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供水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水利渠道、施工、存在问题、处理对策
施工质量对渠道工程的效益会产生重要影响,它直接决定了灌区水利设施能否高效稳定运行。实际工程中,由于渠道工程施工线长面广,问题较多,如果忽视施工质量,就极易为工程后期的管理运行留下隐患,甚至会影响到灌区周围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要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充分发挥灌溉效益,提高农业产量,巩固粮食安全。
一、水利渠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渠道比降难以确定
由于渠道工程建设区多傍山区、傍村渠道,汛期时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山洪和村庄洪水入渠的现象,而洪水往往含砂量大,且过水断面流速会不程度的降低,粒径较大的沙子易沉淀形成淤积。加上渠道渠线较长的特点,沿途一般存在大量的生活建筑设施,垃圾、杂物和土石易进入渠道。这些都会增大水流阻力,使抗沙能力降低,从而造成淤积。为了方便自利,村民沿渠道建房或过渠修桥等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为甄别原来渠系建筑和新建筑带来了难度。总之,合理确定渠道比降,对保证渠道过水稳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浸水问题严重
项目区每年的8月~9月为多雨季节,雨水相对较多,部分渠道地下水位升重,一些作业段渗水量巨大,甚至形成明流。有的地段,因常年浸水,加上淤积,淤泥较厚,淤泥厚度达到lm左右。浸水的产生致使U型渠道土模制作十分困难,也对渠道混凝土衬砌产生很大影响。
(三)工程施工困难较多
工程施工困难较多。一是由于渠修筑时间早,渠系损坏严重,加上常年没能投入使用,渠边巡渠路人为耕种及人为破坏,施工车辆根本无法通行,砼运输问题较多。其次,原有渠道上架设大量的交通桥,生产桥及转弯渠道较多,U型渠道衬砌机很难正常发挥效能。渠道周边较空旷,往往缺少电源和水源,这也不利于渠道的施工养护。
(四)排涝问题
灌区一般存在离山不远的沿河耕地,即让人头痛的浸水地,而在浸水严重的地段修建渠道,则很容易形成内涝,排涝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为了排除浸水。当地群众挖截渗渠,修排水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实施灌区末级渠系改造主要解决农田灌溉问题。为了保证渠边地块灌水,渠顶高程往往高于田块田面高程,为半埋式渠道。对于浸水严重的地段,由于渠道的修建,所在地块往往形成内涝。
二、问题的处理对策
(一)正确确定比降。进行科学测量
首先,要正确确定渠道施工比降。由于可能存在渠道淤积和群众随意改建,致使渠系原有部分建筑失去了原貌,且渠底发生了较大变化。所以,为了保证渠道灌区工程比降的合理性,减小测量工程量,有必要在正式施工前进行深入的调查走访工作。此外,为了找出原始渠底,避免以点带面误导了施工放样,需要组织人工对淤积土和杂物进行铲除。其次,要进行科学的施工测量。土方工程施工前,首先要根据设计文件对设计单位提交的工程建设区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进行复测,至于交桩点坐标和高程数据的复核通常采用附合测量法。复核工作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根据复核结果和设计要求,沿渠线布置指导施工用的加密桩。加密桩要尽量布置在坚固的地面上,这可以减少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在布置用于轴线控制的加密桩时,为了在保证轴线点精度的同时方便轴线网点的系统布置,宜采用前方交会法。在布置用于控制高程的加密桩时,应采用闭合测量法。在布置加密桩时,为了方便现场施工的就近测量以及相邻施工点之间能够快速实现误差核对,通常要保证一定的布置密度(间隔一般小于50 m)。
(二)浸水问题处理
首先,要科学安排施工时间,做好成品保护。考虑到渠道工程为线状工程,渠线通常都较长,因而在确保渠道比降的前提下,完全可以采用分段施工。如果存在渗水严重,地下水位较高的渠段,可以安排在旱季或少雨季节进行施工,优先实施影响较小的渠段。为了防止制作好的土模被雨水破坏,需要对成品覆盖塑料布。对因受工期影响大的,则及时调整施工组织安排,根据降雨情况,穿插实施。
其次,采取合理施工方法。渗水的处理是渠道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程序,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对渗水不集中且量大的渠段采取修临时排水沟分段施工的办法进行处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泉眼和渗水现象,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针对性地处理。对于渗水量较大的泉眼,不仅要用塑料管引排出水减轻内水乐力,还要做砂石保护层,防止进一步渗漏破坏;对于出水量较小的水眼,可用埋插塑料管的方法排水。翅料管的管径根据渗水量的大小确定。对无法直接排出的地段,考虑挖设集水坑,用水泵或喷灌机将水抽到施工区一定范围之外,避免抽出的水又经过地下渗入渠道。
(三)渠道工程施工
首先,砼浇筑前,必须作好准备工作。发电机、施工机械、运输车辆、各种模具都需要准备就位,供电系统和供水系统要进行试运行以保证系统正常;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交通道路必须保证畅通无阻,人员到位后方准进行砼现浇施工。其次,要保证模具齐全。能采用衬砌机施工的一定采用衬砌机进行。对于无法采用衬砌机的情况,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先用定型槽钢制成框格,再通过焊接铁皮的手段制成标准模具。砼折模时间以不损坏成品砼板来确定。实际中,为了使模板具备再用价值,需对其进行及时的清洁和整修。
最后,砼浇筑方法合理。为了保证衬砌机施工整体成型,首先就要确保砼浇筑连续不中断;其次要保证砼运输畅通;最后要及时进行原浆收面,并加切割伸缩缝。人工砼浇筑应先底后坡,最后浇筑压沿。渠坡浇筑采用分块跳仓法施工。压沿和渠底浇筑可按一定的方向连续进行。同一块砼板浇筑不宜间歇,如遇到特殊情况必须中断浇筑,也需保证中断时间不得超过l h。具体浇筑工序如下:
(1)浇筑开始前应在精削后的渠床上安放渠道模具;
(2)浇筑用砼必须采用机械拌和后,再用机动车辆运往浇筑现场;
(3)砼运到浇筑现场后应及时流槽入仓,并插入式振捣器补振;
(4)振实后进行人工压光;
(5)砼拆模时不能损坏成品砼,拆模后待砼初凝后进行必要养护。
(四)排涝问题的处理
