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本土文化的概念

本土文化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土文化的概念

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1篇

实际上“在地化”与“本土化”的使用是存在争议的,并且两者之间的概念经常被混淆。这不仅在国内如是,在国外也同样存在这一现象。有些研究人员将二者视为一体,有些学者把“本土化”直接作为“在地化”展开探索。在澳大利亚,“本土化”的使用比较广泛,在北欧“本土化”更为受欢迎。大陆地区不同领域的情况不同,有些社科类尤其是文史哲学科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是在设计的概念框架下,“在地化”这个方面的研究没有明显的进展,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领域,科学和合理的研究并且在品牌的设计中加以利用具有特殊意义。

在地化概念的提出,与大航海时代到来后,全球化日益明显的背景密不可分。当通讯和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使整个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地不同的文化、经济、政治、宗教和民俗等相互交融,同时又相互抗争。在地化的提出使得区域文化特征得以彰显,是指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任何一种经济或者商品的流动要适应地方的需求,才能促进发展。①在地化是抵抗全球化冲击的一个重要手段。所谓本土化,强调的是某一区域内的事物,要体现这一区域的文化特质。是指共同地域的人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语言、经济、文化、心理,简单的说就是带有民族特色,指有一定地域限制的民俗形象。本土化是以时间为轴承传承下来的。本土化包装是传承下来的、具有地域特色、民间开发自然物质的包装品,是在历代包装传承过程中,各地区自然材料所组成的包装形式。从两者的概念不难看出其区别所在,即在地化强调的是区域外的事物进入本区域时,尊重和采用本区域文化特质元素的过程;而本土化侧重的是本土事物对本土文化体现的过程。之所以会出现两者概念的混淆,是因为在界定本土化概念时,对事物主体没有进行明确。   

 在地化概念对于产品包装设计的意义在于,当产品扩展到本土市场之外时,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特色,能够从情感上引起消费者的共鸣,消除彼此的文化隔阂;也只有尊重消费者行为、理念习惯的产品包装设计,才能引起本土消费者的正面关注。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健康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体育锻炼是人们保持健康体魄的不二选择。与之相关的体育产业和体育产品更是进入快速发展的通道。我国这两年就相继出台了许多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以促进我国体育品牌和体育事业的长足进步。当前我国各类体育用品品牌,在世界上并没有可以与诸如耐克、阿迪达斯之类的强势品牌竞争的民族品牌。这与中国体育大国的地位严重不相符。民族体育品牌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品牌的包装设计就是其打开国外市场的第一张名片。

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贾樟柯2004年上映作品《世界》中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这两种文化冲突对中国底层个体的影响进行分析,揭示出在城市生活中的农村个体被裹挟进世界性文化范畴之后出现的迷茫彷徨。从9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大的转型期,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层面,还深刻地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发展。面临全球化的冲击,中国的本土文化不断被改变,我们必须反思的是,它究竟要以何种姿态去迎接外来者。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断层;本土文化;转型期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在纪录片导演吴文光的作品《流浪北京》中有这么一句话:90年后,很多东西真的就这么消失了。有趣的是,这部纪录片拍于1989年末,时间的触角还没有伸向90年代的时候,在四个艺术家身上,吴文光似乎就已经预见到了未来新时代中国要经历的一个痛苦转型期。而他那句话虽然说在二十年前,却仿佛在时光的反光壁上从过去洞见了未来。本文从导演贾樟柯的《世界》切入,来分析90年至今处在转型期①的中国所经历的文化裂变,尤其是面对着日以迅猛的全球化的冲击,本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所处的两套价值观体系产生冲突,中国的本土文化正在被改变。

一、“文化”与“本土文化”概念界定

在提到“文化”这个概念的时候,不同知识层次的人会不自觉地给出各种答案,有的人会把“文化”等同于知识和受教育水平,有的人把“文化”理解成与文字艺术等有关的一切,还有的人会把“文化”想成一种形而上的空洞意识形态的东西。这些对概念的认知都不能说是错误的,但是却都只看到了这个概念含义中的冰山一角。

在中国我们常常提到有关文化的词语,比如茶文化、酒文化、城市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等等。如何给“文化”下定义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同国别、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学者对这个问题都持不同意见,这里我认为文化研究学派创始人英国文化学者雷蒙・威廉姆斯给文化的几层定义比较可取。他给文化下了三种定义:

第一是文化的理想定义:“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和过程。”威廉斯的这一定义比较宽泛,这里将这个定义理解为人类文明发展形态及其时间连续的范畴,属于文化史家的研究范围。第二种是文献式定义:“文化是知性作品和想象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中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和经验,包括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就是所谓的“精英文化”。但是这种狭义的文化概念使得文化成为社会某些阶层的垄断性资源。第三种是文化的社会定义:“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这种观点把文化从艺术和学术所表现的意义和价值层面拓宽到日常生活时间和社会制度层面的意义和价值。

基于雷蒙・威廉姆斯对三种文化概念的分析,我们基本上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出“文化”这个特定词语包含的多层丰富含义,尤其是第三种界定把文化的概念放到更广泛的层面来论述,不仅拓宽了研究者的视野,也使得以前的文化从一种比较窄范围精英主义转向广泛的社会大众。第三个层面上的文化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对象。

由于文化的定义很难界定,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更是纷繁复杂,我所理解的本土文化是基于一个地区、民族共同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在对本地区传统文化整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文化形式。在全球化的今天,本土文化这一概念实际上已经难以严格界定到一个地区,它受到非本国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必须将其放入国际化的视野内进行考量。

二、贾樟柯《世界》中的两种文化冲撞

在贾樟柯2004年的电影《世界》的开头,导演使用了将近三分钟的时间来描述女主人公赵小桃找东西的过程,晃动的镜头,冗长的走道,色彩明艳的演出服,杂乱不堪的演出间,为了突出真实感采用了喧闹的同期声,赵小桃大声喊着:“谁有创可贴?谁有创可贴?……”她从楼下走到楼上,一间一间屋子地问过去,几乎每个人都答道“没有。”她的声音越来越虚弱,最后一个女人给了她一个创可贴,赵小桃不满地说,“那你不早说。”

结合整部影片来看,这里的“创可贴”不仅是一个实物层面的能指,更是转义到更深的所指层面――这里的“谁有创可贴?”恐怕可以直指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本土文化断层现象。对于本土文化遭遇全球化冲击情况下形成的发展断层,去哪里寻找一块“创可贴”来把它粘合起来呢?这样一个问句是贾樟柯通过赵小桃的嘴发问的,是替他自己,也是替所有关注文化问题的人来发问。

在《世界》这部电影中,贾樟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北京西南角的世界公园里,一群来自山西的打工仔在这个梦境般的世界里生活着,他们在经历着现实困境,同时又乐于把希望放进这个“世界公园”,通过它来回避生活中的一切痛苦和烦恼。从农村进城的外来者操着浓重的山西口音混迹在世界公园里,这里语言的使用也呈现多样形态:有普通话、温州话、陕西话,还有俄语。这些来自农村的底层个体,他们急切地想去往欧美等新世界,即便去不了在世界公园里做做梦也是好的。某种程度上这些人可以看作是中国本土文化的缩影,它被裹挟进全球化冲击之中,本身的发展动力减缓同时向往西方文化,但是,像世界公园给我们呈现出来的图景一样,一味的复制和模仿终究只会丢失自己。

在世界公园中有各种模拟伦敦、巴黎等国际都市的标志性建筑,它给人们营造了一个乌托邦:不用出国就游览了全世界,来到这里就拥有快乐。在这个封闭的场域中,充满了复杂的对抗因素:中国与世界;乡村与城市;外来者与北京人;现实与梦想。正是这种多重的矛盾对立使得世界公园成为一个极具隐喻意味的符号,也使得《世界》这个文本可以放置到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图景中来理解:在城市生活中的农村个体以为在这个所谓复制出来的“世界公园”中就是充满希望的,好像中国一些地区的本土文化一旦遭到冲击首先做的是改变自己、模仿别人;在影片的结尾,这些被裹挟进世界文化范畴内的外来者迷茫彷徨,“二姑娘”的死似乎也成为某种象征――复制和模仿是缺乏生机的,中国的本土文化想要获得新生仅通过复制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中国本土文化在转型期如何突围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全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一次大的转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解散后面临着道路的选择和发展问题。在金雁的《二十年再回首:从“欧洲”到“新欧洲”》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东欧的很多国家转轨中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受民主德国帮助的东德转轨是最成功的,在完善社会福利制度、重建社会民主制度的基础上,他们的传统文化没受太大破坏。

