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教育的学习笔记

关于教育的学习笔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教育的学习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教育的学习笔记

关于教育的学习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经济学;生产理论

作者简介:刘凤义(1970-),男,满族,河北围场人,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企业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4.3;F09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06-04 收稿日期:2007-02-04

生产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经济学,都有着丰富的内容,而且他们关于生产理论的渊源、具体内容等还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很多人因此认为,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理论是关于资源配置的一般理论,且有着较为成熟的模型,所以,我们搞市场经济,完全可以拿过来“为我所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在经济运行和经济管理层面的确有可借鉴之处,但在方法论上却存在一定局限性。下面,本文就对两种范式的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经济学的创新抛砖引玉。

一、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研究;而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劳动者既看作生产要素,又作为生产主体来研究

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研究生产者如何通过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行为,这一研究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的。以此为基础,他们建立了以生产函数为基础的生产者的决策模型。“生产函数是一种技术关系,被用来表明每一组具体投入品(即生产要素)所可能生产的最大的产出量。在每一种既定的技术条件下,都存在着一个生产函数。”(萨缪尔森,1992)为了分析方便,生产函数通常表示为:Q=f(L,K)。生产理论基本内容就是通过生产函数,来研究在各种不同约束条件下,资本和劳动力之间如何通过不同组合形式,实现产量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

应该说,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西方经济学通过建立对现实生产过程高度抽象的数学模型,用简洁方式描述物质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投入和产出的技术关系,是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比如运用一般形式的生产函数可以分析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对物质生产过程做技术分析,找出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用定量方法分析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对产出的影响;掌握生产过程中的突变机理,不失时机地调整资源配置方式以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等等。

然而,进一步研究会发现,西方经济学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建立起的生产理论存在严重悖论:即“经济人”假设把每个人作为自由选择的主体与生产理论中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之间的逻辑悖论。

在西方经济学家那里,“经济人”被看作是对人性的最好描述,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满了自由、平等和博爱,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最终必然达到全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按照这一信条,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是在自由交易中进行,每个行为主体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最大化目标进行理性选择。资本所有者可以自由选择劳动者;同样,劳动者也可以自由选择资本所有者。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的是平等、自由的契约关系。可是,我们从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看到的却是与“经济人”假设相背离的另外一番图景,在那里,能够按照“经济人”行为行事的只能是资本所有者(或称之为厂商)。他们可以依据等成本曲线、等产量曲线等函数关系,通过自己的理性选择,为实现最大化目标,任意选择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排列组合。而劳动者,则仅仅被视为同资本一样的、服务于厂商最大化目标的生产要素。在这里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完全被剥夺了,更不可能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选择。

正是由于把劳动者仅仅看作同资本、土地一样的生产要素,所以,很自然地得出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一样,都具有生产性,在生产的过程中,它们共同创造了商品的价值。每个要素对价值创造的贡献率,可以通过边际生产力来衡量。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也就成为分配理论的依据。对此,萨缪尔森(1992)直言不讳地指出生产理论是作为对收入分配理论讨论的序曲,“在经济学的生产论中,可以找到这种要素定价的关键。”所以,“对经济学中的生产论的一个概略分析可以给理解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提供一把不可缺少的钥匙。”接下来,他们自然就把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搬出来:基于价值创造的贡献,资本获得利润(或利息)、土地获得地租、劳动力获得工资。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个多么公平的社会制度呀!

有人可能会说,劳动者也是“经济人”,西方经济学已经论证,作为消费者,劳动者可以按照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理性选择;作为劳动力的要素提供者,他们可以按照最大化的原则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对于这种观点,马克思(1867)早就指出:“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是天赋人权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边沁。……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至于从消费者的角度把劳动者当作“经济人”的说法,马克思也作过深刻分析,马克思指出,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所以,一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从属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决不是单纯由个人的理性选择决定的。

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的是,经济学关于生产理论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历史的、现实的人基础上的。

应该说,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这一点看上去似乎与西方经济学没有区别。但马克思这里所说的个人,决是不是西方经济学所讲的“经济人”,而是现实生产关系中的人。在马克思看来,只有理解这种生产关系,才能理解这种关系中活动的人。马克思之所以批判斯密、李嘉图把那个时代的个人不是看作历史的结果,而是看作历史的起点,并认为合乎自然的个人不是历史中产生而是由

自然造就的观点,就是因为他们脱离开生产关系来研究人的经济行为。马克思把经济学分析的人概括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反对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也反对西方经济学把人看作生来是追求自身私利的经济动物,并认为个人动机决定社会生产过程。在马克思看来,既然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就不完全由个人的意志支配,在其现实性上,他必然受同他们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

