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学科德育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设计 优化 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74
新课改大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征。教师对教材学习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进行深入调研,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对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这也是现代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共性认知。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包含众多内容,教师要从不同维度出发进行优化整合。这样才能形成重要教学反思成果,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度发挥重要作用。
一、合理搭配副项,弥补教材内容不足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但教材内容未必都适合本班级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做到统筹兼顾,对不适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内容要进行删减,考量教材单元性特征,对学生形成系统性训练。为提升教学内容的适合度,教师要注意增设一些活动内容,也就是搭配一些副项内容,为教材主项进补。如技能和体能训练搭配,上肢运动和下肢运动搭配,球类运动和体操类运动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各种运动的优势互补。
小学体育教材内容设计体现单元性,每一个单元都有比较固定的主题。在系列训练设计中,教师要合理搭配辅助运动内容,对课堂教学进行调节,使其更丰富。如在“韵律操”教学中,学生对体操兴趣不是很高,但对球类运动却非常热衷。教师不妨在韵律操训练中穿插篮球、排球内容,并将球类活动设计成游戏形式,对课堂教学形成调节作用。又如在投掷项目训练时,可以穿插搭配一些速跑运动内容,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获得全身运动,对提升运动素质有一定的帮助。再如篮球运动训练时,运球走、带球过人、投篮训练等内容都比较单一,学生容易厌倦。教师可以适时加入一些游戏活动,如投掷沙包、击鼓传花等,以此丰富学生的运动内容。教师有意识搭配一些运动副项内容,不仅能够提升体育课堂教学厚度,还能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对全面塑造学生的运动素质有促进作用。
二、巧设预备活动,激活学生运动兴趣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开始阶段都需要进行预备活动。一些师生对此重视不够,预备活动不足,容易造成运动伤害,给正常教学带来阻碍。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预备活动的重要性,在教学设计时凸显兴趣性,让学生从预备活动中对体育运动产生好感。教师在预备活动设计时,要注意提升其针对性和兴趣性,既要有徒手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单人的,也要有集体的。特别是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增加游戏成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要给出示范,让学生模仿、实践、感悟,逐渐形成运动意识和习惯。学生运动兴趣一旦被点燃,课堂教学自然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预备活动是体育运动前必须要做的活动,很多教师会遵循传统习惯的做法,对预备活动内容进行固化处理,甚至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预备活动。学生不仅缺少活动的热情,还会出现懈怠现象,给后面的运动造成安全隐患。在进行耐力跑训练前,一位教师是这样设计预备活动的:首先是原地踏步走,要求学生踏步频率由慢到快,中间穿插高抬腿运动,分几组轮换训练。然后让学生进行双人合作运动――“跟我学”游戏,一个人为主动者,另一个学生进行模仿,动作由慢到快。最后是集体做韵律操。在整个预备活动中,教师都亲自示范,学生活动非常充分。
三、科学设计负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不高,而且年龄差异性明显,教师在设计运动负荷时,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适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运动量设计时需要考虑众多因素。首先是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身体素质差距明显,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运动基础特点,同年龄学生运动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其运动承受力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针对不同体质学生安排运动量。最后是运动兴趣指数特点,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大多凭借兴趣爱好,因为有浓厚兴趣,运动处于主动性状态之下,即使运动量大一些也无妨。教师应根据多种因素综合考量,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量,确保运动的效果。
运动负荷过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运动负荷过大,不仅不能发挥运动健身作用,还会对学生身心造成损伤。运动负荷没有统一标准可以遵循,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灵活掌握。如跳高训练,其运动负荷是比较大的,教师可以穿插立定跳远、韵律操等内容,不仅能够降低运动负荷,还可以有效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教师在设计运动负荷时,还要根据学生个体实际进行个性化设计,体质较差的要降低负荷,运动素质较强的要增加运动负荷,这才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
一、课堂提问的涵义
课堂提问即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给学生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困境,诱发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活动和探索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看法,并且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进对问题的全面理解,发展学生较高水平的思维。
二、化学课堂提问的预设
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课堂提问的预设不仅指预先设计提问的内容,还要预设提问的方式、时机、技巧等。
1.预设提问源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
新课程改革的教材留给教师和学生较大的探究空间,而学生的探究活动仍依赖于教师的提问,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探究点,充分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能够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课堂提问。
2.预设提问利于生成、不囿于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然而预设课堂提问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同一班级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所有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课堂提问的预设要给学生的思维留有较大的空间,要具有发散性,才能不局限学生的思维,在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有利于课堂生成性提问的产生。
3.预设提问注重过程,不应强调结论
化学探究课堂的提问应重视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不应该强调学生回答的唯一性。学生由于掌握的知识有限,所思考的角度有异,因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具有唯一性,准确性。因此问题的提出应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强调得出的结论与预设的结果是否相符。 三、化学课堂提问的生成
1.生成提问源于预设
生成性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当预设提问期于学生给出的答案超出预设结论时的提问,这种提问是随机的,无法提前设计与控制的,但它是从预设提问中延伸出来的。能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
2.生成提问忠于目标
课堂的生成性提问要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基准,要注重科学性、合理性,要有价值,要能够帮助学生及时修正、完善自己探究所得出的结论,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知识的应用更灵活,知识的记忆更清晰、深刻。
