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贷融资 困境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有关企业融资的理论研究可以概括为:一是关于融资需求理论;二是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1.融资需求理论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理论综述概括为:一是关于中小企业信贷配给及关系型贷款;二是宏观经济政策影响。

(1)信贷配给与关系型贷款

①信贷配给。斯蒂格利茨和韦兹通过建立信贷配给模型,指出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会影响银行的信贷风险。Stiglitz等人以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为基础建立的理论模型探讨信贷配给对银行信贷的影响。Bester提出抵押品可以和利率同时作为甄别机制,来甄别银行分离贷款项目的风险。

②关系型贷款。Greenbaum和Thakor认为企业可以和银行建立紧密关系来购买长期的含有佣金的隐性合同,指出较强的“关系”可以减低中小企业贷款利率。(2001)Grace O.kim建立了银行关系型投资模型,论述了中小企业对银行的关系投资的价值和作用。

(2)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探讨影响企业融资的货币政策、金融自由化、银行业合并及结构调整等。货币政策主要为: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金融自由化的作用是使投资增加和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利率提高、储蓄增加来实现。Strahan和Weston引入不同规模银行并购指出银行的并购规模与中小企业贷款比率之间的关系,即呈倒U型的非单调函数关系。

2.融资结构理论

国外有关融资结构的理论研究主要分为:早期融资结构理论和现代企业融资理论。

(1)早期融资结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杜兰特(1952),在他的《企业债务和权益成本计量方法的发展和问题》论文中将企业融资结构概括为三种:净收益理论、净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净收益理论指财务杠杆率的变动对负债成本率和权益成本率影响不大,在企业各种筹资方式中债务融资总是有利的。净营业收益理论是假设财务杠杆率的变动不会对企业资本成本率产生任何影响,分析出企业的资本结构、成本不影响企业的价值,不存在最优资本结构。相反,传统理论是强调每个企业都存在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

(2)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1958年在《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管理》中,美国经济学家莫迪亚尼(Modigliani)和米勒(Miller)基于理想的无信息成本和税收等条件的假设下,认为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即M-M定理,这一理论标志着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的创立。

除了MM定理,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中典型代表的理论有静态权衡理论、融资次序理论、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

3.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研究评述

综上,对国外各种理论的研究都有自己既定的假设前提和内在逻辑,每一个特定的融资结构理论都只提供了一个看融资结构的视角。中小企业的自身特点使得分析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不能完全依靠融资结构理论。因此,研究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还需结合中国现状与企业融资环境及中小企业的特点。

二、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研究现状

最近几年,中国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研究总体分为两大类,一是中小企业自身特征因素;二是基于国内特殊国情,分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1.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

(1)中小企业的自身因素

①中小企业自身缺陷。李扬、杨思群(2001)认为中小企业自身倒闭率较高、较低资信等级、资产状况差、贷款缺乏有效担保或抵押物、自有资产信用低影响融资问题。杨俊龙、杨军(2003)认为,是中小企业产权结构不清、企业信用障碍、风险变数。胡乃武等(2006)认为中小企业在声誉和管理风格等方面,相对大企业来说,其不确定性将带来更为严重道德风险。张国毅(2009)指出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自有资本缺少,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经营风险大。郑君君,赵贵玉(2009)发现抵押品价值过大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

②信息不对称。由于中小企业面临在信贷市场上融资信息不对称和规模效应等交易成本而陷入融资困境。于学花、栾谨崇(2005)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信贷配给,即信息不对称、政府过度干预和自身内生性融资约束。杨丰来(2006)等认为由于中小企业所有权和控制器结合较紧密,道德风险问题更为严重,很多银行就会倾向于选择大企业而排斥中小企业。

③抵押缺失。中小企业本身资产较少,可用作抵押的资产更是少,而且,我国的金融机构对抵押品的要求苛刻且抵押率很高,因此,我国中小企业要通过抵押来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是十分困难的。

(2)制度性原因

①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金奇发等(2006)指出我国担保业实际上处于无部门管理的状态。刘秀丽(2006)等认为由于金融机构对固定资产的偏好以及政府行为的不协调,使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落实。范惠玲(2009)指出在我国企业贷款抵押、质押等担保必不可少,信用贷款只对极少的企业适用,导致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信贷。

②金融制度缺陷。杨丰来等(2006)认为金融创新不足,缺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新产品。王宏(2009)强调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向社会筹资,促进产权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李文艳等(2011)认为应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建立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特征的直接、间接融资市场体系,信用管理体系和融资服务配套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3)政府行为方面