相比之下,中国文化面临的境况却岌岌可危。9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层面,还深刻地影响到中国文化的发展。面临全球化的冲击,中国的本土文化不断被改变,我们必须反思的是,它究竟要以何种姿态去迎接外来者。从《世界》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群外地人也在追他们的文化梦,但是结果却以梦的破碎告终。影片中的人物都被限制在世界公园的大背景下,他们的表情、行为、思维方式都受到这个大框架的制约而不自知。

马克思这样描绘现代社会的图景:“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的不停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讲话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因素、被尊崇的观念和简介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

现代中国可以说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经济、政治大发展时期,并以疯狂的速度被卷入全球化进程。在90年代以后,初见端倪是由市场主导的大众文化的发展,这不同时期以文化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和它以后出现的以政治精英为主导的精英文化。这种大众文化似乎可以借用文学概念里的“狂飙突进”来形容,这种以市场和受众为价值导向的文化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比如给社会的评价标准和人们舍己为人的传统价值观的颠覆,整个社会的大体走向偏重于追求个人利益和私利,即便是曾经拥有纯洁理想的新闻业也未能在这次大潮中幸免。

这二十年间的中国正在经历文化上的巨变,对本土文化的冲击背后隐藏着的是本土人价值观受到的冲击。笔者认为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追寻本土文化的最大障碍在于被扭曲的个人价值观。在考虑中国本土文化走向何方之前,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引导整个社会树立一种更健全的价值观?如何寻找中国人的信仰?只有在多元化健全价值观的环境下,本土文化才有重新蓬勃生长的沃土,才可能重获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是一个适时的提醒,它表现的是当前中国文化现状的一个层面,其背后凸显的确实中国整体文化的发展状况:企图寻求变革的出路却不知路在何方。

参考文献:

[1]《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第二版),涂成林 李江涛 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2]《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姜华 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

[3]《当代文化转型中的断裂历史叙事》,陈娇华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4]《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贾樟柯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和对话。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4篇

新文学的本土化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也不仅是文学内部的问题。早在上世纪前半叶,就有“学衡派”、上海十教授的“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战国策派”等从文化思想角度进行相关讨论;近年来,随着“新儒学”在海内外的兴盛,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领域对本土化的强烈吁求,人们对文学本土化问题的兴趣被进一步激励,思想的空间也被极大地拓展,参与对这一问题讨论的学者越来越多。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性。显然,这一潮流不是人们无聊的谈资,而是有深刻的必然性和复杂的内涵蕴藏其中。遗憾的是,虽然思想文化、社会人类学等领域对本土化问题的探讨已相当深入,并对文学构成了丰富的资源启迪,但总的来说文学界的回应却比较迟缓,特别是在理论的深度和介入的广度上都有所不够。这是我们展开这次讨论的现实前提。

本组讨论的四篇文章,分别归属不同的侧面。贺仲明的文章意图对文学本土化问题展开理论上的系统思考。这自然是富有挑战性的难题,其论述也难言周详严密,但至少体现了一种理论探索的勇气。张桃洲和张惠苑的两篇文章角度比较具体。张桃洲论述的是诗歌文体,它以新诗的“语言欧化”为中心,阐释欧化如何影响甚至决定着新诗的发展。其论述态度比较温和,但揭示的问题却值得人深省。张惠苑则以1980年代以来的城市书写为典型个案,深入思考文学创作如何本土化,以及这种本土化对城市书写有何意义。两篇文章都不乏精到之处。李怡、李直飞的文章将“国民文学”与“文学本土化”两个概念参照起来论述,蕴含对文学本土化概念的反思和商榷的意图。对于理论上尚未周全的文学本土化概念来说,这种反思不是否定,而是一种有益的针砭和提醒,能够促进对其思考的深入和全面。

文学本土化问题牵系广泛,当然远不是这几篇文章,也不是我们几个人的努力就能解决的。我们的意图是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其中,使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让这一理论在新文学的历史总结、特别是当前与未来文学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此,我们组织这次讨论的初衷就已经达到了。

