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范文第1篇

李静、路琳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素质教育,主要是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它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生态情感认同、意志强化、信念培养及行为方式养成为着眼点,以确立生态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人才为目的的新兴文化素质教育。陈丽鸿、孙大勇认为生态文明教育是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活动,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李静、路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指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价值导向,以培养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为目标。通过对这些概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教育都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强调是一个社会性的教育活动,并具有全面性、长期性、系统性等特点。

二、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界定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姜赛飞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中将重点放在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和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上面。曹迎在《论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的绿色精神教育。另外林智理在《生态文明教育与高校的实践策略研究》中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极为丰富,具有跨学科性特征,涉及的学科很多。从狭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合就是将具有生态文明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内容或问题,以“化零为整”方式整理成一门新的课程。从广义角度分析,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整合就是将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整合到相关课程中去。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本身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但作为一门学科它有自己的目标与内容,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对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学者们都认可从“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生态安全、生态政治、生态经济等方面”进行教育,并加强“实践体验”。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研究

孙凯军在《论新时期高校生态德育教育》中指出:现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问题的研究正处于刚刚起步和探索阶段。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存在低效性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认识观念偏差、大学生生态道德内容体系零散、教育实践存在误区。谢东娣、岳君在《科学构建高校生态教育新体系》一文中指出:与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相比,国内高校公共教学中的生态教育,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手段、方法以及最终的教育目标上都显得十分薄弱。全社会的生态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态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提升;生态教育没有渗透到整个教育理念中;在环境保护事业队伍中师资力量匮乏,缺乏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人才。

四、对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路径研究

针对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一些学者着重从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课外活动和实践、加强师资力量、加强校园生态文明环境熏陶等方面介绍了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应遵循的路径。路琳、李静在《高校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路径探析》中介绍了四条路径:学校生态理论教育引导与社会生态文明舆论引导相结合、校园生态文化环境熏陶与社会实践生态情感体验相结合、校园生态文化建设实践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彭秀兰在《浅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认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包括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和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这五个方面。丰硕在《浅议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中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建立灵活综合的课程体系、加强德育教育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师资力量、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实施开放性教育方式、树立生态文明保护的良好典范。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与家庭教育的耦合”、“网上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对话’德育教学方式”等等途径来进行生态文明教育。

五、评述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我国理论界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也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但是存在着散、浅、重复、雷同的现象。同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要求,而现有研究中有关教育实践策略或者实践探索的创新性研究不多,亟待加强。

第二,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内容、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缺乏从制度的角度来审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一些相关的思想散见于一些论文的章节中,并没有得到系统性的论述。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导致我们现在进行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着“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活动不规范,教育内容不系统”的情况。如何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体系,对遵循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观念的引导,明确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中的不同主体所承担的任务,厘清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对高校不同职能部门的要求,建立健全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制度相应的组织机构等方面,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

第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在学生形成生态文明素养方面的作用难以产生有效合力。我国的研究重点多在学校进行的生态文明教育上,缺乏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与家庭、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联系起来。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217-02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国当前和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主力军,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功与否。地方高校是我国培养大学生的主要场所,在地方高校中必须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基于此,本文对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概念、内容和现状进行了探讨。

一、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针对全社会展开的向生态文明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培养全体公民生态文明意识,使受教育者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人-自然-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形成健康的生产生活消费行为,同时培养一批具有综合决策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和掌握各种先进科学技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的教育活动[1]。对于大学生来讲,接受生态文明教育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好坏。在高校就开展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高校非常有必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已经逐步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各类高校中,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每年要为地方培养和输出大批的人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刻不容缓。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指教育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综合素养为目标,结合当地或本区域的生态特色,把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内容,如生态科学基础知识、生态环境现状、生态文明观等传播给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生态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对当前生态环境的整体认识水平和分析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的教育活动。其具备理论基础的整体性、教育管理内容的全面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及与地方结合的区域性等特点。结合这一概念,其包含内容如下。

1.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生态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教育是大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内容,也是大学生学习和培养生态文明教育后续几大内容的基础。这一内容核心包括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教育,以及生物间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互生规律、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规律、物质输入输出的动态平衡规律、生物环境间相互适应与补偿的协同进化规律、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等生态学基本规律的普及。

2.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环境现状教育能让学生了解当前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地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环境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形势,地方、区域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挑战,大学生及社会民众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压力等。