马克思强调人的经济行为的社会性和客观性,同时认识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的生产理论中,劳动者绝不仅仅是生产要素,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构成能动的生产主体。在创造财富的生产过程中,人作为独特的生产要素,与生产资料的性质完全不同,因为劳动这一要素是能动的。劳动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物质生产过程的客观实在性的统一。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创造着人类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条件。劳动者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是精神能力和躯体能力的有机统一。他们总是有目的性、计划性,即主观能动性,用马克思的话说,再蹩脚的建筑师也比蜜蜂建房有“计划性”。正因为人的劳动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才不仅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而且创造新价值。社会发展既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人自身不断走向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同时,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其劳动也必然是在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这使得劳动不再是单个人的孤立行为,而是群体或阶级行为,劳动创造的价值也会因社会生产关系不同而有不同占有形式。比如,劳动可能是在共同劳动、地位平等、产品平均分配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进行;也可能是在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凭借经济权利强迫另一部分人劳动,产品归生产资料所有者所有这样一种阶级地位不平等的生产关系中进行。这种生产关系的性质,最终决定了产品的分配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决定着这种生产方式的全部性质。”资本家之所以获得剩余价值,是因为他们拥有占有剩余的经济权力,决不是西方经济学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对这些要素创造价值的回报。

正是因为从历史的、现实的人出发来研究生产过程,所以,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不仅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包含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经济学的生产效率含义,不仅仅来自于生产要素之间的技术组合,还来自于对劳动者积极性的调动、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分工协作的协调、组织管理的科学等等。

二、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只研究生产一般,因而使用价值(即效用)范畴是其研究的核心;而经济学则不仅研究生产一般,更注重研究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因而把价值范畴作为研究的核心

萨伊是把西方经济学生产理论引向纯粹对生产一般分析的始作俑者之一,他把生产定义为:“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萨伊这个关于“生产”的定义,表面看来无非一个关于“生产一般”的定义,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经济学研究的内容将发生重大转变:即这个定义把经济学引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回避了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研究。萨伊的生产观对后来西方经济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继萨伊之后,约翰・穆勒、马歇尔、萨缪尔森等,都把研究财富生产一般作为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比如莱昂内尔・罗宾斯1932年在他的著名方法论著作――《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一书中,明确强调了西方经济学只研究生产一般的观点,他把经济学定义为“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与具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一种关系来研究的科学。”这样经济学纯粹成为一门关于“选择”的学科。经济学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我们不再探究生产和分配变化的原因,而是探究在某些初始资料给定的情况下,各种经济‘量’达到均衡的条件,……我们不再把经济系统视为一架生产总产量的机器,不再探究哪些因素决定这种产量的多少以及按何种比例分配这种产量,而是把经济系统视为人与经济货物之问的一系列相互依赖而在概念上又独立的关系……”显然,在罗宾斯那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某些初始资料给定的情况”,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制度性因素被彻底隐藏起来了;与之相适应,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只是“人与经济货物之间”的关系。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对生产一般研究的理论意义,然而,抽象掉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只研究生产一般的生产理论,就必然使经济学“使用价值”成为研究的核心范畴,从而导致经济研究存在诸多局限性。这些局限性突出表现在:(1)它是建立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论的基础上的,把资本等同于生产工具,把资本主义生产归结为生产一般,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的同时就是价值增值过程;(2)它混同了产品和商品、使用价值生产和价值生产的区别,抹杀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的根源;(3)它没有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去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分配问题,却被用来为替资本主义分配做辩护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做佐证;(4)目前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的数学抽象方法只能说明渐变的有连续性的生产过程,不能反映生产过程中的突变现象。也就是说,它既不能很好地反映科技革命时期生产力飞跃发展的生产过程,也不能正确地描述生产力突破了不合理的生产关系桎梏时生产过程的跃变。因此,有必要以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为指导,批判地汲取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有参考意义的东西,建立基于劳动价值论的、不同层次的生产函数(吴易风、王健,1994)。

西方经济学只研究使用价值,不研究价值,更不理解价值本质,所以,长期以来,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厂商理论始终回避对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分析。在他们那里,企业始终是一个“黑箱”。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者,看到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抽象掉人与人之间关系分析厂商行为的局限性,所以,他们试图运用“契约”的分析方法,以交易费用为分析工具,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入厂商理论,提出了分析厂商内部人与之间关系的基本框架,从而建立西方经济学的所谓的企业理论。

然而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仍然是建立在抽象掉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的,因此,他们研究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时抛开了生产领域,而是局限在交换领域;他们所说的制度,不是生产关系,而是上层建筑层面的一些具体规则。本来,科斯在他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试图通过视企业为等级制度,把企业内部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与市场交易的自愿平等关系区别开来。循着这一思路,人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企业内部契约关系不平等的深层原因问题。但在1988年的论文中,他又否定了这种认识,他甚至认为这个观点是那篇论文的主要缺陷之一,因为它误导了人们的注意力,使经济学家

