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的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江南民间舞;地域文化;浒浦花鼓

中国民间舞扎根于中华大地,来源于人民群众之中,是我国舞蹈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舞蹈门类。民间舞蹈的分布大多是由我国各民族分布情况自然形成的,源于各民族自身劳作、生活习惯和民族信仰,是最具有民族性,群众性的舞蹈形式。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拥有56个民族,由于所处地域、民族风俗、历史文化和的不同,导致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民间舞蹈在内容和形式上种类繁多,形成了上千种各具自身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民族民间舞蹈。它们在舞蹈的体态、节奏、动律上独具特色,形成了独有的民族舞蹈特色。其中江南民间舞蹈常给人以柔美委婉、纤秀灵巧之风格,温柔妩媚、和谐流畅之美感。舞蹈《一方田》以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浒浦花鼓”为素材,通过编导纯熟的编舞技法将其展现在舞台上,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江南人民生活劳作的场景。

一、“江南”的地域特点

(一)按照自然地理划分。根据地理位置而言,在中国版图上,长江以南称之为“江南”。江南地域广阔,狭义多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岸等地区。广义的江南包括了上海、江西、湖南、浙江全境,以及江苏、安徽、湖北三省长江以南地区。

(二)按照人文历史划分。“江南”既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政治和人文区域概念。江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个包含着美丽、文气与富庶,被世人不断向往和憧憬的词。如今的长江三角洲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江南不仅素以鱼米之乡、风景秀丽著称,重文也是江南的传统之一,这也铸就了部分江南人的文化性格,白墙青瓦小桥流水式的经典江南建筑风格也别有一派恬静内秀的韵味。

(三)地域文化对江南民间舞蹈风格形成的影响。丰富多彩、别具风韵的江南民间舞蹈是江南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名闻遐迩的吴歌吴舞,在我国乐舞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发达的吴歌吴舞在江南大地上不断演变、交融、分化,留下了多色彩、多风格、多情趣的江南民间舞蹈,它们在各地区不同特色的基础上,又呈现出一种总体性的艺术风格———优美、典雅、清新、淳朴。

二、地域文化对江南民间舞蹈创作的影响

(一)地域文化对舞蹈创作素材选择的影响。张籍在《送从弟戴玄往苏州》中写道:“杨柳阊门外,悠悠水岸斜。乘船向山寺,著屐到人家。”江南的水,江南的景,江南的人,自古以来便不停地激荡着文人墨客们的文思。说到“江南”人们总会将它和“水乡”这词联系在一起。江南一带川泽沃饶,房屋都是依水而建,人民的生活、劳作总也离不开船只、水网。在吴文化和水文化的共同熏陶下,水上的生活直接成为了民间舞蹈的素材源泉。

(二)水乡渔港的自然环境对民间舞蹈素材形成的影响。“浒浦花鼓”是在江苏常熟浒浦一带民间广为流传的舞蹈。浒浦,位于长江岸边,盛产鱼虾,在很早以前便是海产品的贸易中心,因此便吸引了大批苏北地区的渔民迁移至此处生活,于是“浒浦花鼓”最早的花鼓原型也进入苏南地区并不断演变形成。20世纪初,在经过了第一代花鼓艺人唐如云夫妇以及其后的徐开明、徐贵银父子等三代艺人的传承和发展,并结合当地传统的“跑灯舞”、“龙灯舞”、“麒麟舞”等渔港舞蹈特色,浒浦花鼓这一独具神韵的民间舞蹈逐渐形成完善,它在表演风格上兼具苏北之豪放与江南之柔美为一体,20世纪80年代,浒浦花鼓一度兴盛,并入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舞蹈《一方田》的素材选择。“其实,要创作一个关于浒浦花鼓的舞蹈,是我长期以来的夙愿,只是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点,但当我听到徐贵银老人去世的消息后,我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我应该真正地做起来了……”这是牛小艾在谈到其创作时的一段开场白。群舞《一方田》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浒浦花鼓”,舞蹈以浒浦花鼓民间艺人徐贵银这一角色为原型,在充分运用浒浦花鼓基本动作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舞蹈一开始,舞台上出现的一架古老的水车,一方扎根于江南土壤之中的碧绿稻田,一位身型略带佝偻的老人,那便是徐贵银老人,一位对于民间艺术痴狂医生的民间艺人。女舞蹈演员们时而是泥土中的秧苗,时而化作“花鼓娘子”翩翩起舞。绿色的秧苗,绿衣的人,交错有序地幻化出了多个不同的农田场景。

三、地域文化对舞蹈《一方田》舞蹈动作的影响

舞蹈《一方田》中大量运用“浒浦花鼓”的动作元素,舞姿活泼自由,节奏鲜明,配合手中花鼓、莲湘的使用,肢体的转身蹬跳、横步扭胯,令人眼花缭乱,充满浓郁的民间风韵。“浒浦花鼓”最初是渔民在船头岸边时的娱性表演,船身的摇摆带动了演员的肢体颤动。舞蹈中“花鼓娘子”在秧歌步的基础上加入了江南民间舞蹈的“颠颤”元素。双脚作“十字步”动作时,每迈出一步,双膝颤动两次。在横步扭的基础上加入了“扭胯晃腰”的元素。左脚向左迈出的时候胯向左出,双臂同时向左划“卧八”形,右脚经左前向左迈步,胯向右,双手向右划“卧八”形,两臂同向摆动,宛如风摆柳。舞动时运用头、肋、胯的拧、扭、冲,上身与步伐和谐形成一个自然优美的三道弯舞姿,将江南女性的柔和和娟秀展露无遗。这一方水土养育着代代的江南人,从泥土中滋生出来的是江南的文化。

