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生德育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文明用餐,我们在行动
爱因斯坦曾引用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换句话可以这样说,忘不掉的才是素质。而习惯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为了加强学生的习惯培养,为了让餐厅成为学校的文明窗口,我们关注每一个细节,做好每一件小事。
(1)理论武装头脑。我们班主任先对学生讲清“文明用餐”要求,进行“餐厅是个大课堂”的教育,让学生明白集体就餐就应该保持安静、细嚼慢咽、排队等候。当然,文明就餐里还包含礼仪、谦让、合作、协调、自我管理、班级荣誉感等很多东西。这些都是最宝贵的东西,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会让每个人受益终身。
(2)精细化地实践。细节决定成败。我们说,细节成就文明。我校餐厅共有八个取餐窗口,窗口前的地面贴有等候区域、返回区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与窗口有半米距离的“半米线”。它的作用在于,第一位同学取餐时,第二位同学自觉在“半米线”外等候,等取完餐的同学离开后再向前跨一步。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餐盘被碰撞的情况了。可以这么说,“半米线”就是一道“文明线”。 文明应该贯穿于学生就餐的点点滴滴之中。在用餐前,每桌的桌长在全桌的同学领餐结束坐齐的情况下,还要轻声宣布“请用餐”。做中求细,细中求精。现在“每日一餐”已变成校园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二、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
我校是江苏省第一批绿色环保学校,环境教育是我校的特色,也是我们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教师对此都早已根植于心中了,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就要从身边的小事――每天的垃圾分类开始。
(1)做好宣传发动教育。利用晨会、班会等契机,采用多媒体、动画片、游艺活动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孩子们宣传垃圾分类的利与弊,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种下垃圾分类的火种。再让孩子回家向家长宣传,带动家长垃圾分类的意识。记得一节班会课上,我播放了环保主题的动画片《小鲤鱼的遭遇》,面对精彩的故事情节,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看完之后,我问他们:“小鲤鱼为何会死去?”他们争相回答:“小河水臭了。”“人们往河里乱倒垃圾。”“小鲤鱼喝了被污染的水,生病了。”……在情景中,小朋友有了切身体会,感受更加深刻。于是,我趁热打铁问:“小朋友们,我们该怎么做呢?”平时的环保教育起了成效,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垃圾不乱扔,要分类。”“那回去要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把家里的垃圾分类扔。”孩子们最纯最真,他们从小养成了垃圾分类意识,能受用一身,能“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一起走”。
(2)利用实物进行指导。每个学期初,德育处少先队会给每个班发放生活垃圾筒、废纸回收箱、可回收垃圾桶。本学期,学校新建了分类垃圾房,我就对这三个垃圾桶及垃圾房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搜寻了图片对小朋友进行强化认识,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垃圾该放到什么垃圾桶内。同时,我还设立了垃圾督察员,职责就是监督、监督、管理好班中每个小朋友分类投放垃圾。并实行轮流管理制,就是在分类活动中做得好的小朋友才能担当此任,以此提高小朋友们活动的积极性、热情。此举一出,孩子们几乎没有了乱扔乱投的不良习惯。
三、地球村回收,我们在行动
每个双周五的手拉手地球村活动,是我校多年来的环保活动。以此为契机,我教育孩子们哪些废品可回收再利用,并让他们将这些垃圾收集起来,每双周周五带到学校,由班级小小环保员登记整理好交给学校统一设置的回收点(风雨操场)。我还采用加分、派发环保小卫士等一系列奖励机制,调动孩子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使得每一次我班的垃圾回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同时,小朋友们也用自己的行为感染着身边的人。一位家长说,自从孩子参加“地球村”活动后,家里人都不随便丢弃东西了,家中用过的纸、矿泉水瓶等能回收再利用的东西,都让孩子带到学校去回收。这一举措,真正做到了“小手拉大手”,将环保行动延伸至了千家万户,也惠及了子孙后代。而且此举还一举两得,学校少先队将卖垃圾所得的款项资助了我校那些生活较为困难的孩子,使得“爱”在孩子们身边传递着,又赋予了垃圾分类活动新的含义。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德育工作的本质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只要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应时应景来引导学生思以德、德于行,就能在潜移默化之中让每一朵花儿都向阳,让每一片绿叶都闪光!
