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变化特征

化学变化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化学变化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化学变化特征

化学变化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体动力学;原地纵跳;排球运动员

中图分类号:G80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12-0101-06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 of kinetic information regarding continuous vertical jumping in situ

CAO Zhi-fei,LI Shi-ming,ZHU Hong-ho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udong University,Yantai 264025,China)

Abstract: By means of video shooting and synchronous 3D force measurement,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ge of kinetic information regarding continuous vertical jumping in situ,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instant force at the end of buffering, peak jumping force, average jumping power and impulse gradually diminished with the elapse of the time of continuously vertical jumping in situ (P

Key words: human body kinetics;vertical jumping in situ;volleyball player

纵跳起跳动作是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依靠身体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发挥下肢肌群的最大爆发力,以达到最佳纵向起跳效果的技术动作[1]。目前国内外有关纵跳理论的研究成果已经很多[2-13],基本上形成了成熟的理论体系。然而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许多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蹦床、竞技健美操、艺术体操等等)对运动员弹跳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它不仅需要良好的弹跳能力,而且更需要多次连续起跳能力(弹跳耐力),这就要求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时要特别注意发展弹跳耐力素质。与此同时,由于不同项目、同一项目不同技术下的运动节奏是不同的,运动员在不同运动节奏下纵跳的起跳效果也是不同的,有关连续纵跳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13-19]。通过查阅和检索国内外有关连续纵跳的文献资料显示,相对于纵跳动作的特征及力学机制等的研究,有关连续纵跳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其内在的力学特征进行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8名男子排球运动员均接受过长时间系统训练,运动等级均在2级以上。年龄(23.14±1.07) 岁;身高(178.43±3.41) cm;体重(71.00±5.77) kg。

1.2研究方法

运用三维测力台与录像拍摄同步测试的方法对受试者原地连续纵跳过程进行监测,受试者直接在三维测力台上进行动作,采样频率为500 Hz。采用1台索尼摄像机对受试者原地连续纵跳的整个运动过程进行拍摄,拍摄速度为50 场/s,设置曝光时间为0.001 s,摄像机高度为1.2 m,垂直放于受试者的正侧方向,距离约为10 m。

测试前,受试者进行10~20 min的热身活动。热身以后,受试者站在测力台上按照节拍器发出的提示音进行原地连续纵跳动作预练习。在受试者充分熟悉节拍器发出的频率,能够跟上运动节奏后开始对受试者原地连续纵跳过程进行同步监测,直到受试者连续5次明显不能跟上节拍器发出的运动节奏时停止。在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要求受试者双手叉腰,每次必须跟上运动节奏,并且每次都要尽最大力量起跳。

为了减少受试者疲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将受试者进行随机编号。实验从第1种频率(40 次/min)开始,每个受试者按照编号的顺序依次完成原地连续纵跳实验,24 h后再进行第2种频率(50 次/min)实验,24 h后再进行第3种频率(60 次/min)实验。频率的选择是前期反复进行预实验最终确定的,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受试者能够以最大力量或接近最大力量起跳,二是受试者能够连贯完成动作。在前期预实验中发现低于40 次/min频率时,受试者为了按照节奏进行动作,在缓冲与蹬伸转换时出现停顿现象,而高于60 次/min频率时,受试者就不能以最大力量起跳,因此最终选择了40 次/min (f1)、50 次/min(f2)、60次/min(f3)3种频率进行实验。

通过对受试者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腾空高度的观察发现,随着运动时间的逐渐延长,腾空高度明显逐渐降低。由于不同受试者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纵跳次数存在差异,为了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人体信息变化特征,分别选取每个受试者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腾空高度最大的跳次和腾空高度最小的跳次作为基准点,并分别定义为J1和J5,然后再依次选取腾空最大高度的25%、50%、75%作为3个中间跳次,分别为J2、J3、J4,共5个跳次进行研究。

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判断参数的影响因素,单因素方差分析判断参数之间的差异性,若存在差异性,再运用多重比较的方法(方差齐性:LSD;方差不齐:Games-Howell)判断参数之间的差异性[20]。

2结果与分析

2.1原地连续纵跳缓冲阶段动力学特征

1)原地连续纵跳缓冲结束瞬时力值特征。

缓冲结束瞬时力值的大小是表征缓冲阶段人体与地面作用效果的有效指标之一。前人研究表明,人体在纵跳过程中下肢肌肉储能与缓冲结束瞬时力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15]。本研究中缓冲结束瞬时力值与腾空高度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f1r=0.781;f2r=0.639;f3r=0.827),说明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缓冲结束瞬时力值可以作为评价起跳效果重要的动力学指标。

60 次/min频率作用下原地连续纵跳缓冲结束瞬时力值要明显大于其它两种频率,根据缓冲结束瞬时力值与腾空高度的关系可知,60 次/min频率作用下人体纵跳过程中的踏跳效果应该要好于其它两种频率,然而实际却恰恰相反(见表1、2)。

