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简述税收的经济职能

简述税收的经济职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税收的经济职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简述税收的经济职能

简述税收的经济职能范文第1篇

中国税制试题

课程代码:0014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从税法效力分类角度来看,《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属于

A.税收规章 B.税收法规

C.税收法律 D.税收条约

2.税收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影响和作用的对象是

A.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B.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C.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D.税收法律关系的效力

3.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负担水平的税制要素是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环节

4.通过市场买卖行为,税负由卖方向买方转嫁,这种转嫁方式属于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混转

5.如果某国税制采取累进税率,收入多的多征税,收入少的少征税,没有收入的免予征税。该税制符合

A.税务行政原则 B.社会公平原则

C.国民经济原则 D.财政政策原则

6.个人应该缴纳的税收,必须明确规定,不可含混不清,这体现了亚当·斯密所提出的

A.平等原则 B.确实原则

C.便利原则 D.节约原则

7.下列关于税制改革基本思路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高税率 B.宽税基

C.简税制 D.严征管

8.核定营业税计税价格的公式为

A.计税价格=营业成本×(1+成本利润率)

B.计税价格=营业成本×(1+营业税税率)

C.计税价格=营业成本×(1+成本利润率)÷(1-营业税税率)

D.计税价格=营业成本×(1+营业税税率)÷(1-营业税税率)

9.某公司进口一台设备,成交价格为10万元,运达我国输入地点的运费为1万元,保险费、手续费等共计2万元。关税税率为20%,该公司应纳关税为

A.2万元 B.2.2万元

C.2.4万元 D.2.6万元

10.烟叶税的征收机关为

A.烟草专卖局 B.财政机关

C.国家税务机关 D.地方税务机关

11.除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准予税前扣除的标准为不得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

A.2% B.2.5%

C.5% D.14%

12.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是

A.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 B.税收滞纳金

C.赞助支出 D.坏账损失

13.下列各项所得中,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是

A.加班工资 B.季度奖

C.保险赔款 D.股息收入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资源税征税范围的是

A.地下水 B.原油

C.天然气 D.盐

15.下列不属于城镇土地使用税征税范围的是

A.城市 B.县城

C.工矿区 D.农村

16.就被继承人死亡时所遗留的财产总额课税,以遗嘱执行人或遗产管理人为纳税人的遗产税类型属于

A.总遗产税制 B.分遗产税制

C.混合遗产税制 D.综合遗产税制

17.我国车船税的税率形式采取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幅度税额 D.累退税率

18.甲、乙、丙三人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丁为担保人。以上四人中,不需要缴纳印花税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9.纳税人所在地为县城的,其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税率为

A.1% B.3%

C.5% D.7%

20.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的特点是

A.以财产税为主体 B.以资源税为主体

C.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为双主体 D.以流转税和财产税并重为双主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从形式特征来看,税收具有

A.无偿性 B.强制性

C.灵活性 D.固定性

E.返还性

22.差别比例税率的形式主要包括

A.产品差别比例税率 B.时间差别比例税率

C.行业差别比例税率 D.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E.质量差别比例税率

23.税收法治原则的内容包括

A.税收的程序规范原则 B.税收收入充足原则

C.征收内容明确原则 D.税收征收耗费最小原则

E.税收有利资源配置原则

24.根据对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不同处理,可将增值税分为

A.生产型 B.收入型

C.全面型 D.现代型

E.消费型

25.下列关于营业税的表述正确的有

A.委托加工业务,应当征收营业税

B.有价证券买卖业务,以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为计税营业额

C.纳税人转让土地使用权,应当向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D.纳税人销售不动产的,应当向不动产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E.保险业的纳税期限为一个季度

26.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包括

A.股份制企业 B.事业单位

C.个人独资企业 D.外商投资企业

E.合伙企业

27.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下列收入中属于应税收入的有

A.租金收入 B.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C.接受捐赠收入 D.财政拨款

E.税收返还款

28.下列行为需要缴纳契税的有

A.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B.土地使用权转让

C.房屋买卖 D.房屋赠与

E.房屋交换

29.下列凭证免征印花税的有

A.缴纳印花税的凭证抄本

B.将财产无偿赠给政府所立的书据

C.无息贷款合同

D.房地产管理部门与企业签订的租赁合同

E.财产保险合同

30.公共收费包括

A.证照性收费 B.惩罚性收费

C.补偿性收费 D.集资性收费

E.过桥费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简述价内税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32.简述对所得额实行分类征税制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33.简述房产税的概念及其征收范围。

34.简述车辆购置税的特点。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5.甲食品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2013年2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销售食品给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100000元;

(2)零售食品给消费者,取得含税价款58500元;

(3)向农民收购粮食,收购凭证上注明的收购价款80000元;

(4)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购进食品添加剂,取得普通发票上注明的价款10000元;

(5)从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白糖,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20000元。

要求:(1)计算甲食品企业2013年2月的销项税额;

(2)计算甲食品企业2013年2月的进项税额。

36.甲化妆品公司委托乙化妆品厂加工一批化妆品,委托加工该批化妆品所耗用的原材料价格为100000元,支付加工费40000元;另外,甲化妆品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化妆品,关税完税价格为175000元。化妆品的关税税率为20%,消费税税率为30%。