忽视企业的主要活动――企业经营。科斯这一观点表明,他批评把企业看作不平等关系所结成的契约的思想,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经济性质就在于节约交易费用的主张,从而把新制度主义者通过对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的研究,来揭示企业经济性质的道路彻底堵死了。因而,他们的企业理论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刘凤义,2004)。

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侧重研究生产的社会形式。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的双重关系相适应,生产中的资源配置也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抽象的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是具体生产方式下的资源配置。属于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体现在一般的劳动过程中,它是一切社会形式的生产所共有的。它表明,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都要在不同用途间对生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是人类社会进行生产永恒的主题。然而仅仅研究生产一般,无法真正理解具体社会生产方式下的资源配置问题。所以,经济学认为,研究物质生产只能是某一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抽象的生产一般,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正因为经济学研究生产理论时强调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所以,“价值”范畴而不是“使用价值”范畴才成为其生产理论研究的核心。马克思批判古典经济学时指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缺点之一,就是它始终不能从商品的分析,而特别是商品价值的分析中,发现那种正是使用价值成为交换价值的价值形式。恰恰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最优秀人物,像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把价值形式看成一种完全无关紧要的东西或在商品本性之外存在的东西。这不仅仅因为价值量的分析把他们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住了。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劳动产品的价值形式是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最抽象的、但也是最一般的形式,这就使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类型,因而同时具有历史的特征。因此,如果把资产阶级生产方式误认为是社会生产的永恒的自然形式,那就必然会忽略价值形式的特殊性,从而忽略商品形式及其进一步发展――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特殊形式。由此可见,马克思在科学方法论基础上,确立了劳动价值论,而劳动价值论又为进一步理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内部的生产关系提供了“钥匙”。西方经济学家对此并不理解,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无非就是确定商品交换的量的比例的理论而已。对此,斯威齐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误解和攻击,在于他们看待价值问题的态度,使他们有偏重交换比例的倾向,而忽视那隐藏在表象后面的社会关系的性质。所以,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批评,连篇累牍,而难得有一个字谈到抽象劳动。

正是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马克思科学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范畴,进而指出在资本生产关系条件下,资本家利用形式上平等的契约,占有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同时,资本家用剩余价值进行资本积累,从而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样,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就通过价值范畴逐渐被揭示出来了。也正是运用价值范畴,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经济的关系科学揭示出来了。国内一些学者谈到企业理论,也是言必是科斯、威廉姆森等新制度学派的观点。笔者认为,从方论的角度看,马克思提出了比新制度学派更为科学的企业理论方法论。突出体现在:马克思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作为企业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从资本统治下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中揭示企业的起源与演变;在对生产过程的考察中揭示资本主义企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通过科学区分劳动和劳动力范畴,破译“契约自由”的神话(刘风义、沈文玮,2004)。这些深刻的内容,在新制度学派企业理论中都无法揭示出来。

三、西方经济学用个人主义方法,把生产理论仅仅置于微观领域来研究,致使其理论体系在微观与宏观上形成脱节;而经济学则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宏观和微观的有机联系中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再生产问题

西方经济学家把生产理论仅仅视为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他们的个体主义(或个人主义)方法论密切相关。西方经济学的个体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仅仅是量上的差别,社会就是个体的集合,总体等于个体的简单相加。基于这一方法论的生产理论,只需要在微观领域研究就可以了,宏观经济问题无非是微观经济问题的在量上的简单加总而已。所以,我们看到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总量问题时,是通过以微观领域的生产函数为基础的加总来进行的。他们假设,从资源配置的角度看,如果每个厂商都是理性“经济人”,都能够按照利益最大化原则投资,那么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新古典理论以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为基础,建立了技术关系的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理论,其核心是表明商品和要素稀缺性的相对价格,这种相对价格也是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指数。该理论所要研究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给定偏好和技术,可以求出最优解。但新古典经济学家在讨论宏观经济问题时,创造了异质品模型中的总量生产函数这一与相对价格完全不同的理论。显然,如果是单一产品模型,总量生产函数的使用是没有疑义的,但把总量生产函数套用在异质品模型中却背离了新古典资源配置理论的宗旨。

尽管西方经济学家中出现了像萨缪尔森这样的新古典综合派,但至今,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处在严重的矛盾中。尽管,以斯蒂格利茨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者试图把宏观经济学建立在微观基础上,从而使西方经济学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起来。但问题是“以新古典总量生产函数为基础的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实物分析,与凯恩斯的货币经济分析和现实经济根本不能融合”(柳欣、靳卫萍,2005)。

