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界定

传统文化的界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的界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的界定

传统文化的界定范文第1篇

界定与对比、比较结合,使概念更加清晰。什么是“传统”,如果光靠概念来解释,那必定是越说越玄乎。作者则从人们在实践中懂得的真理人手,连用两个“不是……而是”从正反两个方面作对比,阐述“过去”的重要,从时间的维度看“过去”,分析了它“形成”的过程,已经起的、正在起的和必将继续起的作用。将“过去”这个带有口语色彩的词学理化,给“传统”一词进行概念界定,认为“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从时间角度看是指消逝了的时间,而从其所留下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积累来看是传统。这样的界定,一下就把“传统”这个学术词语,拉近到生活,拉进了人们已有的认知领域,为下面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奠定了坚实的认知基础。在界定“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这两个概念时,也用了这样的方法:“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的全称大概是文化的传统,落脚在传统。”“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不同,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文化传统是形而上的道,传统文化是形而下的器;道在器中,器不离道。”作者就是这样在时间和内容特性等方面对概念进行界定的,界定时的这种对比和比较,将两个看似玄乎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得清晰可见,让人一目了然。谈到文化传统的形成的时候,作者先从理论上提出“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共同的意识和无意识’’,接着从反面分析不能形成共同民族心理的现象,然后再从正面分析“唯有那些为这一民族生活所孕育、所熟悉、所崇尚的心理,……成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力量。……文化传统于是乎形成”。在谈到“传统”的利弊时,作者用了这样一组比较:“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这里先用两个“不是”进行否定,然后连用两个“是”进行正面阐述,把“传统”的本质解释得清楚明白。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论述能力,这样高深的学术概念,在作者娴熟的驾驭下,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阐述更为形象。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对于学术概念的理解是十分缺乏的或者相当肤浅的,这就对学术论文的作者提出了一个相当现实的问题:如何把深刻的理论形象化、浅显化、通俗化。《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巧妙地将诠释与比喻联用,让理论形象,说理透彻。比如,为了说明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先从理论上诠释“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接着用了形象的比喻进行类比“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蜜蜂和蜂蜜的差别媲美”,将“蜜蜂”和“蜂蜜”比作“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形象贴切,同时又让人们一下子明白它们的差别所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所用的词虽然是相同的,表面上看是语序不同,实则看内涵更不相同,正像蜜蜂和蜂蜜一样。又如,在论述如何看待文化传统和文化传统的“财富与包袱”部分中,作者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双重性比作为“财富”和“包袱”:从“财富”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泽被后世的有益成分;从“包袱”一面来看,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又是一种惰性的力量。紧接着,作者又以“时装”和“文物”为喻,批判了两种人的错误认识:“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并认为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日日新,又日新。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这样深入浅出的论述,不仅把原本深奥的不易让人接受的理论表现得生动形象,更重要的是人们可以用日常生活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样的学术问题。

思辨方式的运用,使论述更为严谨。议论的力度从某种角度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思辨性。思辨让议论处于无法攻击、不可辩驳的位置;思辨也让议论站到了令人仰视的思维高度。思辨一般表现为在广度与深度、正向与逆向等多维度的思考上。文章关于“什么是传统”有这样论述的:“过去主要指的是传统,即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这是从时间、内容等维度进行阐述,而“一个民族的传统无疑与其文化密不可分。离开了文化,无从寻觅和琢磨什么传统;没有了传统,也不成其为民族的文化”。这是从对立统一的维度进行阐述的。以上两个维度的表述使“传统”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述得更为周密、严谨。

这种对立统一的思辨,在文中随处可见。如对于“文化传统”的表述:“凡是存在过的,都曾经是合理的。凡是存在过的,都有其影响;问题在于影响的大小。”这个“曾经”“问题在于”就是思辨所在,避免了判断的漏洞,同时也增强了论断的力度。再看对于“文化传统”的有关表述:“文化传统‘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当然这也并非说文化传统不会接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以变化自己的内容”。通过反反复复的漏洞填补,留有余地,让自己的观点处于无懈可击的位置。在“财富与包袱”一节中,这种对立与统一更是显现出其论辩的智慧与力量:“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非时装”。这拿捏有度的智慧正是文章思辨论证的严密所在,也使文章闪耀理性的光芒。

