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言表达方式

语言表达方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语言表达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语言表达方式

语言表达方式范文第1篇

在护理工作中,语言是护士与患者互相交流的工具。护理人员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可引起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所以,在护理工作中,语言使用不当,会危害病人的健康及预后,因此护理人员的语言表达方式与表达时的语气,会使病人在和医护人员接触中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处于配合治疗的最好心理状态,加快疾病的恢复。

1 不同病人的语言表达方式

1.1 掌握病人心理状态,以亲切、关怀的语言疏导病人的心理郁结。

病例介绍:患者,女,43岁,诊断为神经性头痛,该病人患病4年,在其他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来我院治疗,通过交谈发现病人的疾病与她的思想负担过重有很大的关系。经我们的护理人员多次关心的询问她才说出其中的原委。自己在工作中出现差错而待岗,家庭生活不和谐,心理上压力很大,心情郁闷,有时有轻生的念头及其他不理智的想法,以至于抵消了治疗效果。针对病人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多次主动与她接触,交朋友,并以亲切、友爱的语言同她交谈、疏导、劝慰。并向她列举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并启发她要发挥自身的特长和有利因素,去改变自已的困境。同时又教她治愈头痛的自身调理方法。增强信心,通过一段时间心理上的帮助与疏导病人觉得医护人员如自己的亲人一样,值得信任。很快恢复了身心健康。

1.2 对于某些病运用尊重性的语言,让病人感到被尊重,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护理人员同病人的交谈是一种心理治疗与心理护理的手段。因此,要体现护患双方在人格上的平等。对贫困、离异妇女及无人陪护探视的孤寡老人,尢应以更加热情服务态度,在语言上应注意病人的忌讳。尊重病人的人格,尤其是患了“难言之隐”的病人,语言应持无贬低之意。因为你对待的是一位病人,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上,让病人觉得被理解,不被歧视,使病人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治疗。

2 小结

语言表达方式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日 省略表达方式 比较 研究

一、引言

省略表达方式是指说话者为了表达简洁或其他需求,在一定条件下省去一个或多个句子成分,不影响句义的表达。中日两国语言中使用省略表达方式的目的大体是一致的,但是受本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具体的省略方法各有不同。通过对省略表达方式的比较分析,可以窥见两国社会文化的特征。日语同汉语相比,经常使用省略表达方式,从日本人的思维来考虑,用尽可能少的语言来使说话双方心灵相通,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即“言不尽而意无穷”,这种“以心伝心”的沟通方法颇受日本人的青睐,被他们视为最高的交流境界。因此,省略表达方式在日语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汉语中也存在着省略表达方式,在汉语中经常省略前文所说过的内容,避免谈话的重复冗长。相对于日语注重形式的协调,汉语不拘泥于语言的形式,只要意思传达出来即可。本文旨在对汉日语言的省略表达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并进而尝试对省略表达方式中潜在的社会文化进行分析。

二、省略表达方式内容的比较

(一)主语或人称代词的省略

很多语言学者对日语中主语的省略抱有浓厚的兴趣,因为这一现象无论是在书面文字中还是日常会话中,出现频率极高。另外,日语中动词主观性很强,即使省略主语,句子的意思也是可以理解的。

(1)A:あのさ、先週沖縄へいってみた。 B:あ、そう。で、どうだったの。

(2)鈴木と申します。よろしくお願します。

(3)雨が降りそうだから、傘を持ってあげましょう。

(4)この夏は海岸へ行こうと考えます。

这四个例句在汉语中应该如下表达:

(5)A:那个,我上个星期去冲绳了。

B:哦,这样啊,怎么啦?

(6)我叫铃木,请多多指教。

(7)好像要下雨了,我把伞借给你吧。

(8)今年夏天我想去海边。

从以上例句的对比可以看出,这四句在日语中全部省略了主语,但是汉语中是无法省略的。例(1)省略了主语“わたし”,如果直译成汉语就变成“那个,上个星期去冲绳了”,会使得听话者感到莫名其妙,所以需要加上主语“我”。例(2)是日语敬语的一种,自谦语的表达,“と申します”是自谦的说法,所以即使不加主语,听话者也能明白。例(3)是日语中某人给某人某物这种授受关系的表达,对人称代词有固定的规定,也就是“「第一人称が第二、第三人称にしてやる(あげる、さしあげる)「第二、第三人称が第一人称にしてくれる(くださる)「第一人称が第二、第三人称にしてもらう(いただく)”,所以只要有授受助动词出现,主语的人称代词即使不出现也可以理解。例(4)是表达主观思想的句子,主语是“わたし”,根据日本人的说话习惯,在表述自己的事情时,一般可以省略主语。

当然,汉语当中也有省略主语和人称代词的情况。

(9)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副清美的图画!