与西方经济学不同,经济学的根本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在这一方法论指导下,经济学不仅克服了经济学研究的形而上学思维,正确处理了微观与宏观的辩证关系,而且通过在商品生产中抽象出价值范畴,建立了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的桥梁。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个体是作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个体,而整体又是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作为经济学研究方法,个体分析和整体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把二者简单对立起来。但二者的结合又不是简单相加,它们之间通过人与人的经济关系有机联系起来的(胡钓、刘凤义,2003)。

在经济学中,没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严格界限,这是因为微观与宏观是相对概念,只有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揭示经济规律。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无论是从三卷内容的整体安排上看,还是从每一卷具体内容的分析上看,处处都能体现出个体与整体、微观与宏观的有机结合。在第一卷研究资本直接生产过程时,马克思以单个资本主义企业作为分析的起点,接着从第2篇到第6篇,通过对单个企业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然后,在第7篇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则是从整体上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从而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从《资本论》三卷整体来看,对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研究,也是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的。马克思通过提出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等微观概念,逐渐上升到平均利润、生产价格等宏观概念,把资本主义生产特征及其实现形式彻底揭示出来了。

关于教育的学习笔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简笔画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

简笔画是运用简单、凝练的线条以及图形对事物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在对儿童的教学过程中简笔画教学是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对儿童的简笔画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符合儿童对外界事物的心理活动[1]。简笔画作为儿童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形式,能够在课堂上起到活跃气氛的效果,增强儿童的想象能力,对儿童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简笔画教学内容的设计

儿童简笔画的教学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涉及到很多方面,包含教学内容上的安排、在课堂教学中的一般形式、对学生的指导以及课外作业的跟踪讲解和训练等方面。

(一)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在对儿童简笔画的教学过程中在内容上的划分主要有静物、动物、风景以及固定的场景等。通过这些顺序的教学,在对儿童的教学过程中是采用由易到难的方式,保证在对儿童简笔画教学过程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静物的简笔画教学上是通过对静止不动的物体进行详细的描述,这样的方式相对简单,这种方式的简单特点促使着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对儿童进行教学[2]。风景简笔画的教学是让学生对自然的景观现象进行描绘,例如天空中的白云、蓝天等。教师在对儿童简笔画的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够对这类的简笔画进一步细分,可以划分为山水简笔画和花草树木简笔画,这样的详细区分能够保证在教学的内容上主体更加鲜明。在所有的简笔画的教学中人物简笔画是最难的,因此,需要放在最后对儿童进行教学,人物本身具有复杂性,儿童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很难进行整体性的把握。由于人物教学法具有自身的复杂性,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细化,首先采用较为简单的线条进行勾勒,通过人物五官的详细描述进行简笔画的教学,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具有多样性

简笔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法是教师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3]。在对儿童简笔画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简笔画产生了兴趣,才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听讲,逐步提高儿童对简笔画的学习动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儿童的认知心理,根据儿童的兴趣点进行简笔画教学内容的选择,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简笔画的教学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占有主导的地位,是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在课后的练习过程中应该适当提高简笔画的复杂程度,逐步提高儿童对简笔画学习的技能,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受到了时间上的限制,在课后需要儿童自身对简笔画的学习,才能够保证简笔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儿童在学习简笔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儿童的行为加以指导和鼓励,给孩子在心理上产生快乐,从而提高对简笔画的学习兴趣。作为简笔画教学的教师,可以对儿童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引导,但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调整好学习状态,逐步提高简笔画的技能[4]。此外,对儿童的简笔画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游戏和比赛的方式,在儿童在课堂的娱乐活动中提升自身的简笔画技能,带动整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让儿童在活动中培养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在学习中对儿童进行指导

儿童在简笔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对儿童进行详细的指导,儿童的心理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其加以引导,让儿童在临摹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5]。临摹对于儿童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可以通过对图画进行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对简笔画的认识,掌握其中的一些技巧,从而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儿童在进行简笔画的学习过程中倘若一直模仿,对儿童的创新能力很是不利,不利于儿童创新思维的培养,长期下去会造成思维上的僵化。在经过一定时期的模仿之后,需要引导儿童进行自主学习,首先从简单的图形开始,自身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之后再对复杂图形进一步的学习,逐步提高儿童的简笔画技能。

二、儿童简笔画的教学构思

简笔画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构思来对儿童进行教学,简笔画在教学方式上也存在多种。通过不同的教学讲授方式,让儿童掌握学习简笔画的方法,首先需要对简笔画进行分解,从简单的方式着手,帮助儿童进行学习。

