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等级划分规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策略博弈;绩效考评;激励机制
企业是若干契约的结合,企业相关利益者之间通过契约联系在一起。又通过长时间的博弈决定了企业各种政策的指定和形成。企业效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实质上便是各利益相关方相互博弈的结果。因此运用策略思维平衡各利益相关方的目标期望。从博弈论的视角设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解决冲突,加强控制。设置更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推动绩效管理的变革。
一、企业层级绩效考评中的策略思维
(一)绩效考评目标设定
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经指出。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则这个领域必然被忽视。当前,目标管理已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的管理中。目标管理强调组织上下协商制定各级组织以及个人的目标,并以此确定彼此之间的成果责任;强调人人为实现目标而努力,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强调通过绩效考评来对整个管理工作进行引导、监督、验证和激励。但企业实际运用目标管理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确定目标的过程有时会变成一场讨价还价的舌战:目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不高,经营者在预算管理中注重短期利益,预算管理很难真正为企业长远发展和战略管理发挥作用。原始目标一旦下达。很难再修改;把MBO作为一种控制手段去强加于员工而不是激励员工。在实际使用中,应结合其它考评方法修正完善。
现行的绩效模式存在问题通常用固定目标来控制管理者未来的行动,通过考核KPI指标的预算完成情况,实现主要发展任务的落地。下级经营单位往往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与上级管理单位进行博弈:1.在预算编制阶段。预算执行者低估收入、高估成本。夸大完成预算的困难。预算目标设置准确性不高。2.在预算执行阶段,已经达到预期绩效水平的经营单位,超额完成计划的加分奖励往往不具有足够诱惑力,其最优策略是保存实力。避免下一年预算任务被“加码”,从而导致经营结果低于真实水平。当预算无法完成时,其最优策略是干脆牺牲当年绩效得分。实行“硬着陆”。来换取以后年度较低的预算基数和较高的同比增长率。
通过以上分析,上级管理单位应采取的策略是建立弹性目标的相对业绩管理体系:1.年初下达的预算目标作为考核的基准值。同时将根据本行业收入实际增幅进行调整,成本、利润与收入的调整实现联动,使业绩评价与激励的方式更加灵活、有效。如以外部企业作为标杆进行业绩评价,可以激励经营者提高经营业绩,相对的业绩考核目标的标杆可以是竞争对手、行业水平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其他经营单位:考核经营单位收入市场份额的提升,按照经营期末收入市场份额较上年度末收入市场份额提升的百分点进行加分激励,引导经营单位快速提高市场竞争地位。2.采取激励加分上不封顶的开放式考核方式。鼓励下级经营单位在完成上级要求基准目标的基础上,多干快干,实现超越发展。3.加大对关键业绩指标的增长率和贡献度的考核。对各经营单位设置收入、利润总额综合贡献度指标:综合贡献度=(某指标本年贡献度-指标去年贡献度)×权重系数%+(某指标同比增量÷某指标各经营单位同比增量合计)×(1-权重系数%)其中。某指标贡献度=(指标完成值÷各经营单位指标完成值合计)×100%。若指标未同比增长,则增量取0。若指标实际完成值为负数,可以采用“垫高”技术处理,如对于利润指标,利润贡献度=(某单位利润完成值+P)÷(各单位利润完成值合计+单位数量×P)×100%。P为各单位中利润完成最小值的绝对值。避免出现部分单位利润完成值为负数时,影响考核结果。
(二)绩效考评指标及计分规则设定
现行绩效考评体系主要是选取KPI指标,对其预算完成率进行考核。计分规则大多采用线性计分,实际完成超过预算目标,按照完成比例线性加分,并设置加分上线:实际完成低于预算目标的单位,按照完成比例在指标分值内进行扣分,设置保底分值或扣完为止。
从策略博弈的角度,可以适当淡化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突出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即在预算目标考核的基础上,引入绩效评价,从目标考核与综合评价两个方面科学评价下级单位的经营业绩。一是,强化对市场占有率的考核。加大其指标分值权重。提高通过行业对表,引导快速提高市场竞争地位。二是,设置存量贡献度和增量贡献度考核指标,突出下级经营单位之间横向和纵向对标、鼓励增长、鼓励贡献。
在具体计分规则上,综合贡献度评价指标的打分可采取功效系数法和分级打分法。功效系数法是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测算每一项评价指标在最优值和最差值间的相对位置,计算各指标实现最优值的程度,并以此确定各指标的分数。功效系数法打分的指标,其得分由两部分组成:基础分和附加分,单项指标得分=基础分+附加分。
正向指标的附加分=(指标值一最小值)/(最大值一最小值)x附加分上限
逆向指标的附加分=(最大值一指标值)/(最大值一最小值)×附加分上限
