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力相关规范

电力相关规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相关规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力相关规范

电力相关规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 规范化 落实

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和发展,以及项目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外部市场环境对管理规范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研发和工程管理中项目管理的规范化进程也不可避免的被提上日程,那么,如果能够让我们的项目管理规范化能够顺利执行落实呢?

一个团队,从自发的不够规范的管理到规范化的管理的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工作习惯改变、规范化与工作进度的矛盾、责任权利利益方面的矛盾等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矛盾甚至可能会集中凸显并爆发。如果没有合适的实施策略,这些集中爆发的矛盾得不到适当的处理和疏导,就有可能会影响管理者推行项目管理规范化的坚定决心,那么项目管理的规范化能否顺利推行下去就不容乐观了。

笔者结合工作中项目管理规范化推行的具体实施经验和教训,对项目管理规范化的落实实施总结了几点经验和同行们分享。

一、获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承诺

为获得高层管理者的支持,首先要明确推行规范化管理所能带来的预期收益,比如总体上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降低总体成本,更加有效的把控项目进程、提升提高项目成员的素质能力水平(如沟通、计划、责任心、执行力等方面的素质能力)等。

同时,更要与高层管理者就规范化管理推行过程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风险应对策略做好预先的评估和防范方面达成一致,以避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遇到不顺利高层就动摇推行的决心。

另外,在形式上,最好能够在公开的会议上或备忘录等书面形式由高层管理者提出并表明推行的坚定决心及坚决支持的态度。

二、将项目经理拉入推行实施团队

一个新的制度体系的落实需要有专人负责,最好有团队支撑,那么将项目经理拉入该负责推行实施的团队中,项目经理就有了双重身份,就不好那么容易的站在推行实施的对立面上了。

另外,通过适当的沟通方式让项目经理们对项目管理规范化的目的和收益真正理解了,同时推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风险也让他提前了解,这样,他就可能真的会从心里开始尝试接受它而不是本能的排斥了,同时将来遇到问题时由于有了前期的铺垫也会比较容易接受和积极的面对并解决,有了这样的愿意配合的态度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小半了。

三、项目经理和骨干人员参与项目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过程

相关人员一定要参与制度规范的制定过程,特别是项目经理和项目骨干人员。为什么呢?

首先,他们最清楚项目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那么他们自己提出的解决方法可能就是最适合目前的现状的。即便不是最适合的,实际参与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统一的过程,也是将规范化的思想统一到他们头脑中的第一步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潜移默化的。

另外,由于他们自己参与了制定过程,到具体推行过程时,他们就不好直接否认自己参与的成果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项目经理和骨干们主导制定过程,他们只能是参与,要有民主的同时也要有集中才能真正得到理想的结果。

四、项目管理规范化实施情况纳入业绩考核

仅仅靠个人的自觉性是很难坚持长久的,所以还是需要监管和考核,至少在刚开始的阶段一定要坚持纳入业绩考核管理,这也是体现管理层推行规范化落实的一个坚定决心的具体表现。

当然,如果大家都做的比较顺了,也习惯了,是否还这么考核就另当别论了。

五、阶段性总结和优化

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阶段性总结,总结什么呢?

总结执行的情况:哪些执行了,哪些还没有很好的执行,哪些项目执行的好,哪些项目执行的不好。

总结执行的影响:执行的制度流程对工作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哪些消极影响是新的制度流程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阶段性的,哪些是因制度流程的不适宜导致的。

总结制度流程:新的制度和流程怎么样,哪些对解决原有问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哪些制度和流程环节出现了不适用的问题,是因为执行阶段不可避免的原因,还是因为制度和流程确实不适宜的原因?