(10)给孩子找个老婆,能报上小孙子,就好得没底啦!

例(9)和(10)是表达自己所想的事情,主语即第一人称“我”,因而主语即便被省略也不影响意思的表达,这个省略方式和日语是基本一致的。

(11)几时到的?好久不见啊!

(12)吃了吗?最近生活怎么样?

例(11)和(12)都省略了主语,也就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由于发生在两个人的会话当中,即使省略了主语,听话者也能知道指代的是自己。

(13)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在古代,秦朝之前没有出现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在这种情况下,遇到第三人称代词要充当主语的时候,往往采取两种处理方法,或者用名词充当主语,或者直接省略主语。

从以上分析来看,汉日两种语言都有省略主语的表达方式,但是相较于汉语,日语的主语省略使用频度高,且范围广泛。一般来说,主语是构成句子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但日语中频繁省略主语,不得不说这与日本人的思想中主体意识薄弱,甚至主体性的薄弱有关。

(二)谓语的省略

所谓谓语,是对于主语进行解释说明的部分。世界上无论何种语言,谓语的重要性是无须赘言的。日语虽然被称作是“以谓语为中心的语言”,但从实践调查来看,在影视剧的台词、小说中的会话、谚语、新闻标题或日常谈话中,谓语是经常被省略的对象。

(14)お客様、どうぞこちらへ。

(15)スポーツで国民の心を一つに。(朝日新闻 2010年)

(16)星に願いを。(电视剧名)

(17)健康は足の裏から。

上面的四个例句都是以格助词①结句,省略了之后的谓语内容。这是因为只要文中出现了格助词,后面跟随的是哪个动词也就可以被理解,即使不说完整也无妨。日语中的格助词有着特殊的语言机能,它附在名词之后,可以表示词与词的关系,指示词语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格助词之后接的是动词,这些动词大多数担当起文章的谓语部分,因此可以被省略。汉语与日语分属不同的语系,日语属黏着语,助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汉语起作用的是词语的语序,所以在汉语中没有类似的省略表达。

(18)古池や蛙飛び込む水の音

例(18)是日本有名的俳人松尾芭蕉的千古绝句,这个俳句是由“水の音”这一名词词组结句。整句表达出一个幽静的池塘,青蛙跳入水中,这一瞬打破了周遭的寂静的主题,其中省略了一部分内容,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语句。

语言表达方式范文第3篇

一、破译语言文字密码,打破语言发展瓶颈

小学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和时代气息。文本精妙的语言形式是作者准确地表情达意的载体。所以,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应为语言形式。教师应带领学生破译语言文字的密码,体会作者表达方法,最终打破学生在语言发展方面的瓶颈。

1.体味意味深长的标点

标点不是无情物,它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情感载体,参与情感表达。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一言语形式的作用。有时我们只要抓住小小的标点符号,就能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其中的真味。

《穷人》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顿也好!”

师:请默读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

生:文中使用了许多的“?”、“!”和“……”。

师:请再仔细读读这段话,你能从这些标点符号中读出桑娜哪些心理活动?

生:紧张、激动、担忧、害怕、坚定……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桑娜,当你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你会担忧什么?试着把第一个省略号补充完整。

……

师:原来桑娜担忧的是孩子和丈夫。那她又害怕什么?又是什么让她如此坚定呢?这两个问题你们小组自己讨论解决,试着把后面的几个省略号加以补充。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师:请你们抓住标点符号,读出桑娜复杂的内心。

(学生试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师:作者只用几个特殊的标点符号,寥寥几笔,就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写出来了,不愧是擅长描写心理活动的大师。