王常柏(2003)认为中小企业与中小金融机构地位不对等,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等都对银行信贷有影响。张优勤(2009)指出我国目前缺乏专门对中小企业贷款服务、担保的机构,社会化服务体系未成形。

2.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

林毅夫、李永军(2001)认为发展金融机构是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罗正英(2003)引入信誉链研究认为要形成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信誉链结构,调整财务信息结构、建立“大企业监督式财务制度”是有效的途径。杨绍辉(2005)从商业银行业务模式角度,指出供应链金融服务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李璐(2011)提出必须不断创新银行贷款、民间融资、设备融资租赁、债券融资、网络融资和直接融资等多种融资途径。

3.国内中小企业融资研究评述

综上,我国学者在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很多问题上已逐步达成共识,如中小企业面临单一的融资渠道,不易上市难、很难贷款等,其原因包括中小企业自身、宏观的制度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金融机构等方面;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信用低等都会影响融资问题,应当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政府对体系建设也有责任。同时在一些方面也存在争议,比如政策性机构、中小型、地方性、民营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实施的影响等。

三、结论

总体来说,国内外研究都从某一个角度切入,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具有缓解作用,但仍一些不足。如没有深入分析每种对策的宏观背景、适用条件和范围,或在中小企业无抵押担保的条件下银行如何对申贷的中小企业进行审核并合理规范信贷,找到一种有效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突破口。

因此,基于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贷配给和无抵押担保背景,从商业银行外部视角来审核中小企业发展潜力,通过构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审核指标体系,提出一个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难题的战略框架。该框架从政府、银行、信用担保体系和中小企业自身等方面,以政府作用为保证,以商业银行的理念和服务创新为手段,以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为信用支持,以企业提高自身素质为根本支撑,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匹配路径。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在保证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等重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经营困难、融资困难等问题,特别是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等问题十分突出,是当前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1.融资结构不合理

根据现实情况,中小企业并不是按照传统的以最优资本结构为目标的方式来融资。由于害怕控制权的减少和丢失,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企业干预程度最小的融资方式。这也说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顺序比较倾向于是先内后外,在外源融资中则是先债权融资后股权融资。由于我国金融体系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中小企业对债务融资的依赖性始终比较强,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并没有随企业成长周期的变化而有显著的变化。

2.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不足

在我国,只有大型国有企业和已经发展壮大的民营企业能够比较充分的得到国有商业银行充分的资金支持,而支持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则主要是城市商业银行、诚实信用社和民生银行。但是这种中小金融机构规模相对较小,资金实力弱,在市场竞争中又会受到四大国有商业和股份制银行的双重挤压,并且本身公司机制仍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从而使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能力弱化。

而银行与企业之间又存在许多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银行贷款面临着向企业讨债的风险,银行获得企业信息状况的难易程度和掌握的多少就成为选择贷款对象的一个标准。因此,银行发放的贷款更多地投向了信誉较好并且偿还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和重点企业,而中小企业的投入则明显不足。

3.融资成本高

中小企业的贷款基本上要求金额小、笔数多。但是银行信贷在经营环节中包括客户调查、信用评估、贷款审批、交易费用、贷后监督等,是与大企业是一样的,一个都不能少。同时由于中小企业是新办的,各项财务会计信息不健全,银行又不能直接获取借款客户的可靠信息。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了解必须建立在对企业信用纪录、经营业务等信息的了解上,而这些信息的获取的成本高昂。所以,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同时,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在企业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往往以高利率从正规金融系统之外的民间市场融资,其成本在20%左右,比大企业的贷款成本高出一倍甚至数倍。如此高昂的贷款成本又使得中小企业望而却步。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既有企业自身问题,也有金融机构以及社会环境等等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小企业自身特点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较小,知名度及信誉度都不及其。而中小企业的贷款大都是流动资金贷款,贷款要得急,频率高,管理成本也比较高。同时,中小企业在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方面,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因此,中小企业的这种高风险特征难以吸引银行的支持和投资者的注意。由于中小企业的这种状态,从而引起国有商业银行的谨慎贷款:

第一,中小企业贷款涉及的经营,交易成本较高。在信贷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所有制和治理结构均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而导致在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中较高的费用。长此以往的较高交易费用,使得不少中小企业无力长期承担。因此,就使得中小企业需要融资的时候通常不会第一时间考虑到商业银行,而是另寻他法,从而使得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缺乏长期而稳定合作关系,由此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第二,贷款权上收。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国有银行机构网服务对象向大中城市转移,信贷管理权限向上级行政特别是总行、省级分行集中,而中小企业又主要分布在县市级城市,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管理权限、机构设置与中小企业的信贷要求严重不符。

第三,在转型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体制的惯性作用和政策制定者固有的思维模式影响,许多政策的制定是以所有制性质为基础的。国有商业银行与国有企业都属于“国有”,产权上的一致性使得国有企业形成对国有银行金融支持固有的依赖。国有企业享有政府的“破产担保”,使得银行对国有企业贷款的风险最终可以通过财政抵消,但是中小企业则无福享受到这一特权。

2.中小金融机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中小金融机构是指股份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其经营机制较为灵活,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企业。在发达国家,中小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许多中小企业顺利成长。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服务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体系。例如,德国政府就建立了一套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融资和信用担保体系。在德国政府中,联邦经济和劳动部中小企业局在融资支持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负责制定使用联邦赞助资金资助项目条件,尽量做到专款专用和避免重复申请。为了执行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德国政府通过专门立法成立了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专门银行,德国复兴银行和德国清算银行。其他各州也都有各自相应的中小企业资助银行。

但是,虽然我国目前拥有一批中小企业金融中介机构,却没有很好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原因何在呢?分析如下:1、在信贷市场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绝对的主体,从而形成了其高度垄断,从而也限制了中小金融中介机构的资金来源,造成其自身能力低下的状况,从而降低了其服务的能力。2、依目前来看,这些中小金融机构依然倾向于将资金投放到风险较低的国有企业中去,并没有真正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因此,中小企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和帮助。

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

首先,担保资金规模与中小企业实际贷款需要有较大的偏离。多数担保公司仅仅依靠自身担保费用和担保基金的利息收入,实力较弱,再加上受到政策限制,所提供的担保期限短、数额小,很难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实际贷款需要。

其次,政府对担保业务的不适当干预。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是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最主要的体现在对担保机构的资金支持上。政府可能会以出资人的身份对担保业务进行干预,在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因政府确定担保项目造成呆账坏账的现象。

再次,银行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权利与义务不对称,不符合“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在担保风险的分担上,协作银行往往不愿意承担义务,即要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承担百分之百的风险。在选择担保方式时也要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承担连带责任保证,使担保机构陷于被动。

三、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1.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扶持政策。

在我国,市场经济地位还未完全确立,中小企业的发展依然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有利于中小个体经济发展的优惠策略,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政府还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中小企业,解决其棘手的融资问题:

(1)针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环境的新变化,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和导向作用,积极引导信贷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

(2)采取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3)构建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规保障体系。

(4)保护和规范民间融资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2.着力构建银企对接长效机制

第一,针对银企间的信息不畅通、不对称现象,政府要将银企对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力求在银企之间建立一种双向的对接、交流、沟通和联络机制,为银企间的成功合作牵线搭桥。每季度可有各地方人民银行和本地区经济发展局牵头,在该地区范围内组织大型银企对接活动,每月由下属镇或系统层面与相关金融机构组织小型银企对接活动,进一步实现信贷项目的签约。第二,深入推进“阳关信贷”工程。各金融机构以“阳光信贷”为抓手,提升办贷速度、控减利率幅度优化服务态度。银行可以组织推广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有效破解担保难问题。第三,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考核,由单一指标型考核转变为综合型考核。变单一的信贷增量考核为增量考核和结构考核并重,在考核各支行信贷增量的同时,对新增贷款中的中小企业贷款再按一定比例进行奖励,变单一的投放规模考核为规模与贷款利率水平综合考核并重,尽可能控制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帮助企业控减信贷成本。

3.着力做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

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该市在2009年,通过社会资金入股,市国信担保公司注册资本由1亿元增加到了1.5亿元,成为苏中地区注册资本最大的担保公司。同时,还要扩大担保范围,拓宽担保领域,担保范围由原来的服务重点、成长型企业为主,扩大到所有中小企业以及创业初期缺少资金的企业,服务功能由最初的单纯提供资金担保拓展到为企业提供典当和拍卖服务。2009年,姜堰国信担保公司就累计为156户企业提供担保247笔,累计担保总额7.9亿元。全年获批省再担保项目54个计1.2亿元,年末担保余额6.6亿元,同比增长30%。在做大国信担保龙头的同时,该市还进一步创新思维,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着力构建了市镇担保联动机制,从而进一步放大其担保公司的品牌优势,使信用担保能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因此,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中小企业自身、政府、金融机构等必须进一步创新思维,大胆探索,进充分调用和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发展瓶颈,为广大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文标 阮兢青: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J].企业经济,2009,(2)

