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财务收支审计

高校财务收支审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财务收支审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财务收支审计

高校财务收支审计范文第1篇

一、现阶段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存在的困难

(一)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本身就是学校的一个行政部门,近几年高校的内部审计发展较慢,但随着十的召开,国家反腐力度的增加,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领导的重视,制度建设也慢慢开始建立健全,但在总体上高校的内部审计在人事和机构上都缺少必要的独立性和规划。在人事上,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要在于学校内部,工作开展在学校领导下进行,如若审计发现的问题跟学校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内部消化;在机构上就目前高校的现实情况是,审计部门很多还是跟纪委合署办公,人员力量不足,这样使审计工作的发展停滞不前。

(二)日益增加的资金量和业务与审计人力资源不足产生的矛盾。目前高校的财务收支资金量都在上亿以上,大多数高校一年的经费收入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财政水平,并且高校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有基本建设、基本支出、专项支出、学生经费开支、科研经费及校办企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涉及。而大多数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比较落后,受当前审计部门人力资源不足的限制,工作量跟审计力量的投入不成正比。有些审计形式到了,而实质未到,比如科研结题审计,受人力不足限制,结题审签只是走了个形式,做不到有成效、有深度的审计。

(三)审计方法比较滞后。高校复杂的业务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通过了解,各高校现在审计人员运用的审计方法一般还停留在简单的数据处理阶段,这种审计方式对于数据采集、处理、筛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也不够全面,信息化审计程度不高。传统的审计手段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全覆盖审计的要求,使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于审计工作日

益迫切。

(四)审计整改难落实,发挥不了审计作用的全覆盖。目前审计整改存在的困难一是审计的监督因为都是在事后监督,对于已经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追回比较困难,因此对于既定事实的情况追缴资金就无法整改到位了;二是审计部门在履行审计职责发现被审计单位问题时,对于审计已经发现的问题,被审计单位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有避实就虚,有敷衍应付,有推卸责任,而制度上的空缺也使审计整改成为审计监督工作中的难点问题。

二、推进审计全覆盖的思考

实施意见提出,有必要通过强化审计队伍建设、推进审计职业化、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加强内部审计等措施来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高校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工作来实现审计的全覆盖。

(一)了解了高校审计的内容,审计工作就会更加全面,有利于建立多种类型的审计监督体系。

1.以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实现财务收支轮审覆盖。在高校财务收支审计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资金的使用效益关系到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高校经济业务资金规模大,财务收支审计可以按照行政部部门、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及下属校办企业等为单位进行轮审覆盖。各高校的财政经费的使用情况离不开有效的财务收支审计,在高校的财务收支管理中,实施财务收支审计可以有效的保证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坚持财务收支审计为审计的重中之重,注重从组织方式上进行协调,构建以财务收支为主体,预算执行为主线,各专项审计共同参加,分工明确,又互相配合的审计组织体系。财务收支审计还可以延伸至效益审计的内容。

2.实行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做好高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高校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是受校组织部的委托,对校内的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坚持离任必审、任中轮审的原则。学校应该制定本校的《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建立审计对象分类管理制度。对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任期内轮审制度,对权力相对集中、资金规模较大的重要岗位领导干部,在其一届任期内至少安排一次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权力运行公开化。同时财政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的审计全覆盖贯穿于经济责任审计中,与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审计、专项审计等相结合,推进高校审计工作的效率,全面实施轮

审制度。

3.以高校的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为重点,铺开高校审计工作的宽度。专项审计调查是近年来审计机关常用的工作方法,常规的财务收支审计有时会存在审计深度不够的问题,专项审计调查能够围绕领导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查出一些带有普遍性、针对性的问题,并且可以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专项审计调查的对象领域广,要选择对象的时候既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又要有一定的数量和覆盖面。将财务收支、专项审计调查和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审计内容的

全覆盖。

(二)重视和加强改进审计计划管理,应用风险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是实现审计覆盖的必要条件。在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部分高校未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的论证决策及监管等内部控制制度,高校财务的内部风险体系不够健全,缺少对风险的把控,签字授权比较随意,对票据内容真实性疏忽管理,使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对风险点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审计部门应进行一个全单位的风险评估调查,通个向各个部门的主管了解,确定风险点。

