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教学研究

中学教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学教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学教学研究

中学教学研究范文第1篇

一、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音乐的需求是人的本能,都说每个人都有成为音乐家的可能。记得我当我担任一个班的音乐教学法时,在第一堂课我都会问学生:“你们喜欢音乐吗?”学生总是开心地回答:“喜欢!”我又再问:“那你们觉得音乐是怎样的?”学生说“就是唱歌。”那接着我就会请学生自愿上台为大家表演唱一首,可几乎没有学生敢单独上台演唱。因为大部分学生都缺乏信心,认为自己的嗓音不好,唱得也不好听。他们大部分所理解的音乐就是唱歌。在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之下,音乐课的设置一直都是可有可无,偶尔的音乐课也是让学生随意唱几首歌,场面开心,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学生大都由着自己的性子唱,不懂科学用嗓,合理用声的方法。由此可见,学生心中没有自信心,主要还是缺乏对声乐学习的认识。为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重点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让学生明白:1.虽然每人人的嗓音好坏有天生的原因,基础存在着差异,但只要经过认真、勤奋地训练,都可以很快地改变原状,并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2.不管自己用的是何种唱法,或者演唱各种不同类型的歌曲,都需要运用正确的声乐技巧和方法,这样才会对自己的演唱提供帮助,使演唱更好听,更完美。3.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歌唱家,这也不是我们音乐课的目标,我们只是希望通过声乐课的学习,让你把想唱的歌唱得更动听,把想表达的情绪表达得更到位。事实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后,学生对声乐课越来越有兴趣,对于有点枯燥的练嗓教学也不觉得无味,每次掌握了一点声乐的技巧,他们都非常开心。后来,我再邀请学生自愿上台表演,大家都争先恐后要求自己单独演唱,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辅导。这种浓郁的学习气氛使我的课堂轻松愉快,让我发现声乐基础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从声乐训练的基础抓起,注重听觉、音准训练、培养节奏、感知能力

多数女生在训练的初期,在真假声的过渡上非常困难,存在着明显的真假声,训练中由中声区进入高声区时,常常挤紧喉头喊出高音,这种声音不仅音准偏低,而且音色欠美,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用小声哼鸣,注意音准,并在哼鸣的同时嘴巴做任意咬字动作,而不影响哼唱,把声音由上向下叹唱为好,不脱离呼吸,演唱时在换声上多下工夫,最终解决了真假声混合及音准问题,调整了声音平衡,找到了歌唱的整体感觉。声乐课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重要,要多用亲切、生动的形象的语言,这样更能启发学生。比如有的学生咬字不清晰,就要启发学生注意用舌尖、唇尖、齿尖结合发声。我就说:“你是一只快乐美丽的百灵鸟,请用你灵巧的小嘴唱出来,啊,你的歌声多美呀。”多与学生交流,把声乐教学中的神秘复杂技巧问题以直观、形象简单化的方法教授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宽松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能持久的保持兴趣,增加信心。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该的朋友,因为歌唱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所以在课堂上我从不板着脸和学生说话,对于学生的错误也是委婉的指点,让学生始终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使学生知道最好的歌唱状态应该是舒展、自然、优美的。

三、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中学教学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化学;教学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上的很多的事物都在进步,当然这也包括人们非常重视的教育。从几千年前开始,我们就开始有了教育,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一直在不停的进步。直到出现了电子设备和信息技术,我们的教育彻底走向了一条新的道路。信息技术的应用方便了很多学科的课堂教学,尤其对于化学这种抽象化的学科。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化学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也充满了学习的兴趣。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作为教学的基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准备充足,才能在课堂上绽放光彩。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准备时获得大量的知识呢?这时候计算机就是一个很好的帮手。我们运用计算机来采集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并且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化学教学设计带给自己教育的灵感。在网络中取其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化学教学课堂的设计。

2、教学过程

在化学教学中,教学过程是最重要的部分。在学生学习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时,需要为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在以后的测验中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那仅仅靠老师的形容和讲解,很难让学生们对这些抽象的概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甚至会使学生对化学感到厌倦和困惑。但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图像和声音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其对这些枯燥的概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同学们不仅不会枯燥,相反会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创设情境

