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干部教育培训调研

干部教育培训调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干部教育培训调研

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1-0082-05

高校管理干部是学校发展建设、工作开展的具体组织实施者,是学校保证办学方向、落实办学思想、推进改革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中坚力量。深化改革,提高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教育理念,掌握高等教育规律,善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化、专家化管理干部,是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前提。本调研在分析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对管理干部素质能力的特殊要求的基础上,对国内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及不足展开调查分析,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性、针对性、实效性提供对策建议。

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对高校管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要求

高校是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明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使命和职责,这要求高校管理干部要具有更高的政治素质和专门的业务能力,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敢于担当的政治品格和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

在国际竞争、特别是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今天,作为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落实者和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组织实施者,高校管理干部要不断提高党性觉悟,敢于担当时代使命。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执著与追求,坚定理想信念,端正人生目标,主动参与竞争,勇于接受挑战,以强烈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投身教育事业。

2.严谨务实的行政能力和尊重、服务学术的职业素养

大学本质上讲虽然依旧是“学术共同体”,但已不是纯粹的“同质体”,同样有着纷繁复杂的行政管理事务。高校管理工作在按照行政事务管理的基本程序决策行事的同时,也要遵循学科专业、科研学术的内在逻辑和发展方向、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管理干部要切实增强执行能力,努力把工作设想付诸于实际行动,转化为现实成果。工作中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主动服务学生成长、服务学者需要、服务学校发展。

3.开放广阔的国际视野和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

高校管理干部要能够站在国际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视角上思考问题、研究问题,推进学校事业发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人才、资源竞争现实。积极服务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社会贡献率。始终站在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审视和思考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在继承发扬学校优良教育传统的同时,主动向国际国内一流高校学习,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在合作交流中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4.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和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管理干部要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能力,积极更新知识、总结经验、提高素质,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局,谋划学校发展未来,始终掌握改革发展主动权,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把先进经营理念融入学校发展建设之中。

二、高校管理干部教育培训基本现状

2011年9月至11月,我们对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等教育部直属的15所高校进行了走访调研。调研期间,根据课题的研究需要,我们共设计发放了四种调查问卷,一种是综合问卷,另三种问卷分别针对干部培训需求、培训形式内容和培训效果进行专门调查。并对吉林大学两个培训班次共计92人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对培训前后有关数据的分析和纵向比较做深入研究。我们发放各类问卷600份,收回问卷541份,有效问卷513份。同时,还通过与有关人员交流座谈,向部分省区市高校工委和高校了解lT作开展情况,收集整理有关文件资料。总结分析相关网络信息等工作,对目前我国高校十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有了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1.培训机构设置

在调研了解的公办高校中,均设有校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部门或科室,但其属性和职责略有不同。主要有以下3种形式:①独立实体模式。即学校党委设立独立处级建制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如党校办公室等,在组织部门统筹下负责校内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开展。此种形式的优点是专门人员集中精力做好课程安排和教学组织,提升教学效果,不足之处在于与十部选任管理部门相分离,对干部学习培训约束力不够,十部选拔任用与教育培训沟通协调机制难以建立或运行不畅。②附属机构模式。多数高校采用此种设置模式,一般将校内培训工作部门设在党委组织部,由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党校副校长或党校办公室主任,此种形式的优点是干部管理工作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相统一,干部培训工作的统筹性和对干部参学的约束性都较高。不足之处在于此种模式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是附属和服务于干部选任管理工作,培训工作开展的深度有待加强。③合署办公模式。一般是与学校党委办公室、机关党委或思想政治课教学单位合并,个别单位没有独立明确的责任人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此种形式的弊端较多,少有采用。

2.干部参学情况

本调查对124名处级管理干部过去5年累计脱产学习时间进行了统计(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仅8.87%的处级干部过去五年累计脱产学习时间在三个月(550学时)以上,多数处级干部的脱产学习时间在一个月以下,远不能达到教育部关于教育部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参加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110学时,5年内达到550学时(3个月)的培训要求,甚至有12.1%的管理干部5年内从未参加过有组织的脱产培训。

