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承文化的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广西;福寿文化;传承;创新途径
G127
中华福寿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民族教化方面具有潜移默化、民族规范和民族凝聚等作用,是我国文化宝库里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人民物质和精神日益丰富的今天,福寿文化成为社会普遍需要的文化之一。广西地理资源丰富,山川秀美,是多民族长期居住融合的地区之一,是国内分布最多的福寿资源区域。研究福寿文化的传承,探讨福寿文化的创新传播之路,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福寿文化的内涵
福寿,简言之即“幸福长寿”。福,指幸福、福气。凡富贵寿考、康健安宁、吉庆如意、全备圆满皆谓之福。①《尚书・洪范》载道:“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②孔颖达疏云:“‘一曰寿,’年得长也。”寿,指年寿、寿限,进而引申为指长寿,活得岁数大。福文化的思想内涵是“阴阳合一”,寿文化最基本的思想内涵是“天人合一”,福寿两全成为人们的理想,俗语里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春联里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都是这种理想的体现。
福寿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随社会历史变迁而丰富发展。总体来说,福寿文化就是以追求幸福安康长寿为目标、以传承和谐美满生活为主旋律的文化复合体。福寿文化的主体承载者是长久生活于某一福寿区域中的居民,他们自发地形成了以福寿为美的审美理念,养成了天人合一、福寿安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氛围。
福寿文化的内涵经过数千年发展而日益丰富,经过长久居民数代人不断积累而形成,具有地域性。上升到哲学高度,福寿文化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实践成果,是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是生命寄生于天地之间的良性状态。
二、广西的福寿文化
作为列入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省份之一,广西地处祖国西南部,南面临海,北面靠山,与内陆链接以桂柳走廊为主,地理位置特殊,形成了丰富的原生态福寿民族文化资源,是中国福寿文化的重镇。广西的福寿文化呈现出一系列特征。
(一)广西福寿文化源远流长。远自宋代,桂北永福县就出现了摩崖石刻“百寿图”,被视为稀世之宝,数百年来盛传不衰,具有很高的艺术研究和审美价值。而镌于该县中心凤山顶上的石壁“福”字石刻,传说乃据宋代武状元李琪之掌书“福”字,由高僧雕刻而成,距今800多年。巴马在秦代就已归属中华版图,隶属桂林郡,因地处偏远,山水丰富,居民安乐,无为而治,长久以来以寿见长,是世界五大长寿之乡中百岁老人分布率最高的地区。
(二)广西福寿文化资源分布较广。在中国老年学学会评选认定的41个“中国长寿之乡”中,广占10席,分别是巴马瑶族自治县、昭平县、岑溪市、东兴市、蒙山县、容县、永福县、扶绥县、上林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广西以占四分之一强的“长寿之乡”,居全国之首,广西也因此成为中国长寿之乡最多的省区。广西的福寿资源呈现片状分布的特点,不均匀地分布于桂南、桂北、桂西北、桂东南等区域。广西的福寿资源差异性突出,一地的福寿文化与另一地的福寿文化具有很大的不同,各具特色。例如,永福位于桂柳地区文化核心区域,形成了以福寿文化见长、以福寿安康长乐为主题的福寿资源;容县是侨民之乡,形成了以侨民侨居为主题的福寿资源;巴马是瑶族长期居住的地区,形成了自然山水养生长寿的福寿资源。
(三)广西福寿文化与独特的山水、地理、人文紧密相连。广西地处亚热带地区,受海洋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广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海拔落差较大,地理自然资源丰富。广西常年雨量丰富,汛期时间长达9个月,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是下游西江、珠江的主要给水地区。充沛的水资源长年累月不断冲刷于山川间,形成了丰富奇特的喀斯特地貌。这些福寿文化的片区就处于这些喀斯特地貌中。长期以来,因交通不便,广西区域内的片状福寿群体独立自由自主发展,不受外界干扰,不受其他临近福寿群体影响,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系统和日常生活体系,是一个个独立的“桃花源”。例如,永福以福寿文化的阐述见长,巴马以自然山水养生见长等等。
三、引导传播广西福寿文化的意义
在现阶段,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广西福寿文化,去旧变新,赋予其科学内涵,成为摆在民族文化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引导传播广西福寿文化,有利于推动边疆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事物发展总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总是曲折向前发展的过程。广西福寿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悠久性等属性,是凝结各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精神纽带。发掘、弘扬广西优秀的福寿文化遗产,有利于繁荣当今文化事业,建设西部和谐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提高文化发展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根据新时代新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部署,引导传播福寿文化应该被地方列为当务之急。只有一个个民族地区、民族区域的文化发展起来,才能为区域整体的文化增添动力,才能丰富一个国家的综合文化实力,为国家的整体文化软实力增添活力。
