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元素的作用

化学元素的作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元素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元素的作用

化学元素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精加工策略 元素化合物 教学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冲击》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看他‘学到什么’,而是要看他‘学会怎样学习’”。因此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普遍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探讨精加工策略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教学生学会学习。

1.元素化合物知识在高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元素化合物知识属于化学事实性知识,是中学化学知识构成的基础,是认识化学物质、解决化学问题的必备知识。这部分知识内容与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丰富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就会变得空洞、抽象而难以理解,化学用语、化学技能的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事实性知识被人们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化学”。由此可见,元素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知识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个中学化学知识的学习。

但是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教师上课只是罗列化学反应实事,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为了追求课堂容量,没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获得的过程,体验探究知识的乐趣,从而也不能使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科学方法和策略。这就直接导致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效果差。通过多年的教学,笔者根据教学的亲身体会,发现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如果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加工学习策略的分类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要想提高元素化合物学习的效率,针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策略是关键。

根据学习策略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可将其分为认知策略和调控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是指对要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做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3.精加工策略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作用

精加工策略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贮到长时记忆中去,它是通过在所学各项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来实现的。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内容涉及面广,实用性强,从微观到宏观,从现象到本质,从本质到规律,从反应本质到符号表征,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精加工在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效率地获得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本策略之一。

3.1 类比。类比是一种比较,这种比较在本无相似之处的事物之间创造出相似之处,以进行比较。元素化合物知识虽然多,但知识间总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找出不同知识的相似处是关键。

通过类比加强物质的理解记忆。例如以物质的作用相同,可把很多物质联系起来,常做氧化剂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如Cl2、O2、N2、S等)、酸(如H2SO4、HNO3、HCl)、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盐(如KMnO4、NaClO等)、H2O2、Na2O2、O3等。常做还原剂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Na、Mg、Al、Fe、Cu等)、几种非金属单质(如H2、C等)、非金属阴离子(如S2-、I-、Br-等)、金属阳离子(如Fe2+)、含氧酸根离子(如亚硫酸根离子)、SO2等。常做干燥剂的物质有酸性干燥剂(如浓H2SO4、P2O5、硅胶)、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固体NaOH、CaO)、中性干燥剂(如CaCl2)。常作催化剂的物质有MnO2、浓H2SO4、Ni等。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有氯水、SO2、Na2O2、H2O2、O3和活性炭都具有漂白性等。

3.2 记忆术。

3.2.1 有意义材料的记忆。信息论认为,信息加工水平越深,理解越透,记忆效果越好。常用方法有:

图表记忆法:图形和表格具有整齐、简明、易于比较分析的特点,将化学知识归纳、整理成一定的图表,有利于增强记忆效果。如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代表物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保存等汇集在一个表内,形成知识的精华图。

系统记忆法:经过精心加工而得出的系统化、简约化和有效化的化学知识网络,能帮助学生把零乱孤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点线贯通,形成纵横联系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例如:《氧族元素》一章单质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图:见图1-3

①直线型关系:见图-2

②三角关系:见图-3

③综合关系:见图-4系转化图

规律记忆法:规律是任何事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学习时抓住了规律,就能事半功倍。如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应用氧化-还原规律分析化学反应、应用强弱电解质理论推测不同盐的水溶液的酸碱性等。

比较记忆法:比较异同,一是“同中求异”即在共同点或相似性的基础上找出不同点;二是“异中求同”即在不同点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点或相似性。如C和Si属于同主族元素,比较C和Si的性质、CO2和SO2性质的异同。再如比较同属于钠盐的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

情节记忆:指利用有关生活情节的实况记忆,或实验现象的真实记忆。如铁锈―三氧化二铁―金属的腐蚀,酸雨―二氧化硫―环境污染及防治,焊接钢轨―铝热反应―铁的冶炼,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氯气―氯气的制备,泡沫灭火器―铝盐和碳酸氢盐的性质―水解规律,清洁能源―氢气―反应热等。