2.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观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观念构成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可以用来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它也是地方高校教育的重点,具体包括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经济观教育、生态政治观教育以及生态科技观教育四大方面。

4.生态法制教育。生态法制教育可以起到约束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和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使大学生懂法,并在法律的制约下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法制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主要内容是让大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和国内有关生态环境方面的条约、法律、规范等,比如:《世界自然保护大纲》、《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环境保护法》、《城市绿化条例》等。

5.生态文明行为能力培养。地方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将所学到的各种生态文明知识和思想观念落实在行动中,使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质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内容包括教导学生一系列提高践行生态文明能力的知识技能与工具,发动学生积极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等。

二、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部、教育厅的高度重视下,地方高校均纷纷加强了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和内容的设置和投入,包括:在思想政治课中给学生灌输相关知识;开设多门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公选课程,包括《遗传学》、《生物学》、《普通生态学》、《地球科学导论》、《环境与健康》、《人与环境》、《环境危机与环境保护》、《环境工程导论》等,供学生选修;邀请生态文明方面的专家和教师来校举办讲座宣讲;组织各类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活动等。可以说,地方高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尝试,获得一些成效。但这还远远不够,对于一个完整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来说,还存在众多问题和不足。

1.重视度不够。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没有专门的规划和统一的安排,教育内容零散混乱不成体系,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相当稀少,其深度、广度和重视度还远远不够。这是由于首先,在我国,地方高校知名度与教育和科研密切相关,这导致地方高校管理层往往只重视本校的传统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忽视与知名度无关的其他教育和活动,这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教育。其次,教育部下达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方案中,未将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中,而且也未将生态学课程列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因此,大多数地方高校都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太重视,没有动力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花大力气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即使部分高校开设相关课程或开展相关活动,也可能只是为了迎合当前的政策,并未将生态文明教育落到实处。

2.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不够完善。首先,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理念。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在于本身在我国就还未建设这样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生态文明教育也才刚刚兴起,相关研究不多且不够深入。同时,作为一门涉及到多门学科和多种理论知识的交叉性学科,与其相配套的教材仍处于空白,使得地方高校也无合适的教材进行讲授。不仅如此,不少地方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比较粗浅,不够深入全面。其次,在教育形式上重理论轻实践。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起步很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成功的案例不多,大多数地方高校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均不约而同地选择传统简单的理论教学方式和单一僵化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忽视学生对生态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之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即使有少数地方高校开展了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但也缺乏有效的宣传、组织和延续性。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少投入也导致实践教育活动的难以开展,影响了活动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大学生也更习惯于这种传统的理论教育方式,没有积极主动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动。

3.地方高校大学生生态意识淡薄滞后,生态文明素质不高。受当前国家和地区日益严峻生态环境的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增强,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科学知识有一定的涉猎,但尚集中在当前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停留在比较粗浅片面的感性认识阶段。大部分学生尚未认识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认为生态文明知识与自身专业和将来就业无任何关联,不愿意花费时间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而地方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不重视和不作为又进一步恶化了这一问题,使得大学生生态意识越发淡薄滞后。据现有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学生并不知道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之一[2]。不仅如此,受当今社会崇尚物欲、金钱、奢华、过度消费等观念以及经济利益至上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在父母溺爱中长大的许多大学生比较崇尚“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人本主义”,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环境责任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这也致使校园内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学生对实践活动兴趣不高。

4.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由于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而系统的生态文明方面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对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知之甚少;不仅如此,作为一个交叉性较强的学科,生态文明研究学科归属尚不明朗,许多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不受重视,不少教师迫于职称晋级的压力,仍然专注于其原本所擅长的传统研究领域,未对生态文明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这导致了当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师资力量非常薄弱,大部分教师在课堂讲授涉及到生态文明领域时,不能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只能照本宣科,甚至回避掉这部分内容。

三、小结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地方高校大学生良好的生态道德价值观念和生态行为能力,确保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发展,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区域及我国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我国地方生态文明建设还需要在认真领会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深刻认识自身现状、总结自身长处和优势、充分认识自身不足和缺陷,不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建设,争取在校内早日实现良好的生态文明教育。

