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音乐新课标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新课标;教材;审美;发展;文化;课改
一、新教材的新创意
以往的音乐课程和教材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把基础阶段的音乐学习定位于为专业学校输送人才、培养少数音乐尖子学生上。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学习方式上强调学生的独立学习、接受学习,教学媒体单一。新课程则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学习方式上强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重视信息传递上的多样性,重视多媒体教学,教学生动活泼,具有创新性。通过一两年的试用,教师们普遍反映,新教材在以下几个方面很有创意。
1.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不仅要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终生喜爱音乐为基础,“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贴近学生生活。教材充满着童趣和创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体验音乐的美,享受音乐与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如一年级第三单元《可爱的小动物》就设计得很好,教学的导入以模仿为主,让孩子模仿小鸡、小鸭、小羊、小牛等的叫声,并贯穿节奏的练习,在玩的过程中过渡到歌曲《有趣的声音》中去。在学习歌曲《有趣的声音》的时候,老师采用与学生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更是给这些刚入学的孩子们提供了交流与展示的舞台。在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以积极的态度学习,与他人合作,快乐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以往的教学理念建立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基础上,强调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现代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它所编写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为学生所熟悉、了解,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喜欢音乐课,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让音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3.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近年来国内外的音乐教材,很重视音乐文化素质的培养。新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把音乐置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课程改革带来的反思
1.要更深层次地进行课程改革,改变一些流于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教授,态度与价值观多元目标的实现等方面,应该更深入地进行探讨、整合。对教材使用中发现的问题能有自己的见解,不盲从。着力改变那些浮于表面形式,而不能让学生学有所得的课。改变那些在热闹的表象下,学生还是教师手中的道具,还是被牵着线表演的木偶的局面。
2.要改变教师中存在的两种常见的思维定式。一是从众定式。有些教师观摩了一节有特点的好课后,在他今后的课堂上基本就是照搬、模仿,没有太大的改变,使自己的教学好像有了一个框子,难以突破,缺乏创新。二是经验定式。往往是一个教案可以在几个课改实验班去上,不管班与班之间的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不同,容易陷入单纯模仿或受习惯势力左右的境地。
3.在音乐教学中要彰显师生平等的态势,加强互动,教学相长。只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地位,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把人的主动发展视为重要目标,才能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努力寻找“人文性”与“探究性”的有机结合点。
总之,音乐教师只有重新审视音乐课程的标准、理念,在研究和思考状态下认真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取,认识到音乐教学应该尽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会化、多元化与个性化……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优秀的音乐教师。
参考文献:
一、理解课标和教材是备好课的前提
理解大纲要求、熟读课程标准和掌握教材特点是教师备好课的前提。现行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于2002年制定实验稿,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于2011年修订。新课程标准增加了许多新时期的德育元素。例如,《品德与社会》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加了“有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珍爱我国文化遗产”等内容。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新课标,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才能把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全面落实到备课中,为备好课指明方向。小学品德教材在内容编排、活动设计上丰富了主题活动内容。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材,分析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学习本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注重个人思考和理解,才能学得深、学得透,为备好课储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二、学习借鉴与个人思考相结合是备好课的重点
教育信息化、教学网络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借鉴网络资源备课成为教师备课的首选途径。现行小学品德课程涉及品德、历史、自然、社会等多学科知识,单单依靠教师原有的知识来备课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全面查阅、搜集所需的备课资料,能够创设引人人胜的教学情境,设计出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网络上,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名师的教案、教学实录,可以下载其他教师上传的课件作为参考,还可以从网上收集需要的教学素材,如历史人物及事件、时事新闻、背景音乐、小故事等。
虽然网络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借鉴不等于“拿来”。教师应结合本地、本班学生实际,对网上下载的教案、教学素材进行适当修改,使其真正为我所用,不能生搬硬套。例如,笔者在备《帮帮残疾人》时,发现网上下载的课件是关于南宁市特殊学校学生的影像资料,与我们那坡县的实际离得较远,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便把内容换成了本校某学生的具体事例,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创造性和教师本身的个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备课时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维,展现自己的个性,使教学活动生成动人的乐章。例如,在备《帮帮残疾人》时组织学生开展“单手穿衣”“盲人走路”“聋哑人交谈”等活动环节,有的教师为了便于课堂引导,主张把活动放在课内进行;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时间,则主张让学生自己在家进行体验。教师的关注点不同,活动安排也各不相同。同样的道理,如果教师的声音好、朗读好,可以多准备一些小故事,以“讲”感人;如果教师的感情充沛,可以多设计一些情景表演,以“情”动人;如果教师足智多谋,可以多设计一些问题讨论,以“理”服人;如果教师活泼好动、风趣幽默,则可以多设计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三、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是备好课的有效途径
