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化学的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化学;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074-02
多年教学实践表明,许多大学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常表现出自学自治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较为欠缺,这反映了当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严重脱节。对于药学类专业,化学类课程学习显得格外重要,而“化学学困生”占相当大的比重。我校药学院每年都对入学新生进行化学知识摸底测试,结果基本一致,测试成绩高的可得90多分,大约占20%;低的只得20来分,不及格率约30%。通过了解高中实验课发现,有的学生来自省重点高中,化学实验开得全,实验动手能力很强;有的同学来自偏远地区,高中三年只做过几个实验;还有的同学只靠观看演示实验或实验录像了解实验操作,实验基础很差。因此,搞好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的衔接,降低大学化学与中学化学的学习台阶,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化学的教学特点和学习要求,就成为大学化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总体来说,大学化学与高中化学的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教学内容的“量”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高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而辅导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这对大学新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高中化学新教材中知识点的介绍方式及深度与大学化学有所不同,所涉及的范围也远不及大学化学广泛,知识的系统性和化学思维的形成也有待学生在大学化学学习中进一步完善、提高。由于中学化学教学内容体系本身的问题或中学生认知水平有限,学生在进入大学时有些化学问题还比较模糊,这样势必影响大一化学的教学质量。而大多数学生对上述转变心理准备不足,学习方法和能力还停留在高中的层面上,不能适应新起点的学习。
中学与大学化学教学内容的衔接,通常认为是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所承担的任务[1,2]。也有学者[3]主要关注大学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问题。然而,随着高中化学新课标的实施,一些大学化学知识被纳入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的教学体系,相关知识点广泛涉及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甚至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等诸多课程[4]。
2003年4月,教育部制订颁布了《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新课标)。目前,全国各省市已陆续开始执行。新课标将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其中“必修”部分为全体高中学生均需学习的课程,而“选修”部分则包括6个模块。如果在高考中,学生不参加化学科目的考试,则选修“化学与生活”或“化学与技术”模块;如果参加化学科目的考试,则须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模块中的2~3个。
这样的课程设置,基本上为大学化学做好了铺垫,但是,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的知识点仍然存在一些衔接问题。因此,教师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必须对这些概念加以澄清和重视。
一、大学化学中新出现的知识点
在大学化学中,有部分内容是高中化学没有涉及的,主要集中在化学原理的相关章节,总结如下:四大平衡部分:质量摩尔浓度的概念、稀溶液的依数性、缓冲溶液、溶度积的概念、电极电势及其影响因素、配位平衡的移动、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和晶体场理论;原子结构与分子结构部分:电离能与电子亲和能的概念、离子极化理论和键型的过渡。
上述这些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高度重视,作为难点讲解,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认识。
二、大学化学进一步深入学习的知识点
在介绍酸碱理论时,高中化学只讲解了酸碱电离理论,给出了传统的酸、碱、盐的概念,大学化学是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酸碱质子理论,拓宽了酸、碱的定义,提出了两性物质的概念,扩大了酸碱反应的范围;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时,对于高中化学中的元素的化合价概念,大学化学给出了更加科学的定义――氧化值;在讲化学反应速率时,高中化学用平均速率来定义,而大学化学在高等数学微积分概念的基础上以瞬时速率来表示。
高中化学往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但追求严格的定义与解题训练。大学化学则要求对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物质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等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强调灵活运用化学思维和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5]。比如不能光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能级交错,还应明白该现象是由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造成的;不仅应了解甲烷分子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还应弄清这是原子轨道sp3等性杂化的结果。
三、大学化学实验与高中化学实验的衔接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一般不独立设课,大多数实验为演示实验,教师边做边讲,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要求学生认识和安装一些最基本的仪器,理解实验的原理、方法及步骤,从而帮助学生揭示有关化学现象和规律,巩固所学知识。因为每个实验都建立在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较好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实验记录表格是设计好的,最后的实验总结也由教师来做,所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较低,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大。而大学化学实验是与理论课并行的课程,具有独立的教学内容。由于内容多、信息量大,一般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先自学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为实验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教师仅起主导作用,讲解实验的重难点,学生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并于课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写出较为完整的实验报告。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目标,教师在实验前要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弄清原理,了解步骤和注意事项,写出合格的预习实验报告,以便实验时能及时、全面地获得需要的信息,顺利完成实验。课上教师只需用少量时间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和要求进行简明扼要的串讲,而将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动手。之后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巡视,着重注意仪器的布局、调节及正确使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实验原理、方法等的认识,就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组织现场讨论,耐心帮助不合格学生分析原因,并给予他们重做的机会。采用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一般都能主动地进行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结语
当前学生化学知识参差不齐的现实使得他们接受新的教学信息的能力不同,如果让所有学生接受同一教学目标的教学,难免会出现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并挫伤他们强烈的求知求新欲;而基础差、能力欠佳的学生又会“吃不消”,从而打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我们应根据生源的差异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形成教育目标的多层次和教学方法的多类型转变。依据“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进行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视并服务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的状态向主动掌握的角色转化。
参考文献:
[1]杨华.例说中学化学与大学化学知识的衔接[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22):106.
