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

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

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范文第1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研究生数量呈逐年增加、稳步增长的发展态势。研究生是高层次专门人才,是易于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群体,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该群体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中坚力量的正常作用发挥,是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亟需完成的首要任务。

1研究生导师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现状分析

1.1研究生导师在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导师的特殊角色,使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术上导师们不仅具有较高的造诣,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具备忠诚于教育事业和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他们精湛的业务水平、高尚的道德情操,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从而具有其他老师无法代替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增强了导师“言传身教”的效果,研究生亲眼所见并熟悉的奋斗者往往就是自己的导师,在跟从导师的学习和与导师的交流中,导师们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研究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在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中,实际情况却是研究生导师并没有真正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责任人的作用。研究生导师一般过分倾向于指导研究生参与实践及论文等方面,或是对其生活给予关心,而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管理方面,对导师的工作评定也过分注重科研成果、论文、课题等硬性指标,导致导师过分重视自身科研,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党性教育。由于管理机制的欠缺,目前导师基本上游离于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之外,很少有党员导师参与或指导研究生的党建工作。在这种状况下,有的导师培养出的研究生党员很可能在业务能力突出,但其思想政治素质却相形见绌。为此,高校应充分发挥导师引导作用,利用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鼓励导师们努力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广大研究生树立榜样,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1.2研究生导师进一步发挥作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研究生导师一般业务能力强,兼顾教学和科研,平时工作繁忙,科研压力大,容易不同程度地忽视研究生中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爱国主义精神缺乏、政治信仰迷茫、社会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意识差、诚信品德缺失、艰苦奋斗精神不足等消极情况,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2)研究生导师以业务为主,对于思想政治工作重?程度不足,执行力度也参差不齐,有的老师甚至没有做过学生工作,不知道该如何入手,怎么处理和掌握到什么程度。特别是近年来学科建设发展较快、研究生数量增长快的高校,既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又缺乏明确的管理规定,没有将导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划归到工作之中。

(3)个别导师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对理论学习表现淡漠,认为可有可无,这也直接导致研究生对理想信念建立的漠视。同时,由于研究生来源复杂,其中有不少学生已经走上社会,不可避免地带回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惯和思想,对应届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惑和干扰,影响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2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发挥

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和学术规范教导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帮助的责任。因此,要下大力气研究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发挥,持续强化研究生导师的育人功能。

2.1加强机制建设

完善导师遴选和考核制度。研究生导师的选拔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把育人作为遴选导师的必要条件,实施“一票否决”制,把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情况作为导师考核、职务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建立健全导师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定期对研究生导师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的情况进行总结,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同时要将研究生诚信和思想素质考核纳入导师业绩考核范围,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业绩突出的导师进行表彰;履职不力且导致严重后果的,承担相应责任。

建立导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交流培训制度。通过经验交流会、论坛等活动加强导师育人经验交流,增强导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意识和能力水平,重点强化对新任导师的师德教育。

2.2丰富工作内容

导师要结合学科特点,通过教学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要了解学校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积极协助抓好研究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专业教育、学术道德教育、安全教育等重要工作,督促研究生参加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物发酵;在线检测技术;控制技术;进展

生物发酵技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生活中随处可见发酵技术,如味精、啤酒、洗涤剂等。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利用与改造生命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新手段,为解决资源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近年来,生化工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这使得药物生产、污水处理、酶制剂等行业也取得了较快发展,进而又对发酵工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如生化工程在线检测、监督检测、自动化控制等问题,是当前发酵工程必须面临的问题。以下主要对生物发酵过程的相关事项进行分析。

1 生物发酵工程概述

生物发酵工程的概念较多,现代意义上关于生物发酵工程的理解为:在合适的pH酸碱度值、阳光照射度、培养基等条件上,利用微生物的一些特点,并借助一些现代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生产,从而培育出一些能够满足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或是将微生物用于现代工业生产的一种技术体系[1]。