参考文献: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改革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给高等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了解自然,探索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现代大学,特别是农林院校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必须承担的的历史使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基础,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学校秦岭火地塘教学实验林场为平台,以“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为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相融合,在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一、农林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力度不足

目前,开设生态文明课程的高校比例不高。校园内的生态文明教育滞后于时展的需求。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使人类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解决污染和治理环境上。有些高校有环境相关专业着力于环境污染的治理等问题。但是,在对环境意识和生态理念的普及教育上却很少涉足。有些高校,至今也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意识相关的普及课程。在课程安排上,学校没有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以及生态道德观系统的教育和培养。在管理体制上,有各项学生管理守则,但普遍缺乏对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管理和约束。

2. 生态文明教育方式单一

从生态文明教育发展历史可以看到,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目前,有生态文明教育相关内容的高校,其教育方式也仅限于课堂理论,以“单向灌输式”的模式进行教学,忽视学生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判断,缺少与道德相关联的实践活动。并且,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尚不完善,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全面性、实效性都有待加强。因此,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对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不够全面的现象。大学生对单一的理论教育方式抱有一些偏见,甚至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大都是讲大道理、软道理,不如专业知识不得更加实际,因而在心理上有一种抵制情绪,影响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的学习。

3. 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相脱节

有部分高校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但还没有把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之中,造成生态文明教育与专业教育相隔离,使学生仅能知道一些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和概念,而自身的生态文明素养难以养成。

4. 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由于生态文明教育起步较晚,很多教师原本有其所擅长的研究领域,但在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知识普及方面研究不多,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在碰到自己所不擅长的生态文明领域时,没能能具体的内容真正地展开和剖析,大都是避重就轻,讲授流于形式,照本宣科,使学生对教育的内容没有很好的吸收。

二、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生态文明素养

1. 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

人才培养,理念先行。生态文明是当代社会的文明,是相对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而言的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是当代人为消除生态危机、改变环境、可持续发展寻找和选择的一条文明形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和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和新型人才。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实践教学之中,培训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首先从学校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入手,在对生物学实习内容、实习方法和实习基地进行综合改革的同时,融入生态文明的教育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与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形成“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的独特教学理念,将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团队协作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及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并按照教学目标、实现条件、教学安排和评价方法四大要素,构建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围绕“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文明素养”三条主线,打破课程壁垒,组织团队授课,学生按小组合作完成实习,满足了项目目标实现的条件。在教学安排上,依据秦岭南坡森林植被带随海拔的变化,设定四条实习线路,将土壤学、植物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的实习内容与森林生态系统特征认知有机结合,突出学生“干中学”,通过调查和观察了解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发现问题,现场接受教师指导,小组集体讨论,形成结论。在对学生实习的考核中,强调问题的提出和见识,小组考核与个人考核相结合。

2. 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围绕实践教学目标,按生态系统认知和研究的需求,打破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等课程的壁垒,整合原有按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根据随海拔变化生境、植被和土壤类型的变化规律,集合植物学、土壤学、动物学、气象学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综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植物学方面,实习由原来的3天延长到6天,将理论教学时数由原来的64学时压缩为48学时,改变了过去由于无固定实习地点,造成的教师缺乏基于生态系统背景的植物学系统教学积累,教学长期局限在植物的识别和鉴定方面,学生无法系统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实现了利用秦岭南坡中段丰富的植物资源,多样的植被类型,鲜明的垂直分布序列,提高植物学教学效果。在动物学方面,改变了过去由于地点不确定而进行的随机性动物类群的观察、捕捉和鉴定,使实践教学根据不同的森林景观进行动物多样性的讲解、观察、捕捉和鉴定,增强了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对开设课程专业的学生以动物形态结构和分类为主,实习是理论教学的补充,提高学生对动物形态结构和类群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对未学习理论课程的学生,满足其对自然界的探索需求,增强对动物类群习性的初步的认识,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在气象学方面,改变过去在学校校园内的模拟小气候观测,在火地塘选取代表性很强的下垫面性质进行梯度观测,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针对性。土壤学和生态学实践教学的融合,避免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同时让学生通过森林生态系统的垂直分布及其土壤类型差异的学习,结合土壤发生发育的理论知识,深化对秦岭山地主要土类的成土过程及剖面特性认识。

