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旅游的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压力逐渐增大,在回归的需求、求知的需求、怀旧的需要及复合型需求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2011年我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已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乡村旅游如今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独特优势
河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和巨大的客源市场,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明显优势。从自然条件上看,河南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复杂的地形条件、明显的过渡性气候,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江河水系的流经,使全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及农业生态类型。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盛产多种温带水果和各种蔬菜及花卉,形成了各种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和一些高新科技农业示范基地。从文化底蕴方面来看,河南地处中原腹地,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炎黄子孙的祖先——黄帝出生在新郑,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建都于淮阳;黄河文化的主脉在河南;佛教、道教、儒教的发源地在河南;博大精深的《易经》、充满哲理的《道德经》、流传千古的《诗经》无不源自河南,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基石;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许多古代圣贤出自河南。同时,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河南丰富多彩的中原乡土民俗文化,地方戏曲、民间工艺、民间杂耍、乡土节庆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驰名中外的武术文化——少林功夫不仅在我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更是河南的一张世界名片。从交通条件上看,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高速公路、铁路、高铁、航空四通八达,旅游交通优势特别明显。特别是河南省已经实施了村村通工程,县乡交通条件的改善增强了乡村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为河南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从旅游市场上看,河南省人口众多、密集度大,是中国人口规模最大的省,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省,省内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且近年来河南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2010年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30.26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838.49元。这为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乡村旅游提供了巨大的客源市场。
二、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乡村旅游不断升温,不少地区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在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开展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中,全国共评出示范县32个,示范点100个。郑州市惠济区、栾川县入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银杏嘉年华、河南省龙泉集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宁陵县刘花桥村入选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河南省所属的伏牛山区、南太行山区以及各大中城市的郊区都有大量的乡村旅游出现,一些新的亮点、热点乡村旅游景区不断出现。河南省旅游局推荐的省内首批和第二批百村万户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包括:栾川县重渡沟、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樱桃沟及荥阳桃花峪。据统计,据河南省旅游局的统计,2011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802.06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9.04%和22.1%,再创历史新高。乡村旅游方面,虽然没有做过详细统计,但乡村旅游占全部旅游的比重在加大。
与此同时,河南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品牌意识薄弱,乡村旅游品牌缺乏;传统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乡土特色不明显;乡村旅游产品趋同,缺乏深层次开发;缺乏规划和策划,短期行为较为明显等。
1.品牌意识薄弱,乡村旅游品牌缺乏。与国内其他乡村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相比,河南乡村旅游的品牌开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品牌意识薄弱,知名度较高的乡村旅游地较少,乡村旅游品牌比较缺乏。除了郑州市惠济区和栾川县的乡村旅游开发比较成功,河南省大多数乡村旅游品牌还称不上真正的名牌。另外,有的乡村旅游地虽然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例如荥阳桃花峪,但品牌辐射力较弱,知名度较小。
2.对河南传统乡村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乡土特色不明显。现在河南乡村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乡土特色不明显,河南特有的传统乡村文化没有彰显体现出来。例如,中牟县拥有的潘安故里和官渡之战古战场遗址的这些高品位的文化旅游资源尚未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相结合,仍然景观破败,其历史文化价值远未体现。
3. 缺乏深层次开发使乡村旅游产品无差异。目前河南乡村旅游之所以给广大公众的印象是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
4.缺乏长期规划,短期行为较为明显。在发展中,河南乡村旅游普遍缺乏长期规划,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品牌化
大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过:“符号经济决定实体经济,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更为重要,拥有市场的唯一途径,正是拥有具备竞争力的品牌。”凯恩斯所言,同样适用于乡村旅游市场。品牌作为联系旅游景区与游客的不可或缺的纽带和桥梁,在购买过程中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创立和推广河南乡村旅游品牌,走品牌化路径是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发展动因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性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旅游的属性特征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比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的方面已非常之多,但是把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以民俗文化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能为专题民俗村以及乡村旅游寻找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乡村民俗主题旅游产品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这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的一个有力手段。
