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德育研讨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弱电系统(建筑智能化系统);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如果将一座建筑比作人体,可以说建筑是人体的外形,结构是他坚强的骨骼系统和健康的肌肉,设备系统是他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电气系统是血管为人体提供必要的能量,而弱电系统则是人体内的神经系统,行使必要的中央控制,有的甚至如同人体的大脑。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弱电系统越来越现代化,越来越智能化,已成为一座现代化建筑必不可少的子系统,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投资和预期效果,而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人员的舒适性、安全性、高效性。
XX公司修建的XXXX研发大楼,集恢弘的气势和现代的美感与一体,是XX公司综合实力的体现,从设计之初,就注定要成为XX市的地标式建筑,XX研发大楼的弱电系统更是整个大楼的核心部分,是大楼的中枢神经。下面就本人参与XX研发大楼弱电系统方案论证时的思路及经验做以下简单的探讨。
XX研发大楼弱电系统是一套由诸多子系统集成的综合性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1.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2.安防监控系统; 3.门禁一卡通系统(ICMS);4.酒店管理系统;5.办公楼智能照明系统;6.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GCS)等。
由于XX研发大楼的使用功能不同(地下2层-地上10层为酒店部分,11层-19层为办公部分)在做大楼弱电系统集成时,除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以大楼整体考虑外,其余各子系统都分为两套(酒店部分和办公部分),单独运行,酒店部分中心机房位于大楼的1层,办公楼中心机房位于12层。
一、建筑设备自控系统
XX研发大楼建筑设备自控系统主要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通过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的采集,将信号反馈给集成管理系统,大楼日后的运行维护人员可通过集成管理工作站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集中监视和查询,其监控的主要对象为:
1.空调通风系统
对新风机组、地下室送排风机、风机盘管、空调主机、热幕机进行启停控制和故障监视,对空调子系统各开关状况进行监视。
2.给排水系统
对大楼生活水箱、软水水箱、集水坑等储水容器进行超高、超低液位监测;
对生活水泵、污水泵等设备进行选择性最优启停控制,并对设备故障和手自动状态进行监视。
3、电力系统
对变压器、高压柜进行温度监测,温度超限时可报警并实施自动超限跳闸。
控制大楼发电机组的启停,当市电断电超过预定时间后,能自动启动发电机投入运行;当市电带电超过预定时间后,能自动停止发电机运行;并对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
4、电梯系统:
对电梯运行状况进行监测(楼层监视),在非正常运行时进行故障报警。
二、安防监控系统
XX研发大楼安防监控系统分为监控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两部分。主要由前端的探测器、紧急报警按钮、门磁开关、中心控制主机、综合显示屏等设备组成。用于重点防范区域的安防如:财务室、领导办公室、资料室、各类机房的入侵报警。
监控系统通过前端的摄像机等信号采集设备进行图像等信号采集,并通过网络传输给监控中心,使得安防中心安保人员在监控室就可以清晰地查看每一个监控区域图像,并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
监控系统能与防盗报警系统有效联动,当防盗报警系统的探测器侦测到非法入侵时,系统立即报警,提醒安保人员,同时联动视频监控系统将报警局域的图像拍摄、录像。
为保证安防系统在夜间的可视性,我们要求防盗报警系统能与照明系统的联动,即通过报警信号驱动继电器发出干接点信号给灯光控制器,实现联动。
三、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
为有效隔离非办公人员进入办公区域,保障XX研发大楼的保密及安全性,在对大楼弱电系统集成时,在制定方案是我们考虑了门禁一卡通系统。主要用于监视门禁设备状态、各通道管制门的开/关状态、对非法刷卡及非法闯入实施报警,一旦门出现异常情况,可在监控主机房显示异常区域的视频图像。
