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金融学研究计划

金融学研究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金融学研究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金融学研究计划

金融学研究计划范文第1篇

【摘要】

小叶榕含有萜类、黄酮、脂肪族化合物和甾体化合物等化学成分,具有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和抗炎作用等药理活性。文章对小叶榕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小叶榕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小叶榕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Abstract:Ficus microcarpa L. f .which contains terpenes, flavonoids, aliph.Compounds and steroids has been used for the relief of coughs and as an expectorant,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inhibitor and anti-inflammatory agents.The 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progress in Ficus microcarpa L. f .,including the chemical ingredients and the pharmaceutical activitie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t the same time, the main problems at present and the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future on Ficus microcarpa L. f . have also been put forward.

Key words:Ficus microcarpa L. f .;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小叶榕为桑科植物榕树Ficus microcarpa L. f . 的叶,异名落地金线(《本草求原》) ,全世界有八百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榕属植物约100种,属热带雨林的关键种类。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和浙江等地,为当地的主要植物品种之一。入药主要用其叶(Folium Fici Microcarpae),有研究表明小叶榕叶中主要含黄酮、三萜类、齐墩果酸、脂肪族化合物和甾体化合物等。用小叶榕浸膏作为主要成分的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药咳特灵胶囊已收载在部颁标准中。其中药用成分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抗炎、抑菌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效果[1,2],民间早有使用。其中黄酮类和内酯类等有效成分对治疗冠心病、老年性痴呆、脑血栓、神经系统疾病和消除自由基、抑菌、抗癌等方面有显著效果,无毒副作用,并以此开发出多种药品和保健食品。近几年来,有关小叶榕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从中得到了一系列的新化合物。笔者就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有关报道作一概述。

1 化学成分研究

1.1 国内的研究现状检索国内文献未发现有对其单体化合物的分离纯化研究方面的报道,仅见有对其总黄酮进行分离报道:

叶荣科等[3]报道采用比色法对小叶榕叶中总黄酮水提醇沉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方法:对不同比例醇沉结果进行比较,用芦丁为对照,比色法500nm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50%~60%醇沉含量最高。该结果对于生产工艺的改进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夏杏洲等[4]报道用水、石油醚、乙醇分别从榕树叶中提取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着重研究醇提法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60%,固液化1∶30,在70℃下浸提2 h,效果最佳。

龙光锦等[5]报道采用纯物理的工艺流程过程和分光光度法从榕树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并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该工艺流程为:将烘干的小榕树叶,粉碎,烘干,加蒸馏水煮沸。冷却后进行粗过滤,对滤渣用上述方法进行再浸取2次。将3次滤液合并,滤液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并进行加热浓缩。浓缩冷却后加入乙醇,放入冰箱冷却,再用离心机分离,过滤得到滤液滤渣,丢弃滤渣,对滤液进行蒸发浓缩,将浓缩液置于真空干燥箱干燥成疏松固体,粉碎后得到最终产物。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 = 8. 36%。回收率为97. 9% ,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

黄锁义等[6]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榕叶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2.660 mg/ml,回收率为100.2% ,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榕树叶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1.2 国外研究进展检索国外文献发现,已经有人陆续从小叶榕的叶、须、干、果、树皮中提取其化学成分,并对其活性作了一些相关的报道。

早在1987年,Higa,M等[7]就从小叶榕的叶子中提取分离出了脂肪族化合物(aliph.compds)、甾体化合物(steroids)、羽扇烯乙酯(lupenylacetate)、无羁萜(friedelin)、粘霉醇(glutinol)、表木栓醇(epifriedelinol)、蒲公英醇(taraxerol)和石竹素(oleanolic acid)等化合物。不过,后来未见有任何对其叶子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

1996年,Higa,M等[8]报道了从小叶榕的果子中提取分离了:β-香树素乙酯、β-香树素、谷物混合物酸、2α-羟基熊果酸、石竹素(oleanolic acid)、β谷甾醇和3、4-二羟苯甲酸等化学成分。

1997年,Kuo, Y.H., Li, Y.C.等[9]从小叶榕的树皮(bark)中提取分离了2个异黄酮和其他28个化合物。其中2个异黄酮为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为:

1998和2000年Kuo, Y.H., Li, Y.C.等[10,11]又分别报道了从小叶榕的树干(heartwood)提取分离了一种单萜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一种木酚素和γ-内酯。1998年,YEN-CHENG LI and Yueh-Hsiung Kuo等[11]从小叶榕的树干(heartwood)中提取分离了3个新的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如表1所示。表1 小叶榕树树干中分离出的化合物结构(略)

从小叶榕的须中提取和分离的化学成分相对较多,在2002年Yi-Ming Chiang and Yueh-Hsiung Kuo等人[12]报道从小叶榕的须中提取分离了3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1,2,3)和2个已知化合物(4,5),结构分别如下:

在2003年,Yi-Ming Chiang and Yueh-Hsiung Kuo 等报道了[13]从小叶榕的须中提取分离了2个新的化合物,分别命名为α-tocospiros A和α-tocospiros B,还有一种维生素E(tocopherol). 他们的结构分别如下1,2,3:

在2005年,他们又报道了[14]从小叶榕的须中提取了6个三萜化合物和9个新化合物。它们的名称和结构见表2。表2 6个三萜化合物及9个新化合物名称及结构(略)

2 药理作用

2.1 镇咳、祛痰、平喘的作用韦锦斌等[15]对小叶榕水提物和醇提物止咳平喘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小鼠制作动物咳嗽模型,采用浓氨水喷雾致咳法,以咳必清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小叶榕水提物、醇提物的止咳作用;以豚鼠制作动物哮喘模型,采用磷酸组胺喷雾致喘法,以氨茶碱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小叶榕水提物、醇提物的平喘作用。结果表明,水提物、醇提物均有明显的止咳、平喘作用,且醇提物的作用稍强于水提物。

2.2 抗肿瘤和其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小叶榕含有大量的三萜类成分,其中一些三萜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16~19], 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anti-platelet activity)[14],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炎镇痛、免疫调节、降血糖、治疗骨质疏松、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衰老、抗辐射等作用[20~22]。

3 小结

从以上论述中可看出,国内对小叶榕的化学成分研究还很缺乏,只是对其总黄酮的提取有个初步的研究,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任何有关小叶榕的单体化合物的研究报道,相对而言,国外对小叶榕的化学成分的研究比较多,特别是对其须、干、皮、叶等部位的研究较多。另外,国内外对其有效活性部位和有效成分进行活性追踪的研究报道还相对缺乏。

小叶榕在我国南方地区有极其丰富的资源,用小叶榕浸膏作为主要成分的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治疗药咳特灵胶囊已收载在部颁标准中,入药主用其叶,然而,到现今为止,仅仅只是从小叶榕中叶子中提取分离了6个萜类化合物,并且在小叶榕浸膏质量标准中没有详细的质量控制方法,仅仅是检查其水不溶物和测定其浸出物,这样的质量标准不能准确地反应其量-效关系,因此,深入系统研究小叶榕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并建立准确的质量标准是一项迫切的任务,也将会为天然资源调查及小叶榕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下册 [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2529.

[2]国家中医药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第2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495.

[3]叶荣科,张德志, 周宏兵,等.小叶榕树叶总黄酮水提醇沉工艺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19(4):330.

[4]夏杏洲,张 辉,魏传晚.榕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23(5):35.

[5]龙光锦, 黄 晔, 姜林华, 等. 榕树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6. 17(8):1425.

[6]黄锁义,刘海花,黎海妮.超声波提取榕树叶(小叶)总黄酮及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5):398.

[7]Higa Matsutake,Yogi seiichi,Hokama Kozo.studies on the constitutents of Ficus of microcarpaⅠ[J].L.f.Bull.Coll.Sci.,Univ.Ryukyus 1987, 44, 75(Japan).

[8]Higa Matsutake,Yokota Keijiro,Ogihara Kazuhito,et al. studies on the constitutents of Ficus of microcarpaⅡ[J].L.f.Bull.Coll.Sci.,Univ.Ryukyus 1996, 62,45(Eng/Japan).

[9]Yen-Cheng Li ,Yueh-Hsiung Kuo . Two New Isoflavones from the Bark of Ficus microcarpa[J]. J. Nat. Prod. 1997, 60:292.

[10]Li, Y.C., Kuo, Y.H.A monoterpenoid and two simple phenolsfrom heartwood of Ficus microcarpa[J]. Phytochemistry 1998,49:2417.

[11]Li, Y.C., Kuo, Y.H.. Four new compounds, .cusal, .cusesquilignanA, B, and .cusolide diacetate from the heartwood of Ficusmicrocarpa[J] .Chem. Pharm. Bull,2000,48:1862.

[12]Chiang, Y.M., Kuo, Y.H. Novel triterpenoids from the aerial roots of Ficus microcarpa[J]. J. Org. Chem,2002,67:7656.

[13]Chiang, Y.M., Kuo, Y.H.. Two novel alpha-tocopheroids from the aerial roots of Ficus microcarpa[J]. Tetrahedron Lett,2003,44:5125.

[14]Yi-Ming Chiang, Jang-Yang Chang, Ching-Chuan Kuo,Chi-Yen Chang, Yueh-Hsiung Kuo.Cytotoxic triterpenes from the aerial roots of Ficus microcarpa[J]. Phytochemistry 2005,66:495.

[15]韦锦斌,黄仁彬,林 军,等. 小叶榕水提物和醇提物止咳平喘作用的比较研究[J].广西中医药,2006,29(4),58.

[16]Baglin, I., Mitaine-O.er, A.C., et al. A review of natural and modi.ed betulinic,ursolic and echinocystic acid derivatives as potential antitumor and anti-HIV agents[J]. Mini. Rev. Med. Chem. 2003, 3:525.

[17]Lee, S.M., Min, B.S., Lee, C.G., et al.Cytotoxic triterpenoids from the fruits of Zizyphus jujuba[J]. Planta Med, 2003,69:1051.

