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要讨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首要的是知道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而言之,就是具有本民族特色,承载本民族传统文化和思想内涵的体育项目。那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是怎样的现状呢?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况还是很不错的,很多地区很多高校都在这方面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两种情况,一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高校开设和自己民族相关的体育项目。如内蒙古地区的高校开设蒙古摔跤等课程,而延边地区高校开设朝鲜族特有的长鼓舞等项目,新疆地区高校开设维吾尔族民族舞蹈等课程。二是在汉族聚居区的高校会开设汉民族传承依已久、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如在两广地区的高校会开设舞狮(南狮)项目,在中原地区会开设具有本地特色的武术项目。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种多样,我国高校在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还有非常大的空间。还有像满族的珍珠球等项目没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过。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在开展传统体育项目上还要更加深入、更加广泛。
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
汉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主要包括,武术、舞狮、杂技等项目。武术又按照地区大范围分为南拳和拳。按照流派又分为太极拳、八卦掌、梅花拳、洪拳、铁线拳和咏春等许多门派。当然门派和地区的分类是有着内在的联系的。舞狮上按照地区划分为北狮和南狮。南狮以其更灵活,更有难度,历史更久从而更受人们喜爱。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按照内容又可以分为舞蹈类、技巧类和对抗类。舞蹈类顾名思义,就是各民族的舞蹈,如前文所述,有维吾尔族民族舞,有蒙古族民族舞、有藏族的民族舞,有朝鲜族的象帽舞和鼓舞等等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技巧类项目,如杂技项目,舞狮项目、回族重刀以及各类武术项目等等。对抗类项目就是分为两方相对抗,如满族的珍珠球运动,蒙古族的摔跤运动和马球等项目。技巧类项目以杂技为主、如舞狮、武术等都属于技巧类。
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征
(一)竞争性
竞争性是诸多体育项目中最为突出的特征,也是最能抓捕人心的特征。国际上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以及现在正火热比赛的世界杯,都十分突出的表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也具有这令人着迷的竞技性,尤其是对抗类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具有极强的竞技性的。如蒙古族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和蒙古族搏克有着非常强的竞技性,比起摔跤散打等比赛项目精彩程度也毫不逊色。满族的珍珠球也是一项竞技性极强的运动,两队选手场上比拼的激烈比起羽毛球、乒乓球也是自有光彩。
(二)娱乐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有着极为强烈的娱乐性,比如各民族的舞蹈,有很多都是起源于各族先民在劳作后的娱悦神明和愉悦自身,所以现今仍保留着强烈的娱乐性。少数民族的舞蹈类项目都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别且有着相当之大的运动量,是娱乐与健身合二为一的好项目。而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带有竞技性又觉有娱乐性。
(三)观赏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观赏性其实是娱乐性的延伸和升华,观赏性是在娱悦自身的基础上又愉悦他人,给他人带来视觉享受就具有了观赏性。不论是对抗类体育项目的激烈与精彩,还是舞蹈类项目的动人与优美,都是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的。最具有观赏性的应当属于技巧类项目了。如武术,我国现有的高校武术教学多以观赏性为主,比赛也是以打分制,这给了本来就讲求形神兼备的传统武术给好的空间展示它的观赏性。
(四)传承性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难以替代文化传承性。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各族先民们在劳动以及宗教活动中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又经过历史的淘洗才流传至今。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和文化延续,这些传统体育项目镌刻着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对本民族的文化具有这巨大的传承性。
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它能够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使得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更具多样性也更具民族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有趣味性也更具娱乐性还有观赏性再加之以竞技性是具有全面优势的体育项目,在学生间推广更易被接受,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又能传承文化,一举两得。第二点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极强的民族独特性,高校体育教学中增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使得高校的体育教学更有民族性和独特性。各地区高校可以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学校所在地区的传统体育项目,可以推进该项目的延续发展,更能对该项目进行更好的研究。从而在侧面推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教学,又是一举两得的。最后一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民族文化的基因链条,在高校大力展开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树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并且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总而言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曾于久,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校体育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注重在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个人或者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团队意识的含义
团队精神最开始出现在工业社会,在这个社会阶段,劳动者通过集体劳动完成社会成产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彼此之间的合作。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社会,团队意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团体认同。团队意识注重的是个体如何在集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通过个人带动团队的发展,继而实现个人在团体中的价值所在,充分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其实质上是由单个的个体组成的团体在相互之间通过有效沟通,达成合作,从而实现整个团队的共同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团队意识的重要性