对于发现的制度和流程的问题,明显确认的问题可以及时修改和调整,对于不好明显确认是制度流程的问题还是执行的问题的情况,不要着急修改和调整,可以再施行一段时间验证一下再做定论。但一定要持续有人负责关注制度流程的适宜性,并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完善,这样才能给有效推行落实提供良好的基础保证,否则,不适宜的制度流程即便是推行落实了又有什么用呢,当然一般这种情况也不会推行落实很好。

六、可根据情况考虑选择部分项目试推行,再逐步全面推行

电力相关规范范文第2篇

摘要:介绍了地面气象观测新规范的学习要点,包括总则学习、气象要素观测学习、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学习等内容,以为地面气象观测把握理解新规范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面气象观测 新规范 学习要点

现行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是在1979年版的基础上,以“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兼顾历史,方便实用”为原则进行编制的,既适用于人工观测方式,也适用于探测现代化、自动化发展的要求。由于新旧规范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在学习中应从其编制原则出发,以新旧规范差异、修改理由入手,重点放在新增加及有变更的内容上。该文针对新规范的修改特点和当前业务工作要求,对把握和理解新规范主要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一、总则学习要点

总则是整个观测规范的总体要求,它确定了观测工作的共性要求和规则,学则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自动观测各项目同时在“0.0”分采集正点数据。要素观测上没有时间差,相互配合更客观;地温和雪深的人工观测时间调整到45~60 min进行。

2.自动站按采集器内部时钟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器每小时对计算机进行时间校正,当需对自动站系统进行时间校正时,必须针对采集器的内部时钟进行调整。

3.自动观测系统对供电、防雷、防水等环境要求高,因此与自动观测仪器密切相关的配电、防雷和仪器的接地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4.“自动站仪器技术性能”中的“准确度”,要求≥95%的“观测误差”落在“准确度”范围内。对明显的“野值”,应按“异常”记录处理。处理时注意与大气本身的“脉动性”相区别。

二、气象要素观测的学习要点

在气象要素观测中,“新规范”对部分观测项目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并对仪器维护和记录的订正查算做了具体规定,较大篇幅地增加了新型观测仪器的结构原理和安装维护内容。因此,在学习“气象要素的观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随着观测仪器的发展更新,充实了大量新型观测仪器,应掌握新仪器的探测原理、安装和维护要求,并正确处理和掌握同类仪器之间的区别,以及探测结果可能出现的差异。

2.能见度观测给出了“夜间灯光能见距离与白天能见距离的关系表”,日常业务中,注意区别不同条件下(黄昏和凌晨、月夜、黑夜)同一目标物所反映的能见距离的差异。

3.视程障碍现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为满足服务需求,在天气现象的观测中,增加了雾和沙尘暴的等级定义,以及“扬沙”、“浮尘”现象起止时间的记录[1-3]。当出现能见度

4.规范了“备注”和“纪要”栏的填写。其中“备注”栏主要记载台站沿革、环境变化,以及特殊情况处理的说明。“纪要”栏主要记载台站所在行政区域发生的、与天气气候有关的事件,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原来在“备注”栏记载,现在改为在“纪要”栏记载。

5.为确保气候学对降水观测资料的精度要求,自动站记录作为“正式”记录后,20∶00―08∶00、08∶00―20∶00时定时降水量仍由人工观测,雨量传感器记录只作为降水强度记录。

三、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的学习要点

根据新技术发展的需要,2003版“新规范”在记录处理和报表编制方面的修改原则是:增加了计算机编制报表内容,对较复杂的数据处理规定予以删除或简化,以满足人工观测、自动观测记录处理的不同需求;统计规定和处理方法上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和判别的有关规定,以适应计算机处理技术要求;统计项目、报表格式等尽量与原规范保持连续和统一,减少不需保留的中间结果;对疑误记录、缺测记录的处理进行合理的简化,以便于操作处理。因此,该部分的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为确保统计值的可比性,自动站除进行24次定时统计外,还进行02∶00、08∶00、14∶00、20∶00 4次定时统计,且天气气候概况应使用4次定时统计值。

2.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A、J文件),由原始观测数据、数据质量控制标识,以及相应台站附加信息构成。其中数据质量控制标识由质量控制码段和更正数据段2部分组成,以记载每组观测数据的质量认定和更正处理情况。

