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原则及贯彻要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首先需指出,我们所说的德育指道德教育。教育有两个职能:一是教人以智慧(即知识与技能),二是教人以善良(即道德)。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作用,对具体的个人来说,德行,人格比知识更重要。因此,德育在中国历代都备受重视,成为一个永恒而现实的问题。然而,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往往只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忽视德育观念的转变,致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理论上表现为无力,缺少对现实的解释;在实践上表现为无效或低效,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德育观念的陈旧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中最薄弱、最不被人重视的环节。
导致以上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过去的学校德育偏离了其自身的规律,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决不是一个技术与方法的问题,而是一个德育思想与观念问题。
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把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主体来看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从两方面着手贯彻主体性原则。第一,抛弃强迫的行政命令式道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组织一切德育活动。强迫命令式的德育只会使学校变成一个加工标准价的工厂,不能培养学生的道德个性,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人格的人才,显然有悖素质教育的宗旨。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学生智慧参与的过程。因此,那种单纯的道德知识的传授是片面的,只有行为的改善才能体现智慧参与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组织活动能力、交往能力等等。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电台、电视台、内部报刊、演讲比赛、广播操比赛等等各种活动,完全可以放手交给学生去组织、评判。第二,要教会学生选择。教会选择是多元开放式社会对德育必然的要求。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瞬息万变,这就给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现在的学生强烈的表现出自主的愿望,而且当感到学校德育与自己思考的问题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更相信自己的思考,日益强烈地主张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学校应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
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功能观来说,应由过去的训导观变成指导观;从教师观来说,应由裁判观变成参与观,强调民主的合作关系;从学生观来说,应由客体观变成主体观。事实证明,只有把学生当成主人,而且是活生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无限潜力的、不断变化着的主人,才能还德育以本来面目,才能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使德育真正成为铸造完善人格的充满活力的过程。
关键词:正义论;课题改革;道德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8-0029-03
当今社会,教育呈现出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和国际化的明显特征。教育现代化对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正义论的视角探讨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德育课程教学的转向,有助于化解当前德育课程实施中的诸多难题。
一、伦理取向:从去功利化转向利他与利己平衡
长期以来,我国在政策和理论上都极力宣扬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强调道德教育的首要位置,然而在实践中,却是“聚精会神抓好语、数、外”,道德教育已无容身之地。对此,鲁洁认为,我国道德教育患上了边缘化、外在化和知识化的现代综合症,[1]杜时忠则认为,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首要矛盾是“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的矛盾。[2]新课改前,我国道德教育特别是中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着严重的功利化倾向。在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关键指标的背景下,学校以自身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导致包括德育课程教学在内的学校德育逐步“边缘化”。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随即在全国开始实验,之后又得到了全面推广。新课程反对过于注重知识“授”“受”的德育教学,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逐渐被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和认可,中小学德育教学也不同程度地关注和实践着德育与生活的关联。可见,当前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的伦理取向正从行动功利主义向去功利化转移。标志之一,是强调德育课程教学“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无论从目标的设计,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的实施,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应新课改“生活德育”的理念,学校在实施德育课程中,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但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表现在:德育内容的简单化和泛化、德育过程的随意化、德育目的的平庸化等。这样去功利化的“生活德育”表面上似乎走出了功利主义,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但实际上,新课改前的德育问题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导致“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出现。[3]德育课程教学在去功利化过程中还陷入另一困境――道德教育的“精神性问题”。“去功利化”的德育教学大多成了表面化、形式化、简单化甚至平庸化的“生活德育”。这从根本背离了道德和德育的本性。那么,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德育教学应当秉承何种标准的“善”?罗尔斯的正义论是一种可能的选择。