现阶段,微生物发酵工程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自动化控制问题。为了顺利解决该难题,首先应对微生物的不同特点有充足的了解。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了解微生物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已经由原来的借助微生物形态进行表面认识,转变为对复杂生物学与细胞调节等方面。然而,微生物细胞较复杂,这使得生物发酵工程也变成了一类重复性差、高度非线性、慢性变、复杂的生化过程。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不可仅从表面对生物发酵过程进行分析,而根据检测得到的过程参数对生化发酵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一般来说,检测的过程参数主要包括物理参数、生物参数与化学参数这几类。

2 发酵过程在线检测的重要指标

生物发酵过程的在线检测,往往涉及一些重要指标,常见的主要包括以下这几个重要指标:温度,可用于判断微生物维持生长时间,多采用PT100方法测试;空气流量,用于排泄废气或供氧,采用涡街流量计测试;罐压,用于增加DO或维持正压,使用数显压力表测试;pH,用于范颖细胞的代谢途径,使用pH电极测试;体积,用于反映操作的稳定性,使用差压变送器测试;溶氧,用于反映供氧情况,使用溶氧电极测试[2]。

在对发酵过程进行在线检测时,一般是用专门的传感器放到发酵系统中,然后传递出发酵的相关信息,为开展发酵控制工作提供有用的依据。因为微生物培养过程属于一个纯培养的过程,要求有很好的无菌环境,故要求传感器应满足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是插入罐内的传感器,应具备经受高压蒸汽灭菌的能力;(2)具有稳定的性能,受气泡的影响较小;(3)结构不可有灭菌不透的死角,以免被细菌污染;(4)在测量参数方面,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且可转换为电信号。

3 生物发酵过程的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进展分析

微生物发酵过程属于一种生化反应过程,主要是为了促进最终产物利用率的提升,确保微生物生长环境的舒适度。在舒适、适宜的环境中,有利于微生物进行有效的生长代谢,并能实现对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在线检测与控制,从而提升微生物发酵产品的利用率,发挥其最大作用[3]。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机搅拌热、冷却水温度、微生物发酵热等因素,均可能影响发酵的温度。此外,发酵罐体积大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酵温度的控制。如果发酵罐的体积较大,往往会采用冷却水或发酵温度为主回路的串级控制方式;如果是体积较小的发酵罐,多采用冷却水流量、发酵温度为主的简单回路控制方式。

(2)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生物发酵也会受溶解氧浓度的控制情况影响。然而,现阶段国内对该方面的研究较少,仅限于了解到哪些因素会对溶解氧浓度产生影响。目前,影响溶解氧浓度的因素主要有:供给的空气量、发酵罐本身的压力、搅拌桨的转速及形状。

(3)在微生物发酵过程,pH酸碱度值也是影响在线检测与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4]。若pH酸碱度值过高或过低,微生物的生成及代谢过程都会发生变化,故必须保证酸碱度值得合适。若发酵液的酸碱度为强酸性,可通过加氧水的方法弱化其酸性;若发酵液浓度为强碱性,可通过加糖的方式弱化其碱性,调节发酵液的酸碱度,直至合适。

(4)消泡控制也是影响生物发酵工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发酵前,微生物的生长往往较旺盛,而此时若加满液料,并将搅拌桨马达最大速度启动,空气通入量也加到最大,很容易导致发酵液上浮的现象,最终发生逃液现象。若发生该类情况,一般会采用双位式控制方法进行处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5)在生物发酵过程中,补料控制也是影响发酵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发酵的进行状态中,微生物生成代谢也会在半连续式发酵过程的变化情况下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在这过程中,应该连续不断地为生物补充营养成分,保证微生物能够按优生物轨迹生长,才能促进微生物代谢产物产量的提升。

4 发酵过程中对参数进行在线检测的意义

在生物发酵过程进行检测与控制,最终目的是用最少的原料,获得最大化的所需产物。在生物的发酵过程中,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的水平如何,不但会对菌种的最大生产能力产生直接影响,还会对下游处理难易程度也产生影响,是一项承上启下的技术。