门禁一卡通管理系统主要包括:门禁管理子系统、考勤管理子系统、电子巡更管理子系统、车辆管理系统。
1.门禁管理子系统的功能:通过在大楼的入口处、电梯厅入口处、机房、财务室、资料室、办公室等入门处设置IC卡读卡器和电磁锁,进行出入管理,只有持合法IC卡的人员方可进入,系统自动对进入人员进行次数和时间的登记。
上述房门一旦被非法打开,系统自动和入侵防盗报警系统联动产生报警信号,通知管理人员及时处理。
2、考勤管理子系统:在电梯厅入口处的IC卡读卡器也可作为考勤机用,员工上下班时,在感应区的有效距离内刷卡,便可完成考勤操作。它方便了员工上、下班考勤,方便了管理人员统计、考核各部门出勤率,有效地管理和掌握人员出勤情况。
3、电子巡查管理子系统
安装在办公室入口处的IC卡读卡器同时也作电子巡查读卡机用,与门禁系统通过同一张卡片。
系统可根据预先设定的巡查路线,实时记录巡查人员卡号、巡查点号、到达时间,在控制中心显示该次巡查所应经历的线路,时间,人员,并可以记录发生事件的时间和地点。如果有未按时,按点进行巡查的,系统将进行记录,并在控制中心作出报警标志。
4、车辆管理系统功能
车辆用IC卡与门禁系统同一张卡片。在大楼地下车库设一个入口,一个出口。出、入口部分主要由卡箱、自动道闸、车辆检测线圈等组成。大楼内部车辆实行凭卡出入管理,内部车辆首先到管理中心进行登记、分配发卡等工作,合法使用期间内车辆可凭卡通行停车场。
四、酒店管理系统
为满足XX研发大楼1-10层使用功能要求,在做大楼弱电系统集成方案时,我们考虑了酒店管理系统。通过酒店管理系统实现对整个酒店的日常运行进行管理。系统可实现房源、预定、房价等对营销具有影响力的信息处理,并可建立客户档案中心,管理用户信息。对运营状况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分析等处理、形成管理决策所需的数据信息、产生各种分析报表。
五、办公楼智能照明系统
为节约电能,减少浪费,降低大楼运行成本,在弱电系统集成时我们对11-19层的公共走道部分的照明系统考虑了智能照明。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由调光模块、开关模块、液晶显示触摸屏、智能传感器、时钟管理器、手持式编程器、监控软件等部件构成,将上述各种具备独立功能的控制模块或部件数据通讯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控制网络。可实现对公共走道部分灯光的调光控制和开关控制。
六、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GCS)
鉴于XX研发大楼使用功能不同,大楼综合布线分为办公楼部分和酒店部分,两个系统分开独立运行。
酒店安保机房设置在1层,办公楼安保机房设置在12层,18层设置办公楼计算机中心屏蔽机房,对办公楼部分的网络进行统一管理,在1层设置酒店计算机中心对酒店部分的网络进行统一管理。方案规划阶段考虑到我公司设计院的保密要求,我们将11层以上的信息和语音网络分开布置,信息垂直主干采用12芯多模光缆,语音主干线采用超5类25对线缆。信息水平布线采用6类4对屏蔽双绞线,语音采用6类屏蔽双绞线。酒店部分为降低造价则采用了普通非屏蔽的5类非屏蔽4对双绞线和3类非屏蔽双绞线。语音网络和信息网络交换机和服务器做物理隔离,以保证信息安全。
此外为保证设计院保密的要求,在做弱电系统集成方案时,我们要求对大楼的重点要害区域即18层计算机中心机房做屏蔽处理,要求符合国家保密局《处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3-1999中的C级标准。
通过上述弱电系统集成方案的实施,可满足XX研发大楼内、外部信息数据的传输,保证办公自动化的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XX研发大楼办公人员提供舒适、便捷的现代化办公环境。
参考文献:
[1].而师玛乃•花铁森 著《建筑弱电工程安装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03
1 高校实验室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弊端。
1.1 各高校师生安全意识不够强
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重视教学科研,轻视安全工作的思想,认为安全工作是由学校保卫部门负责。从防水、防火和防盗三方面来阐述一下。
第一,防水。例如,实验楼计算机实验室某天上完课没关实验室的窗户,当天晚上下起了暴雨,计算机实验室进水了,数台电脑因进水而不能使用。这起事故是由于上课教师或实验员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电脑损坏不但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而且还给学院造成了损失。上课师生来上课的同时,洗手间的水龙头不关掉,导致水一直哗哗的流,有的甚至都流的满走廊都是,如果流到实验室里,会不会造成实验仪器的损坏?如果流到电线接头处会不会导致电线短路,造成更大的危害?