为了及时排除田面浸水,避免形成内涝。可根据当地的地块排水沟及浸水流向,在渠底以上渠壁略大于一半处,每隔一定距离(通常间隔为15 m左右)埋设塑料管道。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埋设塑料管太长时容易被淤积堵塞,所以埋设管通常都不宜大于3 m。
关键词:循环经济;城镇水资源;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2-0104-04
水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先进的水资源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建立在社会水循环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的思想,按照水资源节约、水环境友好的原则,在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始终贯穿“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重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并以完善的制度建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为保障,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减轻和降低污染,来实现社会发展的最终可持续性。甘肃作为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省份之一,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科学合理的运用水资源解决好城镇水瓶颈问题是甘肃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
1.循环经济理论在水循环经济中的理论意义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②。吴季松与10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和世界17位思想者于2005年在世界“思想者节日论坛”中首次全面提出循环经济5R原则。循环经济的5R原则是在3R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得出的循环经济全面的行为准则。循环经济的5R原则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具体体现在:
再思考(rethink)――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水资源供需动态平衡理论,以大系统工程观,将水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水资源在自然状态和人为扰动及干涉下的循环规律。
减量化(reduce)――将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工程各种投入,延伸到提高人类生活水准的层面上来,合理地减少水资源需求(满足的是需求,而不是欲望)。
再使用(reuse)――将依赖水资源的传统产业资源需求,逐步转化为依赖可再生的或富有的替代资源。在使用上优先进行流域内调配,优先利用地表水、优先保证生态用水等。
再循环(recycle)――水资源循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体系,同时又是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为保证数量和质量上的完整性,中水回用是再使用和再循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再修复(repair)――可持续发展要有良好的生态系统为基础,作为社会财富的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是第二财富,要不断地修复被人类活动破坏的水生态系统③。
2.城镇水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2.1.1取水许可管理机制不到位。取水许可是用水管理的制度的关键环节,也是保证用水平衡的首要制度措施。当前,由于水资源利用缺乏科学合理的调控手段和管理机制,导致了取水与用水、地下水与地表水、地区与地区间用水的整体不平衡。无论供水企业还是用水企业,都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造成一方面地表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地下水又超采严重。造成这一结果最直接的原因是水资源没有实行统一管理,尤其是地下水未实行统一的取水许可管理。
2.1.2水价形成机制不合理。价格是有效调控水资源管理的杠杆,但当前我们所运行的水价机制仅仅是以用水量来调控用水量,这种单一、单调、单独的水价形成机制导致了有钱企业或单位就可无节制地用水或浪费水,而普通居民或许用水就相对紧张。因此,水价问题是导致供水企业亏损的最直接原因。在合理的水价机制尚未形成、企业利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的情况下,供水企业就不可能进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目前我省实施的《甘肃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了水资源费的征收标准由以前的征收标准为每立方米0.03~0.06元提高为每立方米0.10~0.30元。政府有关部门必须要针对现行水价政策中的问题,及时完善改革政策,引导各地供水企业尽快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2.2城镇污水处理的效率较低
目前我省城镇污水处理的建设、运行、管理体制依然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传统建设、运行、管理机制,污水处理的全部费用由政府承担,这就造成了政府负担过重的局面。以兰州市为例,年排放生活污水就达1.22亿吨,污水处理率仅为25%。根据《甘肃省城镇污水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初步方案》的规划目标:到2010年,兰州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天水、白银、酒泉、嘉峪关、武威、张掖、金昌等7市污水处理率达60%,其他城市及县城所在地的污水处理率达50%。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污水有价排放、有偿处理、有偿使用。同时,制定鼓励污水处理的经济政策,通过价格杠杆,使污水排放的价格略高于处理的价格。这样污水处理厂只要认真管理、积极经营就会有赢利,且略高于其他行业的赢利水平,这样就会使污水处理有发展潜力,在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中有竞争力。
