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89-02
0 引言
经济发展模式是影响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面对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情,要确保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就会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为继的窘迫局面。
1 传统发展模式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传统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过去,我们曾经或正在以经济增长论发展,或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将实现人的全面需求作为发展的最大动力。这种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片面关注的结果必然造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生态系统的失衡,使生态环境自有的生命支持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导致生态资源将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稀缺资源,甚致造成环境灾难。传统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的膨胀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在造成自然环境不可逆转性破坏的同时,也削弱了生态支持能力和服务功能,使生态濒临崩溃的状态。虽然环境影响的滞后性使我们目前无法准确测定人类距离全球生态极限还有多远,但我们却清楚地看到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沙化、臭氧层空洞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灾难,伴随着人类跨入了21世纪,成为新世纪的难解之结,而且其影响远远超出地或的界线。
经济系统的失衡,使经济发展的持续能力降低,也阻碍了经济发展,甚至引起恶性竟争。其实发展即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实现经济与文化、政治和环境的相互协调,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的人文性和价值性,谋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繁荣。
2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使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特征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组织企业内部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二是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基本特征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三是社会层面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基本特征是: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源的循环。
四是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基本特征是:把整个社会作为循环经济的整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负担最小化,把全社会建成循环型经济社会。
3 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举措
1、引言
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57%,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注重“量”的提高,忽视了“质”的提升,导致城乡差距拉大等系列问题,城镇化发展质量广受诟病。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城镇化的质量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城镇化质量评价是了解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科学方法,传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已难以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因此适时构建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的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传统城镇化而言的,“新”简要的说是指城镇化发展的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型”是指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是以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为发展原则,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为推动机制,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1]。
2.2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评述
关于城镇化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国内外很多学者和相关部门都发表过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研究成果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联合国人居中心的城镇发展指数(cdi)[2]和城镇指标准则(uig)[3],cdi是从基础设施、废弃物处理、健康、教育及生产5个方面评价城镇化质量,uig中包括居住、社会发展和消除贫困、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和经济管制等5个方面的指标;国内学者中最早研究城市化质量的是叶裕民,她从城市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个方面的相关指标评价城市化质量[4]。最新的城镇化质量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有:张春梅等在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从经济竞争度、民生幸福度、城乡统筹度和持续发展度四个方面构建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综合测评指标体系,以江苏省为例进行测评分析[5]。何平等在已有相关城镇化质量测评研究的基础上,从城镇化内涵和城镇化质量内涵的角度出发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7个方面,分别是人口就业、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资源环境及城乡一体化,较好的体现新型城镇化内涵中人的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6]。
相关研究中对城镇化质量的评价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但目前仍缺少针对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在综合考虑评价数据能够统计得到的前提下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丰富城镇化质量研究的成果。
3、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
在对城镇化质量评价相关文献评述和深刻理解新型城镇化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出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6项准则下属24项指标。指标层以反映新型城镇化基本特征和数据容易量化获取为原则,以正确评价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为目标来选取。
参考文献:
[1]王素斋.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目标与路径.理论月刊2013年第04期:165~168.
[2]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r].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2002: 116-118.
[3] united nations human habitat. urban indicators guideliners[c]//united nations human settlement programme.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s, 2004: 8-9
[4]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7-31.
[5]张春梅等.发达地区城镇化质量的测度及其提升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7月,第32卷第7期:50-55.
[6]何平等.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统计研究,2013年6月,第30卷第6期:11-18.
作者简介:1.张高岭(1989——),男,汉族,河南驻马店人,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建筑技术经济及管理。
[ 关键词 ] 知识经济 知识商品 知识商品经营理论体系
知识是以人为主体,对客观事物认识活动的总结与归纳。知识具有显性和隐性二重属性,因此通常我们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广义的讲:显性知识是社会发展普遍需求,通过语言、文字、传媒等形式进行广泛传播的知识。隐性知识是在显性知识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应用目标,有所创新,独有所长,仅有少数人(组织)掌握或应用的知识。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和客观世界的无限性,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研究是永无止尽的。知识的隐化是相对的,知识的显化是绝对的,知识的发展是绝对的。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物质商品和知识商品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商品的地位逐渐提高、作用愈来愈明显,主要表现在:知识作为物质商品的生产要素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已经成为物质商品的最重要生产要素;与物质商品的社会再生产一样,知识商品的社会再生产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引导并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物质商品充分体现了丰富多彩、门类繁多等广泛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与物质商品一样,知识商品也具有广泛性和发展性。
