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课程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成性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088-01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其强调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认为学生是认识知识、学习知识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是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互动,是学生在基本的认知基础上,与教师、教材的对话过程,让学生获得知识后实现知识的生产,这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1 生成性语文教学
生成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教学预设创造性的创新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实践过程,语文课堂应该是灵活多变、充满活力的,生成性是一种动态的、多样的课堂表现,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见证了国语的优美,感悟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在不停的交流中完成学习,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是互相依存的形式,在课堂预设中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注意发现不断生成的新的教学资源,使课堂更具有生动性。
传统课堂上教师的随堂问或满堂答,都呈现了教师更关注教学预设是否得到了使用,学生是否与课堂预设相吻合,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只是一味的跟随,思维过程及思维品质被教师忽略,使学生失去学习热情,课堂变的没有活力,可想而知这样的课程肯定是乏味无比的,教师本身也会觉得枯燥。在新课改下,要使语文课堂成为具有生成性的课堂,在教师与学生的多重组合教学活动中,教师敢于突破事先的备课,抓住新的生成性资源,并引导学生追思,使学生体验到获知的快乐,才把问题与知识相结合,实现生成性语文教学。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是教学的出发点,利用各种因素生成的积极的教学生成资源,构建生成性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具有生成性的。
2 生成的重要性
生成性教学最求的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其一是过程的可持续性,使过程一直向着积极的向上的阶段,其二是指对结果的发展。在生成性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能一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构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意愿的真实表达,而不是被动的、被迫的,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学生是单独的个体,是一个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只有生成性的课堂才能弥漫着人性的问道,而不是一个生产加工车间,才能使学生学习充满活力,教师授课充满激情。
生成性是一个动态的、多样性的课程的呈现,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成的动力来源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或实践活动,教学的本质特征可以说就是教学者与学习者的交往,通过交往才能明确彼此间的思考及见解,提升知识认知程度、提高文化修养,在具有生成性的课堂里,绝不是根据教师的预设发送信息、学生接受信息这样单方面的互动,而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多重组合互动,使整个课堂具有多层次的交流空间,流动信息也不是单向性的,使得整个语文教学课堂在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多层次的状态下进行有效教学。
3 怎样展开生成性教学
3.1创设生成性教学条件
没有周密的课堂预设,就无法做到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的生成,就不会有驾驭课堂的信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优秀教师对与教材及教参的熟悉,能做到背如流,教学的预设也是详尽无比,具体到每一项、每一分钟该做什么,时间与教学内容可以同步,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上都有详细的规定。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影响了弹性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新生成的教学资源被忽略,没有利用生成资源组织学生进一步研究与学习,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整体联系性,因此制约了课堂的生成性教学。
夜阑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要求教师有充足的预设,并预先为学生的参与互动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为课堂的生成性创造条件,语文课堂教学应有弹性化,在预设中充分考虑动态的、综合的理念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及生活经历,预设各种情形,准备出多种策略,备课不仅仅要备教材书内的知识,还要预设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但备教材内容,还要挖掘、发现、使用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点,深入、充分的掌握,教师对教材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使用文本信息,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所所富有个性化的灵感、思维,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
3.2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语文教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相互间的人际交流,这也体现了语文的本质特征。所以要促使课堂生成。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互相间的交流、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创建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学生是有个性的群体,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特点,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与教师平等对话,从而形成民族、平等的教学环境和宽松的心理环境。
3.3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机智的调控者
