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29025

“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迁安市大力开展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体系,农村群众安全饮水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到2015年底,全省共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459处,累计解决了52.1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由于投资标准偏低、自然条件复杂等原因,迁安市农村饮水工程还存在建设标准不高,供水保证率、水质达标率不高,规模效益低,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还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创新农村供水建设管理理念,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三五”期间,国家拟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迁安市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家补助资金,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长期饮用干净水、安全水,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建设美丽迁安提供坚实保障。

1 工程建设的依据及可行性

1.1 工程建设依据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SL559-2011);

《村镇供水工程设计规范》(SL687-201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2015-2009);

《用水定额》(DB13/T1161.2-2009);

《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机井技术规范》(GB/T50625-2010);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

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冀发[2016]3号);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迁安市2016年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1.2 建设任务与目标

迁安市五重安乡、大崔庄镇、建昌营镇、杨各庄镇、扣庄乡及大五里乡美丽乡村饮水安全专项工程的任务就是通过新建或者更新改造安全、可靠的水源工程,配套布置更为合理、经济的管网来解决31个村庄,2.8万人的饮用水需求;为具备条件的村庄安装消火栓。以上工程的实施将改善项目区饮水现状,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保证率。

主要设计参数:

供水方式:单村供水;

设计年限:15a;

人口自然增长率:3‰ ;

用水人口:28364人;

用水定额:60L/人・d;

供水保证率:不小于95%;

供水水压:不小于0.1MPa(单层)。

项目区的2.8万人饮用水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饮水不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饮用水水量不足、水质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部分村庄依靠自备井作为生活用水,村庄整体搬迁造成的不安全人口。

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迁安市部分村庄存在管网破损严重、水量不足、首部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造成供水保证率偏低;还有部分人口长期饮用水窖水和自备井水,水窖水由于存放时间长,造成饮用水变质、变腐、发臭。自备井主要取浅层地下水,水质没有保障。

农村饮水安全已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饮水无保证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当地的农民连最基本的饮用水问题都不能解决,更不要说致力生产经营改变落后贫穷的面貌,当下解决生活饮用水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4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工程的建设是对原有供水工程的巩固和提升,达到水源在水质和水量上都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要求。

另外考虑到本工程的建设经济上有政策扶持、工程施工条件好、技术上有保障和管理上积累的经验,工程建设完全可行。

2 以农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2.1 规划编制必须把握科学布局,持续发展的方向

编制好规划是科学有效开展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前提和基础。迁安市在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后,根据实际科学编制了工程规划。在规划制定中,迁安市按照饮水安全工程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年度计划安排情况编制实施方案和工程计划,科学论证水源,合理确定供水工程类型、布局、规格、投资和建设内容。

2.2 资金筹措采取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方式

充分利用国家“十三五”农村饮水投资政策,全力争取国家对迁安市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省级对接现有专项资金的力度,利用多种途径,撬动金融资金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排。多元的投资机制有效的融合了社会各个层面对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的投入,为全市美丽乡村的顺利实施提高了资金保障。

2.3 规范建设管理

加强工程建设而管理,落实项目法人制,全面推行项目建设公示制度以及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机制。严格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强质量监控,原材料进口、设备采购、施工质量等层层把关,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加工程运行管理,明确管护责任,健全规章制度,强化水质保障,确保了供水水质的安全。

2.4 加强督导检查

建立和完善了安全饮水专项行动督查机制,适时组织和开展了专项督导检查,建立健全了进度通报制度,引导和督促镇乡和项目村强化措施,加强管理,及时整改,解决问题。对饮水安全工程为完成及运行管护等进行考核验收。

3 结论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范文第2篇

户县作为陕西省文明委在全省农村开展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活动中,被省文明办确定为2015年西安市惟一的重点示范县,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支撑,以经过充分调研并制定形成的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活动的实施方案为抓手,凝心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工作,聚力实现了“四个突出”、全力优化“四个创新”,“全面覆盖三个硬件”,为建设“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创业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氛围和时代风尚。

在“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中,户县人用智慧为笔,勤劳为墨,创新为颜料,在沸腾的土地上画出了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多彩画卷,而这无疑根植于户县人着力培育核心价值,深入践行文明风尚,倾力打造美丽乡村的执着信念。虽是阶段性成果,但这对西部陕西县域文明风尚的探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总结依然有其必要性。