2.3城镇供水存在安全隐患
2.3.1城镇供水系统以技术提高效率的局面尚未形成。一方面,供水管网漏损严重。管网状况不容乐观,供水管网局部材质差、老化严重,抗路面荷载和适应温度变化能力差,耐压不够,冬季爆管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浪费水现象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给本已严峻的供水形势造成了新的压力。由于我省城镇发展的程度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备,在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建设过程中非人为水资源浪费严重、利用效率不高。除此之外,节水规划不够系统,节水的高新技术、监测、管理、监督等环节很难发挥应有效用,水资源整体利用效率不高。
2.3.2水源单一,以多渠道供水提高供水量的结构尚未建立。城镇大多采取一个水系、一个水库、一条河道的单一水源向城镇供水的方式。一旦水源的水质水量受到影响,将直接影响到城镇的供水安全。例如,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作为兰州市全市用水的唯一水源地,该公司一水厂至二水厂生产输水自流沟频频受到人为污染,并且自上游柴家峡水电站建成并投产发电后,水源口正取水也受到了威胁。目前,我省尚未开拓新的供水渠道,单一的供水形式对城镇的供水安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因此,必须要在形成多渠道的供水结构上下工夫。
3.加快我省城镇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对策
3.1完善法律制度,优化水资源配置效率
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污染已发展成为威胁人类生活和发展的世界性的重大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我省正处在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应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资源,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善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使经济的发展保持在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之内。
3.1.1强化取水许可和排污许可制度,建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用水、节水评估制度。各地应加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和年审工作,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凡需要办理取水许可的建设项目都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城镇新建和改扩建的工程项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有用水、节水的评估内容,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许可制度,通过政府的有效控制,在用水的源头上解决无节制用水和不平衡用水的问题。
3.1.2建立健全民众的监督机制,让制度成为资源节约的有力保证。特别在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地市,还必须加强水利法制建设和水行政执法工作,依法治水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治水管水向全面依法管理转变,充分发挥水行政监察执法队伍的作用,依法查处典型违章水事案件。通过进一步规范水资源取水许可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许可管理,依法维护用水秩序,同时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扩大法制教育的影响范围,加强执法巡查,尽可能减少违章水事案件发生。对违法的责任者和当事人应当追查其责任,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的,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利用法律手段强化人们的节水观念。
3.1.3建立科学的水价机制。首先,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通过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科学配置、全面节约、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全面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形成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科学的水价计价方式,建立供水、污水处理、回用水和地下水四者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引入竞争机制,推动供水、污水处理企业改革。将水价形成机制改革和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坚持两项改革相互促进的方针,实行政企分开,努力发挥市场机制对水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最后,城市供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完整系统,在经营管理形式上只能实行独家经营。这种自然垄断性特点,使供水价格不能像普通商品一样实行价格自由浮动,在水价和供水服务管理方面必须要坚持政府宏观控制。同时,还要明确水价的调整周期,对水价实行动态管理。
3.2加强污水资源化,促进水资源良性循环