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通过将教学知识与图像、动画、声音相结合,制造出一种愉快氛围,让学生快乐的参与进去。传统的教学课堂以教师的说为主,很难为同学们创设情境,就算是通过语言的描述创设出情境,学生们也不容易融入进去。所以信息技术的出现,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高科技技术可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化学中的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以理解,计算机可以以一种幽默的表现形式,将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结构生动的呈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创设出一条捷径。

4、帮助总结

计算机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板书简化成一个课件。在以前的化学教学中,如果遇到复习,就会产生大量的板书,这个时候会消耗一节课甚至几节课的时间来板书复习资料。而且板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化学现象很难达到清晰明了的要求,学生看着满黑板的知识点,很难有心情参与到复习中。然而多媒体可以将所有的复习资料整合到一起,便于学生整理。也可以制作化学知识的素材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知识分类,提高复习效率。

5、检测反馈

想要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方法是及时的反馈,及时的改正。计算机的知识储量较大,分析能力较快,利用这个优点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通过计算机建立中学化学的考试系统,在学生每次回答问题的时候,及时发现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建议。教师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了解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的不足。计算机还可以分析学生每次回答试卷的情况,找出学生在哪个化学反应或对哪个物质的理解有问题,在下次训练时多侧重于学生易错的地方。这样可以满足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大大的提升学生的进步空间。

二、信息技术的使用在化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尽管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只是作为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并不能完全的替代了教师的存在。所以在这个计算机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合理的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融入到中学化学的教学中,才是真正能够帮助学生进步的关键所在。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一下两点。

1、多媒体技术不能取代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师与多媒体技术的相互融合,既不能没有多媒体的辅助,也不能失去教师的引导。在多媒体技术出现后,存在部分教师产生了这样的观点,他们觉得只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省去一切的教学步骤。但这样往往使他们丢失了一个作为教师的义务,从教学的引导者变成了旁观者。化学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播放动画,学生很难从那些琳琅满目的图画中找到哪些才是学习的重点,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很难使学生得到提高的。

2、不要用信息技术取代实验

信息技术是可以帮助教师完成很多教学中很难完成的事情,但同时化学又是一门需要实验的课程。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得以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无论信息技术多么的强大,都不应该为了方便,简单的通过为学生播放视频来达到实验的效果。在遇到化学实验时,我们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亲自观察实验现象,这样才能使他们对化学反应现象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但如果是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实验,由于条件限制难以亲自实验的,这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帮助达到实验效果。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教学成了一把双刃剑。只有合理的、正确的处理教育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得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李萌 杜雪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高荣林《现代教育技术》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学教学研究范文第3篇

一、理顺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认知

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由于受到自身专业学习和体育观的影响,对于体育学习的认知存在着一定误区。认为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是自身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安身立命的技能,而体育学习对于自身工作等方面的影响相对较小,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愿意进行体育学习,在课上表现出懒散,学习态度差等现实情况。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社会因素,也存在着很多自身体育观念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学习的有序进行。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梳理,理顺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认知,让其认识到工作固然重要,但是没有一个很好的身体作为保障,工作和生活都会陷入困境,影响正常生活和总做的开展。

二、加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硬件设施的投资建设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在日后进入社会后的实践能力,很多学校均采取了加大实验室设备建设,加大学校实验器材的采购,以更好的保障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教育部门每一年给学校的经费相对有限,而学校将有限的经费过多的投入到现实的职业设施的建设上面,因此,在当前很多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设备相对于一些传统的初高中存在很大缺陷,已经远远落后于其他学校的发展。陈旧的体育器材,落后的体育场地,在现实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很难激发出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热情,很多学生仅仅是在学习过程中走形式,不愿意投身于现实的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展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实状况,更好的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保障现实体育教学的有序开展,需要职业院校正视当前蓬勃发展的学校体育状况,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建设与改善现有体育器材,兴建一些相对前卫且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热情的体育锻炼场所,来更好的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和锻炼热情的培养。