[2]黄双路,蒋智清.浅论大学医学化学课与中学化学课的衔接[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4):353-355.
[3]程春英.试论大学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J].实验室科学,2010,13(1):5-6.
[4]罗群兴,廖婉莹,纪敏.谈新课标高中化学与大学化学的相关性[J].化学教育,2011,32(7):20-22.
[5]曹琼方.中学与大学有效衔接的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生实验;指导;着力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化学原理、定律以及规律无一不是对大量实验观察分析和理性总结中得出的结论。学习化学同样应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有效手段。
学生实验是在学生完成相应知识的学习后,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再现和验证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既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能和个性品质的最佳途径。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能巩固课本知识,锻炼动手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提高实验技能、技巧养成科学实验的习惯,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目前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实验意、探究识淡薄,动手能力差,被动依赖性强等。部分教师对学生实验不重视,不做实验或对学生实验采取“放羊式”的方式完成。学生实验变成学生“随意使用”仪器,“胡乱滴加”试剂,“马虎观察”现象,“笔记填写”报告玩乐而已。
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从内容上体现在实验意识、实验知识、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等四个方面。从时序上看主要体现在实验前的预习指导、实验中的操作、观察指导和实验后的问题反思、解决指导。教师根据需要抓住不同内容、时段的“着力点”对学生进行指导。
一、指导形成实验意识
20世纪以来,尽管理论化学的研究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数学方法等被广泛引入化学,但是理论推导和数学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仍然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实验手段逐渐从经典的方法向仪器化、自动化、微型化发展,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对此评论到:“实验无论怎么样强调都不能说过分”。 学生和教师不重视化学实验是没有形成正确的实验意识,还不能在意识层面对化学实验的功能、作用、重要性产生准确、充分的认识。教师既需强化学生的实验意识更应强化自身实验意识。教师的重视和强调是学生实验意识加强的关键,下列的话语应成为教师的口头禅:化学实验是一切化学知识的根源,是创新的生长点。
二、指导预习实验
实验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开展的,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理解实验方法、操作步骤,了解实验仪器和试剂是实验顺利开展的前提。现实中大多数学生对实验预习采取“看一看、抄一抄”,懂不懂无所谓的态度,进入实验室时脑子一片空白,照着实验步骤就动起手来或对实验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只是来看一看,动动手,凑凑热闹罢了。实验中学生自然是手忙脚乱一会打碎仪器,一会寻找试剂,教师疲于应付这些琐碎的事件,根本谈不上对学生的观察和操作指导。
因此指导学生实验前需要认真预习实验,全面理解和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中所需试剂药品仪器装置、仪器性能以及预计得到什么样的实验结论等内容。此时的“导”,要点明主题,揭示关键,提示重点和难点,强调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
三、指导操作实验
主要指导学生认识实验仪器、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技巧注意事项、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实验安全等。实验中如果有实验仪器和操作属于学生首次接触或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教师要为学生作出操作示范,并结合操作点明操作要领及禁忌事项。
如在进行中和滴定操作之前,教师应先介绍酸式、碱式滴定管的结构、区别、使用方法等。并具体进行演示操作,同时指导学生练习如何控制活塞和玻璃珠,提出操作要领“左手旋塞,右手摇瓶,眼盯锥瓶,变色立停。”等内容。
四、指导观察实验
主要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要素和程序认真细致观察、准确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留意实验异常现象。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事先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协调多种感觉器官,全面、有序地进行实验的观察。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全面观察。就是让学生把观察对象的全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等都细致地观察出来。
如对铝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现象的观察,就要求学生不但要观察铝表面有红色的物质出现,还应观察出有气泡、溶液变蓝色浑浊等现象,甚至还应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放出气泡速率的变化,试管壁温度的变化等等现象。同时还应让学生记录观察内容,分析该反应发生的原因、速度、发热、颜色变化等的原因,变化的本质及生成物的性质,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五、指导思考实验
学生实验后,应在思考实验方面加强指导,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验总结和分析中来。如: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比对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操作的体会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推理演绎、获取规律性知识;针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验的改革与创新。
如在完成《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后,启发学生思考:①简易量热计各部分的作用②如何减小热损失。③造成误差的其他可能的原因④其它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如何等等。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促使学生认识水平产生新的飞跃。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在实验结束时按照一定的要求清理仪器、搞好实验桌面卫生等。
由于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层次不同,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就各种各样,教师难以在课前全面完整地加以预测。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实验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实验中不同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导”:对于实验操作上个别的问题,宜结合学生操作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对于普遍性的问题,则宜集中点评,指出错误的原因、演示规范操作、提示操作要领。重视学生实验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应大力为之!