同时,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依据课程知识、学生、社会条件三大客观基础,设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从知识方面考量:生态文明教育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的特点,并具有实践特征,需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教学内容安排应该具有综合性,通识性,既要有理论知识性内容,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从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考量:教学对象是非生物大类专业的学生,学生整体呈现专业背景差异大、兴趣差异大的特点。故而教学内容要注意普适性、科学性、趣味性。从学校自身教学资源考量:需要考虑农林院校有哪些可利用资源,以及师资和经费条件如何,借助本校优势资源设计教学内容。

3.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生态文明素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型农业大学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中,始终强调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的体验和调查,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习分小组完成,要求每个小组按实习线路完成不同生态系统下动植物分布状况及标本采集、土壤特征描述、小气候观测等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既考核小组的工作,同时考核每位学生的个人学习,将鼓励个性发展与团队协作有效统一起来。针对教学内容及火地塘教学实习林场的资源条件,采取以下教学方式。

(1)专题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实现学生对自己学习目标的追求,为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奠定基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学科差异,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 合理选择教学方法。秦岭是我国重要的气候和地理分水岭,秦岭作的地理位置独特,蕴含的教学内容丰富。结合教学目标,学校围绕“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等五大主题,教学内容从自然、历史、文化以及经济社会角度多方面涉及,开设专题教学,有助于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

(2)体验性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是在真实的情景中教授学生学习,知行统一,让学生身临其境,观察和学习。实践教学对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高农院校应对学生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养成给予重视。在教学中,应该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断的优化我们的教学方式,通过体验式教学,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生态文明知识,在自我观察和感受中理解生态文明的实质。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主要采取教学实践点开设,教学选取了几个教学实践点,在真实的情景中教授知识和内容,包括秦岭历史与文化,生态起源与可持续发展,生物资源等等内容,在火地沟、楼观台、高山草甸等蕴含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教学点现场授课,让学生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体验学习,更好与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3)学生自我训练方式。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在做中学”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论,仅仅在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教学中注重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知识的学习应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在课程之外,学生要积极参与各种生态环保类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在教学结束后,学生依然能够把握到知识的体现,主要是在相关的活动中不断体验、感受、总结,最后反馈到自己的知识层面,二者不断的作用,达到知识程度的提高。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包含了几大专题和模块,多学科融合的形式,让学生不仅能在自然科学中了解生态知识,同时在浓厚的历史人文学科中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教学设计了适应学生需要和兴趣的自我训练与成长的项目,比如自己动手进行生物标本制作、宁陕县周边农村历史文化与民俗体验等学生自我训练方式,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也增加了教学过程中的娱乐性。

4. 组建教学团队,保障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序进行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展教师的专业技能,需要拥有一定的教学专长或教学能力。出于对生态文明教学目标的考虑,生态文明教育应配备具有有一定生态专业背景和学科积累的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一定课程开发能力,能围绕生态文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结合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学校在生态文明教学设计上包含五大专题课程,针对五大课程选配师资。如“秦岭起源与环境”专题,教师需要熟知秦岭地质地貌特征、土壤植被以及气候变化等,能为学生解读秦岭起源与环境变化,带领学生认知秦岭自然、生态、环境发展演化规律。而“秦岭生物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专题,教师需要在熟知秦岭生物资源的同时,对秦岭的人文经济发展有所了解,能带领学生在认知自然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人类如何开发、利用、保护自然,感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形成的文明成果。“秦岭历史与中华文明”专题,教师则需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历史知识底蕴,向学生解读秦岭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与作用,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秦岭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专题,教师需要熟知秦岭生态环境,带领学生认知生态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和规律。“秦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教师需要熟知秦巴山区的经济发展现状、模式,与社会发展的关联,背靠秦岭的地理位置所带有的影响等,能带领学生深入了解秦岭文化及资源对山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和科研队伍。在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师资选配上按照课程要求,围绕学校的学科特征和优势,在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及生态文明教育中选拔了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林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与保护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和人文学院等学院的优秀教师,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实践能力强,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师资的中流砥柱和后备力量,在课堂上能很快的引领学生进入角色,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文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态学、植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和动物学的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系统组织教学活动,强化了学科交流,使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得以快速提升,改变了以往植物学、土壤学、动物学和气象学的教师由于缺乏对生态系统的完整认识,难于独立承担综合野外实践教学任务的窘境,使教师职业发展空间得到拓展。