一、创建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风
一个班级的班风如何,直接影响着这个班级的各方面工作,影响着学生的品格形成。我深知班风的重要性,所以这学期以来,我就教育学生要爱学校,爱班级。特别是在学校装修之后,我经常号召班级同学捡拾地面上的垃圾。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我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每当班级在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我就鼓励他们,表扬他们,和他们一起庆贺。当班级出现问题,学生犯了错误,我就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找不足,一起加油,争取下次赶上来。在长期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有了非常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班级整体风气积极向上,充满了活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
习惯我一直认为,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较为重要的阶段,收获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真的可以受用终生。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我允许学生犯错误,但我要求学生有了错误一定要主动承认并加以改正。我对学生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思想品格等方面逐步渗透,用自己的行为给他们树立榜样,对于我们班学生来说,我觉得他们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方这方面是非常优秀的。
三、用爱搭建我与学生间的桥梁
1、爱就是了解。初建新班,了解学生从了解学生家庭开始。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做到了如指掌。接着就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他们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顾;了解孩子的学前教育情况,以便因材施教。
2、爱就是关怀。春季是疾病的高发期,孩子感冒的比较多,每天我都要数次询问学生的身体状况。每天吃过中饭,我总是亲自喂药给生病的孩子们吃。晚上,还要给生病的孩子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
3、爱就是尊重。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在平常的工作中,我与学生像朋友般相处,遇到事情都与他们商量,与他们讲道理,请他们帮我做事情我会说谢谢,当我做错了事情会向他们道歉。在长久的这种交往中,孩子们喜欢我,愿意和我说心里话,有了事情会大胆发表自己看法,做事有主见,我觉得这是沟通的基础,也是我成功教育的较大原因。
关键词:学校德育课教学;想象力培养;探讨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指引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除此之外,还应该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其逻辑思维,拓展学生想象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德育课中的想象力培养对学生的成长、就业有着很大的作用,德育教育并不是一纸空谈,甚至更重于知识的学习。
一、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
1.学生的现状。(1)缺乏学习积极性。目前,很多学生,包括一些学生家长都认为德育课对学习生活没有什么帮助,只有不到10%的学生提出对德育课有兴趣。这说明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这些学生和学生家长普遍对德育课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缺乏兴趣,没有学习积极性。从另一方面看,也是缺乏学习目标的一种表现。(2)缺乏思维能动性。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优化,新时期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也在不停地转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是全社会家长的追求,各种的补习班、培训班应运而生。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之下,学生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之外,其余的时间基本都用来“学习”。想象力更是得不到锻炼,缺乏思维的能动性是必然的。2.教学现状。(1)教学模式陈旧。尽管新课改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也做了很大的调整,但具体的执行并不到位。教学模式仅仅局限于教室内,受制于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缺乏互动模式。这种不够灵活的教学模式,不能结合实际的社会情况、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缺乏思维能力的培养。(2)教学方法落后。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学校并没有意识到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以为只要校训有说明,课堂有安排,和普通的文化课一样学习就可以了。这种形式主义就间接导致了教师备课不积极、不充分,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够推陈出新,对教学研究也没有积极性,试想一门课程如果连授课教师都没有了兴趣,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并且,基本上从入学开始,学生接收最多的就是知识的学习,至于性格培养、感知培养以及想象力的培养完全不受重视。没有适合的教学方法,自然也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选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巧妙融入德育课教学