(三)针对审计资源不足的情况,可以寻求外援。受单位人员编制的限制,高校审计人员配比很?y提高,面对现实的压力,想要实现审计的覆盖要另辟道路。单位审计除了常规的经责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还有基建项目的跟踪审计和结算审计。基建项目专业性强,时间长,精力投入大,这部分的审计可以聘请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或社会中介机构的参与。经责审计、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审计工作,日常工作量大,可以对审计内容进行分块,把问题查实、

查透。

(四)提高审计队伍的素质,以便更快的实现审计覆盖。审计全覆盖下审计事业的发展必定不同于原来的财务审计,需要更宽的视野,更深的层次,多专业性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单一的传统财务人员、计算机专业人才不能满足审计覆盖工作的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基本都是财会专业的,但也存在原纪委工作中分出的人员,专业的审计人员较少,一下子要改变这样的局面有些困难。一方面可以发挥高校资源优势,从专业对口的学生中选择一部优秀学生,给审计机构内部注入新鲜血液,既解决了人员不足问题,又让学生有实践锻炼机会,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资源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作用。另一方面改变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观念,定期参加外部省、市内省协会主办的审计工作内容培训,开阔眼界,提升审计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增设内部相关考核标准,以提高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当然,审计人员的能力也是有限的,面对专业性较强的审计内容时,通过购买审计服务,解决不同审计领域的问题,不仅可以防范审计风险,又可以提高审计质量。

(五)重视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发挥审计作用,做到审计作用发?]的全覆盖。

1.加强审计整改结果的宣传力度,建立完善审计公开的制度。将审计结果向公众公开不仅仅是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使审计效果能够更好的共享,也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需要。把审计结果、审计整改结果进行公告,不断强化审计的效果,使学校内部对问题的共性进行监督,有利于提高被审计部门的整改积极性,保护自身的荣誉不受损。

2.建立审计整改机制,加大审计整改力度,深化审计工作效果。建立审计整改机制,审计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会得到有关单位和部门的重视,同时各有关方面也会给予有力的监督,杜绝屡审屡犯的情况,使审计全覆盖的效果得到全面的推行。审计整改可以依靠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对审计查出的重大问题予以通报,研究解决审计整改中的难点问题,明确审计整改的责任。建立审计整改机制首先要建立单位内部审计整改制度,从制度上明晰各部门在审计整改的职责,落实各部门在审计整改意见上应承担的责任,明确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的主体责任。制度的健全完善了审计整改的问责制,对于不按规定要求和期限进行整改的部门或个人,可以由审计联席会议追究其责任。

高校财务收支审计范文第2篇

今年*月至*月,我厅对全省48所省属高等院校20*年度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进行了审计。此次审计,我厅继续委托中标的社会中介机构承担此次审计任务。审计过程中事务所对不符合财务制度及会计制度规定的事项,及时与学校进行了沟通,达成了意见,各校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已得到确认。

从审计结果看,各校20*年度预算编制及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各高校为了确保20*年度财务预算的实施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坚持以预算为依据,以确保收入、控制支出为目标,以计划管理进行全过程控制,积极筹措资金,合理安排使用资金,基本完成了年度预算。20*年度学校财务决算报表齐全,内容完整,账表相关数据相符,会计资料基本能全面真实反映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和资金状况。学校财务运行状况总体平稳,资金结构较合理,各项指标较正常。资金统配能力较强,学校各类资金管理较规范,内控制度比较健全有效。从审计整改情况来看,各学校普遍对省教育厅整改通知较为重视,部分学校还召开专题会议,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逐条对照,拟定了整改意见并分步进行整改,将整改情况向省教育厅作了书面报告。通过此次审计核查,一些除了二级核算单位报表合并问题基本未得到纠正及实物资产账实不符、对校办产业投资反映不真实不完整问题正在清理整改、有待逐步解决外,其他诸如在往来核算收支、教材、药品账实管理脱节、往来账清理、票据管理等方面均进行了有效的整改。在对20*年度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的审计过程中发现一些学校在预算编制、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审计中查出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预算编制不完整,部分学校所属非独立核算单位财务收支未纳入学校决算报表反映。

部分学校预算为校级预算,未包含二级民办学院、科技开发、后勤中心、成教院、校办产业管理部门、结算中心以及学校所属其他非独立法人单位等二级核算单位收支计划。学校决算中仅包含这些单位已上缴学校款项或学校对这些单位的拨款,未包含这些单位的收支状况。