关键词:包装设计;创意;课程教育;中国特色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全球变暖、资源的逐渐的匮乏、环境持续恶化、粮食短缺等等以及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导致人们的内心的焦虑与孤独感越来越突出对于包装设计来说,全新的社会现实情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包装设计的发展与革新迎来了新的创新契机,当代的包装设计已不应再是以追求使用功能为主导的设计形态,如何满足消费者更多元的需求(心理需求、情感需求、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绿色需求)同时兼顾创造性的和谐、环保、健康的包装形态,是当代包装设计所面临的一个最重要课题。本文力图通过对创意产业与包装设计的“交叉、融合”来探析创意产业对包装设计的创新性影响。创意产业是当前极具生命力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是以创意为动力源出发点,以精神文化创造为落脚点,并从创意开始,一直延续到产品的后续开发、形成产业基本链条,在这里文化和创意因素具有重要地位。在创意产业备受关注的今天,我国却面临“制造大国却缺乏自主品牌”的尴尬,那么“创意”应该在整个包装设计课程教育当中应该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应该引起教育者的足够重视。
1 创意产业的发展概况
创意产业主要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它通常包括广告、建筑艺术、手工艺品、时尚设计、电影与录像、交互式互动软件、表演艺术、出版业等等。此外,还包括旅游、博物馆和美术馆、遗产和体育等。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又因各方面条件的不同而各有侧重点。创意产业的概念是由英国政府提出。现在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的创意产业也于近几年开始如火如荼的发展,特别是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大型城市尤其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给予了很多资金投入和优惠政策。我国发展创意产业,强调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鼓励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强化品牌附加值,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赖广告传播与产品包装在这方面的巨大作用。由于产品同质化和品牌竞争的全球化,包装除了促销和帮助建立品牌形象之外,它更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增加和强化品牌的附加值。所以,中国发展创意产业就必然不能忽视包装设计的发展。以上海为例,上海创意产业发展思路与重点是从产业发展出发,重点推进以研发设计(包括工业、服装、软件和广告设计等)、建筑设计、时尚消费设计为主的创意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5大创意产业:研发设计、建筑设计、文化艺术、时尚消费和咨询策划创意。包装设计也被包含其中。2006年11月在上海举行的题为“创意设计,创造生活”的国际创意产业活动,其活动内容中有4项直接关系包装设计的发展,它们是:2006APD亚洲包装设计展;和谐社会与包装设计论坛;亚洲百位包装设计师上海大聚会、“东方之星”包装设计展。从这一活动安排来看,包装设计作为商品生产和品牌宣传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创意产业大发展的今天受到了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是创意产业要推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包装设计的发展道路
在今天创意产业备受重视的机遇面前,我国的包装设计应该走出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呢?首先应该明确发展包装设计的目的。包装设计应以提高大众生活质量、方便人们生活和工作、美化视觉环境为目的:其次,要持有坚决立足本国文化,虚心借鉴学习国外先进包装技术和方法的自主、开放的态度:再次,以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手段:最后,包装设计要寻找产业链化的发展道路,融入到创意产业发展的大流中,为“中国制造”添上世界范围内发展的翅膀。包装设计要坚定地立足我国文化,虚心地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的包装技术和方法。文化是最具有民族特色,也是最有吸引力的。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就很喜欢中国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曾经孕育出了汉唐那样的盛世,不能不说明她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中国现状相适应的现代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更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文化。今天要以这样的文化为基础设计我国的包装,创造有中国味道的包装设计。从日、韩等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不难看出,民族的设计才是世界的设计。日本的包装设计获得成功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对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有一种端正而有简单实用的认识:一切为了利于推动销售。今天的日本在来自传统中国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并在此之上找到了日本民族化的气息和时尚语境,走出令人们赞叹的日本包装艺术风格的新道路。有些国内的包装设计师,就是从日本的包装设计中学习借鉴来做自己的设计项目。而这种做法只能使我国的包装设计一直活在日本设计的阴影里面。只有从我们中华民族的当代文化内寻找美、寻找能够打动中国人的设计,才能够形成中华民族特色的设计,才能够在世界设计界占领一席之地。
3 包装设计课程教育中“创意”的作用与重要性
关键词:小语种教学 就业竞争力 岗位要求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135-01
随着我国对外沟通交流的日益密切,对于人才的语言要求也就越来越高。除了母语和英语之外,掌握第三门语言也成为增加就业竞争力一个重要的条件。对于空乘人员来说,由于接触到的乘客范围越来越广,只掌握英语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空乘岗位的需要,在空乘教学中开展小语种课程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空乘的岗位需求,同时也能够拓展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面,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本文就对小语种在空乘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具体课程设置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一、小语种课程的重要性
