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101-02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广西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带动了外贸、物流高速发展。据海关统计,2011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值屡创新高,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总值233.3亿美元,较2010年增长31.5%。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77.1亿美元,年增长24.3%,进出口总值列全国第十八位。2010年广西各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到6237万吨,2011年上半年广西口岸进出口货运量为3713万吨,同比增长23.7%,全年突破2010年的货运总量。报关与国际货运是货物进出口的必经环节,是国家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和国际商品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港口运输的快速发展,报关与国际货运业蓬勃发展,报关员和国际货代从业人员的需求旺盛。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预测,至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全社会人才总量将达到168万人。其中,物流产业2015年需求量达95800人,根据调研结果,报关和货代操作员占人才需求量的43%、货代业务员占34%、单证员占11%、报检员占9%、其他人员占3%。可见。随着广西经济的蓬勃发展,钦州、防城港、北海等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加,国际货运业务将急速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急需大量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
二、国内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的基本现状
(一)国内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现状。我国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自2004年开设以来,各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钮立新提出了设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讨论,他认为外向型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对高职教育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刘晓斌分析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提出按核心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岗位特殊能力来分别设置课程;将“素养、能力、考证”融入到理论教学课程体系;根据工作岗位技能需要,构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宋学敏、昝金淼等就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探索,认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本专业能把课堂的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国内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的不足。经过几年的探索和研究,我国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在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师资培养机制、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不足。
1 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国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开设时间较迟,在人才培养特别是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方面还不够健全。在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始终要主动与外贸、物流企业建立密切联系,以校企合作为主线,遵循利益共享原则,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途径。
2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师资培养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本科及以上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体系,直接的后果是导致本专业高职师资严重匮乏。因此,在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我国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师资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以及提升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机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3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还有待加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专业工作岗位群设置来开展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归纳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还有待加强。
4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有待完善。实习实训是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我国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普遍存在校内实训特色不够鲜明、技术含量偏低、产教结合不够紧密、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不够深入等问题。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研究滞后。近几年,广西各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开设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展开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培养。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已有9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但在专业人才培养上还严重滞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在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特色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习)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思路
(一)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与钦州、防城港、北海等沿海城市外贸、物流企业密切联系,建立新型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在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提高学生全面职业化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高职院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推行“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前两年按“平台+模块”的方式进行培养,结合校内外资源,构建专业技能平台,并根据具体目标工作岗位对技能的需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开展模块教学实训,第三年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2+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定岗实践机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高业务技能能力,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讨“双向培养”的师资培养机制。为了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型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构建一支精通业务、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指导能力。由于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设置时间有限,此外本专业没有设置硕士、本科等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专业教师师资匮乏、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问题。因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探讨“双向培养”师资机制,以项目双向参与为切入点,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的业务项目,企业骨干参与专业的教学项目,形成高职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和企业骨干到高职院校参与实践教学的制度。