污水资源化强调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资源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水措施,也标志着向节水型城市迈进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不仅如此,它还将环境自净能力和人工处理结合起来发展效率高、能耗少、费用低的污染处理防治技术,大大减少了厂污水的排放量,减少了水体污染,促进了水环境的良性循环,有利于区域环境的综合整治。当前,世界上不少国家把城市污水开辟为城市第二水资源,其水循环利用率比较高,而其费用也远远低于开辟新鲜水源和远距离引水,具有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3.2.1健全管理机制,完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的完善和政策、法规的支持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保障。建立科学完备的水资源与环保管理体制,建立和健全有关法规、政策体系及检查、监督机制,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证。应该建立取水、排污许可制度,用水、环保审计制度,浪费、污染惩罚制度。逐步实现计划用水,适度开采,限额供应,节奖超罚,改善环境,控制污染。建议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中加入污水回收率指标。
3.2.2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污水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发展和使用能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绿色技术(能减少环境污染、减少原材料和能源使用的技术、工艺或产品的总称)和清洁工艺(低污染工艺),而且也要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可以利用发展循环用水和废水回收再用等技术。城镇应该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传统的工业企业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以达到节能、节水的目的。
3.3加强城镇供水综合规划与管理,提高城镇供水安全城镇供水安全是指城市供水系统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保证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城镇工业用水、城镇生态用水和消防用水,同时必须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做到具备充足的水源、足够的取水、净水设施能力和合理的输配水管理,并力求在运行过程中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④。
城镇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实质是根据城镇水资源的状况和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的需求情况,对城镇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安排。它的关键是处理好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处理好人与资源、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关系,合理布局生产力。
3.3.1修订政策法规,建立相关制度,为适应城镇供水水质督察工作的需要,尽快修改完善《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适时修订《城镇供水条例》或制定《城镇供水水质督察条例》,确立水质督察的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各级督察机构的职责分工和工作机制,使得水质督察工作有法可依。
3.3.2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节水标准和用水标准,确定各行业的用水定额、用水效率等指标,采取定额管理;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有效的运行维护,减少供水过程的跑、冒、滴、漏,加大建设过程的质量控制。根据总表计量等于分表计量之和,及时掌握总管泄漏情况;根据进表计量等于出表计量加损耗,及时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问题。一旦发现计量异常,能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使浪费水现象处理在萌芽状态,提高供水效率。
3.3.3加强城市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重点加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统一管理。要科学确定供水水源次序。城市用水要做到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当地水、后过境水。逐步改变过去一个水系、一个水库、一条河道的单一水源向城市供水的方式,采取"多库串联,水系联网,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优化配置水资源"的方式。
3.4建设节水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节水型社会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障区域或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水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节流,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节水的第一概念,节水仅局限于传统的节约用水,只强调“节省”、“减少用水”;降低工业企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用水器具的用水量;提倡全社会节约用水,减少浪费。第二方面是节水的第二概念,节水除节约用水外,还包括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这里强调不仅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率,而且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即在获得同样的工业产值或经济效益的条件下,通过科学合理用水,使水的用量减少,降低水资源消耗量;在消耗或利用同样水量的前提下,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水资源由低效益用途向节水、高效领域进行配置,提高经济产出和经济价值,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第三方面是节水的第三概念,节水除前述两方面外,还包括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淡水供给量,降低资源供给压力,而且可以减少污水排放,改善水环境,降低供水投资。