要求:(1)计算甲公司委托加工化妆品应纳的消费税税额;

(2)计算甲公司进口化妆品应纳的消费税税额。

37.某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度的财务资料如下:

(1)实现货物销售收入2000万元;

(2)销售成本为1000万元;

(3)管理费用20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50万元;

(4)营业外支出100万元,其中公益性捐赠支出50万元;

(5)销售税金及附加10万元。

要求:(1)计算准予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金额;

(2)计算准予税前列支的公益性捐赠金额;

(3)计算2012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

38.王先生为中国居民纳税人,2013年5月份的收入如下:

(1)劳务报酬收入20000元;

(2)中奖收入30000元;

(3)稿酬收入50000元。

要求:(1)计算劳务报酬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2)计算中奖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3)计算稿酬收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39.A公司购买一块土地的使用权,成交价格为1500万元;B公司赠与C公司房屋一幢,该房屋的市场价格为200万元;D公司与E公司交换房产,D公司房产价值为300万元,E公司房产价值为200万元,E公司向D公司支付差价100万元。当地政府规定的契税税率为3%。

要求:(1)计算A公司应缴纳的契税税额;

(2)计算C公司应缴纳的契税税额;

(3)计算E公司应缴纳的契税税额。

简述税收的经济职能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工个人所得税 薪酬管理 纳税筹划 实施策略

一、引言

时至今日,我国的税法机制及法制越发完善。对于政府而言,完善纳税筹划,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市场经济调控职能,进而引导企业向预期的目标发展。而对于企业而言,完善纳税筹划,制定合理薪酬机制,节约纳税成本的同时,可以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同时,作为个人有义务和责任遵守国家税法,积极配合纳税筹划工作,进而为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因此,从多方面角度来讲,这是一项多赢的工程,对政府、企业及个人都有益,有关方面的研究倍受社会各界关注。

二、纳税筹划特征及原则

在国民经济的法制情形下,合法性是纳税筹划的首要前提,纳税人不管如何筹划都应在纳税政策的引导下正确选择交税方案。其次由于现行的国家纳税政策并不是特别完善,可能会随时作出适时调整,这就导致纳税筹划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旦国家政策发生变化,纳税人需要重新制定纳税方案。另外,纳税筹划是人为干预的一种预见行为,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如果筹划人专业性不够强,或者方案决策者出现一点点偏颇,都可能导致筹划方案在执行过程中失败给纳税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所以纳税筹划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基于此,在进行纳税筹划时,应遵守一些基本原则。首先是经济原则,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根本目的是想减少纳税负担,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的经济利润,因此,在税收筹划时应以企业的经济利润为前提。还有就是税收筹划是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来进行的一项活动,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现行的法律法规不会完全相同,也不会一成不变,这就需要筹划人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根据变化做出适时调整。

三、A企业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实施策略

纳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备的社会职责,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基础。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A企业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实施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重视动员培训

从宏观上来说依法诚信纳税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税收是保证国家各项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来源。所以在国家建设中,每个人都有纳税的义务,而且依法诚信纳税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形成公民自觉纳税的良好社会作风。从微观上来说,缴纳个人所得税是个人工资收入的证明,它可以起到很多的辅助作用,比如在个别城市,购买住房需要提供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证明才有资格买房或者办理银行贷款时有些银行也会要求提供纳税证明才会予以批复贷款。为此,企业可以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将这些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种种好处以及相关法律条文一一讲解给全体员工,让员工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对纳税事业应做的贡献和纳税给自己带来的便利,从而自觉缴纳。企业也可以对那些自觉缴纳的员工予以通报表扬,鼓励其他人向这些模范员工看齐。另外,个人所得税交的越高工资肯定也越高,肯定是企业做的特别优秀的员工,所以企业也应对这些员工予以足够且高度的重视,引导其更好的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二)完善薪酬制度

在我国税法上来说,个人所得税并不是每个人都要缴纳,需要达到一定的收入标准才有义务缴纳。而按照个人所得税的政策来说,工资和薪金即基本工资,奖金,和各种补贴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而员工的福利和五险一金是不需要缴纳的。企业可以根据这种税收政策合理进行纳税筹划,制定自己的薪酬体系。具体实行过程中,企业可以将工资和奖金有效配合,比如控制年终奖的发放次数,利用税收零界点调整发放金额或者将每月工资和年终奖结合起来发放等,都可以有效减少纳税金额,实现个人收益最大化。另外,根据税收政策,企业可以将一些员工的薪酬收入转化为福利方面收入,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在精神方面得到慰藉,也能M足员工中的生活需求,还能成为企业在招聘人才中的竞争优势。同等的工资待遇,应聘者肯定更倾向于福利好的企业。而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简单的高薪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员工的内心需要,而福利的出现则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憾,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制定可行方案