(二)财务收支核算方面

1、部分学校未将全部收支纳入学校财务大账统一管理核算,有的学校在财务账套之外另设账套单独管理和核算学校部分收支;有的学校将学校部分收入由相关职能部门自行收取、管理和使用。

2、部分学校将科研经费收入、捐赠收入、办班收入、三产企业上缴款等等放在往来帐上核算,从而少计收入和支出。

3、部分学校将收入反映在银行未达帐项上,未及时进行帐务处理,确认收入。

4、部分学校未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核算规定,存在以收抵支的现象。

5、部分学校未按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核算,将尚未发生的支出通过预提、挂往来等方式转出,从而多列支出。

6、对部门创收,部分学校仅将学校应得部分做收入,其他全部作为往来核算,少反映收支规模。

7、部分学校未按照已完工资产和未完工资产的比例分摊利息支出。

8、部分学校事业收支和民办二级学院之间成本划分不清,导致民办二级学院收支不配比。

(三)实物资产管理方面

大部分高校在实物资产管理方面较为薄弱,主要问题是资产入账不及时,已完工程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和财务决算,固定资产台账不全、长期不进行盘点,以致资产账账不符、账实无法核对。

1、新建房屋建筑物等资产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和财务决算。

2、固定资产房屋及建筑物中存在部分资产未能及时取得相关的权属证明。

3、未建立定期盘点制度,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程序不够到位、不够协调,有的学校存在资产账账不符或账实无法核对。

4、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部分已报废、拆除、转让的资产财务未销账;部分实物资产未能进行正确的明细核算;学校二级院系用其自有资金购置资产未入财务账。

5、部分学校材料物资和药品等未实行统一招标采购、统一管理。药品、教材等实物资产未作为材料核算,有的学校放在代管款项核算,有的学校则在购进时一次性列作支出。

6、教材、图书疏于管理。有的学校未对教材的实物管理、领用后报账、实物盘点以及责任分担制定具体的办法;也未建立教材数量、金额明细账对教材进行金额上的管理,同时,学校没有专门的教材库,教材存放比较混乱,具体管理部门也不能提供教材的盘点材料,无法进行账实核对程序。未建立图书明细账,部分手工账的存在导致管理人员对图书册数及金额的统计十分困难,更无法定期对图书进行盘点,也无法与财务进行对账。

7、20*年各校按照统一部署,对截止20*年*月*日的学校资产进行了清查工作,并由有关中介机构出具了资产清查专项核查审计报告予以鉴证。大部分学校只对会计差错和小部分资产盘盈盘亏进行了处理,绝大部分学校对资产盘盈盘亏和出售公有住房仍未进行处理。

(四)资金管理方面

1、部分学校对银行存款管理不严,未重视与各银行的对账工作,未达账清理不及时。

2、部分学校现金付款存在不符合《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事项,存在超过现金结算起点以大额现金在本地购物和付款的现象。

3、部分学校款项支付未履行恰当的审批程序及对大额资金支付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未进行认真审查,并严格履行集体决策制度。

4、部分学校存在贷款资金管理不严密,核算不正确的现象。

(五)投资管理方面

1、对校办产业的投资资金管理和核算不规范,各高校账上反映的对校办产业投资数普遍不真实、不完整,主要问题是投资的单位多,账上有记录的少;对外投资已损失未及时核销;对外投资已收回未及时调整账务等。

2、对校办产业管理不到位,核算欠规范。有的学校仅对对外投资审批程序进行规定,至于投资绩效考核、跟踪管理等方面均未见涉及。有的学校对外投资总额大,但却未制订出相应的制度来规范对外投资,也未明确建立对外投资的归口管理部门,财务处账上不能完整、及时反映对外投资状况。有的学校对投资企业的管理权力及义务未理顺,学校账务上与投资企业往来较多。

(六)票据管理和使用方面

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依然发现有的学校违规使用自制票据和外购票据,超范围收费,收费收据与结算凭证混用现象;票据管理欠规范,领用使用记录不全,票据购领未建立完整的购领制度,各种票据无总印数申领、购买记录,票据领用不顺号,也无签字手续和已使用份数记录,且开票内容不符合票据使用规定。