表1原地连续纵跳标准化缓冲结束瞬时力值 N

频率 n/人 J1 J2 J3 J4 J5

f1 8 1.875±0.087 1.811±0.096 1.763±0.086 1.658±0.112 1.566±0.095

f2 8 1.906±0.076 1.823±0.082 1.751±0.121 1.698±0.135 1.525±0.108

f3 8 2.107±0.195 1.952±0.213 1.896±0.121 1.777±0.135 1.588±0.099

表2原地连续纵跳腾空高度m

频率 n/人 J1 J2 J3 J4 J5

f1 8 0.360±0.057 0.285±0.015 0.224±0.032 0.170±0.033 0.125±0.022

f2 8 0.362±0.061 0.294±0.044 0.218±0.038 0.168±0.021 0.116±0.024

f3 8 0.313±0.053 0.252±0.046 0.186±0.035 0.138±0.025 0.099±0.021

通过进一步结合拍摄的录像和3种频率原地连续纵跳动力学曲线的分析发现,60 次/min频率作用下人体在纵跳过程中几乎没有缓冲,人体与地面碰撞结束后便进入了蹬伸阶段,该频率作用下缓冲结束瞬时力值是在人体与地面碰撞的基础上获得的,人体下肢肌群储存的弹性能很小,这是导致缓冲结束瞬时力值大,腾空高度却低的主要原因。由表1也可以看出,3种频率原地连续纵跳缓冲结束瞬时力值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都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存在显著性(P

2)原地连续纵跳缓冲冲量特征。

缓冲冲量是纵跳过程中缓冲阶段人体所受合外力产生的冲量。由表3可知,3种频率原地连续纵跳缓冲冲量整体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说明频率对缓冲冲量的影响较小。而3种频率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随着跳次的不断增加,缓冲冲量都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经统计学分析表明,3种频率不同跳次之间缓冲冲量差异都存在非常显著性 (P

表3原地连续纵跳标准化缓冲冲量 N•s

频率 n/人 J1 J2 J3 J4 J5

f1 8 0.272±0.021 0.245±0.020 0.220±0.025 0.212±0.019 0.188±0.015

f2 8 0.271±0.030 0.261±0.029 0.234±0.034 0.202±0.014 0.183±0.019

f3 8 0.259±0.025 0.240±0.022 0.225±0.028 0.205±0.019 0.176±0.030

2.2原地连续纵跳蹬伸阶段动力学特征

1)原地连续纵跳蹬伸力峰值特征。

在纵跳的起跳阶段,由于下肢的积极蹬伸以及身体各环节的协调配合,在动力曲线上产生了蹬伸力峰值。蹬伸力峰值是反映人体在完成纵跳过程中,蹬伸阶段各环节垂直向上加速运动时地面反作用力的最大值,它是蹬伸阶段快速释放缓冲阶段下肢主要工作肌群储存的弹性能的具体体现,其大小主要取决于各环节运动的协调加速以及下肢肌肉的活动效率[14]。对原地连续纵跳蹬伸力峰值与腾空高度的关系研究发现,二者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f1r=0.824;f2r=0.509;f3r=0.890),说明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蹬伸力峰值也是影响起跳效果的重要动力学指标。由表4可知,40 次/min和50 次/min频率之间的蹬伸力峰值整体上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60 次/min频率原地连续纵跳的蹬伸力峰值要大于其它两种频率(P

表4原地连续纵跳蹬伸力峰值 N

频率 n/人 J1 J2 J3 J4 J5

f1 8 2.207±0.083 2.048±0.060 1.942±0.068 1.875±0.094 1.817±0.095

f2 8 2.129±0.076 2.015±0.122 1.916±0.161 1.914±0.155 1.768±0.131

f3 8 2.499±0.295 2.251±0.348 2.094±0.141 1.950±0.137 1.775±0.091

由蹬伸力峰值与腾空高度的关系可知,蹬伸力峰值越大,腾空高度越高。然而对3种频率原地连续纵跳腾空高度的分析已知,60 次/min频率作用下纵跳的高度要明显低于其它两种频率(表2),这似乎存在矛盾。通过对3种频率原地纵跳动力曲线(见图1)分析发现,40 次/min和50 次/min频率原地纵跳人体在获得蹬伸力峰值后短时间内就腾离地面,而60 次/min频率原地纵跳蹬伸力峰值出现到人体离开地面的时间长于其它两种频率。这说明人体在40 次/min和50 次/min频率下从蹬伸力峰值出现到人体离开地面时间梯度大于60 次/min频率,这可能是60 次/min频率原地纵跳蹬伸力峰值最大,而腾空高度却最低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拍摄的录像与测力台同步数据进一步分析认为,60 次/min频率下人体与地面接触时间很短,着地碰撞后不久就进入了蹬伸阶段,下肢主要关节的缓冲幅度很小,缓冲结束后约0.02 s蹬伸力就达到了峰值,这说明蹬伸力峰值很大程度上是人体在与地面碰撞的基础上获得,而40 次/min和50 次/min频率人体在着地碰撞后有充分时间完成缓冲,下肢主要工作肌群牵拉充分,储存了大量的弹性能,蹬伸阶段能够快速释放能量,蹬伸力达到峰值后不久人体腾离地面,这说明40 次/min和50 次/min频率蹬伸力峰值的获得主要是依靠人体下肢主要工作肌群收缩产生的,而60 次/min频率下人体下肢主要工作肌群的活动较小,导致腾空高度低于其它两种频率。因此,在分析蹬伸力峰值对腾空高度的影响时应该结合其他影响因素。