不同于物理、化学反应,生物过程反应速度相对较慢,反应物质、产物浓度等的转化率也不高。若要解决上述问题,工业微生物学通常是从两个方面入手:(1)正确选育或改良菌种,提高发酵菌种的优良性;(2)对培养条件进行合理控制,为生产出更好的目标产物创造条件。从某种程度上看,通过控制与优化发酵过程,能够将生物过程较好地控制在一种优化的操作环境或条件下,被认为是促进生产力提升的有效措施或捷径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发酵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重视对发酵过程的线检测与控制,力将发酵环境或操作条件控制在一个较理想的状态下,为进一步提升生产水平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物发酵工程是一个复杂、技术要求高的反应过程,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生物发酵过程中,会受多种因素影响,进而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及使用率,无法发挥产品的最大作用。因此,对在生物发酵过程中,采用在线检测与控制技术进一步提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产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昕.浅谈发酵过程参数的在线监测及自动控制[J].江西化工,2014(3):186-187.

[2]周万里,张金玲,朱思荣,等.基于生物参数在线检测的谷氨酸发酵动力学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4(6):14-17.

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废水处理 浓密机 自动化控制 过程检测仪表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9-0018-03

1、前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文明必需的物质基础。随着国民经济的加速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在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这些污染物中尤其以有色矿山废水污染范围最广,危害程度最大。因此,经济、适用、高效、先进的矿山废水处理控制方法对于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消除矿山废水的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浓密机作为重要的选矿设备在国内外有色、煤炭、环保、化工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用于实现物料的浓缩、澄清,是目前矿山废水处理的核心设备。但目前国内浓缩机生产过程中大都存在以下问题:生产过程许多关键环节未实现在线检测,生产人员只能凭感觉和经验来判断生产情况、进行操作;絮凝剂添加基本采用人工控制甚至盲目添加,造成生产波动大、药剂浪费多、环境污染严重;浓密机工作负荷、浓密机溢流水浊度、浓密机即底流浓度等关键环节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地控制。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制约了浓缩生产效率的提高,影响了后续工艺和最终产品的质量,亟待解决。

本文对在德兴铜矿工业废水处理站实施的浓密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进行介绍。该系统对浓密机生产关键过程检测仪表进行了较好地研究与应用,同时,设计、开发了基于PLC的浓密机生产控制系统,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对浓密机生产和絮凝剂添加进行控制。

2、生产工艺及系统方案简介

2.1 现场生产工艺

德兴铜矿精尾厂工业水处理站主要工艺流程为:酸性水、碱性水、电石渣首先在一段反应池内中和、反应,pH值调整至8.0左右;然后,废水经过明渠和迷宫式反应槽流到分配槽中;在分配槽中添加高分子絮凝剂后,浓密机中进行沉降;浓密机溢流水收集到澄清池后外排;沉降后的泥渣部分返回一段反应池重新进行反应,用于提高底流浓度,另外一部分则以尾矿形式排出,如图1所示。

整个工业废水处理生产工艺中浓密机关键生产控制环节包括分配槽絮凝剂添加量控制、浓密机溢流水悬浮物含量(或浊度)和底流排矿浓度控制、返砂流量控制。

在系统实施前,这些生产关键控制环节主要采用人工就地操作,存在着絮凝剂无法实现根据水处理量比例精确地添加;浓密机溢流水中的悬浮物含量没有在线监测和控制;浓密机泥层没有有效测量,易导致浓密机“跑混”、“跑渣”情况发生;浓密机底流浓度低,且波动范围较大;浓密机负荷无法得到实时的监测和有效地控制等问题。

2.2 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方案

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目标要完成絮凝剂添加量控制、浓缩过程控制、返砂流量控制等三个方面关键生产环节自动控制,从而解决影响浓密机生产过程稳定运行的问题。

系统采用了3+2网络结构:三层设备、两层网络。系统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系统采用西门子S7-300 PLC控制器,用于集成新增加的过程检测仪表和执行设备信号,实现絮凝剂添加、浓密机底流控制算法。S7-300 PLC控制系统同原有控制系统采用MPI通讯,进行过程数据交换。同上位机WinCC软件采用西门子工业以太网进行数据传输。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浓密机生产过程检测

