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中的数量级

化学中的数量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中的数量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中的数量级

化学中的数量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两极分化 改善策略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由于数学严密的逻辑性及学生自身的差异,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会不同。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没有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机,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习中产生挫折失落感,甚至产生退学念头的后进生。如何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减少对数学学习的恐惧,从而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尽快缩短与优等生的差距呢?下面我就此谈谈看法。

一、知己知彼,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表现;多与学生交流、谈心,了解他们的情况,分析他们的思想动态,以便对任教班级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例如:

1.教学的层次化。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全班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谋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是:设置合理的变式和层次,对优等生少讲多练,给他们独立学习的时间,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中等生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训练基本技能;对后进生则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作业的层次化。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技能,也是教师反思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合理化的作业,能使师生间的教学活动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统一。

为此优等生的作业设置开放性问题,综合性问题;中等生的作业安排解决基本题、典型例题;而后进生的作业,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在这样的措施下,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完成自己那一层的作业。学困生和中等生不用为作业而发愁;优等生也因不用反复练习而高兴,具有挑战性的练习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二、激发兴趣,激励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部推动力。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努力求知,刻苦钻研,从而让后进生学有后劲。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数学教学,可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活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以往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的局面。

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先向学生提问:谁能描述下每天太阳升起的过程?学生描述有困难的时候,可以适时拿出巴金的《海上日出》的片段,欣赏完之后再让学生思考在太阳升起的过程当中,太阳和地平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试着用图形来表示,从而引入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一个学生都熟悉的生活中的现象,可以帮助学困生理解抽象的知识。

2.善于鼓励,树立自信。

课堂无法预约,教师必须充分关注课堂中学生的每一个微妙之处,合理激励,才能真正彰显课堂教学的亮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终达到改善两极分化的目的。

例如,在复习课上讲解“勾股定理”的习题:“在三角形ABC中,AB=13,BC=10,BC边上的中线AD=12,试问:该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当时看到一位后进生怯生生地举起了手,于是,我把机会留给了他,由于本题中有一个陷阱,他疏忽了,当他直接说出了用勾股定理计算AC,进而得到AB=AC后,同学们的目光都聚焦了过去。这位同学“唰”一下脸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面对这种情况,我话锋一转:“同学们,我们得感谢他,他其实是想提醒我们,在解题时一定要仔细审题,仔细分析,然后再解题。”此时原本低垂着头的学生脸上出现了微微的笑容。接着,我又请这位同学重新分析了一下。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尴尬,如果教师能合理化解,就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进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三、巧施辅导,动之以情

科学合理的辅导方法是有效辅导的关键所在,但合理的方法,如果用之不当,用之不巧,那么得到的将是无效的辅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首先明白,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情感的人,情感态度在许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数学学习。所以,课堂之外,教师如能正确辅导,定能事半功倍。

1.优劣互补,培养意志。

坚强的意志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不可低估。如果学生具有,肯定就能在学习上下工夫,坚持不懈,而后进生正好缺少这一点。为了能让学困生有些进步,老师必然花费了许多精力,但效果往往不佳。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优生的标杆作用,带动中等生和后进生,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比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自然。在交往过程中,后进生能发现优等生的优点,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而优等生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自律。这种做法不仅能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在班级内部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2.教会学法,培养习惯。

学困生往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学,要求学生不局限于听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应听取审题方法及思路探索的过程。对于作业,大多数后进生拿了作业就做,不会了再去找对应的知识。对这一不良习惯,教师应要求他们先复习课本再完成作业。与此同时,还可以请优等生做学习方法介绍。这样,通过对后进生的不良学习习惯的纠正,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面对各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体验成功的机会,多多鼓励,精心呵护他们,感受他们的内心,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做到最好,使两极分化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李琼.谈小学数学中的分层教学.

化学中的数量级范文第2篇

摘要: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学困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二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二数学 两极分化 教学质量

引言

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甚至初一年级,数学成绩都名列前茅,可是到了初二,成绩出现分化,呈现每况愈下的趋势。针对这一现象,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分析其原因,对症下药,只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逐渐丧失信心,无法自拔。那么,造成学生数学成绩分化严重的成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防止学生的成绩分化呢?

