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辩论赛辩论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辩论赛;高校;学风建设;作用
一、前言
辩论赛是一种考验学生反应能力、思考能力、答辩能力的有益活动,通过辩论赛,学生可以提升自我、增长知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高校通过开展高质量的辩论赛的方式来建立优良的学风着实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二、辩论赛主题
2003年以来,长江大学学生会以“掘英育才,打造长大学子的辩论盛会”为主题,以“发掘优秀辩论精英,培育卓越辩论人才”为理念,十年如一日的开展“清晓杯”辩论赛,取得了丰硕成果。
三、辩论赛主要目的和做法
1、甄辩题,精选辩论话题,引导同学思考
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征集辩题、院系推荐辩题、资深辩论专家命题、各兄弟高校辩论队交流辩题等形式,组建“清晓杯”辩论赛辩题题库,精选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校园话题、当下时事政策、社会热点以及一些经典哲学辩题等等,如第九届“清晓杯”辩论赛的辩题主题即是“大学、实践、社会”,从辩题上吸引同学们对辩题积极思考和讨论,积极参与辩论赛当中,从而更深入的渗透辩论文化。
2、选辩才,笃定辩论精神,明确选拔标准
(一)广泛宣传扬辩论文化。通过活动宣传板、官方网站、新媒体、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弘扬辩论的文化和历史,大力宣传最佳辩手、优秀辩手、口才明星成功事迹,增强长大青年学子的学习意识,在长江大学校园内形成良好的辩论氛围。
(二)严格选拔甄辩论队员。通过设立严格但不刻板的选拔标准,不拘一格降人才。辩论赛要求辩手首先要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其次,要对辩论有高度的热情,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及思辨能力;最后,要有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在完成自己辩位要求之外,配合其他队员顺利完成比赛。
(三)模拟比赛验辩论人才。通过设立常规性友谊赛、交流赛等模拟辩论赛与各院系辩论队的队员之间相互切磋,相互熟悉,互相磨合,在实战中成长,同时也通过实战演练,检验所选的辩论人才,根据比赛情况适当调整选拔标准和培养方案。
3、练辩能,夯实辩论才能,树立言行榜样
(一)强化辩手个人能力水平,了解辩论相关知识
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浏览网络资料,请教资深前辈等方法,学习和继承传统与现代辩论文化,博采众家之长,提升个人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二)深入院系队伍整体素质,落实辩手培训措施
(1)文化素养培训:由指导老师选定古诗词,辩论队成员诵读,提高自身文化修养。
(2)思辩能力培训:辩论队成员可选即兴话题辩论,或对某一现象进行分析,以提高思辩能力。
(3)辩论技巧培训:观看往届比赛精彩视频,分析选手台风、辩风及辩论技巧,同时请专业指导老师进行专项培训。
(4)实战能力培训:不定期举行模拟赛,提高实战能力,并请专业评委点评,总结分析实战中出现的问题。
4、践辩神,深化辩论精神,展现语言魅力
(一)组建长江大学辩论队,完善辩手管理系统的组织建设。通过“清晓杯”辩论赛以及各院系辩论赛系列活动,以个人报名、院系推荐、公开选拔的方式在全校范围内遴选优秀辩论人才,组建长江大学辩论队。配合学校育人工作,建立一套完善的辩手培训和管理体系,致力于实现辩论队组织结构梯队化、选拔模式制度化、培训机制科学化。不断完善鼓励制度,加强组织纪律建设。
(二)以辩论赛为契机,加强校、院间交流。组织辩手积极研究辩论技巧、探讨辩论发展、推广辩论活动;积极参加国内外各大辩论赛事,通过辩论与各地高校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将展示大学生精神风貌和探寻辩论艺术发展规律相结合。
(三)整合全校资源,搭建辩手成长成才的广阔平台。在全校各项辩论赛事中,为“清晓杯”辩论赛中产生的优秀辩手、最佳辩手、优秀主席提供机会,如指导“星火杯”新生辩论赛,对所有的参赛选手、主席、计时员、监时员进行一轮系统的培训,详细讲解辩论赛的赛制、规则、参赛技巧以及注意事项等。以友谊赛的形式积极的与院系进行交流,让其在发扬辩论文化的同时,进一步展现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真正的实现成长成才。
四、辩论赛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作用
1、扩大了辩论的校园影响,引导了同学思考与学习