图1三种频率原地纵跳典型的动力曲线图

由表4也可以看出,原地连续纵跳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蹬伸力峰值表现出明显逐渐减小的趋势,经统计学分析表明,3种频率不同跳次间蹬伸力峰值差异都存在非常显著性(P

2)原地连续纵跳蹬伸冲量特征。

蹬伸冲量是纵跳过程中蹬伸阶段人体所受合外力产生的冲量。由表5可知,3种频率原地连续纵跳在蹬伸冲量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说明频率对冲量参数的影响不显著,而单信海[15]对不同快慢节奏对连续性原地纵跳的实验研究发现,随着纵跳节奏的加快,人体从地面获得的冲量显著下降,分析原因认为主要是由于本研究实验过程中在频率的选择上与单信海的研究存在很大差异。而3种频率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随着跳次的不断增加,蹬伸冲量参数都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统计学分析发现,3种频率不同跳次的蹬伸冲量差异都存在非常显著性(P

表5原地连续纵跳标准化蹬伸冲量 统计表 N•s

频率 n/人 J1 J2 J3 J4 J5

f1 8 0.281±0.016 0.249±0.027 0.219±0.016 0.203±0.025 0.179±0.018

f2 8 0.291±0.024 0.270±0.027 0.226±0.016 0.192±0.013 0.172±0.022

f3 8 0.278±0.020 0.250±0.026 0.219±0.012 0.196±0.008 0.161±0.016

3)原地连续纵跳蹬伸平均功率特征。

原地纵跳过程中起跳功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受试者人体重心的垂直速度乘以作用在人体垂直方向的力值,它可以反映人体起跳时下肢肌群速度力量的发挥水平。本研究认为蹬伸功率峰值只是反映该时刻功率对蹬伸效果的影响,不能反映整个蹬伸过程中人体下肢工作肌群的工作情况,因此我们引入了蹬伸平均功率指标,以求能全面地反映原地连续纵跳蹬伸阶段下肢主要肌群的工作情况。蹬伸平均功率是人体在整个蹬伸阶段下肢肌群做功速率的综合体现。

由表6可以看出,40 次/min和50 次/min频率原地连续纵跳蹬伸平均功率相差不大,60次/min频率作用下原地连续纵跳蹬伸平均功率整体上明显小于其它两种频率(P

表6原地连续纵跳标准化蹬伸平均功率 W

频率 n/人 J1 J2 J3 J4 J5

f1 8 1.189±0.121 1.029±0.149 0.673±0.122 0.399±0.108 0.341±0.082

f2 8 1.192±0.218 1.015±0.258 0.701±0.100 0.448±0.068 0.328±0.076

f3 8 0.981±0.128 0.786±0.221 0.581±0.133 0.374±0.037 0.285±0.069

2.3原地连续纵跳缓冲-蹬伸动力学特征

为了更进一步讨论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从缓冲阶段到蹬伸阶段人体动力学信息的变化特征,本研究引入了恢复系数(I2/I1)的概念。人体起跳的缓冲和蹬伸阶段与物理学中碰撞试验的压缩和恢复阶段尽管在形式上极为相似,但二者在本质上存在着非常大的差异。由于人体是一个由各种生物组织构成的有机活体,因而人体起跳的恢复系数除了受到接触介质性质的影响,还受到人体在动作过程中的机能状况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影响。刘北湘[13]认为上步纵跳和跳深过程中由于人体肌肉的并联弹性成分是一些不良的弹性成分,使人体与地面的碰撞过程并不是完全的弹性碰撞,因此人体自身的生理特点使得碰撞冲量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人体向上运动的动量,其中存在机械能的损失,这就形成了人体重心腾空高度的差值,因而恢复系数e也就小于1。本研究在对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恢复系数的研究发现,连续纵跳过程恢复系数并不一定都小于1、3种频率,原地连续纵跳J1与J2恢复系数都出现大于1的情况。分析原因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本研究在实验设计中要求受试者每次必须争取最大腾空高度,受试者在运动过程中可能在腾空高度上出现反复的现象,即相邻两跳次之间前一次的腾空高度小于后一次的腾空高度,而研究中是根据受试者最大高度和最低高度作为基点来选取的跳次,在跳次的选取上就难免选取了相邻两个跳次中腾空高度较高的一次,因此恢复系数大于1;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体在运动初期下肢主要工作肌群的运动能力较强,碰撞过程中缓冲效果较好,能量损失很小,而蹬伸过程中能够快速释放缓冲阶段储存的弹性能,以及整个人体各环节的协调配合,获得了较大的蹬伸冲量。而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人体出现局部疲劳以后,下肢主要工作肌群的工作能力出现下降,人体与地面碰撞过程中缓冲效果较差,损失的能量较多,储存的弹性能较小,在后继的向心收缩阶段没有足够的能量释放以增强下肢伸肌群的正功效果,同时整个人体的运动速率也出现下降,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增加蹬伸冲量的积累,因此恢复系数小于1。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运动时间是影响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恢复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由表7可以看出,3种频率原地连续纵跳不同跳次的恢复系数都随着连续纵跳次数的增加而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