(二)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的范围是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此次我们选取了关中地区四个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地,以臊子面为特色的宝鸡岐山北郭村,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户县东韩村,以泥塑为特色的宝鸡凤翔六营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咸阳袁家村。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于案例地的游客进行调查,调查日期为2015年3月到4月间,历时20天。调研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城及袁家村景区,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村,户县东韩村选择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游客进行随机交谈。
三、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综合模式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大部分还属于低级阶段,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主题乡村民俗旅游村属于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时期,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传统生活习俗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
案例地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礼泉袁家村就是以关中民俗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组织型
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北郭村,六营村,东韩村,袁家村都是集体规划,统一建设。
(三)“领头羊”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在离客源地比较远的乡村,农民更信任那些“示范户”。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四)景区带动型
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是以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为核心,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陕西关中地区以袁家村与北郭村为典型代表。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模式有三种发展方向: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有资源驱动模式向投资驱动模式变化发展;产品应品牌化 集群化,这是提升关中乡村民俗旅游的必经之路;开发主体应多元化,这是集聚乡村旅游开发资本,这是提升乡村民俗旅游品位,获取规模化效益的重要前提。
四、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及发展建议
(一)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建立乡村民俗俱乐部: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2、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3、童年到乡村: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旅游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二)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关中地区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未来乡村旅游应鼓励企业进入,实行“企业+农户”形式,实行市场化经营。
一、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
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生态旅游形式,是以相对没有受到干扰的原生、和谐的乡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享受乡村自然美和生态美;培养环保意识,保证自然生态系统不遭破坏;促进乡村社区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既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也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原有生态的保护,而且有利于乡村生态的进一步优化与建设。
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
1、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旅游地环境
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使农民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意识,更注重村容村貌,变被保护为主动保护。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将促进旅游地大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将促进“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发展乡村生态可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旅游产品结构,使传统农业增添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进而缩小城乡差别、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3、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求在充分运用现有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环境美学、系统科学等方法,在环保和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规划、设计、施工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房屋建设等与当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游客参与融为一体,以达到协调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实现乡村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品层次单一,缺乏特色
除部分外国游客和少数知识层次较高的国内游客自行开展一些乡村采风、研习外,目前乡村生态旅游还主要停留在观光的层面上,乡村度假、采风、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民俗文化研讨、夏令营等内涵丰富的乡村生态旅游活动尚未展开,乡村生态旅游还停留在“采摘农产品,品尝土菜,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等传统单一的层次上,缺乏地域性和多样性。许多旅游景点过分地依赖时令和特色产品,农产品上市时游客如蜂,农产品下市时清冷无人。而乡村生态旅游商品粗制滥造,富含名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稀缺,甚至未开发。
2、乡村文化的流失以及旅游者的“行为污染”
一方面,乡村旅游经营者为了迎合旅游者,放着自己原生的文化、民间的资源不去用,而舍本求末组建文化表演队、艺术团等,把不属于本民族的东西硬搬过来甚至完全把地方原滋原味的地域特色文化“西化、洋化、现代化、商业化。”另一方面,由于各地游客的涌入,地方民俗文化也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下,慢慢地被外来文化所同化或者成了舞台上的民俗秀而失去了其应有的原始性和乡村性。