3.生成提问让位学生
《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是一门工程学科,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思维严密,逻辑性强,并具备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因而学习难度较大[1];另外《化学工程基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接触本课程前,基本上是没有接触过化工生产实际的,对设备和生产流程缺少感性认识。虽然有课程实习,但由于实习学时和实习经费的制约,不可能去很多企业参观学习,一个企业也不可能包含所有的单元操作,从而使学生对化学工程的认识缺乏[2]。对此,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化学工程基础》课程包括三部分内容:化工单元操作、基本反应器和典型化学工艺,浓缩了化工学科中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和化学工艺学3大课程的基本知识。内容繁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而教学学时数有限(50学时),内容与时间之间产生了矛盾。另外农业院校的学生学习工科课程有一定的难度[3],而且从学生考研究生角度来看,大多数学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不考化工基础而是考化工原理。为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达到少而精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重点讲解化工单元操作内容:如流体流动与输送、传热、吸收、精馏等,而这些单元操作恰恰又是学生考研的主要内容。
同时,对于一些主要本文由收集整理内容,我们还会安排专门的习题、例题讨论课,还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通过做习题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计算,同时通过习题还可以了解和解决生产实际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包括设计性和操作型问题。
2丰富教学手段
对于《化工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环节,考虑到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还采用“书本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法,就会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效果欠佳。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大量引用图片、设备模型、投影、动画等直观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人理解单元操作过程的原理,形象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设备原理与结构,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每一章内容在讲授前会先让学生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让大家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展开具体的介绍,而在每一章内容讲解完以后,又会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总结,引导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活记,抓住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行比较记忆。为了避免给学生造成这门课程知识离散、内容支离破碎、杂乱而不成体系的现象,在教学中加强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衔接,同时也指出其差异。
另外,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忘联系生活实际,采用联想教学的手段。我们根据所学内容,巧取生活中的素材进行联想,把学生引入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用化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用化学科学来实践生活,在生活实际中学习知识[4]。事实证明,在教学中联想生活常识,无形当中就拉近了课本知识与实践的距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联想生活常识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
3创新实习方式
对于化工生产企业来说,为了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一般不允许学生在较短的实习期间内进行实际操作。在很多情况下学生是以参观与听课的形式学习,也就导致了很多学生会出现走马观花,应付了事的实习态度,实习效果不好。这样一来,学生感到乏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实习质量不高。对此,我们在安排学生去工厂实习之前,先安排他们到一个中试基地(目前已经不再作为中试基地使用了,仅供学生实习使用)去体验,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些简单的操作,这样学生就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使其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另外,我们还利用一些仿真软件帮助学生在实习之前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学生一旦真正到了生产现场,就会很快适应生产环境,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对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明显提高了。
4结束语
【关键词】CDIO 机电一体化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2-0063-02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国内外的经验都表明CDIO的理念和方法是先进可行的,适合高校工科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改革。山东理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省属重点大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选定国际上公认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于2009年初成为教育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试点工作组高校成员,是山东省唯一一所加入CDIO项目的高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作为CDIO培养模式的试点专业,对09级、10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进行了改革。机电一体化课程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我们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运用到机电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自学和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一、机电一体化课程现状分析
机电一体化是机械、电子、测控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结合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已成为当今制造业技术发展的主流。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要求日益提高。“机电一体化”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在培养学生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以系统的观点理解和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机械、检测、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具备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近年来该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程内容陈旧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技术、检测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系统总体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融合。该课程的教学未能充分反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新思想、新技术、新概念,授课内容比较陈旧,知识体系滞后。
2.理论与实践环节脱节