5. 统筹安排,加强基地建设,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保障

学校将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口,2004年在火地塘林场召开了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校外科教基地建设。学校先后制定了《本科生教学实习工作规范》(2005)和《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2010)。近十年来,学校持续对火地塘林场投资3 000余万元,新建教师、学生公寓,食堂,浴室和教室,共计4 590m2,改建了供水供电系统,完成了通讯和网络设备建设,林场具备了一次接待400余名学生的能力,教学条件达到了现代化水平。

6. 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

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依托火地塘林场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平台,将生态文明教育移出教室,利用情景陶冶,让学生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学习生物学相关知识和技能,体验森林与环境、森林与人类的关系,发挥小组合作,启迪个体认知和思考,构建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生物学综合实践教学模式。项目在总体设计上,始终贯彻了“亲近自然,崇尚科学,生态文明”的理念,通过情景教学、专题讲座、布设墙报、组织观看生态文明影视片等形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教学活动中,教育学生有选择的采集标本,爱护植物、保护动物,每个实习小组配备垃圾袋及时回收和清理山林中的垃圾,潜移默化地实现生态文明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周远清. 生态文明:高等教育思想体系重要内容[N]. 中国教育报,2013-10-28(5).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院校; 生态文明; 教育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05-0154-02

近代以来,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辉煌物质文明的同时,由于科学技术滥用造成的生态危机也随之显露出来。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作为科技生产力后备大军的大学生,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着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1 科学技术滥用对生态环境僭越恶果的反思

目前生态危机的形成,固然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但科学技术缺乏理性的使用是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动因。

1.1 科学技术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造成了资源匮乏

自然资源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满足人类当前和将来需要的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事实表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会引起森林剧减、水土流失、空气和水质污染、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以能源为例,随着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不断趋于高能耗化及能源勘探、开采等方面的技术不断更新,世界能源的开采量大幅攀升。据预测:“按照日前的开采水平和探明的储量测算,石油仅够开采45年,煤炭为230年,天然气为550年,到2050年,全球将有20亿人处于缺水状态。”同时能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也造成温室效应和环境污染的加剧。

1.2 科技成果的广泛推广运用损害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既是地球生命存在发展的条件,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人类科技活动的巨大威胁。现代农业育种技术促进优良农作物品种的推广,但这种做法却严重损害了遗传多样性,造成了对逐渐减少的植物基因组的过度依赖。另外,转基因和克隆等新技术的问世,使我们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改造生物,这大大地加速了现代农业育种和繁殖的速度。

1.3 科学技术不合理利用引发了全球环境灾难性的变化

全球环境变化,是指包括气候在内的、地表和地表以上的各种环境的变化。在生产规模不大,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还只是局部性,全球变化主要由自然因素所左右。当人类步入大规模工业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影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人类已经和正在对地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过程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逐渐从自然方面转向非自然的,也即人为的方面。更突出的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所引发或加剧的全球环境变化,对人类和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而言,基本上都是灾难性的。

2 现代科技人才的培养凸显生态文明观抉择和判断

人类科技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僭越恶果不断提醒着人们,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质量,也关系到社会和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科技人才后备军的高校大学生,由于这一特殊的地位决定了他们应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观的抉择和判断能力。

2.1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呼唤着人类对自然界的道德关怀

人是与自然交互作用的产物。过去人们一直以为自己是自然的“征服者”、“占有者”、“索取者”而肆意地挥霍大自然的赐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越严重,自然反馈给我们的灾难也越严重。科技的发展,无限制地向自然索取,所形成的各种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自然界开始向人类实施报复。由52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表的《迈瑙宣言》认为:“我们相信科学使人类通向幸福之路,但是,我们怀着惊恐的心情看到:也正是这个科学在向人类提供自杀的手段。”因此,当人类运用科技的力量创造出所需要的产品时,应当充分考虑它对人与自然之间产生何种后果和影响,要加强对自然界的道德关怀。因为,人并不是凌驾于万物之上的主宰者,人与万物是平等的。同时,人不能将自己混同于物,而应该热爱一切生命,平等地看待包括自己在内的万物,这也是人的德行之所在。这也是当代教育必须赋予大学生正确的自然文明观。