分级打分法需要根据指标的规模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等级,等级内的打分方法同功效系数法。每个等级设置标准值、基础分和附加分上限,标准值用于区分每个等级的最大最小值,每个等级上下两个标准值分别为这个等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每个等级的指标得分由基础分和附加分两部分组成,其附加分的计算采用功效系数法。另外还可以采用按照指标完成值的排名计分。例如若共有10个经营单位,第一名10分、第二名得9分,以此类推。最后一名得1分,同时对排名前位的经营单位进行专项奖励。
适当运用“调节系数”,加大计分规则灵活性。有效实现激励导向。调节系数可以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综合选取多个影响因子,通过多因素标准化加权计算得出。如经营难度系数,即根据各省外部环境对经营产生的不同影响,根据外部各因素对收入的相关系数及专家判断确定第三产业占比、区域GDP、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市人口占比等因素来反映经营难度,通过多因素标准化加权法得出经营难度系数。
关键词:竞技体操,特征发展,竞赛规则演变,关系
竞技体操是一项特别讲究身体艺术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形体和基本姿态有着严格的要求。无论是翻腾、飞行、平衡、静止等在竞技体操中,人们的眼光都集中在姿态和造型的优美上,运动员完成的单个动作或成套动作都要求准确、协调、幅度大、节奏感强,力求不出现有勾、屈、分、晃、歪等动作,每个动作都必须符合特定的技术要求,严格控制身体各个关节和部位。运动员头胸的姿态显示形体的神采,腰肢的折转显示形体的活力,手足的伸展显示形体的意趣。身体的各个部分表现的重点既有不同,又互相联系,要协调发挥、有机结合。
1.竞技体操的特征以及特征的发展
1.1竞技体操的特征
竞技体操是固定组合的多元结构的表现难美性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其比赛成绩是由裁判员根据临场的技术水平进行评分,再与众多对手得分相比较后,判断名次而决定,是充分显示运动员的技艺与美感表现。其特点是突出技术的难度价值(增加翻转的周数和度数,减少高难度的预备动作,发展新动作类型等),同时强调动作质量,提高艺术修养。
竞技体操是以团体和个人资格赛、个人全能决赛、单项决赛、团体决赛四种竞赛形式组成的,并且是4年修改一次。竞技体操比赛分为男子6项和女子4项,由于男女竞技体操的比赛内容和具体要求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审美风格。男子竞技体操美主要体现在骨骼强劲、肌肉健壮、动作高难等方面,侧重于力度;女子竞技体操则主要体现在曲线的优美、用力的柔和、动作的飘逸和表演的艺术性等方面,侧重于柔美。随着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和人们对竞技体操审美标准的提高,男子体操在着重发展力度的前提下,已开始重视对柔韧的培养,女子则开始向男性化动作靠近,对于力度已有了新的要求。于是,竞技体操开始走向“刚柔相济”的新时期,即男子“刚中带柔”,女子“柔中有刚”。
1.2竞技体操特征的发展
体操这一竞技体育项目主要就是体现在“力、难、新、稳、美”5个要素的综合要求上。“力”是体操运动训练的基础;“难”是体操动作的价值程度,完成动作的超常能力或必须冒一定风险等;“新”是体操动作的独创性和独特性;“稳”是体操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美”是体操动作的技术质量或表现力。因此,这五大要素反映了竞技体操发展、提高的一般规律,缺一不可。
竞技体操是技术表现难美类竞技项目,其本体特征是表现技术的难与美,主要通过难度动作的编排与创新,高标准的动作规格与良好的稳定性等因素表现出来。50年代以前,由于项目的不确定性和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技术水平很低,各路诸侯纷争,没有形成稳定的技术发展态势。进人50年代,随着第一个国际性规则的诞生,在技术上有了共同的发展规范,从而也进人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在动作的难度上没有大的突破,但当时的苏联队以其动作规格严谨、完成质量高、身体姿态优美和稳定性好而自成一派,将传统体操技术注人丰富的美的内涵,领导技术发展的新潮流。
2.竞技体操规则的演变
2.1体操评分规则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体操联合会(即简称国际体联“FIG”)在1896年成立,但是国际体联第一个真正的评分规则却产生于1949年。在二战前,体操评分只对体操技术一般特点进行简要说明。体操评分规则发展的滞后,已经不能适应体操技术动作飞速发展的要求,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动作和体操运动的发展。1949年,国际体操技术委员会第一次出版了体操评分规则,书名为”Code de pointage”。在规则中明确提出了评分的三个因素:难度、编排和完成情况。根据比赛情况,还调整了各项裁判员组的形式,每项配有四名裁判员,一名裁判长、有效分采用两个中间分的平均分。这本规则在1950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首次使用,为体操规则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但是在规则中,没有考虑到自选动作的难度,因此,阻碍了体操动作的创新。1954年,重新修订体操规则。“规则”首次包括了比较完整的难度动作,并对新的评分因素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2.2体操评分规则的完善与发展