四、舞蹈《一方田》音乐中地域文化的反映

自古乐舞不分家,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音乐可以强化舞蹈的情感色彩,使得舞蹈显得更加生动,与观众之间更能获得共鸣。原苏联著名舞剧编导和舞蹈理论家扎哈诺夫说过:“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包含并决定着舞蹈的结构、特征和气质。”舞蹈《一方田》在曲调上,以江苏沿江一带的民歌为基调,并融入了江南水乡的抒情韵味。在唱词上,以说唱古代人名和传说故事为主。“小锣子那么一敲……响当当哟……”伴随着男子略带沙哑嗓音的传来,一幅浒浦当地的农家生活场景就此在观众眼前展开。纵观历史,江南民间舞蹈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形成和发展与江南的地理条件、民俗民风、文化环境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成为人民生活的形象反映。它反映了吴地人民在生产、劳动、战斗、爱情、阶级斗争等诸多方面的思想感情。任何一种舞蹈文化,都是其民族性格的外化。只有立足养育自己的本土,才会感受到雄浑土地上舞蹈文化积淀的厚重。舞蹈《一方田》中的“江南味”正是来源于“鱼米之乡”沃土,河流之间的滋养,来源于江南吴地文化千百年的熏陶。在舞蹈创作实践中,必须充分认识和探究江南民间舞蹈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其形成的因素,才能进一步捕捉和体味江南民间舞蹈的韵味和风格,在保持江南民间舞蹈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江南民间舞蹈之神韵,使创作的舞蹈作品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感。

【参考文献】

[1]沈石,徐凌峰等.苏州民间舞蹈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

[2]李炽强.生命精神的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胡尔岩.舞蹈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第2篇

摘要:在祖国的北方,是一片辽阔的黑土地。在这肥沃的黑土地上,有关东人世世代代的辛勤耕耘和充满了耐入寻味的生命活力。东北秧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东北秧歌;风格特征:教学实践

汉族作为中华大地上的主体民族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和演变的过程,因地域和历史迁徙的原因使民间舞蹈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风貌。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舞蹈形式,它源自田间劳动,后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时间的化装表演。在南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关于与秧歌相类的民间舞蹈“村田乐”的记载,清代还有人说明了现存秧歌与宋代“村田乐”。秧歌有不踩跷表演的“地秧歌”和踩跷表演的“高跷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作为北方地区极为普遍的汉族民间歌舞形式,秧歌通常是老百姓欢度传统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重要内容,南方地区的汉族民间歌舞形式也非常丰富,但大都不同于秧歌,一般在各地小戏、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形式,比如安徽的花鼓灯、云南花灯等,在这我主要介绍我们家乡的东北秧歌。

一、地域文化

历史上汉族人进入东北地区曾有两次:一次是在辽金时期,另一次是在清代。随着移民,他们也将自己的舞蹈带到了这片土地上,秧歌是最主要的汉族民间舞蹈。史书记载,早在康熙年间,东北就已经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办秧歌的习俗。表演的男子扮成参军、妇女等角色,边舞边歌、通宵达旦。到了清末民国年间,扭大秧歌已经是遍布东北各地的春节娱乐活动。“办秧歌”的发起组织者,或是商家富户,或是行政机构,或是民间组织,负责如集本地擅长于此道者,并置办服装道具、聘请鼓乐班子、组织排练、筹划演出安排等,具体事项通常是由一位演技好、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秧歌头”负责张罗。正月初一家家户户都忙着拜年,一般从初二开始“跑秧歌”。演出形式以拜年贺喜为主。在城镇,秧歌队要到当地官署和商家铺户以拜年名义演出,在农村则是坐着大车到附近的村屯,在村公所或富家大户宅院中演出,也有登门拜年之意。这种演出,受拜者要预备烟茶款待,并在秧歌队临走时给“秧歌头”赏钱,有的还要管饭。所以秧歌队拜年事先已选好对象,起码是要给得起赏钱的才能去,否则人吃马喂各种费用就难以开销了,当然,演出时当地男女老少都可以白看热闹。过去农村过年,一是图“喜兴”,二是讲面子。假如哪个村设来秧歌队拜年,村里的人都会觉得不开心。因此,如果本村不办秧歌,各家按贫富摊钱,派人去外村“接秧歌”,以为村里增添过年的喜庆气氛。

东北秧歌主要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系从中原一带传播而来,在发展中吸收了当地满、汉两族人民的文化艺术成就。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东北秧歌有高跷秧歌、二人转和地秧歌三种形式,并有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表演程序。东北秧歌以演唱秧歌小曲为主,一般为男女2~5人,1人领唱,众人相和。演唱的小调有五十余种,如《闹五更》《绣花灯》等。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如带简单情节的小段有《王婆骂鸡》《锯大缸》《瞎子观灯》等。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蹈为主的民间艺术。关于吉林地秧歌的渊源,众说不一。据多数秧歌艺人讲,传说忽必烈称帝建立大元帝国之后,把百姓聚会每五十户编成一队,派一个元兵看管。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元兵怕百姓聚众谋反,就把各户男子集合起来,由他领队唱唱跳跳。后来这一活动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流传下来,演变成秧歌。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吉林传统地秧歌中有“老鞑儿”(指元兵)这个人物,并且是秧歌队的领头和指挥。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传说,不见文献记载。从吉林文化史和地秧歌的内容、形式、扭法、扮相等多方面分析考察,它是从关内传入的,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演变成具有地方风格和特点的民间艺术形式。吉林的秧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味,有淳朴自然的生活原型美,它具有火爆欢快,豪放矫健,质朴憨厚、幽默诙谐等艺术风格和特色,其中尤以踩高跷、耍龙灯、跑早船和逗狮子最为著名。

二、民俗风情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种民间歌舞。是一种具有自娱自乐群体性的表演形式

东北大秧歌是关东民间文化的一大瑰宝,其中蕴含着关东人民的审美心态和艺术情趣。民间称秧歌叫“扭得浪”,即不但舞姿要优美,而且腰胯摆得幅度要大,节奏感要强,表情要有感染力,总之是不能平淡而要夸张,才符合关东豪爽热情的民风。此外,秧歌的“走阵”(行进表演队形)也要活泼新鲜。除通常的圆场外,还可以走出“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许多花样,时快时慢,边走边变,加上演员服装的鲜艳色彩,看得人眼花缭乱。

