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血液的化学元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职业化元素 大学英语 提炼 释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1-0084-01
作为公共英语的大学英语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在该阶段学生将用两学期的时间完成对“大学英语1”和“大学英语2”的课程。由于这门课程的覆盖面十分广泛,且又是对高中英语教学的一种衔接,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重视该门课程。然而,正是因为大学英语的公共课身份,使得在对它实施教学改革时容易受到习惯思维的束缚,仅把教改的目的定位于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上,甚至直接指向英语过级考试。对此,笔者认为应结合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大学英语的教改方向。
随着大学逐渐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改中也应植入职业元素,特别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其中的职业化元素,并助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
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 职业化元素提炼
从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经验中可知,职业化元素的提炼可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进行。
1.一般层次的职业化元素提炼
教师对一般层次的职业化元素提炼并不陌生,包括阅读训练、听说训练、写作训练等都与构建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有关,上述训练有对一般层次职业化元素的提炼问题。从方法论的视角出发,“先一般、后具体”成为职业化元素提炼的合理路径,因此,我们应对大学英语的常规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2.具体层次的职业化元素提炼
随着对一般层次职业化元素提炼问题的明确,这里需要深入到对具体层次相关问题的讨论中。不难发现,理工科学生与商科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形态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商科学生与社科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形态上也存在着不同。因此,在有条件的高校中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背景学生的岗位需要,突出他们具体方面的英语能力训练。
二 职业化元素的释放
根据上文所述,职业化元素的释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明确大学英语教改方向
只有在明确大学英语教改方向后,才能促使教师们沿着正确的道路进行职业化元素释放。那么何为正确的教改方向呢?简单来说,就是遵循高校职业化教育导向改革路径,将大学英语功能定位于辅助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角色,着力改变目前与各专业教学相隔离的局面。为此,教师应在充分领会这一教改方向的基础上,主动参与到课程职业化元素的提炼中来。
2.强化大学英语课程建设
若是使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相契合,便需要在建构具体层次职业化元素的提炼上下功夫,因此,应强化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关键是建立符合校本要求的教辅材料,有条件的高校完全可以根据本校专业结构和特色编撰本校教材。另外,包含在课程建设中,还涉及调整目前的英语测评模式,对此,可以通过强化形成性评价来实施。
3.增强各系部间的协作
毫无疑问,在进行职业化元素释放的教学实践中不能闭门造车,需要增强英语教学部门与专业所在院系、教务处等部门的协作。专业所在元素需要向英语教学部门提供学生职业需求有关的信息,并配合英语教学部门来完善教材建设;教务处则应在课程计划、教学场地等教学计划管理上提供支持。
应重视大学英语课程地位,并缩短它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距离,唯有这样,才能改变该课程目前所处的尴尬局面。
三 课堂教学实践探讨
以大学英语听力多元教学的建立为例,教师在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建立英语听力多元教学时,应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兴趣进行内容的选取。如英语片《走遍美国》可以使学生了解美国风土人情的同时,开展他们的听力训练。但是,这种原声英语片却没有中文字幕,因此,在听力训练初期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可采取分段播放的形式,逐一进行语言讲解与听力练习。具体可以以一段完整的情景对话为一单元,通过重复播放以及教师对关键词的中文提示来启发学生理解对话的梗概。最后,将整个片子进行连贯播放来建立学生完整的听力训练。同时,也可以有选择地播放英语电影(最好有中文字幕),在电影的选择上应考虑学生的兴趣与理解能力。
四 小结
本文认为,职业化元素提炼的方式需要从一般层次和具体层次两个途径来构建。职业化元素释放则应围绕着明确大学英语教改方向、强化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增强各系部之间的协作三个方面来展开。
参考文献
关键词:血液净化;素质教育;护理质量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利用渗透压差,通过透析将患者体内毒素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主要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1]。血液净化室要求严格,风险系数大,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和不良事件,因此,应加强血液净化室护理人员素质教育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水平[2]。为适应新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本院血液净化室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改进护理服务,经过近2年的努力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血液净化室共有护理人员15名,均有护士执业许可证及血液净化室准入资格。其中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0.4±1.89)岁;文化程度大专学历3人,本科学历12人;入选者均为女性护士。
1.2素质管理方法