其广泛性来源于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从空间上看,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位、每一个角落,知识无处不在。
(2)从时间上看,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阶段、每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发展进步都体现了知识的广泛使用和不断创新。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的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知识商品必然无时不在。
(3)已经建立的多学科、多门类、多层次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大容量的广泛存在,更深层次揭示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新理论层出不穷,相应的应用技术也不断涌现。作为无形资产,知识商品体系繁多,规模庞大,逐渐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
知识商品的发展性来源于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物质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其生产过程中就基本确定下来了。而知识商品则不同,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虽然在生产的时候也为一定的目的和方向所规定,但在使用过程中经过某些适用性改变之后(甚至不加改变),便可以不断地衍生。若横向转移,可扩大使用价值的范围和领域;若经纵向渗透,则可继续生产出一系列相关新知识。
(2)各种知识商品通过人脑的组合加工而形成的新知识大于投入各种旧知识的简单相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知识将取代并超过旧知识。
(3)由于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对同一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的认识具有局限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同一知识商品潜在的使用价值的认识与应用能力将会逐步提高,导致在现实生产的使用过程中,知识商品使用价值必将不断扩展。从而,有利于新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研制生产,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并进而为整个社会带来广泛的经济效益,必然促进社会生产的扩大与发展。
(4)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会提高这些生产要素的生产率。知识投入的逐渐加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全面繁荣与发展,这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完全一致的。
相对于物质产品,知识具有两重属性(隐性、显性);相对于物质商品,知识商品具有多种特性;相对于物质商品的社会再生产,知识商品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规律与物质商品截然不同。知识商品的广泛性和发展性,决定了其区别并相对与物质商品而自成体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知识商品经营理论体系由以下基本理论构成:
知识商品导论:探讨知识的二重属性(隐性、显性),分析知识商品的十大特性,明确与知识商品经营理论相关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论证知识商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内在规律,阐述知识商品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的概述:明确知识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以知识商品化、知识商品的大规模社会在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形态,分析知识经济的由来、现状,阐述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研究知识经济的现实意义及应对策略,并预测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前景。
知识流通经济学:在尊重知识的两重属性、知识商品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十大特性的基础上,分析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研究知识商品规模经营,对社会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各个阶段的影响及其内在的经济运行规律。探索和研究知识商品市场运行机理,分析知识商品市场需求、资源分布,阐明知识商品流通在知识的社会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营销学:在尊重知识的两重属性、知识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十大特性的基础上,研究知识商品营销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策略、方式、方法。
知识经营的系统应用: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改革市场经营体制,建设、完善知识经营应用系统的必要性。
[关键词]县域经济 发展路径 对策选择
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
1. 经济总量小,发展水平低,速度较慢
由于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滞后,增长主要依托所在地区的市区经济。从地域上看,市区经济是经济增长的轴心,县域经济发展则相对缓慢。根据调查,地级市所辖的县域经济,GDP仅占市总量的1/5左右,3个县域经济总量只有一个县级市的经济总量。人均GDP比全国人均水平低近40%~50 % , GDP对财政增长的贡献率比全国低近10个百分点,反映出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差距大,经济总量增长慢,经济运行质量差,经济增长与人口矛盾突出,难以提高人均富裕程度。
2.低水平加工工业构成县域工业主体,拖延了工业化进程
计划经济时期,农业县围绕农产品加工和为农业服务,形成了一批小丝厂、小肉联厂、小化肥厂、小烟酒厂、小农机厂等小型工业企业。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食品、纺织、机械、化工等企业不断萎缩,少数勉强维持生存,其余纷纷倒闭破产,使既有的工业体系遭受了重创。由于招商引资竞争几近白热化,先天条件不足的农业县成了被投资者不屑一顾的地方。近年来,改造和新上项目又很少,少量招进来的一些企业也因多种原因造成运转困难,导致其在工业存量调整时没有新的增量弥补,整个工业化进程非常缓慢。
3.传统农业主导经济发展,以农业经济为主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县域经济中,工业经济地位微弱,农业产出占的比重很大。在县域经济中,粮食、油料、棉花、水果、肉类、蚕茧、水产品等起主导作用。并且农业总体上停留在传统农业水平,结构调整起色不大。目前,农产品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矛盾十分突出。
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剖析
1.区位弱势明显,自然资源稀缺,基础设施落后,人口素质较低
绝大多数农业县远离大中城市和交通枢纽,不沿边,不靠海,非物流主要通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项目、人才都要向最适合其增值的大中城市、交通枢纽和平原地区流动,对条件差的县级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边远山区、丘陵地区的小县,优秀人才大多是匆匆过客,企业落足屈指可数,区位劣势十分明显。县域地区,多数无丰富的矿产资源,也无优良的森林资源,水电气也不富足,除农副产品外,工业所需原材料,基本靠外地输人,制约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2. 经济结构不合理,结构调整不到位
农业比重过大,工业化程度低,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从产业看,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与市区经济差距很大,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从农业内部结构看,许多县仍表现出粮猪型二元结构的传统农业特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浓厚。农业内部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发展不充分,种植业以普通粮油为主,优质粮油和名优特新产品发展不充分;畜牧业内部以生猪为主,其他品种发展不充分;林果业以数量取胜,好的不多,多的不好,有量无质,有质无量,不能形成市场优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低质产品积压,优质产品不足,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难以为农民增加收人。
3.现行财政体制不合理
1994年建立的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带有强烈的过渡色彩。最突出的是财权划分与事权划分不对等。一是收人上移,县乡财政成为层层集中的对象。中央集中税收过多,地方所得比重下降幅度大。二是事权下放,县乡财政支出不断增大。三是财政资金管理不严,监督不力,上级只下达财政收入任务,而对财政支出和负债缺乏刚性约束,导致县乡支出管理控制不严,核算不规范,支出随意性大,多年来统一制定的支出控制标准如一纸空文,有的盲目追求政绩,投资一再失误,留下巨额债务。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壮大县域工业经济,增强经济实力