(三)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要根据其职业生涯成长阶段。参照外贸、物流行业职业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主要由基本职业素质模块、岗位基本素质领域模块、岗位核心素质领域模块和岗位拓展提升领域模块等4个模块构成。按照外贸、物流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重新制定课程标准,把知识、能力、素质结合起来,并以实际项目或仿真项目为载体设置相应学习领域和学习情境。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做到职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提升潜力相融合;校内仿真实训、校外顶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相融合;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相融合。
(四)加强与企业合作,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学生岗位操作能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区内外贸、物流企业合作,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设计仿真的专业综合训练内容和训练项目,提高专业学生业务技能。在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建立报关报检实训室、国际物流与货运实训室等,设计本专业核心岗位综合训练,如报关、报检、货代、船代和单证等内容,增强学生迅速融入职业氛围和角色的适应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报关与国际货运理论与实践技能。在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途径,让学生在职业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职业训练,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培养的策略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教育部门、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部门共同参与。宏观层面,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政策的扶持;微观层面,需要企业、行业协会积极参与到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的培养中去。
(一)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等政策扶持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育发展。首先,广西的政府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认识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需要大量高技能高素质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人才,在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方面应具有前瞻性。其次,自治区及各地市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应从经费、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创建一流的校内实训基地,为专业招生和就业提供优质的指导和服务。
(二)增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政策扶持。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师资的培养,除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外,教育主管部门应为高职师资队伍的培养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从政策、法律、进修与培训等方面提供保障。德国、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职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广西的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举办师资培训班或组团参观学习等形式,让更多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教师学习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此外,广西人事、教育主管部门应在高职院校引进具有丰富的生产、管理和服务经验的企业实践专家,以及教师的职称评审、进修和培训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广州市“十―五”社科规划项目(08Q13)
作者简介:
程永林(1975―),安徽合肥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城经济合作、区域经济政策。
摘要:区域经济合作进程自身的动态演化路径是逻辑自洽的,当前泛珠三角地区存在的次区域跨边界经济合作现象。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和过渡战略。在正视区域发展落差与借助比较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推动泛珠三角整合的外源性动力是谋划区域的对外经济战略。在考察双方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方面.成本收益的分配日益成为双方推进合作的重要考虑因素。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泛珠三角;动态演化;治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6-0061-05 收稿日期:2009-02-03
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席卷而至,2001年,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协议应运而生。由此,国内市场统合势在必行。2003年9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概念一经提出,各种论坛、构想和项目协议不断展开或签订。根据不完全统计结果,从2003年泛珠合作提出到2006年7月底,已经举办以泛珠为名的论坛共31种46次。泛珠三角区域总计签署各类合作协议65个,其中官方协议43个,非官方协议22个。截至2007年6月第四届泛珠洽谈会结束,合作各方累计签约项目1.4万个。总金额超过1.6万亿元。
伴随着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推进。泛珠三角地区学术界和政府,尤其是广东、香港、广西、云南等地的学术界和政府对于该项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其中尤以广东省为重。例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就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并在《广东社会科学》上开辟泛珠三角研究专栏,深入探讨泛珠三角区域的整合问题,并已陆续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2006年12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则借助学校中国一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的资助,成功地举办了“欧盟经济运行机制及其对泛珠三角经济发展战略的启示”的国际研讨会。2004年以来,暨南大学就主办过数次有关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国内大型学术研讨会,并将参会论文整理成《CEPA与泛珠三角发展战略》一书正式出版(龚唯平等,2005)。而中山大学珠港澳研究中心则已经在建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数据库。政府层面,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专门成立了泛珠三角合作办公室以协调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问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研究项目仍然是十一五时期广州市和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招标的重要选题。
