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的基础概念

化学的基础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的基础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的基础概念

化学的基础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理清;吃透;夯实;活化;化学概念

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几乎每节课都涉及有关化学概念的教学。内容涉及定义、原理、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相互反应及变化规律等。其中的字、词、句、注释都是经过了认真推敲并赋予了特定含义的,是用来保证概念的完整性和科学性的。准确把握这些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可是初中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又不高,如果只靠死记硬背去学这些概念,一方面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不能很好地应用这些概念解决相关的问题。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

一、解析重点字词理清化学概念

有些概念不仅字数多内容复杂,还不容易记忆,对这些概念教师可以通过解析重点字词,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实质,又可以使概念形象化、生动化。比如,我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重点解析“参加”(指的是已经发生了反应的部分,没发生反应的部分不属于参加的范围),“化学反应”(指的是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其质量关系与质量守恒定律无关)。“生成”(指的是化学反应生成的所有物质)和“质量总和”(指的是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之和或所有生成物之和)几个词语。同时解析“两个不变”即反应前后元素(或原子)种类和各原子的数目都不发生增减。学生只要掌握了这几个重点词,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就不在话下了。又如,我在教学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与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的时候,我重点强调了“纯净物”三个字。因为不管是单质还是化合物,它们首先是纯净物,然后才根据组成它们的元素种类的多少来区分到底是单质还是化合物的。如果学生没有搞清它们的区别,在运用这两个概念解题时就容易出错。比如把金刚石、石墨的混合物看成是单质的原因就是疏忽了“纯净物”三个字造成的。

二、拆分句子吃透概念

还有一些化学概念,如果只是笼统地去讲解,学生很容易顾首不顾尾,造成在运用这些概念解题时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讲解这样的概念很有必要把概念的前后分开,分别强调,以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比如,我在教学初中化学四大反应中化合反应的概念时,在给出概念后,

我引导学生“左看反应物,右看生成物”,这样学生就不再因为只掌握半截概念而出错了。讲完后我给学生出了一道判断题:生成物只有一种的反应是化合反应吗?学生用了上述方法,马上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这句话是错的,因为在这句话中没有提到反应物)。

三、多方举例夯实概念

有些概念只从正面去讲,学生不能很透彻地理解概念的实质,

如果从反面再讲一遍,就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学生才不至于混淆。比如,我在讲“氧化物”的概念时,讲完“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就叫氧化物”后,接着提出了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那么含氧元素的化合物就一定是氧化物吗?为什么?”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抓住概念中关键的词句来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由此加深对氧化物概念的理解。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模糊不清,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巧用变式教学活化概念

化学的基础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概念 要点 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化学的本质,在整个化学学习中起着指导作用。因此,准确的理解化学概念,对于学好化学尤其重要。然而,因为初中生抽象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差,所以老师讲清概念,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化学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用通俗语言去简化概念

某些概念的表达字数多,不易记忆,对这些概念可通过分析找出它的实质部分,用通俗的语言加以概括理解。使概念形象化、生动化,变难为易。如:“化合反应”用“多变一”概括;“分解反应”用“一变多”概括;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与表现可概括为“一变二不变”。

二、领会概念的要点

概念教学,要指导学生全面地认清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应用范畴,分清概念中的层次和要点。如讲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可将概念分为以下层次进行理解:

①“质量总和”是指反应物,且指完全反应的那部分物质;

②生成物是指反应后生成的所有物质;

③“质量守恒”的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再如,剖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这个概念时,可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分层理解:

①定义的对象是固体物质;

②定义的前提条件是:温度一定;溶剂为100克;溶液是饱和状态(注:三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

③定义中规定的单位是克。

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

三、举反例理解概念

一般来说,课本只以正面阐述概念,这无疑是重要的。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概念,教学中应在正面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反面或侧面去逆向剖析,使学生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理解、掌握每一个概念。如,“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这一概念,可剖析为:

①同种元素里的粒子中质子数一定相同。如氢元素里的氕、氘、氚三种原子都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质子数均为1);钠元素里的钠原子与钠离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均为11)。

②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如氖原子与水分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但它不是同种元素。

四、“活化”概念

从不同角度对概念加以变式,使概念“活化”,就能使学生对概念的认识上升一台阶。如:“固体溶解度”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变式理解:①在t℃时,A物质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Sg;②在t℃ 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为Sg;③在t℃时,有SgA物质要制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为100g;④在t℃时,在100g水里要配制成A物质的饱和溶液,最少需要A物质的质量为Sg等,通过变式使学生既容易理解,又便于掌握。

