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教育的地位

家庭教育的地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庭教育的地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教育的地位

家庭教育的地位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地位

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学生家长给学生提供的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但需要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同时需要家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探究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特别强的学科,同时它对学生文学品位和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包含了大量的人文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大多都是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然而学生的实践经验还比较匮乏,因此学生对这些文化精髓的获取和吸收都需要语文教师的传教和指导,但是小学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比较有限,学习空间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在教学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也就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对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学习和需求了。同时,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完成形成,而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中有很多内容都比较抽象,再加上课堂教学的制约性,就使得小学生很难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有效获取并吸收这些人文知识。然而这些人文知识通常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这时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就突显出来了。家庭的环境、家长的生活习惯以及行为规范等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然而教学课堂上的时间比较有限,学生投入到阅读活动中的时间也很少,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的家长跟学生一起阅读,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作业,让家长跟学生一起阅读,这样家长在辅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他们的文化素养也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也能更好地辅导学生的学习,从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家长的社会经验也比较丰富,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行为规范,将一些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化,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拓展

语文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并且它的综合性很强,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所以小学语文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教学课堂上的学习是很难完成的。小学生的思维和行为规范还没有完全形成,如果只是依靠学生的自制力是很难补充教学课堂上内容的缺失的。而小学生除了白天在学校学习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因此家庭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周末,以及寒假暑假,小学生在家里的时间就更多,所以,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有效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学生在其他一些领域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更好地发现、探究、学习,从而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而促使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如家长周末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等去参观、展览,积极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在这些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这样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暑假、寒假的时间很长,家长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孩子去旅游、参加一些拓展活动,从而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通过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知识。

三、家庭是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场所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家庭是小学生展开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家长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并根据小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补充语文实践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课外辅导。课外辅导不仅包括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的辅导,还包括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很少,并且学校所提供的实践教学设备也比较有限,这样都会制约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但是在家庭中,小学语文的实践机会很多,并且家长也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的机会,这样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能有效理解并掌握一些语文知识。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积极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些实践活动中,进而促使他们更加全面的发展。如在吃饭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学生要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并给学生做好榜样,这样就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周末去公园玩耍的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学生不能乱扔垃圾,要随手将垃圾扔进垃圾桶,并身体力行的去执行这些,还应该积极监督学生的一些行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坐公交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要积极给老人让座等。家长只有积极为学生做好榜样,才能有效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进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花.浅议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J].科学导报,2015(15):349-349.

家庭教育的地位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习行为;家庭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80-01

前言:小学生在成长教育方面,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人的一生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关系。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因此需要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来改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低年级学习行为

1、小学低年级学习的重要性

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将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需要在学校中度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应从孩子自身出发,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儿童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习是学习生涯中重要时间,小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学习文化课的重要时间段,同时小学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段[1]。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儿童早期产生的行为问题,到青春期后产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儿童早期教育影响着一生的成长。儿童在早期教育中,学校与家庭成为重要的教育群体,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影响尤为重要,首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应为儿童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儿童成长过程中严禁出现由于家庭因素产生焦虑现象,家庭的美满与儿童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在临床试验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家庭教养方式不仅与儿童心理存在高度相关,同时对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与建立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也同样重要,因此家庭教育与儿童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关系。

2、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三者关系

儿童刚入小学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比重开始发生变化,小学低年级在入学时,由于年纪的问题仍然存在对家庭的依赖,幼小的心理上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生活,主要体现在生活上还不能完全脱离家长的照顾与帮助,入学时儿童往往变现出失落、无助的心理,这种现象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合在一起。

家庭教养在入学时家长有义务为儿童讲解学校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儿童充分了解学校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且让儿童从心理上完全接受学校的学习生活。学校教育在对小学低年级教育方面,首先应从儿童心理入手,不要盲目的进行学习教育,应建立儿童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其次应全面了解儿童的心理想法,并且与儿童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小学低年级教育是学习生涯中的重要环节,儿童对学习产生的兴趣主要来源于低年级教育中,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学习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起着重要因素。

二、小学低年级学习应为与家庭教育关联

1、家庭教育在小学低年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问题行为主要体现在学习问题,学习问题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学习过程中学习困难,情绪问题、品行问题、不良习惯、青春问题五个方面。学习问题主要体现在课堂是经历不集中、学习过程中学习困难,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与儿童进行沟通,及时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问题,学校与家庭及时解决学习困难问题。儿童在学生期间出现的情绪问题主要来源于家庭因素,家庭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儿童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解决儿童产生的情绪,减轻儿童心理上产生的负担,为儿童提供快乐的成长环境。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品行问题、不良习惯与青春问题应受到家长的格外注意,低年级儿童在生活中已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对身边发生的新奇事件,存在好奇心理,并将追求与模仿[3]。低年级儿童较容易出现打架斗殴、逃学。离家出走等行为,如发生其中行为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学生品行发生改变时已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而家庭是儿童最为信赖的环境,因此家庭教育在品行改变过程中尤为重要。家庭教养模式不应采用家庭暴力解决方式,应采用说服教育模式。