(二)引导传播广西福寿文化,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同世界的融合进一步加强,一些洋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以其仪式简单、过程浪漫等优点,正越来越向传统的民族文化提出挑战,以致于当下的年轻人对于西洋节如数家珍,对于自身的文化传统无知淡漠。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激荡下,有越来越多的传统福寿文化不能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若不积极去旧变新,许多优秀的福寿文化将面临被历史湮没的危险。这其中的原因复杂,既有文化主体自身发展的原因,也与主管部门缺乏引导和先进管理相关。广西福寿文化是广西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积极动员,发掘整理,去粗取精,去旧变新,发展、弘扬传统的福寿文化,促进民族团结,激发正能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四、广西福寿文化的传播和创新途径
笔者以为,广西福寿文化要去旧变新,宏观上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福寿文化本身、福寿文化的宣传者、福寿文化的经营者,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实现变新,具体表现如下。
(一)广西福寿文化本身:扬弃与传承
福寿文化本身是一个变动的虚拟体。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福寿文化呈现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历史内涵。福寿文化的内容不断丰富、不断发展。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福寿文化都与当时的社会物质条件、精神条件和价值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当代的福寿文化本身正呈现出新的活力和生机。作为主体,福寿文化承载了丰富的福寿历史文化,深刻影响着福寿群体和福寿群体的周边人群,形成一种无形的强有力的软实力。
由于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制度的钳制之下,视野狭窄,活动范围小,从而形成了许多诸如五四时期批判的旧道德、旧伦理、旧观念等“文化包袱”,具有愚昧性和保守性,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一些地区的祝寿礼仪文化,不仅花样繁多,而且巧立名目,铺张奢靡,造成财力、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而“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的世俗旧观念,致使超生频现,导致男女比例失调,不利于社会发展。
广西福寿文化本身,要从内容上剔除那些烦琐的、有危害的、具有迷信色彩的部分,保证广西福寿文化的纯洁性、丰富性和健康性。我们要挖掘丰富的广西福寿文化资源,让福寿文化在一种和谐氛围中实现健康发展,使人人都能享受到福寿文化带给大家的滋润和哺育,让广西福寿文化更富有积极意义。
(二)广西福寿文化的宣传:倡导新形式、新内容
熟悉电视节目的观众一定不会不知道,历史巨制《大长今》、《甄传》几乎征服了所有的电视观众。二者为何如此成功?观赏过的人们都知道,它们的一个重要成功因素,在于表现了许多优秀的中韩民俗文化,例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等,犹如摆在观众眼前的一道丰富大餐,色、香、味、形俱佳,把历史真实地再现在观众眼前,赢得高收视率确是合乎情理。
《大长今》、《甄传》的事例启示我们,作为广西福寿文化的宣传者,要力求用新形式、新面孔来宣传和弘扬本地域的优秀民族文化,而不是止步不前,墨守陈规,应该吸取精华。把优秀的广西福寿文化通过有意义的手段或方式以现代的形式表现出来,剔除消极的、迷信的、落后的部分,通过补充新内容加以合理改造而以新面孔出现,不断地把广西福寿文化推向前进。
要用新的方式来发扬广西福寿文化,离不开现代媒体的传播,特别是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工具。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通过其自身特有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引导广西福寿文化的前进,不仅能满足受众精神需求,满足他们的娱乐需要,而且能够拉近受众和媒体的距离,提高节目的观赏性和收听收视点击率,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可喜的是,一些电视节目、网络媒体已经认识到了广西福寿文化的重要性。如广西电视台2012年以来制作、播放的《广西历史文化大讲堂》,是一档大型的有关本土历史文化的系列电视节目。该节目揉入丰富的电视元素,讲述故事化、呈现影像化、嘉宾学者化,富于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得到社会各界的称赞,先后获得多项国家奖项。其次,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用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加强广西福寿文化的宣传推介。在网络媒体方面,最知名的是广西永福县打造的“中华福寿网”,通过“福寿文化、福寿节、福寿物产、福寿丛书”等栏目传播福寿文化,深受大众欢迎。