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体操开始出现单项决赛。这样对难度的划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因此,新规则对难度动作重新划分,确定了分值;新规则鼓励“惊险性、独特性和熟练性”的动作。这套“规则”的使用,促进了体操难度动作的快速发展,并未1964年规则的修订奠定了基础。1964年版的新规则修改了难度动作的分组,首次补充了惊险性、独特性和熟练性的加分条款。这套对难度动作做出了明确的划分,进一步鼓励了体操动作的创新,使体操难度动作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2.3体操评分规则成熟与稳定
1971年,国际体联技术委员会对体操规则又进行了修改和补充,1972年1月1日生效,取代了以往的评分规则。这次规则的“修改与补充”,使体操规则的模式基本形成。1975年和1979年重新出版了体操规则,只进行了少量修改,取消了“少减分”的规定,1984年12月31日开始使用。至此,现代体操“规则”基本发展成熟。之后的规则修订主要是对1984年“规则”的完善。
1989年出版的规则补充了“技术和姿势错误的划分等级,即小错误、中错误和大错误”;在单项决赛中,有条件的裁判员评分使用0.05分。1993年的规则扩大了0.05分使用范围,增加了加分,明确了各项目的特殊要求。1997年版的规则对裁判的组织和职责作了较大的修改。即A组负责对成套动作评分和B组对动作的完成情况评分。2001年版的规则在动作组的划分上修改比较大,各项动作分为5个结构组。2006年1月1日实施的新规则中,取消了10分为满分的做法,使打分更加细化。把裁判打分分为难度分(A)和完成分(B)两组。A组的起评分为9分,且没有上限;B组满分为10分。这样体操分数可以不断被刷新。
从体操规则的演变与发展过程来看,体操评分趋于标准化、细节化,规则更具操作性,尽可能地避免人为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影响,从而将体操比赛引向公平、公正的发展方向。
3.竞技体操特征发展与规则演变的辩证关系
3.1难度动作表随难度动作的更新呈发展趋势
难度动作表的内容随新动作的出现而不断丰富,整体呈“螺旋型”迂回上升的趋势。动作难度问题一直是规则变更中的热点问题,通过对近几年规则的难度表分析比较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使大多数动作降级、降组或者降值,以女子竞技体操为例,比如平衡木最常见的团身前空翻上、屈体前空翻上、木上屈体前空翻都降了一个组别,一些跳步动作相应难度降组,如在2006年版最新规则中,将平衡木纵木的“杨波跳”动作由E组降为D组,分腿跳转360由D组降为C组。但并不是所有的动作都降组,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为了鼓励某类动作的发展,规则也会把这类动作升值,如:平衡木项目中的“狼跳转体180度”在1993年以前是C组动作,到了1997年版规则中升格为D组;阿拉伯团身前空翻两周在2001年的规则中是个E组,而在2006年最新规则中升格为F组等。
另外,新动作、新连接不断出现,势必造成难度表的内容不断更新与发展。几乎每一次世界大赛,都会涌现一批新动作和新连接,使比赛变得更加精彩,难度动作表的内容也因此而变得充实。而在2006年的新规则中,难度动作表变成了开放性的,随需要可以进行扩展,更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纵观规则演变过程,难度表整体成“螺旋型”迂回上升的趋势。
3.2体操技术的创新必须遵循竞赛规则
没有体操规则,体操创新也就无从谈起。现在的体操比赛是高难度,高质量,高规格的较量。一套自选动作,不但要追求较高的起评分,而且要有创新动作,这样才能获得高分。在比赛中无论运动员的动作多么惊险,优美、高难,但只有在体操规则的约束中才能争桂夺冠,裁判员也必须以规则为准绳来裁定竞技者的名次。体育竞技之花要在竞赛规则的限制中开放,日新月异的运动技术需在竞赛规则的约束下创造,否则就要被淘汰。如在80年代中后期男子跳马上曾一度出现了侧手翻接侧空翻腾越动作,落地是分腿依次着地。虽然这是个创新动作,但不符合规则要求(规则要求无论什么项目在最后落地时都应并腿着地)所以很快被淘汰。再如几年前在美国举行的世界职业体操单项比赛,匈牙利一名运动员在吊环单项比赛中前半套动作的难度和质量都达到了高水准,最后的动作是倒立落下经水平支撑至水平悬垂,然后一松手成俯卧趴在垫子上。虽然整套动作很新奇、独特,可是裁判员以规则为准绳判他无下法。因为整套动作不完整,违背了规则精神,所以不是发展方向。以上两例都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体操比赛必须遵循规则的要求。然而,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体操竞赛规则也是随着体操运动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修改,实际上竞赛规则只是某一时期对某一竞赛项目的规范、规格的约定性概括。因此说,体操技术的发展创新的客观存在,决定了竞赛规则,而竞赛规则又反作用于体操竞技的实践运动,这便是体操技术的发展创新与竞赛规则的辩证关系,纵观体操运动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创造竞赛规则又不断超越规则,改革规则,补充规则和发展规则的历史。