【参考文献】
目前我国的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学仍旧以课堂教学为主,这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情况下,给高中化学的教学带来严重的困扰。在新课标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现阶段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联系自身的教学经验,不断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创新,最终达到高效的高中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中化学;新课标;教学
一、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1.教学观念上落后
现阶段的高中化学教学仍旧以传统的教学为主,注重对知识点的掌握,学生的化学学习也只是机械的学习教师讲解的知识点,并死记硬背。这样学生虽然知识点掌握得比较牢靠,但缺乏应用的能力,这也导致现阶段很多学生明明知道这个知识点,但做题的时候仍旧做错。新课标的高中化学就是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要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加上高中化学的知识涵盖比较广泛,像无机、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等,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教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实验教学方面
高中化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的素材比较丰富,实验的方案也比较灵活,高中化学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让学生亲手做化学实验来理解化学现象,从而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动手操作能力。但现阶段的实验教学完全是学生在教师给定的步骤下完成的,教师往往事先讲解实验步骤,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学生的实验结果也没有很好的去评价和反馈。导致现阶段的实验教学完全成为摆设,对于学生知识点应用能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等方面都没有很好的帮助。
3.理论教学方面
高中化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也较为复杂,理论知识教学占据了高中化学的一大部分。其中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对于无机化学来讲,其知识点都比较具有专业性,其内容都是包括了物质的组成、化学结构、反应平衡等知识点,教师在教学当中往往呆板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也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有机化学方面,有机物的结构和组成都比较复杂,知识点的难度相对较大,在教学中,教师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点的掌握也不够好,很容易出现知识点混淆等现象。
二、新课表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建议
1.在教学观念上进行转变
新课标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准确的标准,即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新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根据教学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教学也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教育,更应该将教育的目标放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上,通过改变以往以化学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对新教材进行整合,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
2.教学内容上进行转变
新课标的高中化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基础化学知识的培养。化学教学从基础入手,像化学用语、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等,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增加这些基础概念的出现量,争取做到熟能生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能力。化学知识一般比较抽象,难度也比较大,很多学生都有化学是天书的感觉,对化学的印象就是各种各样的化学练习题,这也是学生对化学提不起兴趣的主要原因。新课标的高中化学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加强化学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教师要善于从生活的角度引入化学知识,并从化学的角度探讨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这样的教学会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带到化学教学中去解决,学生也更能深刻的掌握这些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化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
3.注重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化学实验绝不仅仅是化学教学的附属品,相反,化学实验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也不能仅仅提供给学生实验步骤,教师是学生进行实验中的引导者,在传授给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后,还要给学生演示化学实验,让学生先观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讲解清楚,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化学实验本来就是十分复杂的,在实验中某一步骤不正确会导致实验效果出现错误,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的提出问题,对于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认真讲解,并引导学生主动通过这些问题发散自己的思维,争取做到举一反三,让实验的效果发挥到最大程度。在实验后,教师还要充分地做好评价和总结,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进行知识点上的巩固。
4.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