秧歌里的精彩部分是高跷,俗称“踩高脚子”。跷棍长二至三尺,表演中也是走秧歌步和阵形,以扭得快、扭得欢为好。秧歌中所扮的人物,既有披红挂绿的大姑娘、小媳妇儿、也有抽长烟袋的丑婆子、戴纱帽翅的县官、呆头呆脑的“傻柱子”,以及“跄驴”、“早船”等加带其他道具的表演,个个朴实憨厚、滑稽可爱。另一类角色则是民间熟知的小说戏曲人物,如《西游记》中的四师徒、过海的八仙以及年画上常见的公子、丫环等等。旧时扭秧歌都是男性,所以女性角色多是男扮女装,演起来更加大胆泼辣、逗趣可笑。

看秧歌最过瘾的是遇上“打对台”,即一个场子来了两支秧歌队。因为过年时的秧歌大都给赏钱,所以按照不成文的规矩,一个演出场地只能留一支秧歌队。如果两伙秧歌队同时到,或是后到的秧歌队不愿退让,那就只能以演技分高低。扭得好,能吸引观从的留下,技不如人的自动退出。每逢这时,两支秧歌队都得拿出看家的本事,格外卖力,叫着劲儿地扭,观众们则渔翁得利,大饱眼福。在这种比赛中,吹唢呐的乐手(俗称喇叭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秧歌是随着唢呐声和锣鼓点儿走,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吹不出来的,没有扭不出来的,因此唢呐相当于秧歌队的灵魂。优秀的喇叭匠,不仅会的曲调多,演奏技巧高,而且还练就许多绝活,技艺高超者能在吹奏的同时,两个鼻孔里各插一只燃着的香烟,头顶和两臂各放一只盛水的碗,走着吹、转着吹、 登上桌子吹,喇叭不断、香烟不灭、水碗不洒。这类绝活平时用不着,遇到想多讨赏钱或打对台的时候才亮出来,出奇制胜。所以,办秧歌的都尽量请当地名气大的喇叭匠。有的时候正在演出,来了另一秋秧歌,离老远一听喇叭吹得好,或者打听到喇叭匠是闻名的高手,便会甘拜下风自动“蔫退”。

过年开扭的秧歌到正月十五至十六两天达到。这时走村串屯的拜年已经结束,街上的商家店铺也开始了新一年的营业。元宵佳节之曰,秧歌队纷纷集中到当地最繁华热闹的市镇街道,进行游行式的演出。有的还特意办出与赏花灯气氛融为一体的“灯官秧歌”。街市上精彩表演此伏彼起,热闹非凡。酷爱秧歌的演员们也都在满街观众的喝彩声中尽展才华,过足了秧歌瘾。因为闹过这两天之后,他们就要卸去彩装,回到田地和作坊里,成为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了。

如黑龙江鹤岗市歌舞团推出的舞蹈《扭不够》是以秧歌为素材,表现当代农民喜获丰收之情的佳作。《扭不够》如何感染观众?是因为这一舞蹈自娱性极强,舞蹈演员在台上就像“真的农民”那样,在改革开放科技致富的大道上,山乡具变“真”获得了特大的丰收。演员们动了“真情”尽情地抒发内心的喜悦,他们在表演中流淌着长期生活积累的体验和感受。在舞蹈的语言的选择、运用上,编导在传统秧歌动作的基础上创新出“左右挑一扭”这一风趣的主题动作,表现了东北人朴实、憨厚、诙谐的”土味。

如由王举编导,王晓燕主演的大型舞剧《关东女人》讲述了一个闯关东的女人传奇的一生,展示了命运在轮回中守望,生命在抗争中坚强的伟大精神。舞剧通过画卷般的舞蹈和场景,将一位栩栩如生的“关东女性”形象展现在舞台上。女主人公在舞剧中经历婚恋、丧夫,娶儿媳、战争、送子参军等一系列悲喜人生遭遇后,最终由一位情窦初开的花季少女磨练成为一名热爱生活、性格刚毅的“关东女人”。剧中关东女人的形象,随着剧情的深入不断变化,但从头到尾,都显现出关东女人的性格特点,并渗透着黑土地的民俗风情。

毫无疑问,东北秧歌是关东人的一种自娱自乐群体性而又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它的产生虽有数百年的历史,但仍需要推陈出新。街头的大秧歌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现在各地的秧歌表演发生了很多的变化,舞蹈编导们将大秧歌的舞姿改编得更具有现代感,富有大都市的文化气息,使街头大秧歌既有娱乐、健身的特点,更具有观赏性。如把时装和富有个性的发型与扭秧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那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个性化魅力的展现。

三、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

东北秧歌是东北人心灵的表达,是生命情感自由宣泄的一种方式,在舞蹈的同时它讲述着东北人自己的故事,每当人们看完东北秧歌都会有一种逗趣、热烈、放松豪放的感觉。

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风格特征。

(一)东北秧歌的体态特征:始终保持前倾,出脚时,踢抬有力,收回时,落地快而扎实,使膝部规律性的顿性和手绢花翻转时的爽利结合起来,形成了东北秧歌特殊的体态律动,即人们称之的“眼劲”,这种“眼劲”与本地人民刚强不屈的性格相吻合。如王晓燕跳的《大姑娘美》通过她的那双会说话的眼睛,一颦一笑,嗔怪娇状,再加上爽朗的舞蹈动作,将一个泼辣、任性又对爱情充满执着的东北姑娘的哏、俏,幽、稳、美的风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东北秧歌动律的基本特征:高跷,不仅是形成舞蹈体态特征的原因,同时也是形成秧歌律动的根本原因。秧歌的基本动律表现在“走相”、“稳相”、“鼓相”及手绢花等主要动作元素中。

(1)“走相”里的走场步,是一种流动步伐,该步伐不同于中国古典舞的圆场步,特点在于其动作膝步松弛、脚腕略勾、后踢、落地同时膝部略加控制,形成带有“衬劲儿”的一步一顿的动感特点:步伐可以收得很小,也可以放得很大,甚至跑起来,舞蹈表演中在这种步态中变换各种路线,两者的结合,体现出一种洒脱、流动的美感。“走相”里还有矮子步、前踢步等,表现的则是风趣、幽默、滑稽、诙谐的情调,给人以哏、俏等美的慰藉。

(2)“稳相”在秧歌中称为静态性动作,这类动作稳而俏,有着把外在动作瞬间转化为内在节奏的动感,给人以既稳重又俏浪的美感。常见的舞蹈动作有:单扶肘、胸前立掌、双扣手等。