(一)完善高效德育工作。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殊性,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与周围老师、同学进行沟通,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中存在的竞争,学会如何通过与人合作在集体总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学会赞赏身边其他人,等等这些都涉及到学生为人处世的问题,最终是为了帮助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这实质上也是与高校德育教育的目标相契合,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内容。
(二)相应当前体育教育中呼唤的团队精神。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对体育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加强引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在沟通中学会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取新知识,这是当前体育教育所倡导的。而表现在实际教学中则是学生需要在团队中培养自身的团队意识,加强与团队中人员的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
(三)迎合社会对人才团队意识的需求。社会发展层度越高,作为独立个体的社会人相互之间的联系越加紧密,很多事情单独靠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与其他人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与智慧。这就对现代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个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除了要具备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一定的团队意识,能将自己融入团队中。
三、当前体育教学中团队意识现状
在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的今天,高校学生越来越重视个人能力的提升,忙于进行各种证书的考试,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表现在体育教学中,则是团队意识存在严重欠缺。
(一)团队凝聚力不强。团队意识表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是否具有团队凝聚力,个体对团队是否具有归属感,是否有集体荣誉感,一般来说,具有凝聚力的团队中,团队成员之间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内部的沟通交流,达到合作。
(二)团队内部缺乏信任友爱。合作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这也是团队意识的基础,一个充满不信任和冷漠的团体很难真正做好畅通有无的交流与合作。而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严重缺乏交流,关系淡漠,相互之间严重缺失信任,这样的情况下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体育教师团队意识不够。什么样的教师会上出什么样的课,要想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的进行引导,充分利用教学活动穿插,设计教学环节有目的性的开展教学,这必然要求教师自己对团体意识有一定的认识,然而现实中,很多体育教师自身就存在团队意识缺乏,很难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一)采用团队教学,有目的性的塑造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采用团队分组教学的方式进行,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男女比例等因素进行团队组建,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考核等都从以团队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在团队学习中输着团队意识。
(二)积极开展团队竞赛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学生团队意识。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一定的比赛竞争机制,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团队的力量,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实现与学生、老师的交流合作,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
【关键词】器乐演奏教学;肢体语言;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6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049-02
器乐演奏作为表现器乐魅力的关键环节,要求学生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器乐弹奏能力外,还必须要具有和谐的肢体语言来将器乐演奏内容饱满、完整地表达出来,所以在器乐演奏教学中,肢体语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演奏过程中,肢体语言却成了很多学生的难题。想要让学生真正地学会器乐演奏,做好对他们的肢体语言教育势在必行。
一、肢体语言对器乐演奏的重要性
(一)实现作品艺术情感的有效传达
在器乐演奏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存在着演奏技巧娴熟但肢体语言生硬的情况,演奏时要么眉头紧锁、要么身体僵直,毫无疑问这种演奏是失败的,因为身为演奏者,他们没有将作品当中的故事讲述给观众,也没有将作品当中的情感传递给观众,使作品的美感完全丧失,以至于搞砸了作品。在器乐演奏过程中,协调、得当的肢体语言是实现对作品艺术情感有效传达的重要途径。无论演奏者的演奏水平多么精湛,如果他没有良好、协调的肢体语言来与音乐表达相配合,那么演奏就是失败的。观众在欣赏演奏时,看与听是同时进行的,听的是器乐演奏的内容,看的则是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整体表现,这种表现就是肢体语言。每一首演奏作品都是一件艺术品,让观众感受到身心的愉悦才是成功的演奏,所以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肢体语言的得当表现,以实现对作品艺术情感的有效传达。
(二)塑造鲜明独特的个人演奏风格
每一个音乐艺术家都有着自己的演奏风格,这种演奏风格是他们的标志,也是他们的特点。这种独特的演奏风格既归功于他们的演奏水平,也关乎于他们的肢体语言表现。在很多器乐演奏中,无论是独奏还是合奏,得当的肢体语言表现力都会为演奏添彩,使整个演奏变得饱满,进而使演奏成为传世经典。在我国有很多器乐演奏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例如王中山先生的古筝就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音乐表现细腻、传神,音色柔美而亮丽,善于用情绪化的音乐语言表达理性化的思维,使其在古筝演奏方面独具特色,并成为了我国最为著名的古筝演奏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具有自己演奏风格的演奏家,他们都在演奏时有着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表达,所以说良好的肢体语言是塑造鲜明独特个人演奏风格的关键。
(三)调动审美情绪渲染艺术氛围
每一次成功的演奏都会带给观众心灵的震颤和愉悦的感受,这种体验不仅是因为观众听到了优美的乐曲,更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个真正饱满、充实的艺术作品,这种感受正是演奏者精湛演奏技艺与合理肢体语言的融合表现所带来的。在进行器乐演奏过程中,能否调动起观众的审美情趣,使他们能够跟着演奏作品一起悲伤、一起喜悦、一起感受、一起领悟是衡量演奏者演奏水平的重要标准。为此,演奏者必须要将自己的情感与乐曲融为一体,让自己的演奏成为一场倾诉,由内而外地将自己的情感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使其完美地与演奏作品结合起来,形成一副真正的“艺术品”,从而实现对观众审美情绪的调动,实现对艺术氛围的渲染。