高中化学新课标的提出,让化学教学的教学方式出现多元化,笔者在此总结了几点:其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以其生动、有趣的特点弥补了传统化学教学中枯燥无味的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图像、视频等形式,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二是情境教学。化学教学情境的创立,将化学知识通过情境来展示到学生面前,从而引发学生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化学情境教学法是现阶段提高化学教学效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将化学反应通过视频、教具等方式,将知识转化为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学到化学知识。其三,互动式教学。化学教学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化学新课程也更应该以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也成为化学教学课堂的主人,这种教学方式更能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化学的教学方法有很多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沈丽金 单位:慈溪市三山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吕海平.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高中 化学 平衡教学 策略
化学平衡是建立在化学可逆反应之上的,是化学可逆反应的中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物各组之间的浓度保持不再改变的稳定状态。平衡化学作为高中化学教学中重要的学习知识点,一直都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难点、重点。为了能使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化学平衡这个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生学习个性制定科学地化学教学计划,设计合理、有趣的化学平衡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化学平衡理论掌握能力和学习技巧,并开拓学生学习化学还是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以期获取更大的化学教学效益。
一、学习化学平衡的意义
化学平衡作为高中化学重要的教学知识点,在高考中同样占着重要的作用。化学高中考试的题目要求学生必须对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要熟练的掌握,要充分的了解催化剂、压强、浓度和温度等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并对化学平衡中的一般规律进行学习和理解。然后,依据化学平衡的规律和知识点,利用化学平衡中的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在化学上的计算能力和做题能力。高中化学平衡的教学知识点主要包括四个大块:化学平衡常数、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状态以及可逆反应。教师也可以依据这四大板块来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或者教学内容。
二、提升我国高中化学平衡教学质量的策略
目前我国高中化学平衡教学的教学质量普遍不高,不仅是因为高中化学知识点的难懂、难学,还可能是因为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有限。从高中化学的知识点特征来看,化学平衡这个知识点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再加上学生自身在学习上的能力限制,导致学生对化学平衡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存在缺陷,对化学平衡知识点上的宏观和微观理论的掌握水平比较的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对公式的死记硬背来实现,这样的学习方式很难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起来也很疲惫,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甚至产生了一定的抵抗心理。所以,为了解决这样学习效率低下的局面,提高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效率,化学教师可以依据化学知识自身的学习规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度科学、合理的化学平衡教学方案,以此达到整体学生掌握化学平衡知识的教学目标。
(一)使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化学平衡这个教学内容的概念本身就比较的抽象、复杂,学生比较的难理解。针对这一问题,化学教师也可以通过化学知识概念精简化和通过实例讲解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能力。比如说,在学习化学平衡常数时,如果直接按照教材上的叙述向学生讲解化学平衡常数这个概念的含义,那么很多学生无法及时、有效的理解这个概念的准确含义。这个时候,化学教师就可以采用比较灵活的教学方式了,采用实例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化学常数概念融入到案例当中,并对概念进行精简,降低其他因素对学生理解上的干扰程度,以此避免学生理解错误的概率,也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了一个生动、具体的概念表征。最后在通过化学试题的多次测验来再次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在做题过程中,也可以突显出学生对化学概念理解的具体状况如何,方便教师对没有掌握的学生进行纠偏。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高中化学知识的难懂、难学,大部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对化学课堂的参与积极性也比较的低。高中化学教师仍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因为,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内在动机,是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化学学习效率最有效的途径。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通过对正例和反例来对化学平衡的概念进行理解和掌握。另外,教师在传授化学平衡知识点时,应该要注意对学生化学知识系统的构建,逐渐在学生脑海中培养起化学知识结构树,强化化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促使学生可以通过本概念来理解其他概念,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解水平。
(三)化学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
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方式主要偏向于理论教学和题海战术,这主要是受教师教学习惯和教学方式的限制。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活动起的教学效果却并不高。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该从自身找原因,通过不断扎实自身化学教学知识,吸收当下先进的化学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化学教学方式,以此探索出适合自身教学特色和学生学习特征的高中化学教育模式,最终达到提升所教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教育目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高中化学仍存在着教育水平低、教学效率不高的教育难题,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水平也一直都是高中化学教师的主要研究课题。针对目前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高中教师应该在教学方式、自身教学素养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创新和改革当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教育模式,以此达到提升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水平和提高高中学生化学成绩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晓茜.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高中化学《生活中的化学平衡》教学案例[J]. 新课程(中学),2013,10:139-140.
