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问题;改进措施与对策
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是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之一。五千多年的农耕文化发展历史以及五十六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多元化的文化生态,彰显了我国的民间艺术资源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到目前为止我国有很多种类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接近8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近七万多项被国家或省、地市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其中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达到了1028项,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7109多项,进入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达到18000多项,进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更是达到了53000多项。先后建立了徽州、闽南、四川羌族等10个文化生态保护的实验区,有专题博物馆520多座,民俗博物馆197座。怎么样去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准确对待的一个重大课题。
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在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名列第一位的就是的我国昆曲。日本的“能乐”同时也进入这个名录,当时日本新闻媒体把“能乐”进入非遗名录当成一个非常大的荣誉进行了整篇幅的报道,甚至用了通栏的大标题,而当时我国所有的新闻媒体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却都只是用一个很小很小的篇幅。这就说明了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没有一个足够的认识。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对文化传统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议题也成为了焦点。目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仍然还是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各级政府对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还不够深入。由于政府部门的长期不够重视,普查工作力度不大,导致了对种类繁多和文化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的存在种类、整体状况、数量以及消失状况的认识不清,还缺乏更广泛和深入的了解。
第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保护的意识落后,技术、资金严重缺乏,没有正确的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意识落后的几个表现:一是忽视或轻视民间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文物取代了文化遗产,致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得不到重视;三是认为某些民间艺术的消失是客观必然,可以任其自生自灭,没必要保护;四是个别人认为目前我国的国力还是很有限的,可以等经济再发达一些以后进行保护。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严重缺乏法律依据。
第四,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的培养和教育。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特定民族或群体文化精神,它的独特性与现代社会产生的文化是截然不同的
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多数都是没有形成文字记载的口耳相传,常常是转瞬即逝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流失或者是消亡了,基本上都是无法恢复或再生。目前在我国一些依靠口授或者是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很多很多的传统民间技艺也濒临消亡,很多具有一定文化价值或者历史价值的珍贵实物或者是资料不是遭到毁弃就是流失到了国外,时常发生过度开发或随意滥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很多很多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能都后继无人,面临了马上就要失传局面;一些少数民族特有文字、独特的语言和民间习俗正在迅速地消亡;严重短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研究专业人员,例如一些地方戏剧、民间戏曲正在走向在衰落。古琴、岔曲已经濒临绝灭。
3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工作的建议
目前在我国主要是行政保护也就是公法保护模式,像《文物保护法》和《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以及福建、贵州、云南等省颁布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增加了私权保护的内容,确立了以公法保护为主、私法保护为辅的具体制度。
第一,加强组织管理。可以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施行规划管理,确立管理制度,鼓励专项资金和多渠道筹。
第二,大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促进研究与保护利用的结合。可以设立专项课题等鼓励多学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
第三,设立民俗文化保护机构和保护区以及专门展示及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机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搜集、整理成果用影视、文字图片等形式加以保存,通过网络实现资源的整合共享。鼓励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通过师传、家传、社会传承等方式,把一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发扬光大,并得到科学保护与传承。
第四,大力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与弘扬工作。一方面通过各种媒体工具形象具体地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通过手工产品、艺术品、商品等物化载体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推向全社会。
第五,分发挥民俗文化的特色优势,塑造各具特色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移式保护。
第六,加强立法保护,把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以法律来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要从法律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七,在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学习世界的先进文化。吸收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尽快建立完善的保护和申报制度。
4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也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的文化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关系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及国家的文化安全。充分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实处境与对策研究[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05):135-147.
[2] 谭宏.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理论探讨,2008(02):84-88.