3、旅游业专业人才资源匮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开和研究均处于较底层次,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或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
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1、整合资源,合理布局
对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调查、评价、分类,根据乡村生态资源类型、特色等实际情况和生态旅游展现重点进行不同的定位,分区划片,形成大乡村生态旅游区,避免“小打小闹”、“遍地开花”带来消极的“近邻效应”和不良的空间竞争。同时把区域乡村旅游项目分散布局,使得社区交错分布,既有利于生态环保的宣传教育,也方便各旅游市场就近体验乡村生态旅游,还可以是农村通过旅游开发改善贫困地方的经济问题。在资源整合上,不仅仅把农业景点进行整合,还要结合当地旅游特色景点、当地地域文化进行多方位整合。
2、保持乡味本色,营造乡村魅力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要避免将城市现代化建筑移植到乡村,防止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设施城市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尽量保护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做到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针对乡村景观生态层次制定不同标准,对各区内设施配制做出规定,严格控制其规模、数量、造型、色彩、用料和风格等,要充分体现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原则,展现乡村的天然风貌和本地特色,尽力减少人工色彩,真正做到人工建筑的“斑块”、“廊道”和天然景观的斑块、廊道相协调。总之,要强化自身的特色和异性差——突出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乐趣、闲趣、野趣,尽力展现乡村旅游的吸引魅力。
3、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一方面要保持地域特色文化,防止乡土文化的丧失;另一方面针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普遍缺少文化内涵的情况,注重发现和培植乡村文化,在其旅游规划及开发中加大文化的比重。在开发中要挖掘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创建文化品牌,围绕文化主线配置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在文化旅游的开展过程中,每个乡村旅游区都要赋予自己的特色,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如饮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节庆文化、建筑文化等等,同时,尽快把乡村旅游的定位由单纯观光向度假和观光结合过渡,各社区要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特色,发展地域特色,推出创新的旅游景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把休闲活动从大众化的打牌、吃喝向具有地域特色的娱乐项目转变。而且,旅游景点在开发一定时期后,要及时更新,防止旅游生命周期中停帶期及衰老期的到来。
4、加强人员培训,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
通过各种渠道培训以农民为主体的既能从事一般农事耕作又能为乡村生态旅游管理服务的“两栖型”人员,提高乡村生态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使乡村生态旅游适应市场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为旅游服务,以良好的口碑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培训内容内容包括服务质量、卫生要求、旅游接待服务的技术技能、职业道德以及地方风情和异域文化、旅游法规、坏境保护等行业知识。
5、规范经营管理,加强社区参与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乡村生态旅游的经验与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专门的乡村旅游质量标准,旅游企业须到各级政府旅游部门进行申请,并在通过调查评定后发放许可证书。要理顺政府、旅游企业、社区村民之间错综复杂的“权”和“责”的关系,摒弃现有的单家独户管理模式,实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做到政企分离,职责分明。旅游企业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经营,而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在生态环境不遭破坏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同时根据法律法规从企业收入中得到部分利润,与此同时村民也能通过提供劳力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中去获得收益。
6、加强环保和生态意识,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真实性体验;旅游项目设计
总体来说,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环境为地域特征,以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载体,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愿望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当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等新鲜元素与乡村旅游发生关联之后,这种古老又现代的休闲方式焕发了新的活力。欧洲有组织的农业旅游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我国自国家旅游局于1998年推出 “华夏城乡游”以来日益蓬勃发展。2010年,一项由联合国旅游组织旅游专家委员会的《世界旅游景气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大约有3%的国际游客是乡村旅游者,乡村旅游以年均增幅6%的速度攀升,高于旅游市场总体4%的发展速度。
然而在大规模商业化开发的同时,出现了乡村旅游项目的景点化、城市化、同质化、庸俗化,造成游客停留时间短,满意度和重游率低等问题。究其在项目开发设计上的原因,是其与旅游真实性产生了脱离,使得乡村失去了其“乡村性”,也失去了其核心吸引力要素。故而,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产品的设计者必须认识到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的重要意义,把握真实性的内涵,努力呈现真实性的要素。
一、真实性旅游体验的内涵
美国人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专著中称,所谓“体验”,就是
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核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使消费者有一次新鲜的感受。
体验经济的核心产品是有回忆价值的经历,旅游的目的是要去体验不一样的异地生活,最终所购买到的旅游产品就是一次旅游经历。从这点上说,旅游的内涵与体验经济是相同的,故而产生了“旅游体验”的概念。
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因素就是不一样的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可以参与其中,而且是真实的参与,参与真实。真实性即意为本真的、原生的、准确的。真实性可以极大提升旅游的吸引力,激发旅游动机,提高旅游的体验价值,甚至完全实现体验的价值所在。当然这里的真实是一定层面上的真实,浓缩了的旅游体验历程往往需要“舞台化”的表演,然而其表现出来的精神意味也一定是真实的。
二、 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针对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真实性体验的市场现状,笔者设计了的一份简单的问卷进行了随机的市场调查(调查表附后),累计成功问卷94份,问卷的题目及调查的结果汇总如下:
1、您对乡村旅游真实性体验的重要性的认识是
很重要 比较重要 中立 不太重要 完全不重要
36% 30% 17% 14% 3%
2、您对曾经有过的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的总体评价是(您觉得您所经历的乡村旅游符合您对真实性的乡村旅游状态的评价吗?)