(一)学术研究的现实理性与技术缺陷 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倡导初期,多数学者则对泛珠三角整合持肯定和支持态度,短期内,学术成果迭出。但也有厉以宁等甚至一度质疑泛珠三角合作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有的学者则认为泛珠整合与大小珠三角的发展实际上构成冲突,运作好后两者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近期形势发生变化,有关泛珠三角的研究又骤然变冷,客观、理性、冷静且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深度研究成果阙如。概括起来现有成果:一类是经济学、管理学与地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实证性的定量研究为主,但数据权威性且科学性也有待商榷,个别地方甚至得出以偏概全或似是而非的结论。而另一类是国际关系学、法学、行政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其中不乏思路新颖逻辑严密的研究成果,但集中在以定性研究成果为主.以描述性的经验研究居多,欠缺提升研究质量的技术手段。从整体上观之,由于学科壁垒的存在.将战略研究和技术分析结合起来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还是非常匮乏。
(二)区域合作的功利导向与战略缺位 有的省区政府和学术界的公开研究成果显示,他们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建设实际上持观望态度,立场含糊。对于自己在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定位不够清晰理性.对于自己参与国际竞争的定位更为缺失。且研究者多从地区本位或行业本位出发来展开研究,具体表现就是不少省区盘算着如何从粤港澳地区承接产业、资金、技术转移,通过比较优势的探讨来确定自己在泛珠整合中的定位。
(三)区域治理的利益博弈与机制缺失 如何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内生性和外源性动力机制的研究是核心问题。当前各地政府在经济发展中都存在本地区利益最大化的预期,在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上,对己有利的就积极参与,不利的就消极对待甚至阻挠拖延。(周黎安,2007)在对外开放的前提下,地方政府更愿意使本地区资源与跨国资本融合,这样更容易在短期出政绩,虽然会因此导致长期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变弱。于是,在招商引资、主导产业选择、对外贸易方面,地方政府之间存在越演越烈的相互竞争与政绩冲动(陆铭等,2006)。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若泛珠三角区域所属省区缺乏有效的治理机制,区域整合缺乏明确的利益指向和战略导向,那么泛珠整合势必难逃短期行为的发展终局。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演化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战略的推进曾经如火如荼。在地区政府层面甚至一度如日中天,有关泛珠三角区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研讨也是方兴未艾。但是,这种区域合作形势的背后实际上自其一出现起就存在重重隐忧,毕竟区域经济合作进程自身的运行规律是逻辑自洽的(林毅夫等,2003)。当不存在发育良好的市场机制的时候,如果政府出面解决市场机制缺失或不完善问题,用政府职能发挥出类似市场机制的作用,填补因为市场机制不完备而留下的制度空白.可能会加速经济发展(Lucas,1988)。譬如政府通过现代经济发展因素的引入,刺激并强迫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趋于解体,采取强制性的行动来完成制度变迁.并克服制度变迁中的搭便车问题。但是,政府层面的干预效应和影响多是双重的,有时可能会产生诸多负面效应。尤其是中国政府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任期政绩冲动与发展战略调整往往会带来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扰甚至中断,进而导致上届政府的决策给下届政府留下很多发展隐患。而且在此之前,泛珠三角地区已经具有相对比较成熟稳定的小珠三角模式。尚在积极发展涵盖粤港澳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大珠三角”模式。如果处理不好,三个“成长三角”之间必然互相影响,抓不住区域合作的重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微观激励机制的改进,借助增量改革进而松动资源配置制度,通过双轨制形式推动价格体系的改革,与此同时通过新增资源的配置实现结构调整的渐进过程。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引发市场逐步成为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地区经济利益主体地位不断加强,区域利益格局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基于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的区域分工与产业布局分散化平行发展,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布不均和产业偏好,拉大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区域之间的交流合作发展变快,区域冲突开始日益严重(张可云,2005)。各种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也大量涌现,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就是协调区域经济关系的重要尝试。泛珠三角区域
整合战略首倡以来,不可否认,由于国内权威主义导向的治理模式.中央或地方政府是制定国家或次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干预变量。
其实,政府与市场是区域整合中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光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显然就不会有泛珠三角区域今天的快速发展形势,背后越来越起支撑作用的变量还是市场机制与经济利益。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战略自然有针对咄咄逼人的长三角等地区合作形势的考虑,然而与长三角地区稳妥渐进的诱致型整合模式而言,泛珠三角的区域经济整合则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烙印(青木昌彦,2004)。从根本上说,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是我国市场经济不完善的产物,在一个区域经济体系中,发展的进程是趋向均衡还是极化取决于扩散效应占据优势还是回流效应占据优势(陈秀山等,2003)。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共同的利益诉求会把分散的各方凝聚到一起。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就是要为区域合作各方提供一个有效的利益交换和利益补偿的平台。哪个区域经济合作体系对参与方更加有利与合适,他就会更愿意参与和推动该合作体系的建设进程.这实际上是一个合作契约的自由选择过程。2009年1月8日国务院颁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其中将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纳入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则时下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面临的尴尬问题与不确定因素势必将会有所缓解。作为一种相对开放松散的区域合作组织体系,未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成员可能会有所变更,不能排斥会有成员的增减和进退。其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市场统合不仅需要合作的核心圈层,也需要圈层。然而,只要核心紧密圈层成员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保持相对稳定.并通过扩散效应逐渐外延(克鲁格曼等,2007)。另一方面,圈层的次区域经济合作能够深化与推进,形成次区域的经济增长极,这反而会推动未来泛珠三角区域更有力的经济整合。国内的区域融合应该与市场统合协调并进(徐现祥等,2005)。所以,当前泛珠三角区域存在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现象不是国内的区域分割和制造区域大战.而是在认同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梯度和地区差距的基础上,实现国内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和过渡战略。
二、区域合作的治理机制
