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乐理教学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音乐理论;小提琴教学;原因
将音乐理论应用于小提琴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提琴知识,提高练习效率与技能水平,还能避免因缺乏音乐理论而出现视谱能力差、背谱难等情况。因此,广大音乐教师应当认识到音乐理论在小提琴教学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小提琴技巧。
1 音乐理论的内涵
音乐是一门人类不断研究的学科。从广义上而言,音乐是由许多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声音,其具有艺术感,并且能使人感觉愉快。通常情况下,有时间性地组织若干个无声和有声片段,将各个音阶的和声、旋律、节奏有机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音乐。音乐具有各种各样的传播载体,不仅有传统的现场演奏和样式丰富的乐器,还有电脑合成的混音,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加工后的音乐又在各种现代化载体间传播,如收音机、电脑、电视、MP3等,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音乐理论的内容以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为主,各项内容并非独立存在,均相互联系而且不能分割,无论缺失哪部分理论都会导致其他理论的学习受到影响。例如,学生没有扎实掌握乐理的基础理论,那么在学习和弦基本理论时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部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甚至无法掌握新内容,更加无法辨别和音的各个基本机构单位。在音阶方面,和弦主要有两种呈现方式,分别是七和弦(由G、B、D、F四音组成)与三和弦(由C、E、G三音组成)。要学习一门乐器,并且在该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养成内在的艺术修养,必须先学习音乐发展史与包括音名、高音、泛音、基音、共鸣、音色等内容的音乐理论。除此之外,每个音乐家所喜爱的音乐艺术派系与演奏时的音乐风格都是不同于他人的,了解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音乐发展史以及音乐理论的形成,有助于其形成独特的音乐创作特征及演奏风格,避免一味地模仿而毫无特色。
2 在小提琴教学中重视音乐理论的原因
在各学科的教学中,理论教学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是最先与学生接触的,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特别是一些基础理论,才能理解和学习其他内容。小提琴教学也同样如此,学生学习小提琴的重要基础就是学习音乐理论,以此为前提,才能更好地掌握小提琴的基础技能,学会独立创作,形成独特的演奏与创作风格。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小提琴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并不重视音乐理论教学,将理论看作“纸上谈兵”,只注重实践,认为掌握小提琴的练习方法与技巧后自然能够学会创作与演奏技巧,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小提琴人才,并最终成长为出色的小提琴艺术家。这种传统、陈旧的观念和不端正的态度导致小提琴教学的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无法有效提升音乐修养与音乐创造能力。
在小提琴教学中,缺乏音乐理论教学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降低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而言共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教学过程中单纯传授小提琴技巧会导致学生一味学习和模仿,在演奏时缺乏创新性,形式单一,无法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难以提高小提琴艺术的创造性,甚至会使其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只有多渗透音乐理论,不断熏陶学生,才能促使其养成较高的艺术修养与自己的演奏风格,有足够的资格与潜力成为一位优秀的小提琴艺术家。第二,单纯教授小提琴技巧会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变成反复、机械的练习,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学习新知识和技巧的速度慢,还可能卡在某一项内容上停滞不前。不讲解音乐理论而单纯传授小提琴技术会导致学生在不了解音乐理论和小提琴的情况下展开学习,薄弱的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的质量不佳,学生在学习技术时难以获得理想效果,部分学生还会遇到背谱困难、视谱能力差等问题,影响后续学习。没有音乐理论进行指导,小提琴教学仿佛“空中楼阁”,没有坚实的基础,又失去掌舵手的船,没有前进的方向,只能倒退或偏航。第三,不讲解音乐理论而直接传授小提琴技巧会影响整个学科的进步,造成小提琴研究的进展受到影响,小提琴艺术发展的可持续性无法得到保障。最近几年,小提琴教学领域并未出现非常有意义的、里程碑性质的研究,导致小提琴的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该专业教学也无法取得较大的发展。
3 音乐理论在小提琴教学中的重要性
熟练掌握和运用一门乐器的重要基础,就是学好音乐理论。然而,当代社会的音乐教育中却不乏“轻视理论,重视技能”的情况,造成大部分学生缺乏扎实的音乐基础,在练习乐器时效率不高,同时还会大大影响其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因为不了解音乐理论,特别是没有学习音乐的发展历史,导致学生无法承担起传承艺术的任务。所以,必须重视音乐理论在小提琴教学中的作用。下面笔者从三方面分析音乐理论在小提琴教学中的重要性,以期为教学提供借鉴,改善教学质量。
3.1 培养学生的艺术风格与修养
学生通过学习与了解音乐理论,尤其是著名小提琴艺术家的生命事迹、主要作品和小提琴发展史等,能够在无形之中受到熏陶和影响,从而逐渐形成自身的音乐风格与修养,在自主创作时能够更有艺术性与创新性,不只是掌握几种固定的小提琴技巧。
