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经济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中图分类号:F127.8;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9-4823-04
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怎样把农村中潜在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化为生产力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据相关统计,截至2010年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拥有农村剩余劳动力219.7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83.77%,喀什噶尔、和田、阿克苏、克州等南疆四地州占90%以上[1]。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三农”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农民增收困难,转移就业渠道狭窄;二是城乡收入差别较大,2011年达到2.85∶1,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三是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
当前,新疆正处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地区资源禀赋、文化特征、劳动力素质等特点,寻找适合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与途径,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帮助少数民族农(牧)民增收,对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特点分析
“十一五”期间,新疆共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800万人次,劳务创收190亿元,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培训211.46万人次,全区人均增收416元,劳务创收占人均收入的39%,增加了农民收入,显著改善了其生活质量[1]。与此同时,还存在新疆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依然较大,少数民族农业劳动力比例较高,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比例偏低,就业观念陈旧,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此外,新疆大部分乡镇没有建立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就业环境也比较差。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与一般的农民工问题有共性但也有其特性,受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具有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性烙印[2]。
1.1 以区内转移为主,呈现区内转移与区外输出并重的发展趋势
2002年以后新疆开始出现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呈现出由疆内转移向疆外转移转变,就业形式多样化的格局。由于语言和风俗习惯及自身素质的限制,少数民族劳动力90%选择在新疆内就业,跨区流动比较少。区内转移就业多数集中在农业、建筑、运输和服务等行业;跨区转移就业则主要集中在服务业。与此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内地对口援疆工作的开展,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新疆,区外劳动力则大量流入新疆大中城市服务行业,其较强的竞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1.2 人力资本状况普遍较低
目前,参与转移就业的务工人员主流是年龄在20~30岁的人员,以历届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居多,女性占转移人员总数的80%以上,其接受新知识、新技能、新思想的能力也较快,相对比较容易转移和就业。但由于受文化素质、工作技能和城市就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工作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工资待遇低的服装、纺织、零售、餐饮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属性决定了其工资收入水平较低。同时,以简单体力型劳动和劳动服务业为主要特征,以体力、青春乃至健康为筹码的就业形式决定了其就业年限极其有限,双重原因使得其转移具有不稳定性和回流性[3]。而那些40~50岁的年龄较大的人员,因面临子女教育、父母赡养等问题,且文化水平偏低,所以外出转移就业难度较大。
1.3 城镇的“拉力”不足
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着“推”、“拉”效应。一方面,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业对劳动力的“挤出”推动了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生产部门转移,与此同时,南疆地区普遍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产较为落后,维吾尔族农(牧)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迫使维吾尔族农(牧)民外出打工来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压力是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目前新疆干旱区绿洲城镇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南疆农村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工业化程度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强,转移到县内者仅占劳动力转移总数的10%。总体来看,来自城镇的“拉”力远远不够。
1.4 劳动力转移与就业培训并驾齐驱
新疆少数民族农民工由于语言障碍而缺少岗位技能培训,劳动技能非常欠缺。因此,政府和相关中介组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从汉语语言、就业技能等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开发人力资源,旨在为企业提供合格产业工人。据新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新疆各类培训机构共培训学员126.50万人,少数民族学员占总数的54.9%。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5.90万人,实现转移就业40.70万人,培训后转移就业率为61.8%;劳动预备制培训7.70万人;创业培训3.50万人,创业成功1.95万人,创业成功率为55.7%。
1.5 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社会效应凸显
一方面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使农(牧)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外出务工者大多获得了比在家乡务农更高的经济收入、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高的生活质量。据调查,新疆贫困地区的人均年收入为2 000元左右,而从业于内地城市制衣厂的外出女工大多1个月就可挣到1 000元。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劳动力转移使得新疆人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学到了生产、经营、管理技能,增强了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由于政府有序的引导、组织,新疆组织型劳务转移群体总体上实现了良性流动。
1.6 就业“软环境”有待完善