三、加强职教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素养

如今很多职教中学过于迷恋学生成绩的体育,而忽略了职教中学体育教学的有序开展,更加疏于对学校体育教师工作的监督与管理。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部分体育教师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工作态度不端正,对于体育教学的地位与意义认识不清楚,在授课中存在着不端正、教学不认真等现实状况。在职教中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的效果必须很好的落实在学生身上,要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了解学生对多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学生为中心教授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不拘泥于传统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思维和团队意识的增强,引导学生高素质全面发展,提高中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四、革新体育教学评价手段

为更好的促使学生参与到现实的学校体育教学中,职教中学的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仅仅依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树立的全新体育教学与评价手段对现实的体育教学进行评价,以更好的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传统的体育学习的评价手段主要是侧重于对学生进行定性评价,主要是在学期结束后采用固定的测评手段对学生进行测评,使得很多身体素质较强的学生在现实的测评中占据优势地位,打击了部分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相对认真,但天赋相对较差的学生,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更好的培养学生进行体育学习,体育教师要革新现有的体育教学评价手段,树立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体的评价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方法等在评价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兼顾学生的利益以更好的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开展。

五、结语

职教中学的体育教学是职教中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的学生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学生日后的工作与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职教中学的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却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严重制约了当前职业院校体育学习的开展,为更好促进学校体育学习的有序开展,需采用以下四点措施进行改善,分别为:理顺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认知;加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硬件设施的投资建设;加强职教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素养;革新体育教学评价手段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来更好的促进职教中学体育教学的有序开展。

作者: 吕艳信 单位:松山区职教中学

参考文献:

[1]毛振明等.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59.

中学教学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1引言

在新的课程教育理念下,中W阶段的语文教学要适当地增加互动性,并且让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实现更加全面地共同参与和发展互动。这种重视对话的教学模式,其本身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和激发,同时也是体现对学生尊重的重要理念。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内容,采取对话式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好地围绕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来开展进行,并且更好地体现新教学理念的特点和需求,满足凸显出人才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另外,对话式的教学模式,也符合当前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得到足够的重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加勇于 表达和表现自我,提高对阅读知识的理解能力。

2对话式阅读教学中的“教”

第一,巧用话题,引入对话。对于话题的引入,是对于课堂对话氛围进行创建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各项教学活动的重要开展基础。对于对话式教学来说,课堂教学活动需要保证足够的平等性和民主性,教师也要转变自身角色,将课堂交给学生,与学生站在同一位置,一改高高在上的形象,真正的让整个教学活动更加人性化,这样也可以更好地体现出课堂教学价值。在对话过程中,一些问题和错误的出现是客观存在的,由于不同方自身的认知存在不同,在对事物的认知上很容易出现矛盾。针对于这种矛盾,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进行揭示,不能进行全盘否认。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表达机会,并肯定学生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与学生构建一条良好的沟通渠道,让对话活动的开展具有一个更加良好的氛围。在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与教师也可以摆脱身份的枷锁,学生可以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走入到所阅读内容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当中。在话题的利用上,要对于个性化特点进行全面的体现,并且让话题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表现意愿和对话的意愿,让学生可以在积极、兴奋的状态中,逐渐地实现对阅读知识的吸收。在话题的利用上,要合理地进行设计,让话题富有情感,并且让话题具有较强的教育性,可以对于学生的审美和道德品质进行培养。话题的引入上也要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实践性,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体验,并且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另外,在话题的利用上,教师也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加强对不同学科与知识间的联系,让话题与生活具有密切的关联,并对学生可能产生的质疑和疑惑进行提前预估和准备,提高话题的整体深度与广度。对于整个阅读教学来说,合理的引入话题,也可以制造足够多的兴趣点,吸引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和研究,让其在积极地氛围下,更好地参与对话,减少学生的抵触和消极心理。

