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物的基本特征

初中生物的基本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生物的基本特征

初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生物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2-01

一、引言

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生本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必须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这无疑与当前初中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因为他们的可塑性较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如何利用好这股好奇心,依靠学生的内在自然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是当前生物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要改变过去“师本教育”的传统模式,要充分重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初中生物是一门具有探究性质的学科,这门学科需要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对生物知识进行获取,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利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生本教育理念概述

所谓“生本教育”理念,就是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主观学习诉求和愿望,重视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随着初中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当前的初中教学活动改变了过去只重视对知识的硬性传授的模式,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转化思想、发展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这种背景下,生本教育正逐渐发展成为了初中教育的主要趋势,究其原因,可以被概况为以下几点:(1)与教育改革的要求的一致。当前教育改革要求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教师对学生积极引导,使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利用所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与生本教育理念是一致的。(2)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当前知识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为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必须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而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对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3)生本教育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节约国家的教育成本。

三、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

我国传统生物课堂教学偏向于“师本教育”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生物知识的硬性传授和教学计划的正常执行,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日益提高,若想达到为国家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将关注点放在学生的身上,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

例如在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可以让全班每一个学生先就自己的理解进行发言,每一个学生的发言都由老师进行记录,待全体学生都发言结束后,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并引导学生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因为最终归纳出的基本特征中,很多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从而使得他们更便于理解和掌握。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让教育从灌输的层面上升到了引导学习的层面,这为后续的“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一般而言,课堂教学只有实现老师和学生间的有效互动,才能满足“生本教育”的目的,而要达到师生间互相配合的教学环境,除了需要老师对教学内容和难度进行灵活调整外,还需要学生对课堂上所涉及的内容进行预习,对即将学习的生物知识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

例如在讲《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节前,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们对调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调查范围的确定以及调查工作的开展流程进行充分讨论,然后按照讨论结果布置下去课前的调查任务,最后要求学生在课堂教学前提交简易的调查报告。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调查工作,不仅掌握了调查活动的开展步骤,而且在课前就对相关知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为后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老师则通过对学生调查报告的分析,对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需求有了一个全面的掌握,这便于老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并且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重点内容教学。

3、启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对于一个班里的不同学生而言,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角度也往往存在差异。为了最大程度地实现生物教学的目标,生物老师可以在深入分析全班每个学生的情感、性格、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等基础上,按最优组合方式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使每一个小组的全体学生都能在交流和探索中达到拓展生物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按照“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进行实验时,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实验,然后让他们通过小组的讨论的方式对四个装置(如表1所示)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按照讨论结果完成表1内容。各个小组通过实验发现只有2号装置内的种子萌发,并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老师的适当引导明白种子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只有在同时满足水、空气和温度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主性,还促进了组内的良性竞争,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快了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表1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实验

装置编号 处理 温度 实验结果 原因分析

1 不加水,餐巾纸保持干燥,拧紧瓶盖 放在常温环境中

种子不萌发 缺水

2 洒入适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放在常温环境中 种子萌发 满足种子萌发条件

3 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放在常温环境中 种子不发 缺空气

4 洒入适量的清水,使餐巾纸湿润,然后拧紧瓶盖 放在低温处(如冰箱冷藏室内) 种子不萌发 温度太低

4、开展课外学习。

生物是一门探究性学科,这就要求生物教学不能能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而要从不同的途径对生物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尝试。具体而言,则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刻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积极地开展对生物这门学科的课外学习,从生活中发现生物问题,并在生活中解决生物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生本教育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目的。本文对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玉芳.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4,(12):26

[2] 白雪.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生物“活动单导学”模式探究[J].新课程・中旬, 2015,(1):164-165

初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2篇

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初中生物内容相对简单,主要教学内容基本来自教材和依据教材进行的实验活动,但多媒体介入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很多改变,效果有目共睹。

(一)教学内容层面

生物学目的可以说是探索大自然的奥妙,主要知识架构是生物圈的整体环境及生物圈的构成成分,如动物、植物、人等。在没有利用计算机以前,生物学辅助教学仪器只有简单的实验工具和显微镜等,这些器具远远不能满足生物学习需要。基于课本而言,在计算机辅助下,可以向学生展示生物学涉及的动态过程,如细胞分裂、光合作用等;而对于课本之外的内容来说,更使学生获益良多,网络提供远远超越课本知识的生物学信息,其检索功能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探究和整理。在广泛涉猎的情况下,学生更清楚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所在,从而更容易培养起对生物学的热情。