1.2.1"以患者为中心",实施安全管理 ①血液透析风险大,通过素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重点观察留置导管与管路连接处有无脱落,及时发现患者血液透析并发症;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加强患者管理,改进患者身份识别系统,防止无关人员进入。③及时评估患者风险,降低安全隐患,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透析期间防止患者坠床,透析结束后,让患者在床上休息5~10 min,随后护送患者回病房,防止患者因性低血压引发跌倒。④加强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与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1.2"一切为了患者",控制医源性感染 ①严格洗手程序:由医院感染管理科牵头,血液科主任和护士长负责,定期对护理人员专题培训手卫生,宣传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控制院内感染。建立标准洗手池,水池上方张贴WHO标准的七步洗手法,配备洗手液、纸巾、快速手消液,供医护人员洗手、消毒使用。定期对血液净化室护理人员进行手卫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②复用透析器是导致血液净化室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3]。为降低院内感染,本血液净化室对所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使用一次性透析器,避免了因使用复用透析器导致血液净化室的交叉感染。
1.3"以患者舒适"为目标,实施优质护理 ①实施分组护理,以护士小组为单位,固定负责组内患者,各小组护士对该组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持续质量管理,包括透析治疗、感染预防、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②血液透析时穿刺引起的疼痛可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应加强疼痛管理,及时给与患者心理疏导。首先评估患者疼痛耐受性,了解患者特点及镇痛要求,对痛觉较敏感、中度以上疼痛评分患者适当采用利多卡因乳膏等镇痛剂;护理人员苦练基本功,提高穿刺技巧,争取一次穿刺成功,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患者的恐惧心理;穿刺过程中指导患者深呼吸,分散注意力,以缓解情绪紧张带来的疼痛不适。③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患者大多存在焦虑、抑郁甚至悲观绝望心理问题,这些负面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生理和疾病恢复,有时直接影响患者血透依从性。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患者,积极和患者、家属沟通,及时发现患者不良情绪,并给与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同时请患者家属及亲朋关心鼓励患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完成血透全疗程。
2结果
2.1院内感染及不良事件比较 素质管理后,院内感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感染监测合格率明显提高(P
2.2护理质量及患者总体满意度比较 素质管理后,全年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疼痛管理满意度评分及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均有明显提升(P
3讨论
血液净化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患者极易发生医院感染,血液透析过程中极易发生坠床及性低血压导致的摔倒,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因此,血液净化室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医院应重点加强血透室的护理管理。
素质管理可促进血液净化室的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衡量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与患者安全息息相关。素质管理有利于提高血液净化室的护理管理质量。刘洪[4]研究指出,在血液净化室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血液净化管理流程,制定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加强设备维修及保养,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可以促进护理人员将工作变成良好的日常习惯,最终保证了血液净化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患者满意度也随之提升。本研究表明,对血液净化室护理人员进行素质管理后,全年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疼痛管理满意度评分及患者总体满意度评分均有明显提升,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诠释。
护理的目的是追求患者的康复,也就是“一切为了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目标。护理人员素质管理中,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是核心,其中最重要的患者的安全[5]。本院血液净化室改进理念,持续进行质量管理,完善血液净化护理服务流程,针对血液透析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率,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上,让患者得到满意的医疗护理服务。本文研究表明,进行素质管理后,院内感染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下降,和刘金莲等[6]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对医院血液净化室护理人员进行素质管理,有积极的正性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时秋英,张伟,方岐莹.血液透析的风险及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8):14-16.
[2]王柠,刘晓辉.JCI标准在血液净化护理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3):82-84.
[3]顾妙娟,章祖成.JCI评审对护理工作的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27(10):785-786.
[4]刘洪.JCI评审对护理管理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5):28-29.