2.2 科技人才的职业行为特点要求具备较高的生态伦理素养

高等院校是培养现代科技人才的摇篮。由于现代工程技术对社会与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又赋予技术人员前所未有的力量,使他们的行为后果往往大到难以预测的地步,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还会带来难以预料的危害。虽然一些职业规范对技术人员的伦理行为提出要求,但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存在着不可预见性,使职业规范对技术后果的约束有时难以发挥作用。

2.3 可持续视野下的科技人才培养需要生态文明观的教育

目前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资源的严重匮乏和环境污染的加剧。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就会爆发大面积的生态危机,从而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危机并不是单纯的技术危机,更重要的是人类的认知缺陷所带来的危机。因此,要走出生态危机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而思想观念的转变离不开生态文明观的教育。所以要通过教育,让大学生懂得,“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它本质上表达一种‘公正’的伦理意蕴,它不仅要求人际公正,而且更需要体现一种种际公正”,科学技术的工具性不只是用来促进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为了社会整体的进步,既包括社会关系方面的进步,也包括自然关系的进步。

3 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与实现

当代大学生,他们是否有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观念,是否把生态文明观念作为自觉的理念,这关乎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生存的重大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要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

3.1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新教育价值观

工业文明形态下的教育观,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是一种经济价值观。教育是为了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而这种“主人”的重要特征是无限制地控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这样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主宰了教育,于是教育也实现了为生产服务、为经济服务的性能。这种教育价值观,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也蕴涵着自我否定的因素。教育在努力培养大自然的主人时,也不自觉地将人培养成“毁灭”大自然的“罪人”。

3.2 构建高等院校生态文明观教学课程体系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才刚刚起步,还停留在认识领域,还不完善,不成熟,特别是在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据调查,目前在工科院校中非生物、环境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接受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占很小的比例。因此,建立和强化工科院校生态文明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首先,应转变教育观念把生态文明观教育纳入到高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去,拓展现有的思想品德课程的内涵。如在“两课”中要增加环保的相关专题;其次,充分挖掘现有专业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要素。可以说几乎每一门学科都渗透了生态环境知识和生态道德因素,要努力利用所教学科中的这些因素,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传授自然科学中所蕴藏的生态伦理道德知识;再次,把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列为高等院校的公共必修课,要有计划地组织专家编写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系列教材。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建构起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学课程体系。

3.3 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教育环节

实践是人的思想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实践教育的活动。生态文明实践教育的基本形式分为校内实践教育和校外实践教育。校内实践教育主要以校园生态文化建设为内涵,以社团活动为载体来展开。要充分利用高校学术氛围的优势,邀请著名生态学、环境科学专家做专题讲座,使学生不仅能直接分享生态环境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也切身感受社会对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要利用社团组织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些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生态危机的紧迫感和热爱自然的责任感。校外实践教育主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实施。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虽然组织起来相对困难,但是校外的实践活动使久居校园的学生直接接触到社会的各领域,对学生所起的教育作用是课堂教学所不具备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25.

[2]扬通进.走向深层的环保 [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12-32.

[收稿日期]2008-12-30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素质

作者简介:周晓阳(1953-),男,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哲(1987-),男,江西井冈山人,南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JK012BDY0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213-02

近年来各高校通过开设生态文明相关课程,启动生态文明意识“三进”工程,开展生态文明相关活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关注生态、关注环保,使生态文明意识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植入大学生的头脑中,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但据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少突出问题,认真调查分析这些问题及原因,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为建设生态文明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比较认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也得到了初步提高。但是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素质,对生态文明有一定的认知,但一般处于浅表层,并未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有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知。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大多仅仅停留在一些环境保护的基本常识,如公共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保护花草树木等浅表认知上,并没有将生态文明认知内化为生态文明情感和意志,没有形成稳定的生态文明心理机制和思想品质。他们对生态文明的本质和规律大多是一知半解,对生态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认识不深。由于生态文明认知不深刻、情感不稳定、意志不坚定,因而不能外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2.各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各高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开始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育教学体制中。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计划不周,效果欠佳。能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的高校还是很少,虽然有个别高校开设了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和相关课程,但还没有制定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设置方案,致使生态文明教育不能全面落实。许多高校至今还没有开设生态文明选修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没有纳入生态文明的内容。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制定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考核指标,许多高校把生态文明教育只是停留在口头,并没有付诸行动。这些现象说明,我国高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不够丰富