[18]Sakai, K., Fukuda, Y., Matsunaga, S., et al.New cytotoxic oleanane-type triterpenoids from the cones ofLiquidamber styraci.ua[J]. J. Nat. Prod,2004,67:1088.

[19]Chang, C.I., Kuo, C.C., Chang, J.Y., et al. Three new oleanane-type triterpenes from Ludwigia octovalvis with cytotoxic activity against two human cancer cell lines[J]. J. Nat. Prod , 2004,67:91.

[20]华光军,郭 勇.黄酮类化合物药理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1999,9(4):9.

[21]黄河胜,马传庚,陈志武.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志,2000,25(10):499.

金融学研究计划范文第2篇

    1.1实验场所的局限性

    基于金融行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学生无法直接进入证券、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实习,为了让学生在接受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好地了解现实中的商业银行业务、证券交易、保险业务,学生只能在学校小规模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模拟实践,将理论课的知识点在实验室进行验证,强化应用理论知识的技能。

    1.2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局限性

    教师是实验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自身的指导水平决定了学生的实践水平。在信息化、网络化、专业化的时代,教师必须要适应信息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要求,具备专业理论强,实践水平高的基本素质。虽然大部分高校教师理论素质高,但是缺乏金融实践经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从金融机构聘请的兼职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是理论知识、教学经验相对缺乏。因此,在金融实验教学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教师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

    1.3学生模拟实验的局限性

    金融实验课受课时少的限制。在短暂的时间内学生只能简要地了解银行、证券、保险、金融工程领域的所有实验项目,教师仅仅是学生实验的启蒙者,为学生将来从事金融实践工作起引导作用。金融产品交易具有时间性,金融交易要受金融市场交易时间的限制。在安排实验课授课计划时,要遵循学校的排课时间,因此,金融实验课的上课时间不能与金融市场的交易时间完全同步,为实验课教学安排和学生模拟交易带来了不便。实验室建设规模受资金和建设面积的制约。一般情况下高校金融实验室规模普遍较小,而在高校扩招之后,学生人数逐年增加。因此,在实验室硬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实验室工作负荷较高,但是学生人均实际使用实验资源的水平较低。

    2金融实验教学建设与发展的新思路

    2.1建立多功能模块化金融模拟实验室

    金融实验室的建设要突出前瞻性、模块化、应用型、研究型特色,使实验室建设的步伐能够满足金融学教、学、研全面发展的要求,持续不断地凝练优质教学资源。

    2.1.1金融实验室建设的前瞻性[1]通过现代IT技术搭建具有前瞻性的专业化实验系统,构建一个集金融教学、研究、实训模拟三位一体的多功能金融实验室环境。构建以大型专业数据库为核心的金融实验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要能够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1)系统提供的数据能够满足模拟真实的股票、期货、外汇、股指期货、黄金等交易环境,学生通过模拟交易,锻炼金融投资的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2)系统提供的数据库要能满足金融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基础分析,系统提供的金融资讯、案例、金融数据可用于教师和学生从事金融学基础研究。(3)专业数据库要与校园局域网链接,解决学生模拟实验受地域和时间的制约。(4)突显金融实验室特色。利用大屏幕显示墙、一机多屏显示器等提升金融实验室的教学效果。

    2.1.2建立模块化的应用型、研究型模拟交易系统根据金融学科方向建立相应的模拟交易系统如图2所示。通过保险、信托模块,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保险业务流程,提高保险实务操作能力。通过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块,学生可以了解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出纳业务、结算业务、账户管理业务、银行卡业务、日常业务等,在仿真的模拟银行操作环境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练习,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理论知识点。通过证券投资模块,学生可以进行股票、期货、外汇、股指期货、黄金等模拟投资交易。通过模拟交易环境,可以使学生对证券投资的学习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际操作层面。金融工程模块则是面向金融学基础研究,使学生在掌握金融理论的核心知识与理论框架的同时,关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基于实验室的专业数据库进行金融资产定价研究、金融风险评估、投资组合分析、公司投融资流程设计。

    2.2不断优化实验软件配置

    目前,市场上有多家机构提供金融实验室软件,如:大智慧、钱龙、南京世格、东方迪格、北京锐思数据、国泰安等公司,其提供的软件各具特色,并且具有模块化和专业化特点。例如:保险精算(非寿险、寿险)模拟系统、浙科保险实务模拟教学软件、智盛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系统、钱龙高校金融教学系统、大智慧高校金融教学系统、智盛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东方迪格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RESSET教学辅助软件等。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高校在选择实验室软件时应该主要关注该公司是否具有长期从事金融实验室构建方面的丰富经验,公司是否具有雄厚的软件开发、售后服务、软件升级的技术力量,软件是否具有易操作性、仿真性。在软件使用过程中,指导教师还要针对教学需求、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市场变化定期与软件开发公司沟通,对教学软件进行优化和持续升级。

    2.3注重加强指导教师实践水平的培养

    为了解决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学校要定期安排指导教师到专业发展较好的院校进修,学习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掌握实验教学新动态。此外,学校和学院要加强与证券公司、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的联系,委派指导教师在金融机构进行阶段性的业务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出专业理论强、实践水平高的专职实验指导教师。