第二,防火。冬天,天气冷,尤其是在阴面教室上课的教师,有的教师私自带来了小太阳,由于功率过大,引起电线着火,更有甚者有的老师上完课不断电,小太阳开着就把教室门给锁上了,直接走人,任由小太阳开着,机器开着,这些都是咱老师安全意识不足,造成的,如果每一位上课老师安全意识强一点,责任心强一点,把安全隐患也就扼杀在萌芽之中了。有些高校,实验楼使用好多年了,很多线路都已老化,老师在使用机器前最后先检查一下线路,提前报修、更换,以防引发火灾等。
第三,防盗。安全也是一个经常涉及的问题,也是各大高校比较重视的事情,实验楼很多实验室都配有贵重的实验仪器及器材,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上百万元。这件事情应该引起学院领导的重视,像实验楼一楼全是玻璃窗,一楼有机房又有昂贵的建筑器材,及时的把一楼安装上防盗窗是必要的。还有,实验室上课老师的钥匙管理也要相应的重视起来,老师上完课一定要确保门窗是否锁好,尤其是一些配有贵重仪器的实验室,最好不要让学生私自带钥匙,老师要把自己实验室的钥匙管理好。现在各大高校,都在实验楼安装了相应的监控仪器,安装监控仪器也是实验楼防盗管理的必然趋势。
1.2 安全管理制度不够严格,执行力还不够强。
各大高校上实验课期间,不少学生将零食、瓜子等食物带进实验室,在实验室里吃东西。按规定严禁学生将食物带进实验室,有些实验室里存放一些精密仪器,容易损坏。像有的同学不小心把饮料倒进计算机键盘里导致键盘不能用等现象。由于各学院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实验室吃东西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一些化学实验室,里面有一些有毒的化学用品,如果学生带零食,很容易导致学生中毒等情况发生。
由于上课老师的疏忽,上课前没有及时的把本节实验课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讲给学生听,导致学生做实验时操作不当受伤。
1.3 实验室消防设施不足
许多高校实验室都存在着消防设施不足的现象。实验室虽然配备了消防设备,但由于一些实验室常年只开了几次,消防设备不定期检查,消防设备故障不及时更换,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方面,均达不到安全防火的要求。还有许多大学实验室没有配齐气体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防毒面罩等固定或移动消防设备。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2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对方法
2.1 开设实验室安全培训课程,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针对各个专业实验课的特点,对涉及到的实验室安全教育进行了分类培训。结合实验室发生的事故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废弃物处理、化学危险品、特殊危险设备的重要操作事项、事故的救援和自救、网络信息安全、实验结束后的仪器恢复检查等。
通过培养学生加强安全观念,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
2.2 加强教师队伍安全培训管理
实验室授课,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责任心强,服务质量高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也是安全环境的重要保证。对全校老师及学生施行安全培训和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安全隐患。例如,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器材使用、事故案例分析等都是提高老师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加强安全实际操作训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按照仪器标准程序进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对学生进行安全技能训练,定期进行消防演习,请专业人士讲解消防知识、灭火常识和灭火器在各种场合的使用方法。在有意外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采取措施,减少人员伤害等。
2.3 完善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促进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学校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实习制度、实验室检查制度、实验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各项制度,以及各部门和二级学院的大力配合,落实到实处,明确的规章制度下,实验楼面貌焕然一新。
2.4 杜绝安全隐患,加大对实验室基础设施的规范化建设。
实验室的基础条件是保障安全的首要条件。我院把安全建设规程已纳入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中,把实验室安全问题充分涉及到各个环节包括实验室的建设、设计、仪器设备的购置和放置及实验室水、电、气等管线方面。
加大投入经费,改善实验室安全硬件设备。硬件设备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条件。把所有的实验室配上烟雾报警、防护眼镜、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把所有实验室内墙涂上防火涂料,并在实验室门口做好醒目的安全标签,在实验楼各个楼层或房间安装监控系统、大门安装门禁系统以及红外报警系统,加强安全监督。
科学合理地进行操作
对农业机械故障问题的维修,科学合理地进行操作使用是关键方法之一,不正确、不合理的操作使用方法会使农业机械向相反的作业效果运行。因此,作为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人员,一定要按照严格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使用,在启动农业机械之前检查冷却液和机油等数量是否足够;启动机械之后要进入一段时间的低速预热;在农业机械运行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经常检查各类仪表的数值;操作农业机械时应在机械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进行运作,保证机械处于较为平稳的负荷变动,降低农业机械的磨损。
认真检查零部件的配合间隙
各类机械的机型都有一定的规格要求,例如气门间隙、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等,以及零部件的装置方向。在进行实际的维修工作中,必须采用相对应的零部件装置,采用同一种机型、同一种规格的部件,以及正确的装置方法,注意成对装配,达到完整、科学的维修农业机械,保证农业机械正常、稳定运作的目标。
保持良好的效果
农业机械的故障问题1/2以上是因为不良引起的,要达到农业机械零部件间配合的精确性,必须保持良好的。因此,在对农业机械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农业机械结构、不同的季节与环境,合理选用和使用剂,保证良好的效果,使农业机械得以正常的工作。
定期进行保养
