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科德育实践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9-009-01
教无定法,适合中职德育课教学用来调动学生主体参与度的方法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所教内容特点不拘一格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能充分体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作业一名中职的德育课教师通过在课堂中的实践,对案例教学法来谈些粗浅的看法和体会。
一、案例教学适用于职业教育德育课教学
职业中学的德育课堂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或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探索的过程。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需要,采用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观念的感悟,能有效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为学生自觉规范行为创造了条件,是一种适用于职业教育德育课堂,并落实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德育课亲和力的有效形式。案例教学密切联系社会实践,因此其实用性、操作性强,有利于学以致用,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实用型人才。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在课堂中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情境,提供生动、逼真的案例,引发思维,启迪思想、碰撞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及实践
案例教学法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只会解释问题的“理论高手”,而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高手”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案例教学的特点,以取得学生的配合。
1、教师要首先认识到案例在案例教学中的地位
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以案例为主带出知识,借助案例展开知识认知、能力培养、品德教育等教学任务。案例还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训练和主动参与、主动感悟的一种手段。
2、教师事先布置题目重视阅读指导,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辅导
现在的中职学生,虽然文化素质相对于普高学生是差一点,但其能力和水平还是可以自主地阅读德育课程教材的,(但也有极个别连阅读都有问题),例如《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图文并茂、体例活泼、语言浅显易懂。正文深入浅出、贴近职高生的语言表述,其中设有互动项目,配有图表或漫画的“课首案例”和“学以致用”,学生完全可以读懂教材的文字,因而每堂课前均可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先行预习,,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多少,问题设计的知识深度、广度来加以辅导。并给与相应的评价。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而且改变老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把课程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他们成为真正得学习主人。
3、重在学生参与,重在讨论过程
现在的中职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完善,现行德育教材,特别注重针对性、实教性和时代感,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配了不少生动、典型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说一说、议一议要求学生从现实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表现自己,在思辨和教师指导中学知识、炼才干、获感悟。此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或点拨,引导学生发现和整理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笔者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的教学时,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首案例“以花为伴—小于的花样年华”开始,让学生分析案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并设置问题一:小于的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问题二:在小于的经历中有哪些属于园艺专业毕业生横向发展即转岗的职业,有哪些属于园艺专业毕业生纵向发展即晋升的职业?问题三:小于获得了哪些职业资格证书?她为什么能够把园艺公司越做越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本案例分析小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启发学生归纳出这些证书在她的职业发展期过程中发挥的十分重要的作用,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在了解职业资格证书,尽早准备力争早日拿到自己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求职无忧。
4、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备课、教法、课堂驾驭、组织和应变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在选用这一方法时必须注意做到(1)备教材。这种备教材主要是指教师要熟悉案例情节和本课内容,以及前后内容的关系;梳理案例情节与教学内容的哪些要点、观念对应,甚至案例情节还可能与本课以后的哪些要点、观念对应。(2)备方法。备方法主要是指设计出使用案例的方法。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使用方法,多媒体技术集幻灯、录音、电影、计算机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于一体,可以对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色彩等多种信息进行优化组合,具有大容量、超时空、交互式、多感官体验等特点。它对案例的使用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观赏了多媒体演示案例后,组织学生根据案例展开讨论,设计互动项目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归纳案例受到的启迪,即案例涉及要点、观念,再由教师补充案例涉及要点、观念这样教学效果很好。另外利用小品形式、形象的三大养成目标。并由“男生做高贵绅士,女生成温雅淑女”育人目标拓展到全校的文明礼仪教育。让每名学生学会鞠躬礼仪,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质的变化,学生们一个个变得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尊师重道在校园里得到了彰扬。