师:请你也试着描写一段心理活动,适当运用各种标点符号。

……

本环节教学聚焦于桑娜抱回孩子“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关注问号、感叹号和省略号,尤其深入叩击省略号的内涵,分层辐射课文内容,让学生走进桑娜矛盾的内心世界,体会她的善良,学习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是简约而不简单。

2.关注点睛传神的字词

把字词孤立地看,大多平淡无奇,但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却能灵动起来。

如,《与象共舞》中有这样一句话:“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悠然而去”一般用于人的身上。此处,用于描写笨拙的大象,便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新鲜感,让人眼前出现一幅幅画面,产生丰富的遐想:大象会是怎样摇头晃脑,怎样甩着它的大鼻子,怎样随心所欲地卷着皮鞋……于是,读者在不经意间也会扑哧一笑:原来笨重的家伙也会这样“调皮”。教学时,我们可以紧紧抓住“悠然而去”,感受词语的画面,体会作者用词的新鲜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并让学生领悟词语的感彩,可谓“一词入手,百味皆生”,让人回味无穷。

3.发掘精彩典范的句段

文本中蕴藏着许多精彩典范的句段。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中,要给足学生时间,实现学生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让他们在最真实的状态下阅读,从而学习教材的表达方法,提升学生言语能力。

例如,《触摸春天》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盲童安静拢住一只蝴蝶,创造了一个奇迹。为了帮助学生领会作者写奇迹的表达方法,掌握这一言语形式,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在词句中感悟奇迹后,展开这样的教学——

师:作者是如何把安静拢住蝴蝶这一奇迹写具体的?(课件出示)

(学生交流)

师:是的,作者运用了一系列表示连贯动作的词语,还在这些词语前加上修饰词,把安静拢住蝴蝶这一奇迹写具体的。

师:让我们学习作者的写法,运用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语,并在动词前加适当的修饰词,写写安静创造的更多的奇迹。可以写嗅闻花香,也可以是抚摸枝条,还可以写聆听虫鸣……

4.抓住独具匠心的布局

文章的布局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进行的合理安排,充分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揣摩这些独具匠心的文章布局,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文章的主旨,更能为学生在今后习作中布局谋篇提供多种蓝本。比如,《桥》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布局独具匠心、新颖独到。老汉和小伙子之间的关系在文章的前半部分一直没有捅破,直到结尾处才交代:“她来祭奠两个人,她的丈夫和她的儿子。”原来,老太太不仅失去了丈夫,还失去了儿子。读者为这悲烈的结局而痛心的同时,更为老支书的崇高品质深深震撼:原来老支书从队伍中揪出的竟是自己的儿子!他为了保护村民,不惜牺牲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为了保护儿子,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大的形象赫然屹立于学生面前。教学时,先让学生改变文章原来的叙述顺序来进行理解;然后再加以比较,感受文章的独特布局所带来的悬念和感染效果;最后模仿小说布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比较品评语言文字,促使语言表达内化

比较品评语言文字,是让学生关注语言形式,学习表达方法的有效措施。这一方法能让学生感悟语言之精妙,体会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并产生这样的想法:在习作中我也要写出这样的词语。教师可以通过增减文字、变换语序、替换文字等方法让学生比较品评语言,促使学生语言表达的内化。比如,《猫》中有这样一段话:“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教学这一句时,我出示以下句子:说它贪玩,的确是,要不不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比较,感悟到同是写猫的贪玩,写法稍有不同,但表达的情感却截然不同:加上语气词写出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后者却写出对猫的责备。

又如,《慈母情深》中有这样一段话:“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先将“我的母亲” 拿到整个句子的前面,让学生比较阅读;然后,在句子中只用一个“我的母亲”,再进行比较阅读。这样,让学生明白作者反复强调有什么目的。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比较,从中感悟到母亲的辛劳与疲惫,感受到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爱。教学到这一段:“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引导学生思考:“立刻”的近义词有哪些,这里可以换成这些近义词吗,为何连用四个“立刻”, 这种重复的用词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明白了“立刻”一词不但没有重复之感,而且将母亲争分夺秒工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想象语言丰厚的内涵 ,习得语言表达技巧

教师应引领学生运用自己的直觉、情感、想象等因素,触摸词句的温度,丰厚语言内涵 ,让言语形式的习得过程有如大雪无痕般的自然、顺畅。例如,《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有这样一句话:“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教学时,我抓住“大雨没喘气”展开教学:

师: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象?