伴随着“清晓杯”辩论赛的成功举办,长大学子的辩论热情在校园内明显高涨。从各院系辩论赛的开展,到“清晓杯”小组赛、半决赛的激烈角逐,再到总决赛比赛现场的座无虚席,观众在比赛过程中不仅全程参与,而且对辩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多数观众对于贴近大学生活、深入社会热点的辩题比较感兴趣,部分同学建议辩论应该让经典更经典,辩题的选择应该走高雅文艺路线。与此同时,同学们对于辩题的分析更加透彻,对大学生活、教育科学、社会热点的思考更加深入。辩论赛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2、提高了同学的思辨能力,涌现了一批校园明星
通过“掘英育才”系列辩论活动的开展,长大学子中涌现了一批校园明星。2012年,长江大学代表队赴许昌大学参加“三国杯”电视辩论赛,摘得冠军,杜森林荣获全场最佳辩手;首届长江大学辩论队队员、经济学院代表队最佳辩手李晓宇率队蝉联“清晓杯”辩论赛三连冠,并在第七届“万人创百星”活动中荣获“口才明星”称号;优秀辩手李欣、万楷荣获“学干明星”称号,杨丹、张程荣获“口才明星”称号,颜娇、王格格、韩等多位同学也在其他领域分获校园明星称号。经过了“清晓杯”辩论赛的培养与锻炼,这些同学的思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不仅拥有了伶牙俐齿,而且拥有了开阔的思维与视野。因而这些同学在其他领域也能够脱颖而出,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为同学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力量。
3、升华了校园的文化品味,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十年来,“清晓杯”辩论赛不断完善 “发掘优秀辩论精英,培育卓越辩论人才”的理念,开展了“甄辩题、选辩才,练辩能,践辩神”的系列活动,将辩论队的建设细化为“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实战演练”三个部分,做到对辩论队员“文化素养、思辩能力、辩论技巧、实战能力”四级培训,将辩论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培养了同学们勤学善思、能言善辩的能力,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关键词: “外研社杯” 英语辩论赛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2008年5月20日,第十二届“外研社”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每次看完辩论赛都让笔者激动不已,联想到现今大学英语教学侧重交际、辩论、演讲能力训练,与英语辩论赛的要求不谋而合,如果将辩论赛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这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必能有效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本着这种精神,笔者在“外研社杯”辩论赛现场直播时,指导学生观看。学生看后反应颇为强烈,趁热打铁,我在学生中组织了一次辩论赛。首先,由学生自己确定题目,推举主席及正反主辩,主辩再自行结合三位助辩。因为是第一次,给学生一个星期时间准备,由我和部分学生担任评委。一个星期后,辩论赛正式开始。正方辩题: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反方: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30分钟的辩论似乎转瞬即逝,正反双方大展辩才,可由于知识有限,常出现理屈词穷的时候,有的听众激情难按,代为辩论,虽有违规章,却也增色不少。结束后,询问学生感受,学生自觉知识有待丰富,也理解了课外准备的重要性,同时觉得这种方式很好,若能很好地完成,对英语水平的提高不可同日而语,要求以这种方式进行大学英语教学。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我给他们布置了课外阅读的任务。学生阅读了相关课外知识之后,深刻地理解了文章内容,有了自己的见解,又确定了一个辩论题目。正方: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反方: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双方的论点都比较有力,对辩论技巧的掌握较之前次熟练。这场辩论实力相当,双方都有没做好的地方,但这次辩论赛较第一次大有进步。辩论课的开展受到学生的欢迎,总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成效:
一、学生知识面扩大
进行一场成功的辩论赛,首先必须准备大量的必备材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资料的收集,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过在选择辩论的题目时要注意选取难度适中的辩题,学生查找资料会方便些,论证资料充分些,积极性也更高些。
二、能力得到培养