福寿文化是民众最容易接受并广受关注的文化形态,电视传播既能传承传统文明,又能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既能取悦民众,又能引导民众,有着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现代媒体再现福寿文化,在题材上有着取之不尽的资源。福寿文化能与现代媒体联姻,使民俗的传承摆脱了地域时空的限制。福寿文化的宣传者要着力打造福寿文化品牌,发扬优秀丰富的广西福寿文化,就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媒体。以鲜活的艺术形式、饱满的艺术内涵征服受众,既满足了受众的需求,又传播了福寿文化,更重要的是保证了广西福寿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可见,福寿文化工作者只有不断地创新、发掘新的内容,才能持续地推动广西福寿文化的发展,保证广西福寿文化的活力。
(三)广西福寿文化的经营:创办福寿文化产业
中华福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累,文化含量和精神含量异常丰富。怎么开发好这个资源是眼下的重要课题,而福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则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模式。
福寿文化旅游开发就是以一个地区的福寿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开发。广西福寿文化具有西部地域性、多样性、多层次性的特点,涵盖非常广泛,以民间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度习俗、民间艺术等,其内容极其庞杂丰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无形的甚至在心理上感觉不值一提的现成资源,非常具有市场潜力,只要开发得当,就能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西北师范大学民俗学教师王贵生认为:“民俗文化走向市场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创办福寿文化产业,同旅游业紧密结合,实现协调发展,已经是中华福寿文化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广西,2006年至今连办7届的桂林永福养生旅游福寿节,2008年至今举办4届的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以节庆方式诠释福寿文化的精髓,都是很好的实践典范。这些以传统福寿文化为基础的节庆活动,承担了保护当地特色文化和发展经济的双重功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作用非常明显,实现文化与地方经济良性循环。如永福县通过举办养生福寿节,既弘扬了福寿文化,又提高了永福的知名度,永福走出国门,世界了解永福,养生福寿节成为促进永福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盛会,提升了县域经济竞争力。而巴马作为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通过文化品牌“巴马国际长寿养生文化旅游节”,向世界推出了巴马国际长寿养生之都的美好形象,其中的长寿研究成为巴马长寿养生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和催化剂,展现了软实力、硬支撑的作用。
实践证明,通过主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福寿文化旅游业是一项具有可行性的成功举措。据《河池日报》2012年11月15日报道,巴马通过节庆活动的宣传、推介、洽谈,实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带动作用。2012年1至10月,巴马接待国内外游客191万人次,比2011年同期增长25%;实现旅游社会总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50%。福寿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举措既保护和发展了广西民族福寿文化,又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发展。
在开发广西福寿文化旅游资源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遵循规律办事。作为福寿文化旅游开发者,切忌盲目上马,乱摊项目,过度开发。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福寿文化旅游开发机制,按照市场化开发的思路,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完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保证硬件条件。其次要整合资源,推出品牌,形成优势。此外还要注重福寿文化的保护,不能因为游客的到来而发生变质,造成当地福寿文化的贬值。
注释:
①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
②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马庚存.民俗文化传承与城市精神培育[J].南京社会科学,2004,(7).