生1:大雨面目狰狞,冲毁了房屋,淹没了田地,使村民家毁人亡。

生2:大雨顾不上喘气,一心只想着报复那些乱砍滥伐的村民们。

师:作者是怎么做到把大雨写得那么可怕的呢?

生:作者把大雨当成一个魔鬼来写。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想象说话,丰厚 “没喘气”一词的内涵,不仅领悟到“没喘气”之意,更是体会到了拟人手法表达之生动,在不着痕迹中自然习得表达的技巧。

四、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迁移文本表达方法

阅读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学生能运用课内习得的文本言语形式,在生活中进行交流和沟通,在习作中灵活运用,实现语言的意义和价值,让语言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迁移训练可分以下几个环节:首先,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在感悟的过程中探究言语的表达方法。其次,教师拟定文本句型,让学生运用这一句式仿说仿写,初步掌握这一言语表达形式。最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思维,自由创作,追求新的突破。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习得文本的表达方法,训练时可以先仿说仿写,再自主表达。

例如,《猫》第一课时的教学,我分以下三步进行:一是学习第一节,感悟猫性格的古怪。小组合作,探究出作者最突出的写作方法是采用这样的句式写猫性格的古怪。出示:

二是运用以上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习得这样的言语表达形式,进一步感受猫的古怪性格。三是学会自由表达。课后运用这一言语形式写一写其他小动物的古怪性格。

又如,教学《落花生》一文,在学生明白作者借落花生的可贵特点,比喻人要做有用的人,这种“借物喻人”的写法后,我先出示以下练习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

然后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运用本课习得的“借物喻人”的手法,描写一种事物。

语言表达方式范文第4篇

Zhang Li

(Weinan Teacher College,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 本研究基于中美英语报纸社论体裁语料库,对比分析中国英语使用者与英语本族语者的立场表达方式。研究发现,中国英语使用者与英语本族语者在使用英语表达作者立场时在人称代词、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和立场副词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 corpus-based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horial stance between Chinese user English and native speaker English in the genre of editori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ces exist in the frequencies of the subcategories of authorial stance in terms of pronouns, modal and quasi-modal and stance adverb.

关键词: 英语社论 立场 人称代词 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 立场副词

Key words: English editorials;stance;pronouns;modal and quasi-modal;stance adverb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317-02

0引言

近年来,语言学界开始日益关注说话者和作者传达个人情感和评价的语言手段的研究。此类研究的术语不尽相同,其中包括“评价(evaluation)”(Hunston & Thompson,2000)、“可证性(evidentiality)”(Chafe & Nichols,1986)、“遁言(hedging)”(Hyland,1996)、“情态(modality)” (Stubbs,1986;Halliday & Matthiessen,2004)以及“立场(stance)”(Barton,1993;Beach & Anson,1992;Biber & Finegan,1988,1989;Biber,2006),等等。其中,Biber等人提出的“立场(stance)”概念及其研究成果最受关注。

立场是作者或说话者对于信息或命题内容公开传达的态度、情感、判断或承诺(Biber & Finnegan,1988)。研究表明,表达立场的手段主要是词汇语法手段。Biber(2006)指出这些手段包括:情态和半情态动词(modal and semi-modal verbs)、立场副词(stance adverbs)、that补语从句、to引导的补语从句以及立场形容词/名词补语从句。国内外已有针对立场的研究(Biber,2006;赵晓临,2009等),但是英语新闻语篇中立场表达的研究以及新闻语篇立场的对比修辞研究似乎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就中美两份英语报纸China Daily和New York Times中的社论体裁进行立场表达的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中国英语与美国英语在立场表达方式上是否存在差异性,为中国英语教学提供启示,以及以期加深对中国英语变体的理解。