长句与整句联用,严密与雄辩共生。作为学术论文,也并不排斥趣味性和可读性,但必须在保持其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仅在论证时运用了比喻、类比、对比等手法深入浅出,使论证更加形象易懂,而且还十分注意语言的运用,尤其是句式的选用与变化,达到严密与雄辩共生的效果。首先是长句或长短语的运用,让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表达得更为丰富。比如,对于“传统”的表述,作者用了一个长长的偏正短语“那个在已往的历史中形成的、铸造了过去、诞生了现在、孕育着未来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不仅把民族精神放在时间的维度之中去审视,而且在内涵上揭示出这种传统的民族精神及其表现的实质和作用。内容丰富,判断严谨。再如,在论述文化传统也会因受外部影响而变化的观点时运用一个并列带顶针的长复句,“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只要存在,便可能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以叠加与渐进的方式把传统文化可能存在的流变过程表达得十分到位。其次,许多气势磅礴的排比句的使用,使文章所要阐述的理由,从不同的侧面与深度表达得淋漓尽致,势不可挡,产生气势恢宏的论证力量。请看:“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昙花一现,未老而先亡。”一气呵成,将传统文化在历史过程中的各种走向与结局罗列得一清二楚。再看:“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一系列的近义动词所构成的排比句,增强了语言的气势,从不同方式、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等维度充分论证了文化传统的惰性力量。这样的气势,非一般散句能达到。

议论,有时需要严肃的面孔,有时也需要轻松幽默的表情,庞朴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用他的论证方式告诉我们:严谨与形象是可以有机统一的。

写作借鉴

关系型议论文的观点与表述

如何将一组相关概念的关系弄清楚?如何辩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让自己的论证无懈可击?《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

一、标题、观点借鉴。关系型议论文的标题可以直接用两个概念来命名:“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财富与包袱”“感情亲疏与认知正误”“捧与挖”“平凡与平庸”“得与失”“逆境与顺境”“自信?自满?自负”。也可以用陈述的方式表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标题中直接亮出自己的观点:“名师出高徒”“先成人,后成才”“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在继承中创新”。虽然标题的呈现方式不同,但写作之前必须弄清楚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比较中,或寻找本质联系,或采取区别对待。而在区别概念表达观点的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论证方法就是在比较中作对比论证。

传统文化的界定范文第2篇

1.1研究价值被广泛认同

一个学科独立存在,首先要具备独立的学术与社会文化价值。中医文化研究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从微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医学的学术繁荣。中医学兼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属性于一身,但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大多属于自然科学研究,对于中医学的文化研究则起步晚、成果少、影响力不大。中医文化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中医研究的偏差,弥补现代中医研究的不足。从中观方面看,有利于总结中医学发展规律,为中医学发展提供动力。通过对中医文化内涵及发展规律的揭示,来传承传播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保存与发展中医学原创思维,为中医学术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与动力源泉。从宏观方面看,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了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大力发展中医文化事业,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和重要途径。

1.2学科内涵认识趋近

学科内涵是一个学科明确研究对象,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标志。中医文化学是研究中医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关于中医文化的界定非常关键。由于对文化本身认识的多元性,给中医文化的界定带来了复杂性。目前的代表性观点有:“所谓中医文化,不是或主要不是指中医作为科学技术本身,而是指这种科学技术特有的社会形式、文化氛围,也即中医学发展同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联系以及中医学中所体现的特有的文化特征”。这是从中医文化与中医科学技术区别角度来界定的。另外一种是广义文化上的界定,即“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还有一种是从文化的具体层面来界定,如“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外在的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的总和”。几种界定尽管角度不同,但对于中医文化的研究对象却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医文化以中医学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中医学自身的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与器物文化。

1.3学术研究成果向综合集成

中医文化研究热首先是由传统文化热推动的,中医文化研究早期成果集中在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哲学、易学及儒学、道学、佛学的关系上。关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学关系,如刘长林的《内经的哲学与中医学的方法》;关于易医关系,如杨力的《周易与中医学》、张其成的《东方生命花园———易学与中医》;关于中西医文化比较,如何裕民的《差异•困惑与思考———中西医学比较研究》、祝世讷的《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交融》;关于中医与儒学、中医与道学、中医与佛学方面的研究专著,如薛公忱主编的《儒道佛与中医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历史研究不可或缺。中医学史早已经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独立学科,从中医学术史过渡到中医文化史是中医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转向,也是中医文化学独立的一个重要基础。马伯英的《中国医学文化史》是中医文化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中医哲学作为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医哲学史研究自然也成为中医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点内容。程雅君的《中医哲学史》计划四卷本,目前已经出版二卷,是中医哲学史研究的扛鼎之作。另外,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组织编写的《中医文化研究》三卷本,从中医文化源流、中西医文化比较、中医文化复兴三个方面对中医文化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教育在高等中医院校中广泛开展,编写教材、构建中医文化与中医哲学知识体系成为中医文化教育工作者的另一项工作任务。《中医药文化基础》《中医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中医文化导读》等教材不断创新,有的列入国家规划教材,有的成为省市精品教材。从分化走向综合,是学术研究与学科发展的规律,也是学科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1.4学科队伍不断壮大