3.2.2 无意义材料的记忆。无意义材料的记忆是对要记忆的内容进行人为联想,寻找合适的联系点,使之产生联系或意义,便于记忆。

类似联想法:根据生活经验或常识,以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建立联系,记住一些零散的材料的方法,在元素化合物内容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太多且难记,可采用此方法来加强记忆。如以反应条件建立联系点:需要高温的反应、需要催化剂的反应、需要光照的反应等;以反应类型建立联系点:分解反应(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置换反应(金属金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金属等);以重要工业生产建立联系点:煅烧石灰石、硫酸的工业制法、工业合成氨、氯碱工业、工业制取漂粉精、工业制水煤气、硅酸盐工业等 ;以重要物质建立联系点:如通过我们最熟悉的物质NaCI(俗名食盐),学生知道它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和医用生理盐水;NaCI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原料之一; 饱和的NaCI溶液可除去氯气中的杂质氯化氢气体, 这样可减少氯气的溶解;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了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物中析出,往混合物中加入食盐细粒,这个过程叫盐析;学习晶体结构中,以NaCI为离子晶体的典型代表物,学习了NaCI晶体的空间结构,学生从结构角度更深层次的知道了氯化钠的化学式为什么是NaCI,也知道了规则的NaCI晶体是立方体,及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氯碱工业――电解饱和的食盐水,而食盐的来源从海水中得到,首先是粗盐的提纯得到纯的NaCI,再电解它的溶液。就简单的一个物质NaCI,经过高中三年对于NaCI的循环学习,学生不断把新知识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形成了思维的螺旋上升,对NaCI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加全面地掌握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物质,同时把很多不相关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增强了记忆。

形象记忆法:将枯燥的一些知识转化为熟悉易记的直观形象,来增强记忆效果。例如碘固体为紫黑色,易升华,碘蒸气为紫红色。借助学生很熟悉的“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唐诗来记忆,学生就很容易记住了。

3.2.3 多种感官协同记忆。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接受外界信息所参与的感觉器官不同,其记忆的保持率有差异。调动多种感官进行综合操作,可增强记忆的效果。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眼、耳、口、手、脑等)参与学习过程,用眼观察现象,是否有气体产生、是否有颜色变化、是否有沉淀产生等;用耳听,是否有响声;用口准确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相互讨论等,用手记下现象;用脑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只有这样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才能加深大脑的印象,使所学的知识更多地在大脑中留下回忆的线索,从而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记忆的效率。

化学元素的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素质

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不再是单一地强调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更加重视人才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质,更加重视人才在创新、应变等方面的能力。在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化第一课堂,还要加强对学生第二课堂,例如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艺活动等的培养,让学生既能学到一些书本外的知识,又可以丰富业余生活,提高文化素质,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一、校园文化活动的涵义

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首先应该先从文化说起,校园文化是指存在大学校园中,由各大学校园主体(含教师、学生、学校教育管理者、服务者)创造和实践的、在一定时期内发展和演变中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和。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学术研讨活动、文艺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等的总称,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校园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部分,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载体,也是建设大学校园文化,提高大学文化品味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素质

从目前社会上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来看,21世纪的大学生的应具备的素质有: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等几个方面。校园文化活动除了能够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掘自身的潜能,还能不断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等。校园文化活动既深化了素质教育,又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校园文化活动在提升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样,都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素质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氛围,大学生们综合素质也能体现学校优秀的校园文化,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方向性和首要性的作用。大学生们在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情不自禁地就会受其熏陶、影响和激励,也会通过参与活动、体验活动、总结活动,逐渐提高和完善自己,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另一方面,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和引导作用,也是高校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目前,我们实现素质教育的方法和路径有很多,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就是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的实现上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效果提升上,校园文化活动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第一,根据不同专业特色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增强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吸收和理解,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影响下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感受,并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从而达到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作用。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让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更明确的认知,对大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使大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得到强化,思维能力得到提高,还能够激发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自觉性,逐渐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开拓创新的习惯,进而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是要学会独立适应社会,取得社会适应能力的学习。我们最终的教育目标是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因此不能够忽视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大学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就是要在培养大学生除了在专业能力素质的基础上,还要有不断适应社会的能力素质,把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会各种社会规范、技能和生活方式,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并与社会外部环境的要求达成一种平衡与协调。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注重于锻炼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同时也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延伸了大学生的社会活动层面,全面提高了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为将来尽快的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