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经验来看.要确保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的顺利进展,除了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外,更需要建立大量的制度安排来约束与引导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任何区域经济关系的发展嬗变,首先是政府内部与相互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如果没有政府间的协调,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最终会导致无序发展和恶性竞争(皮建才,2008)。所以,泛珠三角区域的建立和运作。需要考虑建立政府间的协调机制。这种协调可以体现在中央政府的区域战略规划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方面.更体现在泛珠三角区域各地区中长期规划的协调、大型基础设施的协调、大型项目的协调、产业发展方面的协调、政府间产业政策和招商政策的协调、建立有序的产业转移协调机制等(梁庆寅等,2007)。关于区域内部治理问题,笔者已经另有专文阐述。因此,下文主要侧重外源性动力机制问题的研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特定区域发展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区域分工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与其分工合作水平存在高强度的正相关。基于此,笔者判断,推动泛珠整合的外源性动力就是及早谋划区域的对外经济战略,在正视区域发展落差和借助比较优势互补基础上.谋求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和地区制度安排来实现区域战略利益。在国际和区际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国家和地方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必然在区域合作中谋求地区利益的最大化(William D.Coleman etc,1998)。目前,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中国与东盟在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转移、吸引外资和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竞争有增无减。加速地区经济整合.不仅要靠中国与东盟之间在政治和安全上的宏观战略利益捆绑,在区域合作的深化过程中,更加需要实实在在的区域性和次区域性合作的微观经济利益推动。合作与竞争是加快双边经济一体化的两个方面.关键在于秩序与利益、公平与效率的合理结合。
泛珠三角区域是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影响深远的国内区域组织.从战略和技术层面研究泛珠三角与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无疑将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提供实质支撑和必要合作平台,更是加快泛珠三角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衔接进程的重要路径选择。而且客观上来说,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战略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有着相通之处,前者作为国内的区域经济战略,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与东部开放结合起来,实现东中西互动,寻求国内区域经济的均衡良性发展与经济增长。伴随国内区域经济梯度的拉大,弥补地区差异,协调国内区域平衡发展就具有国家战略的作用。然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整合战略没有进入国家战略的规划层次,一方面说明中央政府的审慎态度,泛珠三角整合还存在诸多战略和技术障碍,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不能变成政绩项目和短期行为。另一方面意味着中央政府对于国内不同行政区域的自发整合抱持不置可否的态度.其中可能既有权力分配方面的考虑和对地区自治倾向方面的顾虑,涉及到一些体制改革中的敏感问题(布罗姆利,2006)。同时也是保持对地方自行发展的理性态度:鼓励探索。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实际上是中国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尝试,具有先行区的功能.带有实验性质,是我国从相对内生型的大国封闭模型逐渐向外向型的大国开放模型转变。两大战略的核心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国自身的发展问题。且泛珠三角区域也有对外经济战略.但是对外开放优势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区域经济优势。所以从地缘经济上来说,泛珠三角区域对外开放的主要战略方向应该首推东盟。这样就出现了泛珠三角区域与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重合。所以,泛珠三角区域和东盟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完全可以放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内来研究和操作,以便更好地将泛珠三角区域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这势必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在战略层面加强协调和规划,谋求实现公共权力对公共利益的合理分配与调整(Rodrik,D.A.subramanian and F.Trebbi,2002)。因此,中央政府在考虑华南和西南地区的发展时.要注意将其和中国与东盟间的整体战略以及政策进行协调安排,而在考虑和实施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时.泛珠三角区域的市场统合、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则要注意放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内进行筹划和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在加强与东盟的区域合作时。则要注意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对接。
对于东盟国家而言,由于他们越来越将重点放在集体联合自主的区域政策上,区域一体化不再将
国家经济作为惟一的合作内容,东盟国家倾向于采取共同的对外战略和政策来应对第三国或区域外集团,并希望协调立场与政策。争取在更广泛的包括贸易援助、安全等一系列领域内重新定义区域合作的内容(Narine.shaun,2002)。与发达国家的区域一体化进程相比较而言.东盟国家与泛珠三角在区域经济方面的合作可能包含相当的战略风险,原因在于:第一,本国或者地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取向成为东盟和泛珠三角地区采取区域合作政策的主要动机,只有与本国或地区发展战略相符的区域制度安排才具有现实意义;第二,东盟部分国家内部近年来陆续出现严重的政府治理危机,维护政府权威的迫切需求自然使区域合作的影响力降低.因此,泛珠三角和东盟之间区域经济合作建设进程势必受到干扰;第三,伴随东南亚部分国家与区域外部的美国、日本、印度等不同大国的关系演变。东盟和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是逐渐趋向战略性而非策略性合作,双方有需要彼此借重的需求和动力,因此,当内部约束条件和外部战略形势发生改变时.与泛珠三角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虽是东盟的其中一个重要选项,但可能不是最优选项。
三、余论
要确保泛珠三角地区经济合作的顺利进展,需要建立大量的制度安排来约束与引导区域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而推动泛珠整合的外源性动力就是及早谋划区域的对外经济战略。从地缘经济层面分析,泛珠三角区域对外开放的主要战略方向应该首推东盟。在考察泛珠与东盟未来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行性方面,成本收益的分配自然上升为双方继续开展合作问题的关键。从合作前后可能造成的力量对比或力量格局来看,西欧国家在区域合作下的机会成本比较确定.而东盟国家与泛珠三角乃至中国的合作情况则比较微妙复杂,当相对获益不利于东盟国家时。区域经济合作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停滞。因此,满足东盟国家的发展目标需要,又能确实对泛珠三角区域各个省区的经济发展具有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既不会造成各自部分国家或地区在区域利益分配中的边缘化,又能提高整个区域的整体利益和实力的区域合作最容易得到成员或地区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拥护。东盟国家和泛珠三角地区在区域合作成本收益之间的关系上.省略)
注释:
①数据来自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工作简报[R],2006年第17期,2006年8月,16日。
②国内学术成果众多,代表性研究参见赵伟、汪全.2005.产业转移方式的动态均衡研究:一基于泛珠三角的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3),程玉鸿,2005,长江珠三角经济圈区域差异分析[J],学术研究(3)。
③部分代表性文献如朱羿锟、马慧凌2005.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J].财贸研究(1).王丽.2006.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的利益冲突与政府协调[J].特区经济(7).韦以明、周毅.2006.区域合作经济的国家立法回应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主例[J].学术论坛(10)等。陈瑞莲、刘亚平.2007.泛珠三角区域政府的合作与创新[J].学术研究(1).
