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文化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语言;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文化心理;当代文化状况
互联网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自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迄今已快有20年了,作为网民上网交际的重要媒介,网络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语言在我国发展速度之快是令世人瞩目的。任何语言的发展都与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语言是时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在网络时代,巨大的信息量要求网络人际交流迅速快捷,传统语言的表达已不足以将信息转变成最简洁的形式输入输出,于是,有别于传统语言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以惊人的速度在社会中传播。语言是记录和表达思维的工具,在语言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词汇与社会的联系最为密切,最能反映人的社会文化心理。词汇的被创造和创新都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并能折射出当代的社会文化状况。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语言也会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因此,网络词汇的发展更能显现社会文化对其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定义及特征
1.网络语言的定义
网络语言是游走于网络之间的广大群众为了一种表达需要,在网络交流中逐渐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语言,如登录、在线、硬件、软件、局域网、浏览器、防火墙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在网上交流时所用的语言,也就是所谓“网民”们所说的话,如在聊天时或BBS上的常用语言和符号,如水军、微博、蚁族等。本文讨论的网络语言指狭义的网络语言。
2.网络语言的特征
(1)象形
在网络中,网民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创造了许多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来形象地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模拟现实交际。网民们在电脑上输出文字时,习惯上会使用带有相关符号的语言。网络语言除了用数字象形,还可以用汉字象形。如网络使用最多的一个新词“”。
网络象形词还可以是由字母来表示,“orz”是一个象形的网络新词,起源自网上流行的一个表情符号,这是一个人跪倒在地上,低着头,一副“天啊,你为何这样对我”的样子,是一个虽然简单却很传神的符号。此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释义,可能表示佩服到五体投地的意思,也可能用来表示失意。
象形字以其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能够满足年轻人追求简单、快捷、求新、求异的心理而在网络上大行其道。除以上几例之外,还有:-)(微笑的象形);:-D(大笑的象形);:-C(撇嘴的象形);等等。这些网络符号在电脑屏幕上形象传神,表达了一定意义内容,给虚拟的网络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性。
(2)缩略
在网络时代,巨大的信息量要求网络人际交流迅速快捷,此时,传统语言的表达已不足以将信息转变成最简洁的形式输入输出,于是,网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借用数字、字母来表达以达到言简意赅的目的。例如:ASSP(as soon as possible),NB(牛逼,即奉承您在网上很酷),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
(3)谐音
谐音,包括网民输入文字时敲的同音字或别字、英文谐音、数字谐音以及方言谐音。例如:坏(坏人)、可耐(可爱之意)、果酱(过奖)、口年(可怜)、伦家(人家)、木有(同样用法的还有“米有”)、885(帮帮我)、拷贝(copy复制)、黑客(hacker不速之客,暗地而来,来者不善)、猫(modem调制解调器)、555(呜呜呜)、88(拜拜)、“3Q”(Thank you谢谢)等。
(4)对影视广告作品的仿造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将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 一万年!”这段最脍炙人口的爱情宣言正是来自《大话西游》。随着《大话西游》的深入人心,这些“无厘头”的对白成为新一代青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后“大话”语境,演化成一股独特的文化,广泛运用于网络语言。
(5)“ABB式”词语的流行
在众多的网络语言中,“ABB式”三音节词语尤为流行。如:郭美美、躲猫猫、范跑跑、床塌塌、墙脆脆等等。这些词语之所以广为流行是因为在这些新词背后的重大社会事件。
二、网络语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语言可以折射出社会文化的价值取向。文化是语言的背景,同时制约着语言。任何语言的发展都有其社会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在语言中也会有很明显的体现,所以,通过对网络语言的解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其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
1.网络语言所反映的虚拟文化
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作为物质载体的虚拟空间,各种信息以数字符号、文字、图像和声音的形式出现。网络文化不像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而是在一种虚拟空间里展开,基于网络的人和人的交流是一种虚拟、自由而平等的交流。网络的传播方式是以计算机为中介来传递信息,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它会在某种程度上打破空间上的限制,造成空间上的割裂,塑造各种国界内与跨国界的网络或虚拟社群。人们需要借助网络语言来构筑虚拟的语境,而这种虚拟社群的相互活动构成了独特的文化特征,譬如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性等。
2.网络语言所反映的流行文化