小学品德教师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品德教师,大部分都是兼职教师。客观上,他们身兼数职,执教的一些班还是大班额,教学负担重,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备课;主观上,许多教师一直把品德学科当做副科来看待,缺乏备课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此,笔者认为备好小学品德课需发挥教师团队力量和个人智慧的作用,走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的道路。
集体备课要求同科目教师在每学期初就要共同研究课标和教材,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研究,达成教学共识。其主要流程是:备课组学习课标和教材――把备课内容分配到主备人――主备人拿出初备教案――主备人课堂实践――备课组讨论完善――形成集体备课教案――课堂教学。集体备课注重教师个人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快速提高个人备课能力和整体备课水平。集体备课后的教案为本组教师共用,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共享,可以有效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实践证明,集体备课是行之有效的备课方式,已经被很多学校教师所追捧。值得注意的是,在集体备课中,一要防止教案的简单拼凑,不能把个人原始备课教案直接当成集体备课教案;二是防止发言人“一言堂”,每个教师都要积极参与研究活动,踊跃发言,“百花齐放”才能真正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个人备课重在落实细节和再创造。具体备课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指导、课件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教师可以借鉴集体备课教案,采用加减法设计出适合个人的新教案,备课时间缩短了,备课质量也提高了。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是相互交融的,教师只有把个性化的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融合起来,求大同取小异,才能备出既有特色又有水平的好课,达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目的。
四、本学科备课与其他学科备课相结合是备好课的升华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个教师的职责。”而“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德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每一门学科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也一改过去脱离生活、空洞枯燥、缺乏针对性和效性的现象。例如,《给学校画张“地图”》一课,通过画画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现画学校“地图”的方法,在画画的过程中倾注学生对学校“爱”的情感,注重学生对学校“爱”的独特感受,使品德教育融人美术知识教学过程。又如,语文课中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撒谎的孩子》等课文与品德课中的《诚信是金》都告诉学生做人要讲诚信,都是进行品德教育的良好素材。此外,数学、英语、自然、体育等学科也蕴涵了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综观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和巨大潜力,把品德学科备课与其他学科备课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相辅相成,使品德学科与其他学科水融,实现知识与道德、教育与教学、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启迪与熏陶。
一、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中没有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从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发展情况来看,课堂中仍然存在“填鸭式”或者“放羊式”的单调教学形式,教师仅仅根据教学需求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和灌输,忽视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初衷。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频繁,使得教学进程没有切实地结合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以及最新的学习动态等因素,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教学观念和方法落后、陈旧
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的高低与课堂教学观念以及方法密切相关。由于受到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不少音乐教师在课堂中都会采取“讲知识、识歌谱、练巩固”等的僵化模式,教学中没有适时地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的主动积极性和热情。还有,在教学手段上,不注重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致使很多宝贵的教学资源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3.教学目标缺乏实际性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初中音乐教学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和目标,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教学实际以及新课改的要求,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以及学生的综合素养。从目前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发展情况分析来看,“照抄教案和参考资料”等备课行为仍然存在,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把握,只重视所谓“尖子生”的培养而忽视了大多数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很多教学任务的编排只是为了应付短期考试的需求,没有进行教学目标的长远规划,久而久之,目标的不实际和不清晰将会给教学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二、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水平的良好途径
1.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在初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调度自己的教学情绪,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在实现音乐课堂互动的前提下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作好铺垫。教师是课堂教学情绪的引导者和输入者,教学思维、行为以及学生学习情绪等的活跃都与教师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精神饱满的状态下进行以情授学,要注重音乐情绪的调动和渲染,从而改变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抵触情绪,获得良好地教学成效。
2.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情景化教学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经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教学事实,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将会在情景化教学的氛围下为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提供更多的活力。