浓密机生产过程信息和设备状态的检测是浓密机生产自动化控制的基本。所以,系统对这些生产信息进行了全面的检测,主要包括给料瞬时流量、给料Ph值、絮凝剂添加量、浓密机泥层高度、浓密机溢流水浊度、浓密机溢流水Ph值、排矿流量、排矿浓度、循环返砂流量等过程信号。浓缩机设备状态主要包括搅拌机电流、浓密机电流和扭矩、浓密机底流泵电流和转速,絮凝剂工作状态等信息。

3、控制算法

3.1 絮凝剂比例添加控制算法

絮凝过程是目前国内外众多水处理工艺中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工艺操作之一,是废水处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絮凝效果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后续流程的运行状况。由于给料废水性质和水量变化较大,导致了手动调节絮凝剂添加量无法适应现场生产的需要,必须实现絮凝剂添加的自动化控制。

系统通过计算出酸性水和碱性水的总流量。按照絮凝剂投加量设定值计算出絮凝剂干药量,并根据絮凝剂制备浓度计算出要投加的絮凝剂溶液设定用量。然后,通过絮凝剂添加管道上安装的流量计和调节阀构成闭环控制,从而控制絮凝剂溶液实际添加量同絮凝剂溶液设定用量相等。

(公式1)

公式1为絮凝剂添加量计算公式。其中,代表絮凝剂溶液设定用量,代表酸性水流量,代表碱性水流量,代表絮凝剂干药投加量设定值,D代表絮凝剂溶液制备浓度。

由于工业废水量受上游生产情况、季节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会经常出现波动。所以,絮凝剂添设定加量也应随废水量的变化而变化。为了达到絮凝剂精确控制的目标。需要构建絮凝剂添加的随动控制系统,即给定量按照事先未知的时间函数变化,要求输出量跟随给定量的变化。控制流程如图4所示:

3.2 浓密机生产自动控制算法

由于浓密机工艺机理复杂,内部状态不易观察,并具有大惯性、非线性、入料性质波动频繁的特点。所以实现浓密机的自动控制将会极大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能力和质量。系统根据工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实现了浓密机的底流流量自动控制、泥层自动控制、负荷连锁控制等。

3.2.1 底流流量自动控制

操作员可以远程设置浓密机底流流量,浓密机底流渣浆泵转速同底流流量构成闭环控制,可以实现浓密机流量的自动调节,确保底流实际流量同浓密机设定流量基本相同。浓密机底流流量控制回路如图5所示:

3.2.2 浓密机泥层自动控制

浓密机泥层的稳定控制对于提高浓密机底流浓度、减小溢流水悬浮物数量都有重要的作用。浓密机底流渣浆泵转速同泥水界面仪检测到的泥层高度构成闭环控制,具体算法如图6所示:

3.2.3 浓密机负荷连锁控制

浓密机连锁控制是针对防止浓密机负荷过大而设计的连锁控制程序。当浓密机的负荷超过一定数值以后,则底流泵加大转速工作,尽快的将浓密机的泥层排出,使浓密机到达稳定符合状态。达到设定的稳定负荷状态以后,浓密机恢复之前的控制状态,继续生产。

3.3 排矿、返砂量远程控制

系统集成了浓密机底流泵控制阀、排矿阀和返砂阀的远程控制。用户可以在控制室中进行底流泵控制切换、排矿管路切换和返砂量调整的功能。

4、工业应用

浓密机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于2010年在德兴铜矿精尾综合厂工业水处理站正式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当中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量和处理效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在系统投入使用期间,日处理工业废水量最高时可达到60000吨/天以上,酸性水处理能力最大时可达到20000吨/天,较原有额定处理能力提高了20%。同时,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浓密机的底流浓度,最大底流浓度可达到30%,较系统应用前浓度提高了15%。并且,系统可对溢流水浊度进行有效地检测和控制,保证了溢流水达标排放。

5、结语

通过对浓密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絮凝剂添加的及时性和精度,稳定了工业废水处理的连续生产;提高了工业水站的处理能力和外排清水的监控能力;降低了矿山废水排放对环境产生的破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个性化引导;自主性学习;在职研究生