“我爸是李刚”“被××”“杯具”“微博文化”“人肉搜索”等都是网络上非常流行的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主要指的是由网民创造,一定时期内在网络中广泛流行的语言符号。在交流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出现频率较高的字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本人以“被××”为例,分析其中的网络流行文化。“被××”本身是在语言和社会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作为流行格式,它的使用深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在语言变异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深刻的社会变异。我们发现“被××”涉及的范围之广,有的涉及司法领域(“被自杀”事件),有的涉及教育领域(重庆铜梁县小学生“被自愿”缴纳慰问金事件),有的涉及民生问题(大学・133・生“被就业”事件)。
三、对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进行的思考
1.网络语言的规范
“网络语言的规范”应该有两层含义:第一,网络语言作为独特的语言类型所形成的比较稳固的、相对统一的标准,即其很确定的中心或规范。第二,指将网络语言作为一个个体纳入更大更广泛的语言体系中,用更通用的标准进行约束和规范的行动的现实。本文仅从第一个层面对网络语言的规范进行探讨。
目前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存在争议。有的人认为网上词语的规范有待时日,有的人认为新的网络环境肯定会产生新的语言,还有的人认为语言是发展性很强的东西,不宜太强调规范。强调规范,更要允许创新。笔者认为,网络语言规范具有现实必要性。
固然要承认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自主性、创新性和包容性;不但要对新观点、新主张适当宽容,也要考虑对人的包容。网络的使用也应该像现实生活一样体现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每个网民都应该享受平等的网络服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网络新词层出不穷,而且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浓厚的个人色彩,往往使网络新手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尤其是当网络新手进入聊天室,会发觉自己像个与世隔绝的老古董。随着上网年龄结构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成为新的网民。当前的网络语言对于新上网的中老年网民来说更是具有排斥性、不公平性。随着网民的不断增长,网民成分日趋多样化,这就对网络语言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语言需要规范化。
2.网络语言规范的态度和策略
(1)多种方法,引导为主
有些人认为,“网络语言破坏语言的纯洁”。由于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网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随意性很大。使用网络语言,不仅可以让网民习惯、接受,而且可以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自如、提高相互交流的速度和质量。的确,在网络这个特定的环境里,它能够简捷、方便、快速、准确地向对方能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是一般僵化的传统语言所达不到的。
现在我们网络语言最大的问题是有些网民在聊天室等场合使用语言不够文明。为此,国家提出了“网络文明工程”的概念,倡议“网络工作者文明建网,引导广大网民文明上网”。不仅如此,国家还积极出台各项法律、法规。对网民的上网环境进行检测,对于网民粗俗、低劣的语言,网络警察立马和谐或删除。
(2)承认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多样性,尊重网民的创造冲动和个性自由
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新生代。与现实生活中的年轻人相比,网络新生代更多地表现出开放性、自主性、包容性、多样性和创新性。如果我们承认网络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特点以及活动在这个虚拟空间的人群具有的特点,我们就应该接受网络语言所固有的特性和使用方式。语言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永远处于不断更新和发展过程中,正因为这样,语言才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现实适用性。在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的今天,网络语言在网络新生代中流行就像街上流行的各种服装和发型一样带着浓厚的时尚色彩。对于网络语言,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制定网络语言规范的基本原则,国家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应的管理措施,规范、引导网络语言的发展,对于一些粗俗、低劣的网络语言现象一定要制止。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长期使用中,会形成一定的使用规则,违背这种规则就会造成交际障碍乃至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强调语言的规范性是必要的。网络语言萌生和壮大于互联网,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全面应用是大趋势,因此网络语言是堵不住的。事物都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一般规律。而那些不能在生活中扎根的网络语言,自然会消失。我们不能忽视网络语言存在的现实,而应该分析其生存机制和发展趋势,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规范网络语言。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促进语言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全有.裴景瑞.“光棍”族新词与社会文化心理通观[J].文化学刊,2007(2).
[2]张公瑾.文化语言学发凡[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3]孙曼均.城市流行词语及其社会文化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1996(2).
[4]宿爱云.论网络语言中套用形容词ABB格式产生的名词性词语[J].通化师范学报,2010(6).
[5]戴明忠.网络英语构词方式浅析[J].咸宁学院学报,2010(2).
[6]杨钦翔.英汉网络语言构词法对比[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4).