关键词:数据挖掘;关联规则 ;Apriori算法;学生成绩;预警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204-03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数据大量积累,数据挖掘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关注。数据挖掘技术之所以能取得极大的关注,主要是可以处理的大量数据,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和知识。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各校的生源量明显增多,但就特别容易出现学生层次不均、成绩参差不齐的现象。目前大部分高校教务处都是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对学生的信息及成绩进行管理,但都存在没有对学生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导出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的成绩,并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对部分不及格课程门数较多,即将面临毕不了业或拿不到学位证的学生提出预警,对他们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众所周知,同一专业不同的课程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通过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处理和全面的分析,挖掘出学生在各个课程成绩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找出其中的关系,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这些成绩不及格门数较多的学生提出预警,在今后的学习中,辅导员可根据分析结果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提升学生的及格率,更进一步的保证学校的毕业率。
1关联规则算法:Apriori算法
1.1关联规则
设[II1,I2,…Im]为项的集合,与任务相关的数据[D]是数据库事务的集合,其中每个任务T是项的集合,其中每个任务T是项的集合,使得[T?TID]为每个事务的标识符。设[A]是一个项集,事务T包含[A]当且仅当[A?T]。关联规则形如[如A?B的蕴涵式],其中[A?I,B?I],并且满足[A?B=?]。规则[A?B]在事务集[D]中成立,具有支持度[s],其中[s]是[D]中事务包含[A?B](即集合[A和B]的并或者[A和B]二者)的百分比,即是概率[P(A?B)],规则[A?B]在事务集[D]中具有置信度,其中[c是D]中包含[A]的事务,同时也包含[B]的百分比。这是条件概率。即[supportA?B=P(A∪B)]
[confidenceA?B=P(B|A)]
同时满足最小支持度阈值([min_sup])和最小置信阈值[(min_conf)]的规则称作强规则【5】。
1.2 Apriori算法
Apriori算法发现关联规则挖掘过程分解步骤:
1)通过采用迭代的方法检索出事务数据库中所有频繁项集。即找出事务稻菘D中所有大于等于指定最小支持度阈值的项目集。
2)利用频繁项目集挖掘出满足用户需要的强关联规则。即找出支持度和置信度大于等用户给定的支持度和置信度阈值的关联规则。
寻找频繁项集是挖掘关联的最核心的一步,对挖掘关联规则的总体性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二步是在第一步找到的频繁项集的基础上列出所有可能的关联规则,同时,找出满足支持度和置信度要求的强关联规则即可【5】。
2 Apriori算法在学生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2.1数据预处理
以某大学201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成绩为例,如表1所示,从教务管理系统中导出该班级的成绩,利用关联规则算法挖掘课程和学生成绩之间关系。原始数据表分学年进行存储,其中包括本学年的班级所有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成绩。
2.1.1课程选择
相比而言,学生公选课程范围比较广,甚至会出现一个班级只有一名学生选择同一门课程的现象,即仅有一个事务包含此项目,不满足关联规则的最小支持度的要求。根据2013级计算机专业的成绩单显示,同班学生选择同一门公选课的较少,所以公选课的成绩不作为数据来源,不对此进行分析。因此,数据库的数据包含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成绩和专业选修课成绩。
2.1.2成绩离散化处理
学生的原始成绩由百分制或等级制表现出来的,我们需要将这些成绩进行统一化处理,将成绩分为4个类别。百分制成绩划分如下:成绩大于或等于90分,等级为1;成绩大于等于80且小于90分,等级为2;成绩大于等于60且小于80分的等级为3;成绩小于60,成绩等级为4。根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选取15门课程进行研究,分别对这些课程用字母A~O进行标识。
2.2数据处理
2.2.1数据转化
根据成绩等级划分规则和课程标识码,将该班级学生的课程成绩做成事务表,转化后的数据如表2所示。
2.2.2数据统计
从教务处系统中导出来的成绩可能出现重复或者学生缺考导致成绩空缺的现象。对于重复的数据,选择学生初修成绩,将缺考的成绩修改为0。统计离散化后全部成绩,得到的部分统计结果如下:
[等级 课程\&高等数学1\&电工技术基础\&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2\&线性代数\&数字逻辑电路\&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网站建设与