第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身心素质。因为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和积极的心理状态。作为当前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充满了好奇、好动、参与活动意识强,文化需求广,表现出对不同层次文化的追求和喜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其特有的参与性和娱乐性,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能够使其在学习之外,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了表现欲,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种良好精神需求,从根本上消除了大学生心理和情绪上可能会出现的自扰和相互摩擦,也协调了同学之间人际关系。在课余,大学生们通过参与自己喜欢的校园文化活动,就能够劳逸结合,从而有效地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大学生还会通过组织、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学会制定计划,做好总结,注意协调各种关系,其心理素质也会得到不断提高。在与其余学生的交往中,学会了如何进行人际交往,提高了个人心理状态的积极因素。

第四,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良好的审美观是大学生素质的一个方面,也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优美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熏陶和感染大学生的艺术和审美观。在校园中,高质量的、高品位、高素质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给大学生带来艺术的美感,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同时,高尚的审美情操带来的愉悦感能够使大学生感到心情舒畅,身体协调,也能够有效的消除各种有害健康因素的干扰,从而增强体质和体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总而言之,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通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得以体现的。只有当他们确实感到通过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之后,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积极投身到校园文化活动的氛围之中。最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环境,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活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大学生才能从校园文化活动得到锻炼,充实地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未来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参 考 文 献

[1].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人民网·教育动态.2005(1)

[2]张景俊 王鑫.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11)

[3]张书明.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及其对策[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4]王曼云.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工作[J].企业导报.2009(6):172

化学元素的作用范文第3篇

1 语文学科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明显的促进、导向、规范和教育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与生活方式等。语文学科除了要让学生熟悉母语的听说读写,还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道德教化中,塑造人格、升华思想。这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树立崇高的精神相一致。如此,搞好语文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2 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校园文化建设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涵盖文学书法、政治科技、艺术体育、人际交流等。当我们徜徉在多彩而有活力的校园,会发现优质的语文教学是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的先决条件。语文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施展听、说、读、写才华的平台,营造出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又能促进语文教学活动。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成为语文教学积极利用的资源,我们应引导学生从书本学习走向课外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资源,结合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以达到德智教育两相裨益的效果。

3 如何让语文教学为校园文化建设增光添彩

3.1 文化主流 美化环境: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教学楼内开辟学生作品栏、特长展示窗等,为他们提供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如张挂科学家和学者画像,治学和教育的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向上的标语等,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各班可创设班牌、格言及墙报,宣扬班级特色,增强凝聚力。黑板上留出专栏,由学生轮流写出对班级建设有针对性的句子,激励学生进步。体育场,塑造和展示以运动为主题的雕像、形象语等。食堂、水房、厕所等的提示语,树木花草的介绍都可以通过文字和学生心灵交流。每块绿地能说话,每面墙壁都育人。注重校园的净化、美化、绿化和亮化,使学生在校园内时时处处都感受着文化的熏陶和美的的享受。

3.2 经典诵读 国旗演讲:经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积淀了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灵魂。诵读经典对于提升境界,丰富内涵、净化灵魂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组织学生有选择性的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经典诗文诵读。国旗下的讲话可变教师讲为学生讲。内容结合时事、学校大事或节庆活动等。他们自己查阅、写作,再经老师修改、筛选定稿。此类文章不受文体、题材限制,再加上场合的隆重,使学生富有一定的挑战性与成就感。这也是语文的另一种学习和运用。

3.3 专题培训 文学讲座:为丰富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新闻采访、写作以及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定期开展小记者和小主持人培训活动。选拔相关特长生进行,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并适时开展一些校内外的采访,文艺演出,会议主持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参与锻炼。这样既丰富了知识,又提高了了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学即人学,欣赏好作品的同时,更学会了做人。适时安排文学创作、欣赏等专题讲座,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培养高雅的情趣和健康做人有着积极的作用。活动吸引了大批文学爱好者参与并能积极创作。既使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又增强了自信、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素养。