大多数外出务工的维吾尔族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其合法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对新疆维吾尔族农(牧)民外出打工的满意程度的调查显示,有近50%的农(牧)民表示在外打工满意度一般或不太满意,主要表现为工作时间与工资的比例不对称,缺少社会福利待遇等。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区域社会扶助制度和体系。
2 制约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及障碍
对于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必须认识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要综合考虑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宗教等各种因素对其的影响。
2.1 思想意识因素
首先,闭塞的环境和封闭的社会经济文化体系造成了农(牧)民思想保守、观念滞后。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南疆三地州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2.4%;不识字和很少识字的人口却占总人口的13.8%。不识字和很少识字的人口数量巨大,人口总体文化素质构成明显偏低。文化程度低的劳动人口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其难以形成先进的劳动观和人生观。其次,新疆维吾尔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穆斯林在、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与疆外的大部分省份居民有很大的差别。受特殊的饮食生活习惯和宗教文化因素制约,使得其对不同社会文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很大程度限制了穆斯林群体的外出务工。此外,农民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在一定程度上会遭受当地市民的偏见和歧视,使他们难以真正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群体,进一步阻碍了其由“农(牧)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
2.2 个体素质因素
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科技素质及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导致其就业和择业能力较差。据全国人口普查,新疆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49.4%,比全国高12.7个百分点,导致其就业空间较窄,适应能力差。随着经济发达地区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转变,人才供需矛盾升级,结构性失业风险加大,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削弱了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并进而影响了其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规模和层次,影响了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
2.3 经济因素
新疆农村城镇化处于起步阶段,乡镇企业数量太少,城镇聚集功能差,劳动力就地流动缺乏载体,导致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较差,使得剩余劳动力向非农就业转移进程缓慢。以南疆三地州为例,其乡镇企业总产值仅占新疆乡镇企业总产值的9.0%。新疆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第二、三产业不发达,同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较大,使得新疆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从业人员严重偏少。
2.4 制度因素
首先,由于土地流转机制不活,使部分务工农(牧)民农闲离乡,农忙回乡,形成了“季节型”务工群体,影响了转移就业的稳定性。其次,由于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等制度的不健全,使农(牧)民不能分享国家的就业资源和就业政策,时常受到歧视性待遇,外出务工缺乏保障。
3 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路径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思路:立足区域特色,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以区内城镇和第二、三产业为主要方向,采取转移就业与职业技能培训、产业园区建设、对口援疆、创业促就业、发展家庭服务业等多种形式,构建以南疆三地州为重心的产业对接、社会对接和素质劳务对接平台,打造新疆区域特色劳务品牌,构建“务工富民”的现代工农业新格局[4]。
3.1 奠定思想基础,引导少数民族农(牧)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
首先要挖掘宗教的积极作用,引导广大信教群众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信教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尤其是从文化的角度合理挖掘伊斯兰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突出伊斯兰教中尊重知识、提倡勤劳、勤勉工作等价值观,大力发展宗教有益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其次要发挥典型作用,营造氛围,鼓励农(牧)民转变就业观念。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对农(牧)民增收的显著作用和劳务输出的先进典型事迹,以农(牧)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广大群众克服陈旧观念,转变“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
3.2 创新培训方式,实现以“培”促“输”的就业新格局
根据“学以致用、市场需求、确保实效、创立品牌”的总体思路,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带动鉴定、鉴定促进就业”的转移就业新格局。以汉语培训为基础,以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为重点,大力推行市场需求与“订单式”培训对接的模式。在培训对象上突出抓好应届初中和高中毕业生以及农村16~35岁有就业意向的青壮年农民培训。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对农村“两后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在培训专业上重点放在市场需求量大、易于就业的焊工、车工为主的制造业,以木瓦工为主的建筑业,以美容、餐饮、家电维修为主的服务业上。深度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将其转化为城市、工业需要的人才资源,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
3.3 消除制度壁垒,创造宽松的政策“软环境”
首先,要尽快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要加快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深化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消地域、身份、户籍、行业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限制政策,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业上的不平等待遇,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与合理配置。其次,要大力发展劳动服务中介组织,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建立和健全劳动力的社会调节机制,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要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城乡统筹就业信息网络及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中介服务作用。此外,还要建立培育劳务输出经纪人和大户长效机制,对其带领输出的农民进行公司化管理。