其次,着力提高各期各类培训班师资力量。高校管理干部一般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为宽阔的视野和较为前沿的思维,作为对高校管理干部进行培训的授课者,必须具有相当的业内知名度和较高的业务素养,其知识储备、授课方式甚至包括其人格魅力必须能令高校管理干部信服,这样才能站得住讲台,才能使受训者“信得过,听得进,学得实”。

3.积极整合资源、不断拓展形式。探索建立多样化、差异化、实用管用的培训模式

高校管理干部普遍学历层次高、学习欲望强,有明确的学习研究方向和某一领域的知识专长,对学习培训有着较高甚至严苛的要求。所以,要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就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敢于正视问题,努力研究解决问题,注重改革的实际成效。

首先,高校要积极整合资源,主动协调联系,不断拓展渠道,将传统培训方法与现代培训手段相结合,创设多样化的培训模式,满足参训参学干部的不同需求。通过加强对项目班次和培训主题的科学设计,着力帮助党政部门管理干部更新管理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执行能力,重点指导教学科研单位管理干部理清办学思路、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履职水平。比如。正处级管理干部培训可以采取“专题工作研讨、校外委托培养、境外学习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突出抓好高教理论和宏观战略培训;副处级管理干部培训可以采取“专家专题讲座、校内专题培训、校外领题调研”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突出抓好政策法规、业务知识的学习。

其次,要围绕国家重大方针政策、校内外重大事件、学校改革发展中心工作不定期举办专题讲座,着力提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水平。将主体班次培训主题与推进学校重大任务落实相结合,通过初任培训、岗位培训、专门业务培训、提高培训等形式,着力提升干部的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托校外专门培训机构的资源优势,开展委托培训,着力提升干部高教理论水平和治校理教能力。按照小规模、多渠道、注重实效、厉行节约的原则,重点选派优秀管理干部赴境外有关培训机构或合作高校开展学习考察,着力提升干部的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

再次,要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网络课堂、主题竞赛等新型培训方式,帮助参训参学干部挑战自我、挖掘潜能,培养意志品质、熔炼团队精神;另可尝试通过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形式打破干部熟悉的工作环境和固定的思维模式,帮助干部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中层干部;干部教育培训;PDCA;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6009506

高校开展中层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价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深化教育改革的有效举措,是高校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1,2]。一些学者已经展开了对高校干部考核的相关研究。施云姝从考核高校管理干部自身素质和工作业绩的三个子系统,即思想道德子系统、能力素质子系统及工作业绩子系统进行干部综合考核研究[3];孟令军从干部的德、能、勤进行干部综合考核研究,并针对机关党政、系部院行政、系部院党务设计了不同的绩效考核指标[4];王辅俊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确定了考核评价指标体系[5]。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干部的“德、能、勤、绩”等结果性指标的构建研究方面,评价方法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且未对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整个过程的质量进行考核,这不利于对教育培训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因此,如何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使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能够被纳入刚性的干部管理系统,对促进高校干部选拔、培训、考察、使用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6]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就此作一分析。

一、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一)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策划

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策划包括教育培训课程策划和教育培训课程安排。教育培训工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取决于教育培训的思路、形式、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是否符合高校中层干部的内在需要。提高教育培训的实效性,要把握高校中层干部的需求信息[6],以学员的需求为基础,安排教育培训班次,设计教育培训内容,并选择相应的教育培训方式;还要安排好教育培训的时间、地点、教学器材、教育培训教材、教育培训教师,以确保教育培训工作能有步骤地展开。