3.4 技能比赛 社会实践:为激发学生兴趣,语文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赛。如师生普通话演讲,可同台分组也可师生合作,既相互学习又融洽师生关系;课本剧展演,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境等各种形式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剧”中人物的情绪,进而学会融入社会,独立生存;电脑应用文写作,诗歌朗诵,硬笔书法,礼仪形象展示活动等等。教师辅导有热情,学生参与有激情。同时也为学校选拔了和锻炼了参加省市技能竞赛的选手。在牡丹盛花开时节,带学生徒步到召公岛欣赏牡丹,融入大自然。既磨练意志又领略了身边美景。协助团委组织礼仪队学生参加县运动会的开幕式导引,志愿者服务 ,颁奖礼仪等。雅安地震后,学生自发举办“雅安,我们永远在一起”大型烛光祈福活动并进行爱心募捐。艺术生送戏下乡,美术生户外写生等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反响强烈均受好评。同时也使学生增加了人生阅历,锻炼了能力。并要求将收获形成文字,以利改进。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课本外的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兴趣,于作人都受益匪浅。

化学元素的作用范文第4篇

一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本章包括《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两节教材。第一节教材需用1课时教学,第二节教材需用2课时教学。此外,有1个学生实验。

第一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首先,在节的引言中,明确指出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接着,讲述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三方面内容。

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内容,一开始就指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主要有20多种,紧接着以玉米和人体为例,将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以及这些元素的含量列成表。通过对表中内容的分析,概括出两点:一是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C、O、H、N;二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含量相差很大,由此进一步提出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概念和种类。

关于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的内容,首先强调指出,在大量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C、H、O、N、P、S这6种元素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接着,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进一步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关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的内容,主要是从组成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的相同和不同,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点是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的事实,来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另一点是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与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比,两者相差很大的事实,来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首先,明确提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主要包括无机化合物的水和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的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然后,依次讲述构成细胞的这6种化合物。,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关于无机化合物的水,着重说明它在细胞中含量最多;水在不同的生物体中和不同的组织、器官中含量不同;水在细胞中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水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最后强调指出,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关于无机盐,强调指出它在细胞中虽然含量很少,且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状态存在于细胞中,但是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无机盐既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又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关于糖类,主要说明它由C、H、O3种化学元素组成,它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糖类大致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几类(其中的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淀粉、糖元等是重要种类),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重要作用。

关于脂质,主要说明它由C、H、O3种元素组成,一般包括脂肪、类,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脂和固醇等;这几类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重要作用,并强调指出,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的膜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关于蛋白质,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中比较详细地讲述了有关内容。首先,强调蛋白质在细胞中只比水的含量少,大致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它是细胞中各种结构的重要化学成分。接着,说明蛋白质主要由C、H、O、N4种化学元素组成;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是由许多氨基酸分子互相连接而成;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在生物体内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关于核酸,首先明确指出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它对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的作用。然后,说明核酸由C、H、O、N、P等化学元素组成,也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可以分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大类。

本节教材的最后一段指出,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这里也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本章中,为了配合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内容,安排了学生实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主要是根据某些化学试剂,能够分别使生物组织中上述三种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生物组织中有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存在。

二本章与其他章的联系

1.本章是绪论后的开篇章,所讲内容是最基础的知识,因此与后面的各章都有密切关系,是学习好其他各章的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是讲述第二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的重要基础。例如,讲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会用到磷脂、蛋白质等知识。

3.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与本章联系十分紧密。例如,讲述植物的物质代谢时,要用到酶、水、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知识;在讲到人和动物的物质代谢时,要用到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知识。

4.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在讲到激素的调节作用时,要用到蛋白质等知识。

5.第六章《遗传和变异》在讲到生物体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时,有关蛋白质和核酸的知识,是重要的基础知识。

化学元素的作用范文第5篇

专家将人体内的27种元素分为宏量元素,15种为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在体内的多少、功能、分布各有不同。人的死亡分两类:一是正常生理衰老死亡,约占5%;二是疾病死亡,约占95%。而90%的疾病又与一些化学元素失衡有关。如缺失会贫血;缺碘会甲状腺肿大;缺硒导致心脏病;缺锌产生侏儒症,过多又会贫血;缺钙骨骼畸形,过多又导致动脉硬化;缺锰易不孕、畸胎、死胎;缺铬易患糖尿病;水中镉含量高会出现“女儿村”。许多工业废气、废水排放超标,是恶性疾病产生的根源。