在纳税筹划中合理的方案设计不仅能为公司节省很多开支还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工资是整个薪酬体系的根本,在工资的纳税筹划上,筹划人员可以按照每个月或者季度的方式均衡发工资,有效避免员工在工资高的月份缴纳较高的税费,也可以将一些工资收入转化成其他形式发放给员工比如福利形式。而且现在企业招聘人才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劳务关系、雇佣关系甚至是合作关系。工资筹划人员可以根据税法选择一种合适的劳动关系来降低税费。另外,大多数企业除了工资还会设立奖金薪酬,奖金是一个人对公司创造价值的体现,也是公司对员工的激励。所以更多的让员工拿到奖金则成为企业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而对于奖金筹划来说,应区分高收入和低收入。对于低收入的人员来说企业可以估计年终奖的额度,尽量在纳税零界点将奖金糅合在每月的工资中进行发放。对于高收入的人员来说在筹划时可以将奖金分为两部分,即一部分用在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的工资发放上面,一部分用于年底的年终奖金,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纳税者的税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职工薪酬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各企业薪酬管理实践存在差异,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业界更多学者关注企业职工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理性分析其特点及可能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解决建议,推进我国经济建设。同时,各企业也需关注此项研究事业,可在本文论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采取更多有效措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李爱敏.职工薪酬的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探析[J].财会学习,2016,24:186.

[2]王雄元,史震阳,何捷.企业工薪所得税筹划与职工薪酬激励效应[J].管理世界,2016,07:137-153+171.

简述税收的经济职能范文第3篇

关键词:纳税不遵从 影响因素 范拉伊模型

一、引言

纳税不遵从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税收流失和和谐税收征纳关系的构建有着重要影响。美国联邦税务局估计2010财政年度税收流失达3000余亿美元,占当年税收收入二成以上。在号称避税天堂的香港,税款流失也达80余亿港元。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税制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繁重,税收流失情况也较为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与税收的健康发展。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提出“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规划,将提高纳税遵从度作为我国税收工作的主要目标。认识我国纳税不遵从现象,分析产生原因并提出治理思路,提升全社会的纳税遵从度,是我国推进税制改革,加强税收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遵从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遵照并服从”的意思,不遵从则可理解为不服从。纳税遵从与纳税不遵从是孪生的概念。按照美国《联邦税收法典》的定义,纳税不遵从是“纳税人实施的及时申报、正确申报和及时主动缴纳税款等行为。”根据于这一定义,凡存在不及时申报、不正确申报和不及时主动缴纳税款之一情况的,均可被视为纳税不遵从行为。在我国税收实践中,纳税不遵从是用列举法来定义的。根据对纳税不遵从的性质、违法程度、社会影响等因素来确定的,纳税不遵从被划分为逃税、偷税、避税、骗税和抗税等行为。我国税法明确规定了纳税人应当履行登记、申报、报税和缴纳等遵从义务。因此,纳税遵从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登记遵从。纳税人应及时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这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前提;二是申报遵从。纳税人应当如实、全面、及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个人的税收信息;三是报税遵从。纳税人应当根据税法的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完整、准确地报告个人的税收情况;四是纳税遵从。纳税人应根据税法规定,及时足额地缴纳应纳税款。上述义务要求环环相扣,构成了纳税遵从的充要条件。按照这样的规定,实现纳税遵从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纳税遵从的时间条件。纳税人必须按照税法,在规定期限内履行纳税义务,非有法定情况不得延迟。除此之外,纳税人不按税法规定期限履行纳税义务的行为,都可被视为纳税不遵从;二是纳税遵从的技术条件。纳税人应当能够全面、准确地掌握自己的纳税义务,准确核算应税收入、应纳税所得额、退免税、税收优惠额等。无论是自己履行,还是委托办理,都需要具备履行纳税申报的技术能力。否则,则被视为是纳税不遵从的行为;三是纳税遵从的能力条件。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最终表现为货币财富的无偿转移,纳税人要有相应的支付能力作保障。纳税人虽有履行义务的主观意愿,但因为资金缺乏等原因,未按照税法规定申请延迟履行其纳税义务的,也被视为纳税不遵从。

二、基于范拉伊模型的纳税不遵从分析

(一)范拉伊模型简述 纳税不遵从理论研究的实质,在于发现影响纳税不遵从的规律和相关因素,进而为改进纳税不遵从的状况,优化纳税环境,提升全社会的纳税遵从度服务。自20世纪70年代Allingham等开始有关研究后,对纳税不遵从研究融入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引入实验分析、调查问卷和心理测试等方法。范拉伊模型的引入是经济心理学进入纳税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模型由经济心理学家范拉伊在1979年提出,通过将经济变量与心理变量结合起来,描述了经济行为、环境条件和个人特征间的关系。范拉伊模型对纳税不遵从的描述如图(1)。其中,P表示纳税人的个人特征,如性格、价值取向、年龄、性别、收入等;E/P表示纳税人对经济状况的知觉,如对物价预期、对收入分配的公平感受等;E表示影响影响纳税人的外部环境,包括经济状况、就业情况、政府政策、税率和税收处罚率等;GE指普遍的经济状况,如经济衰退或经济扩张、污染、战争与和平等;B指纳税人的遵从行为,包括纳税遵从的自愿程度、客观遵从程度等;S指环境中的事件;SW指纳税人感受的满意程度;SD指纳税人对社会满意状况,如公共服务、社会治安满意度等。通过范拉伊模型可以看出,纳税人以不同方式知觉外部环境影响的,这取决于环境知觉E/P的作用程度。环境知觉E/P决定着纳税人的行为B,E和E/P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个人经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