首先,所谓“情景化教学”,就是教师通过图片、音乐以及视频等媒介将课堂教学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在仿若身临其境的气氛中培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打好自身的音乐基础。比如,在学习“中国民族音乐的成就”相关音乐内容时,可以选取在中国音乐史上有一定地位的音乐作品《歌唱祖国》,教师在教授之前要结合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以及教学需求,收集既能反映教学内容又符合学生兴趣和追求的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将其整合成生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予以展示,在学生彷如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灵敏嗅觉和感悟能力,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为综合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其次,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之时,要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完美契合,摒弃教条主义中的“人云亦云”等不良教学现象,促使情景化教学方式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再者,初中音乐教师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地说出自己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看法和建议,集思广益,为初中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强而有力的催化剂成效。
3.发挥分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初中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新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满足这一使命的要求,而且为初中音乐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力。具体来说,教师要将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各方面的素质进行分析和整合,使得所形成的学习小组能够实力均衡。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要尽可能将更多的时间交由学生去处理和掌握,使得他们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和锻炼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进行中国现代民族歌剧的核心内容学习之时,可以将《洪湖赤卫队》当做教学素材,并且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新颖性的学习,即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外时间看书、讨论、上网查资料等形式了解该学习内容,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以不同的生动表演形式在课堂中进行情景再现,并且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其中,为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打分,如此一来,学生在更加深刻认知教学素材内容的前提下深化了对该音乐剧的认识,从而加深了自己的学习印象,为自己音乐天赋的培养作好了抢而有力的铺垫。同时,在进行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性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一些趣味性的课外活动,在此进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调能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以便更顺利地开展音乐教学。
一、培训目标:
以着力提升教师有效学习指导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培训实效性为重点,以“立足课程、聚焦课堂,提升技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目标,创新培训模式,优化管理机制,逐步使我们的教师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和自主发展能力、具有终身学习和教育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师。
二、培训对象
红卫路小学全体在岗教师。
三、培训内容
第一板块:研修专业
目的:分别通过舞蹈、合唱、素描、色彩、队列、田径相关项目和阅读策略的培训,提升音乐、美术、体育和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内容:音乐:舞蹈和合唱;美术:立体制作和色彩;体育:队列和田径相关项目;语文:阅读策略。
第二板块:研读专著
目的:以读书分享的形式交流,树立现代知识观和教育观。
内容:教师专业发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拓展教师视野。
要求:结合老师们的阅读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反思,不断更新育人观念,树立现代知识观、教育观、学生观,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第三板块:研学课标
目的:以基础教育课程为主要内容,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内容:各校区分学科教研组,研读20xx年修订的各科《课程标准》。
要求:帮助我校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
第四板块:研究教学
目的:各教研组研读教材,撰写教案。
内容:(1)学科教材研读,熟悉教材;(2)撰写教案,选取典型案例,研讨课堂教学技能。
第五版快:信息技术
目的:帮助教师提升教育技术应用能力(12学时)
内容:一是教学资源的获取,掌握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检索、加工与利用的基本方法。二是简单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简单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方法。三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熟练掌握各种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四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技巧与方法。
要求:一、根据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配备的班级多媒体设备、交互式软件的特点,创新培训方法,采用“边示范,边练习”以及互动研讨等培训方式,确保教师“人人会”。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完成规定学时、研讨、作业、考核等任务。
四、具体安排:
(一)专业研修
1、参加人员:全体音乐、美术、体育教师和部分语文教师。
2、内容:音乐:舞蹈和合唱;美术:立体制作和色彩;体育:队列和田径相关项目;语文:阅读策略。
3、培训时间地点:音乐:8月15—16日,师范附小一小;
美术:8月17—18日,阳光中学;
体育:8月19—20日,z实验学校;
语文:8月24—26日,望湖小学。
(二)集中培训(8月20—29日;作息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2:30—5:30)
日期方式参训对象内容地点负责人具体要求
8.20 上午讲座全体教师师德培训报告厅胡昕
下午分组 讨论全体教师教师职业道德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中的体现指定教室(分教研组进行)
8.21上午互动 培训20xx年8月—20xx年8月进入我校的教师新进教师培训报告厅z新进教师:学习红卫路小学的各项常规(打包成电子稿);集中互动培训 其他教师:学习课标、研读教材
下午
8.22上午讲座全体教师“课题研究方法与实践”专题讲座报告厅z
下午分组 研讨全体教师各课题组制定本学期课题计划和课题研究方向指定教室(分课题组进行)江毛顺请课题组长假期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书籍,对下学期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做规划
8.23上午学科专题讲座全体语文 教师“小学语文教学策略”专题讲座报告厅z
全体数学 教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专题讲座二楼 会议室z
下午读书 分享全体教师读书分享报告厅石英梅老师在暑假期间,选读一本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或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的书籍,认真撰写读书心得,以备交流。
8.24上午汇报 展示全体教师课例研究汇报报告厅胡燕敏 胡昕各课例研究组做好汇报准备
下午汇报 展示全体教师“自育自学”课题组汇报报告厅各课题组做好汇报准备
8.25上午讲座1全体教师学校资源平台的使用报告厅z
讲座2全体教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报告厅