(一)提升空乘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由于薪资待遇较高,选择空乘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相关单位对空乘专业人员的需求在逐渐降低,这也导致空乘专业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到了毕业季面试空乘工作的地方往往人山人海。[1]过去航空公司的面试往往更加看重外表,对身高体重和气质身材有着很高的要求,而其他方面相对不是很看重。但是由于空乘人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航空公司在进行招聘时往往适当降低了对空乘人员外貌的要求,而是加大了对面试人员语言能力的考察。例如英语是否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的表达能力如何,能否直接用英语进行对话,是否掌握其他外语,掌握程度如何,等等。甚至有些航空公司组织了专门的外语空乘的面试,最基本的面试条件就是通过相关的外语等级考试。通过这些面试要求可以看出航空公司对语言的重视程度,所以说掌握一门除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很可能就有了新的就业机会,对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二)拓展空乘专业学生的就业面
空乘专I学生本身就业范围比较狭窄,只有选择空乘工作或者航空公司的其他工作才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不在航空公司系统内部工作的话,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共同竞争一些岗位相对处于劣势。[2]如果能够掌握一门小语种就将变得大不一样了。首先,空乘专业的学生在外貌上一般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果再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额外的语言,就能匹配很多的岗位。例如企业的行政人员、外语教师、翻译、国际贸易等,对这些学生来说都非常的适合。如果这些学生选择在航空系统内部就业,相对于其他没有掌握小语种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航线上有更多的选择,既可以选择国内航线也可以选择国际航线。而且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可能被委派到国外的航空公司工作,这样一来在薪资和待遇方面都会有一个很大幅度的提升。
二、小语种教学的课程设置
(一)针对行业特点进行课程设置
大多数空乘专业学生毕业之后要从事空乘相关工作或者去航空公司其他的部门,那么在进行小语种的课程设置时就要针对航空工作的特点,率先学习和航空工作相关的一些词汇和常用用语。[3]例如日常简单的问候语,利用外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航班遭遇气流或者到达所在地的天气以及迎送乘客、行李托运、餐饮服务、安检工作涉及的一些常用词汇和句子等。这些都是航空公司比较常用的一些词汇。在课程设置上要对这些和空乘岗位相关的语言进行着重的讲述,增强空乘专业小语种教学的实用性。而且这些词汇在空乘人员的工作中经常能够用到,在应用中能够对这些词汇和句子进行强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语言的效率。
(二)利用比较学习法,减少学习难度
小语种学习中可能会和英语的学习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学生觉得学习小语种的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比较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联系汉语、英语的一些词汇构成和发音特点比较其他语言进行学习。例如在俄语字母中,书写形式和英语字母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比方说Г=G, Д=D,Л=L,М=M,Н=N等。此外,日语和汉语在一些书写和发音方面也和汉语有相似之处。通过比较两种语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降低小语种的学习难度,提升小语种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发展的程度加大,只掌握英语对于空乘专业的学生来说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空乘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在空乘专业的教学中开设小语种课程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就业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晶,金贞春.高职航空服务专业小语种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课堂教学时效性;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93-01
课堂教学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有目的地开展的一种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有效的知识和技能的数量。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高低可以反映出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是高职教育改革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以新旧两种课程体系下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进行比较的情况,来说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传统的课程体系是采用学科式教学模式,课程按类别划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师生在教学双方的角色上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知识的记忆者。这种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是课程按类别划分,将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进行条块分割,变成零碎的相互孤立的知识点后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缺少全面深刻的理解。
二是理论课与实践课分开教学,使知识和技能不能很快地融合,并形成应用能力。
三是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学生多为高分低能、缺乏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在就业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
四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动学习,导致教学双方关系的僵化,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束缚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传统的课程体系所带来的弊端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破除旧的课程观念,建设以突出技能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也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要彻底破除旧的课程观念也并非易事,因为这毕竟是一场变革和创新,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思考、学习、调研、分析、论证,找到一条可行的路线。在这方面我们选择了项目引导、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尝试。