为提高师生的艺术修养,学校于2009年在全校范围内实施了“三名工程”,即:听名曲,学名人,读名著。让全校师生:听名曲----使自己的心灵徜徉于音乐的世界,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学名人----使自己的生活中闪烁着榜样的身影,为正义而来,为真理而战,激扬阅历,磨砺斗志;读名著----使大家在学习生活中追古溯今,参透人生,体味生命,厚重底蕴。
为保证“三名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学校规定,每周学习一支名曲,每学月学习一位名人,研读一部名著。
关键词:准备阶段;探究性学习;总结归纳
近些年来,国内很多高校都对案例教学法进行了探索,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克服学生基础差的缺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建筑力学课程案例教学法概述
在工科专业中,建筑力学课程是一项很重要的基础课程,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重视基本概念的同时,也重视实际计算。学生对后续专业进行学习,要建立在建筑力学课程这一基础上,从而掌握解决建筑工程实际问题的理论与技能。而建筑力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法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建筑力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加深对建筑力学中的相关基本概念的理解,并且培养学生的力学素质与建筑工程素质,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建筑力学课程案例教学的特点分析
1.故事性
在建筑力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一般都具有比较强的拟真性以及故事性。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般都会以故事形式来将课程的相关案例引进来,从而激发学生对建筑力学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其体会到课堂上的知识具有实用性,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实践活动相贴近,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思维启发性
在建筑力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具有比较灵活的思维启发性。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对一系列具有关联性的思考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而思考题有多种形式,可以含义外露或含蓄,也可以具有一定的知识性与开放性。因此,学生可以在面对各种类型的思考题时,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对问题进行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自己的解题能力,这有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与培养。
3.自主性
建筑力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中心是对建筑工程案例进行研究,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即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其引入的建筑工程案例进行学习与研究,从而对知识的分析与综合应用进行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建筑力学课程案例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1.课程前的准备阶段
教师在建筑力学课程之前需要做好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案例收集工作,而且在收集的过程中,要注意案例的典型性与层次性。案例应该体现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2.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学习
所谓探究性学习,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鼓励,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的探索活动中,并且认真思考与实践,是具有比较强的创造性、教育性以及实践性的一项教学活动。教师应该将学生分组,设组长。同时,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将自己对教师布置的相关问题的理解与分析充分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细心指导。
3.对案例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总结的时候,包括两种主要形式,即师生问答与组长汇报,让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对知识点进行感知,避免一味听教师讲授。教师在总结讨论情况时,应该对那些有独特分析与见解的学生进行肯定。同时,教师应该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指出来,并且加以纠正,避免学生模糊了理论知识或者造成错误认识。
4.巩固建筑力学知识的应用
在探究性学习讨论过后,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已经大致掌握,在分析与总结之后,可以让学生独自完成教师布置的习题,也可以让教师引导学生去完成习题,让学生对建筑力学课程中所学知识进行加强与巩固。如果建筑力学课程的相关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性与判断性,可以由学生分组来探讨,避免学生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教师采取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建筑力学素质,还能提高学生对建筑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建筑工程应用型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促进企业与社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明.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1探究情境中观察方法的培养
在实验中需要学生观察的内容是很多的。但是学生往往只注意观察五光十色、引人入胜的表面现象,而忽略了细微平凡的又可能是更为本质的现象,因此我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作出了具体要求。1.明确观察目的,即指导学生要弄清“看什么”而后再观察。2.周密的观察计划,观察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次全面观察是指对物质及其变化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实现物质变化所需的仪器装置等都进行观察。3.严肃的观察态度,在观察实验的时候,要求学生要有一种严肃、认真的观察态度,仔细地对待每个实验现象。4.良好的观察习惯,综合运用多种感观去观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去进行观察。
案例1:钠的性质
[情景一] 在酒精灯的灯芯中藏上用铝铂包裹的钠,让后向灯芯滴水,酒精灯着火了
[情景二] 时间:2001年7月8日 地点:广州的珠江水面上发生
事件:台风过后,水面上漂来了六只装有金属钠的铁桶,其中一只已经破损,从破损的铁桶内窜出了黄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
[提出问题]为什么滴水能将酒精灯点燃?为什么水中也会发生爆炸,爆炸的原因是什么呢?对爆炸事件做如何的善后处理呢?