(一)演示的方式

儿童对知识没有多少的了解,对外界的事物缺少自身的认知,需要通过学习方式上的指导,才能够帮助儿童形成视觉上的审美[6]。美术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教师可以采用演示的方法向儿童分析简笔画的主要步骤,让简笔画的整体教学呈现出系统的结构。儿童对教师所演示的图形进行仔细的观察,这一步骤能够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对外界的事物进行模仿学习。

(二)练习的方式

任何的教学都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够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简笔画教学也是如此,通过对简笔画的日常练习,儿童立足于实践中的模仿,才能够提高简笔画的技能。简笔画的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儿童的实践技能,还能够对儿童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儿童通过对简笔画知识的学习,将日常时间中的训练不断进行总结,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做好良好的铺垫。

(三)谈话的方式

简笔画对儿童的教学离不开谈话法,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总是向儿童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让儿童通过思考来进行回答,引导学生对以往知识的回顾,从而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新的学习方法[7]。谈话法能够对儿童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发挥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对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也有很大的帮助。

(四)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整体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儿童简笔画的教学可以运用网络上的一些图形引导儿童进行思考,打破教师自身水平的束缚,用科学来弥补教师教学上的不足,增强对儿童简笔画教学的整体效果[8]。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让教师的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又能够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

三、儿童简笔画教学方法的利用

儿童简笔画的教学内容需要与教师的教学结构相一致,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把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教师要采用能够吸引儿童学习的教学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儿童在智力上的不断发展。儿童是思维形成的主要阶段,在简笔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选择简单、凝练的方式进行简笔画教学,增强儿童对所学知识的吸收能力。要想在儿童简笔画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在课堂上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达到高质量教学的目的。

(一)提高兴趣法

儿童的心理特征是采取简笔画教学方法选择的有力依据,通过故事的形式,提高儿童对简笔画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从而增强儿童简笔画的整体技能[9]。例如,在向儿童讲述到人物时,可以采取动态描绘的方式,模仿人物本身的喜怒哀乐,然后在让儿童进行猜测,教师和儿童同时进行简笔画的具体内容的描绘。

(二)做好调查工作,为儿童树立学习目标

在对儿童进行简笔画的教学前期,需要做好调查工作,建立一个正确的课堂教学计划,帮助儿童树立学习目标,从而确保每个儿童都能够受到相应的训练。针对零基础的儿童,教师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心,在总体的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儿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10]。在简笔画的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儿童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了解,对整体教学质量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与此同时,在儿童简笔画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为儿童树立学习目标,在制定目标时结合儿童的身心发展状况,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在简笔画的学习中掌握熟练的技术,开拓思维,逐步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掌握正确的方法,进行准确的连点

儿童的整体思维能力还处于发育的状态,只能够对一些简单的图画进行识别,因此,教师在进行儿童简笔画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逐步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首先,身体健康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教师要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坐姿,帮助儿童进行握笔的训练,然后在课堂中先对儿童进行点与点之间连线的训练,从简单的点与点之间的连线,然后再过度到简单图形的学习,由简到繁地进行简笔画的训练,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对知识的探索能力,增强对自身思维的开拓。

(四)进行线段与图形特点的概括

简笔画的教学对教师的创新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概括出自身教学的主要目的,针对所要教学的图形在课堂进行之前进行详细的概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归纳工作,对以往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从而在对儿童的教学过程中,也提高自身教学的能力[11]。在对儿童描画的目标教学中,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简笔画的主要技能,从而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很快地适应,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五)观察模仿,形成图形

儿童在经过长时间的点与点以及点与线之间的连接后,将需要对简单的图形进行模仿,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逐步提高儿童在认知层面的进展。儿童在对图形进行模仿的过程中,也会对简笔画的总体思路有个清晰的认识,此时儿童在绘画上技能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在后期的图形模仿中能够概括出图形的构成部分,逐渐认识到事物的内涵所在,增强对外界事物的分辨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儿童能够掌握简笔画的相关技能,需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对儿童进行教学。提高儿童对简笔画在造型特点上的认识,把握学习过程中的规律,逐步提高儿童简笔画教学的整体质量,对儿童简笔画进行有效的训练。儿童通过对简笔画的有效学习,能够掌握一般的简笔画方法,同时在画面组织的能力上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因此,儿童对简笔画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在教学方式上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作为儿童简笔画的教学者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武存喜,刘莹,张玲玲.简笔画在高职《化工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63-65.

[2]赵凯龄.高职类院校教育专业简笔画教学改革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03:152-153.

[3]臧燕平.浅析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美术教育研究,2015,07:128-129.

[4]祝慧.三年制专科幼师美术教育教学研究――简笔画的课堂教学策略[J].美与时代(中),2013,12:61-62.