我省的张掖市作为我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的城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水利部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张掖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普遍意义在于,节水型社会一定是“节水”和“增长”双赢的发展,是在用水量下降的同时,实现更高起点、更高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张掖的成功经验可以在城镇进行推广。
4.结语
为保持甘肃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供水安全已经势在必行。解决我省城镇水资源问题应从水循环经济的视阈下出发,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同时应依靠科技的进步来提高用水质量与效益,加强污水资源化、加强城镇供水综合规划与管理的研究工作。从我省城镇的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来看,通过建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和用水、节水评估制度,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污水的可持续利用、加强城市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的、现实的选择。
基金项目:文章为兰州理工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注释:
①马忠玉,蒋洪强.水循环经济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究[J].生态环境,2006,(02):416.
②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28.
③姚伟龙,姚富铃.循环经济理论在北京市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26~27.
④秦秋莉,陈景艳.我国城市供水安全状况分析及保障对策研究[J].水利研究,2001,(03):27.
参考文献:
[1]朱玉萍.甘肃水资源开发治理现状及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2,(04).
[2]黄文胜.甘肃省水资源的特征与节水型社会的建设[J].地下水,2006,(06).
[3]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
[4]陈筱云.建设节水型社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05).
[5]孔彦.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与展望[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0).
[6]马迎春,董秀全,曲媛媛.完善水价机制加快供水企业市场化改革步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5,(11).
[7]施春红,葛华军.城市供水安全分析及对策研究[J].2007,(06).
[作者简介]高云(1963―),男,甘肃民勤人,高教管理研究员,兰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政府公共管理。
关键词:水务行业;发展趋势;竞争格局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0000802
1 水资源现状概述
1.1 可利用水资源状况
虽然地球上水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能够被人类所利用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据相关统计,地球上目前的淡水资源占到总水量的2.5%,而能够参与全球水循环的动态水量仅为淡水资源的1.6%,大概有577万亿立方米,这其中能够以径流形式存在的陆地可更新的淡水资源只有43万亿立方米。这43万亿立方米就是人类开发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然而这些水资源中还有将近三分之二是以暴雨或洪水的形式存在,非常难以被利用。如果扣除这些水资源,真正能被人类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其实仅有12.5-14.5万亿立方米,全球人均可利用淡水资源为2000至2500立方米。
1.2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大约为2.81万亿立方米,总量在世界排名第六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世界上仅排第88位,是世界平均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我国不仅人均水资源贫乏,水资源的分布也非常不平衡,明显呈现出“山区多平原少”、“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比如,我国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分布着80%的水资源,而广大北部和部分沿海地区的水资源却十分匮乏,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我国663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着常年供水不足的问题,而其中110个城市属于严重缺水,水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 我国水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2.1 用水需求量持续增加
随着我国人口的日益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水资源的需求量一直在保持稳定增长。根据中国工程院《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所做的预测,我国到2030年,我国国民经济用水需求量将达到7千亿至8千亿立方米的水平。这其中城市供水需求增长最快,远远领先于其他用水需求量,根据研究报告的测算,到2030年,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0%的情况下,全国城市的用水需求量会增加到1320亿立方米,年均复合增长在4%左右。