    2.4设立“研究性实验”,促进学科发展

    目前,金融学实验课程以“基础-验证型”实验为主,以“综合型”实验为辅。随着我国高校的教育目标逐步从“规模效益型”向“质量学术型”转变,为了适应这种教育目标转变方式,推动金融学科发展,应该开设金融学“创新-研究性实验”。例如:在开设金融工程模块时,围绕金融产品设计、金融产品定价、交易策略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内容开设“研究性实验”课程。既注重金融实验的应用教育,又强调以金融实验推动学科发展。在实验管理模式上,可以采取分类管理的方法,对“基础-验证型”和“综合型”实验采取“课程式”管理,对“创新-研究性实验”采取“项目式”管理,并设立“大学生实验SRTP”项目基金和“创新实验研究计划”基金,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2.5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度

    充分运用学校、院、系的人力资源脉络,定期邀请金融领域的学者、专家、业务骨干,基于学院提供的实验室资源,开展金融实务培训、模拟交易大赛、执业资格培训、专题讲座,扩大实验室与金融机构的合作领域,将单一的“教学型”实验室转为集“教学、学术、培训”为一体的多功能金融实验室。

    2.6加快实验教学配套课程体系建设

    金融课程设置要尽量反映出国际和国内金融业的发展方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当与实验模块相配套,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此外,根据学校所处地区的金融市场发展情况、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培养目标,编写针对性较强的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金融学研究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MOOC;教学平台;教学资源库;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2-0032-03

“慕课”(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其大规模、不受时空限制、开放等特征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获取方式。著名幕课网站edX的创始人Anant Agarwal认为:在线教育和传统教育的优势结合,是一种科学而高效的教育形态” [1]。斯坦福大学校长John L. Hennessy也总结认为:“由学界大师在堂授课的小班课程依然保持其高水准。但与此同时,网络课程也被证明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如果和大课相比的话,更是如此” [2]。在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亟需我们积极研究MOOC,为国家文化和软实力的输出做好准备工作,基于此,本文结合作者长期讲授的金融学课程对MOOC网络教学平台的模式建构展开研究。

一、MOOC的产生与发展

早在1962年,美国发明家Douglas Engelbart在其提出的《增进人类智慧: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个概念框架》(Augmenting Human Intellect: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the 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计划中,强调了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增进智慧的协作工具来加以应用的可能性,并解释了如何将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的计算机网络”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大规模的、世界性的信息分享的效应[3]。自此之后,更多研究者加入进来,积极发表文章,号召人们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学习过程之中,推进开放式教育。

2001年4月,麻省理工学院(MIT)与微软研究院达成协议,合作开发“网络课件开发工程”(OCW: Open Courseware)。该工程计划用十年时间,把MIT在日常教学中讲授的2000多门课程,包括每一门课程的讲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参考书目、课后作业等内容,统一制作成网络课件,供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免费使用。这些课程的授课课件以统一风格的界面呈现,同时向学习者提供资料搜索和效果反馈的功能。

MOOC这一术语是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the University of Prince Edward Island)研究员Dave Cormier与Bryan Alexander联合提出。随后,许多大学老师开始推出自己的网络开放课程。2011年,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Sebastial Thrun与Peter Norvig讲授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3],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将MOOC教育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至今,已形成三大国际知名MOOC网站平台Udacity, Coursera以及edX。2012年9月19日,香港科技大学加入Coursera;2013年5月21日,清华、北大加入edX;7月8日,复旦、上交大加入Coursera;7月9日,北大、清华等12所高校宣布组成“在线课程共享联盟”,共建中国MOOC[4]。目前,国内比较著名的MOOC网站有MOOC学院、学堂在线、慕课网等。

二、MOOC网络平台的构建

在MOOC网络平台构建过程中,首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将多媒体教学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学生演练测试系统、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课件开发辅助系统等部分融为一体,融合书本学习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与精华,针对金融学课程的特点和需要,构建便捷、高效的开放式MOOC网络教学平台(图1)。

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利用JAVA、JAVASCRIPE和FLASH-actionscripe搭建总体框架;利用FLASH-movie创建重点难点的演示动画,将复杂的理论、模型、经济运作过程和操作效果以图表、曲线图、动画的方式做直观展示,以对较深奥的经济理论有更透彻的理解;利用VB、VFP开发实际业务核心处理模块,供学习者实际演练,最终实现教学、学习、实验、测试的多元化整合。

MOOC网络教学平台包括教学系统和辅助系统两大部分,其中教学系统是主体。在设计教学系统时,由于MOOC“碎片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因此,MOOC课程需要细分成小的章节,每小节的微视频保持在10分钟左右①,并试图使课程的讲解更加戏剧化。

MOOC平_以“学习系统”为主,MOOC平台的学习系统包括自主学习系统和演练测试系统两部分。参加MOOC学习的时候,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随时通过自主学习系统复习巩固,逐步加深理解、拓宽知识面。