[7]金文静.由“躲猫猫”“墙脆脆”谈起[J].文学教育,2010(1).
[8]高钰婕,张光源.浅析大学生群体网络“恶搞”文化现象[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3).
[9]于兰祖.网络语言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J].滁州学院学报,2009(6).
[10]贾娟娟.文化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词汇研究:以网络话语交际中的词汇为例[D].南昌大学,2009.
[11]刘晴.网络语言的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12]李晓静.网络语言及其文化定位[J].光盘技术,2007.
(一)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征
由于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宽松的交流、沟通环境,所以网络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十分突出。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各抒己见、自由讨论,最终形成多元文化和综合文化,有利于文化范畴的进一步扩大和文化体系的充分完善,其意义和作用非常之大。
(二)网络文化的虚拟性特征
由于互联网是摸不着的虚拟事物,所以人们只能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和平台上进行交流和沟通,这种虚拟性特征与文化的实体性特征形成强烈的反差。尽管网络文化是虚拟的,但是依然能够对实体文化产生强大的作用,人们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网络虚拟文化对实体文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网络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由于互联网之上的文化不分国别、地区,不同国家、民族、信仰的人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发表各自的文化观点,并且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在此背景下,网络文化表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征。网络文化的多元化特征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为文化的自由发展和创新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1.能够充分增强大学生的创造能力。
大学生作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方向、创新水平的主体力量,其创造能力弥足珍贵。由于网络文化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多元化特征,所以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多方面、多层次认知和了解文化,并且能够创造文化、创新文化。与此同时,网络文化能够充分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和实践辩证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能够大幅提升大学生的平等理念。
由于网络文化具备一定的虚拟性和自由性特征,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发挥、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对社会的真实看法,避免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局限性因素。与此同时,在互联网世界中,人们没有身份差异和知识层次之分,均可以参与到某个文化命题的研究和探讨中去,以自由、公平、平等的方式参与交流和讨论,在这种文化氛围下,有利于大学生平等理念的大幅提升。
3.能够从本质上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互联网之上的文化资源均是面向所有用户开放、共享的,人们只要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便可以随时随地查阅和利用网络文化。当然,人们在利用网络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文化资源共享出去,上传到相关网站平台,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参透。如此一来,大学生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自然会树立起来,在获得别人资源帮助的同时,也不忘将自己的文化资源分享给他人,这种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有利于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强化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体系的形成。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1.大学生主流价值意识被弱化。
由于网络文化具备多元化特征,所以大学生在接受主流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倘若受到非主流网络文化的影响,那么势必不利于其主流文化的学习和主流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同时,网络文化集聚了世界各国、各地区流行、非主流因素,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多元化、多样性的文化格局下,大学生主流价值意识难免会被弱化,从而形成多元化价值观和人生观,从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激励和引导,使得主流文化的影响力逐渐降低。
2.大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受到侵蚀。
网络文化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大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念的形成,由于当前互联网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网络文化的监督和管理水平较低,导致网络文化质量良莠不齐,一些不良的网络文化必然会扭曲事实,歪曲文化的真实性,亵渎文化的传统意义,大学生倘若不假思索与辨别,势必会接受不良网络文化,受到网络文化的侵蚀,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势必会受到冲击和影响,最终导致大学生对文化理解的偏差,非理性的行为长期存在,对社会和谐稳定产生恶劣影响。
3.网络文化弱化了大学生的政治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处于大学时期的学生,正是其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黄金阶段,其价值辨别水平较低,文化分辨意识较弱。因此,在多元化的网络文化影响下,部分大学生极易受到部分非理性网络文化的影响和侵蚀,使其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巨大的冲击。近年来,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极端主义者受到西方外来思想的蛊惑,肆意在国内传播分裂思想,制造不利于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恐怖极端活动,其性质极其恶劣。在此背景下,倘若大学生的意志不坚定,极易受到网络不良文化的侵蚀,将对自己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从某种层面来讲,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正确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体系塑造策略
网络文化影响下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的形成,需要政府、高校、家庭与大学生四者共同提出应对策略,笔者通过本章节内容,从以上四个层面出发,详细阐述各主体的应对策略。
1.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互联网环境平台集中整治和统一监管策略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直接关系到互联网环境的良性发展。因此,政府部门要结合网络文化发展趋向以及大学生的网络文化学习意识,为大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针对网络平台上的违法软件、违法行为,政府要多方筹措,提出严厉打击方案。同时,需要进行网络文化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的创建,专门维护网络文化良性环境。此外,政府要加大对网络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利用公共教育经费,设计、开发正规、专业的网络文化交流、互动平台,为高等院校师生和文化爱好者提供安全、舒适、可靠的文化环境。