网页制作\&…\&等级1\&1\&2\&1\&1\&1\&2\&3\&4\&2\&3\&1\&…\&等级2\&2\&6\&6\&7\&4\&8\&4\&7\&3\&3\&15\&…\&等级3\&16\&13\&15\&15\&14\&12\&16\&10\&14\&14\&7\&…\&等级4\&4\&2\&0\&0\&4\&1\&0\&2\&4\&3\&0\&…\&]
由表3可以看出,部分课程集中于某一个等级,如”高等数学”课程,16人等级为4,其他等级人数7人,该班级的人数为23,其余7名同学所占比例7/23,即关联规则的最小支持度不到1/3。设定关联规则的最小支持度为1/3,当某门课程等级学生不足7名时,将其排除在待数据挖掘数据库中。通过统计,得到如下以0.33作为最小支持度筛选的数据。
[等级 课程\&高等数学1\&电工技术基础\&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2\&线性代数\&数字逻辑电路\&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网站建设与
网页制作\&…\&等级1\&1\&2\&1\&1\&1\&2\&3\&4\&2\&3\&1\&…\&等级2\&2\&6\&6\&7\&4\&8\&4\&7\&3\&3\&15\&…\&等级3\&16\&13\&15\&15\&14\&12\&16\&10\&14\&14\&7\&…\&等级4\&4\&2\&0\&0\&4\&1\&0\&2\&4\&3\&0\&…\&]
2.3算法实现
通过对数据的预处理,我们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对数据进行挖掘。本文的实现环境为Window 7 系统,MATLAB2014a下进行编程。设置最小支持度为0.33,最小置信度为0.5。得到了352个频繁项集,540条关联规则。对部分结果进行分析可知课程A、课程E、课程F存在着两两相关、相互制约的关系,学生的成绩普遍较低,课程C与课程G、课程D与课程H也存在着两两相关、互相影响的关系。通过对数据表的检索,可找出符合此关联规则的学生,由辅导员对这些学生发出预警通知。本文通^对学生实际成绩数据进行检验,对以上规则进行验证。通过提出预警,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监督和管理,有效避免学生出现不能毕业或拿不到学位证的情况。
3 结束语
总之,以关联规则算法为基础,通过对学生成绩的处理、统计、分析和挖掘,,得到了关联规则作为学生成绩的预警因子,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提出预警通知,一方面加强了对学生成绩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有效的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和学生的毕业率。但Apriori算法过于繁杂,可通过改进Apriori算法来提高检索效率,从而不断完善成绩预警,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红林,孔德剑.基于Apriori算法的高教教学评价数据挖掘[J].中国科技信息,2010,22(21):241-242.
[2] 袁汉宁,王树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26-127.
[3] 张皓.数据挖掘技术在构建学生成绩预警系统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19(7):4529-4530
[4] 张玮.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学生成绩预警系统设计[J].科技资讯,2013(6):23.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钢连梁;混凝土双连梁
本文依据整体结构的受力变形特征,通过深入的计算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力求设计出具有良好抗震性能和经济性能的高层剪力墙结构,并针对高层剪力墙结构中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和解决,对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的设计具有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一、高层建筑的定义
关于高层建筑的定义,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定。从理论上来讲,应当按照结构的受力特性,即按水平荷载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来划分。9 层及 9 层以上的建筑定义为高层建筑,并建议按建筑物的高度将高层建筑分为 4 类:第一类,9~16 层(最高到 50m);第二类,17~25 层(最高到 75m);第三类,26~40 层(最高到 l00m);第四类,40 层以上(高度在 100m 以上),也称超高层建筑。在我国,关于高层建筑的划分规定也未完全统一。《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10 层及 10 层以上和高度超过 28m 的钢筋混凝土民用建筑属于高层建筑。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1995)规定,10 层及 10 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的住宅)和建筑高度超过 24m 的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屋面板板顶的主体高度,屋顶上的望塔、排烟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和出屋面的楼梯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和层数内。