中医文化研究最初是由两部分人员构成,一是哲学工作者,从中国哲学角度探讨中国传统哲学对于中医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医学思维方式特征,或从科学技术哲学视角探讨中医学方法论及其发展规律;二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医古文、中医史学是这一群体的先觉者,还有一些中医文献学专业工作者也加入到中医文化研究队伍中来,目前许多研究机构的中医文化学科带头人同时也是中医医史文献专家。随着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满足中医文化教育、宣传与传播的需要,一些中医药管理工作者、中医临床专家、中医基础理论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外国语教师也介入到中医文化研究与教学中来;同时越来越多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如哲学、语言学、传播学、教育学的研究生也开始关注中医文化,甚至将中医文化作为自己的学位论文。

1.5学科建制基本成形

随着中医文化研究的深入,中医文化研究机构也开始先后成立。南京中医药大学1994年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医文化研究中心。1999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该中心更名为独立建制的国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随后山东省、上海市、福建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等省市也先后成立了中医文化研究与传播机构,其中有些研究机构已发展成为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的机构成为学校2011年协同创新中心,还有的中医文化研究团队成为校级或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99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正式成立,从此中医药文化研究有了自己独立的学术团体。2007年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联合中国哲学史及中医基础理论学者,积极开展中医哲学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专业学术期刊是学科成长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医古文知识》《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等中医学术期刊相应开设“中医文化”专栏,《中医杂志》的“学术探讨”栏目也积极发表中医文化研究成果。

1999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这是目前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报中唯一的社会科学版学报。2006年原《医古文知识》更名为《中医药文化》并正式创刊,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专门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学术期刊。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多项中医文化研究课题被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甚至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重大招标项目,有的还立项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标志着中医文化研究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二五”学科规划中将中医文化学作为了重点建设学科,包括安徽省、南京市、山东省、上海市、北京市等地多家研究机构入选。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将中医文化学列入重点建设学科,标志着中医文化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具有了合法性。安徽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招生点,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在中医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中医文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招生点,专门培养中医文化研究高级人才。

2中医文化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医文化学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已初步成型,但由于学科发展时间短,还存在学科界限模糊、研究内容过于分散、研究队伍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2.1学科界限模糊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中医文化学与中医史、医古文、中医文献学、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一些内容的交叉渗透难以避免。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医文化学必须进一步明确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否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多个学科去“争抢”研究,导致中医文化学科被淡化,甚至学科独立存在的必要性遭受质疑。因此,在保持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优势前提下,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划定自己的学科界限非常必要。

2.2研究内容过于分散

在中医文化研究的早期阶段,研究内容分散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独立建制的学科,则需要将研究视野集中到解决中医文化学科核心问题与关键问题上来。另外,中医文化研究还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现有研究虽不乏精品,但低水平的所谓‘研究’却也占据了相当比例。这种研究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中医文化研究的整体水准,使其整体研究状况与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之间呈现出不平衡的状态”。中医文化研究重点应从过去“回溯性”研究,转向到解决中医发展的现实问题中来。

2.3研究队伍有待提高

由于中医文化研究者来自众多学科领域,受学科视野限制,学者们往往选择自己熟悉的问题,运用自己的学科方法开展研究,而缺乏文化整体视野的观照。目前中医文化研究主体,一是中医药学者,一是文史哲学者。中医药学者研究中医文化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部分研究者由于缺乏人文理论素养,不熟悉文化研究方法,导致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医学层面,而未能够深入到中医文化内核。而一些文史哲工作者长于文化研究方法,但缺少必要的中医学知识储备,研究成果容易滞留在文化表层,未能切入中医内部。两个研究主体由于处在不同学科领域,缺乏必要的交流、沟通与理解,所以培养一批热爱中医文化事业、具备深厚中医文化功底的中医文化专职研究队伍刻不容缓。