(七)科研经费管理方面

目前,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学校财务部门和科技管理部门不能及时掌握课题的完成情况;对督促课题负责人及时办理结题手续的检查监督力度不够;学校科技处、财务处和审计处应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却因为科研项目负责人对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故平时疏于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科研处未能要求项目负责人编制经费使用预算并审核;财务处在经费使用报销中仅对报销金额和票据金额等做形式上的简单复核;审计处也未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实施内部审计。

(八)基本建设财务核算方面

1、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未及时结转。

2、部分基建项目实际执行数与预算数存在很大的差异

3、将基本建设报表并入行政决算报表时的取数存在偏差。

4、基建中材料管理存在问题,有的学校库存材料未设明细账,期末余额无明细组成,原材料采购、招投标、实物出入库等均由采购部门进行管理,财务部门仅根据发票及出入库单进行记账,无相关的核对和内部牵制制度。

二、审计整改意见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整改意见:

(一)学校在编制预算时,应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有关规定,编制综合预算,将学校各项收入、支出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对单独核算的后勤服务中心、科技开发部、结算中心、产业管理部门以及非独立法人单位等二级财务机构的各项财务收支必须纳入学校总预算和决算统一管理、准确反映。

(二)学校对清产核资中尚未整改事项,应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复后及时予以整改;对清产核资以外存在的不良资产,应积极进行清理追索,对事实形成损失的资产应履行报批手续予以核销。

(三)高校的财务收支管理核算应按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等规定,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要求以及收支两条线和收付实现制原则进行正确核算和管理,学校应对利用学校资源产生的收入进行清查并纳入校财务进行统一核算。

(四)学校应组织相关部门对投资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并根据清理结果,对目前存在的学校账面反映投资和企业注册资本的差异,分析原因,分别作相应的帐务处理。应加强对投资企业的管理,对校办产业投资进行投资质量评价,明确投资主体,理顺产权关系,进一步以书面形式明确校办产业和学校的利益关系,加强企业的经济效益考核,杜绝校办产业无偿使用学校财产,根据合同协议的规定,对应上缴学校的利润做到应收尽收。对经济效益不好,投资价值不大的校办产业,及时进行清算,妥善处理清算财产,以免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对改制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改制法规规范操作。

(五)学校应进一步完善实物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健全资产台帐,加强资产核算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信息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实物资产进行盘点清查,规范图书、教材、药品的核算。

(六)学校应进一步规范票据管理和使用,财务部门作为票据管理部门,应健全票据购买、领用、缴销制度,并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票据,严禁使用自制票据。

(七)学校应加强对科研项目管理,完善科研管理系统,加大对科研经费的监督。

(八)学校应加强对新校区建设的审计监督工作,严控学校基本建设中的“跑、冒、滴、漏”。在对基建项目进行竣工结算审计的同时,要加强基建项目的财务决算审计工作,及时掌握高校基本建设全貌。

高校财务收支审计范文第3篇

Wang Ho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enjiang 212003,China)

摘要: 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不仅能查错防弊,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办学效率和组织机构的有效经营。本文就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方法与对策。

Abstract: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of universities can not only detect faults and frauds, but the more important i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chool-running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main problems of current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of universities were analyzed, an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financial internal control of universities were put forward.

关键词: 高校财务 内部控制 预算管理

Key words: college finance;internal control;budge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6-0148-02

0引言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学校工作正常进行的有力举措。加强高校财务内部的管理目的是确保学校资产的安全,防止一些违背会计工作原则的事件发生,提高会计工作的准确性,防止一些欺诈舞弊的事件发生,提高工作的效率。

高校财务控制包括高校内部财务控制和高校内部管理控制。高校内部财务管理,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成为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的一部分,高校内部的收入大多由财务部负责,所以高校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逐渐提上议程。

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大多数高校在发挥内部控制作用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问题,研究高校内部控制的问题与对策就成了最紧迫的课题之一。

1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财务内部制度存在的弊端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合学校的新模式,近年来,一些高校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相继建立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大多缺乏实用性,脱离实际,不够科学合理。许多合并后的高校并没有构建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而把某些规章制度等同于内部控制制度,导致有的项目资金投向不合理、投资期满难收回、投资效益不好。有些高校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较为严格,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而忽视了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致使一些二级院系出现了如收入不及时上交、坐收坐支、公款私存等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还有些院系领导将二级院系的经费变成自己的专项经费,按自己意愿随意支配,导致学校对各二级院系支出无法有效控制。[1]总之,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使高校财务控制存在许多漏洞,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秩序混乱。