(二)教学方法层面

多媒体的介入使传统初中生物教学一改旧时风貌,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方面,更体现在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转变上。可以说,教师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设计者和使用者,必然改变教师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现今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转变主要体现为由原始口传心授和基础实验模式转变为对电子资源的利用,大大改进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仅如此,多媒体是一个充满创新潜质的舞台,教师在这其中可以借鉴优秀的教学经验并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完善的教学方法。

二、多媒体生物教学所遇到的难题

哲学发展观认为,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上升的,凡物之长,有利则必有弊,多媒体应用到教学活动中的过程也是如此。由于教育理念及操作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多媒体技术“低效”利用,整体而言,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多媒体介质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一)多媒体教学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不协调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即强调各个环节和部分的共同协调发展,不能偏费一方。多媒体技术是依靠计算机存在的,它提供的都是电子资源,诸如影像等动态资料,却和动手能力不搭边。如果一味凭借多媒体实施单一教学,学生永远只能停留在记住知识、接受知识的层面,而不会实际应用。生物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植物的嫁接技术、培育技术等,如果只停留在只学不做层面,不仅学到的知识容易忘,更关键的是当学生面临实际情况时,只会手足无措、空留叹息,这也是我国各大学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随机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可以讲出植物嫁接程序和过程,专业名词等都表达得很到位,但当让学生演示一下嫁接过程时,相当一部分同学手忙脚乱,一会儿找不到东西,一会儿停下来在脑海中想着理论上的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暴露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没有落到实处,依然只是拥有一个“空壳子”,华而不实。

(二)多媒体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

如上所言,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因此并没有达成广泛一致。部分教师的操作能力和资源收集及整理能力严重不足,甚至出现课件制作差、教学内容扩展少等问题,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目前初中生物教师中,还有一批年龄较长、在旧模式中学习和成长起来的老教师,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计算机培训,自己也没有过类似经验,只能跟随变化而变化,随波逐流。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并没有组织相关教师计算机培训和课件制作,因此很多教师对网络不甚了解,更没有筛选资料的意识和能力,必然造成资源利用程度不高,教学环节的设计不合理等,最终受害的仍然是学生群体。

三、结语

初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高中生物 衔接 过渡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236-01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是在初中生物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对于初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普遍感到高中生物比较难学,内容抽象微观,不易理解,即使把教材的内容看会了,一到练习时就不会应用,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学生所掌握的生物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生物课程学习所需具备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高中生物教学难度很大。处理好初、高中生物知识的衔接,对学好高中生物很重要,同时有利于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因此,初高中生物课程的衔接成为教学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做好初高中生物课程的衔接并不是指教师简单地将初中的相关知识再拿到高中课堂上复习一遍,而是要在实际教学中根据需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有目的、分步骤地进行。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在每个模块教学前对初高中课程标准以及教材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学生初中生物学习情况,哪些知识在初中学过,哪些知识虽学过但学生没有掌握好,哪些知识还有待于在高中加深和拓宽等。我认为搞好初、高中生物课程的衔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教材内容上搞好初高中生物的衔接

将衔接的知识点梳理归纳后,教师要根据高中阶段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区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对于简单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提供挂图或插图、列表比较等直观手段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促进已忘知识的再现和巩固,而不能认为初中已经学过,学生就一定掌握。例如,在进行受精作用教学时,教师出示初中教材的植物受精过程的示意图、生男生女图解,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深入受精作用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这样,将初高中知识联系起来,教学就比较完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理想。而对于高中阶段要求较高的重难点知识,则要重点学习,通过一定的练习以及习题课讲解进行巩固。例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并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原因,通过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体验假说演绎法,引起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还要注重提高学生“温故”而“知新”的能力,利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能力,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