3.“新规范”明确计算机检查观测记录数据质量的方法和内容,台站应根据本站具体情况,修改审核规则库,且台站审核的重点应放在未实现“机审”内容的审查和“机审”疑误信息的处理上。

4.简化疑误(或特殊情况)记录的处理方法,取消记录加“()、*、>、

5.在定时观测时,不论是人工站,还是自动站记录缺测,首先应考虑用其同类实测记录替代,其次考虑用补测记录替代。正常使用的人工观测仪器和自动观测仪器的观测数据,都可作为正式记录[4]。当自动站记录发生缺测时,仅在02∶00、08∶00、14∶00、20∶00 4次(或3次)定时观测和其他发报观测时次进行补测;当某一定时数据(降水量、风向除外)缺测时,用前、后2个定时数据内插值代替;当连续2个或2个以上定时数据缺测时,不能内插,须按缺测处理。

6.当降水自记迹线有缺测时,若无法从自记纸上直接计算出缺测时段的累计值,则按缺测处理。“新规范”删除了用实测值减正常迹线量代替的规定。

7.日照时数全天缺测,若当天可能有日照记录时,则按缺测处理,而不能用前、后日照记录代替。

8.在人工站与自动站平行观测期间偶然出现的缺测现象中,可能采用同类记录相互替代。但如果长期替代,就失去了平行观测的意义,故应保证仪器正常运行,或积极采取措施修复故障仪器。

9.降水自记记录(或自动观测分钟降水量)有缺测时,“缺测时段”人工观测的定时降水量记录,应参加各时段年最大降水量的挑取。

参考文献:

[1]李文选,李静.气象台站地面观测场地的选择与仪器的安置[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309.

[2]段宝敏,许嘉玲,贺春江,等.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更换注意事项[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1):13.

电力相关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力安全管理 执行力 影响因素 解决途径

在每个行业体系中,安全始终需要放到最重要的位置,电力系统更是如此。在电力系统的生产建设和日常运行过程中,安全必须要得到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不但涉及到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还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运行。通过实际考察得知,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管理不善很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和事故。因此,对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的探究很有必要,同时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电力的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内容特征

电力的安全管理执行力实际上就是指对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能力。执行力一般而言是电力企业对其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实力的体现,是对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执行力效率高低对电力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颇大。高效则事半功倍,低效则事倍功半。因此,提高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有利于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1.管理思想落后。

若要有效提高电力安全管理质量,就必须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和科学认识。现在我国对电力安全管理制订了较科学全面的规范管理制度,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电力行业并没有深刻理解和掌握其中相应的规范制度,那就更不用谈什么应用了。比如:在工作票的填写中,必须遵守和依据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填写,然而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许多问题。究其原因就是相关工作人员认识不深刻,对相应的规范和技术制度没有掌握。

2.科学设立和落实安全规章制度能力欠缺。

大多数电力公司都创建了相应的电力安全管理制度,制订了较严格的管理规范,可是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贯彻落实。有的单位部门对上级要求的工作严格执行和完成,可是忽视了平常工作中的违章问题。对违章行为处理时,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法制度进行处罚,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有些基层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安排了很多任务,可是没有相应的跟踪监督,使得出现了严重的随意性。只是交代了上级的任务安排,缺乏对执行过程和效果的重视和监督。

3.安全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

完善的安全管理考核机制对提升电力安全管理的效率很有帮助。可是实际工作中,对这个问题不是很关注。有些单位在平常安全管理中对员工的标准缺乏科学性,脱离了实际情况。一旦管理工作出现错误,就严格处罚,不去分析出现错误的因果,思想认识存在问题。盲目的把考核严格和管理严格对等,知识一种片面的管理观念,员工会丧失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三、提升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解决途径