第二,利用对话,激发潜能。对话的利用,要关注其对话的应用效果,真正的凸显出对话教学的优势和独特性。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状态下进行沟通和互动,并且相互进行解答和启发,共同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和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是以“伙伴”的状态存在的,在不断对话的过程中,整个教学活动自然而然也就得到了很好的完成。教师要做好角色的变化与互换,在教学中要积极负责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以负责的态度来帮助学生进行成长。对话的利用,也要凸显出个性化的特点,让对话内容以不同的特点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地激发。阅读教学中,学生由于自身的阅读技巧和能力的不同,其阅读也会存在一定的不同,对话的利用也要重视这一个性化的特点和需求。阅读的过程,知识的理解也会存在一定的客观差异,教师要对于这种多元化的客观存在进行重视。对于一些解读中出现的错误和诠释问题,教师要予以必要的指正与引导。个性化与多元化的阅读,应该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同时也应该是个性化阅读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指标。但是,在个性化阅读实现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通过合理的制约与纠正,让学生处于正确的发展轨道之上。对话的有效利用,可以让学生自身产生强大的学习驱动力,并且逐渐产生自省的良好思维习惯,同时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

第三,深入对话,把握内涵。阅读教学中,对话具有明显的延伸性作用,可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整体深度,教师要对于对话式教学的这一优势进行全面发挥,让整个教学活动的深度更好地得到控制,并且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富有内涵,学生也可以在阅读学习中更好地感悟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在阅读教学中,作品的阅读要先拉近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在对于语言文字正确理解的基础上,对于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情感进行全面的体现。在遇到一些阅读中的生字、生词时,教师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查阅词典,并对于文字的意思进行理解。在阅读中,也要注重对于整体内容的感知,并且在阅读中不断提升感知的深度,在对于文章思路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对于作者的意识情感进行了解,通过不断地进行剖析和感悟,进而获得更多的收获,这样学生自身的语言能力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成长和锻炼。在阅读中,也要逐渐对于文学韵味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领悟文学作品中的深刻文化内涵。连接语言与文化的桥梁是文学,而对于作品阅读的过程就是逐渐对文化内涵进行领悟的过程。文学作品是语文的精华,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不断地欣赏过程中,获得精神世界的丰富,更好地受到熏陶。

3对话式阅读教学中的“学”

第一,理解意图,获得更深的体验。对于学生来说,对于作品的阅读过程,是意图理解的过程,学生在对话中不仅仅是与教师的对话,其更是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其通过与作者之间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共鸣,从而实现了情感上的认同,并且在艺术上活动更加深度的情感体验。这种意图上的理解,让读者获得了进一步的情感体验,并且自身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从而进入了一个良好的体验状态之下。意图的理解是提高整个阅读学习有效性的必要一环,同时也是掌握更多阅读知识和技能所必须经过的一个环节。在意图理解的过程中,学习的过程要适当的“以己度人”,对于作品中所蕴含的一系列情感进行相应的揣摩、体会和猜想,仔细品味阅读的内容。语文课程教学中,学生的精神领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并且可以获得更多的人文内涵的感悟,获得更多的语文文化氛围的熏陶。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要对于这一方面意图理解的需求进行明确,并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所选阅读内容的价值取向进行合理把握,并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其整个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思想状态保持良好的一致性,并且让整个文本内容更加生动,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深入的情感体验,将一个个文字和符号,转化为活生生的情感意识,真正的实现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深度对话和交流。针对于这方面的需求,教师在展开教学中,可以额外地组织一些课外的参观和调查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参与,更好地实现对所阅读作品的理解,更深地进行感悟。

第二,初步地对于文本语言进行感知。在阅读学习中,学生对于文字进行初步的感知,是整个对话式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其感知的过程中,其程度和方法是不尽相同的,并且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感知特点。在感知过程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一些求知的心理活动逐渐发生,并且促使学生在参与学习中,更好地对于作品的意蕴进行把握,潜移默化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对于阅读内容的理念进行进一步的领悟。对话学习的过程中,要从感知阶段进行入手,并且把握不同阅读教材的不同特点,从多方面的内容入手,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对于整个阅读的内容进行把握和理解。这种感知方面的内容,同时也是我国语文教学中所较为重视的一部分内容,是整个阅读学习的重中之重。