活动探究
[实验1]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学生实验)
注意:实验安全的角度考虑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实验时注意观察每一步的现象,并将现象进行记录。
[讨论]讨论实验现象和分析实验现象
[交流]实验的现象及分析的结果(注意引导观察实验的有序性)
[设问]如何验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呢?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讨论交流]证明氢气的方法
[小结]
现象 分析与结论
用刀切
断面变色
浮在水面
熔成小球
嘶嘶做响
四处游动
溶液变红
[提问]酒精灯芯滴水为什么会点燃?破损的铁桶为什么会爆炸?
[实验2]钠在空气中燃烧(学生实验)
[讨论]观察的实验现象(从开始加热到燃烧以后的产物)
[小结]加热前表面变暗,开始加热钠熔化成银色小球,一段时间后燃烧火焰成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
分析与整理
[引导]实验中体现书了许多钠的性质,请同学讨论并整理。
[讨论]钠的性质
一、 钠的物理性质
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设问]写出反应方程式,判断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金属钠所起的作用?
2、与氧气反应
常温下:生成氧化钠(Na2O)
点燃:生成过氧化钠(Na2O2)
[过渡]不仅可以与氧反应还可以与许多的非金属反应
3、与硫的反应
[学生活动]写出硫与钠反应的方程式
[质疑]钠与水、氧、硫等反应非常剧烈,说明的钠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不能从结构上进行分析呢?
[小节]结构决定性质
解决问题
[通过]通过实验的探索,我们有了一定的知识背景,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没有爆炸的金属钠及事故的现场?
[讨论]
三、金属钠的保存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四、知识应用(略)
[教学案例分析] 化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技能的培养,而且应该注重科学观念和科学方法的形成,本节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了该类知识的学习方法: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观察比较分析结论应用,这样的呈现认识过程就利于学生一旦掌握该中学习方法就可以自己学习其它部分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有利于今后研究问题注意顺序性和方法性。
本节可教学的设计中主要是对于观察方法进行了训练,所以在整个教学中1、注意培养学生的系统的观察方法即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进行观察,2、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顺序性,不会遗漏任何的细节,3、通过重点观察、反复观察来确定知识点的重要性,培养今后对观察周围世界分析问题是对重点的把握。
2探究情境中实验方法的培养
实验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人为地制造和改变、控制某些条件,排除各种干扰,突出主要因素,使之在最有利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的一种特定的实践活动。化学实验教学是促使学生形成科学方法的最佳途径。下面是本人在进行氯气一节时设计的教学案例。
3探究情境中模型化方法的培养
模型化就是在已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理想化的思维方式对研究客体进行扼要近似的摹写,进而提示其本质和规律。一般有物质模型(各种晶体空间结构模型、工业流程模型以及生产设备模型)和观念模型亦即思考模型(化学中用到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图等)。
案例3气体摩尔体积
情境设计: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通过什么物理量联系起来呢?
m 物质的量
现在有一体积的容器中充满了某种气体,那么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呢?如何将体积和物质的量联系起来呢。
活动探究:教师通过从摩尔质量的概念引出气体摩尔质量(由教师学生之间一问一答引出,在此不一一复述)
教师:气体摩尔体积和固体、液体的摩尔体积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完成下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结论(方法同上,不再复述)
小结:气体粒子间距离的特点: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比粒子直径大,同温同压下,间距几乎相等。为什么等体积的不同气体会具有相同的体积呢?