下午讲座全体教师教育信息化政策解读与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报告厅
8.26上午上机 操作全体教师学校资源平台的使用各校区 微机室胡燕敏 卢淑娟考核分两项内容: ①红卫路小学资源平台使用 ②请老师们进入下面网址http:///有相关题库请认真学习,信息技术考核是现场答题,现场出分。
下午现场 考核全体教师红卫路小学资源平台使用的考核各校区 微机室
8.27上午同伴 引领全体教师课标解读(主讲:教研组长)指定教室z自我回顾。反思一学年以来在所任学科中如何落实新课标精神的,以案例呈现新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如何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等,每人准备文字材料以备交流。
经验 分享全体教师交流在课堂中如何落实课标精神指定教室
下午研讨全体教师研读教材(阐述分析本册教材),讨论学进度;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指定教室各备课组进行学科教材研读,熟悉教材
8.28集体 备课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老师抽课题备课指定教室z①提前公布课题,全员撰写教案。②分组研讨,选取典型案例。②教师代表现场讲解教学设计③再次修订教案,反思内化。
8.29无生 上课全体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指定教室z提前确定好每位老师抽课题和授课的具体时间地点。
备注:
1、请每一位老师结合暑期培训内容,针对每一项活动提前做好准备,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2、在校本研修活动中,各位老师要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及时反思、总结,并按要求填写“培训参与录”。所有参训教师于8月28日下班前把“校本培训参与录”交到教研组长处。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美术;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教育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彼此应付的情况,美术教学一直无法真正实现其教学价值,这是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们普遍面对的一个困境。基于新课标的理念,教师应改变教育模式,从而实现初中美术的教学目标。
一、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初中美术教育没有发挥其真正的教学价值,因此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展开教学模式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其审美情趣,使初中美术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导学案”教学方式
“导学案”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过程是教师制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方案,并在师生的合作下共同完成。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导学案”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积极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导学案”这一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课程。
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编写“导学案”时,首先要认真备课,做到对教学内容的充分了解;其次,还可以组织美术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加入到“导学案”的编写当中。在展开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先把撰写好的初“导学案”分发到同学手中,并了解学生的意见,实现对教案的进一步完善。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听取学生的反馈,并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做出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二) 师生互换角色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做到充分重视,让学生从被灌输者变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因此,师生互换角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重点是,教师要以引导者或者伙伴的关系辅助学生对美术知识展开学习探究,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著名艺术家专题讲座活动,让学生自行分组并确定研究主题,并通过收集网络、书籍等资料对某个艺术家的特点、生平做出讲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应作过多的干预,而是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做适当的指导。初中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为了能够更好地讲解自己的主题,往往会认真了解知识,尽最大努力向同学们传授知识。这样一来,就很好地通过师生互换角色来学习美术知识。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当代的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教学手段也为课堂教育带来了活力。但是在很多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并不恰当,或是只运用PPT,把多媒体变成电子板书;或是舍本逐末,过于追求多媒体这一形式,把课堂变成万花筒,但是实际传达的内容并不多,学生们只记住了眼花缭乱的表现形式,没有记住要表达的实质。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美术教学,应当合理运用多媒体。首先,美术这一科目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要向学生展示大量图片,这一点通过多媒体是很容易实现的。但是多媒体投影往往会对画作的色彩产生一些改变,如果教师对画面色彩的要求较高,不妨仍采用教科书的插图向学生们进行展示。其次,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播放合适的音乐。如在欣赏一些古典画作时,播放古琴曲《鸥鹭忘机》《酒狂》等等,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趣味与意境。
(四)通过艺术的点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地位,教师的鼓励能够使学生提高对美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树立起欣赏艺术和创作艺术的自信,使学生对美术有更大的学习热情。
教师既要运用专业眼光对学生的作品和见解做出合理的点评,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初中生的自尊心很强,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当,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让学生丧失接触艺术的信心。学生的资质不同,表现出来的制作、欣赏水平也就不同。教师不能用“一刀切”式教学法,对所有学生都用板刻的标准加以限定,而是应因材施教。另外,初中生具有成年人少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想法应予以积极鼓励,在美术这一领域,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往往会造就非同寻常的成果。
(五) 增加教学实践活动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是刻板地布置作业,例如给出绘画“标准”让学生们临摹,并且监督学生完成作业,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受到束缚。学生只能运用所学的有限经验,一旦离开课本,就没有发挥的余地。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活动,除了一些传统的课堂活动外,教师还应该大胆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如带领学生参观陶艺作坊,参观美术展览,到户外进行写生,或者组织学生展开摄影比赛,服装搭配比赛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这一科目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