参考文献:
保罗.克鲁格曼等.2007.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9.
陈秀山,张可云.2003.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385.387
丹尼尔.w.布罗姆利.2006.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上海人民出版社:24.25.35.
龚唯平,韦前2005.CEPA与泛珠三角经济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会综述[J].学术研究(3).
梁庆寅,陈广汉.2007 2007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林毅夫.刘培林.2003.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与地区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3).
陆铭.陈钊.200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聚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65~66.
皮建才.2008.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下的区域市场整合[J].经济研究(3).
青木昌彦2004.比较制度分析IM].上海远东出版社:206.208.
徐现祥等2005.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研究(12).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环境投资环境评价
一、房地产投资环境及评价理论的分析
(一)房地产投资环境相关概念
房地产投资是一种将资金或资源投入到房地产开发、经营、中介服务、物业管理服务等经济活动中,以期获得未来最大限度利润的经济行为。投资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行为,笼统的讲,房地产投资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和置业投资。任何一项投资必定在既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运行并与周围各类环境因素发生着各种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将在一定时空领域内影响投资者投资活动的各类外部条件的总和成为投资环境。那么,房地产投资环境即是指某特定时空领域内影响房地产投资者投资行为与投资效益的一切条件之综合。它是影响制约房地产投资效益的自然社会、文化经济、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等各类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矛盾统一体。
(二)房地产投资环境的特点
1.房地产投资受经济环境的影响纵深而重大。所谓纵深影响,即指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经济坏境都会对房地产投资带来影响,而非仅在其中某个层次产生作用。与其它商品相比,房地产具有高昂资格,成为人们财富的象征和一生追求的选择,当人们有了一定经济实力后,总会不断改善自己的居住和生存条件,从小房到大房、从多层到高层、从普通住宅到高级别墅,个人的经济实力成为房地产商品购买力最主要的制约力量,成为影响房地产投资微观环境的直接因素。
2.房地产投资环境是广泛而复杂。所谓广泛性,是指投资环境范围的宽广性,即从宏观环境到中观环境、再到微观环境。
(三)房地产投资环境的划分
从一般来讲,我们将房地产区域投资环境划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房地产投资环境区域划分的最核心层是微观层,即具体的项目市场区域。从内到外,分别是中观层与宏观层。中观层指以城市为代表的房地产市场客户群所在区域。
(四)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
实践表明:房地产投资效益不仅取决于投资者的自身因素(如:资金实力、投资经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还与受资地区的政治状况、经济环境、社会需求、市场容量、政策法规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选择稳定的、持续的、可靠的投资环境就成为保证房地产投资效益的关键条件。纵观近年来的“开发区热”、“批地热”、“房屋空置率高”、房地产业的失衡发展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房地产投资环境的估计不足和选择失误有关,所以,在投资之前,必须进行房地产投资环境的评价工作,它不仅是实现投资目标的手段,又是财务分析的前提,在整个房地产投资决策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理论与常用方法
(一)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依据
投资环境评价必须遵循投资环境评价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之上形成投资环境评价的行业特色,并形成行业性的评价依据。综合而言,主要的投资环境评价依据如下:
1.区域经济学理论
2.投资环境评价方法论
3.区域经济与行业经济统计
4.行业项目投资经济评价方法
5.各种行业性调查数据、报告分析
6.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7.专家意见
8.评价者个人专业知识与经验
9.行业管理相关法规
10.政府区域政策等
当然,实际进行投资环境评价时,能够收集到的数据资料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绝对充分,所以还是要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能够得到或方便得到的数据可以纳入,不能得到或不方便得到的数据则要参考专家意见或结合评价者本人专业知识与经验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凭借有限的资料及时做出评价,并使评价结果对于投资决策和区位选择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价的常用方法有:
1.多因素加权综合评价法
2.主成份分析法
3.聚类分析法
4.层次分析法
通过对投资环境评价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投资环境评价理论的存在以下特征:(1)从评价范围来看,存在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特征。人们对于区域投资环境评价范围由最初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评价逐步细化到现在的项目区域本身。(2)从评价方法上看,存在定性向定量变化特征。评价因素的选择更加全面与量化,使得评价结果由主观趋于客观科学。(3)从学科应用来看,评价理论更加注重多学科的应用。由最初的单一数学学科发展到现在数学、物理、地理、经济、环境等多学科结合,评价系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康幼.投资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50-200.
[2]鲁明泓.中国不同区域的投资环境评估与评价.经济研究.2004(2):25-30.