2.4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中医文化研究时间不长,在没有统一的理论范式引导下,对中医文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并没有取得统一认识,许多问题尚处于见仁见智的阶段。《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提出,要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并将其提高到与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并列并重地位。中医文化的作用在于引导,但由于学术内涵研究不足、实践研究不够,其在引领中医教育、医疗、科研、保健、产业与对外交流合作方面的作用发挥不尽理想。

3加强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建议

3.1加强学科内涵研究,厘清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是中医文化学科建设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尽管目前对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的认识趋同,但如何从中医文化本质、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分层界定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文化学科内涵界定既不能广泛无边,否则难以体现中医文化特色;也不可过于狭窄,否则难以起到引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作用。界定中医文化内涵,除了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系外,还需要处理好中医文化学科与其他中医药学科的关系,厘清中医文化与中医文献、中医史、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的界限,在保持为其他学科提供文化背景、思想源泉与发展动力的前提下,保持和维护学科自身的特色与独立性。

3.2聚焦重大需求,解决中医文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中医文化研究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本学科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中医药传承传播领域重大实践问题。在中医文化学科理论问题研究中,除了合理界定中医文化学科内涵外,还需要解决中医科学性、中医文化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医学思维方式等重大理论问题。中医文化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着力点应放在中医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上。

3.3加强中医文化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中医文化专门人才

传统文化的界定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教学改革;新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236-02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过去,构成的就是这个民族、国家的传统,传统文化。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以史为鉴,是必要的。也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目标,被界定为“向大学生们展示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史上创造出的灿烂的古代文化成就”,以期增进“一个民族的社会成员、尤其是年轻成员对本民族的向心力”,使他们具有“深刻的爱国情怀”(陈廷湘《中国文化》前言),照理说,这是非常正确的。不过,如果从学生角度来看,这就意味着学习传统文化,只是为了回到历史,回到过去,而不是立足于自身的需要,立足于当代的需要。因此,这门课的价值和意义离自己太远,空泛不实际,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就不高。这是学生的错吗?其实,学生也是懂得“鉴古以知今”的,学了知识,对自己总有用,他们这样想并不是过于功利。然而表述迂回,目标不具体不明确,到底还是会打击学习自觉性的。

最关键的是,把传统文化课的学习定位为了解过去,很容易让教师把课堂讲授变成单纯的罗列、介绍。既然中国的历史那么悠久,文化有那么丰富多样、灿烂辉煌,那就像开店铺那样一一陈列展示,加以说明;于是驳杂涣漫,不分轻重,结果是事半功倍,费力不讨好。学生呢?虽然也惊叹于传统文化的丰饶精深,但也就止于惊叹而已。他们会觉得,那都是过去,而我们现在却似乎在走下坡路,走到了死胡同,什么都不如人。炫耀过去有什么用?

那么当我们把传统文化的学习目的直接指明为“了解我们自己,认识我们当代的社会”的话,情况会好得多。我们知道,“人逃不出历史的掌心”,人是历史的产物。要理解“我们是谁?我们为什么这样?”之类的问题,就必须回溯历史,到传统中寻找答案。如此一来,庞大驳杂的传统文化,该讲哪些,可以不讲哪些,就比较明确了。这是就教师而言。就学生而言,由于本就生活于这个文化中,本就是中国人,对我们自己,对社会,到底也还是有所了解有所认知的。追究自己何以是这个样子,对于他们来说,就很有意思,很有必要。这样,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会高涨。

是的,如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了解历史,学习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当代,立足于我们自身。《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必须首先确立于这一点上。

高校教师,既是教育者也是研究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本质,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事实上,文化虽然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或加上制度层面),但动物未有文化而人独有之,说明文化其实是根源于人的精神需要。任何文化产品都是负载着人的精神理念的,在根本上,文化是人的精神产品。由于作为人的精神所在,人的意识领域包括的内容,按一般的划分,就是知、情、意三部分(也有论者把“意”归并到另二者中,于是人的意识就只是“知”和“情”两大块),那么,这样来划分,一种文化,要么是偏于认知,要么是偏于情感,或者是两者交杂。如果我们认为,西方文化属于理性主义文化,则中国文化则属于情感主义文化,是以情感为本位的。情感本位,是中国文化的本质和内核,是贯串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的纽带,因此也是我们讲授传统文化这门课的逻辑主线。