[2]钟声宏.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
[3]姜继为,吕桂兰.试论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4]萧放.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5]陶虹.依托福寿文化打造永福养生旅游业[J].法制与经济,2012,(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活态传承;价值;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67-01
一、川剧“活态”传承的现状
“活态”传承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进行传承与保护的一种方式,用文字、音像、视频等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方方面面,以此来达到对川剧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随着城市化改造,一些传统村落正在不断消亡,非遗文化产生的源头在发生改变。大量传承人离开原生地,他们也从此与“根”断裂。前文化部部长蔡武曾表示,“非遗”的传承链条正在中断,60年间传统剧种损失了三分之一,传统文化目前的生存境地已危在旦夕。
二、川剧“活态”传承的价值
川剧“活态”传承的关键在于“活”,结合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加以融合创新,完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文化的精髓。川剧是传承本土民族文化艺术的核心,是对充满着民间生活情调和地域风情的蜀地文化的重塑。
川剧是四川省优秀的文化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国家和四川省“十三五”规划中,遵循创新发展理念,推动文化创新,遵循协调发展理念,构建优秀文化传承体系等战略部署的实践探索,也是服务地方精神文化需求、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川剧“活态”传承的途径
(一)以创新形式开展川剧文化艺术的传播
其一,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媒体的迅速发展成为川剧新的发展途径,通过电视节目的展演并加以创新,不断丰富川剧戏曲类节目的种类及内容;改革或翻新传统的川剧戏曲剧目,结合时代编写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新剧,使川剧以全新的面目走向大众的视野。
其二,把川剧戏曲引进校园,将川剧艺术搬上高校课堂,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还为广大在校师生提供了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展现自我的舞台,为延续川剧的“活态”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三,针对川剧的地域性发展,在西南地区或成都本地设置川剧文化生态保护基地,实行“一带一”的政策,加强与周边地域间的文化交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活”起来。
(二)对川剧传承人的事业扶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载体即传承人,他们最大的价值是其对信息的传递,将传统技艺继承下来,传承下去。从被忽视到被关注,传承人身份的认定,是基层民间艺术家得到上层文化的重视。传承人们不仅要有使命感,还要通过传习手段引导社会的关注与保护,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川剧的根本便是“活态”传承。从“活态”传承的角度出发,为川剧的延续寻找一份新的途径,为川剧更好地发展谋求一条新的道路,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完善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邓运佳.中华梨园一枝花――川剧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郭峰.川剧[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4]厉震林,倪震.双轮美学――中国戏剧与中国电影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5]刘文峰.中国传统戏曲传承保护研究(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6]于学剑.当代戏曲创新思考[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7]姚於,王斌.川剧之困―――天下第一戏现状报告[J].新西部,2012.