2.2 市场化是水务发展的必然趋势
市场化改革是国际水务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未来水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主要是因为水资源日益短缺,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市场化竞争,打破垄断,才有可能促进水务企业的充分竞争。通过市场机制,让真正技术领先、管理科学,有经营能力的水务企业脱颖而出,发展壮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际上出现了水务行业市场化和私有化的浪潮,概括而言,国际水务行业的市场化主要存在两种形式:(1)特殊经营权形式,即政府具有城市供排水处理设施的所有权,政府通过“特许经营权”的转让方式,将这些权利承包出去,让水务企业从事具体的设施建设和运营;(2)私有化形式,政府出售城市供排水水权,使其成为水务企业的私有财产,水务企业具有城市供排水水权的转让权和经营权。
2.3 投资主体面临多元化
城市供排水系统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回收时间长,单靠政府的单方面资金投入无法满足城市水务发展的需要,所以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大势所趋。我国从2002年开始就放开了对外资投资城市水务建设的限制,在由外经贸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明确的提出了允许外资进入中国供排水领域。在2002年建设部颁布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建立水业特许经营制度,允许国外资本、民间资本进入水业”,由于有国家政策支持,近十年来我国城市水务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德国柏林水务公司、威利雅环境集团、苏伊士集团等国际水务巨头,在我国均进行了投资。
3 我国水务行业的竞争格局分析
3.1 监管架构分析
(1)行业管理机构,由于水务行业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问题,所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对水务行业的管理都非常重视。水务行业涉及到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所以需要政府各个职能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才能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目前,我国涉及到水务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包括:中央及地方的财政部门、中央及地方的环境保护部门、中央及地方的城市建设部门、中央及地方的水利部门、地方物价部门、地方市政管理部门、地方卫生管理部门等等。
(2)行业监管法律与法规,在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方面须遵从《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等规定;在项目建设标准管理方面须遵从《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规定;在产品和服务价格管理方面须遵从《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等规定;在资质管理方面须遵从《城市供水管理条例》、《城市供水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等规定。
3.2 国内水务企业之间的竞争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水务市场的潜力已经十分巨大,加之政府对水务行业产业政策的不断松绑,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到城市水务的建设中来,甚至还出现了跨地区的行业竞争。目前,我国国内水务企业的竞争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采用设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取得特许经营权;(2)收购水务企业的股份或资产;(3)投资新建自来水厂;(4)竞拍获得供排水特许经营权。水务行业的竞争主体主要是原有传统水务公司和具有资金优势的民营企业。原有传统水务公司在经过产权结构改制以后,重新焕发了青春,有些水务公司趁机做大做强,采取扩张性发展战略,不断完善产业链,逐步向其他城市扩张,收购和兼并了一些小型水务企业,发展成了大型水务集团。由于原有传统水务企业对行业非常熟悉,并且具有地域优势,目前已经成我国水务行业运营的骨干力量。资本雄厚的民营企业是我国水务行业的新生力量,这些企业往往采用与地方相关部门合作的方式参与当地水务行业的投资和运营管理。比较常见的合作方式有与地方水务企业合资、整体转让特许经营权、BOT(建设-运营-移交)等方式。
3.3 国际水务巨头在华竞争分析
国际水务巨头在我国进行水务行业投资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那一年法国苏伊士集团在广东中山市坦洲投资了一个自来水公司。20年过去了,目前已经有近20余家外资跨国水务公司已进驻中国水务市场,在华总投资50亿美元以上,涉足上海、沈阳、天津、青岛、中山、成都、重庆、南昌、洛阳、郑州等城市。世界著名的水务公司法国苏伊士集团、威利雅环境集团、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和德国柏林水务公司等在国内都有投资。国际水务巨头在华投资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直接投资以外,还采取BOT模式、合作经营、控股或收购供排水厂等形式与中方合作。国际企业在我国水务行业涉及的主要领域有:(1)城市供水,包括水厂建设、供水管网改造和水处理技术;(2)水环境治理,包括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3)供排水设备,包括供排水设备引进和更新、发展农业节水灌溉设备、开发利用节水型器具等。
参考文献
[1]许建国,深化城市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对策思考[J].厦门科技,2009,(2).