(3)“鼓相”是表达人物思想的重要手段,不同性格人物运用不同的叫鼓。鼓相动作多由叫鼓、连鼓、翻身、鼓相组成,是一个综合体。叫鼓有“一鼓”、“二鼓”、“五鼓”、“十二鼓”,其中“五鼓”最具动作的典型性。

(4)“手绢花“动作有挽花、片花、胸花、缠花、跷花、抖花、甩花、分合花等几十种,还有上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甩旋花、回旋花等高难度舞蹈手绢花技巧。

如荣获首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特别奖的群舞《绢花》,红、黄、蓝、绿色的手绢花,如真如幻,似花似蝶,若火若云,在舞者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头顶、肩侧、肘旁、膝下、怀中、腰际、背脊、面庞到处闪耀开放,使整个舞台呈现出翻飞流逸的景象。尤其是那舞者向外抛出一丈多远后如魔术般又回到演员手里的回旋花,更是妙不可言。如在吉林省第一届艺术节吉林市女中的学生表演的舞蹈《下雪了》,演员身穿天蓝色的服装头戴白色的围巾,手上是白色的手绢,在《下雪了》的舞蹈音乐中,16名女孩转动手中的手绢,运用东北秧歌中手绢花的技巧“旋花、顶花、立花、立旋花”加上队形的变化,背景是我们吉林市的江边的雪柳,满台是白色的手绢在飞,好似雪花在漫天飞舞,象一幅画展现在我们眼前,真是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好一片北国风光,真是太美了。

四、舞蹈教学实践

东北秧歌在我校的舞蹈教学中是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在了解风格特点和表演形式基础上在从内心、动作上感受并掌握东北秧歌在民间舞中的韵律特点,其次再艺术化的节奏处理。虽然我们有时觉得前两点没必要,而且有很多人会觉得这跟跳不跳好东北秧歌根本没什么关系或觉得根本不必知道也不用知道,但是我觉得这跟跳好东北秧歌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把东北秧歌跳好了那也是外在的,而且没什么欣赏价值。因为他在表演的时候内心永远都不会感受到东北人的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内心情感和表达方式。例如:我在排练舞蹈《关东情》时,主要用了东北三大怪中的一怪“姑娘叼着大烟袋”为主题,在排练前,我首先给学生介绍了我们东北的民俗风情、地域文化等。我把在网上找的东北三大怪的一些照片给学生看,用讲故事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我们东北的风土人情,然后播放舞蹈音乐,舞蹈音乐是以东北民歌《嘎啦哈》为主旋律,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舞蹈的韵律,酝酿舞蹈的情绪。同时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根据舞蹈内容自由地即兴舞蹈,在这种热烈地气氛中,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学习进度快。避免了单纯外部动作的模仿,感悟舞蹈内在的个性和韵味。训练了学生内部情态动作。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这一点介绍、讲解给学生听,并启发学生想象把自己当做一个泼辣的东北姑娘,学生们在排练中手拿一尺长的大烟袋,用典型的在火盆上点烟、抽烟、在鞋底磕烟灰等动作,风趣、诙谐的表现了东北姑娘的幽默、滑稽,学生们的情绪热烈,既生动又自然,为舞蹈增添色彩,参加了2009年吉林省、市艺术节展演,演出非常成功。事实证明,借助一些有益的辅助手段,使学生忘记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无疑对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东北秧歌《喂小鸡》是一个非常短小的情趣表演性组合,学生如果没有生活的体会,表演起来只会生硬地完成喂小鸡的动作,不能很好地把“哄小鸡出场”、“喂小鸡”、“撒米”等情景表现出来。我就通过电视录像、讲解在农村的生活体验,把学生带到农果家小院去喂小鸡,再加以教师对音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充分的体验生活,跳起来就会充满激情,表演的舞蹈自然会生动有趣了。

东北秧歌舞蹈既要继承又要借鉴,创新,这样才能健康发展,只有植根于东北这块黑土地,才能大树参天;只有敞开胸怀,汇川成海,东北秧歌才会摇曳多姿,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中外舞蹈作品赏析》中国文联出版社 编著 孙璐 张琪第七章118页

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丘民间舞蹈;风格特征;文化

商丘地处河南省东部,总面积一万一千七百多平方公里,人口八百万,民族以汉族为主,另外还有回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等。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陇海、京九铁路横贯东西南北,交通便利。

商丘历史悠久,是中原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考古发现,商丘有人类活动居住的时间至少远推五、六千年前,相传燧人氏就是在商丘钻木取火,使人类的生产力发生根本性变化。商代第一个国君成汤建都于亳(史称南亳),即商丘虞城县境内……千百年来,商丘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商丘有着历史悠久的舞蹈文化传统,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源远流长,风采独具。据一九八五年民间舞蹈普查,商丘普查到民舞节目329个,普遍存在的有16种,民间大型舞队7种,宗教祭祀与民俗活动舞蹈4种,稀有民间舞蹈“碟子舞”、“火老虎”、“肘歌”、“挑经舞”等等。如今这些民间舞蹈已不仅仅是人们的娱乐形式而更具有“文化活化石”的价值,是中原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商丘民间舞蹈对研究中原舞蹈文化的艺术结构与特性,理解中原舞蹈文化的基本特质和特性,探究中原人民的精神趋向和审美思想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音乐风格特征

从地理位置上看,商丘属于北方,而北方民间舞蹈的伴奏多采用鼓吹乐来伴奏。商丘民间舞蹈的伴奏大多是根据舞蹈内容而定,突出节奏的快慢、强弱对比,使之激情、欢快、奔放,从而渲染烘托舞蹈的情绪和气氛。

商丘民间舞蹈的音乐,根据其伴奏乐器和形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一)以打击乐伴奏,这一类舞蹈一般情绪高亢,伴奏激情而欢快,乐器主要有鼓、大锣、二锣、大钹、小钹。节奏随着节目的变化而变化,时紧时松,没有固定鼓点。