首先是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从一堂堂小小的辩赛中,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从分析事件、人物,阐述观点到思想升华,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口语水平提高
如果说辩论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使双方(甚至多方)在论争的过程中,突破自己思维和观察的局限,听到不同的声音,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大家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那么英语辩论赛对增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以及改进外语教学都大有裨益,这使学生看到了英语学习不应该只停留在考级拿证,而是要实践运用。
四、与社会接轨
随着全球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领域的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开始从地区、国家扩展到不同大陆乃至全球。与此相适应,在外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已被融入外语教学的目标之中。为了充分利用中国和西方外语教学的优势,有必要探求一条能将交际教学融入传统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发展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而辩论赛则正好满足这个要求。学生在准备辩论期间,需要不断地调查、研究、比较、思考。学生也许不知道答案是什么,但是需要知道到哪里才能寻找到答案,而这个寻找准备的过程也会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提高。培养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既是学生本身的迫切愿望,也是社会发展对每一个英语学习者所提出的迫切要求。当然,这种英语教学模式的探求,需要广大中国外语教师的共同努力。
综上所述,“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确实给人启迪,观看后把辩论赛引进课堂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能给学生以施展才能的机会。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切实地提高了英语水平。总之,把辩论赛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对于培养全方位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一、 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根据以往协会积累的总结,由于会员的数量比较庞大,加上协会的一些活动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按计划进行,协会的会员与协会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在新的学年里为改善这一点,除了争取多开展一些有益于会员的活动外,口协将会员分成三大组,在原本有协会特色的辩论队的基础上再建立“演讲组”和“表演组”两个特色组,各设组长。遵循协会的规章制度,根据协会的活动任务,三大组的组员在各自组长的直接带领下进行常规活动和培训,并且开展1—2次活动。分组后,各特色组的人数不会太庞大,训练和活动会更统一一些,这些都有利于加强会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二、 新学期的活动:
9月初(即新生军训期间):
1、协会的宣传工作。我协会会组织人员到新生宿舍看望新生,帮助新生,同时口头宣传口协(经费允许的话会有宣传单),让新生对口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讨论与进一步确定本学期工作详细计划,开始准备招收新干事与会员的工作以及筹划会员迎新见面大会。9月下旬(即军训结束):
招新工作。将按实际情况招收一定数目的新干事和会员。
10月中旬:
迎新动员大会;今年将继承上一年收效不错的活动形式,将迎新和动员结合起来展开。大会中将辩论表演赛作为主要节目,各班准备参加辩论赛选手来观摩,介绍辩论中的基本技巧。这样既吸引会员的参加与保证参加人数,能更好地宣传了“新生杯”辩论赛,拉开新生辩论赛帷幕,起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
第十届08级“新生杯”辩论赛;我协会将在10月上旬就开始做好辩论赛的宣传工作,会将关于辩论赛的通知下达到每个班级的团支书手上,由支书通知组织班级辩论队参加“新生杯”。
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