(二)基于范拉伊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范拉伊模型分析,纳税行为既是个人行为,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纳税人所实施的不遵从行为,同时受制于纳税人内在主观动机和外部环境共同影响,取决于其纳税意识的状况。在纳税不遵从的作用方式上,纳税人的行为模式是:外部刺激—心理需要—行为动机—行为努力—行为结果—需要满足。纳税人遵从行为能否得到强化,取决于其对过去行为结果的认可情况。受到强化鼓励的纳税遵从结果,对纳税人以后的纳税行为产生正方向的积极激励,从而强化纳税遵从行为。反之,如果纳税遵从行为受挫,则有可能削弱对遵从行为的认可,在纳税人内在需求和外在诱因的驱动下,经过纳税人的判断后,调整今后的纳税行为模型。因此,当纳税人的合法权利得到良好保护,税收管理秩序井然,纳税人得到尊重和保护等情况下,纳税人的遵从动机和意愿将得到相应增强。反之,如果这些愿望无法得到有效满足,纳税人感觉权利和义务严重不对等,纳税人的遵从意识和纳税遵从的主动意愿也会在每次纳税行动中逐步削弱,直至最终消失。因此,纳税人的不遵从行为主要取决于以下方面的作用:一是纳税人需求的强烈程度。纳税人不遵从意愿的强烈程度,是影响其行为动机的重要原因,是驱动纳税人行为的动力基础;二是外部环境的影响程度。外部环境是引发纳税人行为的诱因,是引导纳税人行为的外部物体或者条件,有唤醒纳税人内驱力及指导行为的作用;三是纳税人的自我判断。纳税人的自我判断是实施不遵从行为的基础,也是需求程度和外部环境影响的交集。在外在诱因和内驱动力足够的情况下,是否实施纳税行为最终取决于纳税人的自我判断和理性决策。通过范拉伊模型,可以看出纳税人遵从意识的形成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总体环境,这包括一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发展状况,以及历史文化沿承,公民道德整体水平等因素;二是税收环境,这主要包括该国的税制建设、税收法治状况,税收征管模式等;三是纳税人对实施不遵从行为后果的预期等。在外部存在较强纳税不遵从诱因情况下,当纳税人感受的社会不公平程度越深,则纳税人对税收环境的评价状况则越差,更容易导致其产生不遵从行为;四是由税务机关的征管严密状况产生的纳税人对遵从行为的成本评价。当税收征管严密而且偷逃税成本较高时,纳税不遵从成本相对较高,因而自我行为约束相对加强;五是纳税人对纳税公平的感受程度。这取决于纳税人对纳税收益的预期与实际上的差距比。从微观上,这受到纳税服务效果和纳税人预期要求的影响,便利透明的纳税服务可以提高纳税人对纳税公平的评价程度;从宏观上,这受到纳税人所感受的国民福利待遇状况的影响。当纳税人感觉自己缴纳的税款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时,其纳税遵从会有较大程度的提升。反之,则会感受到更多的不公平,进而降低其纳税遵从的状况。

三、我国纳税不遵从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因素:纳税人的主要选择 利益选择是纳税人采取不遵从行动的直接原因,是驱动纳税人不遵从的动力基础。从可获取利益类型看,包括逃税的预期收益和纳税遵从的成本支出等。在税收征管缺乏强有力措施,惩罚力度不够等情况下,逃税者即使被查处后,所面临的损失也较小,实际上给这些违法者产生了不正确的利益引导,使一些纳税人认为偷逃税是有利可图的。纳税人在纳税过程中花费的额外时间和费用,也是影响纳税人遵从与否行为选择的重要原因。这些纳税遵从成本的存在,增加了纳税人的效用损失,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偷逃税的发生。在我国,由于征管手段的落后和征管制度的不规范,少数纳税人在不合理的税外负担刺激下,可以获取较多的非法收入,因而有较强的纳税不遵从行为动机。与此同时,也应看到收入差距、税收成本等经济因素对纳税人行为的影响。由于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纳税人对社会贫富的不满感受较为强烈,直接影响到纳税人对税收直觉环境的看法,进而降低纳税遵从的程度。税收成本作为影响纳税人行为另一重要因素,对纳税人的行为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从税收成本的构成看,税收负担是最主要的经济因素。而且,逃税与收入的比较、纳税时间成本都构成了纳税的经济成本,成为纳税人行为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制度因素:税制体系的复杂性 税制的复杂性显然是影响纳税遵从的重要因素。这种复杂性的影响在于税法体系架构的臃肿与过于复杂,纳税人对税法认知的普遍缺乏,以及实际上的税收优惠政策过于泛滥等。由于遵从成本开支的提高,导致了纳税人遵从动机的降低。在税法过于专业、繁琐甚至臃肿的情况下,纳税人会因为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而无法实现遵从。同时,这也将增加纳税人聘请财务人员等纳税遵从成本,使少数纳税人转而寻求一定的逃、避税等措施来应对。而且,税制过于复杂还增加了纳税行为的不确定性,使纳税人在计算、申报和缴纳应纳税款时无所适从。这也使得一些纳税不遵从行为的发生更为隐蔽,不能受到应有的法律惩罚。与此同时,却可能因对遵从认识存在的不统一,使原本遵从的纳税行为被认定为不遵从。在我国,因税制复杂、优惠政策过滥等原因而导致的纳税不遵从行为还是较普遍的。由于在对待纳税人上存在过多的税收优惠,使纳税人很难准确地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些政策,提高了税收征收、稽查、申报和缴纳等多环节的监管成本,增加了纳税人实施偷漏税行为的可能性,强化了部分纳税人纳税不遵从的动机。