很真实 比较真实 中立 不太真实 完全不真实
4% 22% 37% 26% 9%
3、您对乡村旅游活动过程中涉及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真实性体验的评价是:
项目 很真实 比较真实 中立 不太真实 完全不真实
食 10% 26% 31% 23% 10%
住 3% 21% 11% 52% 13%
行 2% 11% 29% 35% 23%
游 7% 30% 27% 27% 9%
购 11% 24% 15% 36% 14%
娱 4% 11% 33% 37% 15%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体验真实性的感受是有差异的,这里不作研究。从整体层面上可以看出,大部分旅游者具有对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的诉求,然而现实状况却存在一定落差,原因是他们没有真正融入当地的乡村生活。不能让游客做当地居民生活的窥视者,而要做一个作短暂寓居的村民,过上一段具有真实意味的农家生活,经历一番真实的农耕文化旅程。
为了给乡村旅游者一个真实的乡村旅游体验,规划者可以从旅游活动六要素,即食、住、行、游、购、娱这几个方面进行乡村旅游体验真实性的规划设计。这样的设计不是一个终结,而是诱导人们进入体验过程的媒介。旅游体验是一个过程,最终要带领旅游者进到这个过程当中去感受和感悟。
三、真实性乡村旅游体验产品开发应注意的原则
(一)差异性
旅游完成的是一个梦想,旅游对象的差异性越大,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大,就越能满足游客实现体验真实的梦想,体验的价值也就越大,这也是乡村旅游经营者区分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竞争十分明显,重要原因就在于雷同的、浅层次的开发。大多乡村旅游地都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造成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普遍存在?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甚至不怎么去考虑旅游的项目内容有哪些,只简单的比较价格,因为大多数遍地开花的乡村旅游都差不多是一个模式,特别是在一个城市周边的乡村。同质化的经营模式留不住游客的脚步,无法形成回头客,收入结构也比较简单。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性;本质解析
1. 研究背景
从实践的角度而言,乡村性关系到乡村旅游的核心所在,一方面开发者对乡村性的认识不清将导致乡村旅游发展方向的迷失,另一方面旅游开发过程中乡村性的破坏或消失使得乡村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失去根基。从研究角度而言,目前乡村旅游研究仍停留在以旅游为核心乡村为辅助的一级概念上,使得乡村旅游容易局限在与城市对比的狭窄区域内,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视野。因此有必要建立乡村旅游的二级概念,而乡村旅游的二级概念应该以乡村为核心,研究应置身于乡村本身更广阔的空间,挖掘乡村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和维度。乡村性是对乡村地域特征的总体概括,是乡村的本质所在,是连结“乡村”与“旅游”间的灵魂纽带,因此二级概念应以乡村性为基础和核心研究乡村旅游。乡村性是一个复杂抽象的概念,本文尝试从理论上对乡村性的本质内涵进行解析。
2、乡村性研究回顾
目前国内外对乡村性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基于城乡地域划分的乡村性研究、基于乡村区域的社会文化意义的乡村性研究和从乡村旅游的角度研究乡村性。
2.1 基于城乡地域划分的乡村性研究
主要从城乡对比的角度上研究某一区域乡村性和城市性的强弱程度,其中国外学者克洛克通过构建乡村性指数将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域划分为极度乡村、中等程度乡村、中等程度非乡村、极度非乡村和城市五个类型1。国内学者龙花楼等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构建乡村性指数(RI)以刻划不同发展类型的乡村性强弱,并对东部沿海地区各发展类型的乡村性进行了评价2。
2.2 基于乡村区域的社会文化意义的乡村性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复杂的乡村性,将乡村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空间。研究的焦点由权力逐渐转向乡村的其他方面——乡村的分裂和差异。同样的,焦点由研究单个特征转向研究多种特征的交叉性,如阶级、性别、种族以及性等。一些学者探讨了乡村性和男性之间的关系,基于男性危机提出了女性城市男性乡村(the feminizing city and the masculinizing rural)的观点3。
运用社会表征 (Social Representation Approach)界定乡村性是目前国际研究比较常用的方法,随着这方面工作的进展,乡村性的表征已超越了最初的田园概念而进入到动态的,可变的、体验的多样性等更多本质,为了更好的解释乡村性,学者们利用大量可视或不可视的媒介资料进行研究,如借助乡村音乐来解析乡村性以及乡村日常生活的空间特征,通过研究乡村音乐得以表达乡村日常生活的不同方式和内容,揭示音乐和乡村性这一复杂空间概念之间的联系4。
2.3从乡村旅游的角度研究乡村性
目前国内外基于乡村旅游的角度研究乡村性的文章并不多,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较为零散,主要是夹杂于有关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中。但多数学者都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面向旅游和旅游者的“乡村性”可以从空间与景观内容两个方面,即通过“乡村性”空间和“乡村性”景观意象来认知5。保持乡村性的关键在于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再造,保证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和培养本地化的乡村旅游人才6。