[3] 周婷.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问题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
关键词:家族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用人机制;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2-0092-02
家族企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最具生命力的组织形式,在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其已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另一方面,随着竞争的加剧,加上自身机制的不足,我国家族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了发展困境。家族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仍面临一系列发展难题,因此,分析当前家族企业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家族企业现状
改革开放后,我国家族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迅猛发展,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如今,家族企业已在中国的经济中占据半壁江山。据2010年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私营企业中85.4%都属于家族企业。同时,2012年的中国现代家族企业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7月,中国的2422家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数量达到1394家,而家族企业在民营公司中所占的比例达到49%。
二、我国家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管理制度缺失
在家族企业创业时期,家族企业主往往是凭个人的主观经验和简单信任去经营企业。随着企业的壮大,家族企业主一般还会延用自己在企业创业初期的简单管理制度,很少去进行现代管理制度的设计和建立。很多家族企业没有品质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正式制度,而正是这些现代管理制度的缺失导致其一直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粗放型管理,极大地阻碍了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许多家族企业基本没有正式的公司治理结构,普遍采用家长式管理模式。家族企业主凭借自己的传统经验和感官认识来做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用人机制不完善
在用人机制方面,家族企业有浓厚的亲缘化、本地化特征。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家族企业会在企业核心领导岗位和一些关键岗位安插自己的亲人或熟人。而正是这种机制会让以血缘亲情联系起来的管理层对外来职业经理人产生排斥,致使外姓管理人员没有归属感,积极性和能动性也得不到相应的发挥。高级人才的才能得不到施展,势必成为家族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隐患。
(三)忽视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中所有成员所共享并作为精神层面的东西传承给企业新成员的一整套价值观念、工作理念、分析和解决经营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协调功能。然而,大多家族企业主受小农思想影响,只关注实实在在的短期经济利益,而对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视而不见。
(四)企业生命周期短
据2010年全国私营企业调查研究数据显示,现在家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仅为2.9年。而日本的家族企业平均寿命为12.5年,大大超过了我国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如此短的生命周期无疑对家族企业长远稳定发展产生极大的危害。
(五)家族企业传承难
传承家族企业不仅是传承企业的所有权,更是传承家庭的文化和价值观。尽管如此,在位的家族企业主还是很少认真探索过家族企业传承这个问题,致使传承中出现断层现象。目前家族企业传承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许多家族企业主都将避谈有关自己“退休”的话题,在位时不愿意从企业继承人候选人之中进行选拔挑选;被选中的继承人没有意愿或没有能力对企业进行管理;存在多个继承人,企业内部因权力和利益分配不均而产生内部纠纷;继承人先期未受过相关培训,匆忙上任,没有能力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
三、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对策
(一)建立健全现代管理制度
现代管理制度对于家族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建立并完善企业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去制定公司的生产战略、发展战略以及各项具体政策,能够深层次地改变家族制企业在决策上的随意性。第二,实行职业经理制度,面向社会招聘经营者,逐步实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能够使公司做出的决策更独立、更理智、执行也更坚定。第三,完善家族制企业的监督机制。分散股权,将一部分股权授予非家族成员,这样利于权力的分散和对企业的控制。第四,通过广泛深入调研完善品质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高其可操作性。
(二)规范用人机制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家族企业若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建立能够吸纳、造就和留住优秀人才的用人机制。一方面家族企业要摈弃“小家”建“大家”,增加对外来人员的感情投入,形成“企业大家”,让外来人员产生归属感;另一方面家族企业必须要在家族成员与外来成员之间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考核、晋升、薪酬制度,从而激发外来成员充分发挥其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三)搞好企业文化方面建设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在动力。企业文化虽不能同具体经营活动一样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其却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家族企业主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认清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其次,鉴于家族企业的特殊性,在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基础上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企业文化。最后,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上升到战略和决策层次,视其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四)建立家族企业传承制度
选择合适的企业继承人和交接班安排对企业保持繁荣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建立家族企业传承制度也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综合培训、竞争选拔、测评和完成接续四个环节,才可能使得家族企业的传承和谐有效。家族企业主应尽早将继承人培养问题提上日程,有计划、有步骤的移交管理职责,杜绝家族企业传承出现断层现象。
参考文献
[1] 杨卫燕.民营企业不必急于走出家族制[J].科学咨询导报,2008,(8):132.