(三)政治因素:用税机制的不合理性 用税机制的完善与否,可以讲是纳税不遵从行为的诱发因素,这直接影响着纳税人对税收道德和遵从与否的判断。税收是政府的奶娘。税收是政府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能否对税收使用进行民主决策和监督,是财政透明化和民主化的基本要求。可以讲,纳税人的纳税遵从情况,与政府用税机制的建设密切相关。按照契约论的解释,现代政府与纳税人之间,履行的是一种契约关系。政府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纳税人在履行纳税义务后,可以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中受益。因此,当纳税人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偏低,当纳税人对政府存在的腐败、不合理支出等有看法时,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也会降低。在我国,由于用税机制不合理所带来的问题还是较为严重的。在税收支出上,存在政府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过多等问题;在支出效益上,存在效率偏低、程序冗杂等问题;在支出方式上,存在民主决策不够和社会监督不到位,纳税人缺乏意见表达渠道等问题。同时,我国纳税人还负担着较多的不规范收费和摊派,对纳税人的遵从行为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四)社会因素: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与政治因素相比,社会因素对纳税不遵从行为的影响,更多的从环境的长期影响发生的。社会习气包括社会风气、道德舆论、文化传统等对纳税遵从的认知与影响。纳税人的纳税遵从行为并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而是受社会习气影响的社会行为。在良好的纳税遵从风气下,纳税遵从会形成一种对纳税人的社会压力,纳税人如实施纳税不遵从行为,将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丧失社会信任,遭到他人的歧视。这种无形的威慑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超过了法律。但如果社会舆论对纳税不遵从采取的默认、纵容甚至是支持的态度,则纳税不遵从就存在一个社会容许的环境,人们以逃、偷税为荣,纳税人的外在压力也无从谈起。与欧美等崇尚税收法制的社会文化比较,我国较为缺乏平等纳税的文化氛围,在纳税上的特权理念和思维仍较普遍存在,影响到民众对税收遵从的正确认识。

四、我国纳税不遵从治理对策

(一)立足政府改革,推进纳税服务建设 服务是现代税收管理的重要特征。现代纳税服务模式,不仅是服务手段和服务技术上的革新,更是服务理念和服务思维的创新。纳税服务理念的转变,是政府从人治向法治的治理模式转变,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重要组成。这一转变发生的前提,首先是理念已成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是社会行为必须遵从的依据。其次是政府的职能回归本位,成为社会行为的运动者,而不是集万能的裁判者和运动者于一身。理念是政府所必需遵循的基本准则,政府违规没有任何特权或者赦免。最后,理念成为社会行为的指南,成为公民评判是否的价值基础。解决社会纠纷、评判事件的是非曲直,乃至于舆论道德的谴责,都是遵循这一准则来进行的。建立现代化的纳税服务体系,应当从硬件和软件上逐步改进。在硬件建设上,现代化的税收征管系统,高效率的信息搜集与处理,严格而规范的税收管理制度等,都是必要的。在软件建设上,加强税收制度建设,引导培育公民形成良好的纳税意识,优化征管组织的结构,提高征管人员的素质等,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遵循精神,完善税收法律体系 税收法律法规,是纳税人与税务部门需要共同遵循的规则。除此之外,纳税人与税务部门需要遵循的,还有税收道德等社会准则。但具有约束力和理性作用的,仍然是税收法律法规。在物欲横流、利己主义盛行的时候,单纯的道德说教无法将人们的利己本能和“损他”意识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由于道德义务的逆向淘汰,受损的将是道德水准相对高尚的人群。这就需要税收法律法规的介入,建立一种理性的行为规范,用强制力保障税收秩序的公平有效。另一方面,税收法律法规的建设,应当依据精神,不能成为“恶法”的工具,成为掠夺民财,侵夺民利的手段。从上述观点考虑,完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实现立法意图从财政汲取到兼顾公平的转变,建立税收基本法、税收程序法,以及税种立法等结构严密、思路清晰的法律体系,是理顺税收分配关系,规范税收秩序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精神在税收实践上的具体体现。