把中国文化的本质界定为情感本位,对不对呢?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创始人孔子,“述而不作”,努力要恢复三代的礼制(老庄的道家说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也是指向三代。当三代这种理想社会消失时,儒家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努力去恢复;道家则失望而消极对待现实。儒道其实有相同的社会理想,只是话语方式不一样而已)。而三代其实就是以血缘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构建的部落社会。在这样的部族社会中,人因为有血缘关系,有自然的人际伦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情感关系,所以也就相亲相谐,民风古朴,社会安宁。“儒学”也称“仁学”。所谓“仁”,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就是“二人”。孔子又说,“仁者爱人”。这就是说,孔子所肯定的社会,以及社会中理想的人际的关系,就是人与人都相亲相近,就是要通过用情感来维系人际间,建立起和谐幸福的世界。而当儒家思想一当建立,特别是成为统治意识形态,而且也使统治行之有效之后,以情感为内核的文化,于是也就牢固下来,并不断延续下去。问题只是,这种内核,越来越隐蔽(人口扩大、社会发展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多样更复杂了),以至人们都注意不到了。但文化的情感本位主义,即使在今天也依然体现着――通常我们说中国人喜欢讲关系,讲人情,甚至是江湖义气,这不就是极好的注释吗?

以情感为本位,在中国的传统礼俗,中国传统文学、音乐和绘画艺术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在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中也是如此(宋明理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高峰,由于其鼓吹“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以理抑情,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它不属于情感本位而是理性主义的。但其实只要明白宋明理学诸人其实都是承孔子之衣钵,是在解释和阐发儒家仁学,这种误读就可消除),甚至在传统的教育制度、官宦制度上也沁润良深。因此,把情感本位界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将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讲授的逻辑线索,是可以成立的。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最后能够认识到自己文化的这一本质特征,就是一个很大的收获。因为达到了这一点,也就实现了前面我们说的“了解自己,认识我们的当下处境”这个目标。

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了解和学习传统,不是为了回到过去,按旧的方式来生活。社会现实是向前发展的,一切都不可能停滞,更不可能回头;文化也是动态的,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不仅是要在认识和了解我们传统的基础上,达到对我们自己,对我们这个社会的认识理解,更要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更新和发展文化,构建起适合于我们当代世界和未来发展需要的新文化。简单地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新文化的建设。

既然每一个“现在”都是“过去”的延伸,既然我们都是历史的产物,那么,这就意味着传统不仅塑造了我们,而且这传统有适合于我们生存的东西。而同时,文化作为一定时代和环境的生活样式,当环境和时代变化时,它的适应性就会有问题。对传统的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批判地继承”,说的无非就是保留对我们依然有价值的方面,舍弃其中不再适用的观念、取向或行为方式。问题在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它的精华,哪些又属于糟粕?我们要继承哪些东西,又抛弃哪些东西呢?这就有需要辩明的地方。

以情感本位为本质的中国文化,肇基于远古时代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族社会。人与人之间因为有血缘关系,所以情感相依,亲近团结,社会和谐。又因为血缘家族中存在年龄级差,因而有上下尊卑的格序;这种尊卑秩序被延展放大到全社会,于是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等级关系。同时,个体的价值和权利也在这种尊卑格局中被淡化了。缺少个性,缺少生动活泼的个体,是中国传统时代的基本生命状态。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化,于是做什么都讲关系论交情,喜欢小圈子抱团,把情凌驾于理之上,所以传统中国人往往原则性不强,也缺乏公平正义的信念。公共领域不健全,公共事务无人管。这种种弊端,直至今天的中国社会,也还普遍存在。这些现象,为我们所深恶痛绝,也认识到是传统中固有的因素,所以很多人主张彻底否定传统,虽然显得极端,但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传统文化的界定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元素;现代文化;艺术特征;发展;进步

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现代文化设计的文化相接

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内容甚广,由民间文化的积累产生了文化的代表元素,传统文化元素以人民长时间的生活积累经验为原型,在现代生活中的元素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元素能够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在当今社会,优秀的文化元素的运用对一个企业和产品都有起死回生的宣传效果。传统文化元素,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创造的,那是一种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也是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传统也是通过传承和情感信仰所产生的,所以民俗传统可以说是融合的元素。