[2]陈晓红 吴小瑾:中小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对企业信用水平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7,(1)

[3]林毅夫 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范文第3篇

(1)山西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截至2011年,山西省中小企业约有9.2万户,个体工商户80多万家,占到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从业人员580万人。全省地方生产总值的50%、财政收入的40%、出货值的60%、全社会就业的40%、城乡新增就业的80%和城乡居民收入的50%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和提供的。中小企业在山西省经济社会中发挥着经济发展“助推器”和就业“蓄水池”的作用,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城乡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山西省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山西银行业发展现状。截至2011年底,山西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到贷款总额的33%,高出各项贷款增幅4.6个百分点。中国企业中有99%以上是中小企业,因此现有的这种贷款比例极不协调,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这说明当前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不成熟、不完善,导致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信贷歧视。为了有效防范信贷资金风险,各个银行都将自己的信贷对象定位在大型企业上,“抓大放小”,使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融资难的状况在一定时期内将难以改变。

二、山西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

(1)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缓慢。近年来,山西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债券融资,相继推出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融资产品。但是,山西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缓慢,直接融资产品的社会认知度较低,目前参与债券融资的中小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大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完全不了解现有的融资产品,对风险投资基金、产业基金等直接融资方式更是感到陌生。(2)股东自筹和民间借贷等融资方式普遍。由于银行信贷不能及时、足额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很多中小企业通过股东自筹或者民间融资解决前期项目资金和部分流动资金。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期限一般较短,利息在月息2分到3分不等,多为临时流动资金周转需要,一般向亲戚朋友或熟悉的人借贷。(3)信贷融资成本偏高。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效益不稳定,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较大,所以贷款利率普遍偏高。尤其是在稳健货币政策调控周期,银行信贷规模收缩,为保证利润不下降,各商业银行纷纷提高了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上升。(4)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介组织不健全。目前,我省构建的“以省级担保机构为龙头,以市级担保机构为骨干,以县级担保机构为基础的政策性担保体系”基本完成。但作为我省担保机构基础的县级信用担保机构存在的,担保能力整体较低、注册资本金相对不足、担保放大倍数偏小、担保机构间缺乏联动担保机制等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全省担保行业的发展。

三、山西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建议

(1)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中小企业资金的主要供应者,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国有银行应制定有针对性的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增加贷款种类和贷款抵押物种类等新的服务品种,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信贷服务。(2)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我省的金融服务机构首先要积极创新融资产品。间接融资模式主要是通过向银行贷款,获取资金的支持,但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渠道比较单一,过分依赖银行,而缺少创新融资产品。我省的商业银行可以从创新厂商银业务、创新联户联保贷款业务、创新货押融资业务、创新银保融资通业务、创新信用证下标据业务、创新小企业财务顾问业务等方面来加强金融产品创新。(3)优化中小企业信贷审批流程。山西的各商业银行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小微贷款的审批权限进行科学设置,优化审贷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完善贷款风险定价机制及信用评级办法,改善金融服务质量。(4)有效控制信用及营运风险。第一,山西的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信用风险:完善信贷管理的规章制度;改革信贷运行管理体制;实行严格的分级授权、审贷分离和集体审批制度;建立客户授信和信用评级制度;完善信贷业务担保和以物抵债管理,以防止在经营信贷、拆借、投资等业务时客户发生违约行为,或由于客观原因导致客户资信下降给银行带来的不利影响,达到减小可能造成损失的目的。第二,山西的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营运风险:建立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机制,优化和改善资本结构;通过不断强化内部控制措施、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使管理行为得到全面规范、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各项业务在依法、合规、安全、稳健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以保证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符合法律规定和自身经营的需要,达到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运营效益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赵晓菊.银行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1~12

[2]王丽洁.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财会研究.2010(9):56~57

[3]刘阳.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内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会计之友.2011(1)

[4]董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企业导报.2009(12):50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范文第4篇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一)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我国中小企业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其自身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构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根本原因。