(三)立足民族传统,培育现代税收文化 文化是影响税收观念、制度和构成的意识基础,税收的发展史与文化的演进史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具有传承性和民族性,移植而来的舶来文明,如果不能融入社会之中,是不能被视为文化的有机构成的。尽管现代税收制度来自于西方社会,但曾有很长一个时期,东方国家在税收理念、管理模式和征收手段等方面与西方国家是完全不同的。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税收上的体现。我国古代在处理税收关系上,主要依据的血缘和宗法观念,税收规则定位于“情理”上,税收执法的严与疏,是依据与权力的远近而定的。因此,自古以来我国的税收就是实行等级制的。而西方国家在很早时就超越了血缘和宗法关系,进入契约社会。税收执法的权力从国王手中转移到议会,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欧洲各国议会的主要职责就是审议税收法案。因此,西方各国在税收规则上注重的是“法理”,是摆在桌面上的利益平等。这种治税思想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影响。以“情理”治税,和与“法理”治税,也不是截然对立的选择。在“依法治国”的社会,“以德治国”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民众法制理念还未普遍形成的情况下,采取以“情理”治税的思想,仍有诸多可取之处,是依法治税的有效补充。而且,将西方国家一些税收理念和做法移植于我国,并不一定符合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实际情况。这样打造出来的税收文化,很难保证不是空中楼阁。立足于本土文化建设,将完善税收制度同文化建设联系起来,促进税收文化的平稳发展,是较为可行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贾绍华:《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2]马国强:《纳税人行为方式研究》,《涉外税务》2000年第4期。

[3]张文春、郑文辉:《税收遵从与税收征管:我国若干问题的具体研究》,《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1期。

[4]刘怡、杨长涌:《中国传统文化与纳税人意识》,《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5]罗冬娥:《我国纳税人意识形成机制与培养途经研究》,《企业经济》2009年第8期。

[6]刘华、杨尧、刘芳:《税收遵从理论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09年第8期。

简述税收的经济职能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政府职能;治理雾霾工程;责任担当

大气污染形成因素诸多,比如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废气超过了大气环境污染物接纳程度,导致不能被净化的废气留存于大气中,并不断叠加与复合,使得大气环境污染更为严重。雾霾是环境问题最严重的一种,其污染源广泛、影响面积大,亦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为了人类能够持续生存、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发挥政府职能以有效治理雾霾。因此,探讨政府在治理雾霾工程中的责任担当,对雾霾治理工作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1雾霾治理现状与实施困境

1.1制度不完善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并不完善,其间存在诸多明显的缺陷。排污收费制度是国家对污染者征收排污费的税收制度,此项制度务必做到事前预防,提前向污染者收取治污费用,但目前多采用的排污收费制度并没有此种目的,仍有诸多污染者不承担责任,亦没有相应的经济手段对此进行处理,污染者根本没有积极治染的意识。

1.2财税政策滞后

我国清洁能源财税政策较为滞后,化石能源仍是毫无抑制的被消耗,而国家经济发展与能源息息相关,清洁新能源为石化能源替代的关键,以此才能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但清洁能源的不断发展均需政府支持,政府应提出科学适宜的财税政策对清洁新能源开发做支持,其间包括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但是现阶段我国并没有系统有效的财政支持政策。尽管政府对此作出了很大的资金投入,不过经费于机构运转中被占用,用到清洁能源技术开发中的费用极少。

1.3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是在2000年修订的,其立法精神及技术适应不了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其中工业生产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类企业的排放标准亦适应不了我国现代经济环境与科技水平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对此亦没有相应统一的标准,并且行业的标准与国际标准之间的差距大。

1.4区域性联合防控协作偏弱

我国区域性联合防控协作偏弱,其间信息公开度作者简介:李倩楠,河北大学医学部,研究方向为流行病与统计。

戚海琴,河北大学医学部。

张月晓,河北大学医学部。小。雾霾的区域性强,亦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这亦说明地区性联合防控治理雾霾中的信息非常重要。而实际治理雾霾时均是各地政府单独行动,其间没有中央协调联动,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亦少。

1.5环境监测及其公开度不足

我国大气环境监测与PM2.5信息公开不足,依空气质量实时系统而言,我国近10年之间,各大中城市空气质量不断提升,环境质量达标度良好,而社会大众对大气的感受却是污染程度持续恶化。信息公开程度的不足,亦或是公开不真实的情况在我国较为严重,公众对大气污染程度知晓甚少,亦有公众不愿参与雾霾治理。

2政府在治理雾霾工程中的责任担当

雾霾治理工程实行时,政府职能是要将行政法基本原则作为行动价值指导,将具体雾霾治理措施有效调整。其应将环境行政立法、执法作为宏观指引,并以规范的行政行为处理雾霾治理工程中的各方面问题。本文对政府在治理雾霾工程中的责任担当进行了下述分析。