二、从教学方法上搞好初高中生物的衔接

初高中衔接要求教师通览教材、课标,重点理解和把握初高中生物内容主题的互补和递进关系。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高中教材,确定新学年开始的授课内容并制订出授课计划,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通过相关初中生物知识的复习,作好初、高中的衔接,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高中生物学知识。另外,高中生物必修教材讲述的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其中涉及了不少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讲述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时需要用到数学的概率和统计方面的知识,讲述DNA的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需要以化学的物质结构作基础,讲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需要物理的力学方面知识,等等。

三、从学习方法上搞好初高中生物的衔接

突破“死记硬背”的简单模式,初中结业考试对学生要求较低,有时会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觉,生物只要考前突击一下就行。而高中阶段主要是面向高考,对于学生的要求提高了,而学生的观念没有及时的转变,仍然以旧的方式来学习生物,显然是无法适应的。初中课改倡导探究性学习,但仍有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死记硬背”,他们学习生物的方法主要是记忆、简单模仿。这种较为机械、死板的学习方法不适应高中注重能力及创新的要求。刚进高中时,一些学生不重视生物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初中的学习模式,有部分学生或缺乏兴趣、或学习方法欠佳,往往出现不会、不想学习现象,生物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等学生开始有兴趣,开始找到方法时又为时已晚。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从“记忆型”的被动接收知识向“探索、理解型”的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生物的学习。

深入了解学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科素养。教师对学生的初中生物学习情况要进行认真分析,对与高中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的掌握情况要心中有数,以便在授课、复习、检测中有的放矢。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表、演示实验、教学模型等直观材料,结合当前社会热点,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社会、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经济有着重要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让学生觉得生物科学离他们很近,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生物科学作用巨大,发展前景广阔,要脚踏实地地学好生物学。

初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 重要概念 概念引入 概念建立 概念传递

一、概念及概念教学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与《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最大的变换是在课程内容中增加或修改了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概念是把客观对象的特点加以概括,在人脑中形成的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理解,它随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变化而不断的发展。根据不同的标准,概念有不同的类型,如实物概念和抽象概念,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等。

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概念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成为一条通向真知的重要途径。概念教学以完善和纠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帮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为根本任务,把单纯的教知识变为教知识结构,加强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最佳的认知结构,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一般概念和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引入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建立的基础是对生物学概念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作为生物学领域基本的语言单位和思维单位,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生物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原理及规律本质的阐述,也是对迅猛发展的生物科学的基本认识。从某种程度上讲,生物学概念是对事实信息或事实知识的一种直观体现。

一般概念与生物学重要概念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英国教育家温・哈伦在《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一书中提出,科学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目标,科学教育应该致力于理解一些科学上有关的大概念,包括科学概念以及关于科学在社会中所起作用和科学本身的概念。所有科学的课程活动都应该致力于深化学生对科学大概念的理解。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迁移价值和持久价值的关键性概念。这些概念源于学科中的一般概念、原理和解释体系。无论是温・哈伦提出的大概念,还是埃里克森认为的核心概念,其实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生物学重要概念这一中心议题。

对于一般概念或生物学事实信息,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测量获得,有时受到时间或技术限制不能观察测量的,往往只能是被动告知,记忆和复述是其检测的主要形式。例如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即范・海尔蒙特实验以及普利斯特莱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和氧气的实验,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讨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消耗氧气的实验等。而生物学核心概念需要学生对大量的事实知识进行分析加工,归纳推理,抽象概括得到,这是主动获取的过程,检测评价时一般需要在新的情境中应用。例如通过科学史的学习、探究活动、操作演示、实验讨论等系列事实知识的铺垫,学生再消化综合后得出:光合作用的实质即绿色植物利用太阳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呼吸作用的实质即在生物体活细胞内,细胞分解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等重要概念。

传统教学往往强调对一般概念的记忆和背诵,而要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必然涉及到对重要概念的组织。埃里克森则强调,课程与教学应该超越事实。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事实作为铺垫,围绕学科的重要概念进行。教学中心应从讲授事实转移到运用事实,学习中心应从记忆事实到重建知识结构。研究证明,学习者的知识结构越清晰,越利于学习新知,越利于知识的迁移运用。由此可见,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应该建立在事实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区分事实信息和重要概念,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建立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教学建议中认为,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生物学科的中心位置,包括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学生要“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这尽管是课程目标提出的明确要求,但对于中学生物教学来说,学生能否准确、牢固地建立起反映生物学思想的、反映社会和时代需求的生物学核心概念,这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换言之,引入并学好生物学重要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的关键,我们应该将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放在知识教学的首要位置。