为了进一步做好20**年全省价格调研工作,拓展价格调研工作的广度,增强价格调研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价格调研工作水平,现就20**年度价格调研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年度价格调研工作要点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年价格工作要点以及全省价格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前价格形势,提出如下调研内容供各地参考:
(一)去年以来我国价格总水平上涨原因分析;
(二)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三)如何处理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与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环保收费改革的两难矛盾;
(四)如何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明显通货膨胀;
(五)国际市场原油、粮食以及重要矿产资源等基础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分析;
(六)如何通过各种政策的综合作用,化解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我国的影响;
(七)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的影响;
(八)如何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如何促进生态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九)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成效调查与思考;
(十)如何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
(十一)如何进一步深化自然垄断行业价格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十二)如何进一步加强价格法制建设,提高价格行政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率;
(十三)如何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发挥价格听证会制度的积极作用;
(十四)生猪、油菜、奶业的生产恢复情况调查;如何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
(十五)加强住房价格管理,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城市物业管理收费有关问题研究;
(十六)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对策与思路;如何进一步完善药品价格管理体制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如何加强对农村合作医疗、社区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的监管;
(十七)如何建立城市供水价格管理体系,完善价格形成机制;
(十八)在深化价格改革过程中,如何建立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
二、调研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充分认识做好价格调研工作的重要意义。各地应把做好价格调研工作作为促进价格决策科学化、提高价格工作水平和干部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要创造条件鼓励干部职工深入实际,广泛开展价格调研活动;要把价格调研工作的成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二)要重视提高价格调研成果的质量。调研选题应结合当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大胆创新;调研成果应内容充实,言之有物,切忌泛泛而谈,长篇大论;研究论文应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调研报告应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对策;应做到数据准确,资料详实。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节能技术;途径
引言
建筑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国策。建筑给水排水的节能就是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使用过程中,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给排水功能和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给水排水系统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节约用水、改善设计系统的效率、保护环境,为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 建筑给排水节能现状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供水中,一些城市供水能力不足,城市水厂发展滞后于住宅和公共建筑发展,加之管道老化、承压能力下降。管理不善,全国多数城市的自来水管网存在跑、冒、滴、漏等现象,致使水的损失率达15%~20%。1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多座缺水,100多座严重缺水2。在建筑给排水的工程中,普遍存在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建筑节能新的工作任务落实不及时。设计过程中考虑不细致,布局不科学,选用设备不合理等问题。
2 建筑给水排水节能的主要技术实现途径
2.1 合理设计给排水系统