3.2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教师在小提琴教学中讲解音乐理论,尤其是发音原理、基本结构和发展历史等,可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小提琴,并且能运用此类理论知识快速掌握练习小提琴的基础方法、要求,以及基础练习的技巧,改善学生的练习与学习效果。例如,在正式授课前先向学生介绍小提琴的主要结构与制作材料:琴弓、琴弦、琴马、挂弦板与弦轴共同组成琴弦系统,共鸣箱、指板、琴颈与琴头共同组成琴身。琴弓和琴弦的制作材料分别是马尾与金属丝,而琴身则为木质结构,为得到最好的音色最好采用云杉与槭木。这样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小提琴及其发音系统和原理,
3.3 促进小提琴专业学科的发展
缺乏音乐理论对于学生而言,会使其今后对学科理论的研究受到影响。在研究小提琴学科时,如果缺少音乐理论的支撑,学科研究就像是没有基础的楼宇,随时有被的可能性。从教师方面而言,跳过音乐理论教学而直接开展小提琴教学,会导致专业教学的理论建设受到影响,小提琴专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4 结语
音乐实践是音乐理论的来源,同时后者能够有效指导前者,在实践中运用音乐理论的过程就是音乐实践,而实践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检验与补充音乐理论,使之逐渐完善,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在社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市场竞争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为了迎合社会需求,教师需要有机结合音乐理论与小提琴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从而推动小提琴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乙桐.浅析音乐理论对于小提琴教学的重要性[J].音乐时空,2014(1):158.
[2] 田媚娜.浅谈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理论知识的重要性[J].戏剧之家,2015(01):139.
关键词:阅读 兴趣 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149-02
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一定比缺乏阅读能力的学生学习质量好。我们必须改变那种在课堂上只顾讲和练而忽视指导学生看书的过程,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讲、练、看相结合。因此,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语言。是描述科学的语言,前苏联著名科学家斯托利亚尔早就指出:“数学教学也就是语言教学。”笔者认为物理教学更是一种语言教学。
另一方面,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必须阅读,例如人们在生活中总有看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电器铭牌等等。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因此,作为物理老师,要充分认识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物理阅读的方法。
1 让学生思考,调动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调动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处于主动地阅读心态来完成阅读内容。
另外,教师要认识到物理阅读的价值和重要性,阅读才会被重视。因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会学习、会思考、能创造的人才,物理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基础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自学能力,而自学的核心正是阅读能力,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再次,物理教学活动中,物理阅读是“人本”对话的物理教学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学生通过教科书的标准的语言来规范自己的物理专业用语,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物理专业语言水平的发展,准确叙述解题过程中的有关观点,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
对于内容不太难,学生也能看懂的教材,有时却不让他们直接阅读教材,而采取让学生按照他们自己的设想实验一下,然后再让他们阅读教材,在阅读中通过对比找出差距,这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如,九年级上学期“动能和重力势能”教学时,学生完全可以自己看懂教材。笔者首先提出问题:(1)动能和那些因素有关,你会怎样做?让学生动脑去想,去讨论,就学生的回答提出第二个问题(2)用什么方法比较物体动能的大小?在学生回答后提出第三个问题(3)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呢?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使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2 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培养其阅读能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获得的,教师要合理地安排时间,给学生创设机会,条件,让学生积极进行阅读训练。与此同时,教师要发挥“导”的作用,对难以理解的教材,先精讲要点及运用方法,对于具体的处理方法则让学生再去阅读教材。还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电磁铁这一节中,笔者从磁体的定义开始教学,让同学们实验得出结论:(1)它不同于磁体,(2)它又有磁体的性质,(3)它又有更先进的性质。笔者肯定学生的猜想并指出你能说服你的同学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在让学生去说理由教师予以补充。
3 依据学科特点,进行有效阅读
物理阅读是指在物理学科内开展的阅读学习的学习活动,物理阅读教学也就是组织学生阅读物理课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物理阅读不同于语文阅读,有它的特殊性。对于物理的三种语言: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的准确把握,把它们之间互相转化,是物理阅读理解能力中重要的发面。也是物理阅读有别于其他学科阅读的显著特点。根据具体的阅读材料,可以将阅读方式分为:“理解性阅读”和“过程性阅读”,所谓理解性阅读,就是为了理解有关物理概念,规律,公式以及有关理论所进行的阅读,它是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规律,公式,是物理命题基础;所谓过程性阅读,是指对规律,性质的理解阅读,例题的解题过程和习题的参考答案的阅读,是学习解题规范,解题思想方法和技巧的重要途径。