如何帮助学生对事实进行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进而为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相关问题?重要概念从引入到形成,本质就是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深度和广度,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来传递概念,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从而实现重要概念的螺旋式发展。概念的内涵是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所有组成该概念的事物特性和关系。例如细胞是生物体机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它的内涵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一切有机体都由细胞构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等有密切关系,它是理解水、无机盐吸收的基础。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是学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础。细胞核能控制生物体的生长;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对理解细胞分裂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对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的学习。

教者应围绕重要概念,精选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巧妙的教学活动,弄清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区分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充分挖掘概念内涵,形成概念框架。在实践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也是进行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有效手段。概念的教学依赖一定的情境,把重要概念嵌入具体问题情境之中,以问题教学驱动概念的教与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利于概念的形成。例如在建立单细胞生物重要概念时,教者在展示单细胞图片、播放草履虫生活的视频、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等情景材料之后,提出问题: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动吗?学生带着疑问,展开探究和讨论,大大缩短了概念的形成过程。这种“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活动探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形成概念”的操作模式,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我们应注意情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要来源于学生日常生产、生活经验,事例要鲜明突出,问题不要过多、过难。

四、生物学重要概念的转变、传递

对于多个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概念图的形式来呈现。例如:介绍性状和遗传时,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等重要概念的联系可以画概念图;介绍花的结构时,雌蕊和雄蕊等重要概念的关系也可以画概念图。利用概念图可以形象地展示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思维过程,促进了概念的理解。当然,概念除了内涵外,另外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概念的拓展。概念的传递实际上就是概念的推广和应用过程。例如通过生物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学习,我们知道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依赖一定的环境,同时生物对周围的环境能产生影响。教学中,教者除了强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不妨从植树造林、自然保护区等角度谈谈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面作用,从而达到知识从课内到课外延伸的目的。

概念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在探索生物学重要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前概念的利用、概念的拓展、错误概念的消除等。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的深入、实践的证明,这些问题终会得到合理的解释。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1.

[2] 林静.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初中生物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

[3] 汪忠.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初中生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3.

初中生物的基本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 教学方式

1 问题的提出

自主学习又称为自我调节的学习,一般是指个体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自主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自控性三个基本特征。生物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已近十年,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外众多研究者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出多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如:这多种教学模式是否都适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实施后能否得到同样的教学效果?为此,笔者提取了前人众多研究成果的共通之处,明确了具有普遍性的两种教学方式,即目标引领的和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在本校的日常教学中实施并进行比较,以探讨这两种教学方式对初中生生物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学习兴趣的影响及其可行性和教学效果。

2 自主学习教学方式

综合国内外众多自主学习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以具体的学习目标来引领整个学习过程,如自学辅导法、“六步”教学法、“定向一自学”、“自我监控的自主学习模式”、“趣导一自主学习”、“引导自主式”、“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等,都是以具体的学习目标来引领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和必要时的小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再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来达成学习目标,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2)以问题贯穿学习的始终,如发现教学法、“指导一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生物课堂教学模式、专题探究教学模式等,均以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直接给予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自主学习,必要时也进行合作学习,需要深入探究时还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起引路人的作用,通过问题的最终解决来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3)以具体的案例分析或范例来开展自主学习,如范例教学法、“案例研究”学习模式等,通过特殊的例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特殊”来掌握“一般”,或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构建知识、培养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研究者更多地采用目标引领或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研究,而较少采用案例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因此,笔者选定第一、二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实践和比较研究。

2.1 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

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教学流程大致为:明确目标一自主学习一合作学习一教师精讲一学生小结测评。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依据学习目标制定必须经历四个渐进的阶段,即:①教师预先制定学习目标并呈现给学生;②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制定小组学习目标;③学生结合学习内容自行制定个人学习目标;④学生自定个人学习目标,并尝试写出学习内容的知识框架。教师通过四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的教学流程为:确立学习目标循标自学自学汇报合作学习精讲梳理学生小结达成目标随堂检测。