1.深化电力安全管理思想。

思想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电力企业应该根据实际电力生产建设情况制定发展蓝图,对安全管理提出更严格的规范标准。所以,在电力安全管理工作中,必须遵守和依据“预防为主”的原则,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安全管理的实现与每一个员工息息相关,离不开所有员工的参与。所以电力企业应经常对员工开展安全思想政治教育,督促电力工作员工积极学习现代化的电力安全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技术管理制度,进行安全警示教育,推动员工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的强化。汇总和分析常见的安全事故,并对此进行技术管理改进,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重视薄弱环节;制订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使每一个职工都了解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汇编事故通报,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避免出现类似事故。

2.严格执行规程制度,规范作业行为。

电力系统经过长久的发展,实际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从而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因此,电力系统应该给下级的变电站相关的规法规章,下级的变电站工作人员要努力学习掌握和贯彻落实这些规章规程。但是在实际的规章规范落实过程中,有的规章内容实际执行难度颇大,所以要据此进一步细化和优化这些规程规范,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规程。同时,也要对安全作业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违规、违章行为。

3.优化电力安全管理性评价工作。

进行电力安全管理评价的目的就是创建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管理规范,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管理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实现对安全事故的准确预测和相应控制。安全管理性评价采用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理念,遵守和落实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实现了全程封闭式管理。安全评价的特点是评估当下的安全工作,结合实际安全情况,推动整个安全管理质量的提高。在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电力行业员工和管理层需要相应的安全教育思想培训。通过培训,全体员工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安全生产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和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安全业务培训的开展,可促使员工更好地防范和处理安全事故,从而保证电力安全。

四、结语

在电力行业生产建设和运行的发展过程中,安全始终要放在首位。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对供电企业中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探究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

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对策,强化电力安全管理工作,提高电力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事故的防范、处理能力,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最终推动社会经济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敖月华.影响县级供电企业安全管理执行力的要素分析及途径的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1,2(13):123-125.

[2]于强.影响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因素及解决途径[J].东方企业文化,2014,2(22):99-101.

电力相关规范范文第4篇

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之后,我国人民对于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活动都和电力能源息息相关。因此,在人们和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逐步上升的同时,电力企业的管理和经营压力也逐渐上升,电力营销稽查管理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2]。电力企业内部需要强化对于营销稽查的管理,并且对于相关业务方面的展开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等,才能有效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1、电力营销稽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稽查方法方面

目前,我国在电力企业的营销稽查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稽查管理的实际效果,阻碍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稽查方法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很多的电力营销的稽查管理过程中,很多电力企业中使用的稽查方法较为落后。很多稽查方面的执行人员依旧使用着传统的稽查方式,逐一排查众多信息和数据等资源,这样大大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工作效率不高,并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排查效果不明显。因此,很多的电力企业在营销稽查管理方面存在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其中较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稽查手段较为落后。在实际的稽查工作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方式为两种,分别为彻查和抽查。这两种方式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些有着丰富经验的人凭借自身的丰富经验来判断工作过程中是否出现问题。另外,抽查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质,这是的该结果反映出来不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1.2定位方面

电力营销稽查管理较为主要的方面是通过对于电力稽查工作展开,进而逐渐有效对于营销的具体行为等方面进行规范。另外,这种稽查管理还能够有效减少稽查的风险和降低营销事故的发生。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涉及的范围很广,并且细致而严谨。但是,目前很多企业在实际的稽查管理过程中将电力营销的管理和用电检查的相关工作进行混淆处理,这样就很难真正发挥稽查管理的实际效果,导致营销稽查管理的重点偏向堵漏增收等方面,却忽略了其中更加重要的环节和作用。

1.3制度方面

在大多数的电力营销稽查管理的过程中,实际上很多企业并没有一个较为健全的营销稽查的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制约和管理。因此,在数据信息较为繁杂的情况下,很多的相关工作的稽查的方向就难以准确确定下来。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很多传统的业务等相关的数据信息已经由计算机电子文档来代替纸质的文件。这样的处理方法使得更多的营销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更加复杂,对于营销稽查来说也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如果企业中缺乏一个适当的管理制度,那么电力营销稽查管理的实际效果很难得到改善。