[5]陈晓清,王栩.浅谈生物教育专业师范生简笔画技能的培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263-265.

[6]袁媛.幼儿园大班简笔画教学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调查与建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161-162.

[7]段志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简笔画教学的误区与整改思路[J].美术教育研究,2012,24:135.

[8]邓富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简笔画教学改革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108-109.

[9]郑有进.试析简笔画在英语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198-200.

关于教育的学习笔记范文第3篇

马克思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建立在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之上,这一理论通过说明什么是价值、价值的源泉在哪里即什么劳动形成价值、这种劳动为什么要形成价值、如何形成价值等根本性问题,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是以商品货币开篇的,通过对商品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性质和形式的分析,提出了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学说,使得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马克思指出:“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现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这里指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商品的交换过程就是让渡使用价值和实现价值的过程,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原因在于商品中都含有一个共同物,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劳动构成商品交换的基础,体现着交换者之间的经济关系。与商品二因素相对应的是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由此我们认识到,生产商品的劳动是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建立,科学地解决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解决了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的问题。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经济学的枢纽。

在从质上研究了商品后,马克思又从量上了研究了价值量的决定问题,揭示了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是有差别的,所以计量商品价值量只能使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微观上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生产一个商品的时间,从宏观上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生产这种商品的总量时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这个价值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商品的价值形式和货币的本质问题也是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部分。商品的内在价值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表现。马克思把交换价值作为价值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揭示了内在于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价值形式是如何发展的,货币是怎样产生的,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叶,在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发生了“边际革命”,这标志着西方庸俗经济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边际革命的发生有其政治和经济上的原因。政治上为了抵御工人阶级的威胁迫切需要一种理论对抗马克思经济学,尤其是反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经济上的原因是为了适应资产阶级研究市场机制谋求经济效益的需要。边际革命以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提出为开端。理解边际效用价值论对理解整个西方微观经济学有重要意义。

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

法国经济学家孔迪亚克(Condillc, E. B.)在1776年的《商业和政府》中最早提出了效用价值论,认为效用是价值的源泉,而效用是消费者因为商品消费所得的满足感而赋予商品的主观属性。关于价值的决定,孔迪亚克认为,价值取决于效用和稀缺性,效用决定价值的内容,稀缺性决定价值的大小。他还认为,一切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活动都创造效用,因而都是生产性的,按照这一思想,土地、资本和劳动都在生产中提供了生产,都应在共同创造的产品中得到其相应的份额作为报酬。

边际分析的代表人物德国经济学家戈森(Gossen,H.H.)于1854年出版《关于人类关系法则及由此导出的行为法则的发展》一书,建立了一套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消费理论。戈森认为人类行为准则有三个特征:功利主义,认定一切人类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享乐;强调消费和需求;运用数学方法,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各种理论结合在一起所引起的结果,不借助于数学就无法判断这些结果。戈森的消费理论有两个基本要点,即戈森第一定律和戈森第二定律。前者提出了效用递减原理,认为随着消费的商品数量的增多,虽然由消费产生的总效用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在递减。当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未达到饱和点时,边际效用递减且为正数。戈森第二定律是把第一定律运用于消费行为而推演出来的。在收入有限消费欲望无限的假定前提下,任何特定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货币所产生的效用等于别的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所产生的效用时,消费商品的总效用最大。在消费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总效用而是边际效用。戈森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石。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本思想要点。

关于效用的本质、度量和比较。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这一概念与人的欲望是联系在一起的,它是消费者对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心理评价。”对于满足程度即效用的度量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并没有给出准确的论述,只是假定效用可以度量,笼统地给出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两种方法。效用度量问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效用分析理论的一大难题。实际上效用之间是不能比较的,即使用序数效用论代替了基数效用论也是不能比较的。

关于效用函数理论。“效用函数表示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效用水平。”它研究消费者所获得总效用的决定因素。效用函数理论认为所消费商品的效用量取决于所消费的商品的数量,消费者从所消费的各种商品中所获得总效用等于各种商品的效用量的总和。

关于效用最大化原理。西方经济学家利用边际效用假说和相等利益原理研究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效用与需求的关系以及边际效用与交换的关系。在收入有限、消费欲望无限的假定前提下,任何特定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的货币所产生的效用等于别的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所产生的效用时,消费者的总效用最大。同时认为决定消费者需求的基本因素是边际效用,而商品交换的均衡条件问题涉及到边际效用、效用最大化同市场商品交换之间的关系,商品交换的基础是交换双方从买进的商品中获得的效益大于卖出商品对他具有的效用。二者相等时市场交换便达到了均衡状态。