【关键词】产业梯度转移;产业集群;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转移;产业配套能力
一、理论与政策回顾
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这一理论后来被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由于国家或地区之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产品的创新能力的高低不同,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经济区域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高梯度和低梯度地区。一般用区域单位内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计量梯度,即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被称为高梯度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被称为低梯度地区。一般来说,新产品和新技术在高梯度地区产生,随着技术的成熟,技术不再成为决定性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成本因素。此时,低梯度地区的丰富原材料、廉价劳动力、便宜地租等因素将导致生产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从高梯度地区转移至低梯度地区,于是会出现产业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的转移。高梯度地区则可以继续发展新产业,产业不断升级,从宏观上形成一种产业不断扩散推移的现象。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实施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是其理论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各地生产力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和社会发展基础差异较大,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存在着经济梯度就会出现产业的转移。政府希望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东部产业将逐步转移到中西部,甚至是按梯级顺序先转移至中部,再转移至西部,达到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二、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梯度转移的现状分析
20世纪90年代初,尤其是1993年,我国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出现了拐点,拐点出现的时间比人们预期的要早(孙超平、李姚矿,2007)。在1993年以前,我国基本上处于工业化阶段;自1993年以后,我国东部和东北地区己经开始进入后工业化阶段。按照梯度转移理论,拐点的出现意味着将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移现象。因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最低,随着东部地区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该产业将最早在东部失去比较优势,可以设想,东部将首先转移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尽管沿海地区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时至今日,我们尚未观察到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大规模转移的趋势。
尽管2000年初起中央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出台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到中西部投资办厂,然而几年来的现实表明,这些政策的绩效甚微,预期的大规模产业区域转移并没有发生。反向思考,如果产业转移能如梯度转移理论所展示的那样自然的发生,则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将会自动缩小,也就没有必要提出“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战略了。从产值上看,虽然东、中、西部在制造业上的产值都有增长,但东部增长明显比中西部快得多。就连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纺织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同样集中在东部发达省份,如广东、浙江等。本文选取了纺织业这个较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比较。
从图1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东部地区纺织业总产值上升很快,这种高速发展的态势和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开发的战略相当吻合,而西部几乎在原地徘徊。2009年,西部纺织业总产值不足1300亿元,而东部已超过20000亿元;1987年,西部纺织业总产值为159.38亿元,东部为939.31亿元。绝对的差距是在逐年拉大,而不是缩小。中部地区相对发展势头良好,2006至2009年,中部地区纺织工业产值年均增加率均在18%左右,但因基数小,和东部地区的差距依然在不断拉大。希望这种发展速度能继续保持,成为吸引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的动因之一。中部地区的发展相当不平均,纺织业主要集中在河南和湖北两省,山西则极少。
2000年以前,东部纺织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一直没有超过80%,之后一直到2009年,这一比例都没有低于过8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西部地区纺织业总产值占全国总产值的比重却在1997年之后呈缓慢下滑的趋势。纺织业不仅没有大规模的从东部沿海转移至中西部,甚至呈现出逆向转移的势态。
以上对于总产值和相对比重的数据分析,显然不支持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已经开始大规模转移至中西部地区,相反,东部地区的纺织业不仅没有出现衰退的迹象,反而在相对地位和绝对地位上都有所提高。
三、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产业集群是指由一群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以及为其服务的相关机构聚集某地,共同构成的群体。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1.区域分布。产业集群现象首先出现在经济开放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随着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也有所发展,但是发展相对落后。
2.省市分布。目前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辽宁等省份,这几个省的产业集群数量占到了全国总数的很大比重。以制造业为例,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数量比例约为79:12:9。
3.不同行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分布。例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东部地区。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上海、重庆、吉林、广东、浙江、湖南、山东等地区。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江苏、广东、上海、天津、北京、浙江等地区。
(二)东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1.历史基础。东南沿海地区相对靠近国际大市场,同时这些地区也率先进行改革开放,在市场化改革中先行一步。此外,东南沿海地区海外华人资本进入较多,这也有助于产业集群在这些区域的发展。
2.思想观念。东部地区市场经济观念、竞争观念强,同时大量外资外企的进入,也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中西部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相对保守,市场经济观念、竞争意识相对较弱。
3.区位交通条件。东部地区的铁路和公路密集网将近是西部地区的5倍;东部地区的内河道密度分别是中部地区的2倍多,西部地区的10倍多。
四、运用产业集群战略增加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产业转移的缓慢已经影响到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增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以促进产业转移,变得尤为重要。
(一)各级政府的有效介入和推动
政府应参与基础设施整合和建设、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统一、要素市场扶持、引导技术改造、制定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优惠政策等,鼓励以优势企业、大型企业为龙头,组建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地区企业优势互补。
(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
鉴于产业集群自身的特点和国内近乎自由的劳动力流动,发达地区不需要进行产业转移就可以享受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为克服这一局限,适应资本向产业集群方向转移的新趋势,中西部有必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制订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如能形成一定的产业集群雏形,则外部企业将会被资源优势和集群的竞争优势所吸引而出现转移。
(三)优化产业配套条件,实施集群转移模式
随着交通信息条件和市场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外来投资者选择投资地点时越来越看重产业配套的条件。因此,想要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必须优化产业配套条件。可将东部地区的某产业集群整体引进,或先将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吸引进来,然后吸引其他企业进驻。这需要当地政府在招商引资中要有所侧重,加强形式的分析和判断。
参考文献:
[1]徐从才,等.产业转移与产业创新[J].经济学动态,2004(03):23-25.