为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国从2005年开始培养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我校自2008年开始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这是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一种新型模式,具有学制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是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补充,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逐渐上升。随着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等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1,2]。由于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有诸多的不同,如何保证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药理学硕士点对传统的研究生教学进行了探索,倡导对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采取“导师个性化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模式进行培养。

一、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对象是高校在职教师,他们都有各自的工作,主要以进校不离岗为学习形式,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更新专业知识,学习合格者可以获得硕士学位。故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及问题[3,4]。

1.有工作经历,自身素质较高。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一般是2009年8月前获得学士学位,或者是在2008年8月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的在职教师。他们是来自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2.学习目的各异,年龄跨度较大。在职研究生求学目的不同,有的是真正追求学术,有的是想“镀金”,有的是为了迎合社会某些体制只想获得一张文凭。同时,在职研究生的年龄跨度较大,一般是25~50岁不等,故他们在学习上也会表现出接受理解能力的不同。由于学习目的不同及年龄相差较大,因而造成他们学习的效果也不一致。

3.“工学矛盾”突出,论文质量参差不齐。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都在高校工作,大部分是单位的教学骨干,有的还担任行政职务,故工作任务较重。且此年龄层次的学生在家庭里上有老下有小,日常事务较多。所以他们与全日制研究生不同,无法全身心投入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一心牵挂几头,导致他们的学习时间相对比较分散,到课率低。有的只得回原单位完成学位论文,而原单位不一定能提供相应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为保证论文的完成,又要兼顾工作与家庭,单位、学校两头跑,难免顾此失彼,故而论文研究工作只能间歇性地进行,难以保证质量。

4.培养单位网开一面,影响培养质量。由于大多数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已工作多年,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他们与培养学校的老师、管理人员等有着各种关系,导致后者有意无意地放松对他们的管理和质量要求[5]。

5.师资不足且水平参差不齐。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而导师队伍建设相对落后,导致师生比失调,原有的部分导师带教学生数量增多,对每位学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必然减少。新增导师又缺少带教经验,导致研究生师资队伍的质量出现下滑。

二、我校药理学硕士点对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采取的“导师个性化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模式

针对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特点,我校药理学硕士点探索“导师个性化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培养模式对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进行培养。

1.我校药理学硕士点2008级学生基本情况,见表一。

从表中可以看出,他们具有上述的特点。

2.“以人为本”,为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制定符合其实际需求的培养方案。“以人为本,创新机制,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适应需求,引领未来”是《2006—2020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方针。我们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根据每位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所从事的专业、已有的研究成果等情况为每位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制定符合其实际需要的培养方案,适当增加与其自身工作相关的专业选修课。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方面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制订出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在教与学中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工作任务繁重、业余学习的特点[4]。

3.根据学生的专业来源,因材施教。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所从事的专业与导师的研究范围与方向不尽相同,如何使两者有机结合,做到“导师个性化引导”与“学生自主性学习”,我们对此进行了尝试。如本科为临床医学的生物化学教师攻读药理学的研究生,他对药物的代谢、作用机制理解得透彻,但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却了解甚少。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编写《护理药理学》中与生物化学知识联系密切的“维生素类药物”一章,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专业优势,同时能让他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药理学方面的内容,扩宽其知识面,使学生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学术特长和创新能力。

4.采用灵活的授课形式。为解决“工学矛盾”,我校采取寒假和暑假对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集中授课,包括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这样较好地解决了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因工作、家庭等原因不能按时到校上课的问题,保证了学习时间和精力。除集中授课外,还采用自学、讨论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加强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自主性学习。通过开设学位点QQ群、建立邮箱,方便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之间、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联系,保证碰到问题能第一时间接受导师的指导、师兄师姐的帮助。

5.在导师指导下,结合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论文选题。来自教学科研单位的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入学前大多数承担了大小不同的各类课题,具有科研工作经验和学位论文选题的基础。在导师指导下,由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结合原单位工作条件与特点及导师的研究范围和方向进行选题。有了工作基础,这样就能缓和“工学矛盾”,提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完成高质量的科研任务。

6.取得的成效。通过三年“导师个性化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培养模式的在职学习,药理学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们的专业知识得到更新,专业能力大大加强,论文盲审都一次性通过,论文答辩获得校内外专家一致好评,顺利获得了硕士学位。同时,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们的实验研究素养得到了较大提高,具备了较强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位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在国内核心期刊上都发表了1~3篇文章。有些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在上学期间,以自己的论文选题为基础,获得了校级、省级科研课题,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科研打下基础。

此种培养模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为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艳芳,侯首萍,孔素然.浅谈中国在职研究生教育现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23(增刊):83-86.