教师:压强、温度和体积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为了研究方便规定了标准状况:0℃,101kpa在标准状况下,任何1mol的气体(单一气体或者混合)所占体积约为22.4L。
分析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教学案例分析:教学中力求通过不断的探索建立起,气体摩尔体积这个模型。在教学中依据气体表现出来的某些特征,进行假设和简化,得到理想的模型。整个过程突出训练如何简化问题,如何建立起与现实相似的模型。
这是我们教学中所用的一些案例,由于教学手段的改进,还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在教学中的不断追求,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才能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学校:宁夏银川第二中学邮编:750004
姓名:张德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8-0675-02
【关键词】 生活变动事件;安全;组织和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学校安全管理关系到儿童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学校安全事件会通过各种路径扩散,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学校安全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各种学校安全事件如学校暴力事件、踩踏事件、恐怖事件、校舍倒塌事件和各种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等时有发生,学校已经成为公共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地之一。如何针对现存的问题,预防和控制学校安全事件的发生,降低儿童青少年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把学校建成最安全的地方,将是今后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3年,来自23个国家的100名专家在巴黎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学校安全问题,提出了学校安全研究的5个主题:风险评估、危机计划与管理、建筑与设施安全、协作、教育培训[1]。2007年在日本专门就学校安全问题举行了一次研讨会[2]。
学校安全问题既是一个管理问题,也是一个科学问题。加强对学校安全问题的科学研究,可以为学校安全管理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大大促进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和研究学校安全问题。
1 从管理科学角度研究
1.1 学校突发安全事件本质性认知 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学校突发安全事件的本质,从本质上研究学校安全问题特征和发生原因。
1.2 学校安全管理系统性复杂性与循证管理决策 从复杂科学的观点看,学校安全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如何应用复杂科学理论来分析研究学校安全管理,用复杂性思维来探讨如何建立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校安全管理机制,是学校安全管理研究面临的新的重要课题。
国外在安全和灾难危机管理别强调循证[3],在我国如何加强学校安全的循证管理决策也是需要研究的一项课题。
1.3 学生应急心理与行为管理及应急疏散理论与基础技术 应当根据儿童青少年应急心理与行为的特点,根据学校建筑特点,开展安全应急疏散理论与基础技术研究。
1.4 学校突发安全事件预案预测预警的科学问题 开展学校突发安全事件预案编制和演习模拟的科学化研究[4],开展学校突发安全事件预警信息收集、分析和机制的研究,建立完善的学校安全预警信息收集系统、预警信息分析系统和预警信息系统。
1.5 学校安全的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方法 学校安全风险性评估是学校安全管理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不但是学校建立安全和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的基础,而且是学校预防安全和突发事件的依据。英国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学校应对学校内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并对评价出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美国教育部专门制订了“学校威胁评价指南(threat assessment in schools)”,可以借助计算机领域有关安全的研究方法,对学校安全管理进行脆弱性评估,减少学校安全风险[5]。
1.6 学校安全管理的后评估 从危机管理角度,在危机后处理阶段,目前往往存在不重视危机后管理的问题。没有建立独立调查制度,公正甄别事件诱因,举一反三,吸取教训,最大限度地杜绝和减少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不重视危机后遗症的处理如“创伤后紧张综合征”;没有建立危机后的学习机制。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事件的的后评估研究。
1.7 学校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学校安全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校安全管理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学校安全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广泛开展学校安全管理能力的评价,促进学校安全管理能力水平的提高。
1.8 学校安全的信息资源管理 开发学校的学生教师个人、群体及点校安全信息资源,建立学校安全的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1.9 学校安全管理规范与标准 根据我国城市和乡村中小学校的具体特点,研制学校安全管理规范与标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安全管理规范与标准。
1.10 学校安全法制管理与保障机制 开展学校安全法制管理研究,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法制;开展学生安全风险、意外伤害保险及保障救济机制研究。
2 从信息科学角度研究
2.1 学校安全信息监测 研究学校安全信息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建立定期和不定期学校安全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的监测系统。