[2] 郑锐洪.家族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8):11-12.
[3] 赵超,张蔚红.我国家族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探析[J].经济师,2006,(9):223-224.
[4] 王予尧,马明涛.浅议家族企业治理弊端及改进措施[J].2009,(7):59-6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政治学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学术交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30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反思我们30年来的发展道路,结合现实的实际形势,我们不难看到当前我国政治学研究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1.“斯诺命题”与跨学科整合研究的缺乏
斯诺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小说家,他提出“两种文化”,构成了后来所谓的“斯诺命题”。所谓“斯诺命题”指的是,由于自然科学家与人文学者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以及新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在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方面经常处于互相对立的位置,不仅相互鄙视,甚至还不屑尝试理解对方的立场。如陈振明教授所言,跨学科交叉研究以及杂交化和整体化已成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基本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西方长期以来存在的“诺斯命题”的超越。当前中国政治学的研究还固守着传统的政治学规范研究的信条,对于如何吸收借鉴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及较少。这既与当前一些政治学者传统文本和经验崇拜有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大学教育体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片面强调专业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忽视基础型教育;重视课堂基础理论,忽视方法论教学;重视理论灌输,忽视社会实践环节。认为传统政治学的一些提法就是金科玉律,学科界限是严格划清的。认为政治学是一门纯净的高尚的科学,决不可引入其他的一些杂质进来。甚至认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会使政治学逐渐丧失独立性的地位。
2.规范性研究、经验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不足
科学性的研究是规范性研究、经验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的有机统一。规范性研究侧重于理论建构和理论阐释;经验性研究侧重于发现和提出现实中的一些迫切的问题,运用理论加以阐释和分析;对策性研究则是利用理论和经验寻求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就当前我国政治学研究来说,还存在很大的问题。王浦劬教授认为“我国政治学的研究目前大多仍然遵循着哲学思辨、经典解释、规范性定性研究、制度和机构描述以及历史探索的方法。”孙关宏教授则认为现阶段政治学研究在规范性研究、经验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都存在不足之处,对策性研究缺少了理论和事实的支撑。这三种研究的不足,一步一步传导到现实政治学研究中,使得我国政治学的研究偏离了科学的发展轨道。
3.“西洋化”和“本土化”的取舍问题
自从维新变法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了一场新“西学东渐”的热潮。经过近30年的积累和发展,中国政治学研究到了一个该重新思考未来发展方向的十字路口。从理论上来说,要确定自己的核心领域,形成自己的特色。从现实来看,西方的政治学说不是“普适性真理”,引入西方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时要注意与本国国情相符,要防止“水土不服”。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中还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凡是国外的东西都是好的,中国传统的政治文明都是过时的、不合时宜的。这既与个别学者盲目崇拜国外的心理有关,也与当前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体系不够完善,理论创新不够,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有关。
4.理论与现实的脱节
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行为主义革命,是对传统政治学将理论与现实割裂开来的一种回应。它主张“关联和行动”,以问题为导向,关注社会现实。理论与现实的理想状态是两者在源源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实现和谐发展。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还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即沉醉于对经典的研读和注释,埋首故纸堆,对于现实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却充耳不闻。这虽然体现出了学者刻苦钻研的执着和对真理的敬慕之情,但是脱离现实问题而只谈主义,最终理论也只是“空中楼阁”而被束之高阁。理论如果得不到实践的检验,也谈不上科学,难以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5.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人为割裂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情感态度等价值性因素,注重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科学精神强调世界的客观性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 求个体要遵循客观规律。政治学本身是一门人文色彩很浓厚的学问,如果片面割裂人文关怀,片面的追求科学精神,只会陷入“工具理性”的怪圈无法自拔。中国政治学界目前还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无法实现统一。