2.1治理雾霾中的行政法实体性原则

政府治理雾霾时的行为均需依法展开,各项工作实施均需受法律约束。应用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雾霾治理,各项工作实施均需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法律法规要不断健全,并将各种污染种类及评价标准严格确定,基于立法将法律后果全方位规定,以区域性特点展开专门防治,并不断加强地区之间雾霾治理的联合协作。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工业排污环保部门许可制度,让工厂企业都装设相应的排污净化设备。政府治理F霾时的对策务必基于法定权限,如果越权时便无效。政府要明确所辖部门的各项职能,比如环境卫生监察职能部门的相关职能,其务必做好环境卫生检查与监察,市政规划部门应于城市规划中做好环境评估,并不是市政规划部门去行使相应的环境监察职能。政府制定排污减排标准与城市规划、石化能源纯度标准时务必严格,如果不是法定事由及法定程序,均不可任意的将其撤销,或是将其废止与改变,但重新建立标准时务必坚持严格的比例原则,政府的行政行为要全面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全面分析环境污染程度,治理方案的确定务必具有可行性及科学性,分析相关治理方案会造成的各方面损失,尽可能将损失降低,确保雾霾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2.2治理雾霾中的行政法程序性原则

正当程序原则能够有效规范行政机关的各方面行为,并有效保护行政人员的各项合法权益。行政机关作会影响行政人员权益的行为时,务必严格遵守相应的法律程序,要事先通知相关人员,并对相关人员讲明各种行为的根据或理由,要耐心的听相关人员的陈述,并为相应的事情进行申辩,等事情过后再给予相关人员对应的救济。行政公开与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可随意违背,务必确保行政主体与相关工作人员做事公道,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员,相关信息亦务必公开透明。各项原则务必细致到雾霾过程实际工作中,政府制定相应的环境治理法规时,要广泛、耐心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关键的法规政策草案要于制定之前便全部公布,要允许相关人员对草案提出异议,在日后的修订中全方位完善。每天的环境污染指数务必定时公开,务必要确保社会大众的对环境污染指数的知情权,再将信息全面整合后,深层分析环境污染数据。政府进行环境执法时务必依法办事,做到不骗私、公平、公正,比如政府为某煤炭采集区制定煤炭采掘规范与垃圾处理时,不可用纳税多少、时间长短等情况差异对待,务必做到一视同仁。要全面分析各方面因素,比如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时,要全面考虑限行会造成的后果,尽量避免此项措施造成的普通群众出行不便,或是会刺激第二辆车消费等方面问题,考虑此类影响的范围大小,政府务必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再确定各种处罚种类及幅度,确保相关政策制定公平、公正。

简述税收的经济职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政监督,会计信息质量,防治

安然事件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但是它对于我们的警示意义仍在,特别是我国市场经济还在发展中,各种制度还不够完善,会计信息影响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国情下,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动调和是不够的,需要政府出面予以支持,结合社会大众的力量监督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会计信息质量概念简述

会计信息其实像普通产品一样,发挥其效用的前提是能符合其质量标准。信息使用者利用会计信息做出决策,因此会计信息质量是指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所应具有的特征。质量好的会计信息才可以在市场上出售与流通,当然因会计信息与成本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其还是有别于普通的产品质量,特别是将会计信息的质量的衡量用技术手段量化比较难。

葛家澎在2003年提出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可以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来描述,质量特征具体规定了能够实现会计目标的会计信息至少应具有的一些标准,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和重要性等。可靠性这一要素包括完整性、准确性和公允性。可靠性强调会计信息客观的如实反映,对于会计对象的描述,不是为了满足某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去估计或着重一些方面,要求数据等的准确和格式的规范,是信息使用者放心使用做出决策的依据。相关性的意思是信息使用者可以从会计信息中找到与其决策相关的信息,因为会计信息正是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的。相关性这一要素包括预测性和及时性。预测性是指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促进提高信息使用者预测能力,特别是对未来环境和需求的预测,从而对战略等方面做出调整。

二、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指会计信息质量达不到标准,搜集或整理过程不合规,不能反映出会计对象的真实财务状况及其经营业绩。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可以从会计基础规范和会计核算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会计基础规范方面。

1.部分企业采用了会计信息系统,但是应用不全面,并且未能按照国家会计法规规定将总账、明细账纸质资料打印保存;

2.部分企业年度会计报告未能编制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或者编有以上文件但签章手续不全;

3.存在大额款项支付、费用报销审批手续不全的情况;

4.填制原始凭证、票据入账不合规,原始凭证失真,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不相符的情况。

其次是会计核算方面。

1.收入不实影响当年利润及利润分配,个别企业将财政拔入的企业技术改造资金不入账,造成虚减收入;

2.费用支出不实,没有正式费用支出票据的情况下列为费用,甚至人为调整报表的数字,造成会计报表虚假,造成费用支出不实,影响当年信息使用者使用;

3.票据入账不合规,白纸据入账或有的企业取得的票据印章手续不全;

4.个别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核算还不够细。表现在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项目核算没有与与基本支出预算分开核算,从而分不清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无法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一)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资源的配置不合理,诱导经济利益偏向于某些拥有信息优势者,破坏经济环境秩序。

(二)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福利主要依靠财政税收,一些企业为了避税伪造会计信息,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家项目的建设,影响这个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企业决策失误,会计信息的主要作用就是提供企业以做出决策的依据,会计信息失真务必导致投资决策失误、生产经营混乱等,还会导致国家宏观和微观决策失误,造成整体经济的萧条。

(四)会计信息失真影响社会稳定。如果整体经济是建设在大量的虚假的会计信息环境下,经济泡沫严重,会导致企业破产,失业人口增多,就业压力加大,犯罪活动也会增多,人们的生活就会缺少保障。