3.4 推进产业对接,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
以“工业化致富农牧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牧业”的发展思路,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发展非农产业,依靠第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来增加农村就地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就业率。
3.4.1 发展优势产业,挖掘第一产业内部就业 一方面新疆特色产品众多,可以大力发展农业科技,利用农产品加工技术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商业价值,开辟就业新领域。另一方面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和发展一批与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密切相关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农(牧)民就近就业。
3.4.2 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宽第二产业吸纳能力 按照“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规模效应-第二、三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发展思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从而进一步推进农村城镇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传统民族工业,特别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采取政府主导、本地企业与援疆企业联合的方式,吸引经济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疆内外企业入驻乡镇工业园区。此外,可以通过发挥大项目、大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转移就业。
3.4.3 发展新兴产业,开拓第三产业就业渠道 大力推进农村信息业、咨询业、旅游观光业及休闲农业等,进而带动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扶持县(市)内林果、园艺、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扩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
3.5 立足区域特色,打造新疆区域特色劳务品牌
立足区域特色,鼓励转移就业与就近就业相结合,提高区内劳务市场的知名度。同时结合新疆人擅长编织、能歌善舞等特长,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通过劳务输出,塑造勤劳智慧、诚实守信的新疆务工人员形象,扩大新疆劳务的疆外影响力。此外,南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民族手工业、建筑业、装饰业、饮食业、服装业比较发达且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在中亚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努力开拓国内外劳务市场。通过打造具有新疆区域特色的劳务品牌,不断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6 加大专项资金和补助基金投入,保障少数民族劳动力创业和就业
一是加大技能培训投入。增加各级财政投入,特别是专项技能培训资金,整合各部门资源,通过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民劳动力培训体系,全面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二是建立支持农民创业的专项资金。劳动、金融部门应给予少数民族农民工相应的支持,为其提供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创业培训补贴和贷款贴息等。三是设立政府补助基金,补贴那些能接纳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用工单位,帮助和引导新疆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持续有序地转移就业。
4 结束语
为引导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帮助少数民族农(牧)民增收,本文剖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区内城镇和第二、三产业为主要方向,以南疆三地州、阿克苏地区和伊犁州为核心,突出培训和服务“两个重点”,实现产业对接、社会对接和素质对接,打造民族特色劳务品牌的基本对策。
参考文献:
[1] 刘 兵.新疆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千万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N].兵团日报,2011-02-12(1).
[2] 明拥军,陈 彤.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政策导向探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8(4):44-47.
关键词:新经济;劳动力;就业问题
一、新经济背景下劳动力就业的基本状况
所谓的新经济是指由技术、商业实践和经济政策的相互良性互动,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绩效。在新型经济发展阶段中,我国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家的各行各业也开始朝着升级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劳动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1.就业现状
最近几年我国面临着巨大就业压力,总体而言呈现出“两高一低”的态势。一方面,高科技人才紧缺,高素质人才包括大学生就业饱和,拥有某项特殊技能的低素质人才紧缺,出现了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工资高,大学生不如月嫂好找工作的特殊现象;另一方面,国家产业领域所需的专家又严重不足,发达省份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海外高级人才回国创业。
这种就业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值得深思,特别是可以划归高素质人才的大学生就业反而达不到社会预期就业水平的问题尤为突出。随着高校招生逐年增加,高校毕业生劳动力人数也在不断的扩大。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加上往届已毕业未就业的人员,大学生劳动力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如表1所示)。
2.就业特征
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社会失业率一直在攀升,其主要新特点如下。
(1)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在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输送的人才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高校毕业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跟社会需要协调。
(2)专业领域高端人才稀缺。国家在金融、汽车、生物技术等领域缺少高、精、尖的人才,依靠代加工模式发展的经济起伏很大,对低端就业市场冲击力很大。
(3)技能型人才紧缺。在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企业急需大批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如技工等,而职业院校由于就业观念限制,近几年发展缓慢,导致就业市场上符合条件的职业技能劳动力稀缺。
二、新经济时代和劳动力就业的关系