县域经济要以工业化为核心,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改变农业大县、经济弱县、财政穷县的根本途经。以县城为中心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着力构建农产品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延长产业链,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工业结构,提高县域工业的产业层次,增强县域工业的竞争力。要加快县级企业改革进程,全面实施以破产出让、兼并转让、解体拍卖、引资合作为主要形式和“两个了断”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要使企业改制与招商引资相结合,鼓励实施企业资产重组,在资产重组中注意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和项目,优化资源配置。
2.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为了适应加人世贸组织的新形式,县域经济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油,无公害绿色食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注重培养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名牌产品,采用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进入城市消费市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按照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快建立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
3. 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建立合理、规范的财力分配和转移支付制度
合理划分县、乡两级财权与事权。要调整事权和财权的划分程序,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事权,根据事权确定支出,根据支出再确定各级政府的收入,使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财权范围和支出职责得到明晰,减少各级之间的“侵权”行为,增强基层政府的财力,促使基层政府量入为出,消除其以事权、财权、人权分离而过度举债的口实。
参考文献:
[1]鞠正江: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2005(3)
[2]贾 徐慈贤:加快县域特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5(10)
【关键词】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 环境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化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人类寻求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逐渐缩小,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在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循环经济逐渐被我国认可和引用,相比之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其显示了自身的优越性,因此,需要有关人员不断对循环经济理论上进行新的探求。
一、循环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
(一)内涵上
传统经济学是指以“经济人”为理论的前提假设来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其中,“经济人”内涵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且人都是自私的;第二,每个人都是理性的,都精通算计。
循环经济学又叫做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在人、自然和科技发展的环境下,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以及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过程中,将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来增长经济价值的方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物流方向上
传统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消费―排放几部分构成的。人们通常通过生产和消费,最大限度上的将地球上的资源开采出来,并将产品生产和消费之后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到空气、土壤或者水系之中。
循环经济是从将资源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以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开采和利用资源。实现清洁生产、废弃物、开采资源的综合利用,并将可持续和可重复利用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在物流方向上形成了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
(三)基本特征上
传统经济的基本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减量化能够减少生产和消费中物质能源的流量,再利用能够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再循环能够将产品使用后的产生的垃圾资源转变成再生资源。
二、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理论上的发展
循环经济较之传统经济,其倡导的是一种和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其最终发展目的是实现资源的最优生产、减少浪费和废弃物的排放。相比传统经济而言,循环经济主要在理论上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一)新的发展观
传统经济将经济发展和进步等同于经济增长,将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于国民经济增长,这种片面、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危害了人们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而循环经济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的虚假性观念,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新的发展观。新发展观认为,生态环境的承受力以及自然资源的可开采率都是有限的,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进行超越自然环境承受力的开采,要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要能够为了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放弃局部的经济利益以及眼前的利益,杜绝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效益。
(二)新的价值观
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第一,自然环境本身具有价值,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和人类劳动实践开采的关系上,人类劳动能够提高资源环境的价值,反之,也能够降低资源环境的价值。第二,通过资源开采所获取的经济价值要与其所造成的社会价值和环境价值相协调。打破传统经济学中将三者孤立的局势,禁止由于过度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环境价值造成的损害。新的价值观指导循环经济的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时,不能将其视为材料的垃圾场,要在利用资源的基础上维持其循环系统;第二,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科技时,要考虑到科技力量对自然环境的修复能力,发展和应用有益于环境的科学技术;第三,循环经济的新的价值观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能只考虑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还要积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
(三)新的资源观
传统经济中,人们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获取,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制开发,最后导致大量资源的枯竭。同时,传统经济没有考虑到资源利用带来的负面效应,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极度恶化。而循环经济在实践和认识、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中形成了新的资源观,提出人们对资源开发要尊重人和自然资源和谐的规律,要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共同发展。因此,循环经济要最大程度上实现减量化、再使用以及再循环,从资源开采到资源利用、生产、处理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战略。
(四)新的生产观
传统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程度上对资源进行开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自然资源带来了浪费。而循环经济观是要在考虑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实际承受能力来对资源进行开采,且在开采中注重对资源的合理化开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创造出了源源不断的可持续的社会财富。循环经济的新的生产观要求,在资源开采、加工、利用和处理中,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尽量开采可再生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比如:可以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来实现社会经济效益,也可以用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从而实现资源的良性开采和使用,实现可持续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