1.融入多媒体教学,辅助学生想象。新兴的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具有直观、生动、表达形象、具体等很多优势,应用到德育教学上,可以充分地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对课堂内容多重感官的共同参与。2.情景式教学,代入想象。心理学上把情景归纳为对人的直接刺激作用,可以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把情景教学融入到德育教育的课堂上,结合教材课文,或引入、或创设、或制造一个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引感体验,激发学习热情。3.故事化教学,促进想象思维。故事化的教学方式,尤其适合德育教育的课堂,从故事中获得启发、寻找乐趣、发现真、善、美,让整个课堂人性化、趣味化,在丰富课堂的同时,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发挥想象力,自主理解、构建一个正确的内在德行。例如,对于“岳母刺字”这一故事的引用,教师首先对故事背景进行一个大略描述,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也便于充分理解人物个性之中“忠”的事实。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故事化教学中,不能像传授理论知识那样毫无感情地讲解,需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自由发挥想象力,领悟“忠”的真实意义,并结合实际生活,培养高尚的“忠”品格。4.课外教学,延伸想象力。在德育教学的学习中,局限于课堂的教学不仅缺乏实践,还缺乏空间感。教师应该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发挥创造力,践行自我道德理念。比如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做义工,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培养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在与老人的交流中体会人生;也可以聘请一些社会上影响较大的优秀德育人物代表,讲述他们的故事,并与同学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的沟通、交流,拉近与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距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优秀的品德。在德育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可以天马行空的遐想,把课堂作为学生的探索基地,配合多种教学方法,以及把德育教育融入到生活中,让学生放开心扉、扩展思路,让大脑思维活起来,在不断的想象中创造未来的奇迹。
作者:梁红珍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水白中学
参考文献:
[1]葛民建.浅议高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和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01:47-49.
[2]何斌.浅谈在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J].职业,2014,17:125-127.
[3]李露露,匡瑛.中职德育课“重知轻情”现象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5,09:53-56.
关键词:中职学生兴趣德育课学习动机培养激发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指导下,以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得到高度的重视与较快的发展。但受高校连年扩招,地方出现“普高热”的影响,多数升入高中无望的初中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导致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明显下降,表现为绝大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偏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淡薄,学生厌学的风气较浓厚。
德育课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文化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不仅为专业课教学提供德育支撑,还关系到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和终生文化学习基础知识的储备,是中等职业教育中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这就要求我们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找到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德育学习特点的教育方法。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和驱动力,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或内部动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激发、维持与导向作用。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层次低、内部动机(本人的求知欲望与需要)不足、外部动机(如家长的期望、教师的表扬或批评、升学或就业等)明显的特点。
德育学习动机是指与德育学习有关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激励和推动学生进行德育学习,以达到一定学习目的内驱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德育学习成绩主要信赖于动机与能力两个因素,而且两者比较在一定意义上动机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德育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动机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建议:
1.促进相关性,进行目的性教育
相关性是指那些我们认为能满足需求和个人愿望(包括实现个人目标)的工具,要被激励起来,学习者必须首先认识到约定的教学对个人有用,即能帮助他们达到个人目的。因此在中职的德育教学中,教师要始终把德育的意义教学贯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明确学习德育的目的,理解德育的实际意义,调动学生的求知需要。要使学生认识到德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德育的应用已经扩展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德育是学习各种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和工具,德育可以训练、发展人的思维,德育方法是探索发现问题的主要方法。
2.培养学生对德育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制约学习动机的最重要的因素。教师可以使用新奇或意想不到的教学方法或者注入个人经历或幽默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设问题情境(如将德育问题镶嵌在一个故事情境中),恰当地设置认识冲突,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障碍和悬念,通过不同角度寻求问题的多种方法,巧妙的构思、慎密而简洁的推理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讲授"这问题一提出就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之后让学生自己计算,再引入授课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美国德育家和德育教育家G.Polya指出:在德育解题教学中可采取先让学生作猜想、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的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可考虑用某些媒体形式呈现给学生一些材料,或采用小组讨论或全班辩论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作风民主、态度热忱、关心学生、期待学生进步这些良好的人格特征,对教学效果的促进是显著的。每位教师都应关心、爱护学生,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做学生的益友良师,学生“尊其师,信其道”,自然而然地对德育也会更有兴趣。