构建载体,前驱后效精布局

中央向来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去年,省文明委将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2015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省上又召开全省文明办主任会议,要求各区县对此项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提出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载体,围绕“十个一”(有乡村文明一条街,有一个农家书屋或文化活动室,有一个广播室,有一个文化活动广场,有一个宣传文化栏或善行义举榜,每年评选一批十星级文明户,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好公婆、好儿媳、好儿女、好家庭,有一支乡贤文化骨干队伍,有一整套乡规民约制度,有一个宣传文化大讲堂)的建设目标,抓好民风建设,结合村规民约、五好家庭、星级文明户等传统工作,推动核心价值观进农村。全省共确定10个重点示范县,户县成为10个重点示范县之一,也是西安市惟一被确定的县,这既是对该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肯定,也使该县对自我超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户县文明委认真讨论、研究,结合该县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活动的实施方案,明晰了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抓手,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花开农村的工作思路;经过半年多的工作,逐步实现了“四个突出”典型示范、“四个创新”优化机制、“三个文化彰显文明”,为建设“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创业美”的社会主义“四美新农村”营造了良好的底蕴支撑和良好氛围。

“四个突出”,典型示范促引领

突出幸福农家“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在全县各镇村开展“幸福农家”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和表彰活动。各村评选出不超过总户数10%的十星级文明户,由县、镇两级给予奖励。去年以来,对评选出的10个重点村和162户十星级文明户给予了每村、每户5000元和500元的奖励。突出乡规民约评议会和乡贤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在全县518个行政村成立了乡规民约评议会,将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到乡规民约和评议会内容之中,扎实做好核心价值观宣传和践行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五老”的乡贤文化骨干作用,培育村子的年轻村民,传承和发扬民间传统优秀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突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效果。实现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精细化管理。截至去年年底,全县518个行政村,建成环境卫生一类村349个,占全县行政村的70%,示范村达到102个。全县84.5%的村庄已完成美化绿化任务,村庄绿化率达到45%,县乡道路绿化率达到100%,99%的村庄达到亮化建设标准,村庄主干道硬化率达到99%,县乡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农村无害化厕所达到农户总数的66%以上。突出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该县积极开展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大力推广“十二进社区”工作,即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培优学员、金融服务、放心食品等公共服务进入农村社区,进一步延伸了服务触角。截至去年年底,已建成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22个,各类便民服务事项已经全面展开,社区群众生产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四个创新”,机制优化建长效

创新农村乡贤及优秀人才培育机制。实施农村青年“培优工程”,公开选拔培训2855名农村优秀青年,通过党校集中授课、乡镇岗位实践、村上挂职锻炼三个阶段,进行为期两年的培养,吸引、挖掘、培养农村能人,建立农村后备干部人才梯队。一大批农村优秀青年迅速成长为党和政府管理社会最基层的生力军、决策部署的有力执行者和带领农村发展的“领头雁”。同时,充分发挥“五老”的乡贤文化骨干作用,培育村子的年轻村民,传承和发扬民间传统优秀文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创新农村文明一条街表现形式。户县的农民画公益广告共有200余幅被中央文明办作为通稿在全国推广。按照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结合户县各村实际,精选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的农民画,在全县村镇推行新壁画运动,打造农民画公益广告一条街,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观念,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群众用文明行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良好风尚。创新文明引导载体,开展文明乡风巡演活动。联合县文联、文化馆创作以文明乡风为主题的快板、相声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穿插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宣讲,倡导文明新风尚,去年共在各镇村开展巡演10余场。创新设立200万专项奖励基金助力好人风尚引领。户县出台了《户县精神文明建设奖励基金使用办法》《户县道德模范评选办法》《户县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和优秀志愿者评选办法》等相关文件,县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个人以及评选出的道德模范、五好文明家庭、身边好人、优秀志愿者等进行重奖。树立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们向模范看齐,作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文明彰显,“三个硬件全覆盖”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范文第3篇