我国传统图形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一些不仅记载下了先民对自然的理解与期盼,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中国的图形艺术不仅起源早,而且不断得到发展,虽然时快时慢,但从未中断,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图形;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以及后来出现的金文形态等。中国传统图形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

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有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京剧、中国的红颜色,等文化符号。还有出土文物,鼎、陶瓷器,棋盘式的格局,中国木构架的体系等,中国的红颜色、中国的园林、中国的斗拱等等都得到了很多的传统文化元素。我们把这些元素加以整合、领会以现代的手法提炼构成东方之美的造型,来表达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成现代文化设计元素。

传统图形艺术结合到现代标志的设计中,设计出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标志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指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而是去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设计出焕有生命力的中国型现代标志。香港凤凰卫视的台标就成功地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凤凰纹样,并采用中国特有的“喜相逢”的结构形式,一凤一凰振翅高飞,铿锵和鸣,将媒体的特点,以及品牌立意高远,领唱同侪的王者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至,用两只飞翔盘旋的凤凰形象代表中美两种不同文化的互补和交融,体现了融汇东西、荟萃南北的文化观念,具有明显的华夏文明的烙印。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在设计中基本元素相当于你作品的构件,每一个元素都要有传递和加强传递信息的目的。传统文化元素包罗如此之广,正是设计师们吸取营养的沃土,对招贴设计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而在我国有着这么深厚的文化背景下,设计师从中获取的设计源泉也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完美地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糅和到现代设计观念里面。

产品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与现代创造性转化

1.文化运用与产品文化内容转化

在这方面有一个统称的词语叫做“文化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依据David Thirsby 1997年的说法,创意产业具有三大特色:第一,文化创意产业活动会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形式的“创意”;第二,文化创意产业活动被视为与象征意义的产生与沟通有关;第三,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至少有可能是某种形式的“智能财产权”。据此可以知道,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元素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这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显然,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2.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分别与分析

文化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反映了文化发展的特殊背景和自身发展阶段的特征。20世纪40年代国外就提出了文化产业范畴,但由于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差异大,作为产业分类概念,文化产业没有统一的内涵标准。我国根据实际情况,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上述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将文化产业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文化产业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二是文化产业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三是相关文化产业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与文化创意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内涵界定的角度不同。文化产业主要从产出的角度、从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精神文化性质着眼,只要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产业,都是文化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除了服务于个人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外,还服务于生产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经济发展中提升产业结构的要求,明显突出“生产业”的性质。从外延来看,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比较接近,主要差别有三点:一是创意产业包括整个设计业,而文化产业则在设计业方面只包括“工艺美术设计服务,美术图案设计服务,展台设计服务,其他与文化有关的设计服务”,而不包括“工业产品设计服务,包装装潢设计服务,模型设计服务,其他专业设计服务”;二是创意产业不包括旅游业,而文化产业则在“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中包括“旅游文化服务”;三是文化产业“相关文化服务”中还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创意产业则不包含这些。

3.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元素的发展与运用应当并进

元素的运用效果很醒目,在很多的建筑中都有运用。如奥运森林公园和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强调中国传统文化阴阳哲学,由南到北形成代表“历史”“现在”“未来”的3个景观区,借用中国传统“门”的概念,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起点区域设置五环门,并以“起源”空间和“萌丘”作为空间序列的起点和终点,城市庆典圣火盆设计采用“天圆地方”的理念,以鼎这个中国青铜器的代表以及祥云图案为设计元素。顶部镂空的56朵祥云象征中国56个民族把祝福带到五大洲;四柱八面象征北京奥运会欢迎四面八方的宾朋。各空间的景观设计力求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精神。景观设计方案视觉效果独特,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并且寓意深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所以有源远流长,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美好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图形里面,往往蕴藏着更多更深的吉祥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我们祖先在理想主义的浪漫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其向往美好生活、趋吉避凶的生活态度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具象与抽象是并行、共存的,抽象是从具象中生出,具象是抽象的表现,是感性与理性完美巧妙的结合。外在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造型背后的“意”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企盼与向往,因而传统文化元素造型背后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例如中国联通的标志,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元素,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这种吉祥寓意的传统文化元素沿用,使我们的元素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将传统文化元素背后的吉祥意味沿用在现代设计之中,从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和社会性,这也是现代设计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借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对于“形”和“意”的沿用,仅仅说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一种浅层次的发展和提升,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我们摆脱美学传统的物化表相,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去探寻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注重传神,对神的描写高于对形的描写,强调主观对客观物体的感受,注重审美的内心体验和对“气韵”的感悟,它不是靠“再现”的逼真去征服读者,而是通过以“物”传神的方式,使“神”超越感性现象在心灵中升华,由此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特有的审美情趣。我们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传统文化元素现代设计