家庭暴力只能使儿童表面表现出更改坏毛病的想法,其实在内心并没有接受家长的教育,因此家长应从根源入手。儿童在产生错误现象时应进行说服性教育,使儿童心理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行为。因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儿童学校生活,家庭教育过程中家中每一位成员应时刻要求自己,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到良好教育作用。

2、儿童问题行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儿童行为发展过程中由于性别因素,在形成儿童问题行为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儿童行为问题在性别分布、地区分布、年龄或年级分布上的具有一定差异[4]。相关研究人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男童产生问题行为现象将高于女童,可能与社会化过程和社会期望水平等因素对性别的广泛影响,男孩、女孩在家庭与社会待遇和要求不同有着直接关系。同时男童与女童在问题行为的表现方式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根据性别因素进行儿童教育。女童低年级教育过程中,对家长与学校教育接受能力较强,并且能积极改正问题行为,而男童在家庭及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家长与学校对男童教育过程中,应按照儿童性格采取相应方式。

参考文献:

[1] 方建移.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学发展[J].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5(01):102-25.

[2] 王小宁.创造大未来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J].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9(01):211-69.

家庭教育的地位范文第3篇

关于家庭教育纳入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的探讨

对孝顺的新思考

家校联手引导孩子妥善处理“学生时代十大关系”

家庭教育与国际传播

实施“家文化”工程的思考——智慧家庭教育与企事业单位“一家人”文化

从实践案例中看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家庭教育策略

关于特殊儿童家长参与特殊教育的问题探讨

消除县域家长学校办学“高原现象”的实践研究

家校联动显实效 和谐育人促发展——吉林省梨树县沈洋镇中心小学家庭教育工作经验回眸

当前我国农村小学生与父亲沟通的现状研究——以内蒙古某地为例

对西部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论离异家庭对未成年子女心理的影响

父亲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音乐之美在家庭教育中闪光——艺术教育融入家庭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传播·激励·探索·指导——全国家庭教育现场会综述

2010“亲子阅读·书香中国”读书计划启动——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品格发展无可替代

新世纪大学生“直升机父母”现象的教育反思

提高家庭教育工作水平的出路在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家庭教育观的偏离

《周易·咸卦》之“感应”思想对家庭教育沟通中的启示

家长学校科学发展的五大办学机制

关于家长心理学校的探索及路径实践

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调查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开发区为例

以青岛市崂山区为例谈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养问题

家庭气氛对心理健康和学业戈就水平的影响及其营造

家庭环境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提高“80后”年轻妈妈育子素养的培训与研究

父亲参与幼儿家庭教育研究综述

马卡连柯的儿童游戏思想及其对现代家庭游戏的启示

加拿大家庭学校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两代父母协同教育幼儿的个案研究

3~6岁流动儿童问题行为成因及解决对策的研究

走向关怀与理解——基于青少年期亲子沟通现状的思家庭教育地位要强化

我国家庭教育管理体制刍议

家庭职业指导略论

浅谈成人群体中的家长学习

幼儿教育中家长教育能力的提高

浅谈家庭教师的兴起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家庭教育指导市场浅探

中小学课外教育需要创新思维

家园配合指导幼儿“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有效策略

变劣势为特势:在挫折中成长——基于“留守儿童”“留守”环境的思考

农村“留守幼儿”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广西宜州市怀远镇为例

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幼儿敏感期的教育及其训练——关于蒙台梭利的儿童敏感期思想的实践

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主要误区与指导的研究

试析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

重庆市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浅析家长学校的定位问题

依托社区,三方联动,构建“和谐育人”的理想教育网络

家庭教育的地位范文第4篇

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站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当今世界排名前两位的经济体——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本文将从文化根源的角度探析中美家庭教育不同的原因。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及教育结果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不同。希望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关键词】

中美家庭教育;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结果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人越来越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家庭成员中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是全社会各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但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这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威胁。

一、中美背景的差异

从文化背景方面来看,中国人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强调孝悌,父母的地位很高,父母有着极大地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因此,孩子不是独立的个体,更像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或者说是父母价值观的延续。在美国,美国人更强调的是民主和自由。这种文化表现在家庭教育方面就是家长比较最尊重孩子的想法,把孩子当作能独立思考的个体。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他们更加强调孩子的主导地位。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的养老机制不健全,这促使中国家长形成了一种教育观念——养儿防老。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谋得一份好的职位,可以养活自己的同时也可以养活父母。美国有着健全的养老机制,孩子18岁后经济独立。在工作方面,他们更希望的是孩子可以求得一份可以养活自己、自己喜爱的工作。