一、初二学生成绩分化的原因

1、初二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

从理论上说有以下几点:系统性、抽象性、空间想象能力,中学数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初中数学的逻辑性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未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会造成知识脱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学习分化。除了年龄特征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老师没有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这也是学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之一。

2、学生的心理变化迅速

到了初中二年级,学生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在性格上,儿童和成人的成分都有,极小稳定。他们不再唯老师之命是听,对老师的教育时违时从,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也比较难集中到学习上来。

3、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逐渐缺失

数学学科,由于其本身的学科特点,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连贯性较强,逻辑性较高,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元素,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与趣味,一味的让学生沉浸在繁杂机械的重复计算中,就会自然的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直至厌倦数学,抵制数学。

4、缺乏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一个关键期,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又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进行指导,久而久之,形成分化,

二、如何防止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

1、提前准备,预防分化

初二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过好有理数运算的符号和有理式的运算关,有理数运算和算术运算比较,虽然只增加符号运算。但是,无论是运算方法还是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使部分学生不能适应。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把这一特点,无论是在讲课还是对学生进行运算训练,都要突出“符号”二字,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在作业或复习中,也要突出“符号”二字,促进学生巩固和加深。在代数式教学中,要讲明白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着眼点放在代数式的运算能力的培养上,这也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丧失了数学兴趣,在学习上将敷衍了事、不思进取,也就不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更不可能积极主动的去探究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感觉;创设良性的学习竞争环境,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追逐的乐趣;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独特的学科魅力;提高教师自身的授课技巧、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等。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了数学学习的乐趣,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也才能自觉修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偏差,使学习行为始终建立在良性的轨道上。

例如,优秀的新课引入犹如一节课的引擎,它能有效牵引学生朝着课堂目标前进,更能使学生在新课伊始就形成了对新知强烈的探究欲望。如我在教学“乘方”的知识时,给学生出示问题:将一张足够大的纸不断折叠,假如折叠30次,其高度与我们的教学楼相比,哪个更高?面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当然的回答,而此时教师给予断然否定后,必然会引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先预习再上课,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果学生能进行自学,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就显而易见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分领学、导学、自学三步进行。初二数学特点是几何概念多,结论多,不好理解,推理方法难度大。不易掌握。因为,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拟好自学提纲,由教师领导学生根据提纲学习。可边领学,边提问,边讲解。使学生渐渐习惯自学。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拟好的自学提纲自学,教师巡回辅导,排疑解难;第三步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要求学生边做笔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解,根据,总结出知识重点,遇到疑难问题再由老师点拨,对自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也有时间重点辅导。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习,培养对“分化”的免疫力。

4、爱护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大有帮助,因此,教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普遍关心学生,尤其差生,同他们交朋友,不歧视他们,不要动辄斥责他们,常鼓励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热情。数学成绩下滑不全是学生的错。数学成绩不好也不是世界末日,只要你努力了就行。平时就多做一些课本的题日,争取考得及格就行。然而现实教学中,许多老师对这些学生要求太高,达不到要求而过多的责怪,学生不高兴老师也不愉快,导致恶性循环,数学成绩越来越差,而对学生降低要求,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和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好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缩小两极分化。建议每位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试验,总结经验教训,来推动教学工作的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城居.对数学成绩两极分化提前现象的思考[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

化学中的数量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成绩差异;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141-01

小学阶段出现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学习差的学生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小学中高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一)被动学习。许多同学进小学中高年级以后,还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学习态度不端正等。

(二)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练习做了一大堆,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三)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四)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三、四年级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小学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三、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二)教会学生学习。(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行为。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向学生做了如下具体解释,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2)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3)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4)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5)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三)循序渐进,防止急躁。由于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小学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为什么小学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化学中的数量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两极分化;转化策略

就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根据笔者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和同事们的交谈,每每交流中谈起初中学生的数学成绩时,都认为两极分化现象尤为严重,好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注意研究、探索、分析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采取一些措施,最大限度的缩小差距。