以《电子技术》课程为课改对象,按照新的课程观念从专业群岗位需求的调研,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教学大纲,按照项目整合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策略,制定考评标准等,开展了课程建设工作。并通过教学实践,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得出课改效果的结论性意见。
一、按照项目整合教学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理解
以放大电路为例来看按项目整合教学内容的必要性。放大电路是电子技术最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介绍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然后是放大电路结构及原理。至于对谁放大,为什么要放大,放大后的信号有什么用途,学生一概不知。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兴趣,也不容易理解。
在按照项目整合教学内容时,我们选择了“便携式扩音机安装与调试”作为放大电路的项目教学内容。在项目中引入了驻极式电容麦克和动圈式喇叭,一个是信号源,另一个是负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在教学中先介绍项目的功能,并通过实物加以演示,然后提出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最后再将和本项目相关的知识点推出。这种教学方式从一开始学生就被项目的功能所吸引,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抱有神秘感和新奇感,学生会十分主动地思考各种问题,特别是看到实物演示,直观可信,学生会有跃跃欲试的冲动。有了这样一个铺垫,学生自然会对后续的知识点倍感亲切,在非常轻松自然的状态下学到了新知识,而且记忆深刻。
二、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传统的课程体系先学理论,然后在另外一个时间段开展实践活动。这种教学方式使得理论和实践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做到即学即会,课堂的教学时效性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在项目教学内容完成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项目的实物制作过程。这是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既学习了理论又掌握了技能,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
三、新旧两种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效性比较与分析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选择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两个班,一个为“课改班”,另一个为“非课改班”。分别按照新旧两种课程体系授课。结果明显感到课改班的学生在掌握的知识量、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等方面都好于“非课改班”的学生。在我们召开的师生座谈会上,两个班的学生谈了各自的体会。学生们对项目引导、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共同的感觉是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应用能力增强了。由此可以说明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必要的。
在教学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做的时间不够的问题,学生们主动要求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完成项目的制作。学生的这种热情足以说明学生已经进入了自觉主动的学习状态,甚至达到了欲罢不能的程度。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气象服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8-005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8.037
2015年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与此同时,相对封闭且信息化水平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气象行业开始遭受来自互联网的巨大冲击。与其他行业类似,“互联网+”对气象行业的改造,也是从服务端开始的。最显著的变化是,长期作为公众获取气象信息主要途径的电视《天气预报》和手机天气短信快速地被微博、微信和以“墨迹天气”为代表的手机端服务取代。2014和2015年,中国气象局相继印发了《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气象预报与传播管理办法》和《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期通过监管方式的调整主动适应和引导气象服务领域出现的巨大变革。过去几十年,高校大气科学专业为气象局、科研院所输送了大量的业务和科研人才,但是对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因此,在“互联网+”浪潮改变公共气象服务的同时,高校大气科学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也应当结合气象现代化建设的特点,主动适应和调整,如此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专业水准高、能适应“互联网+”时代公共气象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一、新时期的公共气象服务
(一)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1956年,天气预报开始通过报纸和广播电台公开向社会。1980年,我国第一个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取得巨大成功。这些里程碑式的节点,足以让气象人感到骄傲,值得铭记。但是,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公共气象服务作为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公众气象服务方面,官方建成了以全媒体(广播、电视、报纸、短信、网站、乡镇电子显示屏等)为载体的气象服务体系。近些年,各种私营和官方的移动端产品丰富了公众气象服务的内涵,并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交流。针对专业气象服务,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曾精确地概括如下:“我国专业气象服务发展多年,至今还没有形成一支专业化的气象服务队伍,专业气象服务科技水平不高,服务技术和手段落后。”“专业气象服务不专业”“气象科技服务没科技”等问题一直难以有效解决。究其原因,高校长期不重视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是造成公共气象服辗⒄孤浜笥谌嗣袢褐谛枨蟮闹匾原因之一。