6.传承与创新的内在困境
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沉淀下来,后人不断地汲取前人的优秀成分,并结合自己的现状,不断地创新。这样使得人类的文明越积越多,越来越发达。中国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其中很多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恩泽后世,很多被其他国家吸收。然而当前政治学研究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还存在谬误,存在两个极端,要么是全盘接受传统文化,将其神圣化和教条化,要么是将传统文化看的一文不值,对其贬低和蔑视。这两种倾向都违背了辩证法全面的发展的看问题的要求,只会“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这种传承与创新的内在矛盾越来越成为当前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一大障碍。
对中国政治学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具体建议
正如学者王绍光所谈到的,中国政治学在经历了长期的“取经”、“效仿”、“自觉”三个阶段之后,应该大胆地进行本土化研究。中国未来的政治学研究要注意结合现实国情,大胆地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加强本土化研究,增强学科的规范性、科学性、现实性,更多的关注民生,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破解“斯诺命题”,加强跨学科交叉融合
当前中国政治学界要想打破“斯诺命题”的束缚,不要固守本学科的界限,要加强与社会科学各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的交流与合作。引入人类学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可以全程跟踪被调查者的行为,从而能够把握政治活动者活动的规律;引入经济学模型和假设,可以了解到政治活动者更加真实的行为动机;引入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可以控制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确定哪些因素具体影响政治活动者的行为。正如行为主义者所倡导的“实质性的模糊优于没有意义的精确”,过分强调学科的精细化,只会使学科的研究范围越来越窄。
2.加强规范性、经验性和对策性研究及其相互联系
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要强调学术规范性和科学化标准。经验性研究要注意假设前提的准确和逻辑推演过程的科学,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对策性研究要着眼于现实社会关注的焦点,注意对策建议的具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者构成“理论—问题—对策”的闭合的循环回路。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要分清研究路径,规范性研究要严格遵循逻辑推演步骤,主要运用思辨方式,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经验性研究要遵循科学调查程序,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强调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对策性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主要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强调对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加强本土化的研究
现阶段中国政治学研究在引进西方的理论时,要注意其适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的社会条件,与国内的社会现实进行比较,从历史中找到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作出理论适用性分析和改进意见,以此指导中国的社会实践。本土化的研究关键是不要脱离社会现实,当前中国政治学界加强民主与、政治体制改革、公民权利保护、国家和安全、国家与社会等方面研究,不能因为这些方面政治敏感性强、改革难度大就避而不谈,中国政治学者要勇敢地站出来,敢于进入改革的深水区,为当前的改革探索新路。
4.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加强对现实的关注
当代政治学者要走出书斋,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现实,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心存经世治国的博怀。政治学者作为靠近国家权力中心的群体,他们的一举一动会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而他们必须心系百姓,胸怀天下。当代政治学者要深入农村和基层,多做些田野调查,找出一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事关国家和社会正常运行的突出问题,写成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资料详实、对策明确的调研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这样就把基层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以一种最有力方式表达出来,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人生价值。