1、平时培训:
三大组根据各组的特点同时有序的进行会员培训,计划是每个月进行一次。比如,辩论队可以每个月放映国际大专辩论赛的视频,开设有关辩论的讲座等等,表演组可以开展朗诵比赛,相声对决,话剧,小品,原声配音等活动,演讲组则可以进行演讲比赛,或者模拟竞选现场等等一系列活动。活动的形式多样,能引起会员的兴趣。
2、活动任务:
辩论队,表演组,演讲组本学期各开展一次面向全部会员的活动,可以将08级新生作为主要对象。
演讲组:“我的大学—我做主”演讲比赛;
表演组:电影原声配音大赛——my choice ,my voice;
辩论队:趣味辩论赛
三、经验学习交流会:
1.1正反方、评委及观众在传播中各自的角色
要完成一次基本的传播活动,需要具备以下几个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在一场辩论赛中,通常由正反双方辩手、评委和观众组成。对于究竟辩论是如何成为一项传播活动,而辩论赛中的主体又是如何与传播的要素发生相互联系的,将是笔者希望讨论的主要问题。在一场辩论赛的比赛部分,正反双方的辩手既是主动发出讯息的传播者、又是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构成一个传播——反馈机制。辩论的双方在辩题所要求的讨论范围内,将自己对于概念的理解、对于社会问题的认知、对于辩题的价值判断通过陈述、反驳、质询的方式输出给对方辩手,而对方辩手则通过倾听、记录、回应等一系列程序对于对方的观点提出反馈意见,在这一连串的互动活动当中,双方进行意义交换和共享活动,并借此加深对对方的理解。正方和反方由于立场的限制必须在辩论场上针锋相对,但就正反双方与评委和观众之间的传播过程而言,正反双方不是分散地将各自的观点传播给评委和观众,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而非对立的。例如,正反双方对于同一个公共议题的不同角度的阐释,提供的是两种对于此议题的看法,正反双方在交流和辩驳的过程中不断地迫使对方更加清晰地表述自己的论点,这也使得作为受传者的评委和观众能够完整、全面地理解此公共议题。正反双方是通过对抗性的传播方式相互合作以共同达成认知自我、阐释问题、探讨真理的目的。正反方传播给评委与观众的讯息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性的内容,二是价值性的判断。知识性的内容是包含专业术语、相关理论及信息资源等中立的客观的资料,其目的是为了使受传者获得知识上的增进和视野的拓宽;而价值性的判断则是通过发表某一看待人生哲学问题的角度,以使受传者获得价值上的启发和感染。通过上述传播过程我们发现,辩手与观众和评委之间,是通过交流意义进行互动和传播的。传播学中的意义,是指人对自然事物与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m符号学的创始人皮尔士强调,传播即观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因此,传播时所进行的符号交换过程,实际上是意义建构和共享的过程。辩论赛作为一项口语传播活动,正是通过符号来交流、交换意义并建构意义共享空间的过程。
1.2定义一共通的意义空间
定义一般是在辩论赛的第一个环节一立论中提出的、对于辩题中涉及到的概念的内涵和语词的意义进行的简要而准确的描述。对于不同赛制的辩论赛,定义权的归属也有所不同。在奧瑞刚赛制当中,正方拥有强制定义权,即双方必须根据正方的定义进行辩论。而在传统辩论中,双方共享定义权,正反双方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己方的立场对于概念和语词做出倾向性的理解。由于传统辩论当中主办方很少限定辩题背景和概念解释,因歧义、含混或专业术语等的存在导致不同的概念理解时有发生,所以传统辩论中的对于定义的讨论在整场比赛中占据尤其重要的地位。所以本文以传统辩论为例对于辩论赛的定义环节进行讨论。先来看一个例子。在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的决赛中,正反双方针对“钱是不是万恶之源”的辩题展开辩论。正方对于“万”字的定义是种类繁复、数量极多,反方对于“万”字的定义是全部、一切。在正反双方交锋的第一个阶段,反方一辩就向正方提出质疑:“世间上的恶可是成千上万,难道用单一的钱就可以解释所有的恶吗?强盗杀人放火也许是为了钱,但难道今天家庭暴力、虐待儿童甚至种族大屠杀都是为了钱吗?”,而正方二辩为了维护己方对于“万”字的定义也提出了如下说法:“他们(对方辩友)告诉我说’《辞海》中万是一切,可是我方也查过《辞海》,无论是《辞海》、《辞源》,还是《说文解字》,万从来就没有一切的意思.其实钱是万恶之源,就是说钱能够产生数量极多,而且品种繁复的恶行。”由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一般情况下在双方正式开展辩论时第一个任务就是“确认定义”,一般由双方的二辩完成,这个环节的目的在于双方就对方立论当中所提出的定义进行再确认,并通过质询的方式厘清概念的内涵、外延,承担此工作的辩手一般被赋予两个任务,一是寻找与对方定义的共识,并确定下来;二是针对双方理解有分歧的部分,向对方和评委解释为什么己方的定义是更有意义的或是更容易接受的。上文提到,辩论赛为辩手双方与评委和观众构建意义共享空间,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对定义的讨论和共识的达成,其最大的作用便是扩大传播双方的共通的意义空间。意义交换的前提是交换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所以定义与达成共识的环节是打通对于含混、多义、暧昧的语言符号的理解,是整个辩论传播活动的基础,只有建立在共通的意义空间之上的辩论,才是有意义的辩论。如果双方对于辩题中的语言符号的解读并不相同,而双方又没能在最一开始找到分歧并充分讨论,那么整场辩论赛将会陷人不知所云的争论中,双方只能讲自己准备好的辩词念给对方辩手以及评委,这样完全丧失交流、互动的辩论活动由于根本无法进行意义交换而使得辩论比赛成为一场演讲比赛或者是辩论秀。