针对新经济时代下劳动力就业出现的新特点,我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就必须清楚地认识经济转型和劳动力就业的关系。
1.新型经济体制与劳动力就业的内在逻辑关系
随着新经济结构不停地演变,社会对劳动力的需要也在不断地作出相应的调整。就业形势的巨大变化给就业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新环境的挑战。在这个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市场规律将会起着引导作用,一切劳动力需求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运行。因此,过去陈旧的就业观念已经过时了,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理智冷静地分析当前就业动向,指导社会劳动力就业并联合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努力妥善地处理好社会劳动力就业问题。
2.转型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在新型经济的冲击下,各行业也发生了改变,转型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市场规则的操纵下,劳动力市场变化最明显,主要体现在制度性的分割。制度性分割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如城市和农村乡镇之间),不同行业(如IT和房产销售),不同企业(如中石油和蒙牛),这些区域行业企业的差别给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也千差万别,出现了劳动力的制度性分割。它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主市场的劳动力,另一个是次市场的劳动力。这两种市场劳动力存在的主要差别就是收益之间的差距。收益包括工资现金、福利待遇、社会地位等。
(1)经济体制的转型势必带来经济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人们更加关注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转型经济给劳动力的就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变化。
(2)经济转型改变了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靠出口贸易和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而经济转型会改变这一局面。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要求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从原来重视经济增长转变为注重经济质量的提高。所以在这个多变的经济社会中,劳动力就业人员面对着前所未有经济环境,这些都对劳动力就业构成巨大的挑战。
3.劳动力就业问题离不开经济转型
新经济时代给社会劳动力就业带来了挑战,所以我们更要对经济转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并及时做好调节,以便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经济体制的转型除了给劳动力市场造成压力外,还有很多良好的作用。在这个高速变化发展的时代,人力资源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就业者感受到现实的残酷,让他们意识到要想在市场经济下生存,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同时,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势必会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劳动力工资待遇、福利等方面的差异也在逐渐拉近。
三、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意义
新时代下的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趋势,所以在社会经济的转型中,合理解决好劳动力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1.让越来越多的优秀劳动力资源加入到新型经济的建设中
新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劳动力,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力量。没有那些优秀的劳动力,就没有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更没有高效的经济效益。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那些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热情参与。
2.高质量的劳动力就业有利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
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实施经济制度转型的根本原因,更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已经在世界上得到了论证,今后的经济走向也都是在科技生产力的强大推动下运行的。社会劳动力资源掌握着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技能,有效地安排其就业对先进科技的扩散和科学技术的利用是十分有利的。
3.扩大内需
在过去的经济时代,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是依靠出口和投资。随着新型经济时代的来临,这一现象得到了改观,这些转变都是跟劳动力就业分不开的。社会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可以拉动内需、推动经济的增长。以大学生劳动力资源为例,毕业大学生顺利就业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进入高校苦学深造,而高校教育投资一直是国家的主要投资之一,而大学生也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是一个固定的消费群体,可以刺激经济消费,扩大国家内需。
4.稳定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的稳定高于一切,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复兴都是空谈。所以,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显然社会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可以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有利我国经济体制的成功转型。例如,社会劳动力就业得到良好解决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对社会不公平带来的不满和怨恨。民众的怨恨心理会对社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如社会犯罪率上升、地方民族矛盾加剧等不和谐现象。另外,劳动力就业问题得到有力处理也有利于劳动者家庭的幸福美满。每个小家庭都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只有家庭和谐稳定了,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总之,劳动力就业是实现社会公平和财富合理分配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减少新型经济制度下的不稳定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经济转型时代下,社会劳动力就业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要解决劳动力就业难问题,社会劳动力就业人员就要不断改变旧观念,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以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环境,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规划好自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琼,徐盈之.信息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01).