虽然罗尔斯正义论主要讨论的是社会政治问题,但对道德教育同样有着深刻的启示。罗尔斯的正义论集中体现在正义原则上。第一个原则可以概括为平等自由的原则:即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可以概括为机会的公正平等和差别原则的结合。为解决正义原则间的内在冲突,罗尔斯还提出了两个优先规则:自由权优先原则和正义优先效率和福利原则。[4]罗尔斯认为唯有体现公平正义的伦理原则的制度才可能为所有人接受。
正义论视角下的道德教育不仅重视个人自由权等本体性价值,也重视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作用,即重视过程与机会平等。从正义论的角度来看,现代道德教育的伦理取向就是使社会变得公平正义。与功利主义相对应的是人本主义,而以生为本正是新课改的要求。“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将实现我国中小学德育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据此,德育教学应保障受教育者包括自由在内的各种权利的实现以及所体现出来的程序正义和机会平等。显然,正义论视角下德育教学的伦理取向将利他和合理利己统一起来,强调了道德的实践性和“以人为本”,使德育课程更加贴近“大众道德”,更能反映出当前道德教育的需求。
二、目标:“由外而内”转向“自内而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保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纵观我国建国来制定的学校德育目标,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就基本内容而言,是一脉相承的,都呈现出类似的逻辑顺序,即首先强调德育的国家与社会要求,然后才是个人要求。也就是说,德育首先是培养符合国家、社会及他人要求标准的人,然后才是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和心理品质的人。这是一种是“由外而内”的逻辑关系。
这种逻辑结构突出了道德教育的工具性价值,容易导致忽视道德教育的本体性价值。正义论视角下的道德教育取向是通过追求人的自由及过程和机会的公平,进而达到社会和国家的自由和公平,体现为一种自内而外的逻辑关系。这不仅与我国传统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教育目标相一致,且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德育目标逻辑相吻合。以美国为例,全国并无统一的德育目标,但其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追求个性自由、个人发展和自我完善,其德育教学的基本立足点是个人的自由与平等。再以日本为例,其道德目标是“以教育基本法及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根本精神为基准,将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观念贯彻于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具体生活中,为创造有个性化的文化及发展民主社会及国家而努力,进而培养对和平国际社会作出贡献的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以培养作为基石的道德情操为目的”。可见,日本的德育目标也是自内而外地设计的,首先以个人为中心,逐步扩展到与他人、环境、社会、国家的关系。从正义论的视角,当代德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应转向自内而外,即以生为本,注重教育的本体性价值,注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和享用功能;进而实现其工具性价值,即使个体与他人、群体、自然、社会、国家的各种关系能得到协调发展。
三、内容:从以生活德育为中心转向以公民教育为中心
新课改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贯彻新课改的理念,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内容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到初中的思想品德,再到高中的经济与生活、政治与生活、文化与生活,可以说,中小学德育在内容上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将德育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但实践中也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尽管教师组织开展了诸多如收集、讨论、社会实践等与生活相关的活动,但较少关注这些活动对学生道德的影响,使得生活化的德育回到的只是生活事实本身,而不是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从而导致德育教学的随意化甚至平庸化。
正义论视角下的道德教育目标是维持公平正义。因此,在德育内容上,借鉴罗尔斯的正义论,应实现向培养合格现代公民转向。所以,以公民的独立人格为前提,以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础,以合法性为底线的公民教育应是当代德育的中心内容。[5]在美国、日本和香港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公民教育是德育的中心内容。尽管我国已经提出了以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德育主要任务,但公民教育的内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诠释和界定,导致其在目前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够彰显。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公民教育应该是主体性教育,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应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
总之,道德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适用性。因此,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发生重大改变的背景下,道德课程的价值取向、目标、内容也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发挥道德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2]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
[3]钟晓琳,朱小蔓.德育的知识化与德育的生活化:困境及其“精神性”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2(5).
[4]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37.
