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小学德育专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育;专业针对性;发展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的必修课之一,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设立,但是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适用于普通高中大纲,并未将中职学校的特殊性纳入考虑中,因此,为了让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应该将中职学校的专业性特点与体育教学相结合,针对中职学生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性,同时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
1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特色和意义
1.1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中职学校的教学导向是就业,而体育教学在中职学校中是作为具体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中职学校中接受的体育教学主要是实践锻炼而非体育理论知识,因此中职体育教学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由于中职学校的特殊性,中职体育教育首先是为学生的专业职业教育服务的,这需要体育教学课程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来设置提高其身体机能的运动项目,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来选择与其专业相适应的体育项目,将职业技能与基本身体素质的提高相结合,为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岗位打下基础;其次,中职体育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需要根据不同学生所学的专业明确不同的教育内容和目标定位,并以此来加强与职业相关的体质训练,要注重锻炼有助于学生职业岗位的运动项目;再次,中职体育教学需要根据不同专业加强学生易伤部位训练,从而预防走入社会后的职业疾病;最后,体育教学还具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责任。
1.2中职学校体育教育的意义
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以学习实践技术为主,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繁重的理论知识,因此他们有较多的时间开展体育活动,体育项目的多样性和针对性不仅能让学生在技能学习之余放松自身,还能在活动中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中职体育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品德和意志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将中职体育教学与专业相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更能够加强学生职业相关的体质,最终使得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2中职体育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提出,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工业化和社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支柱,为我国农、林、建筑等行业培养输送一线技能型人才,将我国的可能劳动力转化为现实劳动力。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是其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该以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为宗旨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学服务。将中职体育教育与专业特色相结合,不仅能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服务作用,同时也能提高相应专业学生所需要的身体素质,更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向着良好的方向发育,让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健康劳动者。
3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不受重视,课时得不到保障,学生的时间多用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对于一些体育基础设施差的学校,体育教育更是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导致学生体质差,身体综合素质不高。其次,当下的中职体育教育多采用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和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和规范性,对中职学生的职业专业性和实用性不强,使得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强,相应的体质训练技能差,在从事工作后容易产生职业损伤疾病,身体机能赶不上职业岗位的需求,更没有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最后,由于中职学校的体育教育重视不够,使得体育教学的设备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更不能结合学生的专业开设多种体育运动项目,难以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难以让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4中职体育教学与专业结合的建议和对策
4.1积极转变学校及教师的教学观念
中职体育教学要实现与专业相结合,学校的重视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首先,学校应该在制度上给予支持,在课程安排上保证体育教学的时间充足,让学生能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其次,学校应该大力建设体育基础设施,以保证体育项目锻炼的顺利进行,让教师的教学内容能够实现多样化;再次,学校应该重视体育教师的招聘和培养,保证教师的待遇,以便教师能够更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4.2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逐步完善模块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与专业结合的效果,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职业要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体育运动课程,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对各体育项目课程进行统一的调配,由专项体育教师进行技能教学,这样的课程设置被称为模块教学。这一模式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体育知识,并得到充分的体育锻炼。
4.3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传统的体育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讲究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知识的训练,这导致了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方式单一、课堂模式呆板,不仅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削弱了体育教育的实用性。在体育教学与专业结合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可进行多样化设置,其中最好的方式之一是采用体育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结合学生的专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有活力且具有竞争性的体育游戏,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氛围,使得师生关系变得更为和谐。
4.4设置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标准
课程评价体系是课程目标和建设实现的重要手段,新的中职体育教学模式需要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来评价。传统的体育教学采用传统的分数评价标准,而与专业相结合的体育教学需要更科学、多元的评价标准。为了充分体现新体育教学模式的效用,学校应该采用更为综合的评价方法,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掌握、学习态度、行为规范以及学习积极性等纳入评价体系当中,运用定量和定性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此保证中职体育教学效果能得到更为科学准确的依据。
5结语
中职体育教育是中职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着中职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中职体育教学也应该顺势而为,将教学内容项目与专业相结合,这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虽然目前中职体育教学在与专业结合的改革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但学校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重视和改革,使得中职体育教育能更好地为中职教育服务,同时提高中职体育教育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的目的。
作者:李金素 单位:朝阳工程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袁定明.谈谈中职体育教学的特点[J].体育师友,2011,34(4):12-13.