二、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优化设计必要性
随着软件的飞速发展和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高层建筑受水平荷载和地震作用影响较大,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也常伴随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对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的结构布置以及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并针对高层剪力墙结构中连梁超筋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当根据规范进行刚度折减仍无法满足时,尝试用其他形式的连梁来代替混凝土连梁。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对几种不同形式连梁的受力性能的对比研究,发现其他形式的连梁代替混凝土连梁,以解决高层剪力墙结构中连梁超筋的问题,实现高层剪力墙结构的最为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形式。
文章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软件对实际工程的模拟分析,对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进行研究,并对高层剪力墙结构中连梁的性能进行研究和分析,用其他形式的连梁代替混凝土连梁,以解决传统设计时连梁容易超筋的问题,为高层剪力墙结构建筑的合理结构布置及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和建议。
三、剪力墙的合理布置
(一)剪力墙的类型及其结构形式
根据剪力墙开洞率对其自身受力特性的影响,常常把单片剪力墙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剪力墙,其结构形式也存在着差异。
(1) 无洞单肢剪力墙;
(2) 整体墙和小开口整体墙;
(3) 联肢墙;
(4) 短肢剪力墙。
(5) 此以上四种类型以外,另有开有不规则洞口的剪力墙,如错洞剪力墙和叠合错洞墙等。
(二)剪力墙的结构布置原则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7.1.1条中规定: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在设计上,如果剪力墙沿高度是不连续的,必然导致结构沿高度刚度的不连续性,容易引起突变,不利于抗震。
(2) 剪力墙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宜沿两个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最好采用双向或多向布置方式,两个方向的侧向刚度不宜相差过大,同时最好将不同方向的剪力墙分别进行联结,布置上力求拉通、对直,促使其空间工作性能达到最佳。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
(3) 沿高度方向允许适当地改变墙厚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也允许适当减少部分墙肢,以保证侧向刚度沿高度连续地逐渐变小。
(4) 有时剪力墙的长度比较长,此时,如果要确保每个墙段高宽比超过2,工程中往往是通过开设洞口的方式把长墙分为较小长度、较为均匀的多个独立墙段,设计上每个独立的墙段是整截面墙或是联肢墙均可以,考虑到弱连梁对墙肢内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所以,在各个墙段之间通常借助弱连梁连接,如此一来可近似认为分成了若干独立墙段。
(5) 剪力墙洞口的布置对剪力墙的力学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工程中布置的剪力墙的门窗洞口都是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应力的分布非常规则,同时较为符合目前设计上普遍应用的计算简图,设计出来的结果安全性能高。
(三)实际工程的剪力墙布置
该工程为高层剪力墙结构住宅,平面布置呈“U型”的不规则布置,户型大小各异,每层中有A、B、C、D四种不同面积的结构户型。
(1) 建筑结构总信息
1) 结构信息
该工程位于燕郊,是高层住宅。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结构重要性系数为 1.0。工程地上主体部分 29 层,地下室 2 层,无裙房和转换层,地上主体高度为85.1m。取地下室两层和地上四层作为剪力墙底部加强区。底部加强区高度为 20.7m。其中混凝土容重为 27kN/m3,钢材容重为 78kN/m3,钢筋选用HRB400.
2) 地震和风荷载信息