MOOC平台的设计需考虑到具有针对学习者的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将学习效果评估系统作为演练测试系统的一部分。演练测试系统能够锻炼学习者的实战能力,并使学习者做到自我评价,通过演练测试的作业后会有定期打分。作为一门“课程”,每个视频之间会有一些测试问题,答对才能继续上课,类似闯关游戏。MOOC也会布置作业、设置考试,并由机器来打分,通过考试后,可以获得结业证书。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所讲授课程的特点,在设计MOOC成绩单时,可以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通过”、“合格”或者分数,而设计成一个丰富的、和每个人的行为直接相关的数据报表。这样更有利于学习者了解自身学习效果,而且教师还可通过数据报表了解学员的反馈及理解度,以便对教学技术的影响进行测量与改进。

在“以学为主”的建构中,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要真正落到实处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辅助教师的角度来讲,MOOC平台设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课件开发辅助系统,可以使得教师能够更生动形象地把知识内容呈现给学习者。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将MOOC平台的多媒体课件开发辅助系统开发为教师课件制作的框架,并以国际金融学教学为例播放演示,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讲授学科的特点,把教学内容通过“模块填充”的方式来完成,以形成自己满意的课件(图2)。

MOOC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利用,可大大提高教学网络课程的开发效率,技术性强或繁琐重复的工作利用平台提供的共享部件自动完成。同时,由于在MOOC开发中引入了程序设计思想,增强了MOOC的规范性、可维护性和易于操作性。

三、MOOC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教学资源库的设计与提供是MOOC网络教学模式建构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也是MOOC网络平台构建的重要支撑。MOOC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包括“媒体素材库、试题库、试卷库、案例库、课件库、文献资料库、资源目录索引库”的建设。在整个资源库中,媒体素材库是最基础的部分,其他资源库例如课件库、案例库以及试题库里面的资源都可能用到媒体素材库中的媒体数据。(见图3)。

为了增强MOOC教学资源库中学习资料的可视性、共享性,使学习者可以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学到更多的背景知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设计教学资源库时可综合运用图像、图表、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同时在教学资源库中配以完善的人性化的实务演练、能力测试、图片中心、智能检索、视频资料、非线性导航、编辑打印等资源与辅助功能。

MOOC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库使得MOOC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合具有良好自控力的学习者。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在听课过程中可以向老师寻求辅导、和老师及其他在线学习者进行交流,学习结束后还可以通过测试,获得网络证书,进而获得社会认可。课程是一种信息(传播)系统[6],如今,MOOC已经改变了信息的传统传播途径。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近几年MOOC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场“数字海啸”,但就目前的发展来看,MOOC不会取代实体大学校园,而是帮助改造传统课堂授课模式,通过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互帮互助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在“混合式教学方式”中,教师预先通过MOOC平台和资源库将相关材料布置给学生,学生课下通过MOOC完成该课程的学习;教师利用课上时间进行互动学习,将课堂变为讨论、辩论、测试以及解决问题的场所。在这种“混合式教学方式”中,MOOC解放了在教室的授课时间,充当了支撑该课程学习的“教科书”,是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跟现代课堂形成了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张敏.“幕课”时代高等教育的变革与挑战[J].中国电力教育,2014(18):8-9.

[2]慕课崛起,大学的未来在网络?[DB/OL].MOOC学院.http:///post/610661/. 2014-08-15.

[3]Alien.说说MOOC的来龙去脉[DB/OL]. http:///content/12/0811/09/9601_229538223.shtml. 2012-08-11.

[4]⒔平,庄南生.试析幕课(MOOC)的实用前景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83-84.

金融学研究计划范文第4篇

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范文

致谢一:

非常感谢xxx老师、xxx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她们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她们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她们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她们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xxxxxxxxxxxxxxx》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xxx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我将铭记我曾是一名XX学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把XX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感谢各位专家的批评指导

致谢二:

在校的这五年时间里很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淳淳教诲,是你们教会了我们勤奋学习,诚实做人,踏实做事,以宽容之心面对生活。指引着我们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在点滴汇聚中使我逐渐形成正确、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陆建胜老师给予我很大的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我永远的支持者,正是在你们殷切目光的注视下,我才一步步的完成了求学生涯。没有你们,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我一直很感谢你们,让我拥有一个如此温馨的家庭,让我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你们这里得到理解与支持,得到谅解和分担。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

衷心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X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研究计划的制定、技术路线的选择到系统的开发研制,各个方面都离不开X老师热情耐心的帮助和教导。在硕士研究阶段的三年来,X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诚信宽厚的为人处世态度,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致谢三:

时光如影,四年的财大本科生生活进入尾声。相遇即是缘分,怀念在学习的路上,在运动健身的路上,在与老师同学小伙伴一起的路上,幸福愉快地度过这段日光。回望这段岁月,有欢笑有失落,有煎熬有惊喜,有收获亦有缺憾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会计学毕业论文致谢范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瓶颈,再豁然开朗,反反复复思考和尝试过后才有更深一步的体会。