1研究回顾

立场研究的热点之一是立场副词的研究,如Biber (2006)和 Conrad & Biber (2000)将立场副词分为“认识(Epistemic)”、“情态(Attitudinal)”和“方式(Style)”三个子类。赵晓临(2009)对比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 (CLEC)与英、美英语语料库 FLOB和 Frown中的立场副词使用。其结果表明立场副词子类的频数与英美语言母语使用者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中国学习者英语所用立场副词在小句中的位置分布及其搭配序列更显示出其作为中介语的独特特征。国内立场研究的最新成果任关于及英语学习者立场表达,如刘小燕(2007)对比研究了中国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作者立场表达方式,其研究结果发现中、 美大学生在议论文中使用构建作者立场的主观和客观表达方式上,并不存在显著的数量差异,但是表达方式在中、 美大学生的议论文中的功能有不同之处;陈建生和张燕(2010)将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四、八级考试试卷中写作部分与英美报刊评论性文章中的立场副词进行对比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在使用立场副词的总频数差别不大。但是,认知立场副词过多使用;态度立场副词、言语风格立场副词以及副词的使用种类与英语本族语者相比过少使用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立场副词在句中的位置存在差异。

2研究方法及语料

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采取中介语对比分析的方法,描述社论体裁中国英语的立场表达特点。立场表达实现的手段和方式不尽相同,其中主要手段是词汇手段。我们根据前人的研究选取立场表达的常用词汇进行词频统计,其中包括人称代词、情态动词和立场副词(Biber,2006;赵晓临,2009;陈建生和张燕,2010)。

本研究的语料来自于China Daily(CD)和New York Times(NYT)的网站社论体裁,时间为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共4个月的社论。总字数为246,771个单词,其中China Daily为84,190词,New York Times为162,581词。

3结果与讨论

立场表达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的人称代词的频度统计见下表(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除了人称代词we的使用情况外,人称立场的频数在NYT语料库中皆多于CD语料库。其中代词it在两个语料库中的频数最高,分别达到874个(NYT)和848个(CD)。值得一提的是,人称代词I和she在CD语料库中几乎没有出现,you的使用也相对稀少。此情况在NYT语料库中也是如此。但是,形成极大反差的是人称代词he的使用。代词he在CD语料库中仅出现53次,而与此相比,he在NYT中则有高达403词的标准频数。从结果可以看出,两类英语变体中的人称代词使用体现了社论作为评论性文体的客观性,其表现在大量使用第三人称代词,尤其是第三人称代词指事指物的it的大量使用;以及较高频度的we的使用。但是,相对而言,中国英语使用者在社论体裁中表达立场的人称代词使用较为单一。

表达立场的情态和半情态动词的选择是基于Biber(2006)的选取和分类,其频数统计见表3。Biber(2006)将立场表达的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分为三类并分别列举:

①可能性/允许/能力:can,could,may,might

②必要性/义务:must,should,(had) better,have to,got to,ought to

③预测/意志:will,would,shall,be going to

从上表可以看出,CD语料和NYT语料关于表达立场的情态动词的使用偏好存在显著差异(表4):CD社论较多的使用可能性的情态动词表达立场,其次为预测性的情态动词,最后是必要性的情态动词;而NYT社论则较多的使用预测性的情态动词表达立场,其次是可能性的情态动词,最后是必要性的情态动词。出现此种情况可能与中国英语使用者的母语有关,汉语倾向更多的使用不确定性的词汇表达。过多的使用可能性的情态动词表达立场同样也反映出中国英语变体在使用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表达立场时的手段不丰富性。

立场副词是立场表达方式的较为常见和丰富的手段之一。不同的体裁,学者对于立场副词的界定和使用不尽相同。本研究所选取的立场副词参照陈建生和张燕(2010)的研究,其分类如下:

立场副词:

(1)认知立场副词(Epistemic stance adverbs)

a. 显然性副词(Evidentiality adverbs):apparently,evidently,plainly

b. 确定性副词(Certainty adverbs):absolutely,actually,admittedly,basically certainly,clearly,definitely,fundamentally,genuinely,indeed,inherently,naturally,obviously,ostensibly,positively,really,surely,truly unambiguously,undoubtedly,unquestionably

c. 回避式立场副词(Hedging stance adverbs)

①可能性副词(Probability adverbs):arguably,perhaps,presumably,likely,possibly,probably maybe,potentially,supposedly,tentatively,

seemingly

②不定期频度副词(Adverbs of indefinite frequency):commonly,frequently,generally,infrequently,normally,occasionally,often,rarely,seldom,sometimes, typically,usually,