总之,在进行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每个概念中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关键词语及相关特性,因势利导,克服不利因素,把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搞清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使化学基本概念在初中化学中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化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09

化学的基础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辨析

    化学概念是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之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对学生学好化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对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的学习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化学基本概念时,要在记住原文的基础上,运用它们去解释一些重要的化学事实、现象,并认识和理解其内在的本质,把相互联系的概念连接成“知识线”,最后交织成为“知识网”。

    准确理解化学概念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往往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大相径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们“形相近,神不同”。在教学实践的双边活动中,都经常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教师首先弄不清楚,考虑不好在教学中的处理原则,便会影响教学质量。为此在教学中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下面列举几组,谈谈它们的辨析。

    为了更准确地理解这些易混淆概念,现将它们对比辨析如下,供参考。

    一、溶解度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这一概念中,为什么强调“这种物质”,学生很难理解。此时,笔者就打了一个比方:某人某餐厅吃完饭后,此时再让他继续吃一碗饭,他不会接受,若给他来点瓜子或糖之类的东西,也许他会欣然接受。此语一出,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对这一问题也产生了较深的记忆,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概念的形成是学生掌握化学概念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如果直接把概念“灌”给学生,不仅使课堂显得枯燥,而且学生得到的将不是理性知识,而是肤浅的、表象的认识,在头脑中只是过眼烟云,不能真 中华励志网 zhlzw.com 正理解和掌握。

    在以上教学片断中关于溶解度概念的形成,笔者让学生去摸索发现,增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而且一旦学生有理解的偏差时,笔者会做适当引导,当然大部分错误让其他学生去发现并纠正。这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帮助有偏差的同学纠正了偏差,而且其他同学给他们找出来的问题,他们会更易接受;二是使另一部分找到错误的同学对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得到了巩固。最后教师作总结,这样学生对溶解度的概念可以说是基本形成。

    二、充分反应、完全反应、反应一段时间

    在化学计算时,学生对“充分反应、完全反应、反应一段时间”难于分辨清楚,在审题中难于把握,常常把它们混为一谈,特别是充分反应。“完全反应”指物质之间刚好全部参加了化学反应,毫无剩余;“反应一段时间”指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进行了一定时间就停止,意指不完全反应;“充分反应”有两个含义:其一,物质之间刚好全部参加了化学反应,物质没有剩余;其二,各物质虽然充分反应了,但可能某一种物质没有全部反应,有剩余。

    三、组成与构成

    组成与构成是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两种说法。从宏观角度分析,物质由元素组成,故元素名称前不能加数量词,因为元素是属于宏观的不可数名词;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由基本微粒(原子或离子或分子)构成,故可加数量词。

    例如:对物质(H2O)的认识或描述从宏观上:水(H2O)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这样宏观领域中的“元素”恰好对应宏观的“组成”,因为“水”、“元素”均属于宏观领域中的概念,宜与“组成”相匹配。

    从微观上:一个水(H2O)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个构成不能改用“组成”)。即“个数”与“构成”相匹配。

    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物质时,应用“组成”。它一定用于物质及其组成一类的描述。例如:“空气是几种物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等说法中都用“组成”而不能用“构成”。

    观的角度分析物质时,要用“构成”。它一般用于物质微观粒子构成的描述。如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些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等都用“构成”。

    四、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

    燃烧是可燃物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点。

    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空间里发生的急速燃烧,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即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膨胀。

    缓慢氧化是进行得很缓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如动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醋、酒的酿造,铁生锈等都包含缓慢氧化。

    自燃是由于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缓慢氧化过程中也要产生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就会越积越多,引起物质温度升高,达到了着火点,也会引起自发燃烧。

    这四者都是氧化反应,由于所处的条件不同,氧化的速度不同,所产生的现象也不同。

    五、点燃、燃烧、加热、高温

    有些化学反应的发生是需要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通电等条件的。同学们在注明条件时,一定要区分各种条件的适用范围。

    点燃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其结果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点燃是引发物质燃烧所必须的温度条件,常需外界热源提供热量。一般来说,化学反应中有燃烧现象产生的,其反应条件是“点燃”,点燃不能写成燃烧,因 为燃烧是化学现象,不是外界条件。因此点燃只是用来引发化学反应,不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