[2]黄根兰,白玲.经济转型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J].商品与质量,2011(S6).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劳动力;现代化
一、中原经济区劳动力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中原经济区富有充足的劳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者的素质整体有所提高,但要符合社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达到劳动力现代化的标准,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价值观念与社会发展存在矛盾。
中原经济区劳动力的一些价值观念与社会的发展存在矛盾。随着劳动力的效率意识、利益意识和竞争意识的提高,无形中使劳动力过多的重视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质量,却忽视了精神世界的提高。社会上也出现了黄赌毒泛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出现了信仰危机、诚信危机、社会道德缺失等。
(二)思想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个人品德有待提高。在现代社会中,有些人理想信念不正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长;有些人品德欠缺,不讲诚信、人情冷漠;更有甚者,还故意违反、嘲笑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其次,社会公德不尽人意。出现酒后驾车、无证驾驶、毁坏路灯、乱倒垃圾、毁坏公物、假冒伪劣等现象。再次,职业道德有待提高。一些医院以药养医,教育工作者乱收费、不为人师表,机关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部分企业克扣工人工资等。最后,家庭美德参差不齐。随着社会进步,各种文化的聚集,一些家庭内部夫妻对立、外遇横生、父子不和、亲情淡漠,甚至有杀兄弑母、兄弟残杀等恶性案件。
(三)职业素质需要提高。
首先,身体素质方面。在中原经济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缺少基本医疗设备,加上收入低,社会保障缺乏,很多是小病拖成大病,严重影响了身体素质的提高。此外,长期办公室的生活也导致身体缺乏锻炼,影响体质的增长。其次,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从整个中原经济区看来,教育水平较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相对落后的,落后的教育使得劳动力整体的素质比较低。再次,职业技能方面。很多劳动者如岗前都需要参加耗费巨大的岗前培训,学校学习的知识不能很顺利的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去。
(四)生活方式有待改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职业和阶层的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却有着相同的弊端。现代社会中,劳动力极度缺乏体育锻炼,有病不求医,缺乏主动体检,不吃早餐,与家人缺少沟通,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长坐不动,缺乏睡眠,不合理饮食,甚至吸毒,酒后驾车,赌博,酗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普遍存在。
二、中原经济区劳动力现代化的原因分析
中原经济区劳动力现代化的不足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本文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一)经济发展的限制。
经济发展是劳动力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中原经济区域内的经济多是以如农业、煤炭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相应的对劳动力培养方面的支出就会不足,造成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另外,中原的经济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相对的对于高素质的劳动力提供的待遇水平、配套环境也相对不如沿海发达地区,这就造成了“孔雀东南飞”现象,大量的高端劳动力流失严重。
(二)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原地区向来被看做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经常被作为古代帝王的建都之地,因此,古代儒家思想和封建传统观念在千百年的传承下,已经深入中原人民的心中。中原经济区的劳动力相对来说,也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的。在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下,使得中原经济区劳动力的思想素质落后,受传统思想文化和旧教育体制的影响较深,“知识改变命运”,被大多数农民看成是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因此,教育一般被看做是为未来谋求生存的一种手段,而没有作为提升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
(三)教育机制的不健全。
教育是劳动力现代化的主义推动力,然而,现存的教育体制与劳动力现代化的发展不相适应。第一,基础教育薄弱。以河南为例,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来源单一,针对基础教育的投资不足,农村教育政策实施不够彻底,使得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小学及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占 42%,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 ,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 10% 。第二,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中原地区的高等教育水平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重点学科整体数量偏少等问题。第三,职业教育相对滞后。目前,中原经济区对职业教育的定位不够清晰,劳动力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能培训,是为城市或发达地区培养劳动力,并没有把参与职业教育与制定职业规划结合起,因此积极性不会很高。
(四)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
劳动力市场是通过劳动力供给方和劳动力需求方与供求双方的交换构成的。构建机制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有助于劳动力的就业,为劳动力现代化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然而,中原经济区的劳动力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劳动力素质不高,制度不完善,法律不健全,社会保险和社会保障缺失等。
(五)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