③不定期程度副词(Adverbs of indefinite degree):considerably,dramatically,fairly,greatly highly,largely,mainly,markedly,moderately,

mostly,primarily,partially,partly,predominantly,principally,quite,rather,reasonably,relatively,significantly,slightly,somewhat,strongly,substantially,widely

④近似性副词(Approximative adverbs):about,almost,approximately,around,closely,essentially,justly,nearly,virtually

(2)态度立场副词(Attitudinal stance adverbs)

a.情感性副词(Affect adverbs):favorably,fortunately,frankly,interestingly,ironically,quietly,surprisingly,unfortunately,uninterestingly

b.评价副词(Evaluation adverbs):adequately,appropriately,correctly,crucially,importantly,inadequately,inappropriately,inevitably,logically,necessarily,objectively,overly,properly,remarkably,severely,significantly,successfully,sufficiently,typically,understandably,unexp

-ectedly,unnecessarily,wrongly

(3)言语风格立场副词(Style-of-speaking stance adverbs):briefly,broadly,generally,hopefully,ideally,metaphorically,seriously,simply,specifically,strictly,technically

从表5可以看出NYT和CD语料库中的认知立场副词使用频数最多,这也吻合Biber等 (1999)和 Biber(2006)对英语母语者语料的调查结果。在两个语料库中,认知立场副词、态度立场副词和言语风格立场副词的使用频数皆呈递减趋势。并且,相比NYT语料,CD语料中的三类立场副词的使用频数都相对较多。但是,从立场副词的子类来看,两个语料的使用偏好不尽相同(表6)。虽然两个语料中显然性副词和情感性副词都过少使用,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在表达可能性态度立场时NYT则较CD语料显著增多。然而,相反的是,评价性副词在CD语料中出现的频数竟是NYT语料的近1.5倍。我们认为,造成我国英语使用者者和本族语者立场副词的使用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

4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中美报纸英语社论体裁的立场表达使用频数,发现中国英语使用者与英语母语者在人称代词、情态动词和半情态动词和立场副词三类立场表达方式上都存在显著差异性。这些差异性表现为:一、中国英语使用者的立场表达词汇-语法形式单一;二、中国英语使用者的立场表达词汇-语法手段相比英语母语使用者过度集中某类词汇。

参考文献:

[1]Barton, E. Evidentials, argumentation and epistemological stance [J].College English, 1993, 55: 745-769.

[2]Beach, R. & C. M. Anson. Stance and intertextuality in written discourse. Linguistics and Education, 1992, 4: 335-357.

[3]Biber, D. University Language: A Corpus-based Study of Spoken and Written Registers [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6: 87-131.

[4]Biber, D. & E. Finegan. Adverbial stance types in English [J]. Discourse Processes, 1988, 11(1): 1-34.

[5]Biber, D. & E. Finegan. Styles of stance in English: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marking of Evidentiality and affect. Text, 1989, 9: 93-124.

[6]Biber, D., S. Johansson, G. Leech, S. Conrad & E. Finegan.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M ]. Harlow: Longman, 1999.

[7]Chafe, W. L. & J. Nichols. Evidentiality: 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 [M]. Norwood, N. J.: Ablex, 1986.

[8]Conrad, S. & D. Biber. Adverbial marking of stance in speech and writing [C]//S. Hunston & G. Thompson.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56-73.

[9]Halliday, M. A. K. & M. I. M. Matthiessen.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 3rd Ed.) [M]. London: Hodder Arnold, 2004.

[10]Hunston, S. & G. Thompson.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0.

[11]Hyland, K. Writing without conviction? Hedging in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s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6, 17( 4): 433-454.

[12]Stubbs, M. A matter of prolonged fieldwork: Towards a modal grammar of English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6, 7(1): 1-25.

[13]赵晓临. 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中的立场副词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5):54-59.