例如“蹦伞”伴奏主要乐器有大鼓、大铙、大锣、小锣、镲,伴奏时司鼓指挥全部乐器,司鼓必须熟悉掌握该舞的规律和全部过程,每一个曲子由持伞者向司鼓递簧,与表演者密切配合,才能演奏出“蹦伞”的风格特色。

舞蹈“老仙头”只有打击乐伴奏,乐队由五人组成,即太平鼓,大铙、大锣、大镲、小锣,每人持乐器一件。打击乐与舞者配合要紧密、灵活,其节奏随着舞蹈的动作快慢而变化,音乐的感情热烈、激昂。

“高跷”伴奏没有更多花俏的节奏鼓点,一个“隆冬仓”点子贯穿始终,此鼓点旋律虽然单调,但表现力丰富,强弱分明,紧随演员的表演或慢或快地变换打击节奏。“隆冬仓”鼓点由它自己独特的结构规律,从曲谱上看所有铜打击乐器在演奏中一直按照自己的点路,没有变化的打击。“隆冬仓”开始有个鼓簧,是起头信号,中间不受时间长短的限制,可根据节目的长短反复击打。结束时也要看鼓簧收尾。“隆冬仓”作用极大,它配合演员的表演,振奋演员的精神,它如针似线,把整个节目穿织在一起。

(二)打击乐和其他乐器相配合。商丘民间舞蹈在伴奏时,除了纯粹运用打击乐外,有时候还结合一些其他乐器,配合伴奏,使伴奏更加丰富,以增强舞蹈演员的表现力。

例如:“独杆轿”和“戏连会”,音乐伴奏时,要以打击乐和唢呐吹奏来烘托气氛,唢呐二个,鼓、大锣、二锣、大镲、小镲各一,舞中步伐不受乐器指挥,随意而为,打击乐贯穿始终,除唢呐吹奏曲牌时按曲子需要固定点子敲打外,其余场按《慢大锣》打奏,音乐的速度根据舞蹈感情的需要而变换节奏。唢呐曲牌一般用《花轿曲》、《上绣轴》、《鞭梢》等,此舞的音乐连绵不断,气氛热烈欢快,敲打,吹奏配合整理紧密,技巧变化繁多,风格独到。

(三)民歌小调。商丘民间舞蹈的伴奏有时候巧妙运用民间音乐或者是保留民间小调原有曲调,根据舞蹈内容将唱词改掉,使其伴奏更切近舞蹈表现内容。

例如:“霸王鞭”没有固定的伴奏音乐和演唱曲调更不用打击乐器。(打击乐的声音太强,会把霸王鞭的声响淹没)演唱用的曲调可由表演者任选。在它的早期,演唱用的多是些民间小调。如“卖花生调”、“穷人难调”等。和建国初期(1948——1950)多是演唱当时流行的革命歌曲直至现在也还是这样。“霸王鞭”所选用的曲调尽管不固定,但总的来说,曲调流畅、顺口,不太复杂,节奏明快;曲调感情欢快、活泼,并且小节数最好成复数,这样,表演起来才和动作相吻合。转贴于

《挑经挑》音乐为佛教音乐,有木鱼、钵乐相伴奏,速度稳而慢,乐曲简单。其特点属经歌之类,有声有韵,有时类似白话数板,作舞时曲调反复,每曲均有唱词。《伏义经》为曲一,唱此曲作为引子,三人同舞时的即兴表演,曲调可无限反复,经歌可任意选择。

(四)套曲。商丘民间舞蹈伴奏带曲谱,有时一曲专用,有时一曲多用,还有多曲连用等形式。

例如“婆媳进香”,伴奏曲牌有三种行路点组成,其中曲一,节奏中快,一小节两锣,或者说是“一镲一锣”;曲二,节奏中途加入一小节一锣,或者说是“二镲一锣”;曲三,伴奏时还要随着演员动作的幅度、脚步的快慢,不断便换点路或调整节奏快慢,以防伴奏脱节,影响演出的效果。

二、表演风格特征

(一)中国民间舞是中华民族艺术中最丰富多采的瑰宝,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因为它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情感,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从中国舞蹈史料记载,我们不难发现民间舞的发展过程一直是以一种“舞、戏”合一的艺术形态为其成熟标志的。所谓“民俗”,它的内容包括一个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信仰、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等。正因为如此,在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民间舞蹈便具有了很强的“故事性”和“戏剧性”的特征,是一种“剧情”化的舞蹈艺术结构形态。?

例如: “姜公背婆” ,此舞从开始到结束,只走了一个过场,其动作也比较简单,姜公以一步两拍“老生衰步”上场,用“提身”、“搧扇”、“拽汉”、“跪倒”、“过河”等动作姿态,表现姜公年迈背婆行路艰难的特征,土地爷以一步一拍的“老生步”上场,用手扶“搀”等动作,反映土地热心助人的思想感情。其特点是:由于无唱白实具哑剧形式,它完全通过动作和姿态表现人物特点性格和感情,以“老生步”和“老生衰步”贯穿全舞始终,以戏剧动作为主,富有浓厚的戏剧表演色彩。

(二)民间舞蹈的艺术形象总是浸泡在感情之中的,在民间舞的人体动作中,沉积了所从属民族的性格气质和情感生活。民间舞的语汇是以“表情”为主的舞蹈语汇。特别是民间舞“剧情”化的舞蹈结构要求对其艺术形象的塑造上追求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之美。在民间舞当中,情感启发动作,动作传达情感。“民间舞蹈的表演无论是一举手,一投足,以至每一个细小部位,细小动作都饱含着一个民族的“情”。“情”是民间舞生命的标志。民间舞一旦失去生命的真实,就感染不了观众,就没有了价值。所以,民间舞一定不能忽视“情”,“情”是民间舞生存的根基。”

例如:“鬼会”因岳飞被害,秦桧当道,才促使正义爱国的人民群众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出“鬼会”这一以鬼喻人扬善抑恶的大型民间舞蹈节目。“鬼会”不论从内容到形式,都独具风格。它演技粗犷,滑稽而又充满着幽默情趣。表达了人们歌颂忠良,贬骂奸相的情感。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真情实感,通过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加工才来表现的。民间舞蹈更是如此。因为民间舞蹈是群众自己的创造和表演的,是创造者的情感发展到极至时身体的一种表现。所以,民间舞也和其它姊妹艺术一样,是人们为了发泄“情”而产生的。民间舞蹈是最富有生活气息,最有血有肉的舞蹈艺术。