物理课堂阅读是物理教学的一个主渠道,这是人们的共识,所以要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物理课堂教学主要分为4种不同课型,即概念课,实验课,习题课,复习课。对于不同课型的阅读课,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问题,边阅读,边思考,同时,教师在课堂灵活地加以引导,根据各种课型的特点,可以把各种课型阅读时需要思考的问题详细列出,让学生阅读时按步骤一一思考。
(1)概念课阅读需要思考5个问题:
概念是如何形成的,有何实际背景:它有什么作用;运用概念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概念的表述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2)实验阅读,可以从下列5个方面思考:
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注意点有哪些;结论是什么;可以用来解决什么。
(3)习题的阅读:
求解什么,已知条件是什么,你知道哪些有关内容,是否能把它与以前的内容向联系,是否相出更简单的解答,所有的条件都能用吗,能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
(4)复习课的阅读:
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能否把前后的知识串联综合成一个网络图,学习了哪些方法,技巧,是否有疑问没有解决。
4 课内外相结合,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不仅要得法于课内,也要得益于课外。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好课内知识的同时,从不同角度阅读课外知识,广泛吸取文化素养,培养和锻炼学生多种品味的阅读风格和阅读能力。
为了交流读书经验,巩固读书收获,课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讨论会等,使课内和课外阅读很好的配合,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 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想象力 培养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大胆想象,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由此及彼,顺利地进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同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就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一、理解文本,放飞想象
文章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学生必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由语言文字引发联想,把语言文字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从而进行再造想象。接受美学也认为,读者是作品的仲裁人,读者的欣赏就是创造,读者就是作者,作品不过是读者阐释的蓝本而已。在接受美学那里,作者发现了什么是无所谓的,关键是读者发现了什么。因此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需要填补文本召唤结构中的空白,创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审美世界,这样一个创造的过程其实就是读者联想想象的过程。再说文学作品常有言外之音、语外之意。学生能够形成敏锐、深切语感的标志便是能捕捉到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要达到这一步必须借助联想想象。我们教师在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词语和内容,好的朗读材料要进行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和复述课文,从而激发学生想象,把作者所描绘的景物由文字再造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幕”上放映出来。
二、追寻思路,引导联想
散文作品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常常有一个情怀激荡浮想联翩的过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进行联想。朱自清在散文《春》一文中,由小草联想到“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由春花联想到火、霞、雪、眼睛、星星,由春花联想到“满是桃儿、梨儿”,由春花联想到母亲的手,由鸟儿联想到“呼朋引伴”,由春雨联想到牛儿、花针、细丝,由春天联想到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整篇课文是联想之网编织成的美。有时作家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布局谋篇,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由“星星”联想到“街灯”,由人间的黑暗联想到天上的美好,由牛郎织女星联想到“牛郎织女”的美好传说,借此寄托美好理想。又如杨朔的《荔枝蜜》一文中,由蜜的香甜联想到生活的美好;由蜜蜂采花酿蜜联想到对别人要求甚少,而贡献甚多的奉献精神。学习这样的文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进行联想,才能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抒发的感情,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
三、情景描绘,开展想象