【关键词】文化事业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多元要素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253-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快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矛盾,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但就当前人才培养和使用过程发现,“综合性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鉴于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诸多弊端,切实培养出适合我国新时期改革发展所需的人才,构建出一套新的供需调和、方式灵活与实用有效的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多元整合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彰显,但我国就业市场存在一对矛盾:一方面是大量企事业单位“招工难”;另一方面是大批大学生“就业难”。造成这一困局的因素很多,其中高校现行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尤其是文化事业管理专业表现更为突出。[1]
(一)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
近些年,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也随之受到追捧。在发展繁荣的背景下,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开设日益普遍。教育管理逐渐走向科学化与日益趋增的社会需求推动因素,还不乏许多高校不顾自身条件、一哄而上办热门专业的利益驱动。高速增长的态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反而是严重滑坡。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等关键方面,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总体上趋同,既缺乏个性,又缺乏层次,更缺乏学校特色。
(二)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有其自身的缺陷
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尚处于探索和构建之中, 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的理论支撑,教学管理方面包括实践教学的动力不足、实践教学的目标模糊、实践教学的内容缺乏合理、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不到位、实践教学的控制子系统不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条件不充分等等。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和创新力度不够,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单一,成为高等院校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攻坚重点。高校没有充分立足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实际,从综合、整体层面对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完善,不利于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2]
二、构筑多元要素整合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而言,对于文化事业管理专业高等院校实施教学改革的重点就是要适应社会的需求,针对目前信息化、实用化和网络化的需求,制定教育改革管理方案,将重点转移到培养具有现代知识技能的复合人才上来,即能够利用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整合能力的综合性文化管理应用型人才。
(一)有利于依据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近些年,我国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的大体状况是:专业设置涵盖面广泛,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从事企业及非赢利组织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教学工作的综合型人才。由于社会对于文化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以及需求结构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地方院校适应新形势。适时构建多元要素整合模式有利于进行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内容要素、学科体系和专业结构、课程体系与优质的教学团队等建设。另一方面,有利于培育目标的重构,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在学科建设方面,注重寻求自身的学科相对优势与地方特色文化交叉点,实现学科与地方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之间的结合,突出比较优势,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各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有利于引入社会资源提升本专业的办学水平
目前,我国已进入文化产品消费大幅度攀升和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阶段。同时,“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各地高校纷纷实践摸索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建多元要素整合模式对于科学系统地开展和搞好文化事业管理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实践教学模式提倡高校建立优良的实践实训基地,有效地帮助学生及时掌握文化管理专业相关知识,增强实际工作能力,以此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相渗透和有机结合,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有利于实行开放式办学,不断加强学校与社会资源之间的联系。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参加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事业管理实践的新模式,坚持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新思路。我国高校积极改革创新,拓宽教学资源渠道,引入社会资源参与实践教学优秀的实践经验,是与其经济发展和社会模式相适应的。
三、构建多元要素整合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文化事业管理专业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和自身综合实力达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课堂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环节是实现该专业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创新设计实践课的教学环节,实现实践教学系列化科学化,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需要。[3]
(一)明确一条主线
教、学、做、评一体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学、做、评如何形成完整的系统,“教”就是如何做到知识传输注重前沿性、实用性、广泛性。“学” 就是如何结合心理规律,注重增强学习动力,形成创新性学习习惯。“做” 研究的是如何以做来带动学习,注重贯彻教和学的目的性,符合定性定量要求。“评” 研究的是如何注重细致规范,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反过来支持教、学、做。
(二)注意三个要素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整合的社会资源三要素的内涵界定和关系梳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需要研究四种途径:教育环境营造,师资队伍打造,教师职责界定,教师激励机制。学生主体地位要求通过考评激励增强其动力,注重思维方式的启发,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建立实践活动社会参与机制,通过利益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实践课教学活动,在学校平台上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4]
(三)把握三个关键
教学改革,创新型学习,实践教学系列化的有机结合。教学改革研究是在厘清文化事业管理专业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把握思路,抓住矛盾,设计高效实践体系,加大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结构的分析、疑难问题的解决。创新型学习要研究新的教学环境、了解学生特点、研究新的教育方法;研究如何打开文化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思维格局,形成良好心智模式;研究学生情商与智商的统一问题,设计“知”“思”协调机制。实践教学系列化研究是指开辟多种实践渠道,设计全程实践模式,专业实践教学系列化,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课外实践、专业见习实习、假期实践、其他专业素质拓展等多个实践环节整合起来,形成系统方案。
(四)关注五大着力点
突出创新型学习、全方面打造创新型氛围、建立创新型学习机制。首先,要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发挥师生创造性,使学生不仅要在实践的应用方面有突出的能力。[8]其次,是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以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深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精选和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再次,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形式,教学方式的优化,有助于知识的深化学习,灵活运用。四是激发学习热情,改变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转变到学生的主动学习,并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五是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实施订单式培养,实现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专业化,把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开发计划与学院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对接。
参考文献:
[1] 左军.高校应对“大众化就业”的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1(11):63.