商丘民间舞蹈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商丘民间舞蹈对研究中原舞蹈文化的艺术结构与特性,理解中原舞蹈文化的基本特质和特性,探究中原人民的精神趋向和审美思想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当代世界的一种普遍呼声,而且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通过商丘民间舞蹈的研究、发掘和整理,来唤醒人们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意识。

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陕北 陕北方言词语 地域文化

序言

历史上,汉语形成了多样、复杂的方言。陕西北部,即长城以南,黄河以西,子午岭以东,桥山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延安、榆林两个地级市,通行着陕北方言。陕北方言词语是指陕北方言中的词和熟语的总和,是陕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学者李光庭说:“言语不同,系乎水土,亦由习俗……”可见一定的语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地方习俗、传统观念等直接相关。陕北方言词语中有大量的地名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反映了当地的地理面貌、历史演变和人们的心理愿望。本文主要探讨陕北方言地名词语所反映的区域地貌特征和所积淀的陕北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一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区域特征

人活在特定空间中,就不能不与反映空间地理位置的地名词语打交道。陕北方言词语中,地名的词语相当活跃,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词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专名加通名。通名部分的词语大多反映了当地自然地理地貌特征,而专名部分则反映了当地物产特点。

1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地理特征

陕北在地理上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在地貌上表现为沟壑纵横,峁梁相接,沟峁交错的特点。陕北人在给地理实体起名时多以“沟”、“墕”、“岔”、“崖”、“畔”作为通名。反观之,这些通名记录反映了陕北沟壑峁梁众多的区域地理地貌特征。

沟:山沟,地面低洼地带。陕北沟壑众多,以“沟”命名的地名词语也很多,如子洲的宋家沟、曹家沟等。

含:两山相连处,俗称“含”的地名主要集中于榆林地区。如子洲有米家、佟家,府谷有王家。

岔:道路分岔的地方。以此为名的有:绥德的霍家岔、清涧的岳家岔、子长的青阳岔等。

崖(陕北方言读nai):山边陡峭处。带有“崖”的地名有:神木的花石崖,绥德的李家崖等。

畔:黄土山体的旁边或附近。住在土山侧的地方多以畔命名。如子洲的杜家畔,靖边的张家畔等。石山或石卯梁旁边的地方则称为石畔。神木有雷石畔,子洲有马家石畔、侯家石畔等。

峁:顶部浑源、斜坡较陡的黄土丘陵。以“峁”为名的地名象神木的沙峁,子洲的拓家峁等。

梁:山体中间隆起的地方。以“梁”为名的地名如子洲的温家梁、榆阳区的李家梁等。

圪崂:山间避风处,以其命名的地方也有不少。子洲有周家圪崂,洛川有王家圪崂、史家圪崂。

圪凸(陕北方言读du, 上声):山间突出处。采用“圪凸”做地名的如清涧的师家圪凸,吴堡的樊家圪凸等。

崾岘:山上或平川地势险要地段。崾岘也写作崾险。如榆林的孙克崾岘、安塞的佛道崾岘等。

坪:黄土丘陵或山区中的平地。绥德有枣林坪、子洲有苗家坪等。

咀:大自然形成的三面环沟的地方或村庄。绥德有鱼家咀、安家咀。清涧有石咀驿镇。

其实上述地名不为陕北所独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不过,由于受到陕北区域地理地貌的影响,这种情况在陕北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在观看陕北地图时会强烈感受到这一点。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当地的物产

地名不仅是当地地形、地貌的形象再现,同时通过地名也反映了当地区域物产特点。

榆林因其多种榆树而得名。类似的还有安塞的榆树湾、志丹的榆树窑子、横山的榆树峁等。

佳县(原名葭县)因县境内有一条葭芦川,葭芦丛生得名(古人把苇芽叫葭,未出穗的叫芦,长成后的叫苇)。府谷有野芦沟。

米脂,因境内有米脂水而得名。米脂水,又名流金河,此地水土肥沃,盛产小米,质醇味美。史书上说米脂水“沃壤空粟,米质如脂”,因而在宋代首建米脂寨。

甘泉县名最早始于唐代,以县南谷崖有泉水“飞流激下,甘甜美味,隋炀帝游山时曾汲取”而得名。

陕北各地都有枣树种植,因此以枣林、枣树命名的地名也很多,如绥德有枣林坪、绥德的枣树湾、安塞有枣树台,志丹有枣林坡。

其他植物在陕北也多有栽种,如柳树、槐树,梨树、桑树、柏树、桃树、海红等。以此命名的如:安塞有柳林镇、柳湾,榆林有红柳沟镇,定边有柳树梁、红柳沟;安塞有槐树庄,志丹槐树台,子洲有槐树岔;安塞有梨树沟;府谷有圪针塔;府谷有桑林坪、桑园梁;府谷有柏树峁;绥德有桃树峁;府谷有海红梁等。

在陕北各地反映动物的地名不多。陕北各地有雉鸡,这在地名中有反映,如定边的金鸡湾、金鸡滩,这里的金鸡疑为雉鸡的方言改称,另外如榆林有野鸡河等。

榆林的上盐湾、下盐湾,也因其盛产盐而得名。此外从靖边:宁条梁镇、黄蒿界乡、席麻湾乡,清涧的石盘乡等地名都可了解当地的物产特点。

二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的文化内涵

1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古代民族接触

陕北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历代王朝为了争夺陕北这块地区,长期频繁进行拉锯战。战争之后,陕北汉民族人民与匈奴、鲜卑、突厥、党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人民融合杂居、交流交往,这些为陕北文化注入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在古代,陕北曾是少数民族活动的舞台。宜川县有库涡川、延安有库利川、延长有渭牙川,便是匈奴语“库涡、库利、渭牙”,加汉语通名“川(chuan,按陕北方言读上声)”命名的。