【关键词】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学校档案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真实历史记录,记载了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活动,是学校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体现了学校管理水平、发展轨迹、文化积淀、办学特色等内容。通过对中专学校档案的分析,对于总结学校发展的成败、得失,为以后学校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加强学校档案管理水平对于加强学校建设、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许多学校,尤其是中专学校档案管理水平比较落后,档案收集偏重于文书档案,门类单一,无法适应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
一、中专学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制度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从表面看,大多数中专学校制订了一些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如档案收集、整理、归档、鉴定、保管、编研、利用等)、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每年也撰写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往往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也往往是为应付上级的检查而写,说的多,做的少。
2.缺乏稳定的档案人员队伍
档案工作本身枯燥、乏味,不易出成绩,需要有较强的工作耐心。因此,这一岗位对年轻缺乏吸引力。在中专学校,档案部门属于教学辅助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属于教学辅助人员,这一机构往往不受重视,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大多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缺乏专业背景。而且许多人年龄偏大,学历低,知识比较单一。再加上日常工作的忙碌,造成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钻研业务,缺乏必备的专业技能。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结构老化,甚至档案队伍不稳定的局面。
3.档案基础建设比较落后
不少中专学校档案室的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个别学校甚至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室,电子档案分别保存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中,“硬件”投入远远不够,设备陈旧老化,办公条件比较差,导致档案丢失现象严重,无法给教学、科研提供更多的支持。
4.现代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不少中专学校的档案管理仍以手工为主,没有实现档案资料的信息化处理。主要表现为:收集的档案材料仍以纸质为主,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步伐缓慢,导致档案的查询非常不便;档案管理人员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主动,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化管理的方法掌握程度较低,有的甚至不想了解,更不想接触,要想掌握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得过且过,不求进取的想法对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是非常不利的。
二、提高中专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措施
针对中专学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档案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是实现档案工作规范有序的基本保证。为此,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的指导下,制定并完善本单位的《档案室工作职责》、《档案人员工作职责》、《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室管理制度》等制度规章,做到归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库房管理有措施,开发利用有目标。从而使中专学校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发展轨道。
2.建立一支稳定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
中专学校要重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要把档案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图书管理人员同等对待。要注重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要依照学以致用的原则,尤其是要结合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业务熟悉程度来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有关档案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了解档案界的研究动态、档案工作发展趋势及现代科学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运用等内容。鉴于许多中专学校经费不足的现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使他们获得多样化的信息来源。这样,既可以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又可以节约经费,同时又解决了工学矛盾。
3.加强对档案基础设施的投入
中专学校要加大对档案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起专门的档案室,定期更新、添置必要的档案设备,尤其是要不断更新管理软件,以便于开展工作。这一工作如果能得到长期坚持的话,每年的投入并不算大。所以,学校要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经费,投入到“硬件”建设中去,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从而使档案工作能真正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服务。
4.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专生;英语教学
一、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进行心理上的疏导
中专的学生在每次的考试中经常失败,这对于他们来说心理上产生了自卑的感,有些人对学习英语失去了信心,这种心态会使学生们以后的对英语的学习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针对这一方面作为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学习外语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教师在与学生进行感情沟通的过程中要积极的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心理上尊敬老师,乐于听从老师的教导。因为中专的学生在初中学习是多数为中下等的学生,一般都是受到了老师的冷落,尽管如此他们同样有自己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在他们的内心的深处,同样渴望进步,当他们进入到了中专以后是一个新的起点,同时也是他们重拾信心从头再来的大好契机,所以作为中专教师在进行自身的心理素养和心理辅导能力上,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一视同仁对待每个学生要有同等的尊重和热情,这样才能家里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减少自卑的心理,这样才能在教学的双方产生无拘无束的和亲密的配合,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参与与创造。
二、注意因材施教,树立学生信心
一般的学生他们都是英语的基础较好,成绩好也不多,但是也有一些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比较差,但是有良好的发音,所以教师要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同时可以因材施教的第一步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为他们确立切实可行的目标。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对每个同学指定一系列的学习目标,比如要求优等生每周掌握20个生词的拼写,并能灵活运用;中等生则需掌握20个生词的拼写,并能灵活运用其中的某些重点生词;而差生则只要求掌握20个生词的拼写。采取这种方法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充分的发挥潜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要想完全的做到因材施教,还学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因材设疑。例如,让差生回答浅显问题,更注意多说“你回答得不错,有进步,如果再全面一点就更好了”等鼓励性的话语;对中等生多鼓励,让他们多回答问题;让优等生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力争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思、有所虑、有所得。只有认真的了解分析学生们想说什么,想做什么,同时通过鼓励性和建设性的话语来开导他们,这样才能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尤其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多多的鼓励与表扬,这样才能树立信心并获得进步。