关键词: 德育工作 课改 社会实践
学校德育工作是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学校的德育工作对保证人才培养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做好中学德育工作,关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关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学德育工作者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但随着时展社会进步,传统学校德育工作思维模式和工作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存在许多切实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一、学校德育工作现状
(一)重视德育工作,德育工作职责明确。长期以来,学校十分注重对德育工作的领导,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成立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德育会议,专题研究德育工作,建立切合我校实际的相应的德育工作制度。学校德育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机构落实、职责明确、措施具体,德育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章循。
(二)重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学校以政教处为德育专职科室,以班主任为骨干,以政治课教师、团队干部为主力,形成了较为得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同时全体教职工密切协作,校内外紧密配合。
(三)丰富德育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德育工作。一是结合学校实际,认真抓好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贯彻落实;二是坚持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中;三是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重点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四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以创建文明学校、文明班级等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五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德育活动。
二、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二是师德师风建设存在差距。部分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表率作用发挥得不好,教师在德育中的榜样示范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三是在关爱学生方面做得不够。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关心、尊重、爱护学生,与学生做朋友,在人格上师生平等相处。在具体工作中,在持之以恒上我们做得还不够。四是各班德育工作针对性不够强。在制订德育工作计划和措施时没有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内容和目标一味求大求全,不讲层次,抓大放小,脱离学生实际。五是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重“教”不重“育”,重理论不重实践,知行脱节,枯燥说教,方法单一,德育效果不够理想。六是德育合力不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统一和协调不够,相互配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德育工作好局面。
三、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针对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保证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到“以人为本,以德治校,质量强校,科学发展”,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冲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改进德育工作方法。
(一)德育工作必须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作为重点任务。中学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阶段,是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德育要紧紧围绕学做人这个重点,抓好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继续克服不切实际的大而空的教育内容和形式主义教育方法,扎扎实实取得效果。
(二)德育教育必须重视实践环节。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实现知和行的统一,是学校德育要达到的最高境界。道德认知教育固然重要,但道德实践环节更为关键。学校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及时对学生进行操行考评等加强道德实践环节,促进学生知行统一。
(三)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创新原则。创新是中小学德育向前发展的动力,是时代的要求。学校德育无论是内容、方法,还是手段都需要不断开拓创新,不能一成不变,停留在一个水平。德育教育在内容上融入时代精神,方法上要有时代特征,手段上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注重调研,特别是对于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在调研基础上,拿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与新办法,这就是创新。有了这样的创新,德育工作才会不断向前发展。
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德是人才质量的灵魂,是人才质量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对“德性”原则尤为关注。因此,怎样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造就和输送合格人才,成为学校、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此,本人以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小学德育目标及大纲要求,把自己在学校德育教学中探寻如何开展青少年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我们最为常见的教育模式。而德育又促进了学科教学的迅猛发展。两者相辅相成。正如赫尔巴特所说的:“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那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渗透于教学,那也只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一著名的“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指出了德育是教学活动的应有之义。而我国已将其贯彻实施于五大课程(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之中,始终坚持在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时机中渗透德育理念。
二、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德育