表7原地连续纵跳标准化恢复系数

频率 n/人 J1 J2 J3 J4 J5

f1 8 1.038±0.035 1.016±0.066 1.010±0.131 0.957±0.071 0.952±0.043

f2 8 1.081±0.093 1.039±0.057 0.972±0.020 0.949±0.020 0.943±0.129

f3 8 1.078±0.095 1.050±0.154 0.987±0.131 0.964±0.095 0.925±0.104

3结论与建议

缓冲结束瞬时力值、蹬伸力峰值、蹬伸平均功率及冲量是影响原地连续纵跳起跳效果非常重要的动力学指标。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人体在不同频率作用下、不同运动时间纵跳的动力学参数存在很大差异,这就导致不同条件下起跳的效果差异非常大。因此,在许多运动项目(如排球、篮球等)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在起跳时应该注意一定的运动节奏及运动时间的影响。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应该参照不同条件下原地连续纵跳过程中人体动力力学信息变化特征,依据不同运动项目自身的特点,改进和选择科学的训练手段与方法,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加强运动员连续纵跳能力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弹跳耐力。

参考文献:

[1] 李世明,刘学贞. 纵跳理论研究进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65-67.

[2] Dowling. Identification of kinetic and temporal factors related to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1993,9:95-110.

[3] 郑亦华. 影响起跳效果诸因素的生物力学研究[J].体育科学,1983,3(2):68-73.

[4] 张家正. 对纵跳运动规律的初步探讨[G]//运动生物力学论文选,1990:267-289.

[5] 禹小明. 试论跳跃动力的力学依据[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2,26(2):91-93.

[6] Aragon-Vargas. Kinesiological factors in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difference within individuals[J]. Journal of Applied Biomechanics,1997,13:45-65.

[7] Hudson. Coordination of segments in the vertical jump[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1986,2:242-251.

[8] Bobbert. Coordination in vertical jumping[J]. Biomechanics,1998,3:249-262.

[9] 周成之. 人体起跳机制和起跳效果之研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5,2(4):1-11.

[10] 王宝成. 起跳过程肌肉工作特点之探讨[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7,4(1):24-27.

[11] 王法信. 对弹跳原理及其应用的探讨[J]. 山东体育科技,1982(1):29-34.

[12] 单信海. 不同弹跳能力的3名运动员其原地纵跳的运动生物力学指标的比较[J]. 体育与科学,1997,18(4):22-26.

[13] 刘北湘. 初探人体跳跃过程中的能量利用[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2,18(2):70-75.

[14] 陆阿明. 连续纵跳及其疲劳的生物力学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1998,20(3):3-6.

[15] 单信海. 不同快慢节奏对连续性原地纵跳影响的实验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3):228-230.

[16] 郑亦华. 体育系学生连续跳跃的实验性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9(4):352-356.

[17] 丁世聪. 对我国部分优秀男子排球运动员连续起跳能力的分析研究[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3):75-77.

[18] 曹志飞,李世明,朱红红. 连续跳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 鲁东大学学报,2009,25(1):92-96.