第三,重视探究意识的培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过程如果脱离了思考,那么学习就很容易被一些疑惑所蒙蔽,那么整个学习的效果也就很难得到了保障。思考与学习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果学习过程中缺乏思考,很多内容的理解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有限,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疑惑和问题。而疑惑产生的过程,则是提高学生思考深度,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成长的重要前提。对于阅读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学生要勇于进行探究,并且自主的思考,积极地通过与教师的对话,对于自身的疑惑进行解决。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对问题进行解读,让学生的思维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阅读的节奏和计划,有张有弛地展开整个教学活动。知识的探究过程,在与对话教学模式结合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去“生产”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对问题进行发现和探究,进而实现对自身语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探究习惯和能力,让学生掌握合理的问题解决思路,并且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与探究能力。这种探究意识培养的过程,也是提高学习主动性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地对知识和问题进行探究的重要一环。对话式阅读教学,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并且积极参与各项合作与交流,通过不断地探究和锻炼,围绕自身的弱势和不足,积极地接触新的知识,在课堂中获得更加全面的提高和发展,并且让自己真正地扮演学习主角。

第四,学习的过程也要重视共享和倾听。在阅读学习中,学生自身会获得一定的心得和体验,学生在与他人进行沟通共享的过程中,其可以通过对话进行沟通交流,向其他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且对他人的思路进行倾听,互相地审视,更好地对自身观点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发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更好地互助来实现共同提高进步。语文学习的过程,倾听也是必不可少的。倾听,既涵盖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包括了对相互意见中的倾听。倾听是对于阅读内容价值的重视,同时也是对话形成的关键前提。不同的文章形式本身的结构、风格以及体式都是不尽相同的。在的理念下,我们的阅读策略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倾听与接纳,更好地提高自身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效果。

第五,对作品的神韵进行体会,实现心灵上的沟通。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学生在阅读中,其本身也一直在与作者之间进行不断地沟通和碰撞,并且通过阅读来对于作者的内心情感体验进行体会。透过作品,可以在阅读中对于作者的情感进行体会,并且对语言背后所蕴含的生命力进行解读。语文的品味与除按摩的过程中,是心灵的对话,同时也是一种情感的再创造,更是一种重要的情感的感知。在对于作品进行品味和与揣摩的过程中,要切忌脱离实际和具体的语境,确保“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品出“言外之意”“味外之味”。在不同内容的解读上,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入手,体会出内容中的具体结构、含义以及艺术性特点,并联系具体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情感以及人物形象,τ谧髌返纳裨辖行把握,体会出文章更加深层次的东西。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话式阅读教学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同提高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效果,真正的和学生进行对话,对话不仅要体现在表面上,同时也要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从情感意识和价值观方面,真正的理解学生,与学生形成共鸣,这样整个阅读教学的成效才能得到最大化地保障,整个教学过程也能更加地高效,并且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也能更好地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倩蕾.“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6)

[2]何固佳,吕艳.视域融合文本再生――阅读教学中师生本主体间性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3]宋晓霞.大学英语对话式阅读教学的主要模式[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01)

[4]邓露茜.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常见偏差行为及矫正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5]梁燕.语境与高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D].江西师范大学2011

中学教学研究范文第5篇

一、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目的

1 培养学生对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通过文化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各国文化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应培养学生对目的语文化具有敏感性,善于发现该文化的特点,乐于了解和学习该文化。应让学生明白:文化不分高低贵贱,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任何一种语言和文化。都应该视为同样地有理由,有价值。克服以本民族为中心的思想。我们还要让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培养世界意识,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通过中外文化的对比,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要把不同的文化对立起来。

2 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力

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其行为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人们必须选择为社会认可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生理和心里的基本需要。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这是由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的。通过文化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外语的许多词语本身就包含文化因素,在学习语言时要注意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了解生活在外语文化中的人民在通常情况下和危机情况下行事规则,逐步学会用该社会认为得体的语言和方式进行交际。