作为价值理论的边际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价值的实体是商品的边际效用,而商品的价值是消费者以边际效用为依据赋予商品的一种主观评价。该价值论是建立在戈森第一定律即效用递减法则基础上的。边际效用在量上与商品的数量呈反比,同时,边际效用的存在以商品的稀缺性为前提。

价值理论的比较与评论

效用的可度量性是一个轻率的假定。西方经济学的效用并不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感,是一种纯主观的东西,这是无法度量的。与此不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解决了商品价值量的计量问题: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效用不能说明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无法解决价值的补偿问题。

生产中耗费的价值应在交换中得到补偿,否则商品生产无法进行。对于这个问题,效用价值论认为,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带来的满足程度的评价,消费者在评价某件商品的效用时,是绝对不会考虑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效用是多少和劳动消耗是多少。因此,效用根本不能转移。至于他们认为的,产品的效用决定生产它的生产要素的效用,产品的价值决定要素的价值。这在现实中是不成立的。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成功的解决了价值转移问题。生产商品的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物化劳动转移旧价值,产品的价值由这两部分组成,并通过交换得到实现,这样生产和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边际效用价值论完全忽视劳动,极力贬低生产和劳动的作用,片面强调消费、需求、欲望和主观心理作用。他们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个人的欲望和需求,它们在市场上和在整个经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消费是主要环节,生产过程仅仅起着从属的作用。对于生产资料的价值决定,提出了“归于论”,似乎生产资料本身没有价值,只有消费资料的价值才能够最终决定生产资料的价值。

价格并不进入效用函数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价格是由效用函数推导出的需求曲线决定的,所以进入不了效用函数。但价格不进入效用函数说明价格不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效用的大小。这与事实上的消费决策是相违背的。消费者在做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该商品的有用性,还必须要考虑商品的价格。

关于教育的学习笔记范文第4篇

一、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

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主要是要处理好“人”与“机”的关系。这里的“人”包括老师和学生,“机”是教学的软、硬件。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是教师、学生与软、硬件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感情的交流。因此,在多媒体的使用时间比例上,要突出教师在“教”中的主体地位,而不能以“机”取而代之;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时机上,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老师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因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如果老师被多媒体软、硬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因此,制作多媒体的课件要注意融入情感调动因素,如音乐朗诵录音等。教学时,要关注课件运行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快慢和启发方式,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带动知识的学习运用。

二、图形图象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注重形象可感。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课文内容,会选取许多图形图像制作课件,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老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情感以及带来的美的愉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白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这个图景可以因人而异。老师用现成的图形图象给学生以形象直观感受的动机是正确的,但是也要注意到这样做的同时也以自己的想象取代了他人的想象,忽视了个体差异,制约甚至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制作语文课件时,图形图像资料的应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不要过于注重课件外观的精美而添加图形图像,这样可以避免喧宾夺主,也可以减小课件的容量,便于携带和运行。对于学生比较陌生或缺少相关生活画面但又与课文理解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在课件中加以呈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文字的描述想象和再现有关图景。

例如在诗歌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和体会诗歌的意境,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生动画面,并把它们画下来,再用实物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出来。这样,既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觉,又保护了他们的想象力,还使他们得到了美的熏陶。要注意的是,语文课件中图形图像的使用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

在理科学科中,可通过课件中的图形图像把抽象的定理、微观或宏观的景物直观地演示或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图解课文描述的人和实物,而是借助图形图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图景,并加以感受或表达,其终极目标是用图形图像唤醒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进而创造新的生活图景,丰富情感体验。所以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的想象,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

前者在多媒体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拓展、丰富的作用。这样看来,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用二、三十分钟看《红楼梦》片断来导入或分析人物形象是不够科学的。

三、课堂气氛与教学密度的关系

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事物的特点,寻找事物的规律,发现现象的本质等等。这样做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整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围绕一两个问题去比较发现。

关于教育的学习笔记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评估;血管情况。

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日益受到关注。因此,防治急性脑梗死,了解其脑血管方面病理基础改变尤为重要。本文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行TCD检查,观察血管情况,并与MRA、DSA比较,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8月至2007年11月神经科住院的45~80岁急性脑梗死患者236例,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其诊断标准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1]的诊断要点。其中男157例,女79例,平均58.55岁。对照组95例,其中男59例,女36例,平均55.46岁,均为健康查体者。

1.2 TCD的检查方法 发病3 d后采用RH-3200型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徐州瑞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检查。受检着取仰卧位用2MHZ探头分别经颞窗测颈内动脉终末段(TI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用4MHZ探头在颈部探测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颅外段(EICA);取侧坐位经枕窗侧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获得其血流方向、血流速度、频谱形态及搏动指数(PI)等参数。