(二)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实施

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实施包括制定教育培训课程内容、选择教育培训方式、提高教育培训效果、组织教育培训课程考核四个方面。教育培训课程的内容,要满足高校中层干部的任职资格要求、职业生涯规划、自身条件及单位对其培养方向;为了教育培训工作的评估和后续工作,要进行系统、完整的教育培训记录工作,包括签到记录、教育培训过程的记录、教育培训档案的记录等[7];教育培训要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中心,创新教学形式,运用专题讲座、交流研讨、课题调研、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让学员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交换自己的理解和对问题的认识,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培训考核形式要与教育培训形式相符,确保考核的有效性。

(三)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检查

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检查包括老师讲课效果和学员听课效果。老师要做好教育培训材料的准备工作,运用一定的授课技巧,积极调动学员的积极性,确保其完全吸收应掌握的知识;学员听课效果注重学员的感受、学习效果以及在工作中的应用。教育培训后需要考核学员对于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的了解程度、吸收程度以及教育培训的知识或技能在工作中是否得到了运用。

(四)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改进

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改进包括教育培训的总结和教育改进两方面。培训后要收集教师和学员对培训的评价和意见,通过对培训反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不断改进工作,使培训效果不断提高。

二、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评价方法选择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在模糊数学的理论基础上,把层次分析法与模糊决策法有效地结合起来,将模糊的安全信息定量化,从而对多因素进行定量评价与决策[9]的一种评价方法。对于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价来说,由于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可以将其划分成不同层次,以便确定不同层次的权重,从而得出各层次对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价的影响程度。由于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价标准均带有模糊性,对于这些非线性的评价,也只有通过模糊运算法则,才能较全面地汇总各评价主体意见,得到可比的量化结果。因此,本文对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更加科学地反应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分析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情况。模糊综合评价法[1]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建立因素集

根据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培训策划、培训实施、培训检查、培训改进,分别记为U1,U2 ,U3,U4。其二级评价因素如表1中的二级指标所示。

(二)建立评判集

根据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实际情况,把评价等级分为:非常好、较好、一般、较差、非常差,其分别记为V1,V2,V3,V4,V5。

(三)运用层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较多,结合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邀请具有丰富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和组织工作经验的专家,让他们根据表2判断矩阵元素的标度方法依次两两比较重要程度,逐层进行比较、判断,经过多轮意见征询、反馈和调整后,建立判断矩阵,继而根据AHP中排序权向量计算的特征根方法计算出指标权重。

三、实证分析

以中国民航大学中层干部教育培训为例,对其教育培训的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第3篇

围绕“团结、务实、求真、创先”的工作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委人才培训意见精神,按照提升统计业务素质的要求,进一步加大统计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全县统计干部和广大统计人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统计改革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以促进统计科学发展,更好地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统计服务。

二、工作目标

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注重统计干部、统计人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统计干部、统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对统计教育培训的领导,强化管理,改进方式,整合资源,夯实基础,稳步推进培训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三、具体内容安排

以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为原则,根据全县统计系统及县统计局统计专业的特点,年内四个层面、五次政治理论和统计业务培训。具体安排为:

一是组织县局业务人员参加国家、省、市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和县上组织的各类政治理论培训学习活动。二是组织基层统计机构新任统计人员初任培训,系统学习统计职业道德规范、专业知识,提高新任统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三是加强在职统计干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学习效果。四是开展以统计从业资格培训、统计继续教育为主的全社会统计教育培训,提高全体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统计部门人员培训

培训对象:县统计局统计人员。

培训内容: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现代经常、社会管理、法律法规、各专业统计方法制度、业务理论及实务知识;统计数据评估方法、统计调查理论、统计分析及统计调研课题写作、统计法律法规知识;统计职业道德;计算机网络基本技术。

培训形式:每周三晚政治理论学习时间集体学习政治理论;“干部集中学习月”活动和“改作风、抓落实、促发展”主题活动中集中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等;以会代课式的集中培训,由负责GDP核算、工业、能源、投资、建筑业、农业、贸易、城调、农调等专业人员分别讲授分管专业报表方法制度,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培训时限:2013年12月底前完成。