3.正确归因,帮助学生重拾信心
相对普高生,"以升学无望,升学失败者"为主体的中职生,他们的自卑感较重,自信心严重缺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德育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现到满足需要的乐趣,逐渐巩固最初的求知感,重拾信心。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利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念提出,要正确认识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可能,合理组织教学,使学习建立在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可能达到要求的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上,并据此确定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教学的进度,以促使每个学生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帮助学生确定既非高不可攀,也不是唾手可得“近期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制订适宜的目标,顺应学生思路,因势利导,一步一步鼓励学生去质疑、去解疑、去追求、去拼搏,挖掘他们蕴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经过努力后,能够成功,如此奋斗达“标”,让学生在感受德育学习成功的同时,消除德育学习的焦虑和压迫感,产生愉快的情绪,使学生从低沉沮丧的情绪中重新振作起来。
归因理论认为,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成功是其努力和有效学习策略的直接结果,让学生从自己做得最好的地方获得信心,并将较差的成绩归因于能改正的具体问题(如自身努力不够),即帮助学生正确归因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在较高水平。帮助学生形成“努力归因”(内部但可控制的归因)的做法是,在鼓励和表扬时,强调他们的成功来自于勤奋和刻苦;在批评时要强调他们的失败是因为不够用心,不够努力,这样,不但给学生成功的自信,而且得在失败时也能反省自己,预期下次做得更好时会成功,要坚决抵制学生失败时的能力归因。要利用各种实例,教育学生认识到,失败和成功都是学习和训练成果的一种标志,失败只是代表学习程度还不够,只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总之,认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产生,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动机是我们德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是明确学生的主体性的重要保证。只有重视学生德育学习动机的培养,才能提高中职德育教育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周谦.学习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2]张丽.中职学生学习动机探索[J].科技资讯,2008,(11)
一、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认识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在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称之为“关键能力”;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有人称它为“关键能力”;我国香港称之为“基础技能”、“共同能力”;美国称之为“基本能力”、“软技能”等等。“核心能力”被称为“关键能力”,意为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虽然世界各国对核心能力有不同的表述,但与一般的职业能力相比,职业核心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作用和主导作用。
1998年,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称为“八项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自我学习、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
二、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对企业来说,提升员工的核心能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许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培训员工的职业核心能力。企业也意识到录用职业核心能力较好的劳动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填补职位空缺,因此,许多企业在招聘面试时非常注重考察求职者的职业核心能力。
对于劳动者个人来说,具备较好的职业核心能力,可帮助他适应就业需要,帮助他在工作中解决难题,帮助他适应更高层次职业的要求。对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表明:70%学生在工作后的两年左右更换工作,那些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善于沟通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适应新岗位快。职业核心能力成了学生走向社会后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和发展能力。
三、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策略
经过几年德育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和实践后,笔者在德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得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深化在德育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理念
德育教师应该怎样顺应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完成德育课教学的历史使命?笔者不断思考着,最后决定坚持做好一件事:在德育教学中用心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本校德育课主要包含《经济与政治》、《道德与法律》、《就业与创业指导》、《哲学》等课程的内容,笔者认为这些德育知识模块都可以很好地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笔者大胆设想:把德育课堂当企业,变学习任务为工作项目。坚定在德育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教学理念,使德育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二)行为导向教学法使德育课培养职业核心能力行之有效