中国社会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主要矛盾还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之间的矛盾。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有可能会对个人的全面发展有所忽略。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使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政府的投资和支持以前的重点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原地区相对来说是一块塌陷的区域,受政府的关注不够高。这就直接影响了劳动力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殷陆君.人的现代化.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关键词】高校就业;劳动经济学;形势
1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大学生在择业的选择上应该能够向着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的方向考虑,多到基层就业,或者选择自主创业。
从2003年,高校应届生数量就开始以跳跃式的幅度增长,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12万,比前一年增长46%,而到2010年更是高的630万比2003年翻几番了,2013年高校毕业生699万,而今年各大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岗位又少之又少,就业压力较大。有时候,一个工作岗位会吸引数百名以上的求职者,或者数千名竞争者,令许多毕业生望而生畏。自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出现回暖现象,中国经济又恢复得比较快,工作岗位依然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主要原因是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学生质量也越来越差;其次由于社会提供的招聘岗位不仅没有增长,反而有下降的趋势,使得大学生逐渐由“买方市场”过渡到“卖方市场”。
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决定了大学生就业的难易。现在读一所大学,光学费就很贵,而出来就业,招聘单位不仅挑剔学校,而且在各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大学生对高中也是很挑剔,边远的地方不想去,待遇不好也不想去,这些都导致了就业的难易。
2 从劳动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就业市场
从“供需均衡”理论上来说,如果我们把各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看作是社会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品,社会劳动力需求市场是需求方的话。那么只有当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点时,社会才不会存在失业现象[1]。如图1所示
也就是说只有当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A点时,供需之间才能达到平衡。而此时供需之间供需平衡量为0Q1,均衡价为0P1。但是随着各高校不断扩招学生后,那么图1就变成了图2。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大时,供给曲线S向下平移到了S’,而劳动力的需求根本不能满足巨大的供给量。因此,需求曲线D也相应的向上平移到D’。此时就出现了新的供需曲线交于A’,形成了一个新的供给平衡。但这时的均衡收入为0P2[2]。
因此,看着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不少大学生开始选择继续读书的出路——考研,或者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在家待业等待岗位的到来,但是他们自己无法保证等待是否是更好的选择,于是出现了很多自愿失业人员,俗话说: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说法,比比皆是。
Ld:代表市场上所需求的劳动力总量;Ls代表市场上所提供的劳动力总数
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正是表明了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选择自愿失业。当Ls与Ld相交于E点时,劳动供给方和劳动需求方在0Wo的工资报酬上达到均衡,此时劳动力供给平衡,数量为0Lo。但是这个图仅表现出在0Wo的工资报酬下,整个劳动力供给方仅有0-Lo的毕业生选择就业,仍有Lo-Lf的毕业生选择自动放弃就业,因此而形成自愿失业的现象[3]。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少学者认为是跟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过高有关,不过也有的学者则认为这是大学毕业生是对自身的价值定位标准不同所导致,定位点不同,所以等待。是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挥的工作。
3 用劳动经济学原理分析就业取向
大学生毕业之后,往往会有两种打算,即要么考研,要么就业。
3.1 考研的认识。
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提出,现在本科生越来越多,但是有的单位所需要的本科学历往往不行了,为了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考研,读三年研究生,不仅可以增加知识的专业性,而且也能够为以后就业,提供更大的上升空间。
近年来,考研究生的大军也越来越多,考研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且对于专业的选择也需要慎重,应该选择热门好就业的专业区读,否则出来也是不好找工作。如有的学生选择热门的金融专业,不仅未来收入可观,而且这个行业发展很大。通过劳动经济学的学习可知,研究生比本科生具有更多大的上升空间而且在就业中更具有竞争力。
3.2 就业的觉悟方面来说。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阶段,就明白毕业后的工作不好找,必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本专业时候,还学习了其他一系列的知识,如考取一些资格证书,像会计、计算机等级考试、驾照、英语等级考试等,现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资格考试,为大学生的资格认证提供了更好的证明。大部分毕业学生在每次的招聘中都积极的去参加,但是应聘上的毕竟是少数,剩下的未能找到工作的则会选择销售等行业。等到有机会参加正规单位组织的公务员考试,投入到浩荡的公务员之中。每年有很多的公务员考试,但是录取的名额却很少,录取的比例甚至达到上千比一。虽然如此但还是有很多学生义无返顾的投入到公务员考试之中。主要原因在于企事业单位的稳定性和各种保障的全面。
通过学习劳动经济学我们知道,现在的市场是劳动力的“买方市场”,用人单位具有主动权,所以在选择用人的时候,会盲目的提出很高的录取条件,他们不用担心招不到人。而他们所提出的条件在工作的时候根本就用不到,只是盲目的提高用人条件,造成了近年来网上“研究生去卖猪肉”的新闻报道。所以为了以后更好的就业,在大学期间应该学到真正用得到的知识,而不是仅仅靠一张文凭就想找到一份工作,现在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你的能力而不是你的文凭。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知识的学习。增强自我的动手能力和交际能力,为踏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综上所述,我觉得只要我们摆正心态我相信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份相对较好的的工作,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只要我们付出努力一定会走向成功。