首先,感谢我的本科生导师张红英副教授。四年的时光里,导师不仅在生活中给予了悉心的关怀,而且在学习上和思想上更是孜孜不倦地给予指导和教诲。

在论文的表发、毕业论文的选题及写作中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老师严谨的态度和治学要求、敏捷的思维、丰富的学识、乐观的品格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的学习。

要感谢会计学院,金融学院,校研会的老师和同学们,给我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本科生生活,体会到了大家庭的温暖和快乐。感谢各位学长学姐,特别是卜星、姚伊伦、鲍梦琦学姐和鲍江民学长。感谢我的室友李尚敏、王引晟四年来一起对学习、生活、价值观的分享与探讨,目睹了大家的进步与成长。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父母亲,感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感谢你们对我学业和生活的支持,谢谢!

最后祝愿我校的老师桃李满天下,同学们工作顺利,家人身体健康。

致谢四:

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幸运自己成为了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的一份子,更加幸运能做邓川老师的学生,也因此认识了许多优秀的同门兄弟姐妹们。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但我却在这里收获了很多很多,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导师邓川教授。邓老师认真的生活态度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感染了我并引导着我。每一次有关学习的交流,邓老师都认真、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修改,力求做到更好。特别是历时一年多的毕业论文,让我有极其深刻的感触。在选题阶段,邓老师连续加班好几晚耐心、细心地与我们讨论论文的逻辑、思路等,带我们走出迷茫;此后,在论文数据的收集、SAS软件的学习、文献的搜集、模型变量的确定等等方面,邓老师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每次的论文进展汇报中,与邓老师有关论文情况的讨论都让我对论文的进行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与动力;在论文遇到瓶颈时,连续一个礼拜我就像放学后还被留在学校补作业的小学生那样在邓老师办公室做相关研究,邓老师边工作还要一边及时地给与我指导;因为论文初稿成稿时间比较晚,邓老师在完成学校课程之后又非常认真、细心地帮我修改论文至深夜,之后又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帮我检查论文。

除了在学习上,邓老师还在为人处世、言行举止方面不时地给与我真诚而又恰当的提点,这是我从邓老师那得到的另一种重大收获,让我终身受益。邓老师的品德、专业水平以及对我们的付出,使我对邓老师充满了感激,这两年多来对邓老师说过最多的话就是“谢谢”,也因此,我对邓老师充满了敬畏。真心感谢邓老师!

另外,我还要感谢在论文开题答辩和预答辩时给与我意见和建议的于永生老师、郭华林老师、王成芳老师、张红英老师、朴哲范老师、孙刚老师,以及论文盲审中与正式答辩中的所有老师。谢谢!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父亲和母亲,谢谢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教导之恩,以及对我学业的一路支持。谢谢!还要感谢杨文莺师姐、孙金金师姐对我学习上的帮助,谢谢!感谢朋友一直对我的支持与鼓励,谢谢!

金融学研究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P2P 网络借贷 法律风险 规制

【中图分类号】DF 【文献标识码】A

经济新常态下的两大转型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之后,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对外贸易方面,我国已经稳居世界第一贸易出口大国,经济实力的提高确定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全面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出口的依赖逐渐增加,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走弱,出口型经济增长形式难以维持,企业投资回报率逐渐降低,传统生产方式对资源的浪费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研究对象。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逐渐向集约型生产、创新型发展、多资金来源、高投资回报、绿色、环保等方面转变①。

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型。作为我国新经济时期的发展指导者,政府应当对市场经济进行严格管理,通过政策及时调整市场。例如,我国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中及时出台宏观调整政策,4万亿资金的注入使我国经济在危机中平稳过度,这体现了我国经济管理制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然而,如此规模的资金注入却导致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陷入货币结构失调状态。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疲软状态已成定局,政府目前工作的核心是稳经济,保增长,使我国经济调整平稳完成。我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在稳定经济方面做出了较大努力,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利用宏观手段调整市场经济,例如加强第三产业建设,扩大服务出口业务等,这是我国政府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管理方式转型表现。

P2P网络借贷平台概述及运营模式

本文将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模式分为五种,分别为纯中介模式、有担保模式、债权转让模式、电子商务服务模式和公益模式,网络在这五种运营模式中只起到了媒介作用,并没有达到平台所要求的效果②。

纯中介模式。“人人贷”是纯中介模式的代表,在P2P网络借贷中,严格按照中介服务要求,积极服务借贷双方,促进借贷协议的达成,对二者借贷行为并不负责,仅仅提供服务平台,按照一定比例收取平台服务费用。借贷双方因任何一方违约,对另一方所造成的任何程度损失与服务平台提供方无任何关系。

有担保模式。有担保模式是在纯中介运营模式的基础上附加服务项目,也就是对借贷行为的担保,该担保行为可由借贷平台提供也可来自于其他和借贷平台存在合作的金融公司、个人等。在完成借贷服务后,出借人的权益受到多方面保护,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