三、指导学生复习,消除前进障碍
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是很重要的,但是基础的相对薄弱才是中专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在中专学生的英语成绩中两级分化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升入中专后对于同一教材的学习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只有充分复习初中的英语知识,才能在下一步的英语学习中顺利的进行。因此,作者结合了教材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分层次复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核心的系统复习时候,要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英语基础的重要性。课堂的时间十分的有限,所以对英语复习的任务要放到课下来进行,同时让学生们有组织的进行学习。为此,要按学生的学习程度将他们分成学习小组,每组一般由6人组成,包括优等生2人,分别任组长、副组长;中等生2人,差生2人。每隔一段时间,小组要重新组成,永远保持“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学习程度。每组的成员们主要起到一个监督和配合的作用,这样才能圆满的完成老师留下的复习任务。在整个的复习过程中,教师都要主动的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复习有序的按计划进行。通过这种分组、分层次的强化复习,使学生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就可以对初中的英语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为进一步学好接下来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有一个有效的学习和复习的方法,并且应用于以后的学习中。
四、采用多样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处在一个主导的位置上,学生们始终是消极的被动的学习地位,对于英语的学习始终是没有轻松和愉快而言,更谈不上兴趣。而且中专的一部分学生自制力不强,这种教学模式更容易使他们因不感兴趣而放弃学习英语。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教音标,可利用口形图,加强直观效果;教单词,可利用直观教具;教句子,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教课文,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看图说话等多种形式。这样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习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学好英语首先要有目的的开展课外教学活动,因为光靠每周的几次英语课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开展其他一些英语的沙龙和英文朗诵会等活动,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氛围,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使课堂内外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是一种认知的过程,同时也是探究的过程,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那个探究和创造,通过作者多年的中专英语教学经验,总结的以上一些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这样会使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倍增,同时增强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扩大知识面,提高英语水品。总的来说,提高中专英语教学是个长远的问题,还学要广大的师生共同努力,不断的探索中专英语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学生。
关键词: 中专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2004年7月,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和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必然要求,中专学生中种种心理问题的凸显,以及由心理问题诱发的不良事件也充分证明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当前中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教师和学校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一、中专生心理健康现状
个案:午休时间,某中专学校的王老师一进卫生间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位男生瘫坐在地上,脸色苍白,袖口高高挽起,正拿着小刀片在自己手臂上划,手臂上已经有深浅不一的数道伤口,地上淤积了一小滩血。不久,王老师缓过神来,一边帮学生止血,一边叫人通知校长,找车将学生送往医院救治。
事后了解到,该男生在遭遇不顺时,常常采用极端方式发泄,在校期间已两次自伤。此次,该男生因喜欢班级的一位女生,多次对这位女生表示好感,女生没有理睬他,他又几次找到班主任要求调换座位坐到该女生旁边,班主任没有答应。该男生感觉人生没有意义,心情愤懑,就选择用这种方式发泄情绪,但没有自杀的念头。
这个真实的个案在让人感到心惊和遗憾之余,折射出当前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常常听到教师群体中发出这样的感叹:“今天的学生怎么了?心理这么脆弱?”“现在的问题学生太多了!”学生中种种心理问题的凸显,以及在问题心理诱发下出现的言行偏差、品德失范,甚至是偏执、极端的行为处事方式,让教师们在辛勤付出之余常常有种挫败感和失落感,学校和教师们普遍感觉教育难度加大,教育压力增加。
中专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少年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有人称之为“狂飙期”或“极不稳定期”,在这个阶段,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确立,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比较模糊,是非观念和判断标准不够明确,属“心理易感”群体。“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1],这时,来自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的压力容易使他们产生包括躯体症状、焦虑、紧张、抑郁、不安、恐惧等情绪困扰及种种的适应问题,严重的甚至引发精神症状。
遭遇心理困扰的中专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品行等方面更易表现出以下问题: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出现违反课堂纪律、不能完成作业、考试舞弊、厌学、逃学现象;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意志薄弱,自控力差;人际焦虑,容易和他人发生冲突,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紧张;做事缺乏耐心,态度消极,自责倾向,心理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缺乏自信,难于应付挫折,遇事多选择逃避,个别甚至采取轻生的极端方式;在行为上也容易出现打架、骂人、说谎、破坏公物、自伤或伤人等现象。
有研究指出“中专学校在每个班级当中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呈现不同心理不健康严重程度的学生”[2]。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中专学校迫切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心理健康能力。事实上,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学校干预仍处在起步阶段,中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
1.学生层面的问题
(1)认识上的误差。身体上的疾病容易被人接受,心理上的疾病呢?许多中专学生往往将心理问题和心理变态画上等号,认为需要心理辅导的人都是心理变态,当他们遭遇心理困扰时,因为担心遭到同学们的误解和嘲笑,通常选择向朋友倾述或是深埋心底,而不敢主动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