近年来,信阳市利用乡村美好的生态环境、古朴的乡村风情、深厚的家乡情怀、健康的食材等因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使美丽乡村成为山水信阳的一张名片,为信阳市旅游产业发展更添助力。据统计,目前全市2800多个行政村有近三分之一的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从事乡村旅游点和农家乐经营活动的人口约5万余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信阳市旅游业发展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发展乡村旅游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但是信阳乡村旅游快速发展过程中,也给旅游资源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反生态”问题逐渐显现,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迫切需要转型,应加快由“农家乐”等自主经济形式向“旅游度假村”等统一发展模式转变的进程,实现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化。

一、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信阳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南端,处于中国东中部人口密集区的中间位置。河流众多,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水资源充沛;地势南高北低,有山地、丘陵、平原和洼地等多种地形。信阳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特别适合植物生长,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达到35.2%,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信阳市人文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分布广泛,信阳毛尖、皮影、南湾鱼、华英鸭等特产知名度较高,为信阳市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资源基础。

(二)信阳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

信阳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信阳市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点有56个,农家乐片区达10个。其中,新县和商城县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平桥区郝堂村、负忧睡仙桥村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美誉,并成为国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市有11个村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创建试点,5个村进入了河南省特色旅游村名录,22个村进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2016年,国家旅游局与9个部委、单位共同制定并印发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信阳市共有125个村被列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

信阳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因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加之政府大力支持和民众积极参与,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观光购物游、以采摘为主的亲子体验游、以农家乐休闲为主的度假游、以温泉为主的疗养游、以青山绿水为主的洗肺游、以民俗文化为依托的民间艺术游、以品尝信阳土特产的养生美食旅游等旅游形式。但在管理制度、基础设施、旅游产品等环节上,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信阳乡村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过程中,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旅游生态化转型指的是为适应当今环保要求,旅游业在发展上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道路。信阳乡村旅游生态化要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满足农民生活与生产的客观需求,还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用长远的眼光发展农村经济。

(一)生态化是信阳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特有的空间环境为依托,利用乡村各类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人文与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生态性是其根本特性。生态化发展信阳乡村旅游,不仅突显乡村旅游的核心就是感受原生态的人文和自然,还强调了乡村旅游的环保功能和教育性,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参与者的环保意识。生态化转型对乡村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合理利用资源,f调处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为未来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但现阶段信阳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由于过于重视旅游业的经济带动力,忽略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危害,这些“反生态”问题恰恰是在破坏乡村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束缚了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化转型是信阳乡村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现实需要

乡村生态旅游是新时期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助力。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能够促进乡村基础设施改善和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均等化,使农村传统的产业结构向低碳型优化和升级,促进乡村聚集经济的形成,加速实现由乡到城转变。信阳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可依托乡村自然、人文等资源,实现旅游特色化发展,形成不同类型的旅游特色小镇,为新型城镇化打开新的路径。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信阳乡村旅游转型存在问题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信阳市政府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在生态化转型上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生态管理方面不够完善。一方面,执法和监管部门缺少处罚和惩戒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旅游经营者和参与者的依据,导致其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生态评价体系不足,使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发展缺少评价依据,易造成乡村旅游经营者瞒报谎报当地生态水平,不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维护与改善。

(二)环保和生态服务意识不足

旅游经营者与参与者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服务意识是实现乡村旅游生态转型的重要保障。但因为部分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参与者环保意识薄弱,他们肆意开发利用乡村资源,对环境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信阳有些乡村旅游经营者依然抱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心态搞旅游,任意砍伐树木、随便搭建棚屋、排放污水、捕捉野生动物;大量游客借助各类机动交通工具涌入农村,造成废气排放量增加,污染空气,产生噪音;有的游客只顾自己休闲娱乐,在农村乱摘乱踩乱扔,破坏乡村优美环境。其次,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文化水品低,缺乏专业服务技能培训。他们大多是农村留守老人、妇女,文化水平不高,生活自由散漫,意识不到生态服务保护的重要性,不仅不制止游客的乱摘乱踩行为甚至还会鼓励参与,对乡村旅游环境的破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服务设施缺少文化认同

l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最根本特征。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原生性的乡土文化和原始性的自然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乡村所以保留的旅游资源的乡村性多寡,决定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也决定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大小。信阳的乡村要发展旅游,吸引接纳更多的城市游客,必然要修建建筑,摆设摊点,开辟索道等等,但在开发中一味迎合城市旅游者的喜好,也使乡村性渐渐缺失。例如,有的农家改造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在修房时偏向西方风格,模仿城市建筑形象,使乡村气息被弱化甚至同化。有的乡村为了迎合城市游客的需求,一些乡村习俗被 “商品化”、“舞台化”,使乡村文化被扭曲,失去了乡村旅游特有内涵及价值。