4 改善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对策和建议
4.1 应对社会上供大于求的现状,大学是否还应该扩招。
目前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但平均每人享受的教育却急剧的减少,一个礼拜才20几节课,还有一些值不值得开的课程就不需要提了。所以现行的教育机制并不是最好的,社会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学生。所以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
4.2 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必须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不仅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而且还能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体系,通过完善的就业服务信息,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4.3 国家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
通过一些就业宣讲会,鼓励青年大学生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如西部、基层去工作,或者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以及人才在跨区域、跨行业、跨企事业单位的流动等政策。
对于去西部工作,大学生心中有着许多的困惑:国家的各项补贴和优惠政策能否落实,是否还回得来,回来后就业压力是否更大;去农村工作,户口、社会保障等问题如何办;搞自主创业,怎么解决资金缺、注册难、审计难等问题。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区、出系统要交费的政策障碍。
4.4 从学生自身方面思考。
由于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往往是心高气盛,过高的看重自己,认为自己一定要每月拿多少钱多少钱,殊不知,正是这样不正确的心态导致自己就业的问题,所以大学生应正确估价自己,正视现实,调整就业的期望值,保持健康的就业心理,切忌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要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就业观。由于大学生竞争日益激烈,所以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在大学期间,应该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不反对在有空余时间下去做一下兼职,丰富自己的生活,同时应在学好自己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去做这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首先学好自己的学习,因为学习还是第一位的。所以,大学生要有自己的真才实学,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丽霞.《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2003年度滚动课题:《高校产权变革与江苏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企;劳动经济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成为非常重要的资源,在国有企业的竞争中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人才是劳动经济的一部分,对企业进行劳动经济管理,将人才培育成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势在必行。另外。企业劳动经济管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企业已经不同于以往,现代化的企业非常关注企业管理,甚至将最大的精力放在企业管理上。企业劳动经济管理自然也不可忽略,而要认真对待,谋其发展。
国有企业是我国企业类型中历史较为久远的一种,为广大中国民众所熟悉,国企凭借其独特之处,成为目前全球非常特别的一种企业类型。毫无疑问,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难以取代的作用,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而劳动经济管理工作可以提升国有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从而促进国企的高效发展,使国有企业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但是,现实情况是国企给予劳动经济管理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部分国企依旧没有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以生产或产品为核心,不注重人才的组织,忽略劳动经济的管理,甚至完全没有劳动经济管理的意识,最终导致企业不能健康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对中国国企在劳动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探究相应的解决策略,来帮助国企良性的发展。
二、国企劳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薪资福利的管理问题
大体上说,由于国企的特殊性,国有企业的员工的薪资福利变动的幅度是不大的,员工的薪资待遇以及福利都有较为明确的约束。一般而言,国企更提倡“论资排辈”,更加注重国企员工的岗位、职称、入职年限等硬性指标,而对于更能体现个人能力的因素,比如员工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等则考虑的不多。这就导致国有企业很容易出现“铁饭碗”的现象,员工的薪资发放以及福利保障都比其他类型的公司可靠,在相同职位上的人,不管能力如何,薪资都基本持平,进而导致国有企业员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整体上来说比较低。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加剧,中国市场上的各类企业越来越多,对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企员工的薪资相对而言是处于较低水平的。很多其他类型的企业更加看重员工的能力,员工的工资取决于他对公司的贡献,而且还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福利待遇,充分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国有企业这种效率低下的薪资福利管理体系,不利于企业劳动经济管理,甚至对国企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2.经济权利的保障问题
在得到公平合理的薪资待遇管理制度之后,作为企业的员工,就希望自己获得合理报酬福利的权利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在国企中,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员工的工资增速度无法赶上当地的物价增长速度,甚至有些员工仅凭工资无法支付自己的生活费用。另外,有些国有企业还会设置“编外人员”,作为体制外的员工,他们无法与正式员工取得一样的薪资与福利,甚至相去甚远,导致他们的劳动经济权益没有依法得到保障,由此引发的矛盾还会对企业的名声造成影响。另外,从国有企业员工的角度来说,现代化的员工具有更强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如果公司的所作所为触犯到员工们的经济利益,他们会通过各种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样经常会导致两败俱伤。