[2] 李名梁,谢勇琪.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认识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6(02):58.
关键词:职业素质;信息化时代;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28-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们目前所处的社会已经从传统的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进行转变,即步入了所谓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相互融合的时代。“两化”的融合催生出了有别于传统工业企业的信息化企业,它将信息化融入企业本质,成为既具有先进发展方式,又具有基业长青能力的企业。根据最新的行业统计数据,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比例已达到91.2%,未来几年,信息化人才需求量约1 500万。
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化时代人才市场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高职院校的学生如何把握就业机会,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企业又到底期待怎样的人才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一、用友新道的“人才观”
作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管理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用友集团旗下的全资控股子公司,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19日,它以“建设与实践高品质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个人及组织能力与绩效”为使命,致力于我国管理与信息化人才培养与服务,因此它在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这一问题上最有发言权。
谈到“用友人才观”,该公司高级副总裁郭延生先生曾多次在他的公开演讲中强调,对企业尤其是信息化企业,“人才是第一位的”,因为“公司成长与业务发展建立在员工素质和能力持续提升基础上”。具体到信息化企业对初级财管人员的需求,用友公司总结为“五种期待”和“两项技能要求”(如图1所示)。其中,五种期待包括:一是理解业务,二是掌握工具,三是擅长沟通,四是遵纪守法,五是勤奋稳定;两项技能要求,既包括手工业务处理的动手技能,还包括信息化业务处理的动手技能。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 张翔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10,(1):42-4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
[4] 吴广林.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74-75.
[5] 欧化.高职学生非专业性职业素质培养新探[J].教育与职业,2010,(33):179-180.
从图1不难看出,信息化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除了要具备“科学”层面的体系化知识结构(包括公共理论基础、专业理论和综合应用知识),以及“手艺”层面的实战化专业技能(包括基础技能、专业实验和综合实践)以外,更重要也更核心的是要有全面化的职业素质,即所谓的“艺术”层面的能力提升。
图1 “用友”公司对初级财管岗位人才要求
“用友新道”高级副总裁马德富先生将上述“全面化的职业素质”分解成了四块具体内容:一是学习与创新能力,二是有效沟通技能,三是团队影响力,四是服务客户的精神(如图2所示)。可见,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再像过去那
图2 全面化的职业素质分解图
样一味地重视其知识和技能水平等硬实力,还有其更深层次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因此高职财经类学生要想在未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下苦功夫去修炼自己的这一软实力。
二、对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启示
综观国内教育界专家给职业素质所下的定义,绝大多数都把职业知识和技能(有些简称为“职业知能”)纳入了它的范畴,这与前述以“用友”为代表的企业界人士的理解存在明显的偏差。笔者比较赞同实务界人士的观点,即应把职业素质与职业知能区分开来,进而将职业素质划分为以下两块内容:一是职业道德修养;二是职业精神(意识)。其中职业精神(意识)又可细化为学习与创新能力、理解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以及身心素质水平等。
(一)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作为职业素质的基础和核心,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高职学生正处在思想活跃、开放的人生阶段,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判断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认同感强,因此高职教育应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学生真正成为职业人之前就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等道德品质。
(二)职业精神(意识)
职业精神(意识)是指从业者在教育培养和职业岗位任职实践中形成的,与其所从事的职业紧密联系的思想和观念。人们的行为都是受内在意识支配的,只有形成了正确的职业意识,才能做出正确的职业行为。