关键词:高中化学 高效课堂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115-01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是指,教师在化学课堂上投入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精力,让学生能掌握最多的化学知识。也就是说,在高效的化学课堂中,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中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教学中。因此,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积极地与教师互动,与同学互动,充分自主的学习;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高中化学的教学任务,适时地检测、跟进和反馈学生学习的成果。
1 教师要有效地备课
教师的有效备课是,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一堂化学课如何进行下去,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思路。只有教师的教学逻辑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无误,才可以保证高效率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在有效备课的时候,首先,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也就是在化学课堂上要“教什么”。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弄清楚每个教学活动的目的,以及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有什么用意。教师要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再加工,确保在能使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提高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其次,教师要明确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在化学课堂上应该“怎么教”。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由浅入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u进地进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导入新课,突出重点内容,分散难点内容,抓住关键点,练习巩固,处理弱点,进行课堂小结,这些都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明确好的。教师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要不断创新,争取做到每节课的教学方式都不一样,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做到学、懂、会、用。最后,教师还要做好课前准备。在上课前,教师要把需要的各种资源、信息材料都准备好,还有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还要预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这样在出现一些突发状况的时候教师不至于措手不及,从而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最终达到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
2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高中化学课堂中的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新奇的。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实验来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也会成为学生讨论的热点,学生会好奇为什么会出现实验的现象,过程中事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呢,是什么原理呢?带着疑问听课,学生会更加专心地听讲,会更积极地进行探究,从而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化学现象,教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例如,在学习烃类的时候,我们知道很多烃类都是有轻微的气味的,但是家里的天然气泄漏的时候却有一股刺鼻的气味,这是为什么呢?这股气味是什么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的时候去上网查询答案,让学生在下节课的时候进行回答。那么,学生就会知道,在家里的天然气中除了烃类还加入了硫化氢,硫化氢具有一股刺鼻的臭味,天然气中的刺鼻的味道就是硫化氢的味道。那么为什么会在天然气中加入硫化氢呢?答案就显而易见了,硫化氢刺鼻的味道可以让人们在第一时间察觉到天然气的泄漏,那么人们就可以及时处理,可以有效地避免火灾和天然气中毒的事件。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烃类知识点的记忆,而且让学生了解了生活的常识。
3 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创造始于问题”,因为有了问题人们才会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才会去思考,才会有创新。课堂提问是,促进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手段,是课堂组织的一种主要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把教师、学生和教材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三者之间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善于提问有助于活跃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化学教学过程中。并且,课堂提问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授知识点,从不提问,或者问的不得法,课堂气氛就容易变得死气沉沉,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也会降低,学习效率也会随之下降,而且教学效果也会相对较差。因此,课堂提问必须要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充分发挥良好的效果。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提问,要善于提问,要巧妙的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思维逻辑强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充分地运用自身的思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研究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效率。
4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在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好有效的课前准备。有效的课前准备,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思路更清晰;可以让教师更好地运用教学方法;可以让教师正确的处理突发事件。其次,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联系学生实际的生活从而活跃课堂的气氛。最后,教师要创设有效的课堂提问,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究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增强自身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乔婷.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