5.促进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通
当代政治学者要加大对人文的关怀,不要把政治学仅仅看做冷冰冰的统治工具。要增加人文关怀就要时刻以天下为己任,心系群众,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在自己的研究中,除了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外,加大对人的关注,注重社会价值判断。在自己的理论、政府的政策性报告和提案中突出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尊重和保护,在群众利益受损时敢于秉笔直书和仗义直言,体现出一位当代政治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在考虑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一些涉及少数群体利益时,要多关注少数弱势群体的利益。整个政治学界要自觉抵制一些歪风邪气,形成士气高昂、思维活跃、思想进步、心系百姓的进步思潮。
6.在传承中超越,在超越中传承
中国政治学所取得一系列的成就是无数政治学者薪火相传的结果,我们在传承中不断超越。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政治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理论服务,为政治学宝库增加了新的财富。
近30年来中国政治学发展迅速,特别是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理论,对于国内一些先进的文化特别是传统优秀文化的研究相比还是很少。在今后的研究中,中国政治学界要加强对于传统政治文化和政治思想经典著作的研读和注释,结合现实国情民情,形成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体现时代背景的新思想和新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当前中国政治学理论和研究。
本团队由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士官生组建。为深入学习沂蒙文化,调查其传承与弘扬情况,本团队利用六天的时间,深入沂蒙革命老区,采取实地走访调研、参观学习的方式,对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文化站站长、村民、老党员、退伍军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群众、临沂大学副教授曲元刚等进行了专项调研。
在活动开展前,团队成员就任务分工、实践地点、活动流程安排等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由于团队成员缺少“三下乡”调研经历,所以在本次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碰了不少“钉子”,但团队成员秉持“钉钉子”精神,咬住问题不放松,群策群力,克服了许多难题。
在六天的调研学习中,团队成员分工明确但不呆板,遇到特殊问题,灵活处理、相互合作,不计较个人得失,使得本团队在调研中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比如在费县马庄镇娄子峪村,村子坐落在山腰处,建筑分散,结构复杂,山路崎岖难走;当地百姓多为留守老人,不会讲普通话,按照计划中的工作安排进行开展显然行不通。针对这一情况,团队成员果断采用分区、分组、分批次的方式开展调研,一些同学临时担任摄像、记录,家在临沂附近的两位成员分别担任翻译的角色……正是成员间的密切合作,才使得调研得以顺利开展。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团队成员时刻保持良好的作风,展现出了当代准军人应有的军政素质。其挺拔的身姿,帅气的形象和满腔的爱国热情感染了所有走访的群众。在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团队成员不忘进行爱国主义宣传,实时传播沂蒙红色故事,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新农村文化建设思路,针对当地开展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以自身的感悟和思想变化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受访者。
【关键字】河湟花儿 现状 遗产 传承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色彩斑澜的民间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脉、华夏儿女认同的纽带。现如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华夏文明和传统文化大发展的大背景下,代表中国劳动人民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处境。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农村城镇化和大量农民工进城所带来的农村人口大转移,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及审美情趣的变化,电视、网络、媒体等电子科学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有着悠久发展和传承历史的民间文化艺术的历史形态,大量的优秀民间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被誉为高原艺术奇葩的青海河湟花儿民歌,也正在遭受着现代化进程的洗礼和冲击。如何拯救和保护这些人类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华夏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课题。