2.高校层面。
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体系培养的主体,其教育教学水平和文化氛围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体系的形成。针对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高等院校必须打造专业化、精英型师资队伍和文化教育团队,针对网络文化环境下各类大学生,分别提出有针对性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方案,充分提升大学生的网络文化辩证意识,强化大学生的网络文化认知水平,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文化。同时,高等院校要加大校园网络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设计、开发出符合高校本身实际和大学生网络文化学习现状的网站平台,为大学生创设良好的网络文化学习环境。此外,高等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大对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力度,培养大学生正确运用互联网的意识和能力,以此来应对网络文化的巨大冲击和不良影响,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生活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家庭层面。
家庭作为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主要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行为意识。因此,家长在处理好家庭融洽关系的同时,要从小引导孩子正确上网的习惯,正确辨别互联网之上的各类文化,坚决抵制不良文化对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侵蚀。同时,家长必须与学校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将学生的网络行为及时反馈给辅导员,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网络行为,防止网络文化对学生正确行为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4.个人层面。
1.1网络文化的动态性与现代远程教育的新发展网络文化一直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新的网络与信息的技术的进步、依托网络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产品、新的网络社会、新的网络文化思维方式,新的网络美学观念的涌现都证明网络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网络文化的动态性直接带动着现代远程教育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特别是网络与信息科技的发展直接为现代远程教育新的变革创造着物质基础与技术条件。近些年兴起的泛在学习是由美国的马克•威士(Mark.Weiser)提出的。他基本设想是把计算机微缩成各种大小嵌入到每件事物,通过无线通信悄无声息地为人们服务。它是泛在计算技术支持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普适计算机环境下未来的学习方式,是提供学生一个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
1.2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与虚拟社区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网络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虚拟性。人们可以以任一名字、任一性别登陆某一虚拟社区。这里有虚拟的医院、公园、邮局、图书馆等,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上休闲等,过一种完全虚拟的生活。[2]国外网络虚拟社区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应该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003年美国林登实验室了名为SecondLife(第二人生)的网络社区,其实就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三维虚拟世界。2005年,当时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在SecondLife中举办教学活动。其后,登陆SecondLife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数飞速增长,教育应用发展迅猛。到2007年,SecondLife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教学,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网络社区中的教学形式也呈现多元化:有虚拟课堂与虚拟实验室等。
1.3网络文化技术的交互性、主体的个性化与和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选择网络文化的交互特性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大众媒体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传播媒体的传播交流方式基本上是单向的,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在网络中,每一个网民都不但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人们的信息获得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3]同时网络文化又体现出了主体的个性化的特征。在网络空间里人们的个性与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由于网络是虚拟、匿名的,就给人们提供了充分表现个性的平台。在网络空间里,只要不危及社会,不有意伤害他人,人们可以充分地展现自我。[3]网络文化交互性也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使得人们在虚拟空间的教与学成为可能,也决定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要采用个性化与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重要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各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的手段上采取多样化的形式等等。
1.4网络文化的精神特征同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一致性网络文化的精神属性体现了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标识着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本质特征。网络精神特征体现为平等、自由、民主、多元化、分权、兼容、共享等方面,居其核心的则是平等和民主,其他精神可以由此衍生而来。这些精神作为漫长历史的目的性价值追求,作为人类艰苦奋斗的价值目标,互联网使这些价值理想变得更为具体可行。国际互联网络体现了最自由、多元、平等、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我们知道,具有自由、多元、平等、开放性的网络文化内在地要求与其相适应的教育应使全社会成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家庭状况、文化背景等,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在相当的程度上实现受教育者的平等性[2]。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即这样一种教育形式,它强调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即是由平等与民主的网络文化精神所决定的。
2小结
关键词: 网络文化;现代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219-02