1.学习与创新能力。被誉为“学习型组织之父”的彼得・圣吉,在他的“21世纪的管理圣经”――《第五项修炼》中提出:“未来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的组织’。”尤其在信息化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业人员必须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才能紧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人。此外,从业人员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才能走在经济发展的前沿,以适应行业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从而有效地规避经营风险,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2.理解与沟通能力。沟通是现代管理的一种有效工具,尤其是能得到被他人理解的沟通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一个员工做了很出色的工作,但却因为不会沟通而无法让更多人去理解和分享,其自身成就感也会大打折扣。
3.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原微软公司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在《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里说:“对于一个集体、一个公司、甚至是一个国家,团队精神都是非常关键性的。”如今,我们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他人的支持,所以精诚团结是营造组织内部成员共生共赢的重要条件;不仅如此,一个能与他人愉快合作的人,其决策判断、协调安排、解决问题等能力也不会太差,并会在一定的条件环境下迅速成长为组织的管理者。
4.身心素质水平。良好的身心素质包括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职业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存压力不断增大,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做“本钱”和健全的心理做“脊梁”,就很难胜任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
三、培养措施
(一)深化校企合作,引入企业文化,提升职业道德水平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积极认同与实践,所形成的整体价值观念、信仰追求、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特色、管理风格的总和。企业在信息化时代特别强调对员工职业道德的要求,而员工的职业道德又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与企业文化相互协调。
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比较单一和刻板,很少把它与企业文化结合,因此让学生普遍感觉像“填鸭式”的教条灌输,心理难免产生反感甚至是抵触情绪。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对信息化时代的企业文化进行研究和学习,通过浸润优秀企业文化,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职业理念加以提炼与总结,可以在深化校企合作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二)融合多种教学法,营造职场氛围,强化职业精神(意识)
为了营造职场氛围,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意识),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就应从单纯讲授式的教学中挣脱出来,采用综合式的教学法方法,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即以职业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在教学中根据项目内容灵活地将多媒体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
关键词:通俗音乐 审美意识 培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一步步推广,学校音乐教育在教育界越来越受到重视。音乐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有着特殊的作用,尤其在美育方面。中学音乐教育的对象是中学生,而中学生又在大众流行文化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是通俗音乐的生力军,于是出现这样一个现象:中学音乐课堂学习的是古典与民族音乐,而中学生在社会上接触到的却是铺天盖地的通俗音乐,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到课内学习的内容与课外社会上流行的音乐不一致,久而久之会有大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审美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龄儿童身上几乎没有什么审美标准,没有现成什么态度,他们往往是以实用而不是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客体,在审美与非审美间不能作出正确的区分。7-9岁的儿童评价作品的唯一标准就是看作品与实物是否相像。9-13岁的少年开始进入审美萌芽期,他们不再受到写实标准的束缚,他们也开始发展自己对特殊艺术家和特殊艺术作品类型的兴趣。逐步学会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艺术作品,并形成对风格、表现性等审美特性的知觉敏感性。13-20岁是个体审美发展的“危机阶段”,而十二、三岁进入中学校园的学生们正处于审美萌芽期向审美发展成熟的过度阶段,因此,审美意识的培养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多元文化大力倡导的今天,通俗音乐的盛行无不充斥着我们的音乐课堂,到底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值得当代广大中学音乐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一、 现状分析
(一) 对教材内容的现状分析