化学变化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2-0130-02

Transform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l in Information Environment//Zhang Yumei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ll be widely used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modern teaching mode, including teaching theory,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structure, teaching mode, teaching mode, especially fro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o the computer network for the teaching mode transformation information center.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mode

Author’s addres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Shenyang, China 110034

1 信息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育专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有效整合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优长,建构一种混合型教学模式。”[1]这是基于网络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师课堂教学的考虑。对于教师来说,计算机网络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只是增强教学效果的辅助工具,并不能取代教师的角色。尤其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而且是情感交流使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在单纯的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言传身教、人格力量被削弱了,教学往往会因与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思想政治课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在于师生之间是在面对面的过程中进行教与学,教师的言谈举止、人格魅力等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身教作用,这是网络教学难以替代的。好教师可以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而网络教学却不能代替好的教师,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当今社会已经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高新科学技术这一元素作为教学手段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也是必然趋势。可是由于教学观念相对滞后,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学必须充分利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的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还由于缺乏必要的经费投入,没有必要的硬件设施,加上粗浅线条式的应试考核方式,都与教学初衷相悖,根本达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载体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这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1.1 传统师生关系发生变化,学生获得较充分的自由和便利,主体性加强

在网络化教学模式中,学生在学习资源的掌握上与教师是平等的,有些情况下甚至优先于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课程学习、下载学习软件、上网搜寻有关资料、发送电子邮件或BBS与教师、同学交互联系等途径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和协作性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教师的选择更加自由,对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学习方式也有更大的自主性。从另一个意义上讲,这也为教师主导作用的提升和拓展提供了可能,在教学资源的组织、建设、维护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指导等方面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1.2 传统教学媒体发生变革

数字化技术提供了教学内容的多种表现形式及多种获取途径,使教学内容的表现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更符合青年学生的思维特点和阅读习惯,为传统教学媒体的更新奠定了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中最基本的教材、粉笔等载体和手段,正在被计算机及网络所提供的集成化的教学环境(如信息学习系统、资源库、演示环境、辅助学习工具、师生交互环境)所取代。传统的纸质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呈现方式也随之发生重大变革,立体化、集成式教材体系正在形成。

1.3 传统教学资源发生变革

从一定意义上说,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超越时空性、资源更新的及时性和快捷性是网络化教学模式最大的优势。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为课程及时提供极大容量的教学资源,为教学内容的及时补充和更新提供支持。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迅速而广泛的信息传播使教师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及时跟踪学科建设的前沿,获取最新、最具典型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资源[2]。

2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征

2.1 处理数字化

它是指将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经过转换器抽样量化,由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的可靠性远比模拟信号高,对它的纠错处理也容易实现。

2.2 存储光盘化

光盘存储数字信息容量大,且体积小,一张光盘可以存储A4纸文体65万页,全屏动态图像1小时12分钟,调频立体声5个小时。

2.3 显示信息

这是指利用信息计算机技术存储、传输、处理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如声音、文本、图形、图像、动画等,这与传统的单纯用文字或图片处理信息资源的方式相比要丰富得多。

2.4 传输网络化

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远距离传输,学习者可以在任何一台上网的计算机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2.5 学习资源系列化

它是指对不同的学习者分别提供各种形式的系列教学软件。

2.6 教学过程智能化

它包括教学软件的专家系统对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资源使用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分析、提供帮助等机制。

3 信息化环境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特点

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解决实际问题。信息化教学模式具有下面一些特点。

3.1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和教材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

网络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信息量,通过多种媒体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扩大知识信息量,使信息来源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为学习者创设了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促进学生对知识信息的理解和提高学习效率。

3.2 教学中教师角色发生转变

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再是提供信息,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发学习兴趣;指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从而形成在整个学习进程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探究。

3.3 可以自主化学习,学生在意义建构的环境中有选择性地学习,实现因材施教

计算机的交互性,给学生提供了个别化学习的可能,学习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完整呈现学习内容与过程,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难易、进度,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

3.4 信息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网络,学习者可以实现学习上互助互动,培养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提高知识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网络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它拥有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局域网可以实现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

总之,信息化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丰富多样的媒体呈现、真实的环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界限的协作交流,正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促使传统的单向灌输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马宁.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设计的整合[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4):97-101.

化学变化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无偿献血者;基本特征;变化趋势;长沙市

由于血液的特殊性以及科学技术的限制,目前临床用血只能来自健康人体,我国自1998年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1]。近年来,多个地区出现了"血荒"现象,这给采供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制定有效的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和完善的无偿献血人员招募措施是开展有效采血,保证临床血液供应的前提[3],而了解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近年来变化趋势能够为下一步制定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宣传方式和招募途径提供参考依据[4]。本研究拟通过对长沙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为往后制定相关策略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长沙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为研究对象,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采血前经过血比重、谷丙转氨酶和乙肝表面抗原快速筛查合格。2011年~2015年分别有130712、127443、134315、132909、135732人,共66万多人次。

1.2研究方法 将长沙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资料从长沙市血液中心现代血站管理系统中导出,该资料来源于献血者本人所填写的《无偿献血登记表》,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基本特征。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率和构成比对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分布进行描述,并采用χ2检验对不同年份之间的特征进行比较;以P

2结果

2.1性别特征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共有661111人次。其中男性413432人次(62.5%),女性247679人次(37.5%),不同年份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729,P

2.2 年龄特征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年龄分布主要以18~25岁为主,有301023人次(占45.5%);其次为26~35岁人群,有176946人次(占26.8%)。不同年份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8.911,P