[2]孙超平,李姚矿,等.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拐点出现时间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1670-1673.
[3]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3(4):59-63.
[4]傅鸿源,陈煌红,叶贵.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产业梯度转移的影响探析[J].经济经纬,2008(5):104-105.
[5]钱平凡.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R].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2003:125.
[6]倪鹏飞.城市竞争力报告No.3[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
[7]吴利学,魏后凯,刘长会.中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特征[J].经济研究参考,2009,(15):2-15.
如何抢抓重大历性机遇,实现跨越发展?如何将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变成真金白银,惠及民生?
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推动贵州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以毕节、六盘水、兴义为节点城市,充分发挥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建设我国南方重要的战略资源支撑基地”。
“贵州要实现跨越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在哪?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哪?我认为最大的潜力就在毕水兴这个区域。”国家发改委西开司综合处处长于合军如是说。
“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地处川滇黔桂四省结合部,境内煤炭、铅锌、水能、电能等能源矿产资源丰富,是全省乃至南方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同时也是“黔煤外运”和“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2011年“毕水兴”三地的GDP总量占贵州省的30.8%,是我省经济总量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经济板块之一。于合军说:“可以说,没有毕水兴的腾飞,就没有贵州的经济跨越。”
“这是贵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六盘水市委书记王晓光表示,“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将加强合作,大力推动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重点产业的优化布局、体制机制的无缝对接,共同撬动贵州经济新支点,打造区域合作新亮点,把“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打造成贵州发展的重要一翼和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抓黄金机遇推动跨越发展的“大动作”
春季的凉都,催生着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2012年3月29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毕节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三市(州)人民政府在六盘水市召开“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发展研讨会,体现了贵州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精神的“大气魄”;这更是六盘水抢抓历史机遇,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大动作”。
与会专家认为,贵州是南方重要的能源资源富集区,资源主要集中在“毕水兴”三地。因此,推动“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可持续发展,是保障国家能源资源战略安全的需要,对维护南方经济发展和平稳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同为能源资源富集区,经济形态有着相似性和相通性,但多年以来,毕节、六盘水和黔西南三地的合作面窄,层次也不高,在许多大方向和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没有形成共识,并没有形成发展的组合优势。
“毕水兴”三地煤、磷、风能、水能等能源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保有储量总和占全省的85%以上,原煤产量占全省的75%,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圈二区一带”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 “毕(节)水(城)兴(义)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寻求大合作、谋求大发展、推动大转型、实现大跨域,其势已成、其时已至。
王晓光建议,“毕水兴”三地要在产业规划布局上实现科学、合理布局,根据各自的区位优势形成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要抢抓机遇,做到自觉、自信、自醒,高起点的规划区域经济的布局,坚持把规划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来推动规划开展,把规划上升到省级、国家级层面。在落实规划中要实现三地互动,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促使2号文件的政策在三地得到落实,真正把国家政策落到规划上,落实到项目上,实现大发展。
国发2号文件已经明确了“毕水兴”的战略地位,就是资源深加工区域,建设我国南方重要的战略资源支撑基地,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钢铁有色、汽车及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六盘水市发改委主任邹家进认为,要实现三地的跨越发展,就一定要抢抓机遇,找准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方式,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现在,三地在煤炭产业的发展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以煤炭为主的产业链上还处于传统阶段。所以,要在打造循环经济上下工夫,按照“立足煤、依托煤、超越煤、跳出煤”的思路,把煤炭产业链做长、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资源富集区“破茧”谋“蝶变”
“毕水兴”三地同处我省西部,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人口约占全省人口三分之一,资源都比较丰富,又有许多共同点,比如地缘相连、人文相近、经济联系密切,总体经济实力相当。是“抱团发展”还是“单拳出击”?是“各自为政”还是“资源整合”?