小说是以形象塑造中心,作者经过复杂的形象思维活动才塑造出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小说时,要认识到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再造是一个不断明朗、完善的过程。这之中,教师要激励学生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倡导学生议论,从而训练学生的再造想象。特别是有些文章,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本身就有幻想情节,这些文章是训练学生创造形象的好材料,教师可以利用课文的幻想,鼓励学生自由想象,让每个学生在头脑中再造一个新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本人常采用闭目描绘和制作录像带、幻灯片、分角色朗读、编排课本剧等形式,再现情景描绘,使文字记述的平面的客体转化为一幅幅直观的、立体的形象画面。1、闭目描绘。即边听录音(或范读),边在内心中对感知到的形象进行描绘。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场景,亦或是建筑物布局……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观、苏州园林的秀美……尽在其中,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表现手法的约束。2、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进行直观形象的感知描绘,亦不失为再现情景描绘的好办法。即把课文涉猎的人、事、物制成幻灯片(或录像带、DVD),与课堂教学配套使用,不但能够增加直观的感性认识,增强形象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而且易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想象能力。3、分角色读课文,编排课本剧,即选择富有表演特点的文章,在学生充分预习,并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摹拟人物形象,按情节发展分角色朗读,或编排成课本剧表演。
四、理解象征,培养想象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德育渗透 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政府及社会各界在最近几年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更加是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又有着重要的作用,使新一代大学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感染、熏陶,在大学课堂中加入独具特色的传统音乐,对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有积极意义。
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与音乐艺术之中,从音乐教育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出发,强调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把育人工作放在首位。如何深入挖掘拓展教材内容,以优秀的作品,生动的教学形式来感染学生,分析乐曲的情感特征,节奏处理,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共鸣中陶冶性情。
1音乐教育与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意素质,品格和个性将会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音乐教育是对心灵的塑造、情感的培养、个性的发展。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时,人就会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充满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和力量。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演奏、歌曲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
词曲是音乐的诗歌,滋润心灵的甘泉。流行歌曲是青少年学生在成长过程接触很密切的一个元素。虽然很多歌曲结构不够严谨但是却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可以抒情,可以立志,可以释放情绪。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感受、体验审美情感最直接的手段,也是对学生渗透德育的最重要的阵地。同时流行乐曲部分占据很大比重,原因在于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最重要的是能轻叩青年人心灵产生共鸣的歌词。使歌曲中丰富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教会学生唱一首歌并不难,重要的是如何使歌曲中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使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熏陶性情,滋润心灵,认识真善美。
2音乐教育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高尚的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而且能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国乐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在鼓乐铿锵中,杀机四伏,历史画面应运而生,感受乐曲激昂、幽远、动静、起伏的意境,让学生入境入情地感受作品的情绪,领略我国民族乐器神奇而独特的表现力,体会和平生活难能可贵。
3音乐教育与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会刺激神经系统,使感情发生变化,从而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在后续学习中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现今,许多学校的上下课铃声已由原先的单调铃声变为悦耳的名曲,为广大师生营造了充满高雅音乐的文化氛围,这对师生的身心也大有裨益。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摇篮曲》轻柔、朴实、生动感人,唱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真爱。教育学生识得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卧冰求鲤,感恩孝亲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歌词更加简单直白地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与尊敬,同时教育听者要尊敬长辈。这对处于叛逆期与父母有隔阂的中学生来说,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吗?