2、解决措施

2.1创新稽查手段

目前,很多电力企业中的稽查管理的方法依旧没有创新,停留在传统的层面上,这使得大量的稽查信息和数据不能得到快速的解决。因此,在改善电力营销稽查管理方面,需要改变传统的稽查方法。企业中有关的工作人员需要针对稽查方法不当引起的结果进行思考,需要对于稽查的手段方面进行不断的改善,实现突破和创新的效果。因此,相关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需要以内部稽查为主,外部稽查为辅,使用内外结合的稽查管理方法。另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不定期或者是周期性的检查。在创新了稽查手段之后,营销稽查效果更加彻底,相关在工作人员也能够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工作,有效提升稽查的效率。

2.2完善管理制度

由于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相伴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3-4]。计算机的普及程度给大多数领域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实际的电力营销稽查的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都抛弃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起了与企业实际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目前,很多电力信息数据比较繁杂,电力企业需要尽快改进管理制度,摒弃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制定相对较为严谨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在工作时间以及评价的相关标准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界定,进而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因此,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需要在充分了解了本企业的具体营销情况下,制定较为科学和合理的规章管理制度,所有的工作流程都需要严格按照制度来执行,并且不断加大监督的力度和检查的力度,达到促进营销稽查管理相关水平有效提高的目的。

2.3完善管理内容

根据以上讨论可知,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营销稽查管理上存在着定位不明的情况。因此,在改善企业营销稽查管理效果方面,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在管理内容和对象等方面进行不断明确和完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以前,电力企业的很多部门对于电力营销的稽查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定位上存在不准的情况,其工作人员的切入点非常模糊。因此,相关的电力企业在完善营销稽查管理方面需要规范稽查管理的相关内容,并且不断保证各项的工作能够顺利展开,进而减少在实际的营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首先,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于营销管理涉及的重点以及难点规范稽查的管理内容,使得稽查管理的内容能够充分实现定向化和明确化,并且不断调整管理的方向。另外,在实际的内容管理过程中,还需要主要和次要分明,突出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集中性的监督。除此之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还需要针对每个部门可能容易出现的漏洞等方面进行有关方面的改良和监督。最后,相关的内容规范方面的设计人员还需要针对营销业务做出实际性的规范化管理。营销稽查管理的内容还需要具备更加全面化和具体化的发展。不论是其中涉及的日常营业的任务还是档案资料等的稽查们都需要进行有关方面的全面而具体的改善,避免出现漏洞,影响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电力相关规范范文第5篇

一、配网电力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以及进度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配网电力工程中的安全问题。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加快,配电网络建设也成为了重点投资对象。然而配网电力工程也应该在这飞速发展的过程之中努力提高自身水平。对配网电力工程的实施过程而言,最大的问题还是实施过程之中有一些环节不能够规范化,具体化,有很多相关规定没有落实到位,流于表面。其实配网电力工程的工期十分紧凑并且环环相扣,不容许一丝差池,所以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必然会牵连到另一个环节。在配电网络环节中出现问题,也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例如事故频发的配电网带电作业,在配电网带电作业中的工作人员往往缺少安全意识,而且作业人员欠缺相关的作业理论和现场操作能力,也就是说缺少相关的的培训与考核。再加上缺少及时处理事故的能力,这些都会成为影响配网电力工程出现事故的因素。其实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电路退化。又或者在维修保养电路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另一方面是由于配电人员缺少安全意识,不能规范对其进行操作。除此之外,电路本身质量不过关、配网环境复杂、低压返供电源等问题,都会对此造成极大的安全威胁。

(二)配网电力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质量促进安全,所以质量的保证是工程能够安全顺利实施的基础。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分为几大点,比如说材料与整个工程不匹配,材料质量与投资金额不匹配,工艺方面与整个配网电力工程的实施质量不相适应。例如技术人员未能完全掌握二次电缆走向需要,因此不能正确清楚地勘察好二次电缆的铺设现场。还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例如无功补偿设备虽然在电力系统之中能够广泛使用,并且使供电的水平有明显提高,但同时它也会受到谐波的干扰。所以在配网电力工程中应当选择性地使用无功补偿装置。