2.2 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

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教学流程大致为:创设隋景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精讲小结测评。由于问题呈现的方式不同,可以是教师呈现一个情景引导学生自行提出问题,也可以是教师直接展示一个问题情境,还可以是教师展示一个大问题再引导学生提出小问题。

3 教学实践

3.1 实践对象

选取七年级106班和107班学生共98人,这两个班学生的入学成绩、学期考评成绩、男女比例和人数等方面都是基本相近的,均为49人,都是笔者任教;对照班103班也是笔者任教。

3.2 实践方式

(1)本研究采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材;学期末测试采用,南海区统一印发的试卷。

(2)实验班106班采用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组织日常教学,107班采用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组织日常教学,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法教学。教学实践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首先是教师尝试在课堂中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明确教材和教辅资料的使用方式以及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然后结合教材内容适当运用相应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并最终实现两种教学方式在实验班的深化运用。

(3)实验班和对照班均使用统一的教辅资料。

(4)在教学实践开始和结束时设置了两个相同的调查。生物学学习兴趣调查和中学生自主学习问卷调查,用以检验本实验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问卷调查时,为避免学生对自主学习这个概念产生先入为主的思想而影响问卷的效度,下发给学生的问卷标题为“中学生学习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3.3 实践过程

教学实践时间从2010年2月22日(新学期开学)至2010年6月13日(该学期生物课结束),为时约4个月。

3.3.1 前测

在前测阶段(开学第一周)进行前期成绩的对比分析及相关问卷的调查和统计,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的生物学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同时进行生物学的兴趣度调查和《中学生自主学习调查问卷》调查,并统计调查结果。

3.3.2 教学实践和检测

教学实践开始,教师按预设的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每隔7个星期进行一次学习检测,用以检验两种教学方式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无渐进的效果。

3.3.3 后测

后测阶段(学期结束前一周),在实验班和对照班中再次同时进行生物学的兴趣度调查和《中学生自主学习调查问卷》调查,统计调查结果,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在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中的生物学成绩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4 研究结果

前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班学生测试成绩的对比以及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度、自主学习能力三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较好地说明了在进行教学实践之前,实践对象在生物学的学习掌握程度以及兴趣度、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差异不大。

后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成绩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目标引领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差异非常显著,问题引领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差异较显著。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度方面,这两种 教学方式的实施均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时间管理”和“学习环境的控制”这三个方面的提升作用是显著的,在“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的自主性”两个方面的提升作用非常显著,而在“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方面的提升作用不显著。

5 讨论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本实践研究验证了一些理论设想,以及两种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教学效果,具体表面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更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业成绩

由于两种教学方式的实施都能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必要时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以优带良、以良带差,实现整体共同提高,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都有促进作用。学生后测的生物学学业成绩得到显著提高,说明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均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而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对学生生物学学业成绩的提升作用显著优于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

5.2 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比分析兴趣度调查前后测结果发现,尽管两种教学方式的实施均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但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由此不难看出,比起带着学习目标来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学习则更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这也符合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

5.3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由《中学生自主学习调查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来看,本研究侧重于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主学习能力,两种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后,学生在把握学习内容、自我管理学习时间、恰当运用某些策略学习和控制学习环境等方面的能力均有较大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也得到较好的发挥,说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是有实效的。

5.4 两种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各有优劣

在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方面,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问题意识等方面的作用,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要优于目标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这说明两种教学方式都能在某些方面引导学生形成高效有个性的自主学习方式,但各有优劣。

5.5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七年级下学期的生物教学中运用这两种自主学习教学方式实施日常教学,均能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学生的部分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成绩和学习兴趣也得到显著提高,说明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用这两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是可行的,其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遵循这两种方式的几个变式循序渐进的实施日常教学,既能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建构知识的目标,又能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能力,是可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继续使用的。

6 思考与建议

反思本学期所做的各项工作,要有效地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目标引领和问题引领的自主学习教学方式都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但引导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要灵活。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活地交替运用这两种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当中也融合了发现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升教学效率。

(2)采用自主学习方式教学时,教师必须先做好自主学习前的学习铺垫;开展自主学习的时机要恰当,不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都必须把握恰当的时机。

(3)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方式组织日常教学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教学的内容及教学的各个环节设置不宜过多,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