语言表达方式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识划分标准;表达/掌握矩阵;非波兰尼隐性知识;知识生成转化路径与方式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2)03-0005-04

一、隐性知识的三种界定

(一)隐性知识界定存在的问题

英籍犹太裔学者波兰尼(Michael Polanyi)于1958年在《个人知识》一书中,首次将知识划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和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他认为“人有两种类型的知识,没有被表达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比如我们在做某件事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1];其后,因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内弘高(Hirotaka Takeuchi)于1995年出版的《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2]一书成为“经典之作”(德鲁克的评价),而致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间的相互转化成为知识管理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然而,学术界对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二者的含义和范围始终没有统一的界定,这必然导致对所谓隐性知识的相关研究陷入混乱状态[3]。

考察一下学术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哪个学科,某个学术概念的首创者对该概念的界定或者由本人修正、完善甚至扬弃,或者被他人修正、完善甚至革命。例如,微积分中的极限概念[4],托马斯?库恩的范式概念[5],惠更斯的光的波动概念[6],牛顿的时空概念[7],欧几里得的平行线公设[8]等。因此,我们不必拘泥于波兰尼、野中郁次郎或者其他大师级学者关于隐性知识的界定,而应该把握隐性知识概念的实质和中文语境中的表达习惯,重新界定并解释隐性知识。

(二)划分显性/隐性知识的三种标准并不一致

学术界通常认为,著名学者使用了“已表、易表、可表”三种标准来划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9]。例如,德鲁克(P.H.Durcker)使用“可表的标准,即某项知识是否可以用系统的语言或编码化方式表达出来”来划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10];野中郁次郎却用“易表的标准,即某项知识是否容易用系统的语言或编码化方式表达出来”来划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2];波兰尼则使用是否已经被表达的标准来划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1]。我们认为,这些标准并不一致,甚至不是自洽的标准。因此,应该深究其间的相互关系和每种标准的内在一致性。

(三)三种划分标准构成递阶三层关系

如果依据中文语境中“已表、易表、可表”三个词汇的中文语义,显然只有“可以表达的知识”才谈得上“容易与不容易表达的”问题;而且从目前来看,只有“容易表达的”知识,才会含有“已经表达的”和“尚未表达的”这样两种状态;而那些被认定为“不可以表达的知识”,即德鲁克意义上的隐性知识,已经谈不上“容易表达”还是“不容易表达”的划分了。至于野中郁次郎认定的那些“难以表达的知识”,即野中意义上的“隐性知识”,至少从目前来看,应“尚未表达出来”。因此,本文认为,“已表、易表、可表”三种标准划分出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是不一致的,而是如图1所示的递阶三层次关系:即德鲁克划分中的显性知识中包含着野中郁次郎划分中的隐性知识,而野中郁次郎划分中的显性知识中又包含着波兰尼划分中的隐性知识。

图1 三种显/隐性知识标准中的隐性知识无论是波兰尼隐性知识,还是野中隐性知识,都是容易理解的。而德鲁克隐性知识是否真正存在,就远远不是那么清晰可辨与容易理解的了。不过,德鲁克隐性知识的确存在。例如,大爆炸理论认为,目前人们所认识的宇宙开始于18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那么,那次大爆炸以前是什么状态呢?对此,科学一无所知,而且可能永远是一无所知。不仅如此,对于大爆炸之后的最初的1%秒内究竟是什么状态,科学也是一无所知。因为,那时的温度超过摄氏10000亿度,电子、质子和其他粒子根本不能存在。人类迄今还没有任何一门已知的科学可以描述如此高温状态中的现象,人们只能将其归之为一种“纯能量”状态,是一个充满电磁辐射的致密的宇宙。其实,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彼得?拉塞尔在其《觉醒的地球》一书中的上述表述本身也是值得商榷的:连电子等基本粒子尚不存在的状态下,真的存在电磁辐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波兰尼划分的疏漏及表达/掌握知识矩阵的建构

(一)波兰尼划分的疏漏

如前所述,波兰尼认为“人有两种类型的知识,没有被表达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比如我们在做某件事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1]。由这一界定可知,波兰尼本人的知识观存在内在矛盾。因为,当他从内涵上下定义时,是基于“某项知识是否已用编码化方式表达出来”予以判定的[1],他把已表达的知识称作为显性知识,而将尚未表达的知识称作为隐性知识。但是,当他从外延上例示隐性知识时,并没有坚持上述单一的已表标准,而是下意识地又增加了一个“掌握”或“不掌握”[1]的标准。换言之,他使用的是双重定语,即“没有被表达的做某件事的行动中所掌握的”标准。在中文语境中,这就意味着既有可能存在着没有被表达的做某件事的行动中未曾掌握的知识,也有可能存在着已表达而未被掌握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