从以上国内外对乡村性研究的回顾可以看出,乡村性是一个极其复杂和丰富的概念,它是人类历史变迁过程中乡村作为一种聚落形态所呈现出的属性,因此包含着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认为乡村性是对乡村普遍性质和特性的整体抽象和概括,是乡村地区的共同特征。
3、乡村性本质解析
(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于 1994年对乡村旅游的界定中,首次提出“乡村性”一词,认为 “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国内有学者也将其翻译为乡土性、田园性。然而究竟什么是乡村性,乡村之所以吸引人的魅力何在?本文将从乡村旅游的起源、乡村旅游的需求动机两方面对乡村性本质进行解析。
3.1从乡村旅游的起源看乡村性
尽管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也有学者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先民的春游活动可视为我国乡村旅游活动的雏形。《管子·小问》中记载:“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描述了齐桓公到郊野农村娱乐身心、享受明媚春光的情况。当时人们外出踏青已较多地使用牛车、马车、旅馆等交通、住宿设施。因而,这种踏青活动已具有现代乡村旅游的特性,应该是一种乡村旅游活动7。
国外的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19世纪工业革命后期,经历了短期的欲望膨胀式开发之后,人类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股回归自然价值的潮流在一些高度工业化国家以极强的力量涌现,其关键就在于保护自然环境。人们有了返璞归真的强烈愿望,同时火车已遍布欧洲和北美洲,偏僻和风景秀丽的农村也成了公众的旅游之地,构成了乡村旅游的早期形态8。
1855 年由一位名叫欧贝尔的法国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去巴黎郊外的乡村度假。他们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舟,欣赏游鱼飞鸟,参与各种劳作活动如学习制作肥鹅肝酱馅饼、伐木种树、清理灌木丛、挖池塘淤泥,并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和认识,增进了彼此的友谊9。1863年,通济龙旅行社组织了第一次到瑞士乡村的包价旅游, 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此后,乡村旅游在欧洲兴起,其旅游者看重的是乡村的自然环境及传统文化活动。
从国内外乡村旅游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出,乡村旅游是人类在追寻自然环境、探求人类与自然和谐意境的过程中做出的选择,而能够承载这种愿望的客体——乡村必定拥有相应的特质,因此构成乡村性的内涵中必定包含自然性与和谐性。其中自然性一方面是指环境的自然性,乡村中保持着原始秀美的自然景观,而用于生产和生活而营造的人工景观能够很好的与整体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宛若天成;另一方面包括生活的自然性,乡村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完全是低碳环保的,原料就地取材,使用经过简单改造的工具和生活设施,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至最低。和谐性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一切人类活动都能很好的融入到自然之中,自然也能够完全承载和容纳人类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游客与农民同吃同住,重温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感受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享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意境。
3.2从游客需求动机看乡村性
尽管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振兴乡村经济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因素在内,但游客强烈的旅游需求仍然是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3.2.1基于城乡差异对比的游客动机
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差异,包括空间差异、景观差异、文化差异和体验及感知的差异是现代旅游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游客动机需求产生的主要来源。乡村在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和生产活动等反面与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城市和乡村这两种人类聚落形态之间、城市性与乡村性之间的级差或梯度,一方面吸引着乡村居民离开故土,不断的涌向城市,另一方面,吸引着城市居民走进乡村,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品尝另一种味道、体认另一种价值、拓展生活领域、更新生活内容。因此,城市和乡村的差异性引力构成人们到乡村旅游的刺激因素。
另一方面由熙熙攘攘的人群、钢筋水泥的环境、咄咄逼人的生活节奏、激烈竞争的生存压力、淡漠疏离的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现代城市中 “阴暗面”所引致的陌生感、飘零感,失落、彷徨、疲惫、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得久居都市樊笼的人们淤积着逃离的迫切愿望,而乡村清新、质朴、安静、纯粹的净土尚可以提供一个暂时舒解和释放的空间,而那些由于过度城市化和高度现代化而被剥夺和遗失的“美好”能够在乡村得到些许的补偿,由此忍受了城市无限压抑的人们对乡村寄予厚望,乡村旅游成为人们心灵慰藉和精神回归的最佳选择。从这个层面上而言,城市阴暗面将人们推致乡村。
3.2.2基于情结心理角度的游客动机
从情结理论的角度分析乡村旅游游客动机,可以归纳为自然情结和乡土情结。
(1)返璞归真的自然情结