本土文化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语文化 认同文化 入侵认同 危机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37-01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魅力,除了体现不同本土文化魅力外,更为重要的是本土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实践表明,英语学习者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文化认同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从文化认同的概念与形成,英语文化认同危机现状,以及英语文化认同危机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有助于了解英语文化认同带给本土文化的影响,避免本土文化认同被削弱的同时,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文化认同融合,进而在外语教学上提供新的教育视角。

1 文化认同概念与形成

文化认同是指特定学习者(个体或群体)对目标语文化系统(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内化于自身本土文化中,并重新审视与定位文化标准来评价事物和规范行为的过程。[1]文化认同的形成,伴随语言学习的整个进程,其蕴含的文化世界观影响着学习者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群体归属和自我语言身份等文化身份。一般来说,个体母语的形成也就是母语文化认同的形成;而在二语的学习与文化认同却伴随着与母语和母语文化认同的互相影响过程。李站子等研究表明,跨文化的语言学习者更容易在文化认同上出现矛盾和冲突,且本土文化往往出现被整合的趋势。[2,3]

2 英语文化认同危机现状

英语的全球化增强了不同国家、民族间的联系,也迫使英语在不同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下进行本土化演化。但同时,以英美为代表的极富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英语文化也影响其他语言或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让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和政治上丧失本土母语,以至丧失本民族文化和身份。在中国,英语文化“入侵”也开始导致不少本土中国人“文化失语症”,即缺乏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英语文化认同危机开始显露。

2.1英语文化总体影响

英语学了“生产性”目的语文化认同之外,我们看到更为严重和担忧的是“削减型”学习类型对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削弱及取代功能。“削减型”学习类型是指削减型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认同被目的语、目的语文化认同所取代,而“生产型”则相反。[4]陈静对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更愿意接受以英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5]高一虹等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与自我认同变化研究表明,学习者受英语学习影响其文化认同变化幅度最大是“削减型”,且随学习程度的加深,其文化认同越趋于复杂性、矛盾性。[6,7]

2.2英语普及与学习时间的影响

英语普及水平越高,本土文化认同受到的变化越明显。任育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文化认同变化越显著。[9]而高一虹等在随后的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结果:英语水平越高,文化认同感越强。[6]一定程度上说,英语文化认同与英语水平具有正相关性。[10]而曹梅等对少数民族英语专业英语文化认同研究表明,少数民族英语普及程度远低于其他民族,在文化认同上更能保存母语文化传统,认同本土文化身份。[11]英语学习时间越长,英语文化认同对本土文化认同的冲击越显著。钟茜韵对英语专业的民族认同感的调查发现,相比以往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母语的认同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8]

3 英语文化认同危机对策

3.1适当弱化英语学习地位

三十多年来,英语考试在中国教育的学生考试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这必然会助推英语文化的盛行。当前,国家语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地位意义,一味地强化外语(英语)的国家语言地位,必然会弱化本土国家语言地位,损害中国文化因素带来长远效益。因此,国家教育部有必要减小高考英语地位与权重,弱化英语文化影响力。英语只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沟通工具,在将来,有必要取消英语作为学生必修课、必考科目的硬性规定,而只作为辅修课程。

3.2进一步强化中国文化元素

随着国家改革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在英语文化盛行的当下,有必要注重本土中国文化的保护,扩大中国文化元素影响力。除了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在本土倡导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如在学校教育上保留中华传统节日、鼓励毛笔书法课堂学习,倡导传统手艺传承等。在中国考试中,以弘扬中国文化为主导,加强国学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王玉丰.试探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与成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63―65.

[2]李战子.身份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研究EJ].外国语言文学,2005(4):234―241.

[3]边永卫,高一虹.英语学习自传性文本中的自我认同建构[J].外国语言文学,2006(1):34―39,72.

[4]薛芬,韩百敬. 英语学习者双语文化认同发展实证研究.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88-104.

[5]陈静.关于中国涉外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的研究: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4

[6]高一虹,周燕,战风梅,等.英语学习与学习者的认同发展――五所高校高年级阶段跟踪研究[J].外语研究,2011,(2):5662.

[7]刘璐,高一虹.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综合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跟踪调查[J].中国外语,2008,(2):40―45.

[8]任育新.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调查与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08,(4):46―52.

[9]邵丽君,赵玉荣,孙秋月.学习动机及文化认同与语用能力发展的相关性[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7―91.

[10]曹梅,王超.英语学习与文化认同――新疆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调查研究.昌吉学院学报,2013(2):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