债权转让模式。关于P2P网络借贷中的债权转让模式定义已经不同于以往的借贷,经济新常态下的债权转让合同并不在借贷双方之间签订,执行过程中放款在前,债权转让在后;或者是出借人主动购买平台理财产品,待资金总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由借贷平台进行理财产品债权转让,中间的债权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平台在过程中作为中间环节存在。然而,我国的这种债权转让模式风险较高,极易发生资金募集结束后,金融公司出现“跑路”的情况,出借人的资金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模式是我国P2P网络借贷的主要模式,其中以阿里巴巴公司的“阿里贷”为例,阿里巴巴是我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拥有全球最大的用户群,大多数国内中小企业都在通过阿里巴巴寻找商机③。然而,在寻找商机的同时,中小企业也在寻求资金支持,阿里巴巴通过“阿里贷”平台对中小企业进行信用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交由银行,从而使银行对贷款的发放做最后决定。电商模式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然而,由于其服务群体的迫切需要,电商模式成为众多模式中较为独立的一种。

公益模式。该模式中的“公益”只是意义上的公益,在该模式下也要收取费用保证自身的运营,然而,在自身运营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该模式的运营则更趋于公益性。公益平台通过向低收入人群或中小企业发放低息贷款,所得利息维持自身运营,一般公益平台的对象较为集中,目的较为单纯。

P2P网络借贷的现状及异化

P2P网络借贷区别于传统借贷,P2P网络平台在借贷过程中扮演多重角色,获得多种收益,在使民间闲散资金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也为市场注入了活力,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④。然而,在P2P网络借贷的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造成了P2P网络借贷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为经济新常态下的经济调整埋下了隐患。

国外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发展现状。2005年,英国制订了第一份网络接待平台协议,P2P网络借贷的雏形开始出现。P2P网络借贷协议激励了其它国家网络借贷平台建设的积极性,以美国“繁荣市场”网络借贷平台的建立为代表,它成为史上最成功的网络借贷平台。该平台通过建立客户信用数据库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评估,计算贷款风险,最终决定是否批准其贷款及确定其可申请贷款额度。“繁荣市场”只是作为一个服务平台,不进行直接放贷业务,具体业务的完成由银行机构负责。依托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和良好的市场信誉,“繁荣市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成为网络贷款平台的经典案例⑤。

国内P2P网络贷款平台的发展现状。P2P网络借贷第一次在我国出现是在2007年,它成为民间投资与民间借贷的新形势。在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已达到1200家,涉及贷款金额超过500亿元,相关人员共计60万人,贷款合同额度超800亿元,并呈现出逐渐增长的势头。

P2P网络借贷平台在我国的异化。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目前主要采取两种运营方式,一种是直接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并给与投资方一定回报,然后完成贷款发放工作,获取利息差带来的收益;另一种是P2P网络借贷平台不进行资金借贷投入,仅仅提供信用评估与风险评估服务,作为借贷行为的中间人存在。第一种网络借贷行为成为我国目前大多数融资借贷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部分融资公司在完成资金集中后转移资产,最终破产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网络借贷平台管理上的缺失导致我国P2P网上借贷公司良莠不一,在经营方面也不具备规范性,这是我国网络借贷所存在的重要问题⑥。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风险分析

借贷人引起的法律风险。首先,网络借贷平台的运营无信用性担保,服务中介活动的开展不包括直接参与资金运作,通过各种信息核实借款人身份,对借贷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发生后的处理机制。然而,在网络借贷过程中,对借款人的信息作假较为简单与方便,而我国个人诚信数据系统并未联网运行,无法及时确认借款人的信用度,造成了因借款人引起的借贷风险。其次,我国P2P网络借贷在经济新常态下出现异化后风险大大增加,借款人的相关个人信息在私人借贷信息平台被收集,容易出现借款人信息被泄露的现象,甚至部分网络借贷公司倒卖客户信息,增加了借款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最后,借款人在取得贷款后的资金使用无法被及时有效监管,网络借贷平台也无法及时跟踪每一笔借款的使用情况,导致资金流出后的监管黑洞,随时有资金流失的可能⑦。

贷款人引起的法律风险。P2P网络借贷是一个三方共同完成的行为,在整个过程中,资金的出借方承担着最大的风险,贷款人通过网络信贷平台管理个人闲置资金。然而,在网络借贷平台的管理过程中,很少对贷款人的资金来源进行调查,贷款人的目的也不得而知,通过网络借贷平台对来源不明的资金进行“洗白”的过程比比皆是。由于贷款人自身资金来源存在问题,即使借贷合同已经完成,然而,这种活动却不具有法律效力,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P2P网贷平台可能引起的法律风险。借贷关系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借贷合同而维系,因为合同关系的存在,这种借贷关系被我国法律所规范和保护,也是在出现借贷纠纷时的唯一法律依据。P2P网络借贷平台方便了借贷双方的同时,也给借贷平台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第三方引起的法律风险。我国P2P网络借贷在经济新常态下出现异化,网络借贷平台作为第三方应当具有一定的中立性,第三方借贷平台的借贷模式包括担保型和债权转让型两种。在担保型借贷模式中,借贷平台提供资金作为保障,将借贷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然而,在借贷过程中,融资公司与借贷公司私自添加杠杆,将贷款金额上限提高至其被允许的借贷限额的多倍,进而将会导致杠杆引发的风险。在债权转让型模式中,平台掌控第三方人员的账户信息,相关机构在平台内部实现自循环,相关转让交易在极隐蔽的情况下进行,然而,平台掌握如此多的信息,如果平台内部管理存在漏洞,则因第三方导致的风险则会增加。