笔者在德育课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中主要借鉴行动导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有很多方法,其中最适合用于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及头脑风暴法等等。笔者把德育课堂当企业,变学习任务为工作项目,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现在这种德育教学模式实践了几年。实践证明,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通过选择合适的项目任务,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学生在活动中学,在团队组织中学,在环境情境中学,在角色扮演中学,在分析案例中学,在完成任务中学,使学生参与过程体验。
(三)在德育课教学中大胆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践
根据德育课的特点,笔者认为很适合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信息处理及解决问题等四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下面介绍本人如何进行培养操作:
1、与人交流能力的培养。笔者通过讲演、朗诵、心得分享、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充分锻炼交流能力。在讲授《职业道德》的时候,笔者安排学生查找大国工匠的案例,在课堂上分享大国工匠事迹,并说说工匠精神带给我们感动和启发。接着引导学生结合校园生活,感悟身边的“工匠精神”,让大家当场“寻找校园最美丽的人”,通过交流学习,学生认识到“匠心筑梦、行行出状元”,明白即使在平凡岗位,也可以做到极致。在讲授《家庭美德》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让同学们结合当时比较火热电视剧《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说说自己喜欢的爱情画面,谈谈自己的爱情观,然后在卡纸上写出自己的爱情宣言,并大声宣读,最后把大家的爱情宣言贴在班级成长墙上。通过充分地交流,一堂课下来,树立怎样恋爱观,学生心中有数了。
2、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笔者第一次课会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性别、学习能力等因素组建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拟定组名、自选组长。 以后每堂课都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及时在得分区记录各小组得分情况进行激励。给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分配具体的任务,要求各小组成员经常变换角色,大家都得到较多机会的锻炼。在讲解《宪法》知识时,要求各小组预习并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撰写一份提案,在课堂上展示提案,最后由全班投票决定提案可否通过。在讲授《抵制不良侵袭》时,开展“网络对技校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赛,提前两周各小组抽签决定正反方,收集资料,选出主持人、辩手和 4位评委,双方积极备战,课堂上进行精彩辩论。在讲授《社会公德》时,要求各小组课前收集照片,课堂列举十种不文明的行为并制作排行榜,然后由各小组代表上讲台点评。以上这些活动都需要小组成员积极合作,课堂由老师、德育课代表和学生评委共同商议,根据各小组全体成员的综合表现,科学地给出各小组的得分。
3、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高速运转,信息快速轰炸,朋友圈迅速扩大,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利于高效工作与生活。笔者坚持每一次德育课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进行培养。首先,充分利用好课前五分钟的“每周要闻回顾”节目。要求学生坚持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一线、法治在线等节目,关注人民日报等公众号,关心时事、关注热点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选出最有借鉴意义的新闻或案例,通过小组成员讨论分析、概括提取主要信息,并归纳总结出一两点心得体会。每周德育课讲新课前用五分钟邀请各小组代表跟大家分享“每周要闻”。其次,有效采用项目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每个课题都提前安排学生进行信息处理的项目任务。在讲授《走好人生道路》一课的“在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实现人生价值”课题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前收集并观看 “我的中国我的梦”、“辉煌中国”、“时代的先锋”等特别节目,筛选出最受感动的案例,课堂上和大家分享。有的组选取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事迹,有的组选取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师孙权科的故事,有的小组选取浇筑中巴友谊的港口的总工程师孙子宇的故事,将人物事迹与教学内容很好地融合,没想到同学们的信息处理的潜能那么大,真是令我惊讶、令我感动。
4、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准确把握发生问题的关键,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或方案,并付诸实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能力。在“共享经济大潮下的共享单车的利与弊?”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共享?纬档挠攀坪妥饔茫康诙?个问题是共享单车的缺点和劣势?第三个问题是各个品牌共享单车的现状?第四个问题是共享单车的前景如何?要求每小组制作一份调查报告,这四个问题较好的把道德修养、经济理论知识与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创新创业等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学们自己探索问题,比老师讲解更有吸引力。这样,既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创新以能力为本位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采用以能力为本位的评价形式。这种考核评价不是一次性的知识考试,而是从评价项目、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等方面构建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全程化,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作业、课堂表现、相关比赛等纳入评价体系,这样更科学。选用开放式考评的形式,可以多样化,让学生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华,真正做到了突出能力,注重过程。上学期《道德修养》课程期末考查笔者就大胆选用开放考评形式,学生可以单独或组合,通过说、唱、跳、演、书写等任何展示形式,尽情发挥。最后学生们有的独唱,有的合唱,有的乐器伴唱,有的歌舞组合,有的诗朗诵,有的表演小品,有的书法展示,有的手抄报,还有的PPT演示等等,真是百花争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