(二)企业“一套表”专项培训

培训对象:全县纳入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单位的统计人员。

培训内容:企业一套表网上直报程序和数据填报、审核、汇总、上报流程业务知识。

培训形式:分别由局工业、能源、建筑业、劳资、房地产、贸易等专业组织利用年报会,以会代训集中培训,以后随纳入随培训。

培训时限:2013年3月底前完成。

(三)日常统计业务培训

培训对象:纳入统计定期报表范围单位统计人员。

培训内容:各专业统计方法制度、业务理论及实务知识;统计数据评估方法、统计分析及统计调研写作、统计法律法规知识等。

培训形式:一是利用年报会以会代训进行集中培训;二是利用检查指导工作随时随地进行业务培训;三是特殊业务工作需要随时培训的由所在专业申请,经局务会研究后可由办公室负责统一安排。

培训时限:年报会培训3月底完成,其他培训根据专业统计工作安排随时开展。

(四)统计人员从业资格考试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

培训对象:全县统计机构统计人员。

培训内容:国家规定的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用教材和统计继续教育材:统计基础知识、统计实务、统计法律法规、统计调查分析、统计报表制度。

培训形式: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培训时限:按照国家和省市统计局规定的时间进行要求开展。

(五)第三次经济普查业务培训

培训对象:全县参加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工作人员。

培训内容:《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业务知识。

培训时限:按照国家和省、市经济普查工作安排进行。

四、组织领导

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优化;整合;培训;对策。

【 abstract 】 : in order to fully grasp the county training programs and work situation, the county party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reating special research group, based on the key unit of 35 the door to hear a briefing, issuing questionnaires, individual questions, a talk, to my county training work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has mad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 key words 】 : optimization; Integration; Training;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53文献标识码:A

一、我县培训工作现状

经调研统计,目前全县主要有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业务培训三大类。培训项目由相应主管部门负责。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9家,还有几家民营培训机构。调研统计,2012年全县共计培训各类人才39405人,党政人才、专技人才、高技术人才、企管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五大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强大的人才动力支撑。

我们发现全县培训工作呈现出:培训项目繁多,培训形式多样,培训经费来源渠道不一的三大特点。其中不仅有组织调训、上级项目培训,还有对口业务培训、政治思想素质培训和自行组织的各类培训等等。培训经费中有上拨经费项目的6项,财政拨款项目有9项,机关自筹和学员自筹3项,优化组合、整合资源势在必行。

二、存在的问题

从调研走访情况看,各部门能根据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但综合分析,全县培训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统筹协调不够,培训项目多头管理。目前全县培训工作没有统一的统筹协调机构和管理途径,各项目有各自的主管部门,各主管部门在组织培训时与其他部门缺乏沟通机制,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资源分散,职能交叉的现象十分严重,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政策指向不统一,资源整合率低,规模效益差,全县“一盘棋”格局尚未形成。如涉农培训,就有县农村工作部、县农业局、县人社局、县经管局、县农机局等多部门自行组织农民培训。

(二)、多头投入,培训资源浪费严重。各培训机构资源不能共享,往往按自身需求进行设施更新改造,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资金过度分散,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培训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多头培训,易出现重复培训和培训盲点,造成培训成本提高。

(三)、培训目的差异较大,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全县培训项目和机构牵涉面较宽,培训目的与管理方式不尽相同。在具体管理上,各培训机构和单位也普遍缺乏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培训注重数量、期数,忽视质量的考核评价,跟踪问效。在培训过程中大都存在培训时间短期的多、长期的少;培训内容趋同的多、有特色的少;培训初级人员的多、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少;培训面向本地区的人才多、面向全国的人才少,直接影响了培训的吸引力和效果。