2.2 学校安全风险识别及其预警模型研究 在学校安全风险性评估的基础上,开展学校安全风险特征参数识别及其预警分析模型的研究。
2.3 信息传播、扩散的机理研究 根据学校涉及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人群特点,开展学校安全事件的信息传播、扩散的规律和特点研究。
2.4 学校安全信息共享 在建立学校安全信息监测系统的基础上,研究建立学校安全信息数据库,形成全国区域内学校安全信息共享的机制。
3 从生命科学的认知与心理角度研究
3.1 学生的安全认知和心理变化规律 国外在儿童安全认知和行为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6-8]。我国也应当在研究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开展学生的安全认知特点、心理变化和安全行为规律研究,特别是安全心理和从众心理的研究。多采用追踪观察的方法,从更准确和更细致的角度探讨儿童青少年的安全行为特点。
3.2 危机环境对儿童青少年行为能力的影响机理 研究在危机情形下儿童青少年的行为特点、能力[9-12]及其影响儿童青少年在危机情形下的行为方式、能力的因素,进一步研究儿童群体癔症发生、发展规律,研究儿童群体癔症的诱发因素及有效治疗和预防的措施。
3.3 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预测与干预机制 在研究危机情形下儿童青少年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应急行为预测与应急干预机制研究,特别是如何加强安全事故和灾难后儿童青少年心理救助方式方法研究。
3.4 非常态下儿童青少年个体与群体运动特征 在研究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在危机情形下儿童青少年个体与群体运动特征研究。
4 从工程科学角度研究
4.1 学校校址的选择 学校校址的选择关系到儿童青少年的安全与健康,研究如何从环境安全和健康的角度、从生理和心理方面来科学地选择中小学校的校址。
4.2 学校建筑工程质量 学校建筑工程质量关系到学生的安全,许多学校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引发的事故说明学校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学校建筑工程设计、校园环境设计和质量,建立学校建筑工程质量标准,保障学校校舍和校园环境的安全。
4.3 学校仪器设备安全学校仪器设备如实验仪器、电器、运动器材往往存在一些安全问题,需要进行安全风险评价,以便设计更加安全的学校仪器设备,保障学生使用仪器设备的安全。
5 从教育学角度研究
5.1 学校安全教育内容 研究如何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特点,确定学校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研究需要把什么样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
5.2 学校安全教育模式 研究如何根据儿童青少年的特点,在学校安全教育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模式,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5.3 学校安全文化研究[2] 加强学校安全文化研究不是纯理论的,它是与学校的安全教学、学校师生员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抓好学校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文化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安全文化的氛围一旦形成,则具有改变人的行为、陶冶人的情操的功能。
5.4 学校安全教育效果评估 建立学校安全教育效果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学校安全教育效果评估,可寻找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
6 从医学角度研究
6.1 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研究 进一步研究学生伤害的种类和人群分布特点,研究学生伤害的危险因素,开展学生伤害的干预研究。研究用各种模型如Haddon模型[13]详细分析儿童伤害发生的各种因素,为开展学生伤害的干预研究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
6.2 学生伤害的急救 研究如何建立更加快速有效的学生伤害的急救体系,保证学生在意外伤害后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学校安全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科学问题涉及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心理学与生命科学等多学科领域,是典型的跨层次、跨部门和综合性很强的问题,需要不同学科间开拓、交叉、渗透与融合,为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技术提供新的思路、理论和方法。
总体来看,虽然我国在学校安全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域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仍有许多空白点,尚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急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基础研究工作。建议教育和卫生部门针对“学校安全管理中的科学问题”设立一个重大研究计划,建立研究协作组,组织全国相关专家就这一计划开展研究,其研究成果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7 参考文献
[1] OECD.Lessons in danger: School safety and security.Paris: OECD, 2005.
[2] TAKAYUKI N.School safety for DRH-Asia contents development-objective of the workshop ,2007.
[3] ERIK AH.The importance of evidence-based disaster planning.Ann Emerg Med,2006,47:34-49.
[4] DAVID M, GIAMPIERO EGB, DAAN van G.Designing gaming simulations for the assessmentof 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in emergency response.Saf Scien,2006,44: 523535.
[5] PETER S.Incident analysis,vulnerabilities,and p Fraud Secur,2005,3:17-19.