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人员应当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调整、清洗、更换、等一系列合理、正确的保养工作。定期保养主要包括定时检查、调试机械的主要部件,定期清洗机械,加入适当、符合规格的油,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经常保持空气、燃油、机油等良好过滤性能,预防沙、尘等物进入机械的摩擦表面,以减少机械的磨损程度等。以期延长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提高其良好的工作效果。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档案利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08
[中图分类号]G271;R1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0 引 言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是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测、公共卫生服务、卫生学评价、科研培训等活动以及各项工作改革发展中形成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字、图片及其他不同形式的记载载体。它是人类社会一种巨大的信息资源,既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长期积累下的财富,也是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重要信息资源。近几年,随着现代医疗改革工作的发展,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档案资料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各项工作部署、实行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显然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和利用现状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也在不断进步,疾病预防控制档案逐渐从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方便了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管理,其中一些非绝密文件也开始在网络上公开。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不但本行业需要,一些政府决策机构也需要用到,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利用也变得多样性。但是,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管理和利用上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领导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人依然认为档案管理工作可做可不做,从思想上就没有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殊不知,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是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特定事件的现场记录,是各种疾病的历史见证,也是查验真伪的第一手重要资料。二是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管理制度依旧有不完善的地方。多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还在沿用落后的卫生防疫机构的档案管理模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管理也缺乏科学性,建档、归档也不明确。三是硬件设施条件难以满足档案利用管理的需求。传统纸质档案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但这套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电子档案管理利用工作的需求,而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配套设施不完善,档案存储环境过于简陋、潮湿,计算机老化现象都会影响档案的寿命。
2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和利用对策分析
2.1 健全档案管理与利用机制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如果想要得到高效的管理和有效的利用,首先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与利用制度,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和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管理体系,这是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的关键。由于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种类比较多,形式也各不相同,因此,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要符合实际情况。同时档案管理制度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保证与时俱进,制定出一套标准的、规范的、统一的档案收集标准,并明确档案材料收集的范围与收集的重点内容。在制定档案管理与利用制度时,档案管理人员应深入了解各科室的主要业务及其活动,在国家制定的相关规范制度的基础上,与各科室进行协商,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与利用制度。
2.2 提高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实时性
档案管理的本质是提高档案的应用性,且将以往的档案资料加以整理和存储,在之后的工作中如果需要历史资料的支持,所存储的档案资料便能够发挥作用,更好地指导工作。因此,要使档案具有价值,必须严格把握好档案收集、整理等基础环节的质量,案卷材料是否收集全面、完整、及时对档案的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当发生此类事件时,疾控中心档案室将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包括数据资料、防病知识等,与医院相配合,减轻突发卫生事件给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
2.3 档案信息资源合理利用
档案工作要办得好,就要将局面进行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首先,要将原有的被动服务变成主动服务,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预测上级和其他部门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改变以往“坐等需求”的做法,这能够在传染病爆发时,让疾病预防控制业务人员快速调取档案,节约大量的时间。其次,要实现局域网上档案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并且要能够及时地更新疾病信息,让人们能够了解到最新的消息,这样才能减轻民众对疾病的恐慌。最后,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工作,做到边建档边利用,不断完善档案,编纂人员要多方面、多角度地编纂专题档案,整合相似的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将档案信息资源能够被充分合理的利用,进而使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档案信息化工作早日得到普及。