1.2 预算编制不科学、执行不得力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高校各项费用的收支都应按部门预算来执行。各高校在预算编制及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不严的情况,各种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没有相应的政策制定方案。

具体表现为:①编制方法简单,学校大多采用传统的编制方法来编制预算,脱离实际,不符合现在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的客观现实分配给各单位的经费指标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②预算编制时间过短、预算编制的过程只有内部人员参与,造成预算数据不够准确、全面、客观。不能多角度地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对高校的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起不到指导的作用,再加上有的财务人员素质较低,对于一些财务规章制度不健全情况钻其漏洞,使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很难发挥其有效作用,③在预算的执行上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奖惩不明,高校财务工作中普遍流传着一句话“节约没奖励、超支无惩罚”致使难以对工作中的实际竭耗做不出客观的统计,不利于提高高校的财务工作管理水平。

1.3 财务监督、审计执行不力一些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审计监察部门疏于对下级财务部门进行检查和监督,致使个别高校的财务监督流于形式。高校稽核的的内容单一,只是分别检查会计工作的各个部分,但对他们之间的衔接工作缺乏监督管理,不够系统。

稽核方法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对业务授权操作程序的监督。此外,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并未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应有的作用。表现在:内部审计机构就是高校内部的职能部门,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内部审计部门也都是高校的工作人员,起不到监督的作用,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影响;其次,部门负责人自身的监督管理不到位,在职期间,部门负责人是不用受到任何监督的,这就给一些创造了机会。

这种事后审计,对审计结论难以落实,审计容易走过场。任职期间所发生的事,由于时过境迁,谁的责任难以界定,审计工作难以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无法履行其内部审计的职责。

1.4 信息化管理层次低,沟通不畅财务管理体系的信息化,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建设,作为学校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技术支撑就是建立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之上的[3]。通过信息化建设,一方面,院系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随时查询与了解本部门的财务收支的实时状况;另一方面,财务处也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了解、分析各院系财务收支以及预算管理的健康状况。横向上,目前,高校的财务部门一般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资产管理、教学、学工等部门也都使用专用软件进行管理,但各部门都自成体系,信息不共享。纵向上,由于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层次增多,如何让管理者意图“不衰减”地贯彻到每一个员工,如何让基层的管理信息尽快、全面地反馈给管理者已成为普遍的难题。

1.5 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建立内控制度的要求由于高校财务要处理的日常事物比较多,工作比较繁重,会计人员每天要面对各种繁琐的检查和审计,这就要求他们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但在实际生活中,能符合这些要求的人员并不多,无论在学历、专业技术资格上,都远远不能适应形式发展,难以承担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任。

有些规定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并不落实到文字制度上,及时出了问题也不按照制度,及时进行处理,甚至一些严重违背会计职业道德的事情,如做假账,也时有发生在高校里,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内部监管严重不合格。

2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

2.1 强化内部稽核财务部门的内部稽核分为日常稽核和专项稽核。无论是哪种模式,都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内部稽核操作规范确保内部稽核形式与实质的统一,推进内部稽核制度化、规范化。稽核人员在对经济活动、经济业务进行稽核监督的过程中,对审核发现的不完整、不真实、不合法的票据应予以退回。若发现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向部门领导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包括对各项财务收支及其涉及的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审查和事后复核。对内容不合法、不真实、手续不完备、收支额度不准确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予以退回,或要求更正、补充。

2.2 加强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有效性为了满足政府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和保证学校经费收支的计划性,高校在预算编制方法上要改变传统做法,实行部门预算、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要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定员定额标准。对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测算,力求各项收支数据真实准确。对于预算执行结果要进行跟踪分析,建立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力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实行以预算为轴心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提高财务控制和约束能力。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集体审批。高校财务部门编制的预算经学校党委(常委)集体讨论审批后由校长负责组织实施,学校预算一经确定不得擅自修改和突破,预算的调整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高校预算具体明确了校长、分管领导、业务部门经费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审批权限,学校财务部门在办理费用支出时。要坚持财务审批的“一支笔”规定。