陕北榆林、神木、府谷等地区接近内蒙,地名命名多受蒙语影响。这些地名多分布于靠近内蒙古的村庄。此外,还有蒙语地名加汉语方位词或通名形成的地名,如神木的大保当(灌木丛草滩)、中鸡等,这些地名,充分反映了历史上汉族和少数民族杂居相处,互相学习,相互交流的民族融合局面。

伙盘指清代农民租种蒙旗土地的地方,也作“火盘”,因而也有以此命村名的。榆林有白家伙场、郭家伙场,神木有铁匠伙盘、杨伙盘,这些地名反映了汉蒙交往的史实。

另外,还有一些受其他少数民族姓氏影响的地名。如与历史上北魏时期的鲜卑族活动有关的乞佛(洛川县朱牛乡有上乞佛村、下乞佛村)等。历史虽已远去,但地名这一活化石却镌刻了民族融合的情景并把它顽强地保留到今天。

2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陕北古代军事

在我国历史上,整个西周阶段,陕北地区基本上是被猃狁占据着,秦汉时期陕北属上郡所辖,而上郡在当时的军事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东汉末年,陕北则为匈奴等族占据,隋唐时代,陕北曾是突厥部族活动的地区。宋金元明时期,陕北是国家的军事要冲,边防重镇,历代王朝为了这块地区,曾付出了很大代价。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沿线设置榆林卫,筑“边墙”,设城堡,从含有“铺,驿”、“墙、城、堡”的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则可以看出古代在军事防御方面的布局。

宋时为防御突厥、西夏,在沿边地带择冲要处建立一系列城、寨、营、堡组成的防御体系,含有“墙、城、堡、寨”的地名,可以追溯到宋代。地名中的“墙”即指长城。含有“城”的地名,由于时代的原因,有的城址已废,但其轮廓仍然清晰,成为陕北的名胜古迹。如统万城(靖边),又名“白城子”,曾是东晋时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的都城;杨家城(神木),即古麟州城,为古代边塞著名的军事堡垒。陕北地名中有铁边城,五谷城(吴旗)、朱官寨(佳县),新寨(吴起),太和寨(神木),张家寨(子洲),高家堡、栏杆堡(神木),响水堡(宜川)、安边堡(定边)、解家堡(神木)、榆河堡、龙州堡、归德堡、双山堡(榆林)、波罗堡(横山)等,这些地名有些是宋代设立的。从这些地名,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布局设置。

3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反映官民追求和平安宁的心理和宗教信仰

词语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词语的使用和演变可以映射出陕北人民的文化心理。陕北地名词语突出反映了历代当地居民祈求安宁的心理,反映了他们的宗教信仰。

陕北地名词语反映官民渴望“安宁,安定”的愿望。陕北方言地名中的含有“安”“宁”“绥”等词语集中反映了厌恶战争,祈求安宁的心理。如延安、安塞、保安、安定、安边、顺宁、抚宁、安民(延川)、定边、靖边、绥德等。

类似这种借地名词语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如陕北地名中的吉利坪、丰富庄等,都是用含有吉祥如意的词语表达美好心愿。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中还渗透有错综复杂的宗教信仰,至今遗留下的佛教、道教有关的地名即是有力的证据。如黄龙小寺庄,因宋时佛教寺院圣寿寺而得名;延安市的石佛沟村,因村口石崖有佛窟而得名。此外还有神树塔、神树沟(神木)、龙王庙(府谷)、长官庙(吴旗)、老爷庙(定边)等,这些词语则与陕北当地的错综复杂的民间信仰有很大的关系。

4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

陕北大部分地区地处山区,其独特的地理风貌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蕴藏于古老的陕北方言词语中。由于自然条件差,又多受干旱、风沙、盐碱等多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人们的房屋多建于山边或山间避风处,生活异常艰苦,习惯称劳动为“受苦”,把庄稼人称做“受苦人”。如绥德的碌碡峁,安塞的镰刀湾等将古老的传统农具蕴涵于地名中,反映了生活在陕北黄土地的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像延安的韩家窑子、任家窑子等以“×窑子”命名的地名在陕北很常见,从中可看出某地最初入住的居民的情况,以及人们居住以窑洞为主,居住地比较固定的生活特点。

5 陕北方言词语反映陕北人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

“×家”格式的地名词语在陕北各地普遍存在。如清涧的李家坪,绥德的李家崖,子洲的汪家崖、杜家畔、马家石畔、苗家坪、周家圪崂,靖边的张家畔、拓家峁,米脂的井家畔,清涧的郝家畔,府谷的苏家畔,横山的王家峁,榆阳区的李家梁,清涧的李家坪,洛川的王家圪崂,等等。

中国人自古就重宗族,重血缘,有亲属或宗族关系的人往往聚族而居,繁衍生息。以宗族的姓氏作专名,加上反映该村落地理特点通名的地名全国各地都有。陕北,地理条件差,自然条件恶劣,加之地广人稀,社会经济十分落后,这就需要同宗族的人互相照应,共同应对各种困难。所以,在陕北各地,象李家坪这样的地名非常多。作为语言,类似的地名强化了陕北人的地缘关系,陕北同族或同村或同地域的人特别抱团,老乡观念非常浓厚。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移迁,聚居在一起的人未必都有宗族或血缘关系了,居住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但地名词语却顽强地存在下来,从而把祖先们聚族而居的生活习俗记录下来,流传了下来。

三 结语

方言地名词语作为社会生活以及人文环境物化的代号,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探索方言地名词语,从中可以揭示内涵丰富的、独特的地域文化。

陕北方言地名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陕北方言词语反映着陕北地域文化,透过它可以了解本地域种种文化现象,包括历史交往、地理环境、生活生产习俗、宗法观念、思维方式等。另一方面,陕北文化对陕北方言词语的形成、运用和发展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比如陕北的榆林明清之际作为边塞,是流放犯人的地方。所以榆林城里的老年人骂人:看你哪个囚犯脑袋。别的地方的人则很少有这种骂人法。总之,研究陕北方言词语与陕北地域文化的关系,可以使我们深刻领会语言和文化是如何共生共存的。

注:本文是陕西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7JK158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育林:《陕北人学习普通话教程》,1993年。