(四)产品形式单一,缺少生态型旅游产品

当前信阳多处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形式单一,缺少创意,游客参与体验性不强,有明显特色的生态性旅游项目更是少之又少。农户在经营思路上主要强调实用性、经济性,经营模式雷同,娱乐项目相似。旅游活动主要围绕“爬爬山、摘摘果、钓钓鱼、吃吃饭、打打牌”等项目展开,旅游体验仅局限于“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没有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教育功能,没有发挥其对游客生态意识的培养作用。

四、生态文明视角下信阳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对策建议

(一)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完善乡村旅游管理制度

为促进信阳市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市政府可结合信阳乡村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对开发和经营过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污染严重的旅游景点和项目立即叫停。可建立“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环境保护押金返还制度,对造成环境污染而不能消除影响的旅游企业,视损害程度给予经营者扣除押金、罚款甚至停业处理。

(二)以生态文明理论为依据,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和培训

信阳市政府为了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工作,进一步提高乡土旅游人才素质、能力,已经多次开展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在培训内容上还是缺乏相关生态意识、生态化服务的内容。此类问题应当引起政府的重视。首先,在教育和培训中注入生态服务理念。乡村旅游的生态化转型是发展趋势,乡村旅游能否为游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经营理念。只有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乡村旅游的生态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旅游的生态化。其次,将旅游服务与生态服务结合起来。乡村旅游生态教育功能的发挥需要与服务相结合,让游客不仅能体验到质朴原生的乡村景观,还能接受生态教育和文化熏陶,提升乡村旅游的功能和层次,真正发挥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和文化性内涵。

(三)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建设乡村旅游生态型服务设施

坚持和谐观念,遵守低碳发展,提高整体素质,是完成乡村旅游生态化建设的最新要求。信阳乡村旅游要实现生态化转型应该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采用生态科技,供应低碳环保商品,不断提升游客的环保意识。例如,旅游区建筑材料和设施尽可能实现多次利用,发电可采用沼气、太阳能等再生环保资源、挖建蓄水池盛接雨水循环利用;禁止使用一次性用品;鼓励游客节约水电;开通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使用率;多设立环保标语提示牌等。

(四)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核心,打造生态化乡村旅游产品

通过深度发掘乡村风土人情和文化资源,设计和开发一批文明、健康、自然、质朴生态化旅游产品,帮助提升乡村旅游的市场形象。在产品形式上,加强乡村自然景观、风土人文资源与创意产业、文化产业、智慧产业的结合,寻找多种表现形式;在保持乡村本土环境和生活特色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内涵的建设;延长旅游产业链,利用乡村土特产增加增加购物项目比重;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项目,增强游客的体验经历,延长游客在乡村的停留时间,提高餐饮、住宿等旅游收益。

五、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范文第4篇

党的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扩展为“五位一体”,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所谓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的恶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人的盲目行为造成的,而要融洽这种关系,首先得帮助人们提高认识,继而将正确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现代教育必须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和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使各阶层人民从小学年龄到成年都接受环境与发展教育”,“为求实效,环境与发展教育应当采用正规和非正规方法及有效的传播手段”。建设生态文明,应以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为根本前提,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夯实基础。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要努力推动生态教育向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发展,在全社会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提倡生态善美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逐步把生态保护变成每一位民众的自觉行为。这样的理念与社区教育的基本服务功能相一致,可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如果农村社区教育能有理有节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它一定会更好地促进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

二、农村社区教育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性

1.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主导作用,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化建设。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之中,纳入社区教育的年度计划之中。要有效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部门和单位既是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者,也是社区教育培训项目的指导者,更是社区教育资源的提供者,宣传、教育、环保、劳动、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司法、公安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教育之中,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引路人。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公众参与机制,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美丽乡村”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争创“文明单位”、建设宜居环境、“星级家庭评选”等活动相结合,提高教育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发挥培训学习的先导作用