2.3 完善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一是要根据业务要求和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设立不同的会计核算管理岗位。建立电算化会计岗位责任制,包括直接管理、操作、维护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系统的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二是加强输入控制。所处理的数据凭证都应有该项业务审批人员签字。对数据输入人员加以控制,如采用程序密码或运行口令。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接触计算机。口令密码不得告知未授权人员。三是加强输出资料控制制度。要求对计算机打印的资料严格控制。由指定人员负责分发、保管并登记输出资料的使用者、分发日期、打印份数。四是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对会计数据的备份周期一般视日常数据发生量而定,在会计软件的使用过程中,每天进行备份,以免备份不及时。造成意外损失。最好进行双备份或三备份,并存放在两个不同空间位置分别保管。

2.4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主管人员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合格的财务会计人员,指财务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鉴于高校的特殊性,在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时,应当允许财务人员选择职称或职务“两条腿走路”,还要与教学主业人员有所区别,即通过全国统考取得职称后,就聘任并给予相应的待遇,而不应当再附加其他条件。此外,会计人员作为特殊从业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也要有较强的政治观念和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应鼓励支持财务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参加高级职称考评和会计人才的培训选拔。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比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更为重要,高校对那些职业道德不好的工作人员,要禁止他们进入财务会计领域。

参考文献:

[1]赵莉萍.高校财务二级管理内控制度探析[J].财务与金融,2009,(6):72.

[2]朱叶棠.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3):61.

高校财务收支审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省部共建 高校 内部控制 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多元化的业务活动也逐渐融入了高校日常生活体系当中,现有的内部管理制度等已经不能适应省部共建高校新时展的需要了。在组织规模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建立相互牵制和相互监督的制度就越来越重要了,探索和构建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迫在眉睫。

一、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

我国高等院校内部财务控制,是指高等学校为了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和高校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及财务管理的有效,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综合、计划、调整、评价而制定的制度措施及程序。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其中与财务关系最密切的是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涉及对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方面的货币资金收支,高校财务科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使用和处置等。

二、高校财务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合理

预算控制是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高校预算主要是依据学校事业发展计划及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当前,我国高校的预算管理普遍存在预算不完善、预算编制不科学、约束力不强等问题。第一.预算编制时间过短,编制过程不透明,使得预算无法客观公正的反映高校财务收支状况和工作发展方向;第二.预算编制方法过于简单,仍然沿用传统的“上年基数+本年增长”预算分配方法确定本年度财务支出规模,对所要分配的给各级单位的经费指标缺乏量化分析与科学论证;第三.预算执行过程中未能构建相应的预测、分析、评价制度,导致了预算执行失控,高校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二)财务岗位混乱

财务部的工作人员职位分离不清,岗位之间工作职责不明确。记账人员、审批人员工作职责不清。

(三)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呈现出快速递增的趋势,高校为增强办学力量,大多朝着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我国仅有少数高校依据相关规定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大多数的高校在“统一领导”方面缺乏力度,整体性和系统性都比较差。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有些项目出现资金投向不合理,投资效益差等现象,此外,也导致一些学校固定资产及日常消耗品的采购、验收、保管等职责未能进行严格分离,日常消耗品的领用也未按照手续办理,未能与会计记录相核对。这样的做法不仅会给学校固定资产的安全保障留下隐患,也会导致学校会计资料失真。

(四)审计机制不健全

内部审计对监督高校财务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机制都不够完善。第一.审计方法落后,近几年来,会计电算化发展,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发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高校财务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高校财务审计人员没有转变此前的手工操作阶段,无法适应新的审计工作;第二.审计范围过于狭窄,随着规模扩大,招生人数增加,审计需要对各方面进行监督,但目前高校财务审计主要是学校财务收支情况,对各部门创收合理性等基本内部管理环节缺乏有效监督与审计。

二、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以条文条规的形式明确规定相关财务支出部门的预算调整时间、方法与程序等,对各项支出及经济活动采取分级预算。在合理预算编制基础上,加强预算执行与监控,各部门围绕预算指标,落实组织收入、控制支出权利与责任。此外,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估,以方便年末财务部进行年度财务预算编制、执行,为长远发展目标规划提供有效参考。