二、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

1、中美家庭教育目的的比较

家庭教育的目的制约了家庭教育的方向,决定其总体效果。中美家庭教育存在着本质差别。“中国式家庭教育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是否有出息,能否找个好职业,能否在顺境中度过一生。”基于这种教育目的,中国的家长更注重的是孩子的智育。在生活方面,从小开始父母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所有的家庭活动都是为了孩子的学习服务的。在经济方面,中国的父母秉持着能支持孩子到什么时候就到什么时候的原则。对于中国的家长来讲,孩子上好大学就是他们教育的目的。在美国,情况是很不同的。“美国家庭的育儿观与中国家庭有很大不同,他们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的能力。基于这种观念,他们十分重视孩子的自身锻炼。”在生活方面,美国的家长注意锻炼孩子自立的能力。在经济方面,美国的父母对于孩子的零花钱是有限制的,孩子如果超过了一定的额度,那么他们就要通过打工来挣钱。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把孩子培养成自主独立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2、中美家庭教育内容的比较

中美两国的教育目的不同,这也就决定着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内容也有着很大的差异。美国的父母注意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美国的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另外,他们从小就让孩子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也鼓励他们自主解决一些问题,动手制造一些小物件。同时美国的家长也鼓励孩子进行社交活动,希望他们可以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学会如何和别人相处。中国的家庭教育更像是一种学校教育的延伸。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偏重的是智力的开发,而实际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自主意识是比较忽视的,孩子只知道学习是最重要的事。在中国还有这样一种现象,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与学习好的孩子交朋友,不希望孩子参加课外活动和一些课外锻炼的机会。这造成现在有一些孩子虽然成绩很好,但是不知道如何和人相处。

3、中美家庭教育结果的比较

中美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中美教育的结果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家庭教育的结果是孩子在计算、记忆等学业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一些中国的孩子移民到美国后,他们的基础知识能力是让美国人很诧异的。但是这种教育的弊端也大。首先在这种“家长制”教育模式下,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动手的能力,成为了高分等能的“人才”。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差、交际能力差。在家叛逆、不知道感激父母;在外没有社会责任感。这与中国家长只希望孩子考好成绩的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美国的教育很民主,尊重孩子的想法,这可能会造成有的孩子被放得太松,但我们更应该看到美国孩子优秀的一面。在生活方面,美国的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的意识很强。在经济方面,他们有着独立生活和理财等社会必须技能。他们勇于探索,动手能录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他们自主、独立,他们具备了在社会上生存的必要技能。

三、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带给我们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在中国的家庭教育,更多的是希望中国的家长们可以借鉴美国家庭教育的优秀之处,完善我国的家庭教育。根据几个方面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提议:首先,中国的家长要学会放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中国的教育提出六面“解放大旗”:解放儿童的脑,使他能想;解放儿童的手,使他能干;解放儿童的眼,使他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他能到大自然中去获取丰富的学问;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能发挥创造力。”第二,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实行民主。不要替孩子包办所有的事;给孩子机会自己做选择,并让他们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当遇到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给的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否定。这既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意识,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不要在物质和生活上溺爱孩子,给他们一定空间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对于他们在社会上更好的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崔丽俊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张晓亮.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大众文艺,2010,(23).

[2]李亚,周侠.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2).

家庭教育的地位范文第5篇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协调问题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目标、任务都是一致的。但是,在当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不一致地方。首先,从学校教育来看,目前基本上还属于封闭式的,为此,变学校封闭式教育为开放式教育势在必行,而且已成为教育改革件必然趋势。其次,对外开放又不可避免地带来许多新的矛盾,面临这种新形势,新情况,给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再次,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望子成才心切,只注重青少年的文化学习,单纯追求升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压力。

三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近些年来,虽然家长、教师,学校和社会各界都认识到开展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作的具体措施方面却还存在着诸多欠缺,本文为加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合作提出了几点对策。

1、提高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1)学校方面,学校相关领导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明确合作目标,将德育和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认识到同家长的积极配合,社会教育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应该采取正确、合理的沟通方式同家长、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友好、和谐、合作的关系。

(2)家长方面,要彻底抛弃那种教育只是学校的事,与自己无关的思想,家长应认识到孩子的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家庭基础教育的奠基作用,更离不开家长的监督和榜样作用教育,所以家长与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平等、积极和主动的关系,不再是责任分离,依附于学校、被动的关系。

(3)社会方面,社会教育方面应采取主动、针对性的措施,以其社会教育的形象性、具体性和多样性的独特特点对德育教育发展,特别要以德育的显著性成果来吸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共同参与,避免学生出现问题时,学校和家庭教育怪罪于社会教育的恶劣影响,而社会教育质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2、明确责任,发挥合作力量

(1)夯实三者合作中家庭教育基础地位

家庭教育影响孩子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对孩子品德人格初步形成、对生命爱心教育,劳动教育、智育开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有利于孩子在以后的学校和也社会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情感力、意志力和自信力的养成。

(2)加强三者合作中学校教育主导地位

学校教育的可控性和组织性最强,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者合一的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方面,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是学生思想品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另一方面,在学校正确的教学理念引导、明智的教育管理指导下,学校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向家庭及时宣传教育方针和政策,向家长传输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介绍正确的教育技巧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以促进家长和教师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合作。

(3)巩固三者合作中社会教育补充地位

随着科学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外界环境复杂化,多样化,把学生单纯限制在学校和家庭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这己经不适应于时代的发展需求了,需要让学生多多参加校外的各种有益的社会社会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