该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联系密切、工程实用性强的特点,但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实验内容少且针对性不强,实验设备较少,学生接触实践机会少,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教学方法单一
该课程的传统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学生被动接受式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考试模式单一
考试作为检验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培养能力、获取实际技能的一种手段,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基础扎实、创新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仅靠卷面成绩的传统考试模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考核方法等已不能适应“宽口径、重实践、应用型”的现代工程教育发展潮流。因此我们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
二、基于CDIO的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1.CDIO工程教育介绍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CDIO 的教育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12条标准。瑞典国家高教署(Swedish National Agency for Higher Educa tion)2005年采用这12条标准对本国100个工程学位计划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新标准比原标准适应面更宽,更利于提高质量,尤为重要的是新标准为工程教育的系统化发展提供了基础。迄今为止,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CDIO组织,其机械系和航空航天系全面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纲,取得了良好效果,按CDIO模式培养的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
2.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
CDIO教育理念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机电一体化课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融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前续课程在本课程中的应用,为后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奠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拓展机电一体化实践技能,增强创新能力。CDIO教育理念对机电一体化课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等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机电一体化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基于CDIO的培养理念,将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主要以典型机电产品为载体,重点讲述精密机械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在机电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结合我校自行研制开发的三向移动重载教学机器人为实例讲解,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并通过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将机器人协会、机械设计协会、班级的科技小组紧密结合起来,全天开放教学和科研实验室,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够自行设计简单的机电产品。
改变传统授课方式,课程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现场演示、课堂实物演示与实验,从中穿插旨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机器人设计、调试等内容。注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课堂实验式教学,多种方法手段并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学习分析问题,联系问题,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立体思维、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机电一体化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课下组织学生参观智能机器人实验室,观看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各种演示和结构。注重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适时布置一些简易机器人开发课题,让学生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同时这些关键技术可以触类旁通地用于其他相关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在每一届学生中选择设计较为出色的部分产品,进行实际加工制作,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激励,同时也可以作为以后学生的研究对象。由于最终的产品完全是学生自己设计,有利于学生掌握机电产品的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整个过程,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3)考核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考核方式,对机电一体化课程的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50%)+实操训练与考试(20%)+解决实际应用课题情况(30%)。理论考试是按照考试大纲要求,闭卷考试,100分钟。
实操训练与考试是在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实验设备上进行设备操作、编程、调试等,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解决实际应用课题情况主要是结合简易机器人开发课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给出解决方案,进行总体方案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等。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考核方法能够客观真实地评价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全面地反映学生应用该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克服了单纯的理论考试反应学生成绩的片面性,避免了出现高分低能情况,让更多的学生发挥出个人的潜能。鼓励有能力的同学参加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和机器人大赛等各种活动。
关键词: 高职学生学习问题 课程模块 体系建构
一、高职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化模式
高职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化模式是指基于课程、学习与学习问题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学习问题的解决与课程学习结合,把解决学习问题作为课程内容之一,并以显性课程或隐性课程的形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解决学习问题并培养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解决学习问题的能力。这一模式体现高职课程的内容与体系安排和高职学生学习问题的特点,体现为“两种课程并行,N个模块递进”。
两种课程并行是指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模块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形式存在和实施。显性的课程模块是基于针对习惯性与经常性的学习心理、学习管理、学习策略、学习环境与资源等方面的学习问题,科学分析学习问题产生的表层和深层原因,找到可行、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形成的,最终形成课程文本。在专业正式的课程结构体系中,根据学习问题产生的阶段,加入针对性地设计的有关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文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依据学习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适时实现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文本或者搁置此课程文本。显性课程主要用于解决多数学生多发的学习问题,在学习问题的预防、介入方面发挥作用。