[8]孙晓涛.论地方戏曲保护和传承与增强文化核心竞争力[J].四川戏剧,2012(2).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李梦诗,女,湖北宜昌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2014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第二作者:魏园,男,河北张家口人,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2014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发和研究能够传承母语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但由于课时有限和大班上课的客观情况导致成效甚微。笔者在多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粗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将提升大学生的母语文化素质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历年来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研究观点颇多,大致概括为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和趣味性等方面。而江立员、肖飞飞(2012)则提出“合理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应该是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性合一’的课程”。这其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则充分体现了母语文化的丰富内涵。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如一地贯彻母语文化的传承及教育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母语文化的精髓并主动承担传承的责任,将提升大学生母语文化素质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美文,在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获得母语文化的滋养。例如,在讲授林语堂《秋天的况味》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感悟关于秋的韵味的同时,可将内容扩展到中国古代诗文中关于秋的描写。中国古代诗文中关于秋的描写,多为秋风萧瑟、秋风落叶、秋风残照之类悲凉、肃杀气氛的写照。 诸如“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等。接着扩展到传统文化之中,也有秋风送爽、金风玉露、秋高气和、春华秋实的“正面”意象。诸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由此再与林语堂所揭示的秋的“另一意味”相比较:“于景物,为秋林古色 ;于文章,为纯熟炼达,宏毅坚实;于各色物事,为古老、纯熟、熏黄、熟练。总之,秋是代表成熟的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最终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况味也是人生的况味”这一主题。这样就可以将母语文化中关于“悲秋”和“喜秋”的文化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意犹未尽之中体会秋之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以4A网络教学论坛师生互动为平台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趣味
引导学生关注母语,传承母语文化,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和讨论母语文化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在充分享受母语文化浸染的同时,参与师生互动,参与讨论,提升关注母语文化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论坛的功能,在论坛中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对“为何要阅读经典”“何谓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学之路将去向何方”“什么是真正的侠义精神”“汉字的趣味”“中国古代诗文中的月亮意象”“中国的酒文化”“中国的茶文化”等话题非常感兴趣,他们查阅资料,提炼观点,纷纷参加讨论,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在讨论中学生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母语文化素质。
三、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撰写读书笔记,演绎再现经典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母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传承母语文化的关键是要大学语文教师调整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根据大一学生的思想和实际的能力,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载体”的教学思想,使各项教学活动都围绕一个中心――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素质;关照两个基本点――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和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弥补课堂教学课时有限的弊端,可以在大一的W生中开展“阅读文学名著,演绎经典桥段”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举办“回眸经典,挑战大师”为主题的文学名著改编舞台剧表演大赛,引导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改编与舞台表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进而激发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和再创作文学作品文本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母语文化素质。
实践教学结果证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不仅积极阅读文学名著,写出了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而且积极参加了文学名著改编舞台剧表演大赛,在改编与表演的过程中吸收母语文化的精髓,用实际行动演绎和传承着母语文化。
四、构建动态开放的微课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逐步加深,微课教学正普遍应用于大学、中小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微课”概念,将新媒体充分运用到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的课时本就少,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在课堂上传授,因此,教师可利用“微课时代”的契机,在课余时间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提升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的知识分类进行补充,录制5~10分钟的视频,这些视频要求主题内容突出、指向明确,做到一课一主题,便于学生把握;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思考题,在微课平台适当进行师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将微课制作成讲授类、讨论类、演示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以及微教案、微习题、微讨论、微评价等各种类型。”以此具备多元化和趣味性的特点,实现传承母语文化的终极目标。
面对边缘化的母语文化现象,大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研究提升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的方式方法。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承母语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很多大学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大学语文的母语文化传承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江立员,肖飞飞.大学语文课程“三性合一”性质定位的新探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2(11).
中国传统文化从古至今,延续五千年,经过世代的积淀、流传,已经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它形成了中国的社会文明。进入21世纪,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它仍然影响着我们当代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指导和推动着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其有着丰富的内涵:
第一,不断进取,积极有为的思想。《易经 象传》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就是"积极努力,永不停歇"的意思,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精神的概括。《易经》所说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论语 学而》中就有:"(君子应当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第二,要求统治者以民为本的思想。孟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以民为本的思想还体现在儒家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宗教和鬼神次之。