    加热也是指反应条件,但与“点燃”不同,加热是在维持反应进行的温度范围。一般是从反应开始直至反应结束都离不开热源,热源不与被加热物质直接接触,加热的热源实验室一般用酒精灯。加热,一般为酒精灯火焰温度范围内的外加条件,其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500℃。对非可燃物需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若反应放热,则反应被引发后,加热可停止。对大多数需加热的化学反应,特别是吸热反应,则加热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

    高温指有些物质反应时加热的温度要求较高,要改用酒精喷灯或别的热源,反应才能进行,这类反应就不写“加热”,应写“高温”。高温,一般指高于酒精火焰温度范围的外加条件,属于加热的范畴,其温度一般大于1000℃左右,可用酒精喷灯作高温热源。

化学的基础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教学效率

一、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对于较长的概念要浓缩要点,促进学生记忆

对概念进行记忆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记忆概念之前首先要对概念进行相应地理解,只有深刻理解相关内容了,才能准确记忆。为了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记忆,可以让学生自己用自己话进行总结和浓缩,提炼化学概念中的要点,这样不仅能够促进记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例如,学习催化剂这个概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其记忆为“一变二不变”,这样在让学生对一变是什么进行理解,对二不变是什么进行理解,很容易就记忆住了“一变”是指催化剂能够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改变,而“二不变”是指催化剂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进行化学反应的前后是不会变化的。

2.要进行相似概念的比较,避免混淆

初中化学概念比较多,每个化学概念之间都具有一定联系,所以学生们在对概念进行记忆和理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其中的相似性,并进行比较,避免相似概念的混淆记忆。另外,概念记忆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交叉记忆、对立记忆也可以组合记忆,根据不同的概念采取不同的记忆方法,进行对比,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理解和记忆“氧化物”概念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与“含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对比并记忆,通过对氧化物和含氧化物的理解,学生会明白什么是氧化物,其与含氧化物的区别是什么等等,这样就促进学生进行概念对比,提高记忆效率,并且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氧化物和含氧化物知识的理解。

二、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方法分析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具有其自身所包含的意义,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基本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概念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学习。

1.注重对关键字词的记忆,准确把握概念的内容

为了促进学生对化学概念含义的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准确严密地论述概念,并且要对某些用词不当而导致概念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关键词在化学概念中的作用很重要,教师在讲解之处,要对概念中的关键词进行提炼,让学生大致理解某一概念讲述的主要含义,然后再进行细致学习,这样能够促进理解。

例如,在讲解“化合物”和“单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要着重强调概念中的“纯净物”这三个字,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原来化合物和单质都是一种纯净物,在以后学习中,一提到“化合物”和“单质”方面的知识,学生首先就会想到纯净物。然后,教师可以在依据他们元素种类的多少进行化合物和单质的判断,也可以说一些物质,例如石墨、金刚石、氧气组成的气体等让学生区分是单质还是混合物,促进学生理解和记忆。

2.对概念进行变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教师在授课中,要从不同角度对概念进行变式讲解,要“活化”概念,让学生对概念的记忆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合理地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对概念的记忆能力。

例如,在学习关于“固体溶解度”方面的概念时,可以这样进行概念的“活化”:第一,在N摄氏度的时候,某物质在100g水里面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为Ag;第二,在N摄氏度的时候,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某物质的质量为Ag;第三,在N摄氏度的时候,在100g水里面,要促进某物质的溶液饱和,最少需要某物质的质量为Ag;第四,在N摄氏度的时候,有Ag某物质要将其制成饱和的溶液,需要用100g的水。这样一个概念,可以从四个方面理解,学生进行区别记忆,能够很快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记忆牢固,提高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对概念进行正反列举,促进学生理解

为了避免学生混淆概念,教师可以首先对某一概念进行正面讲解,然后再进行反面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在讲解“氧化物”概念的时候,在从正面对氧化物的知识讲解完之后,可以这样反问学生“我们知道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物,但是同学们含氧化物一定是氧化物吗?为什么会这样呢?”,通过这样的反问,让学生从反面对概念进行理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避免了学生对概念的重复记忆和混淆。

三、结束语

概念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化学教师要抓住每一个概念中的重点词语,通过对重点词语的讲解,促进学生记忆,同时要对每一个概念的知识点特性进行分析,透彻讲解每一个概念,让学生搞清楚每一个概念与其他的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让概念在化学学习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继玲、曾琦.概念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以及新进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6.4