(2)缺乏自我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由于缺乏必要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意识,没有掌握自我调控和疏导情绪的方法,加上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和心理免疫力低下,导致学生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认识不清,不能引起重视,不懂得需要寻求帮助,更无法自我排解。而心理问题是动态的,淤积于心中,心理危机不能得到及时排除,当遇到某种特殊事件或外在刺激时可能会突然性爆发。
2.教师层面的问题
(1)教师对心理问题学生的回避。一些心理问题学生由于心理免疫力差,自控能力和耐挫心理较弱,在校园内一旦遭受外界事件(如教师的批评教育、同学间的矛盾冲突等)的刺激,极易诱发异常言行,甚至采取极端行为来“解决”问题(如自伤、伤人、自杀等),造成严重后果并引发社会不良影响,此时学校和教师不得不为心理问题学生的校园行为买单,经济赔偿、行政责任、声誉受损、舆论和社会各界的压力等成为学校和老师难以承受之重。有的教师因害怕承担责任,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和心理危机的干预上谨小慎微,谈虎色变,有的教师干脆选择回避心理问题学生和学生心理问题,发现苗头赶紧推给家长,导致教师的教育压力增大,心理压力增大。
(2)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技能的不足。由于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的复杂性,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家庭、社会、学校不同环境背景及多种因素都可能诱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教师必须关注不同环境和背景下学生心理问题表现及其成因,扮演心理疏导者、治疗者的角色,引导、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但由于专业心理知识和心理辅导技能的缺乏,许多教师面对心理问题学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3)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界限没有厘清。由于长期以来学校主要是依靠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待心理问题学生,一些教师常常习惯性地不加甄别,简单地将他们划归为品行问题学生,将学生的所有问题(包括心理问题)归为思想道德问题,认为解决问题要靠做思想政治工作来完成,过高估计德育的功能,在某些时候反而强化学生的心理问题。另外,有的教师认为心理老师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当遇到“难以管教”的品行问题学生时,也将他们带到心理咨询室,要求心理老师做学生工作,给学校心理咨询带来干扰。
(4)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不良情绪80%来自于身边长者的影响(包括教师)。“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特征,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发展”[3]。如教师情绪紧张、烦躁、忧郁会产生一种紧张与压抑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惶惑不安;教师在自身心理情绪问题下不适宜的教育言行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抗拒、逆反,进而影响学生人格、情感的健康发展,并极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学习与行为努力的动机与进取心,因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然而当前,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因此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心理,消除师源性的学生心理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3.学校层面的问题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是一项思想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有它自身独特的原则、方式方法和技能技巧”[4],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批具有一定专业心理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教师。当前中专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配置上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主要是由德育教师和班主任承担,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面对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学生群体,面对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的学生心理问题,如何开展师资培训,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专业人才的缺少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没有真正落实。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每学期不少于10学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中专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课堂上应以活动和体验为主,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心理调节的知识和技能,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团体辅导和教育干预,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保健常识。但是各中专学校在课程开设上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课程保障方面,中专校更多地侧重专业知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心理健康课常常不能真正落实;教师保障方面,由于专业心理教师人数不足,只能由德育教师任课,教师缺乏相应的素质和技能;教材、教法保障方面,虽然使用材,但缺乏系统、科学的教材教法研究和建设,教师授课的随意性大,教学方法不规范,甚至与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相背离……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学校心理健康课实效性低下。
(3)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如今中专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硬件设施完备齐全,但却忽视了关键:心理咨询教师是否持证上岗?上岗前有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能否为心理问题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有的学校心理咨询室由德育教师承担,体现了观念中仍然将德育与心理教育混淆或是没有厘清二者的关系。有的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仅是作为应付上级各项检查的硬件之一,前来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难以真正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
(4)忽视了校园心理环境建设。学校自办的报纸、宣传栏、校园广播、教学区和生活区走廊悬挂的字画、班级黑板报和班风标语等既是传递心理健康知识的窗口,又可渲染出积极的心理健康氛围,让学生随处感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经意间也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当前大多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却仅限于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咨询室,偶尔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局限了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忽视了校园心理文化和心理环境的建设。
以上问题横亘在中专学校面前,制约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只有中专学校不断探索,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提高教师的心理知识水平和心理辅导技能,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心理健康能力,才能积极应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难题,加强对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让教育真正成为满足学生的生命需要、完善生命世界、体验生命成长的过程,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4.7.