第三,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宇宙是物质生命、精神、道德的统一体,把自然界视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主张尊重一切自然界的生命体。在全球提倡低碳、环保、绿色理念的今天,"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厚德载物,孝敬长亲的思想。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基石,在很大程度上它决定着社会政治结构及意识形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道德伦理,提倡孝敬长亲的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伦理贯穿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教育、历史、政治思想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内涵之一。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精髓,有着长远的意义和价值。当前,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弘扬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的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荣誉感和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是文明民族觉悟和文明的集中体现,传承这种精神可以增强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我们的民族荣誉感和向心力。
其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可以指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第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明发展成为必要条件的今天,传统文化中仁爱、礼让、信用等一系列的伦理观念有利于信用体系的建立。
第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是把个人视为一个孤立的个体,而是视为整体关系中的一份子,重视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有助于人类社会健康文明的发展,从而构建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高校图书馆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高校是育人的特殊场所,是大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在高校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利于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荣誉感;有助于学生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到我国基本国情,从而更积极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大学图书馆作为产生文明、传播文明的地方,不仅是保存文化,而且也是传承和传播文化的场所。大学图书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通过馆藏资源、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在因素,引导、影响、激励和塑造读者,促进学校搞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于传承传统文化的图书馆文化构建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和谐发展,在新形势下,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高校文化通入到社会文化大发展大融合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为高校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
(一)图书馆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促进作用。传统文化的弘扬,不能仅仅依靠知识传授,更需要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熏陶、感染。课堂教育的教育功能是有限的,而图书馆的职能在弘扬传统文化、扩大和巩固学生的知识面上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而且,图书馆对学生的教育是让人置身与轻松、安静的氛围中不自觉的提高自觉的整体素质。
2、价值导向作用。高校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地方,是各种理论、思想、观念的聚集地,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各种不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这就要求高校重视学生确立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图书馆经过历史的积淀、凝练成了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它反映了整个学校的价值取向。在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取舍、书目的编排等方面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我们的传统文化。
3、精神陶冶作用。在高校校园中弘扬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让学生接受固定的、呆板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学会主动汲取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得到人生的意义,达到陶冶学生的人格的目的。在这个层面上,图书馆的工作具有特别的作用。一方面,它以馆舍设备和文献资料,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陶冶情操的场合,以学风、馆风、文化传统等方式,形成了一系列的观念形态,对学生的读书治学有着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从图书馆的布局结构、设计理念等一系列因素入手,构成高雅的治学育人的环境,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审美意向,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
(二)图书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1、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文献为高校传承传统文化提供着丰富的资源,在形成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方面有着深远而特殊的作用。因此,图书馆要有计划地、科学地、合理地针对传统文化的独有特征进行文献资源的建设。
2、提高馆员的自身素质。图书馆员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者,通过馆员的服务和劳动体现着图书馆的客观功能。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馆员同样肩负着崇高的历史重任。所以,就要求馆员必须提供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因此,要着重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图书馆员,使他们有全面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多元化的工作要求。
3、积极主动的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校园中弘扬传统文化涉及到学校各个部门,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要依靠每一个学校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有意识的参与。因此,也要求图书馆积极主动的研究和探索传统文化及其传承规律,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来进行文献的整理和搜集,馆藏的揭示与组织,情报知识的交流与传递,文献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一个具有传统文化氛围的阅读环境。
4、强化教育职能,突出育人功能。图书馆是校园内学生相对集中、频繁的活动场所。加强图书馆自身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建设,寓教育于服务,是图书馆在传承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责任。
5、注重导读工作。高校图书馆在搜集、利用馆藏的同时,可以开展导读工作,帮助读者的鉴赏力,在潜移默化中渗入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导读,引导学生进行辩证的思考,从而正确的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作用,做到取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窦坤、刘新科.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0(5).
[2]梁新潮.论图书馆文化的培育与图书馆形象的塑造[J].图书馆学研究,2004(02).