2.4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档案管理手段越来越丰富。在档案管理的发展过程中,档案资料的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信息化发展以来,档案数量急剧增长,也为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存在档案利用率较低、档案保存环境较差、档案资料不共享等问题,要想使这些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就要对n案实现管理信息化。所谓档案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保存、管理、处置、利用等工作,使疾病预防控制档案能够发挥出其最大价值,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做出贡献。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实现档案信息资源高度共享。疾控中心应将档案管理纳入办公自动化的总体架构中,实现档案管理与办公自动化的一体化,其中要包括人事、行政、财务、传染病、调查报告、监控数据、方案措施和疫情统计等数据资料。要将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实现档案的收集、存储、管理、利用的一体化建设,使档案资源高度共享,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利用。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是实现档案信息化水平的前提条件。这些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存储设备、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信息安全系统等,且硬件和软件应当以满足使用需求为目标,避免财力浪费,要将资源用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地方。
(3)利用大数据等分析手段对信息进行有效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方便,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程度。在对疾控档案信息加以利用时,由于存储的档案资料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直接进行统计工作可能比较困难。因此,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档案数据进行建模分析与统计工作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并能够挖掘出隐含的信息,发挥出档案信息的价值,更好地为疾控工作服务。
3 结 语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工作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发挥出档案信息的最大价值,对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应当从实际出发,探析目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切实提高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的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顾兴成,郑磊,魏胜月.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6(5).
摘要: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开展必然推动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在此背景下培养方案的建立和改进对于促进二者的关联性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面向于工科院校分别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质量保障、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工程教育教W的现状并给出改进措施,以为工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工程教育认证;培养方案制定;教育理念;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65-02
一、引言
工程教育占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毕业生总量的三分之一。为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2005年以来工程教育认证工作逐步在我国开展,相关教育专业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准绳、全面推进专业建设及改革,加速专业国际化进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升学生收益[1]。工程认证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现有高等教育的质量体系,主要表现在其新颖的育人理念可为未来工程师“毕业生”提供通行国际的执业资格。从以学生为本、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等方面来衡量和推进教育工作,改变了传统的学习策略方式,通过反馈机制对专业设置不断探索提高[2]。作为国际就业市场的“通行证”,目前几乎所有相关院校都对参与工程教育认证表现出空前的热情。然而,在探索推进专业认证工作的过程中,高等院校或多或少的存在以下几点问题:①在可预期的未来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衔接性、是否能够反映区域特色尚需改进。②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③课程设置不足以支持相应知识体系和毕业要求,缺乏创新创业类课程,在授课内容方面应强化专业背景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培养方案着手,分别以培养目标、人才培养基本要求、质量保障体系、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方面分析了当前工程类院校专业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专业建设及培养方案的建议。
二、培养方案分析