其实,大多数学生的智力差异并不明显,由于学生心理、生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学习数学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心理上讲是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缺乏和学习意志薄弱。此外,还有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生理变化多种多样,心理品质很不成熟,可塑性极大,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诱惑,如果老师和家长不加强教育,因势利导他们容易将旺盛的精力转移到其他方面,造成学习成绩下滑。再就是育人环境,尤其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也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极大。

我认为要消除两极分化,教师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充分挖掘教材,设置悬念,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积极地学习。例如,在讲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时,可设计“找同类二次根式朋友”的游戏。事先准备好各组的同类二次根式卡片,上课后,每人发一张,让一个学生去找与自己卡片上同类二次根式的朋友,找对同类二次根式朋友坐在同桌,另一个被“挤”出的学生站起来再找。学生在游戏的气氛中迅速掌握了确定同类二次根式的法则,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法则也在同座讨论中得到顺利解决。全班学生个个被调动起来,也体现了同学之间团结协作、互帮互学的精神。这样做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培养与激发。

二、信任鼓励学生,增强“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意志和自信心

有些学生智商并不低,学习也认真,但是学习成绩总是上不去,他们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学习方法不当。可以这样计划:(一)指导学生掌握好课前预习、听课的环节。首先让学生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学生学会了课前预习,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听课效率。课堂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听课注意力集中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基础。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课堂上听课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影响听课注意力集中的因素有许多,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学生的心理因素,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克制、自我约束,才能使他们的听课效率得以提高。(二)过多的依赖别人是难以养成自信心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独立完成作业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教他们先模仿课本上的例题做,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接触,平等相待、真诚帮助、热情辅导,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喜欢你接受你,然后以你的关怀、爱护、鼓励,重新唤起学生学习信心。同时结合教材讲述古今中外的学者苦学成才的故事,从精神上鼓励、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只有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降低起点,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多数学困生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零散不系统,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降低教学的起点,减少坡变,合理安排进度。同时及时反馈信息,对每一个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循序渐进,辅导时应及时加以肯定,并针对不同情况,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从而慢慢提高学困生的成绩,缩小差距。例如:学习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后,老师可设置三类题供学生选做:(一)证明等边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形成什么图形?(二)证明等边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形成几个菱形?(三)证明平行四边形四边中点连线形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

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部分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上花了不少功夫,但因没有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而使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一)指导学生看书,读书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二)告知学生听课要有目标、有侧重点。(三)课堂思考要积极主动,多问几个为什么。(四)做笔记要有选择性和时机性。(五)记忆也要掌握方法与技巧,不能死记硬背。

同时针对“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教师应在教学中把教学过程设计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渐掌握分析、比较、归纳、转化、综合等思考方法,逐步具备正确地进行判断、推理、抽象和概括能力。

五、加强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

化学中的数量级范文第5篇

一、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对初中学生来说,学习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变化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适应性差,适应性差的学生意志薄弱,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退缩,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教师的教学脱离学情

在教学中,教师脱离学情,删减必要的探索、推导、交流环节.部分教师讲课时,只面向中上等水平的学生,基础较差的学生听不懂,再加上自制能力较差,经常搞小动作,被教师发现后,遭到教师的训斥,自尊心受到打击,与教师感情疏远,慢慢形成学习障碍,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自身修养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修养,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以及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家长自身良好的修养会影响孩子,“传”给孩子;相反,家长缺乏良好修养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后代,还会妨害社会,这是每个家庭都不能掉以轻心的.缺乏家庭教育及父母关爱是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现在有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孩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或者邻居照看,而父亲去打工,母亲在家者,往往管不住孩子,爷爷奶奶更加管不住孩子.这些孩子往往无心学习,最后成为后进生.

(四)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有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有的慢,学生数学学习接受能力存在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从而造成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

二、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应对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等.

(二)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花费不少工夫,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加强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

(三)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在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要遵循低起点、慢进度、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地辅导,使之学得愉快,树立信心.教师布置作业时,要分层要求,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使后进生尝到甜头,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四)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改善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其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

(五)建立“家长桥”

对长期打骂孩子、迷恋麻将、无暇顾孩子的家长及父母离异、把孩子当皮球踢的家长,笔者会主动做好家访,建立“家长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对两极分化现象做到防微杜渐.

(六)重视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