0 引言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着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并由此衍生出了网络文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远程教育由第一代远程教育——函授教育、第二代远程教育——多种媒体教学向建立在应用双向交互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也为远程教育带来了的新变化、新特点、新动向。把握网络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了解网络文化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影响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如何顺应网络文化的发展,做出何种变革,对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网络文化概念及其内涵
一般认为“网络文化”一词最早从英语“Cyberculture”而来[1],而关于网络文化的概念虽已有了很多种界定,至今尚无定论。在这里,对于网络文化的概念我们采用如下定义:网络文化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新兴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综合体。网络文化的主题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结晶,它涵盖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行为主体、医疗卫生、娱乐文化、科学技术、教育、外交关系等。
网络文化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把握。首先是外化可见的物质层面网络文化。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物质层面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与发展基础,是能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的物质环境。其次是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个体和群体的网络意识、情感和素养的集中表现和在长期网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共识。再就是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这是维系网络关系的规范与准则的集合体,形成并调控着整个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2]
2 网络文化的特性及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影响
2.1 网络文化的动态性与现代远程教育的新发展 网络文化一直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新的网络与信息的技术的进步、依托网络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产品、新的网络社会、新的网络文化思维方式,新的网络美学观念的涌现都证明网络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网络文化的动态性直接带动着现代远程教育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特别是网络与信息科技的发展直接为现代远程教育新的变革创造着物质基础与技术条件。近些年兴起的泛在学习是由美国的马克·威士(Mark.Weiser)提出的。他基本设想是把计算机微缩成各种大小嵌入到每件事物,通过无线通信悄无声息地为人们服务。它是泛在计算技术支持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普适计算机环境下未来的学习方式,是提供学生一个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
2.2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与虚拟社区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网络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虚拟性。人们可以以任一名字、任一性别登陆某一虚拟社区。这里有虚拟的医院、公园、邮局、图书馆等,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上休闲等,过一种完全虚拟的生活。[2]
国外网络虚拟社区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应该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003年美国林登实验室了名为Second Life(第二人生)的网络社区,其实就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三维虚拟世界。2005年,当时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在Second Life中举办教学活动。其后,登陆Second Life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数飞速增长,教育应用发展迅猛。到2007年,Second Life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教学,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网络社区中的教学形式也呈现多元化:有虚拟课堂与虚拟实验室等。
2.3 网络文化技术的交互性、主体的个性化与和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选择 网络文化的交互特性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大众媒体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传播媒体的传播交流方式基本上是单向的,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在网络中,每一个网民都不但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人们的信息获得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3]同时网络文化又体现出了主体的个性化的特征。在网络空间里人们的个性与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由于网络是虚拟、匿名的,就给人们提供了充分表现个性的平台。在网络空间里,只要不危及社会,不有意伤害他人,人们可以充分地展现自我。[3]
网络文化交互性也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使得人们在虚拟空间的教与学成为可能,也决定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要采用个性化与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重要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各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的手段上采取多样化的形式等等。
2.4 网络文化的精神特征同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一致性 网络文化的精神属性体现了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标识着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本质特征。网络精神特征体现为平等、自由、民主、多元化、分权、兼容、共享等方面,居其核心的则是平等和民主,其他精神可以由此衍生而来。这些精神作为漫长历史的目的性价值追求,作为人类艰苦奋斗的价值目标,互联网使这些价值理想变得更为具体可行。国际互联网络体现了最自由、多元、平等、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
我们知道,具有自由、多元、平等、开放性的网络文化内在地要求与其相适应的教育应使全社会成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家庭状况、文化背景等,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在相当的程度上实现受教育者的平等性[2]。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即这样一种教育形式,它强调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即是由平等与民主的网络文化精神所决定的。
3 小结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文化已经并正在从多方面深刻影响和决定着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方向及进程。顺应并把握网络文化发展的脉动,这是现代远程教育要获得更大、更快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冯永泰.网络文化释义.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5,(15).
[2]李兴保,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J].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2001,(2).