1.3规则——最大程度上消除传播障碍
辩论赛作为一项竞技活动,规则是其必不可少的一环。不同的赛制规则各异,但经过笔者分析,得出共通点如下:时间的限制。辩论赛规则对于每一位发言的辩手都有时间限制,并明确指出“时间用尽两次铃声提示,发言必须停止”,并且,时间限制对于正反双方同样适用,正反双方每一个环节的发言时间都是对等的。在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辩论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对方讲话滔滔不绝插不进话而失去表达机会,经常会遇到自己的发言由于被别人打断而中断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由于年龄、身份、性别、个性、职位等的不同而无法保证传播主体在地位上的平等,而辩论赛的时间限制正是提供了这样一种平等的条件,让阻碍平等沟通的因素对于传播过程的影响减少到最小。质询环节的设置。质询是辩手对于对方辩题所提出的任意一个概念、论点、论据展开的询问。一方只能问,一方只能回答,且盘问方有权力终止答辩方的回答。质询是一个剥开对方对概念和语词的华丽包装以便更直接、深人地探讨问题的环节,之所以要赋予质询方以主动性和打断权,则是为了保证整个问答过程按照质询方的意图进行。由于无法规定答辩方必须直面回答问题,所以只有赋予质询方主动权,才有可能避免答辩方用含糊不清的语言蒙混过关或逃避问题。因而质询环节的设置,是最大程度上避免语言符号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造成的传播过程中的障碍,并在程序上限制辩手必须讨论质询方提出的问题,不跳出辩论的核心范围。综上,我们发现,辩论赛的规则设置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双方有平等的交流平台,并且在各个环节上都试图尽量减少语词的含糊性以及辩手的恶意逃避所导致的传播过程的中断,因而规则的设置是辩论赛区别于非正式辩论的最重要的特点,也是辩论赛作为一项对抗性传播活动能够保证其传播效果的重要基础。
2结语
自大陆高校代表队1986年参加亚洲大专辩论赛起,电视辩论在我国发展历经十余个年头,笔者认为,从宏观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1986~1993年,1993~1997,1997~1999年。1986年~1993年这一阶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电视辩论的“上升期”,此期间人们对大专辩论赛处于一个由不了解到了解,由冷漠刭热情的过程之中。而这一时期恰恰也是电视这一强势媒体介人中国家庭生活最迅猛的时期,客观上为大专辩论扩大社会影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各种因素夹杂在一起,最终促成了神话般的''''93复旦辩论队的横空出世,至今《狮城舌战》仍是许多辩论爱好者的启蒙教材,而“起承转合”的一至四辩的角色分工依然被许多辩论队奉为圭臬,在其后数年内,大陆各高校辩论队都难以摆脱复旦的影子。尽管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一支队伍绝非无可挑剔,但是他们毋庸置疑是新加坡辩论模式发展至顶峰的标志,因此获得后来者的广泛敬意当之无愧。
而任何一个事物到达顶点也就意味着站到了下滑的起点。1993年之后,电视辩论可怕地、不断地以一种重复性的面孔出现,其间的“长虹杯”大专辩论邀请赛,1995年上海第一届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更多的是对狮城模式的一种强化,而绝非突破与创新。此种模式在1995年代表中国大陆出战国际大专辩论赛的南京大学队的身上发展到了极致,其突出的特征便是霸道的逻辑,华丽的词藻,极端的归谬,频繁的类比,乃至如出一辙训练有素的笑容与手势,不由得使人啧有烦言。这一点南大辩手自身都无法否认,甚至有辩手在某大报上发表文章《辩论反对辩论》,国内一时对电视辩论责难之声四起。而1997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大专辩论赛似乎只是在进一步论证人们对辩论赛攻击的合理性,首都师范大学的失利也正式宣告了新加坡模式的死亡,而电视辩论也由天堂落到了地狱。因此,1993年到1997年这一阶段似乎可以概括为电视辩论的“下滑期”。