[2]张立,胡新喜.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院(社会科学版),2004,5(3):52-55.

[3]钟艳,蒋文明.提高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247.

[4]张红林,张若若,李晓芳,等.在职研究生教育的几点体会[J].首都医药,2012,10(下):16-17.

[5]余淑芬.要重视在职研究生的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2006,5:42-43.

在职研究生研究成果范文第5篇

首先,研究生秘书是研究生教育的分管院长的参谋和助手。分管领导对本院研究生管理的新决策和新措施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研究生秘书给出的详细信息和参考意见。作为一个参谋和助手,决定了除了管理方面的常规工作外,需要许多创新性的思考,比如:如何协助分院领导选拔拔尖研究生培养人才,对这些人才如何采用不同于其他研究生的培养途径和手段;这是分管院长需要决策的问题,也是研究生秘书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研究生秘书是信息反馈和信息传递的中介。研究生院作为主体决策者,具有许多信息需要通过研究生秘书下达给分管院长、研究生导师、任课教师以及研究生。同时,研究生、研究生导师以及分管院长的一些想法和思路更需要通过研究生秘书上传研究生院或分管院长。尤其是当前,在职研究生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补充,但在职研究生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群体,信息传递的工作往往需要更加细致和科学化,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充分估计信息传播到信息执行之间的合理时间。

第三、研究生秘书是研究生教育的日常管理的枢纽。高校研究生秘书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涉及院系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有人初步统计过,研究生秘书每学年内要完成约 100 多项工作,①这个数据说明了研究生秘书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比较繁琐的工作。简单地说,一个研究生需要经过考试、复试及录取成为受培养的研究生,在培养阶段,需要完成规定的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分、研究生小论文,需要通过学位论文撰写、评阅、答辩及最终的学位授予,从招生录取直至学位授予的全过程管理均是研究生秘书落实完成的。

第四、研究生秘书是一项针对多对象的服务性工作。②研究生秘书的工作对象包括分管院长、研究生院工作人员、硕士生导师和研究生,面对多种复杂关系,需要研究生秘书站在学院的全局角度,努力提供服务策略和服务水平。研究生导师在职称、学历、个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研究生导师队伍中存在许多外聘导师,他们许多时间不在聘任单位,研究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许多落在研究生秘书头上,这无疑增加了研究生秘书的难度,尽量合理安排这些外聘导师的工作时间是研究生秘书需要在复杂关系中不断协调的工作。研究生院的工作人员从全局管理整个学校的研究生,但是各个学院存在诸多个性差异,研究生秘书一方面需要在研究生院的指导下工作,同时需要协调自己学院的个性差异。研究生在家庭背景、学历层次、教育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许多研究生出身于农村,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有的学生大学四年几乎耗尽了家庭所有积蓄或本是借款读完本科阶段的。对于这些特困研究生,研究生秘书一方面在新生入学的较短时间内需要准确掌握这些情况,通过协助学院或学校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比如:通过学校建立的勤工俭学服务中心,家教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帮助经济拮据的学生渡过经济难关。当前,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的不断深入,大多高校纷纷增加研究生获得助学金、奖学金、创新基金和困难补助金的机会,为了使得评定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学校针对实际情况均指定了相对详细的评定细则,研究生秘书参与这一评定活动,同时根据自己掌握的比较详细地情况,可以提出参考意见。