化学的基础概念范文第5篇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Ethnomusicology有着多种不同的理解和翻译,有称“民族音乐学”的,有称“音乐人类学”的,还有称“音乐文化学”的。对此,大家在著书立说时往往不加区分,各取所好,混为一谈,窃以为,这种现象在其他学科是比较罕见的。

学科名称通常反映的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论基础、视域范围和研究方法等。Ethnomusicology多名称混用的状况使得大家对该学科的内容、范围和研究方法等产生了模糊认识。一方面,多数学者将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音乐文化学等同起来,视为同一学科;另一方面,少数高校同时招收民族音乐学和音乐人类学、音乐文化学等专业方向的学生,这委实令人颇为费解。那么,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文化学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有什么区别;有无区分或统一的必要;如要区分,又当如何进行?本文主要就这几个方面问题与业内同行进行探讨。

一、Ethnomusicology的出现及多名称并存现状

众所周知,“Ethnomusicology”一词源自于荷兰学者吉卜•孔斯特(Jaap Kunst)的个人创造。1950年,吉卜•孔斯特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他的著作《民族音乐学》,该书将“Ethno”(氏族、种族、民族,或泛指人)与“musicology”(音乐学)进行组合,创造了Ethnomusicology一词,并得到了西方学者的普遍认可。毫无疑问,“Ethnomusicology”的中文译名当为“民族音乐学”(也有人译为“人类音乐学”)。但由于音乐界对是否该用“Ethnomusicology”这个词本身就存在很大争议,致使大家在对该学科的认识上存在着分歧。

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音乐界就出现了Vergleichende Musikwikwissenschaft(比较音乐学)、musical folklore(音乐民俗学)、Anthropology musicology(音乐人类学)、Cultural musicology(文化音乐学)等诸多名称。然而随着该学科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研究内容变得更为宽泛,学科命名也就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准确地界定该学科名称,成了当前世界音乐领域的一大难题。在当今中国就有民族音乐学、音乐文化学、音乐人类学、中国音乐学等多个名称。

回顾历史,中国最早接触、学习、研究民族音乐学的是王光祈先生,其时为“比较音乐学”。自上世纪20年代王光祈先生率先将“比较音乐学”引入中国,到1980年“南京会议”①中国“民族音乐学”的确立,国内学者对Ethnomusicology的学科名称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至今没有统一。

在我国最早将Ethnomusicology一词译为“民族音乐学”的是上海音乐学院的罗传开先生。“南京会议”之后,这一名称逐渐为国内大多数学者所接受,并流传开来。如,伍国栋将其论著定名为“民族音乐学概论”,杜亚雄有本书叫《20世纪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但这一名称受到了西方和中国相当一批学者的反对。管建华经常使用的是音乐人类学,出版有《音乐人类学导引》、《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等,并将音乐人类学与音乐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杨沐,杨沐在《漫谈音乐人类学的定义与范畴》一文中明确将“‘音乐人类学’作为本学科的中文名称”②。而蒲亨建等人使用的是“音乐文化学”。同时,蒲亨建认为,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文化学等“均名异而实同”③,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前中国音乐理论界的普遍看法。

从近20多年国内外情况来看,西方学者对Ethnomusicology的学科命名和界定似乎已不感兴趣,他们将研究重点更多地指向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概念、理论与方法,努力拓展研究的方向、范围和课题,以适应该学科的发展需要。同时,国内学者在经过一段时间争辩之后,或淡而忘之,或倦而厌之,很多人都觉得该学科发展得实在太快,所有争论都不会有什么结果,以致避而不谈了。

二、Ethnomusicology历史演变及其受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

关于Ethnomusicology历史演变过程很多论著(文)均有记载,在这里我不想多说。我想讲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Ethnomusicology也是这样。随着研究内容、范围、方法的不断拓展,该学科已与其本体渐行渐远。在与不同学科进行“联姻”的过程中,Ethnomusicology已经逐渐脱离其“母体”,孕育出了许多新的不同学科。在今天之中国,该学科目前已从单一的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延伸到学科方法论、音乐民族志、音乐文化区划、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国域外传统音乐文化、城市民族音乐学以及计算机辅助民族音乐学研究等众多领域。学科研究内容的不断扩大,使Ethnomusicology早已突破了原来留予的狭小空间,扩展到一个新的研究层面。