1、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管理能力不高。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多为家族式企业,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家长权威的存在可以保持适当的凝聚力和减少企业的成本,但家族式管理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家族内部人员素质的低下,容易造成企业发展战略的不明,短期行为严重,加上中小企业容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本来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很弱,从而造成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长。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因此,银行出于风险方面的考虑,当然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中长期贷款。

2、中小企业财务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由于部分中小企业财务报表纪录不规范,并且缺乏审计部门确认的财务报表和良好的经营业绩,因此加剧了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审查难度。加上部分中小企业甚至存在“两本账、三本账”的情况,使得银行面临的风险增大,不敢轻易给中小企业贷款。

3、中小企业信用意识淡漠,普遍诚信度不高。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以种种方式悬空、逃废银行债务,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诚信问题是目前影响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一个关键因素。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我国每年因为逃废银行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达1800多亿元。

4、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实力不够,能够提供的抵押品如厂房、存货等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另外由于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较弱,寻求担保也不容易。而在我国,企业向银行贷款必须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

5、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一次性量小、频率高,加大了融资的复杂性,增加了融资的成本和代价。中小企业以多样化和小批量著称,资金需求也具有批量小、频率多的特点。这使融资的单位成本大大提高,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少量的资金需求量将使其融资利率比大规模的资金融资利率平均高出2~4个百分点。这显然增加了融资成本。

(二)外部因素的制约

1、金融机构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重要因素。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机制制约了信贷投向的选择。在经营战略上,国有商业银行实施的是“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产品、重点客户”的“四重”战略,将经营重点放在了“大城市、大客户”上,信贷资金更多地流向了国有大型企业,制约了对中小企业的投入。严格的授权、授信制度也严重制约了基层行的信贷行为。二是贷款的手续复杂和成本的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一笔抵押贷款,要经过层层申请、审批、复查。从申请到发放往往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另外,企业在办理抵押时,还要经过房管所证明、评估所评估、保险机构对抵押物进行保险。三项费用下来,令企业不堪重负。

2、信用法规的不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规范信用的法律,特别是规范中小企业信用的法律或法规。信用法规的不健全使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经济行为缺乏刚性约束,信用缺失者认为有空可钻、有利可图,利益驱动又导致中小企业信用机制日益弱化。

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与企业信用能力提升需求不适应。我国自1998年开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试点工作,至今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资金规模比较小,来源单一,缺乏资金补偿机制,加上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缺乏风险分散机制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导致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均受到较大制约。另外,与信用担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用担保机构的规范发展。

4、证券市场门槛太高,缺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直接融资渠道。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集中于全国性的深圳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其所规定的市场准入资格相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门槛太高,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筹集资金。

二、走出融资困境

(一)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中小企业只有把自己整体素质提高上去,才会从根本上解决自身融资难的问题。因此,中小企业要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和注意信用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1、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中小企业应迅速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注重管理,练好内功,即科技品牌一体化,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依靠市场和先进科技,注重质量内涵型发展,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时刻保持活力并不断发展。

2、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中小企业要取得社会各界的信任和支持,应牢固树立信用第一的观念。一方面规范和完善企业财务规章制度,定期提供全面、准确、真实的财务信息,做到规范发展,产权清晰,提高自身资信等级,创造条件使企业在硬件上更多地符合银行贷款条件;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经营者要加强金融法规的学习,尤其是在转轨建制过程中,应充分尊重银行的债权,不逃废、悬空金融债务,接受公众的监督,真正在社会上树立起守信用的良好形象。

3、树立竞争意识,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在今天,科技进步和创新成为世界的主题,技术演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全球化既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也使竞争扩展到世界范围,摆在中小企业面前的道路是不进则退。所以,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走高科技道路,依靠科技成果,加速企业技术改造,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新产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政府应该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1、完善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和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首先,政府应通过立法的形式,为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性、竞争、有序的法制环境,包括行政服务、市场竞争、税费管理等进行规范和优化,确保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其次,政府还应对中小企业的设立条件、职业道德、行业自律等影响中小企业合规经营的因素提出要求,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规范,努力建设和改善中小企业的信用环境。

2、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允许新创设立或改建设立区域性股份中小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要积极吸引非公有资本入股,进一步壮大和完善为城镇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实力和小企业入股,加快改善股权结构,加大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力度。