1997年之后,回到起点的电视辩论赛进人了艰苦的摸索期。在深刻的反思与广泛的征求意见之后,1998年举行的“蓝带杯”对赛制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攻辩环节,到19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更是有了大动作,完全取消二、三辩陈词,增加自由对话环节,保留攻辩。赛制的调整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比赛观赏性的提高,使得电视辩论赛重新恢复了活力。在此笔者不得不怀着敬意提到99年的西安交通大学队,可以说这一支队伍对于辩论而言,扮演了一个“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角色。本人以为他们是在复旦大学之后,惟——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辩论的升华的队伍。从理性的角度分析,1999年西交大队的成功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主观上是由于四位辩手实力强且平均,风格各异而又互补,尤其是一辩樊登、二辩郭宇宽,在“西交大模式”中扮演了两个不可缺少、权其重要的开创新角色,如果没有这两位的全新风格,那么西交大恐怕也很容易滑入平庸。而客观上的因素恐怕要归功于艰苦摸索之后赛制的全新变更。
就2000年全国大专辩论赛而言,主办者在赛制上显而易见地花费了大量心血,在''''99国际大专赛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调整,突出表现为以下三点:其一,强化了一辩的功能,增加攻辩小结,缩短陈词,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止“背诵型”一辩的出现。其二,取消了自由人制度,将自由人对话转换成正反双方二、三辩的攻辩。其三,增加了观众提问,使得比赛的不可预见性进一步加强。应该说,这一赛制的改进基本上是成功的,二、三辩攻辩加强了比赛的比抗性,事先很难准备的观众提问对辩手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得比赛的可观赏性进一步强化。但是,作为一名亲身参与的选手,我依然感觉到了其中的不足之处。第一,就一辩的功能而言,该赛制在防止“背诵型”一辩出现上并不尽人意,很大程度上只是增加了一辩的背诵量。因为在拿到辩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对于对手的观点一般都可以有六七成的掌握。而攻辩小结至多只有一分半钟,因此只要根据本方的提问,抓住几个大的方面,多准备些内容,攻辩小结自然可以顶过去。要蒙住评委,恐怕也并非难事。
第二,就攻辩环节而言,该赛制要求提问的二、三辩只能提问,回答方只能回答,不得反问,并且规定提问只能用10秒,而回答可用2o秒。实际上,由于一辩陈词降至2分钟,提问方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对一辩陈词的一种补充,必须起到一个进一步展开体系的作用。可以充分利用规则,每次回答用足20秒,提问方便只能问出三个问题,这样必然减少攻辩的回合,容易降低比赛的精彩性。并且该赛制还规定提问方可任选二、三辩进行回答,因此大多数队采取了只玫二辩或者只攻三辩的策略,使得比赛责任不能被公平分担。
第三,观众提问的设计本身很好,但规定由一、二、三辩回答,相对而言,削弱了四辩的作用。纵观本次比赛,我们不难发现,以前一辩的尴尬地位似乎由四辩取而代之,即只要在自由辩论中发言几次,再加上大段陈词便大功告成,这种架空四辩的方式实际上也限制了许多优秀四辩的发挥。
笔者认为该赛制可作如下改进:首先由一辩陈词2分钟;其次由双方二辩对话,各用时2分钟;再由双方三辩对话,各用时2分钟。至此双方阵线完全展开,可进入攻辩阶段,先由正方一辩向反方四辩攻辩,再由反方一辩向正方四辩攻辩,用时各为l分30秒;攻辩结束由双方一辩用1分钟的时间作攻辩小结。之后是4分钟的自由辩论,然后进行观众提问,—、二、三、四辩均可回答,但不得一人回答两次,最后由四辩进行总结陈词。
这种设想基于几点理由,其一,经过''''99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检验,自由人对话环节,本身是成功的,只不过是由于自由人以游离于整个队伍之外的感觉才将其取消。其实与其取消,还不如扩展到正反双方二、三辩各做一次对话。其二,将攻辩缩短成一次,既可体现攻辩与二、二辩对话的区别(前者强调对体系的补充,后者强调双方的对抗),又不嫌累赘。将提问与小结均交由一辩完成,可以进一步强化一辩。其三,明确攻辩对象为四辩,加强四辩责任。其四,观众提问四位辩手均可回答,强调比赛责任的平均分担。当然,以上仅仅是本人的一孔之见,还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本人认为尽管辩论模式的发展的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绝不是没有方向的。多年的比赛实践证明,其发展始终强调两点,其一是对抗性,即强调思维的碰撞,只有碰撞才能产生火花;其二就是整体性,必须要求比赛责任的平均分担,一个队伍只有平均实力强才是真正令人心悦诚服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