[2]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探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50,(1).
[3]庞丽娟,洪秀敏,姜勇.教师心理健康:关注与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4]王菊芳.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
关键词:中专学校 计算机教育 问题探讨
中专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实用性的技术人才,高素质、高技术等是中专学校的培养方向。现今社会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计算机水平也与时俱进,中专学校为了和社会接轨,在实际教学中加入了计算机教学,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就业竞争力。然而,中专学校在实际计算机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改善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现状成为迫不容缓的任务。
一、计算机教学中中专学校存在的问题
中专学校在设置计算机课程的时候,都是从计算机硬件基础开始,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围绕计算机软件展开。很多学校教材把软件的使用分为很多章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也是按照教材开展,重点是对软件的操作进行讲解,学生以自学为主,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多是对软件的操作。中专学校所设置的这类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有所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就对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较大要求。
1.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方式过于传统,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见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计算机教学。在课堂上,学生的听课效率较低,不能达到学校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学生也对这类教学方式较为不满,对课程丧失兴趣,达不到自学目标。
2.实践动手能力较差。中专学校在开设计算机课程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然而计算机教学目标和实际相差甚远。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较差,比如,在使用办公软件Office时候,了解软件的基本功能,同时也了解各项功能所对应的菜单栏,而实际操作却无法进行。学生所学不能学以致用,实践和计算机教学相脱节。
3.中专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忽视。大部分的中专学校过于重视对学生在本专业内的教学,而对那些和本专业不相关的课程则是能不上就不上,一是降低教学成本,二是减少学生压力。中专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忽视,直接导致了学校教师对计算机教学的忽视。计算机教学硬件设施的缺乏也不利于中专学校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升。部分中专学校只是名义上开展了计算机教学,实际并不重视。学校以一种选修的方式开展,导致教师不好好上课,学生不好好学习,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机学习氛围,致使学生意识不到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
4.计算机教材不合理。如果缺乏一个适合的计算机教材,即使有再优秀的硬件、软件资源,也是一种浪费。中专学校在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时候,没有分析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现状,不管什么专业的学生都使用统一的计算机教材,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接受起来很困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有关计算机的知识也在发生着变化,很多中专学校使用的仍然是很久之前的老教材,教材上的计算机知识也很落伍,这就导致学生不能在校学习到前沿的计算机知识,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就业竞争力非常不利。还有部分中专学校只是开设基础的计算机课程,而忽略软件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这都严重阻碍了计算机的教学。
二、 改进中专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措施
1.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把示例演练教学加入实际教学中。通过加入示例演练教学,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从实际出发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强化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时,示例演练教学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吸取知识的过程,学生作为主体可以选择自认为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增强自学意识。这种教学方式是以实例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上课激情,便于理解并接受知识,有效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改善学习动机。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习高效学习能力。中专学校在进行计算机教学中,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计算机的教学规律,灵活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改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结合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改善中专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认知,改变传统的不重视计算机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传统的中专学校并不重视对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在校学生也不能认识到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这就需要中专学校要树立正确的计算机教学理念,重视计算机教学。首先,调整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计划,把计算机课程改为必修课,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计算机课程。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以改善学校的计算机硬件措施,让每个学生在接受完理论教学之后,都有机会对计算机实际操作练习。在巩固学生理论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善期末进行的计算机考核方式,既有笔试,还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样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能力。
三、 结论
中专学校的教学是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息息相关的,社会需求就是中专学校办学的指南针。现今社会,对计算机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中专学校也开展了相应计算机课程。对于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中专学校可以营造一种重视计算机能力的学习氛围、教师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学校改善计算机硬件设施,多种措施齐头并进,树立正确的计算机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为学生未来多方面的发展和就业竞争力打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