第五、作为拔尖人才培养,研究生秘书工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而具有较大创新的工作。新时期的研究生教育把培养优秀或拔尖人才作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拔尖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也是关乎学校乃至国家长远发展的大事,也是研究生教育之中的重中之重。这个群体一般思维活跃,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但往往逾越导师的指导框架,甚至指正导师研究成果的不足,同时,他们的跳跃式思维,往往决定了他们思维具有较大的创新性,但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能在很短时间内取得成果,短时间内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很小的进展,但往往可能是一个失败的结果,因此,对于这些学生的答辩,需要研究生秘书组织聘请大师级人物,对他们的研究结果作合理评价。同时,对于这些拔尖人才,在规范管理和非常规管理方面,需要不断改善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

2 研究生秘书在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中的作用分析

首先,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生源的质量关系有直接关系,研究生秘书在把握研究生生源质量方面起关口作用。③良好的生源是培养合格的研究生、优秀的研究生以及培养拔尖研究生的基础。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研究生秘书和待录取研究生是最先保持联系和接触的,尤其是非本校研究生,来参加考试或面试的学生总是最先和研究生秘书沟通,从他们的言行举止、谈吐礼仪以及相关信息可以粗略判定这一学生的大致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热门的专业,在调剂过程中,待调剂的生源很多,有分数很高的,有动手能力很强的,如何从上百个备选生源中挑选适合本校本专业的优秀生源往往是研究生秘书需要反复思考的问题,和相关领导、教师共同拟定复试人员的一个难题。因此,往往要求研究生秘书最先掌握比较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也需要他们最先从大量备选对象中挑选出一定比例的生源供院级领导或教师再筛选;为了比较科学地挑选生源,在面试过程中,有时教学秘书需要协同教师决定面试内容,布置面试场景等。

第二、研究生秘书在组织探索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如何打造良好培养环境方面起重要作用。④2009年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明确地将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逐步加大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比例。对于两种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思路和培养目标在本质上存在有较大的差异,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需要组织硕士生导师制定适合本专业的培养大纲、培养计划,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或课程群。目前,专业硕士生的培养处于一个不断摸索的阶段,许多方面需要在原来培养目标或计划中做出较大的调整,这些调整需要研究生秘书在征求导师们提出的各种创新培养模式基础上,根据学校及学院特色有的放矢组织制定。当前,随着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高校科技产业园,企业科技产业孵化园、大学生创新产业园等相继建立,为创新培养模式探索搭建了有机平台,研究生秘书需要协同分管院长积极组织导师参与和企业的双向交流和合作,同时共同探讨联合培养的基本框架。许多研究表明,通过校企合作,并依托校企合作项目是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有效途径。许多高校为了精简结构,将科研和研究生秘书合为一体,这样,研究生秘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更大。

第三、研究生秘书在研究生合格培养中起重要的督促作用。各大高校根据教育部研究生学位管理条例制定了操作性更强的管理细则,研究生秘书是管理细则的主要实施者,作为常规管理,重要的在于把学校或学院的研究生管理指导思想、具体实施办法、研究生每个学期需要完成的任务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按照细则的规定,一项一项地让学生落实下去,这是一项比较繁琐,且难以看到成绩的工作,但是却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基础的工作,也是研究生秘书的基本职责所在。实施这些细则最终落在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头上,因此,研究生秘书需要同时对导师和学生均加以督促。

3 当好新时期研究生秘书工作的探讨

首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好研究生秘书的首要条件。研究生秘书的工作对象面广人多,保持良好的素养、客观公正的态度、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和乐观的处事态度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第二、善于总结、及时总结,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研究生工作是非常繁重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积累,短时间内难以胜任这种超负荷工作。培养多总结、多梳理,建立适合自己的工作章程,是简化工作程序的有效方法。此外,通过学院及分管领导的支持,完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人制度,研究生课程群建设设立课程负责人,研究生论文设立各专业答辩小组组长等,这样,只要保持与负责人的良好沟通,就可以圆满完成各培养阶段的任务。常规的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在研究生培养方案框架下需要建立出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使研究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第三、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管理能力。作为研究生秘书,需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知识和素质,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运用学校建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需要不断参与各种技能培训和交流,⑤从各方面提供自己的信息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