目前虽有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生态文明相关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但还不够系统全面。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仅仅局限于生态文明常识上,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包括生态世界观教育、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审美观教育等)、现代生态环境科学教育(包括环境科学教育、生态科学教育等)、中国传统的生态文化教育(包括儒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道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佛家生态文明思想教育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德法律及政策教育(包括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教育、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教育)等内容。但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把上述内容纳入生态文明教育中。我国高校除生态环境专业外,还没有一本专门的、通用的生态文明的相关教材,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还仅仅停留在基本知识的层面上,而很少涉及到深层次的内容。

4.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够科学

首先,许多高校并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高校各门课程教学中,特别是没有纳入到高校德育中。生态文明素质作为大学生挑起未来社会主义建设重担必不可少的思想素质,应该是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培养任务,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有待于纳入高校德育体系。

其次,目前生态文明教育的方式不够丰富。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给大学生形象地展示生态文明相关的知识和图片;没有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教育活动,如生态文明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等,使生态文明意识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没有把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生态环保实践,培养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

最后,没有营造一个生态文明教育的良好环境。教育环境十分重要,它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一些高校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显性教育,忽视了教育环境的隐性教育。应当克服这一缺陷,优化教育环境,营造生态校园,发挥生态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隐性教育作用。

二、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上述突出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必须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才能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

1.客观原因

首先,我国生态文明思想从古至今源远流长,但生态文明建设起步较晚。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后党和政府多次作出一系列与此相关的重大决策。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的六大特征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强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之一,并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1]党的十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2]总而言之,我国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充其量也只有20多年。由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不长,人民自觉地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形成,这在客观上影响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

其次,我国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经验不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顺应时代要求而孕育产生的。新事物从产生到成熟必定要经历很多曲折。目前我国高校虽然已经启动了生态文明教育,但还处在初步探索阶段,实践经验严重不足。我国一些重点高校虽然较早设置了生态环境科学的专业和课程,但最长也只有20多年的历史,且其教材大多从国外引进的。至于非生态环境专业的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则是从新世纪以后才启动的,教育经验更是缺乏。目前,各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规划和课程体系,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发展合力,这必然制约我国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健康发展。

最后,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不健全。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建设是保障。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不长,经验不足,制度建设滞后,还没有形成健全的生态文明教育制度。国家在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制度规范时,还没有明确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其中。各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依据仅仅是党的文件,还没有一部关于生态文明的教育法规出台。个别高校虽然率先制定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一些规定,但还不够系统,没有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经费和师资都缺少制度保障,这必然导致许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

2.主观原因

首先,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对生态文明教育缺乏科学规范。目前,我国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普遍重视不够,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更谈不上科学规划。要加强和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高校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对生态文明教育进行科学规划。目前我国在生态文明教育规划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

具体表现为:一是没有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列为高等教育的议事日程,而只是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工作任务,没有形成一种长期的战略规划。二是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列入高校德育体系。没有认识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教育主管部门与环保部门没有形成协作机制,制定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统一规划。离开了环保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很难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培养方案。因此教育部门与环保部门必须密切配合,研究制定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计划,统一规划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合理制定高校各门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计划地在人文素质选修课和各门相关专业课程中渗透生态文明知识和理念,“使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3]

其次,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大多数教师的生态文明素质还不够高,缺乏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系统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不够强。甚至有个别教师连生态文明的内涵也不了解,更谈不上对生态文明教育规律的认识。由于对生态文明理解不深刻,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到位,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更不能做到言传身教。由于我国生态文明学科建设起步晚,造成生态文明相关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各高校尤其是专科院校的生态科学专业教师十分缺乏。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也是造成生态文明教育滞后的重要原因。

最后,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普遍不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对专业知识的教育,使非生态环境专业的大学生只重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生态文明知识的学习。一些人认为生态文明就是简单的绿色环保,平时多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即可,不需要专门开课去学习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教育仅仅停留在感知上而没有深入到理性层面,致使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普遍不高。

调查发现,除了生态环保专业的大学生之外,其他非环保专业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对生态环保缺乏深刻认识,不少大学生甚至连生态文明、绿色文明、低碳生活、循环经济、两型社会、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等概念都不理解。由于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不深,因而不能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坚定意志,更不能外化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为。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较低,必然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因为大学生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普遍不强,因而造成了生态文明教育效果欠佳。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