根据该工程场地类别为Ⅱ类,地面粗糙度为 C 类,体型系数 μs=1.30,修正后的基本风压 w0=0.45 KN/m2;该工程地震烈度为 8 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特征周期 Tg=0.35s,结构基本周期 T1=1.90s,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1=0.16,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αmax1=0.90。周期折减系数为 0.95,活荷质量折减系数为 0.5,结构的阻尼比为 5.0%。
3)调整信息
根据规范要求:中梁刚度增大系数取 1.80,梁端弯矩调幅系数取 0.85,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取 1.0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取 0.55,梁扭矩折减系数取 0.40。
(2) 结构设计
将结构模型输入到 PKPM 中进行结构设计。由于户型各不相同,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故而布置普通剪力墙的同时,适当的布置了短肢剪力墙,使得结构布置更加灵活。《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 7.1.8 条规定: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结构不应全部采用短肢剪力墙;B 级高度高层建筑以及抗震设防烈度为 9 度的 A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布置短肢剪力墙,不应采用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即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不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的 30%。所以在结构布置时,要注意控制短肢剪力墙的数量,尽可能少的布置短肢剪力墙。
参考文献:
[1] 梅洪元,梁静.高层建筑与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文章以安徽省凤台县耕地质量补充完善工作为例,以GIS为技术工具,借助其空间分析功能模块,以二调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提取的毎块图斑耕地数据作为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分等因素,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对该地区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阐述评价过程,并得出耕地质量等别结果。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别;分等因素;GIS
0 引言
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安徽省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工作于2011年7月开始,11月结束,该项工作旨在以二调土地利用数据为底图,沿用上一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对上一轮成果进行补充完善,从而得出最新的耕地质量等级成果。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不同的是,此次评定分等单元为二调耕地每块图斑。本文以淮南市凤台县为例,充分利用上一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运用ArcGIS软件对耕地的各项分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本轮每块图斑耕地质量等级补充完善成果。
1 研究区概况
凤台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淮河中游,地势平坦,多为平原地区,地质状况良好,土壤类型多样。表1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分等技术路线
依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和《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在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基础上,提取耕地图斑作为分等单元,充分利用已有的农用地分等成果,并结合土地整治、农田水利等相关资料,通过空间叠加分析,确定需要进行外业补充调查的区域并制作外业补充调查工作底图。具体方法流程见下图1:
2.2 分等过程
根据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的相关要求,在分等因素确定过程中,影响土地质量的因素很多,把所有影响土地质量的因素汇集在一起,就形成了分等因素指标体系。体系包括表层土壤质地、灌溉条件、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剖面构型、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土壤PH值、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等。根据《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推荐的分等因素与权重值,结合凤台县实际情况,确定选择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剖面构型、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土壤PH值、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等9个分等因素。结合凤台县实际确定其分等因素如下表2。