对于传统元素的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建议

1.进行文化月与有奖征集优秀元素运用与作品

在这个方面,文化月的举办有助于普及大众文化知识,而有奖征集优秀元素文化作品是一种提高人们想法的手段和方法。比较成功的是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标征集,“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整个标志造型借用传统艺术印章的表现形式,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写意手法,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物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该标志不仅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因此,我们应当看到,虽然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于传统造型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的契机。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只要我们把握住“神”与“意”,最终会寻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形”象的。总之,我们强调精神的吸收与融合,因为只有建立在哲学精神上的吸收与融合,才能实现审美意识上真正的融合。只有精神的吸收与融合,才能避免照搬传统艺术的固定不变的模式,造成我国现代设计风格多元化和设计形式多样化的局面。在比较中吸收,在比较中继承,将是一条我国的现代设计走向辉煌之路。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设计艺术以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现代感让全世界注目。在这方面文化月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文化月能提升人们对文化的认识和深度了解,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元素。有奖征集优秀文化元素是提升人们参与学习和发明新的文化元素的一种动力,在这动力下,文化元素形成了提升文化进步的一种氛围。

2.对于文化元素进行整理提高与再分析

文化元素的艺术性指“运用文化元素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化元素作品有文化元素气派和风格。”具有文化元素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无视文化元素艺术精华;吸收文化元素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文化元素个性消解。文化元素的进步不仅仅是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应不断吸收他文化元素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文化元素艺术.艺术的时代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就艺术而言,是一种文化元素被容纳的形式和内容。

总结

传统文化元素带来了多么巨大的创作动力,在现代其他各种文化艺术领域之中,例子不胜枚举。传统文化元素并不等于过时,传统文化也不会光芒不在,关键是在于我们如何运用与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并且发扬光大。我们仅仅将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历史文物“保护”起来,更不能视之如敝履,犹恐扔之不及,我们需要的是弘扬和发展文化传统元素的进步。进行进一步的发扬与光大。现代设计是不是就等于要将传统摒弃、淘汰甚至与之隔绝,又或是束之高阁,否则就是陈旧过时而体现不出创意感和时代感的。一些深入民心的文化元素标志设计的佳作是将传统图案与现代设计互相结合,互相融为一体的,进行提升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美]伯顿,《广告文案写作》[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月。

[2]滕雪梅,霍康,《图案设计教学与运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3]王力强,《平面构成》[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

[4]王怡颖,《创意市集》[M],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出社,2005年7月。

[5]王序,《欧洲创造产品》[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年11月。

[6]朱和平,《设计现代设计史》[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

[7]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8][美]纽瓦克,《什么是平面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1月。

[9][美]诺曼,《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5月。

[10][美]利德威尔,《最佳设计100细则》[M],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7月。

[11]安晓波,王晓芬,《设计艺术造型基础》[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3月。

传统文化的界定范文第5篇

索绪尔把符号界定为能指与所指的联合。“能指”,即语音或文字,是符号的表面形式;“所指”,即内涵,是符号的内容。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非强制的,具有约定俗成性。索绪尔不仅界定了符号的概念,也阐释了符号的源起、结构和功能。法国符号学的代表人物罗兰•巴特把对符号的研究延伸至整个社会系统。在罗兰•巴特看来,社会符号系统的构成也是由能指与所指组成,并且这种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诱导性,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符号的意义有外延和内涵之分。符号的外延是指符号那些直观的意义,例如由设计作品外在形式直接显示为内容本身。符号的内涵是指符号外在形式与所指实际内容之间的关系,通常与它自身所隐含的个人感受、文化背景、阅历知识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存在着必然联系。符号的内涵“与用户的年龄、性别、民族、阶层、教育背景、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由符号的外在形式与内涵融合而成的设计作品,可以打破现有的规则,用在平面设计作品上通常具有极强的文化传递价值。符号内涵的意义以外延为基础,用于特定的场所和环境之中。同时,它受受众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所以,符号的内涵意义要比它的外延意义更深刻、更开放、更多维。人们对内涵意义的解读较其外延意义而言,更复杂、更抽象、更困难。