近年来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民众对环境污染的危害、生态保护的意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掌握了一些环保科学知识,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生态保护的规范,但还不尽如人意,对生态保护的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对自己行为的作用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没有充分认识。因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拟定或加强职业培训方案,不分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种族或宗教,确保人们获得培训机会,以满足环境和发展需求”。首先,是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在帮助人们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帮助人们反思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失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要结合当地实际,着重在五个方面努力:一要开展普及生态知识的教育。重在介绍全球和我国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的现状,传播最新生态环保动态,唤起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二要推进生态文明观念教育。如生态安全观、生态文明价值观、生态道德观、生态消费观等价值观念。三要强化生态环境法制教育。进行土地管理法、水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彰显生态正义,引导公民自觉履行生态环境道德义务,自觉地参与生态保护。四要注重生态文明技能教育。如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绿色技术,养殖业中的防病防疫、排泄物无害化处理,种植业中的合理施肥和用药技术、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等。五要加强产业转型培训。为民众提供新型蔬菜、时令水果、特种养殖等绿色种养殖业技术指导,开展家政服务、保洁服务等新型职业培训,保证民众具有更多的绿色经济收入渠道。其次,是教育载体的多样性。要在民众中进行生态文明的普及宣传教育,需要开展必要的培训学习,如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以生态环境知识、生态文明观念、生态环境法制、生态文明技能为重点,形成培训菜单,供受训单位选择,开展专题讲座与培训。教育内容要灵活多样,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学习与培训,以提高广大民众生态知识知晓度,增强生态文明道德观,遵守生态法制的自觉性,培养生态技能的科学性。还要借助各种有效载体,如案例分析、生态文明建设读本、板报宣传、广播影视、标语横幅、文艺宣传、先进评选等,使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全体民众的必修课,让全社会都重视和行动起来,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生态。要充分利用每年十多个生态环境教育节日、纪念日的作用,把宣传教育活动引向每一个家庭和每一位民众。要将教育活动深入到最基层,特别要重视发挥社区教育工作站的作用,让农村的广大民众在家门口得到生态文明教育。

3.发挥健康舆论的引领作用

要让全社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正确舆论的引领是不可或缺的,那些健康的、积极的、正面的舆论可以给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我们要利用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美丽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内容。举办“人美•家美•乡村美”生态教育周,通过植树护绿、征文演讲、小品汇演、下发宣传资料等活动,大力倡导珍惜耕地、保护资源、绿化美化、合理消费、循环利用等行为,坚决反对违章搭建、乱排乱放、毁林毁草、过度消费、粗放产业等行为,逐步实现“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在提高民众生态文明意识方面,我们同样要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多种途径,广泛开展绿色人物、绿色企业、绿色村庄、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的创建评比活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事迹宣传,弘扬积极向上的生态文明观、价值观;对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领域为生态文明做出贡献的人物、单位给予表彰鼓励,营造一种“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积极推动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

4.发挥民众参与的自治作用

当前,农村中除了违章搭建、超规模养殖外,还存在夏秋季大量焚烧秸秆,污染大气;垃圾随处乱扔,河道成为天然垃圾箱;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破坏有益生物生存环境;除草剂大量反复使用,破坏土壤结构,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乱砍滥伐,损害绿化等现象。要消除这些影响生态环境的陋习,仅靠政府的一般号召或单纯的宣传教育还不够,我们需要将民众组织起来,让他们加入到自治的行列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这也许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必须充分发挥民众参与的自治作用,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深度。自治是一种有益的疏导,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不是放任,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在自治上,他们可以养成几种主要习惯:对于公共幸福,可以养成主动的兴味;对于公共事业,可以养成担负的能力;对于公共是非,可以养成明了的判断。自治可以养成我们对于公共事情上的愿力、智力、才力”。首先,应成立民众自治的组织。如农村养殖业协会、绿色农业专业合作社、环境保护巡防队等,形成服务民众的网格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让这些社会组织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日常管理。选用具有较强责任心的人担任垃圾收集员、河道清洁员、环保监督员、土地监察员、科技指导员等,为民众提供无偿的或低偿的服务,同时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把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良现象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次,应通过广大民众的讨论,制定自我约束的规范。尽管国家对生态保护方面有好多法律法规,但众多的条款,民众却不太好记。因此,非常需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民众好记住、能记住的规范,如卫生公约、土地保护守则、水源保护准则、生态文明家庭评选条件等,“至于自己共同所立之法就不然,从始到终,心目中都有它在;平日一举一动,都为大家自立的法律所影响”。当广大民众有了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行动并逐渐养成保护生态的良好习惯,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目标定会实现。