1.培养目标。依据现有工科院校专业培养方案的内容,目前各高校制定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问题:①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2012年7月修订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培养目标“应能反映毕业生主要的就业领域、竞争优势及毕业后事业发展的预期”并且可以“检验和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培养目标比较虚化,这样会导致检验和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比较困难[3]。②各高校的培养目标比较趋同,有些能很好反映学校的学科特色以及行业特点,但很少能够反映学校的区域特色;再者,在培养目标的定期评价和修订方面,不能反映不同领域行业或企业(也可以是科研院所)专家的参与。③在培养目标的公开性方面,认证标准明确培养目标必须向社会有效公开,但部分高校网上找不到专业的培养方案,向社会有效公开方面有所欠缺。
2.人才培养基本要求。近年来随着工程教育国际认证工作在我国高校的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高校在修订毕业要求时参考了工程教育国际认证的要求,对毕业要求进行细化、量化,除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视,也增加了对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运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效益、环境、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等综合能力的要求,但仍然有很多高校的毕业要求过于简单笼统,较难进行评价。
3.质量保障体系。各高校普遍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监控教学过程、跟踪毕业生以及根据各方反馈进行持续改进,但较少有根据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形成分析报告,并根据各方反馈形成文档形式的持续改进报告。同时对于围绕毕业要求对应到质量点的有效性考查不足,对于实施情况的效果评价并没有到位。在实践教学方面对于教学实际内容是否能支持毕业要求达成分析不足,往往不能反映部分同学的训练不足问题。
4.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4]。然而尽管当前一些高校在形式上让部分专家担任企业导师进行授课,但在授课内容方面过于偏重工程实际,造成学生重视工程技术类操作过程而忽略了其相关理论。在知识体系方面,以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学科基础知识需涵盖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系统与应用、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波等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专业基础知识应包括物理光学、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光电检测、激光原理、信息光学、通信原理、工程图学中至少4个知识领域的核心内容。同时在讲授相应专业基本知识领域和专业方向知识时,应讲授相关的专业发展历史和现状。根据我们对47个收集到的培养方案的分析,很多学校缺乏信号与系统知识领域的相关课程。应积极探索这些核心课程的评级机制,因为科学的课程评价方式是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但部分高校仅仅是设置了这些工程课程,所缺乏的评价机制不能够切实让这些外部专家在课程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专业建设及培养方案改进策略
根据以上分析发现的针对工程教育的一些共性问题,我们对工科专业培养方案及专业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目标。增加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增加对学生毕业后应该具有能力的预期要求,促进和加强这些要求和毕业要求的关联性;培养目标应更好反映学校的学科特色、行业特点以及学校的区域特色;培养目标的制定应有行业专家参与并有相关文字资料佐证;培养方案应尽量做到网上公开。做好毕业生5年后情况跟踪,为培养目标的持续改进提供有效的数据,通过调研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和社会责任承担情况,合理规划在校生培养目标。
2.毕业要求。参考工程教育国际认证的要求,对毕业要求进行细化、量化;除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视,也应增加对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运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效益、环境、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等综合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利用以新兴互联网、增强现实为代表的现代工具提高其模拟预测能力,以达到实现深刻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对象,制定教学过程训练和考核规划方案,做到公平公开。建立长期有效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工程问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加大不同类型的交流活动,促进教学实践的国际化。
3.质量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跟踪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毕业生信息,进而形成社会参与的各方常态评价。依据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和评价意见,进行持续改进。
4.知识体系和核心课程体系。增加创新创业类通识课程;在授课内容方面增加专业导论课程相关的专业发展历史和现状;注意增加知识领域的相关体系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能够培养工程人才感受基础理论是如何有效指导工程技术和实践操作的过程。重视企业导师开展的实践课程和课堂效果,实施有效的评价机制促进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的进行过程。
5.理科类与工科类教学实践环节的共性与差异。目前各高校均比较重视实践环节,认证过程对实验设备和经费投入的要求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保证实践环节的数量和质量。理科类专业队实践环节的要求并不比工科类专业低,但由于培养目标的差异,两者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还是各有侧重的。工科培养的是工程型人才,应加强和企业联合的实践环节,加强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的训练;理科培养的是科研型人才,更注重动手组装和搭建实验的能力,应加强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从理解器件原理、设备原理及其关键注意事项着手训练。
参考文献:
[1]邓琼.探究工程教育认证提升专业建设水平[J].教育教学论坛,2015,(9).
[2]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工程教育前沿,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