关键词:网络文化 后现代性 狂欢 仿像
21世纪是一个数字信息技术与文化高度交融的世纪,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正在勃然兴起。它为人类提供了新世界文化生活空间,建构起新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因而网络文化也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的后现代景观。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1.网络文化的定义
如何定义网络文化?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它并不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如果你感觉到了以某种方式生活的话,这里面就有了文化,当你的吃、住、行、交友日常活动按网络的方式来进行,自然就形成了网络生存方式,也就是网络文化”。盯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松散的、准合法的、选择性的、对立的亚文化复合体,它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的领域,如视觉技术、边缘科学、先锋艺术、大众文化等等。”狮综合各家之言,我认为网络文化可以这样来理解:网络作为一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上生活为核心内容的新的文化形式,它不仅对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文化价值规范进行了反思,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特性,而且还正在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多元的文化体系。
2.网络文化的特征
(1)平民化。在网络中,所有信息都以“比特”的形式传播,人们在网络中的存在也被虚拟化为一个个“符号”。如卡西尔所说:“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中,而网络的现实是,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中,而且他自身也变成了相应的符号。”因此,这也完全消除了现实社会中身份的差别和地位等级的悬殊,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参与种种思想的交流和探讨。网络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创造了一个非等级化的平等的公共领域。
(2)开放性。网络文化的传播是依靠虚拟技术,以数字编码、存贮和传播的方式实现的,它具有高度的灵活、快捷的特性。网络通信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文化产品的传播具有了高效方便和极易普及的特性。有人把网络文化称之为“快餐文化”,例如:一种文化现象、一个观点和一件大家感兴趣的事件,通过网络在一瞬间就可以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网络的这种灵活、快捷的技术支持,使得网络文化具有了极大的开放性。
(3)共享和互动。网络文化的任何一种产品对于每一位网络行者来说都是可以尽情享用的,它没有供应的限制,也不受供应时间的限制,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读者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起翻阅同一本书的同一页。如果你喜欢,你还可以在论坛、聊天室、博客中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进行讨论。共享和互动是互联网的特色,因此互联网具有了无限的魅力和生机。
4.多元化。“虚拟文化是文化的多维选择的展示,其中既有变成了现实文化的可能性的选择,也有尚未变成现实文化的不可能的选择。虚拟世界可以兼容现实,把现实的可能性和非现实的可能性都融合在互联网上,这就导致了虚拟文化的丰富多彩”抛游走于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网络行者们,借助于虚拟技术在网络中找到了尽情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里,避免雷同、张扬个性、发出自己的声音早已成为了一种时尚。在这样一个“蛙噪时代”,网络文化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的态势。
二、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意蕴
1.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表征之一——狂欢
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与上世纪6O年代米哈伊尔·巴赫金所提出的狂欢文化有许多奇妙的契合之处。“对话”、“众声喧哗”、“狂欢”、“未完成性”等巴赫金的理论术语极具后现代特色,而这些特色也正是网络文化的。
(1)狂欢文化的全民性、参与性。狂欢节是民间性的活动,“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而且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其中,因为从其观念上说,它是全民。”这一特色也同样适合互联网。如前面所述,网络文化是平等参与的平民文化,只要你具备上网的硬件设施,你就可以参与其中。任何一个网络行者都可以通过在论坛中发帖和回帖,实现交流、沟通、表达和宣泄的目的。
(2)狂欢文化中的个体是平等的,权威性被消解。在狂欢节中,那些曾经决定和支配着日常生活的秩序、法令和限制统统失去了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平民贵族之分。在网络中,每个主体之间也是平等的,处于边缘和弱势群体的人同样有说话的权利。正如《虚拟认识论》一书所写:“因特网的出现和发展,尤其是它的无中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削弱了传统社会的文化和信息垄断的局面,行政官员、精英人物都将与平民百姓在信息传播和接受加工的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
(3)狂欢文化的表现形态是多元的、自由的。巴赫金认为狂欢文化的基本表现形态是诙谐和笑,“她是狂欢的,狂喜的,同时也是冷嘲热讽的,它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狂欢文化这种诙谐和笑与网络文化的潜意识是一致的,没有禁忌、没有限制、随心所欲,这正是网络行者们想要达到的境界,而这种追求也必然决定了网络文化形态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的自由化的后现代特性。网络上流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等文学作品都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特色。如迈克尔海姆所说:“未来的网络空间可能不单单复制出传统信息的更有效的翻版。新的信息网络类似于现代的超级大都市……混乱的打斗和暗藏的小路到处都是,没有任何明显的中心。”
从网络文化与狂欢文化的比较可以看出,网络是滋生后现念的绝佳场所,它使人们可以自由地徜徉其间,多元、反传统、开放和自由的后现代特性在网络文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2.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表征之二——仿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