P2P网络借贷法律风险的规制

分类管理。在我国经济新常态下,P2P网络借贷为我国经济调整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在其发展到今天,一直没有较为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其性质。本文认为,P2P网络借贷是一种民间借贷行为,而网络借贷平台提供的是一种借贷中间服务。P2P网络借贷的异化导致其行为的难以界定,传统借贷与金融理财无法明确区分。

由于网络借贷与银行借贷行为都是我国金融服务行为,在涉及金额方面存在部分差异,然而,由于P2P网络借贷的灵活性与高效性,为我国中小企业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贷款,有力支持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为确保网络借贷能够为我国经济稳定提供长期保障,应当将其纳入金融体系统一管理,相关负责人也应当建立监管档案,保证风险的可控。

出台相关管理办法。P2P网络借贷平台界于民间借贷与金融理财服务之间,因此,两种不同的身份应当区别对待。

对于民间借贷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我国应当加强相关立法,对借贷平台进行登记监管。对于贷款人来说,其提供资金应当明确归属,该资金不应与其他人发生任何关系。贷款利率应当按照地区标准,低于银行同时期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对于平台管理人员来说,需要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并且应当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及时识别借贷风险并加以及时管控。在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应当明确借贷双方及借贷平台的个人义务,并且明确在风险发生之后的偿还顺序,对按照相关法律要求进行登记的机构、个人,应当及时清还债务。

对于从事金融理财活动的P2P网络借贷平台来说,纳入金融体系统一管理符合相关法律要求,应当按照网络借贷平台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机构,明确相关平台、借贷双方的权力与义务⑧。

个人征信系统完善。第一,要建立全国范围的个人诚信系统,实现各地区诚信系统的联网,相关系统与电信、金融、公安等进行信息共享,针对性的向借贷平台公开信息,并做到严格保密。第二,网络借贷需要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已经进入全国诚信数据库的相关成员进行实时监控,对个人诚信出现问题的人员应当建立风险预警。对已经完成合同的借贷人应当进行调查,防止风险的发生。第三,建立P2P网络借贷限制制度,通过设定借款人诚信标准,防止诚信程度较低人员拿到合同,为网络借贷平台带来风险。在此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监管,防止内部人员违规增信行为。

中间账户的监管强化。P2P网络借贷行为在进行借贷过程中存在资金暂存的现象,应当建立在资金暂存期间的第三平台监管,防止网络借贷平台的资金管理风险。在P2P网络借贷中,借贷双方资金都由借贷平台管理,其自身管理将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建立第三方监管平台可以实现对这一借贷平台的资金监管,而第三方监管平台可以由商业银行来承担,防止因第三方监管平台导致的支付风险。对于第三方监管平台来说,应当做到不经手借贷资金,对借贷平台发生的异常资金流动应当及时调查,防止P2P网络借贷平台内部的金融风险。

平台自身的充分信息披露。P2P网络借贷应当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做到基本信息透明,基本公司信息应当在网站、公司显著位置展示。对于日常经营过程中资金流向应及时向金融监管部门汇报,并对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制度建设进行检查与统计并进行备案。完善的透明机制可以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程度,防止因数据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的金融风险。

规范担保公司担保行为。对于P2P网络信贷公司的融资担保行为应当进行限制,这一业务的开展应当具有金融机构的相关许可。而网络借贷公司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开展融资担保业务不被承认,相关合同也不会得到法律保护,并且在缺少金融监管的环境下,金融风险将会随时发生,给多方造成损失。

行业自律和内控机制。在我国经济进入调整阶段的情况下,我国P2P网络借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关网络借贷公司应当加强其行为自律,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开展业务,在保证客户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提高网络借贷平台与其它机构的信息交流程度。建立全面的管理、检查制度,规范从业人员行为,严控风险,防止客户信息泄漏的同时,也应当加强网络安全保护,从多方面防止风险的发生。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本文系河北省科技厅2014年度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以河北省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456219D)

【注释】

①刘伟,苏剑:“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第5~13页。

②王希军,李士涛:“基于征信视角的P2P行业风险防范研究”,2014年第8期,第3页。

③梅夏英,姜福晓:“数字网络环境中著作权实现的困境与出路―基于P2P技术背景下美国音乐产业的实证分析”,《北方法学》,2014年第2期。

④刘宇梅:“P2P网络借贷法律问题探讨”,《法治论坛》,2013年第1期。

⑤陈丽琴:“P2P交易法律问题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年第12期。

⑥张雪M:“P2P网络借贷相关法律问题研究”,《法律适用》,2014年第8期。

⑦茅建中:“商业性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法律规制”,《人民司法》,2013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