高职学生的学习问题并不都是群体性或多发性的。显性课程模块在时间上和内容上都会分享学科或职业课程的份额,如果对所有形式的学习问题都采用显性课程的形式,就很可能会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以隐性课程的形式,把学习问题的预防和学习问题的解决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融入正规课程之中,以正规课程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实现学习问题预防、解决和相关能力的培养。
显性课程或隐性课程的存在是以学生存在学习问题为前提的,而学习问题并不必然伴随着整个课程学习过程。根据学习问题的性质和问题领域,分别把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设计成若干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模块。各个课程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分别承担着解决不同性质和领域问题的任务。如根据学习的条件与过程,可以设计出学习心理模块、学习管理模块、学习策略模块、学习资源模块等。由于各个模块针对不同的学习问题,就可以灵活地根据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问题的发生情况适时进行介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并发展学习问题解决的信心与能力。
二、高职学生学习问题的基本类型
在相关问卷调查和访谈中获得的数据表明,高职学生面临的学习问题共计80多种。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些学习问题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并相互影响的。
根据这些学习问题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等因素,可将其分为学习心理问题、学习行为问题、学习管理问题、学习策略问题、学习资源与环境问题等类型。学习心理问题包括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的认知、情感、意志、态度、兴趣、动机等方面的问题;学习行为问题包括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各种学习相关行为;学习管理问题包括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规范和外在规范不足或缺失等问题;学习策略问题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程序等问题;学习资源问题包括学习过程中所需的知识、教学活动、教学条件和场所等方面的问题;学习环境问题包括学风、教风、学习场所等环境方面的问题。每一类型的问题都在问题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等方面有共同之处,形成一个互为交织的问题模块,在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是可以合并处理的。
根据学习问题的发生程度和学生的行为表现,可分为习惯性问题、情境性问题和偶发性问题。
习惯性问题是这种问题对于其影响的学生而言,伴随着其学习活动时常性发生并影响该学生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问题,而学生既难以阻止问题的发生又不能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长期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问题等。
情境性问题是指那些在特定的情境性才会产生的学习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要情境具备,就会产生这种学习问题,而情境不具备时,则不会产生这种问题。例如期末紧张的问题。
偶发性问题是指那些既不是经常性产生又不是在特定情境下就可以产生,而是不确定的在某一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无规律可循的学习问题,比如不定期的学习倦怠等问题。
对于每一个高职学生而言,他可能遇到的问题包括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学习管理、学习策略、学习资源、学习环境等方面的一个或几个问题,而遇到的这些问题、或者是习惯性问题、或者是情境性问题、或者是偶发性问题、或者是同时存在。因此,对于高职学生学习问题的解决,需要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提前预防、及早发现、及时介入、长期跟踪,把学习问题的解决与课程学习结合起来,应用课程化的学习问题解决模式,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职学业、成功就业。
三、高职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模块体系
根据高职学生学习问题的特点及其类型,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模块要与问题结合,形成相应的课程模块体系。
针对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构建学习心理课程模块、学习管理课程模块、学习策略课程模块、学习资源课程模块、学习环境课程模块,以及这几个模块根据学习问题解决的需要组合成的综合课程模块。各个课程模块分别设计相应的可以解决此类学习问题的显现课程和隐形课程。
针对学习问题是习惯性问题、情境性问题还是偶发性问题,可以建构解决学习问题的专题性课程模块、融合性课程模块和应对性课程模块。专题性课程模块解决习惯性学习问题,可以独立于专业课程而以显性课程的形式单独开展,帮助学生系统化地解决那些习惯性的难以克服的学习问题;融合性课程模块解决情境性学习问题,通常与专业课程结合,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当学习问题有发生趋势或呈现时,教师以显性课程或隐性课程的形式开展,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那些情境性的学习问题;应对性课程模块解决偶发性的学习问题,根据学习问题的特点和类型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形成一个课程模块,在学习问题呈现时从应对性课程模块中选择相应的解决方案去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
这样,学习问题解决的横向课程类型模块与纵向的课程方式模块构成了一个完成的高职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模块体系。在学习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构成一个具体的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模块体系并应用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
四、课程模块体系的实施
高职学生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模块体系构建起来以后,能否实施、何时实施、以何种方式实施,都与高职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和学习问题的表现情况相关。专业课程、学习问题和教师能力共同决定着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模块的实施。
学习问题解决课程模块的实施一般按三个阶段、五个环节进行。三个阶段包括入学诊断阶段、课程跟踪阶段、毕业回馈阶段。五个环节包括学习问题诊断、学习问题分析、课程模块综合、课程模块实施和追踪反馈五个环节。
入学诊断阶段调查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延续过来的各种学习问题,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并选择问题解决的课程模块。针对新生存在的习惯性学习问题和潜在性问题开展专题性课程模块,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并适应新的学习。课程跟踪阶段是在各门课程实施前进行学习问题调查并分析,如果存在习惯性学习问题,则在课程学习前先进行专题性课程模块,帮助学生解决当前的学习问题,顺利进入课程学习。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问题跟踪,及时发现问题并选择课程模块解决学习问题。在毕业回馈阶段,教师把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问题及其解决情况写成学习报告,反馈给学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生学习提供参考。
专题性课程模块解决的是习惯性问题,无论是在课程学习之前还是课程学习之中实施,一般都以显性课程的形式表现,以便学生认识自己的问题并有意识地解决。融合性课程模块以解决情境性问题为主,一般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学生数量采用显性课程或隐性课程的形式表现,以便学习问题解决的课程模块成为课程学习的辅助资源。应对性课程模块因为问题的突发性和偶然性,一般以隐性课程的形式发挥作用。
五、关于课程模块体系具体化的建议
本研究中构建的课程模块体系仅作为学习问题解决的宏观参考框架,在实际的高职学生学习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学习问题的特点设计具体的操作性的学习问题解决课程内容模块并予以实施。在本研究的下一阶段,将在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这个课程模块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