二、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意义

通常,我们在进行作品的创作时,都有可能将符号学的基本方法应用到设计中去。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是整个设计符号学系统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而在研究的过程中,符号学方法对设计本身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渗透力。对于平面设计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中,符号学方法显示出独特的实践性特征。我国传统文化不仅给当代设计留下了丰富的形象资料,比如文字图形、吉祥图案、民俗图形、纹样等,而且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设计思想,它们积淀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对传统图形进行再改造,可以丰富现代平面设计的视觉语汇”。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和创新,也必须深深植根于中国丰厚的设计传统,才能将设计中传统与现代的衔接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例如,太极图形是中华文明史和设计史上的一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符号,它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也反映了古人的图形观念”。一些优秀的标志设计正是借鉴这样一种造型,实现视觉表达上的创新与突破,通过始于传统立于当下的符号形式表达着新的设计形式和观念。设计符号是文化的载体和传递者,同时又是文化的积淀者,它传递出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设计者通过传统图形符号进行提炼和创作,使其成为优秀的视觉图像,最终实现传递美好意义的目标。研究这些设计符号的特征及其应用,就能够成为把握传统文化的切入点,能为平面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解决民族与世界的关系

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总是突破地域界限、突破国界,被世界行业人士广泛认同。世界著名的华沙国际海报设计双年展、芬兰赫尔辛基国际海报双年展、日本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等都会定期地推出一系列大家公认的平面设计作品,获奖作品总是那些既具有地方民族意味,又具有世界气度的大作。在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上,平面设计表现为设计符号的表达和意义的象征:一方面它要求设计作品及其要素必须具有广泛的认知性;另一方面,符号学方法使设计师搜寻典型的符号形式进行设计创作。作为视觉图像的符号,从受众的角度看,设计作品是没有国界的,但是人们对于审美形式的认知是一致的。因此,对民族符号进行世界化的重构是我国现代设计获得设计灵感的一种有效方法。

(三)提供优秀设计的创作思路和方法

在创作思路与方法上,符号学方法能够提供可行的合理性设计方法,即根据符号形式及其语义表达,以某个具体设计主题为中心,来确定最合适的设计表现符号。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它艺术形式难以比拟的。传统文化中总会有一些永恒的主题,如龙、凤、狮子、云纹、涡纹等,它们的表现形式,也就是它们的造型方式,却随着历史朝代的更替转变,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地域特色。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反映了各个时代不同的风格和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既不断变异,又代代相承,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例如,上海老凤祥金店的标志就是采用了传统图形中“凤凰”的形象,并将其做了适当的变形,表达了丰富的寓意,代表飞黄腾达,好运连连。将中国传统图形符号应用到平面设计之中,提升了老凤祥金店的品牌形象。

三、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平面设计中的符号学应用,不仅使信息传达更加有效,也使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样。选择和创造恰当的设计符号形式,巧妙地传递有效信息,成为衡量一个平面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符号学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分为直接运用与间接运用两种。

(一)对符号的直接运用

在设计中,将符号的外在形式直接应用于作品中,如标志设计(LOGO),是符号直接应用的范例。标志设计以图形图像为基础,以传形达意为生命,强调小而精,所形成的图形图像被浓缩成了符号,具有极强的认知性。中国工商银行的标志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如图1)。整体的图像符号是一个隐性的方孔圆币,体现出了行业特征;标志的中心是经过变形的“工”字,中间断开,使工字更加突出;两边对称,体现银行与客户之间平等互信的共存关系;以“断”强化“续”,以“分”形成“合”。设计符号的巧妙应用,增强了标志的视觉语言表达力。

(二)对符号的间接运用

把符号作为创作的基础素材,然后进行提炼和加工。此类符号可以理解为原有意义视觉图形或实物。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韩秉华先生把冰裂纹与汉字结合应用于“苏州印象”海报作品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窗格图案和“三点水”的用笔,组成“州”字的主体;背景为山水倒影波光和一叶小舟相结合的图片,并用黑色和银色印刷,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古朴淡雅的意境。无论是符号的直接运用,还是间接运用,都要求设计者对符号进行重构,把握符号在平面设计中的传递意义,把创作过程理解为一个不断提炼和深化创意的过程,通过对诸多设计元素的过滤、筛选和组合,从而创作出符合时代背景的优秀作品(如图2)。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