2.1.1 设计构成中,给水充分考虑合理利用市政管网余压,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采用分区供水方式并采用新型供水设施,在建筑生活给水系统中进行竖向划分区域,力争使各用水点水压相等均衡;采用并联给水泵分区,尽量减少减压阀的设置;管径设计上采取分支管减压,降低建筑物内各用水点出水压力以利节能节水;生活水池的位置设置尽可能合理,减少水池设置深度,来降低水泵的扬程和减少提升高度,减少水泵功率;优先考虑水池-水泵-水箱的供水方式。
2.1.2 合理采用变频水泵。目前,我国民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多采用二次加压供水,共有两种给水方式: ①变频恒压变流量: 水泵工作压力设置,应尽量与水泵工频运行效率最高时段扬程的下限接近; ②变频变压变流量: 这种方式节能效果要远远好于变频恒压变流量给水方式。采用变频泵供水,可避免传统供水系统中按供水最不利情况计算所引起的水量、电能的浪费问题。工作水泵应选用2台或2台以上合理的不同级配,水泵流量宜以1/2的流量阶梯级变搭配的形式,并设置气压罐,用来实现小流量给水。当市政条件允许时,宜采用叠压供水设备。采用变频调速装置比一般供水设备节电10%~40%。
2.1.3 完善热水供应循环系统。
自然条件具备的地区,建筑物的生活热水供应,尽选择可再生的替代加热能源作为加热源。同时要提高冷却水的循环利用率。合理选择布置冷却塔。在空气湿球温度较低的干燥地区,可通过设计计算来适当提高冷却水进出水温差,以减少循环水量和循环水泵的能耗,缩小循环管道的管径。在一定的条件下,设置合用消防水箱,以减少消防水箱的清洗用水。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热水循环系统多环路阻力的平衡,循环流量在靠近加热设备的环路中出现短流,使远离加热设备的环路中水温下降问题;热水管网布置或计算不合理,致使混合配水装置冷热水的进水压力相差悬殊导致能源浪费的问题。因此,建筑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在选择循环方式时需综合考虑节水效果与工程成本,根据建筑性质、建筑标准、地区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支管循环方式或立管循环方式,尽可能减小乃至消除无效冷水的浪费。
利用太阳能提供生活热水,我国大多数地区位于N40°以南,日照时间较长,太阳能资源充沛,太阳能蓄热储存技术易于推广。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设计参数要根据建筑所处的纬度、海拔地理位置和建筑物朝向来确定。太阳能热水器应设自动温控装置,把热水温度设定和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能,应当与节能节水技术充分结合。可以利用太阳能作为预热生活供水,用来节约热水供应的能量消耗,方法就是将太阳能热水器设置在热交换器的前端的管路上起到预热作用。
2.2 选用节能型、节水型等节能高效的产品
在材料、设备方面,应选用既节能又节水产品,禁用淘汰产品.宜推广化学建材,使用建筑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新材料.如:喷射式和压力流冲击式的节水大便器(冲水量≤6 L/次)、免水冲小便器、陶瓷片密封水嘴、红外线感应节水装置、自力式平衡压力恒温混水阀、节能型热交换器、飘水量小省电型冷却塔、太阳能热水器、高效率的水泵等;在多层住宅、公共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设计上,如PE、PP-R等给水管道产品,禁止选用镀锌钢管; 在小区建设室外排水工程中,推广使用高密度( HDPE) 聚乙烯双臂波纹管,用埋地钢管、铸铁管; 新建住宅室内排水系统采用聚氯乙烯( U - PVC) 塑料管,禁止使用砂模铸铁管等。选用理化性能优良的保温材料,并确保有效的绝热层厚度度确保绝热效果。生活热水锅炉房、热交换站的设备应采用高效节能等阀件。
2.3 开发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建筑物使用后的各种排水,如生活排水等经适当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内,作为杂用水的供水设施。中水回用系统由中水原水的收集、储存、处理和中水供给等工程设施所组成,采用中水回用系统后居住区用水量将节省30~40%同时排放量减少35~50%;商住小区可节水70%;科研事业单位可节水40%左右;对一般居民住宅可节水30%左右。这中水水源一般应根据排水的水质、水量、排水状况和中水回用的水质、水量选定。
2.4 加强自动控制和计量
加强给水用水量计量,是节能重要措施之一。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应当安设分栋用热计量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对于公共建筑在设计时,除应考虑集中采用热计量器外,室内也应采用温度调控,对多表采用远程操做、控制、读取等系统。建筑给排水节水,宜对热水供应温度,储水池、储水箱水位设置控制自动阀,实现远程自动报警和监控。变频泵给水运行控制系统,宜采用在管网末端设置反馈信号压力表,控制变频水泵转速。对于锅炉补充水、水景补充水、游泳池补充水、蒸汽锅炉补水等,应分别设置计量水表。其他用水( 如道路绿化浇洒用水、地面清洁冲洗用水等、汽车冲洗用水) 的管道系统,宜设置独立计量水表。各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公共浴室、学生宿舍的公共浴室、集体宿舍淋浴间等,宜采用脚踏开关、红外线自动控制开关或刷卡方式来用水。
3 结语
建筑节能涉及到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各个环节, 必须把建筑给排水节能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节水效益,这一切也都给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也要大力培养人们的节水意识和人们良好的用水习惯,呼吁全民节水。
注释:
[1]中国21世纪水资源安全对策研究.
[1]曾昭华.中国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的研究[J].中国减灾,2000,(3)
参考文献:
[1]张学英,赵小强.论建筑节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 5).
[2]高文满.浅论建筑节能的重要意义[J].现代农村科技,2009(15).
[3]刘杰建.筑给排水节水措施剖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