四、对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检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加强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完善责任追究机制,是改善现在会计信息质量不真的重要手段。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大对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抽查范围和频率,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防止一些企业应付检查而临时藏匿非法行为,实地检查与账面检查相结合,尽量得到第一手资料,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国有资产、财管以及社会监督相结合,努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集合社会的监督力量,财政内外部门协调配合,发挥监督职能

财政内外监督形成合力,才能最大程度监督检查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从财政内部监督来说,财政业务机构和专门的监督作为国家机构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是义不容辞的,要做好带头人榜样,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做好本身机构的会计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监督工作,这是其职责所在。机构之间要职责明确,分工协作,配合好财政外部机构的监督审计工作,做到内外信息的有效传递。从财政外部来说,财政监督与纪检监察、社会监督等机构要配合协作与制衡相结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对单位财政违纪行为,要从三个方面处理,分别是企事业内部惩罚、追究责任人党纪、政纪及其法律责任,促进我国经济监督体系朝着科学、完善及有效的方向发展进步,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

(三)提高财政监督团队成员素质,加强财政监督效果

首先是思想意识上,思想决定决策的方向,起引导性作用,这就要求财政监督检查干部要对社会经济有强烈的责任感,身为国家干部,有义务有责任为国家为社会大众服务。我国在干部的选拔上还是很注意这方面,如在建设财政监督队伍时,注重选拔品德兼优、原则性强与业务强的干部。但是我们做的还不够,平常还要加强会计法等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由于在实际工作中,监督人员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诱惑,这就需要组织给予物质和精神支持,如体恤和关怀成员,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有时成员犯错误不是自愿的,可能是来自家庭的某些经济压力。其次,不断更新知识,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法律变更的步伐也在加快,为适应这些变化及发现企事业单位不断出现的新的舞弊行为,我们财政监督不能在业务水平上落后,更不能原地踏步,要经常组织培训加强学习,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再次,扩大会计信息质量宣传,搞好与企业关系,通过社会舆论提高财政监督在社会中的影响力震慑力,而不是形同虚设的一个机构。

(四)加大执法力度和调查结果的透明度,硬化处罚程序

监督检查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财政法律法规进行,对质量有问题的会计信息,追究行为人和责任人,并加大处罚力度,让企事业单位看到政府部门对于整治会计信息的决心,同时对有违法行为的企事业要通报批评,这样这些单位及其他有违法行为但还没有被查出的单位自觉遵守法律,不然将严重影响其在社会中的形象。将监督检查工作透明化,拉近与下面企业的关系,扩大监督社会影响力。同时,要针对企业类型及具体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帮助提出可行的建议。

(五)加大宣传会计工作诚信的力度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仅仅依靠财政监督的事后检查是不够的,只能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要想彻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是要从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每一步入手。影响会计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会计诚信问题,有意造假既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又对检查工作造成了困难。会计信息失真与人员业务素质水平有关,笔者认为更多的不真实现象还是由于人员的故意所为,由于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它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谁拥有第一手的信息,谁就拥有了决策的优先权,可以做出制衡其他竞争对手的决策,可以粉饰报表上市,可以躲避税收,种种利益诱导,处于这样一个风险口,诚信不够,很容易做出违法行为。诚信建设要求对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乃至整个会计行业或会计市场均具有诚信品质,塑造一个健康的环境。因此,财政部门必须重视诚信建设,如通过媒体宣传、举办专题讲座和培训等,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让人们重视会计诚信。思想教育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彻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建立一个健康的会计体系。

(六)健全财政监督信息网络

财政监督要发挥其职能,必须能够获得及时、全面、真实的会计信息,并不是仅仅依靠那一时的监督检查,要提高财政监督的预警功能。目前,信息反馈的渠道还不够顺畅,有必要建立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手段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使信息及反馈。真正做到网络化后,财政监督机构可以详细及时掌握财政拨付的情况,加强各管理职能部门与财政监督部门之间的沟通,也有助于财政监督管理机制建设和解决财政监督信息不对称问题。多方位、宽视野的管理网络建设后,可以对财政资金全程追踪,对其流向和使用进行监控,同时,简化财政监督检查人员的工作,使其有时间去做更重要的工作,如实地检查等,实地检查往往需要人员亲自检查,才更可靠。

从一个社会会计信息质量的可以看出很多方面的问题,所以现存的会计信息问题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更应该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要从道德素质水平和业务素质水平两方面着手,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在社会中形成一股合力,崇尚诚信、道德,积极监督会计的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现在计算机水平的高速发展,信息更加透明化和公开化,更提供了利用社会力量的可能,借助网络技术,在这一平台上宣传诚信的重要性,也使得信息使用者更容易得到想了解的信息。

参考文献:

1.蔡世馨,史若玲,管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于玉林,试论会计监督,会计研究,1980年1月

3.人云,政府会计监督――财政监督,财政与发展,2004年5月

4.孔莉莉,我国财政监督研究,硕士论文,2009年5月

5.张忠诚,试论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几个因素,上海会计,2002年12月

6.李长爱,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几点思考,监督广角,200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