[2] 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

[3] 吕廷文:《浅议陕北地名与陕北古代文化》,《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4] 尤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地域文化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当代建筑;建筑设计;地域文化;有机融合;岭南地区;分析

建筑对于时代以及社会文化发展变化具有真实的反应作用,建筑设计的过程也是人类在进行社会历史文化创造中,进行建筑物质与精神财富创造的过程。因此,建筑作为人类物质与文化财富的总和,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不同地域之间的不同文化、气候、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通过建筑设计呈现不同的建筑文化特征,这也是建筑中设计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的关键。随着国家对于地域文化保护发展的越来越重视,作为地域文化特征重要承载的建筑实体,进行设计过程中,应更加注意将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

1、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形成与特征表现

建筑设计作为地域文化特征的重要承载者与真实反映者,在进行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不同地区或者是地域之间的不同文化影响和限制,那么,同样的在不同地域和地区之间的不同文化发展与特征限制下,就形成了不同地域和地区之间的建筑文化,也就是具有地域性特征的建筑文化。比如在我国,北方建筑与南方建筑设计中,就有由于南北温度和习惯差异所形成的不同建筑特征。

随着建筑地域性文化的逐渐形成与发展,也就是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地域性文化特征融合体现,地域性建筑文化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特征表现。根据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特征的融合情况,建筑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也就是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化。

1.1 物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化特征

对于地域性建筑文化来讲,物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化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制约下的建筑物理环境与建筑应用材料等。

首先,在不同的地域或者是地区之间,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域以及地区之间的物理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与施工建设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的建筑物理学,并且这些不同的建筑物理学,最后根据不同区域物理环境特征的限制,最终会应用在地域的建筑设计与施工建设中,也就是形成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层面的建筑物理环境文化差异。比如,在湿热的岭南地区高温多雨,建筑具有防潮通风特性,季风气候台风频繁,建筑需要具有一定防雨防风灾害等级特征等。

其次,在不同的地域情况的限制下,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应用情况也会有不同,这也是属于物质层面的建筑文化的地域性特征体现。建筑施工应用材料与地域性特征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应用材料就会不同。岭南地区居民的建筑材料有木、竹、石、砖、瓦等,如木材产地粤北山区和海南岛的居民大都采用木材和泥砖砌筑、梁枋、屋架均用整木。又如,石灰各地普遍采用,潮汕沿海一带用贝壳烧制的贝灰代替石灰,优点是防海风的酸蚀等,都是建筑应用材料的地域性特征重要体现。

1.2 非物质性的地域性建筑文化特征

以地域性为主的建筑文化特征,除了物质性的建筑地域文化外,在不同地域或者地区中,建筑文化还具有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特征表现。比如,受到不同的民族以及文化习惯影响,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建筑的风格以及尺寸也有不同要求。其次,不同地区或者地域之间,由于政治、经济以及宗教性质的不同,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也有不同体现。建筑地域文化非物质层面的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建筑结构与风格,在政治体制与影响下的不同表现。例如,岭南地区的潮汕建筑由于地理环境与闽南接近以及文化传承的关系,在建筑材料上大量采用石和夯土墙,建筑装饰上喜用色彩鲜明对比强烈的木雕、石雕、嵌瓷等,这些都是由于不同的非物质文化意识影响的建筑地域文化的重要特征表现。

2、当代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方法途径

建筑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成形的重要环节,对于建筑文化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同地域文化影响下,建筑的结构风格与建筑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也有不同,因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将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已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建筑文化与建筑风格,推动地域经济文化与建筑的发展进步。

2.1 充分结合地域物质环境进行建筑设计应用

在建筑设计施工中,建筑施工应用材料对于建筑成本以及建筑风格文化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而不同地区之间的物质环境以及建筑材料都会有不同,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尊重并充分结合当地的物质环境以及建筑材料情况进行建筑的设计应用,在节约建筑设计成本的基础上,还能够形成具有独特文化风格的建筑。

2.2 尊重地域人文意识进行建筑设计

一个地区的人文意识以及风俗习惯是地区文化的重要体现,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想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特征,就需要结合当地的人文意识以及风俗习惯,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应用。比如,在注重生活质量的地区,建筑设计中就应注意对于文化娱乐项目的设置等。

2.3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西方文化特色

如同社会经济发展应当与时俱进一样,进行不同地域建筑的设计中,也应注意对于西方一些先进的文化元素进行融入与设计应用,以推进地方建筑文化与建筑风格的形成发展,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与先进文化意识的地域建筑风格。西方的一些优秀以及先进文化因素,对于人们生活模式以及思维意识转变,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进行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应注意抓住西方文化元素的这一特征,在尊重与保护原有地域文化与特色的情况下,进行设计应用,追求发展进步。

3、岭南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岭南地区北靠五岭(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和都庞岭),南邻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范围包括了广东、海南、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岭南建筑文化风格的形成,与岭南地区的精神、文化、民族以及风俗习惯等有很大的联系。首先,从岭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方面分析,岭南地区的建筑结构特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岭南地区气候炎热、多雨,因此该地区的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多考虑了该地的自然气候特征,建筑设计对于通风、隔热以及遮阳等的要求及相对较高。其次,从人文意识以及风俗习惯方面分析,岭南地区人们多以追求轻松、活泼、闲适的生活为主,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岭南建筑中也多以庭院结合的建筑形式为主,并且在建筑设计中注意对于岭南地区的山、水特征以及自然进行利用设计,增强建筑的美感。最后,与岭南的开放、思维、创新的发展精神相符,岭南地区的建筑设计中也有对于岭南人们兼容并蓄、用于创新精神的体现。

4、结束语

总之,在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影响下,建筑文化以及风格特征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建筑中设计应当注意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引进一些积极的文化元素,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先进建筑文化与风格。

参考文献:

[1]尹然.当代建筑中设计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凉山州西昌市凉山民族文化公园为例[J].科技信息.2011(30).

[2]李倩.“从场地到场所”——城市语境下建筑现象学的运用策略——以成都地区为例[J].中国房地产业.2012(7).

[3]何镜堂,王扬,李天世,向科.基于"两观三性"理念的地域文化建筑设计营造——烟台文化中心规划与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10(4).

[4]方树波.浅议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