现行音乐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要求。据调查学生喜爱的音乐教材应该是紧跟时代,贴近生活,内容多样,形式灵活,更加人文化而富有情趣。其中,湖南文艺出版社的初中新课标音乐教材共选作品199首,有关欧洲古典音乐、现代乐、通俗音乐、民族民间音乐都有涉及,其中以欧洲古典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为主,附加有通俗音乐和现代音乐。从整体比例来看,欧洲古典音乐占到总量的46%,位居首位,民族民间音乐占总量的41%,位居第二位;通俗音乐和现代音乐分别占到10%和3%。有浮克的《快乐老家》、谷建芬的《世界需要热心肠》;还有戚建波的《中国娃》、陈翔宇的《众人划桨开大船》、有张千一的《青藏高原》、刘诗召的《爱的奉献》等等。
从对以上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教材分析来看,都遵循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对于世界各国的音乐文化给予了尊重。
(二)对教学方式的现状分析
1、过分夸大负面效应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而音乐课堂又是学校的一块艺术教育园地,它不可能与社会相脱离。那么音乐教育也就不可能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教师年龄结构的差异下,一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过分夸大了通俗歌曲的负面效应,认为许多通俗音乐粗俗而不值得一提,有得内容甚至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杜绝学生在校园和课堂内演唱或聆听通俗音乐。
2、模棱两可
对待通俗音乐常常采取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即可上可不上,因为通俗音乐在音乐教材中所占比例较少,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只是学生喜欢而已。而在多元文化大力倡导的今天,通俗音乐作为多元文化音乐中的一个分支,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3、通俗歌曲成为课堂的主阵地
由于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里都陆续加大了通俗音乐的比例,致使一些年轻且有个性的音乐教师大胆地把流行歌曲作为上课的主要内容,不分歌曲的优劣,也从不考虑学生的年龄是否适合此首歌曲,不加选择,全盘吸收。诸如《爱情买卖》,《火苗》等毫无欣赏和演唱价值的歌曲也搬上了课堂,音乐课变成了学生学唱流行音乐文化的主阵地,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会了不少的通俗歌曲,可对于其他音乐文化一无所知,严重地违背了新课标的多元文化融合及审美意识的培养的理念。
4、只唱不说
有些年轻教师由于对通俗音乐缺乏理论上的认识,也从不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通俗音乐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辨别通俗音乐的优劣等知识,只是一味地教唱书本上涉及到的流行歌曲,因此在通俗音乐章节中根本谈不上审美意识的培养。
二.通俗音乐培养中学生审美意识的优势
1、激发学生的活力
通俗音乐之所以会受到广大中学生的喜爱,笔者认为其具有趣味性、新颖性、生动性、广泛性、亲近性等特点。通俗音乐尤以生动性、趣味性拉近了它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其教育特性。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作品,其动感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更能激发当代学生的活力。优秀的通俗音乐文化也会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
2、接受多元文化的审美
自2001年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通俗音乐作为多元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逐步进入中学音乐教材,这就足以说明教育领域对待通俗音乐的态度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于是,在这样的理念前提下,通俗音乐作为一种时尚前沿的音乐元素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了中学音乐鉴赏的教材与课堂上。内容健康向上、态度积极的通俗音乐使学生在满足自身兴趣爱好的同时,了解和喜爱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理解多元音乐文化,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中学生对通俗音乐的兴趣,引导中学生对民族音乐、古典音乐的进一步学习,是有效提高中学生音乐审美修养的途径之一。
3、欣赏高雅音乐的基础
从原则上讲,只要通俗音乐作品的歌词中不包括有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及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内容,教师就不应该阻止,因为听通俗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种听觉的感受方式、习惯与需要。教师应该把握这种规律,抓住有利时机,利用课堂教育及课后熏陶,进行比较、鉴别,引入一些内容健康的通俗音乐,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掌握各种元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以增加其音乐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避免惟经典主义和惟流行主义的极端审美观。
从小培养听觉的需要,具备听的感受能力与方式、习惯,是音乐审美活动最重要的基础,青少年缺少了这个基础,一切音乐审美教育都是徒劳。音乐审美教育完全可以从这一基础出发,从比较甜美、轻松、通俗易懂的作品开始逐渐让青少年接受“高稚音乐”。音乐艺术是听觉的审美消费品,随着一个人听觉感受能力的发展,其接受与喜爱“高稚音乐”仅仅是时间、年龄与偏好的问题。(作者单位:河西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谢嘉幸,郁文武等.音乐教育与教学法(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