2.3 文化程度特征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文化程度分布主要以本科为主,有212483人次(占32.1%);其次为高中/中专,有161785人次(占24.5%)。不同年份无偿献血人群文化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8.179,P

2.4 职业特征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职业分布主要以学生为主,有173571人次(占26.3%)。不同年份无偿献血人群职业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1.253,P

3讨论

了解本地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有利于完善献血宣传教育和献血人员的招募。本研究对长沙市2011~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中男性413432人次(62.5%),女性247679人次(37.5%),男女献血比例为 1.680:1,此结果与高勇等[5]研究报道一致,但明显高于2011年人口普查长沙市男女比例(1.034:1),提示长沙市女性人群无偿献血情况低于男性人群。造成这种差异可能是[6]:①女性特有的生理状况导致其献血有效期较男性短;②女性体重较轻,初筛血红蛋白低,淘汰率较高;③女性担心献血后发胖或贫血,献血意愿低。但本研究同时发现,从2011年到2015年长沙市女性无偿献血人群所占比例呈波动性上升趋势,这可能与近两年我中心针对女性开展的专题宣讲有关。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年龄分布主要以18~25岁(占45.5%)和26~35岁(占26.8%)人群为主,此结果与既往报道一致[7],表明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以年轻人为主。这可能是因为:①年轻人易于接受新事物,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强,热衷于扶危救困;②年轻人更容易接触到各种献血宣传教育并参与其中;③年轻人身体状况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自身感觉有更充沛的精力献血。从2011年~2015年46岁及以上人群所占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卫生部2012年将无偿献血年龄上限由55岁延长至60岁有关。

2011~2015年长沙市无偿献血人群文化程度以本科和高中/中专人群为主(占32.1%和24.5%),这一结果与既往报道一致[8],不同年份无偿献血人群文化程度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基于上述结果,在今后的采血过程中可实施针对性的措施:①加强女性献血宣传教育,针对女性可能存在的紧张情绪和顾虑进行重点讲解,增强其献血的勇气;②根据不同职业人群的特点及分布,在社区、农村、校园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献血知识宣传,增强各类人员献血意愿;③现在校学生大多为90后,他们出生并生长在网络时代,对微信/微博等网络工具接受度较高,可借助网络工具进行宣传,提高宣传亲和力。

参考文献:

[1]宫本兰,张薇,孟庆丽,等.全国357家省市两级采供血机构临床供血现状调查及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2):1248-1250.

[2]姚建华,姚军.血站发生血荒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中国处方药, 2014,12(3):98-99.

[3]李慧文,杨宝成,朱为刚,等.中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0):953-956.

[4]陈红,胡维,陈慧敏,等.构建无偿献血的长效机制[J].中国输血杂志, 2013,26(1):90-91.

[5]高勇,毕名杰,李宁.大连地区 2012~2013年无偿献血人群状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11):1244-1246.

[6]任蓉,毛学锋.玉林市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5,21(5):351-352.

[7]李静,刘子华,杨继勤,等.大理地区2011~2012年无偿献血人群状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4,27(4):420-422.

化学变化特征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R395.6 B848

【文章编号】1000-9817(2011)09-1110-03

【关键词】精神卫生;行为,成瘾;因特网;人格;学生

大量研究显示,网络成瘾问题已成为目前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危机。如何有效地帮助成瘾大学生摆脱心理危机,是教育和卫生部门重点面对的问题。笔者对江西省两所高校79名网络成瘾学生在军事训练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网络成瘾学生军训前后心理及人格特征变化,验证军事训练这种方式对网瘾大学生改善心理品质是否有效,从而为开展网络成瘾的群体预防和个体治疗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研究病例来自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大学2所高校的2009级大学生,按照美国因特网成瘾支持小组(Internet Ad-diction Support Group,IASG)形成并公认的7项网络成瘾(IAD)诊断标准,确定79名网络成瘾患者进行测试,其中轻度成瘾41例(51.9%),中度成瘾26例(32.9%),重度成瘾12例(15.2%);男生56名(70.9%),女生23名(29.1%)。年龄为17~24岁,平均网龄(4.13±5.15)a,平均上网时间(5.43±3.11)h。

1.2方法 军训前,将选取的79名学生以不同成瘾程度分成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进行军事训练,时间为40d。训练的内容主要有军事基础训练、体能训练、野战生存训练、校际军训比赛等。训练结束后立即对他们再进行一次测试,分别将2次测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两次测试均采用盲测,资料严格保密。

1.3诊断标准 根据美国“因特网成瘾支持小组”等研究组织和学者在研究和争论的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同的7项网络成瘾诊断标准,7项诊断标准分别为:耐受性、脱瘾综合征、计划性、控制性、时间性、社会性和危害性。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为上述7个因素中有3个因素以上得高分,就可诊断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又可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级。轻度者在3~4个因素上得分较高,但没有极端高分。中度者不仅在4个以上因素上得高分,且在1~2个因素上有极端高分。重度者不仅在所有因素上得高分,而且有3个及以上因素上有极端高分。