现在,人才已经成为很多公司重要的资源,国有企业也是如此。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对员工薪资福利的管理,使发给员工的薪资与员工能力相挂钩的同时,还能够保障他们的日常生活。同时,国有企业保障员工劳动经济权益也是为自身的发展做铺垫。
3.人才流失的防治问题
劳动经济管理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和引导企业员工的工作,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目前而言,国有企业对劳动经济的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无法满足经济的发展,难以提升企业员工的生活水平。很多国有企业无法脱离以前的管理制度,对企业劳动力的管理缺乏有效性,导致国有企业的劳动经济管理水平不高。国有企业中很多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影响,但是却因为管理制度的限制而无法取得满意的薪酬福利以及良好的晋升空间,造成了很大一部分员工选择跳槽,人才流失。如果国有企业还坚持传统的管理模式,不愿意顺应时代的发展,那么不仅会造成国有企业人才的流失,还会影响企业自身的长远运营,无法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国有企业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员工的需求,注意人才流失问题,来帮助企业取得更好的发展。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我国依然有不少的国有企业以领导为中心进行劳动经济管理,并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部分国有企业不仅无法预防人才流失,在人才流失之后,往往也没有成熟的应对措施,反而会一团乱,形成恶性循环。比如国有企业的技术人员,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因为不懂管理,很难有晋升到管理层的机会,严重阻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导致他们对企业产生不满意感,甚至跳槽,导致人才流失。
三、解决策略
1.制定科学合理的薪资福利体系
薪资福利体系是企业劳动经济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如果同一个公司内,员工的工作对企业的贡献不同,却拿一样的工资,这势必会导致部分员工心里不满,部分员工产生懒惰思想。这一问题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薪资福利制度不符合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企业劳动经济管理水平较低。这样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效率,也不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因此国有企I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薪资福利体系,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
首先,国有企业需要了解市场劳动力的价格行情,尤其需要参考私企和外企的工资福利水平,制定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其次,国企还应注重薪资福利的公平性,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制定薪酬的时候,要做到公平公正,才能真正提高国企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再次,国企的薪资福利体系不能只由薪酬管理者制定,而应采纳多方的意见共同制定,增加员工的参与感,使员工对自己工作的企业有信心。最后,国企对员工劳动价值的肯定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给予员工真切需要的福利,比如休假补助、节假日补贴等。
2.发展能够切实维护员工利益组织的工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环境和劳务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会在企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工会组织在很多企业中是一个以维护员工权益为主,协调劳务关系的组织。工会由于其特殊性,可以在企业劳动经济管理中帮助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平衡,并协助处理员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总之,发展工会组织能够切实维护员工利益。
首先,要健全员工利益的保障机制,立足于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来保障企业员工的经济利益。其次,建立调控机制。通过合理的调控机制,使得工会与相关部门顺畅的沟通,顺利的维护员工利益。最后,工会要深入到基层中去,了解员工的实际情况,发现职工的真实需求,为员工谋求和保障合法利益。
3.安排高效的国企工作岗位
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有一些工作岗位设置的很不合理,部分员工工作很多,甚至难以完成,而另一些员工无事可做,人不能尽其用,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需要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安排合理的工作岗位。
可以通过专业化定岗、分级定员和部门定员等方式进行国企工作岗位的安排。专业化定岗可以帮助提升部门的工作效率。分级定员可以提高国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部门定员具有针对性,使得各个部门的工作量更加合理,工作效率更高。国有企业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运转,提升劳动经济管理水平,提高国企的竞争力。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种设立国企工作岗位的方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相关人员要结合企业实际,可以选取最合适的方法甚至多种方法综合使用,以便达到最好的效果。
4.有吸引力的人才晋升机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成为宝贵的资源,在国有企业的竞争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员工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薪酬福利,很多人更在意的是目前的工作有没有合理的晋升空间,很多人更希望在职业上能有一番成就。国有企业应为员工制定合理的人才晋升机制,为员工提供培训以及有吸引力的激励,提高的员工工作积极性,使企业正常运转起来。
国企应重点培养有潜力的员工,优化激励机制,加强对人才的挖掘和开发,留住人才,进而提高劳动经济管理水平。国有企业要让员工看得到自己的未来,以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合理的规划。在看不到未来的公司,很少有员工愿意留下来。国企要给自己的员工晋升的希望,同时帮助他们实现晋升。
参考文献:
[1]郝咏祺.国有企业劳动经济管理水平提升途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26).
[2]段建武.略谈国有企业提高劳动经济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J].经济师,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