3、鼓励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要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特点,改进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评估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开展授信业务;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拓展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业务,放宽融资租赁公司的准入条件,支持开办融资租赁,开展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贷款试点。支持中小企业依照有关规定利用国际金融组织投资和使用国外贷款。鼓励保险机构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改进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方式和手段,进一步发挥典当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

4、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继续发挥主板市场作用:在完善现有中小企业板块基础上,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育成和辅导体系,适时启动创业板市场,逐步扩大证券公司代办股份系统的功能,整合和规范现有产权交易市场,为非公有制企业股权转让提供服务,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境外上市工作。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探索债权融资方式。通过税收政策开展创业投资。推动建立中小企业投资公司。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劳保;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对策

一、劳保行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

(1)企业自身内部原因。由于我国劳保行业中小企业自身经营风险非常大,而且银行贷款方面存在较大风险,尤其是我国劳保行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总体上来看,这类企业的总体规模是比较小的,而且科技含量也不高,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的企业发展模式都是相互模仿的,而且大部分的企业发展都依靠价格战维持竞争的,劳保行业产业目前处于产业链的下游。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劳保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遇到了发展瓶颈期,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并且对于资金方面的需求也并不高,大部分的企业老板都是贫农出身,表现出整体素质低下的情况,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在现实发展过程中只能依靠价格战来为维持残酷的竞争。

(2)企业信用等级偏低。我国大部分的劳保行业企业都普遍面临着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那就是信用程度较低,这也是制约我国劳保行业企业融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信用作为一种资源,同时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评估作用。但是在现实社会发展中,劳保行业中有很多的企业都没有严格遵守市场交易准则,大部分的企业都没有严格按照信用法律以及法规来执行,最终导致很多企业出现信用状况低下以及拖欠账款,存在较为严重的偷税漏税情况。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我国劳保行业企业的发展。

(3)劳保行业企业财务信息可信度低。劳保行业中小企业相对于很多大型企业而言存在较大的财务信息可信度低等问题,此类企业在财务制度方面表现出不健全的情况,而且会计信息方面存在较多不真实情况,真实还有很多企业都出现了两个账本。很多企业在实际交易的过程中都不使用发票,也不采用转账的方式,所以在财务信息方面是很难做到控制的,再加上我国对此类企业在税务监督方面存在较大的漏洞,这给企业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有了许多便利。

二、劳保行业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1)国家应加强对劳保行业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国家应该进一步规范信用担保机构。全面改善企业整体融资环境,并且全面建立起更加有利于劳保行业中小企业实现有效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我国劳保行业中小企业在融资担保方面的体系建设,真正建立起适合于企业融资的有效的担保体系,不断丰富融资担保物品抵押,尽量做到避免先前出现的只能够通过使用物品抵押才能够得到贷款的情况。另外,政府还应该创建资本金补偿机制,尤其是地方政府还可以承担比较具有优惠性质的政策性担保业务,并且为此类企业提供比较有针对性质的融资服务,全面实现税收优惠政策,帮助此类企业获得融资。

(2)加强企业征信体系建设。出现劳保行业企业融资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企业信用程度太低,银行在对此类企业进行房贷之前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对企业进行信用方面的调查,尤其是银行担心此类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还贷。所以,针对此情况,我国劳保行业中小企业应该创建相应的征信体系,在创建征信体系的过程当中,并不能够一味强调应该以银行为中心,在这方面,地方政府还应该全面调动企业以及银行,还有相关部门等多方面的积极性以及义务。例如,可以充分调动工商局等相关部门,因为这些部门往往掌握着更多的企业信息。由政府牵头,创建企业征信体系。

(3)完善企业自身建设。对于劳保行业中小企业而言,企业的融资需求已经决定了企业其先天具有的融资劣势。由于劳保行业中小企业规模比较小,而且自身经营风险比较高,再加上平均经营寿命都比较短,这些都造成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难题。所以,针对此方面企业应该全面加强企业自身建设,以此来争取更多的信贷机会。

三、总结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需要企业自身增强生命力和持续经营力,需要企业提高信用度,更需要扩大筹资方式,开辟多元化筹资渠道以及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同时,还应该完善民间融资体系。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劳保行业中小企业而言,要想提升企业融资的概率,不仅仅要加强企业自身方面的建设,加强企业自身发展,还需要政府方面的支持,同样也需要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环境。所以,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和解决融资难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瑞清,安迪・莫(Andy Mo),珍妮丝・马(Janice Ma).企业融资与投资 [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2] 吴瑕.融资有道3: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财务运作与经典案例解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