三、结束语

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市建设;森林化;雾霾;生态;内涝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222

1 建设自然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频发的雾霾天气,应客观反思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尽快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城乡绿化步伐,提升城乡一体化绿化建设水平。

城市园林绿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持树种的多样性,大量的多功能综合型绿地,不但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而且能防风固沙、减轻PM2.5的危害,减少扬尘和降低噪音污染,提供人类呼吸必需的氧气、缓解视觉疲劳、提供自然、健康、生态、宜居的环境。

2 自然生态城市构建中出现的问题及建议

“城乡一体化”应把生态建设放到首位,坚持绿色生态、健康宜居、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在公园绿地建设和养护中积极倡导海绵、自然、生态、节约理念,建设雨水花园和下凹式绿地建设,使用透水材料;营造道路绿化景观,应注重选择乡土植物,科学配置园林植物群落减少投资和后期养护成本。建设多功能苗圃型生态景观防护林带,营造碳汇林,打造“城乡一体化”景观,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森林式家园。

在城市建设中,要把园林绿化生态功能放到首位,但现在大多数城市建设,还存在着对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认识不够的问题,这样影响了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综合效果,尤其是越来越严重的雾霾问题,城市园林绿化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在有些城市中园林绿化缺乏自然生态意识,单一注重景观效果,忽视了生态功能。而自然生态确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繁衍的重要指标之一。现在国家园林生态城市考核指标不但要考察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同时应考虑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中的降尘除霾、净化空气的作用效果。

调整城市园林绿化的功能方向,将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提升到首位,从传统的“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转变为“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社会效益”,制定生态远景规划,划定城市生态“红线”,以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功能建设为依据,大力发展自然生态工程建设,解决建成区环境质量差、居民游憩困难的问题。

以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功能为重要抓手,推进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规划,扩大城乡森林化进程,扩展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将城市中的公园、街头绿地、水系、景观绿带、道路建设等纳入海绵城市建设生态网络,使城市建设自然生态化,材料低碳环保节能,便道、广场绿地推广吸水透水蓄水功能,建成自然、多样的绿色景观体系,形成自然生态节能环保宜居的园林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自身潜力,净化空气、防御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等功能。

把森林建设理念注入城市建设中,让森林的生态功能发挥到最大化,立体种植:上层有高大的乔木,中有低矮的灌木,地表有草本地被植物群落,立面有垂直绿化(藤本),屋顶阳台也要充分利用,拉伸绿化纵深,增加绿量,用以改善城市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加快旧城改造,棚户区建设,解放部分建设用地。疏通城市水脉,增加水源涵养区面积,走出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瓶颈。

3 海绵生态城的未来发展战略

以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功能为重要抓手,推进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建设规划,扩大城乡森林化进程,扩展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将城市中的公园、街头绿地、水系、景观绿带、道路建设等纳入海绵城市建设生态网络,使城市建设自然生态化,材料低碳环保节能,便道、广场绿地推广吸水透水蓄水功能,建成自然多样的绿色景观体系,形成自然生态节能环保宜居的园林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系统自身潜力,净化空气、防御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等功能。

海绵城市建设逐步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3大领域;投资方向有小区、城市道路、绿地、湿地、公园、城市水系等领域的生态功能的恢复和建设等。海绵城市建设会对城市建设森林化,园林绿化的生态修复,市政管网、便道、广场等蓄水、渗水环保材料的生产;公园、绿地、水系、湿地的自然生态建设;雨污风流、污水处理、中水利用、防洪排涝等相关产业要求更高,更加严格。

总之,“稳增长、保生态和惠民生”,向绿色生态,节能环保,健康宜居,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并赋予城市灵魂符号,让生活远离雾霾。把城市建在森林中,让绿化森林化成为城市绿地建设潮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