二、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内容

英语文化教学应当逐步介绍中西方社会交际文化及知识文化。主要内容有:

1 了解西方文化习俗

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习俗存在很大差别。如,在西方,向别人提供帮助,关心等的方式和程度是根据接受方愿意接受的程度来定的;而中国人帮起忙来,热情洋溢,无微不至,不顾别人能不能接受,经常出现热心过度的情况。再如中国人见面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甚至收入。这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还有,中国人讲究谦虚,对别人的夸赞一般会推辞。如:“Your English 1s quite fluent!”中国人为了表示谦虚,多回答:“No,my Eng]ish is very poor”。而西方人对恭维一般表示谢意,他们会愉快的回答:“Thankyou,”

2 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语是社会和文化的一面镜子,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习语、典故、名言警句等。其中的习语更是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由于习语受文化制约,同样的意思,英语文化与汉文化中的表达方式却是不一样的。如:“as timld as a hare”(胆小如兔)汉语译成“胆小如鼠”,鼠在汉文化中是胆小的象征:而在英语文化中,鼠成了安静的喻体,因而有“as quiet as amouse”之说。再如,中国人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西方人对“dragon”却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是灾难的象征。

三、当前中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跨文化交际方面中学生经常犯错,主要是英语教学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1 教师对不同文化教育不重视

大部分老师认为中学阶段是学外语的初级阶段,只要学生记住单词、句型、语法等语言知识就够了,没必要导入文化知识;还有老师担心教学文化会加重中学生的负担,也不愿把紧张而宝贵的时间花在文化教学上。从而使学生缺乏对跨文化交流的了解,缺乏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导致他们屡屡犯跨文化交流方面的错误。

2 用中文的思维方式表达英语

对于我国的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在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他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受到汉语的影响。这是由于,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都比较熟悉了用中文的思维表达,一下子很难适应英语的思维;在课后也很少看英语方面的电影和电视,去了解英语国家人的思维方式;加之传统教学中过多地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对语言文化知识的介绍。使得学生在用英语交际时往往按照自己已经根深蒂固的中文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表达意愿。很多学生简单的认为英美国家的文化行为和中国的文化行为表示同样的目的和意义,所以,在用英语交际时,只需把汉语翻译成对应的英语,按照“汉语思维+英语结构”的模式,用英语说出汉语所要表达的内容就达到了交际的目的。如外国朋友对我们的同学的帮助很感谢,对她说:“Thanks a lot,That's a great help,”很多同学的回答为“Never mlnd,”学生想表达的是“没关系” ,“不用谢”之类的话。其实“Never mlnd”常用于对方表示道歉,而自己不予介意的场合。是安慰对方的套语。如果不注意中西方的差别,这样就用错了表达式,导致语言使用的失误。

四、缺乏运用英语的语言环境

在中国,英语并不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学生使用英语只限于课堂上,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只是盲目地记笔记,被动地接受语言信息,真正到了真实语言环境里,只会照搬课堂上学过的语言。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它本身应该是充满活力的、丰富多彩的,但在单一的语言和单一的文化环境中,学生学起来却觉得枯燥乏味,费时多,收效小。

中学英语文化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1 对比不同的文化差异

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政治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其文化特征也不一样。唯有对比才能发现文化差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语言与文化知识的教学。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本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对比表格,这样能一目了然地发现两种文化的特点,有利于加深对两种文化的理解,增强了跨文化意识。

2 课外积累外国文化知识

学习和掌握外国文化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可以通过引导鼓励学生阅读报纸杂志、文学作品来获取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并促使他们在阅读时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把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3 利用新型文化传播工具

互联网是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汇点、集合点,又是世界上信息更新最快、传播最快、互动性很强的媒体,广播、电视等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体。英语教学就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各种视听媒体和互联网络信息量大、时代性强的优势,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节目,了解掌握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传播意识。通过全方面的接触,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