1.4测试工具(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计90个项目,内容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各因子分的大小是评定被测试者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共分5级(1=无,2=较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2)卡特尔16 PF量表:由美国卡特尔教授所编制,主要功能是对个体的人格因素做出分析,从16个方面描述个体的人格特征。本调查主要采用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12种人格因素,每一人格因素由10~13个测题组成的量表来测量,共12个分量表。

1.5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

2 结果

2.1不同程度成瘾组军训前后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从总体上来看,不同程度成瘾组在军事训练前、后各因子都有变化,但偏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轻度成瘾组而言,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2不同程度成瘾组军事训练前后卡特尔16PF量表人格测试得分比较各组军训前后卡特尔测试因子均有变化。轻度成瘾组和中度成瘾组除恃强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因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 讨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程度成瘾组军事训练前后多数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军事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网瘾大学生的心理状况。

网瘾大学生因为沉溺于网络,正常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必然会被破坏,时间一久就会影响身体健康,而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也容易导致肌肉酸痛、头昏头疼等躯体症状。本研究表明,通过军事训练,大学生能够强身健体,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从而使身体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相关研究表明,网络成瘾大学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方面的得分较高,并较多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等应对方式。抑郁、逃避现实的人群可能更容易沉溺于互联网。同时焦虑是通过影响个体的自信心及网络对个体的吸引力而间接促使大学生网络成瘾。网络游戏的高技巧性、复杂性使网络成瘾者产生在现实中不易取得的成就感、力量感和自尊感,还可以宣泄潜在的攻击、愤怒乃至仇恨的情绪。他们习惯于网络人际交往模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人际交往反而不适应,所以一旦脱离网络虚拟空间回到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社会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研究结果表明,军事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精神。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营生活,给同学之间、同学与教官之间提供了一个进行情感交流的平台。大家在思想和生活上以及训练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通过内心世界的彼此沟通,心理郁闷得到及时的宣泄,既有利于减轻个人的孤独感、自卑和焦虑,又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在群体中与他人和睦相处。同时军事训练还可以让学生严格自律,从而增强对网络的抵制能力,降低沉迷于网络的发生率。

化学变化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学变化;兴趣;实验探究;价值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3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15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关乎我们的衣食住行、医药与健康、环境污染与治理、电子技术、石油化工等领域,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社会的层面考虑,学好化学能够推动材料、能源等行业的发展;从个人的层面考虑,学好化学能够引领科学的生活方式,增进健康,活跃思维,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在学习物质,研究其组成、结构、性质、变化时往往借助于实验。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报以极大的探究兴趣。然而,这样的兴趣仅仅是对实验本身的热忱,并不足够持久。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学习分子、原子、元素等抽象、晦涩的化学概念时常因缺乏兴趣而掉队。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化学科学的重要性及价值认识不够,没有形成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维持持久的化学学习兴趣的动力。因此,在化学学习的入门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化学科学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这门科学呢?我区使用的教材是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化学教材,第一节《化学真奇妙》共3课时:第一课时《化学改变了世界》(探讨化学的价值、研究内容),第二课时《神奇的化学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研究方法和目的),第三课时《物质构成的奥秘》。下面以《神奇的化学变化》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变化的分类,归纳概括得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2.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体验探究的乐趣,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3. 通过对燃烧、玻璃等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材料的举例,认识到化学变化是获得新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感受化学学科在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2)教学难点: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

四、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坩埚钳、酒精灯、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药品:镁条、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锌粒、稀盐酸、硫酸铜溶液

五、 教学过程

[导入]形态万千的物质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些物质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神奇的变化。这些变化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从化学的视角来认识这些神奇的变化。

[投影]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目标是行为的动力,当人们的行为有明确目标的时候,就会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行动得以维持和加强,最终克服困难达成目标。在上课伊始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会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更有目的性和指向性。

环节一:区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问题]列举纸张、饼干能发生的变化,并对列举出的变化进行分类。

[结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

[举例]生活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例子。

[质疑]为什么水沸腾、水结冰两个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提升]“新物质”是指与原物质的组成、结构不同的物质。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物质的变化有一定的认识。比如:饼干、纸张、蜡烛能发生哪些变化?学生能列举很多。此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例可举,充分体会到化学并不神秘、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所列举变化进行分类并归纳概括出每一类变化的特点,很自然地就得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定义。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通过举例、质疑等环节,及时评价学生是否真的明确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内涵与外延。

[练习]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玻璃破碎 B. 蜡烛燃烧

C. 湿衣晾干 D. 灯泡通电发光

(2)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材料的获得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的是( )

A. 石油制成塑料 B. 砂石制取玻璃

C. 铁矿石冶炼金属铁 D. 石块磨成石刀

[过渡]化学变化为我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新材料,时时刻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祖先从铁矿石中冶炼出了铁,从此我们告别了风雨飘摇的茅草屋,住进了钢筋混凝土打造的楼房;我们的科学家以砂石为原料获得了玻璃,我们就跟纸糊窗说了再见,从此感受到了窗明几净的惬意与温暖;我们的化工学家用石油制造出了塑料,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化学变化已经悄无声息地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化学家们是怎样研究化学变化的呢?