确定分等因素指标及其权重值的方法为特尔菲法。凤台县耕地分等因素权重值如下表3:
2.3 分等因素空间分析与分值计算
将分等单元与各分等因素图,如排水、灌溉、土壤和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确保每个分等单元都有相应的因素值。再将数据导出到EXCEL表格中,根据记分规则表和计算公式,计算每个分等单元对应分等因素的分值。
2.4 自然质量分值的计算
自然质量分的计算采用多因素分值加权平均法。
计算公式为:
2.5 耕地自然等指数与自然质量等别的确定
耕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是按照标准耕作制度所确定的各指定作物,在耕地自然质量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按产量比系数折算的基准作物产量指数。这个产量指数也可以解释为是在最优土地利用水平和最有利经济条件下,该分等评价单元内的耕地所能实现的最大可能单产水平。因此,也可以将其称为耕地的“本底”产量水平。
第j种指定作物的自然质量
3 等别结果与分析
3.1 耕地等别分布情况对比
耕地等别分布情况对比是在软件中,通过叠加本次分等成果图层、上一轮农用地成果图层,通过目视检查耕地等别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并找出原因。经过叠加对比发现,本次分等成果与上一轮农用地成果耕地等别分布情况总体一致,局部区域存在一定的差异。
3.2 耕地等别总面积对比
为保证成果具有可比性,在对比时提取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耕地,并将所有等别转换成国家级等别进行比较。由于上一轮成果使用的分等单元不同,针对的对象不同(上一轮主要是针对农用地),造成了成果对比时存在一定的不可比性。为了更清楚的反映耕地的等别变化情况,我们利用各等别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进行比较: 表4
在国家级等别中等别越低耕地质量越好。通过本次分等成果与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对比发现,本次分等成果中耕地的质量等级要略高于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1)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经济系数等值区的变化。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是在2005年完成,二调数据库中行政村界有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大量的村庄合并。按照规程及其他相关要求,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经济系数等值区必须按照二调村界进行划分,造成了新、老等值区不一致的情况,且随着凤台县经济、社会条件的持续发展,土地经济系数、利用系数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导致了本次分等成果与上一轮农用地分等成果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2)分等因素的变化。如地形图采用了二次调查坡度图,与上一轮坡度图相比有一定变化。
通过与上轮成果比对、分析,我们认为本次凤台县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成果符合凤台县城市化发展的情况。
4 结论
本研究以安徽省凤台县耕地质量补充完善工作为例,以GIS为技术工具,借助其空间分析功能模块,以二调2010年土地变更调查提取的耕地数据作为评价单元,选择合理的分等因素,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对该地区每块图斑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阐述评价过程,并得出耕地质量等别结果。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基本农田保护、征地制度改革、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等级折算、耕地产能核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方面,具有广泛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易纲.《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版,1999年9月1日
[2]谢平.《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2012年8月
[3]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2010年12月1日
[4]陈宇.《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2013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