三、对策与建议

建议实施全县培训资源整合,按培训对象分类,采取统分结合、部门联合的办法,实现培训资源共享,避免多头建设和资源浪费,进一步提升培训实效和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一是实施全县培训项目申报及审批制度。全县培训项目由各单位申报,按类别通过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或县职业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常委会研定。未申报或未经审批一律不得擅自办班。各办班单位每年1月中旬前须向主管领导小组申报办班请示报告,主管领导小组对各单位上报的培训计划进行审查和修订,经统筹安排后,统一下达培训批复。对于由上级有关部门临时下达、未列入年度培训计划的各类培训任务,需临时办班的,也须申报并说明原因,批准后方可办班。

二是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按照“大党校、大教育、大队伍、大效益”的发展思路,整合干部教育培训资源。

(一)、整合基地资源,建立“大党校”。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校、社会主义学校三校合一的功能地位,做大做强以县委党校行政学校为中心的桃江县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努力夯实党校行政学校干部培训主阵地作用,党校行政学校在办好主体班次的同时,增加非主体班次,承担起全县各级各类干部培训任务。县委以县干教小组行文,但凡一天以上的干部培训均需在县委党校进行。

(二)、整合师资资源,形成“大队伍”。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满足分级分类干部培训轮训需要的教师队伍。建议采用“选”、“培”、“聘”等方式整合,发挥现有人才的最大效益。“选” 就是选调一些年纪轻、学历高、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基层干部充实到党校队伍中来,实现教师的优势互补,使教师的学科结构更完整合理;“培”就是选派优秀教师到上级党校或高校进行培养培训,选派年青教师到乡镇及相关部门挂职锻炼,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聘”就是面向县内外公开招聘一些学历高、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急需的新教师,同时从高校、上级党校、本县有关部门聘请一些专家、学者、领导及资深人士为兼职教师,构建一支干部教育培训所需要的“大队伍”。

(三)、整合资金资源,发挥“大效益”。改变干部教育培训低效运行状况,堵塞干部培训中部门“小金库”漏洞,发挥干部培训的大效益,就必须整合分散的干部培训资金,统一投入,统一使用。要坚持将干训经费纳入财政统一列支,由党校行政学校“一个口子”进出;探索建立干训基金,争取各级党费中干部教育培训费用和其他社会资金的投入。

三是统筹全县职业培训工作。

(一)、明确机构,合理统筹。按照“一个机构牵头、一个计划统筹、一批职能部门(机构)承办、多支队伍培训、一批基地实训”的“五个一”的总体要求,在坚持培训主管部门不变、培训项目不变的前提下,建议县委县政府加快组织相关部门启动桃江县职教中心实质性的组建工作并落实好相关工作职能。建议县人民政府县长任职教中心主任,常务副县长、分管人社、农业、教育的副县长任副主任,县政府办、县农办、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农业局、县农机局、县总工会、县民政局、县安监局、县残联、县职业中专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职业中专校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该结构负责合理统筹安排我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一步整合和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快健全以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制度,将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

干部教育培训调研范文第5篇

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十”精神是我校一项长期的首要的政治任务,我校将按照以下“三个先行”的要求抓紧抓实。

1、学习先行,准确领会“十”精神。一是强化师资培训。组织骨干教师赴上级党校和高校对十精神深入系统学习,提升讲课能力水平;二是搭建平台促学习。充分利用“菜单式”选学和十精神轮训等在党校举行的有利条件,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听讲活动;三是构建长效学习机制。采用集中学习和探讨交流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党校教师深入开展自学活动。总之,我们要通过创新学习形式,拓宽学习渠道,构建学习机制,努力把握十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学深学透十精神上下足功夫,夯实理论功底,提高理论水平,为投入“十”精神宣讲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宣讲先行,深入基层送教上门。一是整合资源,全员发动,及时成立宣讲小组,精心组织备课,进行内部试讲,组织专家点评,讲课努力做到深入浅出;二是准确把握基层干部特点,真正做到因人制宜、分类培训。根据各级各类干部的不同特点,创新培训形式,不断增强宣讲实效性;三是在党校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班次中,把十精神的学习设置为必修课程,让十精神进教材、进课堂,拓宽十精神学习的渠道;四是组织教师深入我市部委办局、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和企业广泛开展宣讲行动,使十精神真正入脑入心,推动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的热潮,努力成为“十”精神宣讲的主力军。

