形筒拱,拱顶母线产生裂缝;或拱曲明显变形;或拱脚明显位移;或拱体拉杆松动,或锈蚀严重,截面减少。

2.6  木结构构件

2.6.1  柱

2.6.1.1  柱顶撕裂、榫眼劈裂,柱身断裂。

2.6.1.2  因腐朽变质,使有效截面减少,柱脚达1/2以上,柱的其他部位达1/4以上。

2.6.1.3  蛀蚀严重,敲击有空鼓声。

2.6.1.4  明显弯曲,曲背产生水平裂缝。

2.6.2  梁、搁栅、檩条

2.6.2.1  中部断裂;或产生明显的斜裂缝;或产生水平裂缝,其长度与深度分别超过构件跨度与构件高度的1/3. 

    2.6.2.2  梁产生超过跨度1/120的挠度,搁栅、檩条产生高度1/100的挠度。

2.6.2.3  因腐朽变质,使有效截面减少达1/5以上。

2.6.2.4  蛀蚀严重,敲击有空鼓声。

2.6.2.5  榫头断裂,支座松脱。

2.6.3  屋架

2.6.3.1  支撑系统松动失稳,过度变形,导致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屋架高度的4/100.

    2.6.3.2  上、下弦杆断裂;或产生明显的斜裂缝;或产生明显的弯曲变形。

2.6.3.3  上、下弦杆因腐朽变质,使有效截面减少达1/5以上。

2.6.3.4  蛀蚀严重,敲击有空鼓声。

2.6.3.5  主要节点,或上、下弦杆连接失效。

2.6.3.6  钢拉杆松脱;或严重锈蚀,截面减少达1/4以上。

2.7  其他结构构件

2.7.1  土墙

2.7.1.1  墙体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层高1.6/100.

    2.7.1.2  墙体风化、硝化深度达墙厚的1/4以上:或有墙脚长度的1/4,其受潮深度达墙厚。

2.7.1.3  产生两条以上的竖向裂缝,其缝深达墙厚、缝长超过层高的2/3.

    2.7.2  混合墙、乱石墙

2.7.2.1  墙体产生倾斜,其倾斜量超过层高的1.2/100.

    2.7.2.2  墙体连接处产生竖向裂缝,其深度达墙厚、缝长超过层高的1/2;或墙体产生多条竖向裂缝,其缝深达墙厚、缝长超过层高的1/2. 3  危险房屋鉴定

3.1  危险房屋(简称“危房”)是指承重构件已属危险构件,结构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随时有倒塌可能,不能确保住用安全的房屋。

危房分整幢危房和局部危房:

a.  整幢危房是指随时有整幢倒塌可能的房屋;

b.  局部危房是指随时有局部倒塌可能的房屋。

3.2  危房以幢为鉴定单位,以建筑面积平方米为计量单位。

a.  整幢危房以整幢房屋的建筑面积平方米计数;

b.  局部危房以危及倒塌部分房屋的建筑面积平方米计数。

3.3  危房鉴定应以地基基础、结构构件的危险鉴定为基础,结合历史状态和发展趋势,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3.4  在地基基础或结构构件发生危险的判断上,应考虑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还是关联的。

a.  若构件的危险是孤立的,则不构成结构的危险;

b.  若构件的危险是相关的,则应联系结构判定危险范围。

3.5  在历史状态和发展趋势上,应考虑下列因素对地基基础:结构构件构成危险的影响。

a.  结构老化的程度;

b.  周围环境的影响;

c.  设计安全度的取值;

d.  有损结构的人为因素;

e.  危险的发展趋势。

3.6  危险范围的判定

3.6.1  整幢危房

3.6.1.1  因地基、基础产生的危险,可能危及主体结构,导致整幢房屋倒塌的。

3.6.1.2  因墙、柱、梁、混凝土板或框架产生的危险,可能构成结构破坏,导致整幢房屋倒塌的。

3.6.1.3  因屋架、檩条产生的危险,可能导致整个屋盖倒塌并危及整幢房屋的。

3.6.1.4  因筒拱、扁壳、波形筒拱产生的危险,可能导致整个拱体倒塌并危及整幢房屋的。

3.6.2  局部危房

3.6.2.1  因地基、基础产生的危险,可能危及部分房屋,导致局部倒塌的。

3.6.2.2  因墙、柱、梁、混凝土板产生的危险,可能构成部分结构破坏,导致局部房屋倒塌的。

3.6.2.3  因屋架、檩条产生的危险,可能导致部分屋盖倒塌,或整个屋盖倒塌但不危及整幢房屋的。

3.6.2.4  因搁栅产生的危险,可能导致整间楼盖倒塌的。

3.6.2.5  因悬挑构件产生的危险,可能导致梁、板倒塌的。

3.6.2.6  因筒拱、扁壳、波形筒拱产生的危险,可能导致部分拱体倒塌但不危及整幢房屋的。

3.6.3  危险点是指单个承重构件,或围护构件,或房屋设备,处于危险状态的。

4  危房及危险点处理

4.1  危房需由鉴定单位提出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的依据,报请市一级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审定。

4.2  对危房,应按危险程度、影响范围,根据具体条件,分别轻、重、缓、急,安排修建计划。

4.3  对危险点,应结合正常维修,及时排除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