(三)配网电力工程中的进度管理方面的问题。进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是各个工程的施工进度未能配合整体的施工进度,一些工程若是不能配合整体工程进度,实施过程太快或太慢都会造成整体工程的窝工。除此之外,部分相关地施工管理人员综合水平不够,因此很难起到进度监督作用以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作用,材料的采购方面出现问题也会导致配网电力工程不能顺利进行,从而耽误进度。这些问题也从侧面上显示了配网电力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流程不够完善,而从相对严格意义上来说,本质上还是在施工方面缺少行之有效机制和具体操作规范要求。

二、针对配网电力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以及进度管理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及对策

(一)协调好与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配网电力工程包括了相当多的部门,在配网电力工程的实施过程之中要强化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这种内部交流有利于促进内部和谐,可以更好协调各种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还可以在协调各个部门关系的基础之上建立统一管理指标及管理体系,从而能够更加科学的进行资源配置,以此确保施工的工程质量及工程效率。所以,优化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推进配网电力工程质量,并且它是推进进度管理的重要手段。

(二)明确操作标准与检查标准,提高施工质量。往往电力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操作工人未能明确操作流程,不能规范自己的操作而造成的,因此要使工人树立安全意识,明确操作标准与操作流程,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以及专业素质,学习国家规定的文件,例如安全生产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有效文件。电力公司也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格规范管理操作流程及操作的标准化。在准备阶段的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所有的质量管理检查工作[3],对于周围地理环境,工程的物资采购以及人员配置等各个方面要认真研究分析并且提供紧急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办法的备案,采取相应的预防的措施,加强相关技术交底工作的相关管理,从而完成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也要遵循国家的法规标准,注重施工工序的管理与质量监督,对于工程要采取自己监督,他人监督,互相监督的基本方法,每个阶段都应该进行一次验收及检查,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不时地进行抽查,相关的电力企业也应该明确并且使用统一的验收标准,最后在配网电力工程竣工的时候要进行完整的质量验收,施工部门要首先进行检验,然后质检部门要进行综合检验,在监理复检的过程中有问题要及时上报,工程上的质量缺陷及安全隐患等都需要及时上报然后记录,使各个部门能够明确责任的划分,提高检查的工作效率。这样分层检查,分阶段检查验收更能行之有效的对配网电力工程起到预期的验收效果,而不会再让检查这一环节流于形式化。

(三)加强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电力事故总有发生,除了在硬件设施上进行规范、维修护理及硬件软件设施升级,更重要的是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切实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参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制定配网电力工程的相关措施,制定相关的安全考核制度,这些体制及体系的设立十分有必要。另外,在施工场地也要设立相关的安全标示,以便于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这种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危险事故的发生,比如:“禁止开挖,下有电缆”或是“止步,高压危险”等。此外,相关的配网电力工程中所使用的设备也会存在安全隐患,因此,要对这些设备进行一一排查,寻找到设备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这就需要我们不仅仅在设备上进行排查,也要做好紧急事故发生时的处理准备,也就是相关紧急预案。另外,要加大对于安全隐患的查处力度,提高紧急时刻的处理能力,与各部门积极配合,从而加强配网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

(四)加强配网电力工程进度实施的管理力度,建立相关进度管理制度。建立相关的进度管理制度需要各个部门团结协作,积极配合,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各个操作,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提高整体专业素质,提升整体团队的默契度,这也有利于确保整体配网电力工程的整体进度。在施工过程中规范施工,电力企业也需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不仅仅是监督工程的进度问题,也要对安全隐患及工人是否规范操作进行监督。所以加强对配网电力工程进度的管理力度,就要建立相关进度管理制度从而有效促进配网电力工程的发展。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