儿童的思想品德不是生而知之、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各种社会实践与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学校要形成常态的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通过游戏娱乐、学习讨论、参观体念、探访交流等方式,融入社会实际活动中,融入生活,走进社区……通过这样的活动,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家庭责任感,感受集体主义荣辱观,也使孩子们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了文明和谐、科学发展的德育观。
三、在主题活动中深化德育
教师不仅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了一定的德育理论,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一定的德育观。然而,学生性情多变的特性又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常态性和持久性。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继续深化和巩固教书育人的丰硕成果,为深化德育教学保驾护航。如:每个星期,班级都要根据学校教育主题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周或主题教育活动,如勤俭周、卫生周、科学周、互助周、守纪周、国防教育周、礼貌用语周、爱护公物周、助人为乐周、诚实守信周等等,使主题教育活动蓬勃开展、踏踏实实,切实为深化德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在养成教育中依托德育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英国人洛克也认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的确,习与性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铸就一个人良好品格的形成,为健全其人格打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小学阶段是孩子们行为习惯逐渐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要注重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养成教育,围绕儿童的行为品格发展孩子的个性。具体培养卫生习惯(学会饭前便后要洗手)、礼貌用语(学会“您好”、“请问”、“对不起”)、勤俭节约(学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而这些行为活动的过程,又恰恰是德育工作的基本范畴。所以说,养成教育依托德育而形成,德育教学又推动了养成教育的发展。
五、在师德队伍中提升德育
“育人为本,师德为先。”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德水平要与时俱进。教育的过程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前提的,师德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行,关系到教师在学生群体中的形象,影响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局。因此,要不断加强教师的道德教育,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风范,认真在工作中细化育人的行为准则。具体做法有坚持“教师德育例会制度”、坚持每周一次的政治学习、坚持教师进修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坚持经验交流与评优制度等,认真组织“争优创先”活动,大力弘扬“师德为先、爱岗敬业”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忠实履行“人民教师为人民”的神圣职责,使教师的德育水平始终走在学科教学的前列,以至在日常工作中,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祖国的下一代,为国家塑造更多的栋梁人才。
六、在家、校、社区合成一体中拓展德育
成立拦隆口中学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省略)
二、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打造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师生共同发展。要求全体教职工以“思想素质好、师德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知识结构广”为目标,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法规文件,召开青年教师“讲师德,尽师职”座谈会,加大“十四条禁令”的执行和查处力度,让全体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依法施教,严于律己,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拦中教师新形象。
2、以德育人,以德修身,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构建“三结合”的育人网络,队伍建设是关键。我校努力建设一支“一高(高尚的师德),二爱(爱教育事业、爱每一位学生),三强(教育教学能力强、教育科研能力强、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能力强)的德育工作队伍,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起四种德育新理念,即生活的德育观、生态的德育观、关怀的德育观、智慧的德育观。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善于学习、工作主动具有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的德育工作队伍,营造全员育人氛围。贯彻落实《湟中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若干规定》,使全体教师做到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良率为100%。
3、加强师德建设。师德建设的核心就是爱生。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遵循两个原则:尊重信任原则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强调师爱的深层次是理解、尊重和信任学生。认真制订并执行《拦隆口中学师德教育活动实施方案》,《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及加强“廉洁从教”教育规定》的三个文件,与教师签订《教师“廉洁从教”承诺书》,并结合本校实际,围绕诸如:“师德为先、行为示范”、“为师之道大家谈”等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展开师德大讨论。开展“爱与责任”师德征文比赛,整编《爱与师德》论文集,唱响“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赞歌。
4.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一要通过读教育专著、谈实践体会,案例分析和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校本培训力度,积极参加县级以上班主任培训,切实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二要认真做好班主任选聘工作,制定完善更加有效的班主任工作制度和保障机制,提高班主任的待遇。三要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总结交流工作,学校每月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年内举办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为召开全县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选拔推荐人才,提高班主任素质。