设计意图:环节一与环节二的衔接,借用了关于“材料”的练习题。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评价学生对化学变化这一重要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通过产生新物质、新材料改变我们的生活,体会化学变化在人类“获取新物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化学变化如此重要,如何进行研究?引出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化学实验。既进行了方法的引领又自然地过渡到了环节二。

环节二:认识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演示实验](1)镁条的燃烧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学生分组实验](1)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小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通常伴随着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设计意图:以上4个实验既能够帮助学生感知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既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受到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又在动手实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课本中提供了四个实验,采取何种方式呈现?我们认为:学生学习化学之初,尚缺乏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都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不切合实际;倘若都采用演示实验的方式一方面降低了学生的感知体验,另一方面部分实验远观时现象不够明显,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需求。所以,我们采用了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的方式。镁条的燃烧对于初学化学、缺乏基本实验技能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设计为演示实验,其余三个实验(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向盛有锌粒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在实验技能方面只涉及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我们确定“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用于演示,因为这个实验现象明显,远观效果也非常好。同时,借助此实验的演示,指导学生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为分组实验做好实验技能上的铺垫。

[质疑]有的化学变化同时伴随多种现象。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化学变化的发生?

[小结]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过渡]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化学变化除了一定产生新物质,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设计意图:物质与能量是不同的概念。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初,往往将这两个概念混淆。他们认为:发光、放热也是产生新物质,而据此判断该变化为化学变化。所以,此处过渡语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引入下个环节:体会化学变化能实现能量转化;另一方面是为了强调新物质与能量是不同的概念。

环节三:体会化学变化是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

[过渡]人类认识的第一类化学变化是“燃烧”。燃烧为人类带来了光能和热能,而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是物质本身蕴含的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

[学生交流]蜡烛燃烧、电池充放电、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

[小结]化学变化是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途径。

[练习]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过程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能量的是( )

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电灯通电发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能量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热量

[提升]获取新物质和实现能量转化是人类研究化学变化的根本目的。

设计意图:燃烧是生活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化学变化,燃烧也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人类通过燃烧这个化学变化将化学能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光能与热能。通过分析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蜡烛燃烧、电池放电、电池充电、光合作用等变化中能量的转化,帮助学生深刻体会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在能量转化中化学变化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过渡]化学就是这样一门神奇的科学。化学变化不断地为我们创造新物质,不断地为我们实现所需要的能量转化。通过化学变化,我们拥有了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的翅膀 (飞机);我们可以像鱼儿一样畅游在海底(潜艇);它甚至帮我们实现了遥远的太空梦想(神九、神十、天宫一号)……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是对人类有益的吗?有没有对人类有害的化学变化呢?

[学生交流]有害的化学变化举例。

[问题]如何避免或延缓这些有害的化学变化?

[学生交流]可以通过低温、真空包装延缓食品的腐烂,可以通过通风防止矿井的瓦斯爆炸等等。

[提升]化学变化有益有害,学好化学、习得化学变化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控制条件控制化学变化向着有益于人类和自然的方向发展。

设计意图:前面的教学环节中所提及的化学变化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片面的认识。此处教师着意进行了一次慷慨激昂的历数化学变化的丰功伟绩的宣讲,一方面突出化学变化的价值,另一方面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认知冲突:并非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是有益的。学好化学,我们就能抑制不利变化,从而引导学生科学的、全面的认识化学变化,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六、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的根本在于学生。学习目标、教学方法、素材的选取等都是为了服务学生的学习。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变化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建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通过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感知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初步体会实验在学化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燃烧、玻璃、塑料等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和材料的举例,使学生感受化学变化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通过对“生活中的化学变化是否全部有利”进行讨论,促使学生辩证地认识化学变化,认识到可以通过控制条件来控制化学变化向着有利于人类和自然的方向发展,初步构建物质的变化观。然而,在这节化学的入门课中,知识、技能、方法、观念的形成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体会到化学变化的价值,让学生爱上这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持着这样一个理念: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有意思、更有价值。有意思,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而化学变化乃至化学学科的价值可以将这份兴趣持久的维持下去。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贴近生活的素材或者明显的实验现象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趣味性。而关于材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等例题的选取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价值,体会“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及使命感。

从本节课的实施过程看,学生兴趣盎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劲头。从学生交流和反馈练习的情况看,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