(二)不相容职务控制

把不相容的工作职责分配给不同的人员,形成职责之间的相互牵制和监督,记账人员与经济事项、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要实行职位相分离。职位分离可以有效防止因权限集中、职务重叠而造成的贪污。舞弊和决策失误。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重视事中、事前、事后的控制,对高校对外投资、基建项目招投标、仪器设备物资采购及学费收取等各项财务活动均严格依照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合规程序进行。建立健全高校建设项目规划、银行贷款审批制度和高校债务情况动态监控机制,从严控制新增贷款,严格审批程序,规范高校贷款行为。此外,物资的请购、采购、验收与保管各项职责明确制度,物资采购部与财务部、审计部定期对财产物资进行核对制度。而针对重大事项的管理,可构建可行性科学论证与专家评议制度、校领导集体讨论决策制度、风险评价分析制度等。

(四)健全财务审计制度

由传统财务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传统财务审计只注重审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而在电算化的发展下,现代内部审计的重点在于对学校各部门管理与效益做出及时性、有效性评价,并针对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而随着多元化、多层次的管理现代化的到来,效益审计需将事后审计转化为事前、事中与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法。此外,审计工作的内容还需扩展到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防出现审计死角。

三、结论

高校财务收支审计范文第5篇

(一)高校科研经费应收账款及其审计。所谓“应收账款”是指企业或组织部门在其日常生产经营、销售或劳务供给过程中,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各类债权性资产的统称。应收账款管理是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常见的高校科研经费应收账款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1.预借差旅费,高校科研机构职工或学生出于科研项目实验考察目的、需因公出差的,可根据需要前往财务部预借款项,待其回来后以差旅费报销或相关发票结账。

2.设备、材料预购款,高校科研人员出于科研项目或实验目的,需要预先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及相关材料的,财务部会事前从其科研经费中予以划拨,待设备、材料购回后,以相关发票结账报销。

3.外借备用金,高校科研项目研究人员出于个人原因或科研项目资金周转需求,所向学校财务处预先提取的科研经费备用金。

(二)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应收账款审计特点及方法。大数据时代来临为高校科研经费应收账款审计改革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尤其对于政府审计的核心“基础数据收集与分析”来说,能否实现对高校大规模科研经费财务收支数据的收集与数据集中化提取、发掘已成为评判其审计效率与决策制定准确性的基础标准与依据。就目前来看,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科研经费应收账款审计在审计内容与数据分析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方面大数据“数据整体即样本”的全数据处理特性能有效提高其审计结果准确性与全面性,另一方面大数据收集还能最大程度保留其数据原始特征,更为真实反映高校应收账款数据特性。

二、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应收账款审计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来看,由于高校科研经费收支复杂性与特殊性,再加上外在大数据审计要求的影响,我国政府机构在对其实际应收账款审计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集中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数据收集困难:高校科研经费应收账款因其特殊性,长期以来,在其在实际财务报销、经费调用方面往往存在很多漏洞,如相关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劳务经费发放、对外联合企业进行技术攻关等,由于缺乏常规手续,很难获得正式的审计数据。

(二)高校科研经费应收账款舞弊现象严重,审计监督效果不佳:在高校科研经费资金投入与技术研发过程中,部分高校职工采用“虚减成本”、“伪造金融票据”、“伪设差旅证明”、“调控科研费用”、“伪造科研成果”等多种手段利用科研经费应收账款予以资金挪用与非法套现,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制度,这种应收账款舞弊现象日趋严重。

(三)传统审计方法落后,缺乏必要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大数据应收账款审计对于相关审计人员个人素质与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针对高校科研经费财务复杂性、技术性等特点,传统“函证法”、“账龄分析法”等应收账款审计方式已很难满足高校大数据审计要求特点,难以起到科研经费应收账款规范化管理与坏账损失控制作用。

三、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应收账款审计应对措施

为提高高校科研经费审计质量,提高高校应收账款监察力度,避免不必要的经费损失,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Υ笫?据时代下的高校应收账款审计工作予以改革完善:

(一)首先,我们应对高校应收账款资料收集质量与效率予以提升,例如建立科研经费数据库,从项目初始立项开始,对每个科研项目具体执行过程中的合同管理与日常财务收支情况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调研,尤其对于高校科研经费坏账情况予以真实记录与处理。

(二)其次,针对高校应收账款舞弊现象,政府相关审计部门应强化对其科研经费的监管力度,在结合高校内部审计的基础上,参考企业审计的方式方法,为高校科研项目成员或组织设立专门的信用档案,并根据其科研水平、项目质量、信用等级的不同设定相应的科研经费信用额度,以此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