3、贯彻先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重点是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工作大局,宣传贯彻好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具体讲,就是要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多做力量凝聚工作,多做宣传疏导工作,多做服务群众工作。

二、坚持开放办学、做优做强特色,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效果

充分依托省委党校分校、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分院、省人才国际化培训基地等金子招牌,坚持开放办学,继续高质量、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为持续提升我市领导干部能力素质做出新的贡献。

1、开放办学理念要继续坚持并深化。一是加强与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和省委党校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密切交流合作,争取引入更多教学、科研、师资等优质资源,办好培训;二是发挥品牌效应,拓展培训范围,继续加强与外省市各地组织部门、党校、行政学校等培训相关部门合作,通过联合办班,达到教学相长,互动提高的目标;三是依托中浦院长三角研究院等机构,积极承办各种重大论坛和会议,使学校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流、各种学术争鸣的园地,进一步增强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学校各项服务水平。

2、“现场教学”的特色要打造成品牌。一是结合新时期及周边地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经验新典型,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更多生动新鲜、特点明确的现场教学点;二是立足实践,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编写现场教学新教材;三是继续打造专题特聘讲师、现场点评教师、教学点讲解员等三支队伍,力求师资队伍不断优化。

3、“菜单选学”品牌要做优做强。一是围绕党的十和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总目标,着力增加党的十报告、新《》,及我市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社会管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选学内容的分量;二是不断加强对师资挑选的前瞻性、通盘性考量,坚持“大师资”理念,选择专家名师来昆授课,更好为全市领导干部接受高质量教育培训提供条件;三是加强与组织部门的协作,强化考核力度,一丝不苟执行学习的考勤签到制度,确保全市领导干部培训取得实效。

三、创新教学管理、优化培训流程,为参训学员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充分发扬服务精神,通过创新培训机制,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我校服务水平。

1、深入开展党校服务品牌创建活动。一要全方位扩大党校服务品牌形象宣传,逐步提高我校“智慧熔炉”为主题的服务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二要认真践行“真知力行,励学利民”的品牌理念,努力抓好融合互动,把品牌建设真正融入到我校的思想作风和效能建设,融入到干部培训、科研咨询、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中去;三要以深化创建活动为契机,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提升我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服务水平。

2、优化干部教育培训服务流程。树立“大服务”理念,不断优化干部培训服务流程,打造一条涵盖训前调研、制定计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估、跟踪反馈等所有培训工作环节的大服务“培训链”,使培训服务流程更加顺畅,更加细致周密。通过服务创新,促进我们的培训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

3、完善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制是我校一项制度创新。我校将继续完善项目负责制,不断提升干部培训服务管理水平。一是根据每个教职员工特点,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建立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制度,拓宽党校教师工作职能,充分发挥有限师资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各个培训小组的信息沟通,注重各小组之间的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培训师资、培训设施、现场教学点等教学资源,确保整个培训工作规范有序运行;三是强化对培训要求的量化指标考核,制定可操作的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激发相关责任人的业务潜能和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干部培训管理的科学性。

四、树立团队精神、增强责任意识,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点环节,我们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1、引进与培养并举,强化师资培训。一要继续有计划、分批次的引进新的师资力量;二要创造机会选派教师到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接受高质量培训;三要分批组织骨干教师赴各地开展实践调研,开展市情、社情研究;四要继续实施以老带新、青年教师跟班听课制度,促进青年教师加快成长。

2、树立团队精神,增强责任意识。由于各种因素,我校存在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局限。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不思进取,必须树立团队精神,发挥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互相合作,互相补台,团结一致,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