面对新时期贵州奋力冲出“经济洼地”的爬高态势,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毕水兴”三地同为能源资源富集的地区站在了转型发展的“同一条船”上,“携手”布局,打出 “组合拳”,推动“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贵州的经济流向相对分散,有点发散型。但毕水兴是最有条件实现经济跨越的。”于合军建议“毕水兴”三地应该加强合作,打造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区域性战略新高地、资源开发强区富民创新发展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煤炭、煤电综合利用及配套产业发展示范区。
虽然同为能源资源富集区,经济形态有着相似性和相通性。但多年以来,毕节、六盘水和黔西南三地的合作面窄,层次也不高,在许多大方向和重大项目建设方面没有形成共识,并没有形成发展的组合优势。
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市长何刚说,北边有成渝经济区,西边面对东南亚的桥头堡,南边有北部湾的经济区,东边有黔中经济区,“毕水兴”三地要在现有的政策上,资源开发要为当地群众负责,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富民新路子。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吉勇建议,对已进入“毕水兴”区域发展规划属于国家支持且急需建设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三市(州)采取集中打捆上报的方式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建设;推进能源互享,巩固区域合作,把“毕水兴”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重要特色资源深加工基地。三地如何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黔西南州委副书记、州长龙长春建议,一要同心,共同谋划毕水兴的发展,找准“毕水兴”战略定位、发展空间、重点任务,共同合力推进。二要同向,发挥“毕水兴”的比较优势,尤其是资源优势,共同谋划“毕水兴”发展大计。三要同步,发挥比较优势的长处,推动“毕水兴”的发展。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龙如银介绍,我国不少能源大省的产业结构特征,大多是以采掘和原料工业为主的工业比重过大,各类产品的加工链很短,中间产品比例高,最终消费品比例低,挤占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最终产品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龙如银建议,今后一个时期,“毕水兴”要坚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工作重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促进毕水兴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毕水兴要依托能源资源,但不能依赖能源资源。”于合军提出忠告,“毕水兴”要避免陷入资源魔咒,要打破资源魔咒的怪圈。据相关研究,地区的资源充裕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相关。也就是说,资源富集不但不成为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反而会成为该地区发展的一个拖累,人们将这种统计上的现象称为“资源魔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处长梁仰椿认为,“毕水兴”三地要实现工业强市(州),就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将城镇化空间布局相衔接,充分发挥各经济区域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要充分发挥能源优势,建设成为西南重要能源基地。
打造品牌战略支持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是解决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慢的一个重要战略,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毕水兴”资源富集区选择什么模式发展城镇化?
在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明生看来,可以用以下三种模式,首先是依托煤炭产业,新建小城镇,发展资源开发带动模式;其次结合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小城镇,发展旅游文化推动模式;最后结合园区建设,发展产业园区推动模式,要根据国发2号文件,出台有针对性的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毕水兴资源富集区的城镇化有了较快发展,但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其发展进程仍然落后。省政府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安勇认为,首先就要在做强煤炭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其次,全力做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在“毕水兴”资源富集区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有资源富集、资源型工业基础良好、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等多种优势,同时也存在科学规划跟不上,生态环境脆弱,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人口素质低,城市建设无特色等问题。
按照资源富集区资源不可再生、城镇化紧迫性突出的特点,“毕水兴”就应大力实施城镇化,实现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这样不仅可以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也支撑了工业化。贵州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秀峰建议,要科学规划好城镇化的实施方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和改革户籍制度,重视人口素质的教育,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城乡统筹发展,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要围绕工业、农业,突出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要结合自身优势,打造品牌战略,支持城镇化发展。
在旅游业方面,“毕水兴”资源富集区景点少,但并非旅游资源少,而是欠开发。要结合自身实际和优势,大力开发牂牁江,南、北盘江等旅游景点,同时要邀请相关专家做好旅游的规划,让更多的外来游客了解毕水兴品牌。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毕水兴”区位独特,整个区域是在贵州、云南、四川的交点上,处于成都、昆明、重庆等特大城市的中间点,区位优势明显,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做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不仅在产业上有更大、更多的选择,而且也能让“毕水兴”的影响力更大。
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产业园区正成为实现工业化的主战场和重要平台。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毕业认为,当前,在推动产业园区发展中,“毕水兴”三地要做到:规划引领,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多元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保障;彰显特色,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大招商,重点突出主导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招商,实现政府主导招商到龙头企业主导招商的转变;突出重点,推进产业加快集聚发展;完善体制,强化产业园区管理效能;联动互助,加快“三化同步”建设步伐。
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吴晓军认为,“毕水兴”属于贵州西部“金三角”,就进一步开发旅游经济效益这一点来看,这三个地区大有所为,但基础设施相对薄弱,难以支撑工业经济的深度开发,应加快以交通、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交通建设,为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格局创造条件。
“毕水兴”下一步将重点共同拓展合作领域,共同研究煤炭、电力、煤化工产品等生产力合理布局,共同研究建设工业园区和物流基地布局,共同谋划和组织实施一批能源、产业、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等项目,为提升“毕水兴”经济区综合实力、转变发展方式、改善发展条件奠定坚实基础。(责任编辑/彭 微)
链接 〉〉
《“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