(二)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代化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也在发生转变。首先,公共气象服务的传播方式由传统媒体逐渐向新媒体转变。其次,气象服务从单一的气象行业信息传播,逐步转向为交通、农业、经济、卫生、旅游等行业提供融合的、嵌入式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服务决策化和公众化的转变,使得普通公众也能够免费获得一些专业气象服务。同时,随着气象数据、气象服务职责向社会开放,气象服务由行业垄断到全社会共同参与转变。气象服务私营公司近两年呈爆发式增长,国外的气象服务公司也开始通过各种方式登陆中国。
(三)气象服务人才的需求
公共气象服务往往涉及防灾减灾、气候变化、农业、城市、海洋、水文、交通、能源、旅游、卫生等方向,并致力于产生交叉应用,这就要求气象服务的人员掌握或者了解交叉行业。这种一专多能型气象人才能够突破知识面单一、专业结构不合理等局限,以复合型思维进行公共气象服务,可以更好地为气象事业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建设提供支持,是当下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在“互联网+”浪潮强烈冲击气象服务市场的影响下,优秀气象服务人才的稀缺性开始表现出来,成为各家私营气象服务企业争相猎聘的专业型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气象局气象服务人才短缺的现状。
二、《公共气象服务》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高校的大气科学专业是培养气象人才的主要阵地,是气象服务体制改革当中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新形势下的气象服务行业变化使得高校《公共气象服务》课程的改革显得迫在眉睫。
(一)发展本科生教育,注重复合型公共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
气象服务是一门自然与社会科学相交叉的学科。传统的气象类学科教育,基本都是重理论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大多是天气动力学、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原理等比较抽象的气象学知识,注重的是塑造学术和业务型的气象人才。毕业生中可以从事公共气象服务的人相对较少,需要用人单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二次培养。因此,有必要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课程的配置,以适应目前公共气象的快速发展。
(二)突出研究生教育,注重专业型公共气象服务人才的培养
2009 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扩招,标志着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进入了结构调整和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重心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这在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中更应该有所体现。公共气象服务就是将抽象的气象理论,应用于指导生产生活的实践当中,这不仅需要有广泛的知识面,更要有深层次的分析、理解和判断能力,这也是专业型公共气象服务人才的必备能力之一。
(三)强化教师队伍教育,注重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师资力量的培养
公共气象服务型人才做到由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转变,还有一个关键点是课程教师综合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如果没有师资水平的提升,一切都是空话。因此,课程教师要注重脱岗培训、在职教育、集体研讨、外出学习,激发教师的学习性和主动性,全面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是培养优秀气象服务人才的基石。
三、《公共气象服务》课程改革初探
(一)结合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提升课程内容的丰富度
现代化的公共气象服务,要求从业者除了掌握气象知识外,还要广泛涉猎农业、工业、商业、经济、水文、交通、能源、旅游、卫生、建筑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公共气象服务》专业课程应当具有足够的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学习气象要素与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融合点和相互关系,使其具备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能力。
(二)课程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公共气象服务这门课程,除了具有专业性以外,更具有社会性。相对于其他气象专业课,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注重实践课时的增加,可以通过结合相关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加具象化掌握公共气象服务的知识和理念。例如,在进行气象影视相关课程讲解中,教师可以增加气象影视节目赏析,让学生充当气象主播诠释气象节目,帮助学生更加具象化地了解天气预报节目。
(三)动态前沿,跟上新技术的脚步
进入21世纪,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并且每一种新技术都对公共气象服务迅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传统的气象从业人员应接不暇。《公共气象服务》课程也应该与时俱进,让学生了解最前沿、最先进的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和理念,以及新技术可能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影响。在互联网公众气象服务领域,将如何产生优质的内容和各种平台载体列入授课范围。课程还应当涉及气象服务产品的设计和可视化,培养学生对服务品质和用户体验的追求。同时,持续关注新技术,尤其是大数据、互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动态,激发学生思考这些新技术将会对公共气象服务带来的影响,鼓励学生在这些方面开展应用实验。
四、结语
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面临着需求不断增强、要求不断提高的挑战,在气象事业整体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作用日益显著。《公共气象服务》课程理应在大气科学专业课程中凸显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为培养出更专业、更适应潮流的复合型气象服务人才提供支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公共气象服务》课程也应顺应潮流,加以创新改革,成为气象人才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矫梅燕.探索公共庀蠓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J].浙江气象,2009(4):3-6.
[2] 王海君.我国高层次气象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理科教育,2012(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