1.3 TCD诊断标准 ①血管狭窄诊断标准:平均血流速度(VM)大于100 cm/s,或峰值(WS)> 140 cm /s,(颈动脉VS> 100 cm /s),频窗不良,涡流及可伴有血管杂音、频谱紊乱异常,可有侧支循环形成;②颅内动脉闭塞诊断标准:声窗良好,欲探及血管未探及血流信号,而余血管血流信号良好且血流速度可校对侧增高;③颈动脉闭塞诊断标准:颈内动脉颅外起始段未探及血流信号,远端血管(MCA)血流速度降低或正常,但峰时延迟且频谱形态表现为低搏动性(PI值小于0.55较对侧明显不对称),并经压颈实验证实近端血管闭塞,侧支循环开放。

1.4 统计学处理 治疗组脑血管病变发生的频率与正对照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卒中组TCD检查结果 动脉闭塞12例,发生率为5.1%;脑动脉狭窄共计224例,其中单支动脉狭窄共130例,

发生率为55.6%,脑动脉多支狭窄94例,发生率为39.3%。统计时将动脉闭塞合并狭窄者计入动脉闭塞组,脑动脉狭窄合并颈动脉狭窄者根据TCD结果初步判断狭窄程度计入狭窄一组,所有病历均不重复统计。对照组TCD检查结果:脑动脉闭塞合并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组均为0例;脑动脉狭窄组9例,其中单支动脉狭窄者7例;两支以上动脉狭窄者2例;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发生率为9.4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2.2 TCD与MRA或DSA对比结果 卒中组患者TCD诊断为脑动脉单支狭窄,其中86例行MRA检查,结果73例符合,13例假阳性,敏感性为85%;卒中组患者TCD诊断为脑动脉多支狭窄,其中14例行DSA检查,结果10例符合,2例假阳性。

3 讨论

卒中患者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因素,从而导致脑血管(包括颈动脉)发生动脉硬化等病变的几率显著大于同龄健康者。而颅外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颅内血供低灌注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临床上卒中患者尽早行颅脑CT或MRI检查很容易明确诊断,但对于是否存在脑血管方面明显的病理改变如血管狭窄或闭塞则很难做出明确的判断,对于脑动脉动力学改变特别是侧枝循环的代偿情况更无法了解,从而对卒中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缺乏更为精确的指导和判断。本研究运用TCD监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动脉闭塞12例,发生率为5.1%;脑动脉狭窄共计224例,其中单支动脉狭窄共130例,发生率为55.6%;脑动脉多支狭窄94例,发生率为39.3%,显著高于同龄健康对照组(P<0.01)。提示缺血性卒中患者与较早且显著的颅内外大动脉病变密切相关的。

MRA也为无创的血管检查,但费用稍高。本文86例行头MRA检查,结果73例符合,13例假阳性,敏感性为85%。TCD结合MRA检查明显提高了脑血管病变的准确率。

DSA是诊断血管狭窄的金指标,但也有一定的缺陷:①它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大部分患者不容易接受;②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后,DSA不能显示远端情况。TCD可以补充这些缺陷;③插管和打药过程中可能造成血管痉挛,甚至血管损伤;④患者承担的经济费用较高。而TCD是一种无创性检测脑血流动力学的诊断技术,通过检测颅内外动脉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频谱图像、音频特点等能较准确的反映脑动脉的狭窄、痉挛、闭塞等病理状态,是诊断颅内和颈部大血管狭窄的可靠指标。TCD能检测到颅内外动脉严重狭窄时异常的高流速血流频谱信号和近端血管(主要是颈动脉)严重狭窄和闭塞后脑动脉低灌注的血流信号,还能很好的判断WILLIS环侧支循环的开放和代偿情况。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对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测并结合颈动脉的检查,对于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的诊断也有相当可靠性,本研究经TCD检测出颈动脉狭窄或闭塞9例均得到证实。当然,TCD的特点决定了只能反映脑动脉在缺血卒中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以判断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并粗略估计狭窄程度,但受取样容积的影响且近似于“盲操作”而不能准确定位狭窄部位和精确狭窄程度,对颈动脉的检测如内径测量、颈动脉内膜病变的观察也不如颈动脉超声检查更直观,且TCD对多发性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狭窄程度及侧支循环代偿情况的诊断和判断常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和对神经解剖、病理生理和相关的临床知识的掌握熟练程度。本研究提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者,TCD可作为一线常规筛选性检查项目,指导临床治疗,估计预后,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获取异常结果后可直接提示建议进行MRA、DSA及颈动脉超声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对进一步明确发病原因和病理基础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仍是其他影像学检查所无法替代的。TCD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在许多情况下可以代替有创的血管造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