从乡村旅游的起源便可得知,回归自然是乡村旅游的最初动机。“当人类用了很长时间完成了从原始到现代、从乡村到城市这一逃离自然的过程,但可悲的是人们发现自己借以征服自然的理性世界正逐步凸现对人的心理及生产力产生束缚的反作用力。回归自然成为人类从心理上否定了逃离自然的行为后所产生的寻求心灵归宿的特殊情结”10。乡村作为人类原始的精神家园,是返璞归真这一人性本能的最终归宿。
(2)剪不断理还乱的乡土情结
从基层上讲,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本性上就是乡土文化,而在这种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下,乡土情结作为一种心理定势、行为准则和精神信仰而深深地扎根和潜伏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身上11。尽管乡土情结在中国人身上表现的最为淋漓尽致,但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身上,依然可以找到乡土情结的影子。先生在《乡土中国》讲述土地对于乡下人的可贵时记录到“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对因囿于现代技术文明而找不到“故乡”归途之路的现代人来说,乡村旅游无疑是对“根基持存性”失去的避免12。乡土情结点燃和维持着人们内心深处对乡村的热切期盼和回归。
综合上述对乡村游客动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乡村性内涵中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从与城市对比的角度,乡村性必定包含与城市性对立的因素,如果城市性是以人工化和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话,那么乡村性则包含天然性和传统性。当然这种天然性并不是完全的纯粹的,虽然有人工的痕迹,但却宛若天成。传统性也并不苛求一种原始的状态,从相对隐性的意识层面而言,人们遵循并保持着一种对生命本真价值稳定而唯一的判断和选择,显现在日常生活中则是人们秉承和维系着简单而统一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另一方面由乡村游客的情结动机中则可以归纳出乡村性内涵中包含自然性和自由性。自然性与之前大体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而自由性则来自源于土地和家。土地的非流动性使得乡村生活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亲密的感觉。因此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感的社会。而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人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家更是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因此乡村所隐含的自由性使得乡村极具吸引和魅力。
4、研究结论
以上从乡村起源和游客动机的角度对乡村性所包含的要素进行了分析,从旅游的角度出发,乡村性内涵中应该包括自然性、和谐性、天然性、传统性、自由性五个方面。综合上述归纳,笔者认为乡村性是人类在发展中,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累积的一种交流效果和印迹,其本质在于人与自然原真、朴素、和谐的关系,在此关系的长期浸润下人与人之间也达到了和谐相容,并由此使得个体本身达到一种完美的自洽状态。乡村是人与自然相和谐这一本质内核体现的空间,也是其作用的结果。一切虽然不是绝对的自然,但却宛若自然,这才是乡村吸引人的根本所在。需要指出的是乡村性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性质,并不仅仅是城市的反面,城市中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缺失,一方面由于这种关系的不明显,由此使得乡村中这种和谐美好得到突出和强化,城市起到的是衬托的作用。如果只是一味的从与城市对立的角度来谈乡村的话,就会使视野局限于较小的范围,而有可能忽视掉乡村更为丰富的内涵。同样也不能简单地从与城市对比的角度上来讨论和发展乡村旅游,而应该置身于乡村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挖掘乡村作为旅游资源的多维价值和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53(4):365-371.
[2]龙花楼, 刘彦随, 邹健.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地理学报, 2009, 64(4): 426-434.
[3] Michael M. Bell .The two-ness of rural life and the ends of rural scholarship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Volume 23, Issue 4, October 2007, Pages 402-415.
[4] Richard Yarwoodand Clive Charlton.‘ Country life ’ Rurality, folk music and‘ Show of Hands ’ [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 2009, 25, (2): 194-206 .
[5]李开宇. 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及其社会意义[J]. 生产力研究, 2005(6): 107-169.
[6]王小会. 浅析乡村旅游的乡村性[J].现代经济, 2009, 8(2): 123-124.
[7]贺小荣. 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1): 90-94.
[8]金茨萍, 金一萍, 黄郁成. 国外乡村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文化研究, 2007(7): 91-96
[9]查芳. 对乡村旅游起源及概念的探讨[J]. 安康师专学报, 2004, (16): 29 -32.
[10]黄洁. 从“乡土情结”角度谈乡村旅游开发[J]. 思想战线, 2003, (5):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