一、传承与保护的必要性
作为西北民间文化独特艺术形式的青海河湟花儿,是中国传统民间音乐艺术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员,更是一种反映河湟民众生产生活的、地地道道的口传文化艺术载体,其所反映的每一个字眼、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事件,无不真切的倾诉者河湟劳动人民的心怀,其歌唱从手里拿着的、眼里看到的、心里想着的乃至世间的一切都囊括在里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随机性,体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和研究价值。然而,在新世纪文化大繁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这种“张口就来,闭口即无、特色典雅”的口头艺术形式――河湟花儿,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影响着河湟花儿的延续和命运,甚至正处在濒临灭绝的状态。正如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先生一百多年前在《古代社会》一书中的断言:“印第安人部落民族文化生活在美国文明的影响下正在日渐衰颓,他们的技术和语言正在消失,他们的制度也在解体。今天还可能容易搜集的事实,再过几年之后即将无从发展……然而非常不幸,摩尔根的预断在今天的美国已成为活生生的事实,古印第安文明已成为历史光辉的绝唱,美洲大陆的主人印第安人只能在保留地、在白人文化覆盖下喘息,那些印第安青年人为标明白己的印第安身份,在村寨旁竖一根图蹲柱,或在衣服上画一只乌鸦,只有这么一点干巴巴的文化了。他们的语言、宗教、习俗都已灰飞烟灭。今天的人们想了解印第安文化,只能谈《古代社会》,这要感谢摩尔根先生”。
二、河湟花儿的现状和处境
具有高原地域文化特点和高原多民族文化特色的河湟花儿艺术的发展,已不容乐观、令人担忧,拯待社会的关注和保护。主要表现为:
1、在文化大发展的冲击下,河湟花儿赖以生存的生态文化环境正在改变,遇到了空前的现实困境。
2、河湟花儿的传承呈现出后继乏人的情景,“传统活态主体”――即老花儿创作演唱艺术家,大多年事已高,其创作演唱花儿的能力几尽丧失;在西部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河湟地区展开了较大规模的撤村并城、农村现代化的开发活动,促使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挣钱,以致失去了大量花儿的继承主体,河湟花儿传承的链条悄然改变,残缺不全。
3、河湟花儿“即时即景、即编即唱、唱心所欲”的创作演唱模式亦荡然无存,现今的花儿赛事、花儿会的歌手所演唱花儿曲令大多没有创新,是一些提前准备好的内容及光碟伴奏,失去了花儿演唱的随机性、即兴性、灵活性等特征。
4、社会上部分歌手崇尚“西洋唱法”的思想也在侵蚀着花儿的原生态演唱特征。笔者认为,若长此以往,传统的河湟花儿将失去其别具特色、五彩纷呈的个性特征,更将失去其原有的风格面貌和民族文化艺术特征。
三、河湟花儿传承和保护的策略
纵览河湟花儿的所处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变异以及花儿自生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经过大量调查研究河湟花儿的传统规律性质,立足自身专业实际,笔者认为,河湟花儿的传承与保护,必须立足多方位、多元化的视角,采取全面并进的原则和措施进行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具体为:
1、立足教育优势,推进花儿民歌进校园。学校教育,尤其是高校、高职院校是潜在的最有力、最有效的花儿传承保护的优势资源。青海河湟地区的部分高校, 如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大学等高等、高职院校师资力量雄厚,人才聚集、尤其是艺术类学科的存在和建设,是花儿传承保护的基础前提,笔者认为,可在这类学校的学科建设中纳入《青海河湟花儿创作演唱》课程,在广大学生中普及青海河湟花儿创作规律和演唱特征,了解和传承花儿民歌文化属性,提高学生对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的感知度和学习兴趣。另外,校内或校际形式的花儿擂台比赛,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本土民间文化的艺术魅力和传承保护价值。
2、各级政府牵头组织,以花儿研究学者、专家为依托,以专业花儿歌唱家、乡土草根花儿歌唱家为主体,定期开展花儿民歌文化艺术的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演唱交流会等,以便及时获取河湟花儿传承发展趋势、状态和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研究对策。
3、以政府主导为基础,以省、市、县、镇、村、组等各级行政机构为依托,自上而下建立各级河湟花儿的创作、演唱等组织,将河湟花儿的传承和保护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定期组织各层次,尤其是乡村低层花儿创作演唱擂台赛,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村民众的创作优势,以保持河湟花儿原汁原味的山歌、乡土气息。
4、有效保护花儿活态的传承人,有效治理各地花儿会的生态文化环境。生态环境是花儿会赖以生存的土壤,削弱花儿会中的商业文化因素,改变“商业为主、花儿演唱为辅”的本末倒置的花儿会人文生态文化环境现状,积极组织和发动参会的全体民众进行自发的、有组织、百花绽放的独唱、对唱等花儿演唱形式,丰富花儿会的内容,使花儿会更具原生态的艺术魅力。
5、定期举办不同等级的原生态花儿歌手大奖赛,发掘优秀的花儿演唱歌手,积极推荐实力较强的花儿歌手参加各种权威性的全国性及省部级的民歌比赛,并对参赛歌手给予一定的奖励,最大限度的宣传青海河湟花儿的独具特色、质朴清纯的民族民间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君仁.邢燕燕《花儿学术史》研究之三[J].中国音乐(季
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