[6] SUZANNE Z, LAURA K.Behavioural observations of adult-child pairs at pedestrian crossings.Accid Anal Prev,2003,35:771-776.
[7] SUZANNE Z,LINDA W, LINSAY S.Stop, look, listen, andthink? What young children really do when crossing the road.Accid Anal Prev,2002,34:4350.
[8] HUGO H,Van Der MOLEN.Behavior of children and accompanying adults at a pedestrian crosswalk.J Safet Res,1982,13(3):113-119.
[9] MOTOMURA NY. School crisis intervention in the Ikeda incident: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of the mental support team.Psych Clin Neurosci,2003, 57:239-240.
[10]JOHNNSON K. School crisis management.Hunter House: Alameda, CA, 2000.
[11]HADDON W. The basic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damage from hazards of all kinds. Hazard Prevention, 1980:8-12.
[12]SMALL GWN, A M Jr.Mass hysteria among schoolchildren. Early loss as a predisposing factor.Arch General Psychiatry,1982, 39(6):721-724.
背景
《掌声》这篇课文以饱蘸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透过描写人物外表的语句,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们情感的变化,进而感悟到“掌声”的内在意蕴。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优越。对于身患残疾的小朋友在生活与学习中会有多大的困难,需要用多大的努力去克服,他们根本无法体会到的。
再者,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现象,造成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会去主动关心周围的人或事,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能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样一种同学间的互相支持与鼓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那么,针对我班学生实际,我是如何在这方面引导他们的呢?
案例主题
开放的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事件和故事描述
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我从心底涌动着一种激情,我真切地感受到小朋友们在读书过程中经历了“心与文本”的碰撞,同学们真切地体验到尊重是何等的重要。此情此景,此言此意,促使我引领学生走出文本。
师:同学们,不管小英过去如何,我想同学们的掌声一定会使她走出那个角落,她也会与同学们一块玩,一块说,一块笑了。那么,请同学们看看,我们的教室中有这样的“角落”吗?
生1:我们班于波同学是脑瘫患儿,走起路来也不太方便,平时不愿意和大家说话,原来我还看不起他,不愿意和他交往,通过对小英的内心世界的了解,我感到我不应该那样做。老师,我现在想和于波同学握一下手好吗?
师:当然可以(同学们给以热烈的掌声),这是自发的掌声。好,还有谁想说?
生2:我原来看到于波同学走路摇摆的样子,我觉得很难看,也很瞧不起他。今天,我好像一下子醒悟了,谁愿意得病呢?我们大家越瞧不起他,他心里会更难受,我决定从现在起要经常和他在一起玩,他有困难时,我要随时帮助他,做一个团结同学的好学生。
师:我觉得你今天表现得可真好,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改变了自己错误的认识。正当大家在为这位同学感到自豪的时候,一位同学高高一举起了手。
生3:老师,我不愿意和于波同学在一起玩,因为我妈妈说了,要和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跟着凤凰走永远是俊鸟。
师:(这时,我的心一震,他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想法,家长不是在误导孩子吗?)这时,我抓住了教育的契机,赶紧问:这篇课文中小英怎样从自卑转变为自信的呢?他说是大家掌声的鼓励。那你能换位思考一下吗?
生3:沉思了一会,说能。我还要回家跟妈妈说,让她以后不要太自私。我以后要团结同学。
看着这一切,我又经历了一次心灵的荡涤,同学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形成了共鸣,产生了共振。教室里先是一阵宁静,骤然间又响起了的掌声。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又一次报以最热烈的掌声,能告诉我,这掌声是给谁的吗?
生:这是给大家的!
师:这是赞扬的掌声!这是鼓励的掌声!老师把《掌声响起来》这首歌送给大家。
案例分析
教学中,我以我们的教室中有这样的“角落”吗?诱导学生进入角色,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了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之中进行推测、想象,探索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轨迹,在角色参与、角色转换中不但丰富了想象,还增进了情感体验,升华了思想认识。
教育思考
角色参与,增进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