在Ethnomusicology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音乐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主要根源是人类文化,不同的文化必然会产生不同的音乐。陶玛(美)在《文化变迁中音乐的纯洁性》一文中就指出,音乐事实上可以将其描述为一种“非言语的交流方式并由该文化的成员们所实践,它是宗教、语言和生活方式所勾画的一种文化”。

东西方由于其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使得它们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民族音乐学起源于欧洲,承载着西方文化特性,深受西方思维习惯、研究方法、历史进程和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回顾历史,民族音乐学的前身比较音乐学,是与西方文化侵略和对“欧洲文化中心论”的批评相伴而生的。在研究视角上,它将音乐与文化割离开来,进行物理的而非文化的研究,体现了西方人具体而微的分析型思维习惯。“民族音乐学”取代“比较音乐学”的事实背后是东方文化的综合型思维模式。由于东方文化的整体性特性,东方文化中的音乐与生活融为一体,使西方学者在对东方的音乐进行理解时出现了障碍,渐而将研究视角探向了产生音乐的环境和文化。

就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来说,我们也不难从中看出一些端倪。比较音乐学被王光祈先生传入中国以后,由于该学科当时只对“音乐本体”进行研究,忽视了音乐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片面性的思维方式与东方人综合型模式是有冲突的,或者说,不符合东方人的思维习惯。笔者认为,这可能也是比较音乐学未能在中国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民族音乐学对“音乐”与“文化”普遍关注的综合特性与东方文化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很快受到了国内学者的普遍响应。在近20多年的学术讨论和研究实践过程中,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一直秉承中国传统音乐理论,在翻译、借鉴西方比较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成果的基础上,努力构建本民族音乐学理论体系,先后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民族音乐学专著、译著和论文,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国外民族音乐学的独特风貌。

既然民族学、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研究目的和方法有着严格的区别,那么以这三门学科为基础的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文化学也理应当是有所区分的。

此外,我们还应当看到,西方一些学者在使用和理解Ethnomusicology一词时其实是有所区分的,他们通常将侧重于对音乐本体研究的称为“民族音乐学”,侧重于人类学研究的称为“音乐人类学”,而将侧重于音乐所处文化环境研究的称为“音乐文化学”,并不像国内音乐理论界那样混为一谈。

四、结论

我国的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和音乐文化学均源自于Ethnomusicology,这是无可争议的,但由于研究者的不同知识背景,该学科的研究逐渐迈向了不同的学科领域,其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翻译英文文献时,应当根据其研究内容、目的、方法等的不同翻译成不同的名称,而不应统一译为某个中文名称;而在撰写中文论著(文)时,则应当脱离Ethnomusicology的本义,根据论著(文)的内容来合理确定名称。如果硬要让我从中作唯一选择的话,由于文化的多维和复杂特性,我个人认为采用“音乐文化学”这个词可能更为确切。

参考文献

[1]洛秦.《音乐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8.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3](智利)E•格雷贝.《音乐人类学》[M].《民族民间音乐工作指南》.孙国荣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

[4][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M],夏建中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5]洛秦.《音乐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纲要》(续一)[J],上海:《音乐艺术》,2006(4):87-95.

[6]杜亚雄.《欲澄清学术理念 先搞清术语概念》[J].北京:《中国音乐》,2006(3):1-4.

[7]蒲亨建.《对我国音乐文化学研究现状的初步思考》[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4):p95―p98.

[8]杜亚雄.《20世纪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上)[J],《乐府新声》,2002,(3):p26―p29.

[9]宋祥瑞.《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历史与问题――兼论当代的“接轨情节”与中国现代学术的性质及任务》[J].武汉:《黄钟》,2001(2).

[10]杨沐.《漫谈音乐人类学的定义与范畴》[J].北京:《音乐研究》,2000,(3):p81―p87.

①1980年,由民族音乐学家沈洽、高厚永、赵后起、杜亚雄等人组织策划,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了“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会议首次采用“民族音乐学”这一国际性学科概念。音乐界一般习惯地将这次会议简称为“南京会议”.

②杨沐.《漫谈音乐人类学的定义与范畴》[J].音乐研究,2000(3),p81―p87.

③蒲亨建.《对我国音乐文化学研究现状的初步思考》[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5―p98.

④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3,P14.

⑤赵宋光.《音乐文化的分区各层构成描述:关于音乐文化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法、步骤的若干建议》[A].赵宋光文集[C].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⑥宋祥瑞.《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历史与问题》[J].武汉:《黄钟》,2001(2):p3-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