一、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是能掌握数学、力学、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将来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工业及民用建筑、岩土与地下工程等领域技术工作的专门人才。《混凝土结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代表性课程之一,包括《混凝土结构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两部分,主要讲述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结构体系的受力分析、设计方法等内容。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已修完《高等数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学生们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应当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计算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可以锻炼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自1893年法国首先开设混凝土结构课程至今,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历经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改革,但学生们仍普遍反映比较难学,不易理解和掌握。为此,本文尝试从传统文化经典与《混凝土结构》课程的有机结合入手,探索利用传统文化经典进行辅助教学的新方法。《混凝土结构》课程本身是纯工程技术学科,但目前获得共识的是:现代工程教育应向综合化发展,应在注重科学教育的同时也注重人文教育。综观很多大科学家、著名工程师的成长历程,一般都具有很突出的人文精神。他们以人性和理性的思维,兼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郭曰方认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应提倡将高尚的人文精神注入文化,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相生辉。
对于教育来说,本身是一种培养人才、传播知识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成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这些即将步入社会,面临激烈竞争的学生能够以更理性的心态来接受挑战。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仅仅依靠专业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需要在整个大学教育的过程中全面穿插、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哈艳等指出:人文素养对于理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和幸福生活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并具体分析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策略问题;刘德平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探讨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用人文气息去感染学生;用人文知识去丰富学生;用人文理念去塑造学生;用人文精神去引导学生;宫良伟等也直接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明确提出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多种途径将人文教育寓于专业课教学。人文教育本身包含的内涵比较丰富,在当前的倡导民族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最应当突出的正是传统文化经典。为此,本文将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基于自身实践,尝试将枯燥难懂的专业课程与生动有趣的传统文化经典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辅助教学的效果。
二、传统文化经典元素与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的结合方式介绍
四大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代表之一,尤其是其中的《三国演义》。由于故事精彩、人物形象经典而长盛不衰,《三国演义》在当代人群中仍有很大的影响力。为了将《三国演义》有效地引入进来,提高同学们学习《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作者具体采用了两种方式。
1.创作了教辅读物――《钢混三国》。《钢混三国》借用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三国人物编写了一定的故事情节,比较完整地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一种主要形式――框架结构。本作品定位为教辅读物,供学生们在课外进行阅读。具体来说,共24节,前4节是充满三国特色的故事情节,但围绕的是目前很热门的房地产话题,在不知不觉间引出了混凝土框架结构。然后让诸葛亮、关羽、张飞、刘备以房地产公司中高层的身份进行互动、对话,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理念、荷载和抗力、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梁(柱)的内力计算、楼板的构造和传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梁(柱)的内力计算、楼板的内力分析、梁的配筋设计、楼板的配筋设计、柱子的配筋设计、梁(柱)的控制截面、梁(柱)的最终内力及配筋、结构的裂缝计算、变形计算、耐久性设计等。为了增强作品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更形象地展示三国特色,书中对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重要人物配备了漫画式插图。人物的语言表达与面部表情实现了统一,趣味自生。除了人物形象外,在书中还点缀了不少表现人物互动的漫画式插图。
2.制作了结合三国主题与专业知识的动漫。为了达到更加生动形象的效果,作者还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这一重要知识点制作了动漫――《三国风云――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本作品也利用了诸葛亮、刘备、关羽等三国人物,但让他们“动”了起来,更加鲜活地演绎专业知识。
3.小结。以上作品结合《三国演义》,从全新角度来阐述了《混凝土结构》课程的重点内容,通过较为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诠释专业知识,帮助加深对一些关键概念和要点的理解。由于立意新颖,引起了较大的关注,部分反馈如下:①土木工程专业的在校学生:这种方式可以同时提高学习专业知识与人文经典著作的兴趣、帮助尽快掌握专业知识的理论体系,加深对很多具体概念的理解。比如,钢筋混凝土结构何以自成体系?结构需要实现的功能要求是如何得到满足的?结构分析方法和抽象的结构力学是什么关系?结构上各部分钢筋配置的道理何在?这些“高大上”的问题都能很有效地得到解答。这种引入传统文化经典的方式基本实现了“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并开启了阅读《三国演义》原文的?恿Γ?增强了人文素养。②建筑设计院的结构设计人员、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混凝土结构是目前最常见的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又是其中最常用的形式。在校学习时一直以为混凝土构件部分的分析和设计非常重要,但做实际工作之后才发现整体结构的分析更为重要,而这部分内容学的不是很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轻松愉快的阅读回顾一些有关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重要专业知识,加深了理解,温故而知新,提升了对工程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③此外一些社会大众也反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找到一个人文阅读与自然科学阅读很好的结合点,在温习人文经典《三国演义》的同时也学习了解了不少有关建筑结构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