为什么有些地区的百岁、长寿人多,比例高,有些地区则低;有些人经济生活富裕,医保条件优越也难活到百岁,而许多百岁寿星却是中下生活水平。这可能与吸收某些化学元素的比例、含量有关。

据检测,巴马长寿县90岁以上老人的头发:锰含量每千克20.62毫克,锌205.8毫克,铜6.79毫克,锰、锌含量比广州、武汉、东京正常人高10倍。土壤及水中8种微量元素的检测,也是锰、锌含量高,而铜低。一般认为,冠心病发病率与锌、铜比成正相关,与锌、镉比成负相关。上海市长寿老人头发中具有含锰、锶、铁、铬、镉高,钙低的特点。湖北百岁老人头发中锰、锶、铁含量高,而钙低,钙、镁含量低于一般老人。沈阳市长寿老人头发中锰、锶、铁的含量随年增而增加。四川德阳市和新镇,每万人有4.9位百岁人,比巴马3.8人还高,据测水中富含锶。新疆塔吉克人长寿原因是水中含矿物质丰富,锰、铬含量较高。

浙江田龙村有800多人,1954年至今,自然死亡的只有4人,最小的活了87岁。他们饮用偏硅酸含量高的10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山东龙埠村有830人,平均寿命81岁。村中有天然长寿泉水,含锶、偏硅酸较高;锶1.46mg/L,比国家天然矿泉水0.2mg/L高7倍;偏硅酸36.4mg/L,比国际标准高11.4mg/L。偏硅酸有软化血管功能。内蒙古哲里木盟石场洼村,人平均寿命83岁,这里人们常饮用麦饭石水,此水含30多种矿物质元素,硅含量高。

湖南隆回县,每10万人中有9位百岁人。全县平均含硒量1.028PPm,部分乡镇土质含硒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倍,是全国平均值的30倍。富硒乡镇的百岁人是全县百岁人的87.6%。1984年,中国农科院兽医研究所,测定了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生猪体内11种元素含量,不同地区猪肝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当地百岁人占人口的比例,以及猪肝中硒元素含量,都与当地长寿水平成正相关。百岁人较多的广西、广东、云南等5个省、自治区,猪肝含硒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长寿水平较低的青海、河南、四川省的猪肝含硒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皋长寿地区,长寿人多的地区硒含量比长寿人少的地区高2倍。在克什米尔北部的洪扎库特部族,4万人中百岁以上的有60人,以不生病,健壮闻名于世。当地土壤富含硒、锰、锶、锌、钙、镁、磷、铬、硅、碘、铜、铁元素。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山谷的泉水,锰、锌、硒、镁、钙、磷元素含量是普通矿泉水的2倍。曾有一位日本首相秘书,患严重心脏病,走50米都困难,到此疗养半年后康复,此事轰动日本。还有一位美国老人常腰腿痛,来此天天饮用山泉水,用泉水沐浴,2个月后可抛开拐杖游玩。浙江南岙村,平均80.9岁,这里没有一例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有位老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尿毒症,做过肾移植,靠吸氧维持,住进村后身体逐渐好转,甩掉氧气瓶,头发也变黑了。此事传开后,有北京、上海、南京、宁波、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地人士来此疗病。这里泉水含有42种元素,硒含量高,100克中55微克,是全国平均值的5倍多;大米、茶中硒含量是全国平均值的3~5倍。宁夏有个杞王长寿村,三百多年来,村人平均寿在89岁以上,100岁以上老人达65%。老人少病,大多无疾而终。研究发现,当地人常将鲜枸杞当菜食用,枸杞含有锰、锌、硒、锶、镁、钙、钾、钠、铬、钴、铁、铜、镉、镍、铅、砷等元素。对于枸杞古书早有记载和传说,现代研究也证明,构成长寿效应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