4音乐教育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音乐教育是学生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孔子说:“诗者,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不仅仅是培养他们喜爱的艺术,更好的是培养他们良好和健康的人格,我们历来注重审美教育对于一个人良好性格形成的重要性。”国内外很多著名的美学家一直把美和美学教育当做社会解放的途径,这也许绝对不为夸张,一个个美好个体和人格的培养,必定会造就更高素质的下一代.在学生管理过程中, 深入挖掘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培育学生善良的心灵,启发学生聪慧的灵感,呼唤学生朴素的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让他们更好地感受、理解和体现,从中得到启迪,感悟人生,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她孕育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且是人的一次变革。
参考文献
[1] 雷佳.浅谈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05(02).
[2] 张文元.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03).
一、高校乐理教学的重要性
“乐理”即“音乐理论”,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学科,它主要包括了一些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例如节拍、节奏、和弦、音程、读谱等,其综合性较强,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音乐的系统认识,为将来的音乐专业深造埋下伏笔。
站在相对狭隘的角度上来讲,乐理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带动学生后续音乐专业学科的学习,它作为一门非常关键的辅、基础性学科,是学生进行音乐专业深造的毕竟之路,但站在更加宽广的角度上来讲,乐理教学的重要性还远不止如此。当前有教学研究显示,通过高质量的乐理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能够让学生在更加专业、更加深入的音乐专业学习中,表现出超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能够增强学生对音乐专业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音乐情感素养。
二、提高高校乐理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如今的教学理念认为,不论何时,学生都应当是教学过程当中的主体,只有主体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教学中来,才能真正保证教学的质量。因此,在高校乐理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我国传统的高校乐理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弊端,那就是教师一味以自我为中心,强调自身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而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造成了教师始终在根据自身的音乐知识结构和乐理认识在进行教学讲解,不在乎学生的意愿到底如何,仅仅将学生看作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不是主动发现者,课堂氛围极其压抑,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最开始对乐理这门课程充满了兴趣,但是到最后却难以全面投入其中。针对这样的情况,乐理教师应当迅速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明确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当中的意见表达,让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真正的发挥出来。例如,教师可以综合性的采取分组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开放性的教学方式,来刺激学生的主体参与。同时,教师还应当重视每个学生的知识特长与性格特点,要与每个学生进行课前课后的沟通,了解学生对教学的看法和需求,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对教学作出调整,这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我的重要性,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乐理教学虽然侧重于理论,但实践也同样重要,以往有很多乐理教师都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暴露除了诸多的弱点,非常不利于学生音乐专业道路的长远发展。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乐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具体的音乐作品与教学相结合,在理论知识教学结束之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对自己感兴趣的音乐作品进行实际的分析,加大学生对乐理基础知识的实践应用力度,避免重理性轻感性,重理性轻实践的教学情况发生。同时,实际教学经验表明视唱练耳与音乐乐理基本知识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对学生的发展进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乐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但是常由于理论强而远离实践的影响,对于直接感受音乐具有很大的障碍,适当的视唱练耳能通过让学生零距离接触音乐,从而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乐理理论注重学生对音乐的理性认识,视唱练耳注重学生对音乐的感性认识,双重下手能够使得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乐理课程体验和更加高效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视唱练耳实践课程上可以让学生注意高音、节奏、分句、力度的表现形式,除此之外,还能够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高低音谱表以及各种节拍、音符间的组合,大小调的感觉,调内的音程音级感以及节奏型的感觉。通过以上方式能够让学生对乐理理论知识形成感性、直观的认识,这对于学生今后更加专业、深入的音乐知识学习来说,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意义。
(三)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如今的高校教学工作当中,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已经非常常见,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知识的展示途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因此在乐理教学中,教师也应当进行不断地尝试与实践,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乐理教学中来。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针对每部分教学内容,为学生制作一个短片,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的出现、发展、在音乐专业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音乐名家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等等,通过学生对短片的了解,就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电子课件,来简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