三、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及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1、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但往往又是一项较为艰巨的工程,因为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要经历以情感和意志为中介的内在的和外化的两次飞跃。如何让这些行为规范尽快地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把贯彻实施新《守则》、新《规范》作为德育的基础性工作,狠抓精细化管理,通过扎实有效的管理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立规矩,打基础,留痕迹”。制定并实施《文明班级、平安班级评比细则》,对班级工作进行认真全面的考核,根据考核评比结果评选“文明班级”、“平安班级”、“优秀班主任”。建立行政值日、政教处督查和值班教师三结合的检查考核队伍,按照统一要求,对常规工作进行逐日量化考核,每月总结评比。同时,以开展“学规范,争五好”活动为抓手,从起始状态抓起,要求学生做到:“三轻轻”(说话轻轻、走路轻轻、取放物品轻轻)、“三随手”(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水笼头、随手捡拾废纸)、“三个不”(不乱涂乱画、不追逐打闹、不进入网吧)。狠抓以“会预习、会听课、会作业、会考试、会反思”为重点的“五会”学习习惯培养。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加大班干部培训力度,继续执行班级财产自主承包管理制度,并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住校生管理继续执行总楼长、楼层长、宿舍长分级管理制度和年级值班教师就寝检查制度,确保住校学生安全学习和生活。
四、开拓教育渠道,突出教育实效
1、发挥主渠道作用,强化育人功能。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在现代教育中,知识是德育的主要载体,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总是与其学习过程相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形成的,在育人的途径中,课堂教学无疑是最基本的途径。努力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扎实推进德育课程改革,树立“德育即质量”的理念,提高学科德育功能。大力提倡每个课任教师做德育导师,我们教育和引导各学科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树立学科教学德育功能观,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主渠道的育人质量。
2、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让教师成为学生的心理医生。我校继续发挥心理信箱和心理咨询室作用,积极开展“我和老师交朋友”活动,通过当面交谈或书信沟通,让学生向老师们敞开心扉,让老师们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座谈、心理信箱、讲座等多渠道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开展有益身心健康教育。开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诉说,学会自我欣赏,学会尊重他人,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独立的人格。
3、关爱留守、残疾、贫困、单亲家庭学生。近年来,留守、残疾、贫困、单亲家庭学生逐渐增多,成为一群特殊教育群体,为此,我们把“关爱特殊家庭子女”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使之成为提高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实效的有力“抓手”和“突破口”。我们以“同在蓝天下,我们共成长”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富有创意的亲情活动。注重情感关怀,强调人、社会、自然三者相融合,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校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五爱”精神和同情心,教会学生如何去爱别人,如何做人。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能勇于付出,乐于助人,人人争当“爱心天使”。
4、加强法纪、安全教育。学校聘请拦隆口镇派出所所长为学校法制副校长,教导员为法制辅导员,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和辅导员的特殊作用,做到“校园预防”和“社会预防”互相配合。定期进行法律讲座,组织师生观看法制、安全教育录像片,并开展“观后感”作文评选活动,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意识,认识守法光荣,违法可耻,提高遵纪守法的觉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同时,重视日常安全教育,积极创建“平安班级”,做到“人人讲、处处讲、时时讲、事事讲”,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局面。
5、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净化、绿化、美化、教育化。加强环境建设,做到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处场所、每一次活动都发挥育人功能。让学生全员参与,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能力。不断净化和美化校园环境,做到校园有花草,卫生无死角。同时,学校重视人性化教育,充分运用各种校园媒体,如“西纳河广播站”、《拦中政教工作简讯》、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媒体进行精神文明宣传;倡导学生文明上网,遵守网络文明公约,营造高雅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内化素质。广大师生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形成“以德为先,以爱为魂,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
6、开展“踏红色之旅,做优秀学生”夏令营活动。在成功举行两届优秀学生干部参加的夏令营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红色之旅”第三届夏令营活动。要求同学们用自己饱满的热情讲述着一个个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广大学生必将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美德,做一个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7、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为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建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学校、告家长书、家校互访等形式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结合本校实际,以“学会做人”为基本目标,努力推进“我是五好小公民”的德育特色活动。积极开展以“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顺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社会)、“五无”(即地上无痰迹,校园无纸屑,桌椅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为主要内容的实践体验活动。同时倡导全校同学开展献“五心”活动,把“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信心留给自己,忠心献给祖国”。积极拓展活动空间,发挥德育基地的功效,缩短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走进家庭,走入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会、领悟,从心灵深处去感染、熏陶、引导学生。
8、积极创建以未成年学生不良行为纠错及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德育特色学校,以环境育人、活动育人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每周一早读时间严格规范地举行以年级为单位的升国旗仪式和国旗下的讲话活动。努力做到班班有歌声,继续做好各级优秀班主任、先进德育工作者、各类优秀学生的评优选先工作。
五、扎实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