二、器乐演奏教学中肢体语言表现能力的培养
对于当代器乐演奏学生来说,肢体语言表现能力较差是通病,想要实现对他们肢体语言表现能力的有效培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教学:
(一)静态肢体语言
静态肢体语言是演奏者在未进行演奏时的肢体表现,由于此时并未进行演奏,所以演奏者并不需要进行动态肢体语言表达,只要做到端正即可。为了保持住平衡,站姿演奏者多会保持左脚在后、右脚在前的站立姿势,坐姿演奏者则会将两腿自然并拢,与地面成直角状态,以达到良好的重心平衡支撑。在这一环节当中,对演奏者的锻炼更倾向于心志,心志静而姿势稳,心志不静则姿势不稳,当他们在进行静态肢体语言表达时,心能够自然而然地平静下来,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这样演奏开始时他们才能够更好的将情感投入到作品当中,为动态肢体语言的合理表现打好基础。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对学生姿势的示范教学,还要做好对他们的心志教学,例如可以通过亲近大自然的方式来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在大自然当中去倾听、去感受那份属于自然和内心的静谧,达到对他们心理教育的目的。
(二)演奏肢体语言
演奏肢体语言是演奏者在演奏时通过肢体所表现和传达出的信息,其重要性前文已有详尽分析,不作赘述。在很多学生的演奏过程中,肢体语言都是影响他们整体演奏水平的主要原因,经过分析得出此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不够透彻,以至于演奏时自信心不足而导致的。为此,在进行新作品学习时,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充分地认识和了解作品内容和含义,让学生掌握作品的精髓所在。其次可以通过演奏示范来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教师的肢体语言表达,然后与学生一同进行分析,并为他们讲解教师肢体语言表达时的心理状态及艺术感悟,让学生对作品产生一定的肢体语言表达想法。最后,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演奏,让他们能够将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想法付诸实践,利用视频摄录功能让学生能够观察到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状态,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建议,让他们的肢体语言逐渐的完善、合理,成为他们演奏时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
(三)情感肢体语言
所谓情感肢体语言就是演奏者利用肢体对作品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从演奏行为角度分析情感肢体语言属于动态肢体语言当中的一部分,但从作品理解与艺术表达方面其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对于演奏者来说每一次演奏都是一次情感表达,在演奏中其化身的乐曲当中的“主人公”,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将情感化为优美的旋律,将情感化为合理的肢体语言,展现给每一位观众。所以演奏者必须要具有自己的情感肢体语言能力。在这一环节当中,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对乐曲的由来、内容、作曲思想等多个角度的分析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分析乐曲,从而将其消化并在演奏中将其用自己的情感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构筑成一次完成的演奏。
三、结语
综上所述,肢体语言作为一个成熟演奏者进行器乐演奏时所必备的素质,其对于作品的完整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在器乐演奏教学中,做好对学生的肢体语言教学,让他们充分的认识肢体语言在器乐演奏中的重要性,并能够用心的去感受、去体验,实现肢体语言与音乐表达的有效融合,达到器乐演奏与肢体语言的完美配合,从而让学生的器乐演奏水平能够得到提升,为他们将来器乐演奏之路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靳诗雨.古筝演奏中肢体语言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1,(17):17.
[2]朱静.钢琴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训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2):126-127.
[3]孙骈.浅谈声乐演唱中的肢体语言艺术[J].北方音乐,2012,(11):10-11.
[4]李卿菁.论钢琴演奏中肢体语言的艺术性[J].黄河之声,2013,(12):22-23.
关键词:奥林匹克;高校教育;必要性;对策
长期以来,奥林匹克精神通过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以和平、友谊、进步为行为宗旨,在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的指引下,立足公正、坦率和友好的态度开展比赛,增进全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为中国更加全面融入国际组织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今后我们必须积极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尤其是在青少年成长教育中应把奥林匹克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高等学校中进行奥林匹克教育, 既有利于奥林匹克持续健康发展,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奥林匹克教育进入高校体育,直接影响到学校体育思想,而高校体育在新形势下正朝着多元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也需要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更深厚的文化氛围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人。因此,在高校体育中积极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奥林匹克教育的概念
奥林匹克教育的概念就是按照体育运动作为载体,因此产生的社会效应来传播世界上的优秀文化,从而对青少年的身体、心智和道德进行教育。按照奥林匹克的概念,一方面是奥林匹克教育可以通过宣传,让国人能够对奥运有个充分的了解,并通过自己的行动积极参与到奥林匹克中来,使得体育运动的生活化和社会化。另一方面是通过对社会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的进行,促使各阶层在体育、经济、宣传、文化等方面投入的加大,实现体育运动的发展进程,具体来说,奥林匹克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体育意识、国际理解、公民道德、和志愿服务等各项内容。
而奥林匹克主义就是通过开展体育活动以便增强国民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国人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的哲学。奥林匹克主义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有机的结合到一起,谋求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作用并尊重基本的公民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而构建的这种思想体系中,因为奥林匹克运动通过奥运会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而得到全世界内的广泛传播,这所能带来的社会教育效果是别的教育所不能比拟的。而高校中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精力旺盛时期,做啥事都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进去,作为奥林匹克这项全世界范围的体育活动,大学生可以时刻以足够的热情和全身心投入进行到活动中去。只有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活动中体会到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目标,让学生体验一些体育的抽象理念。在当前国家正在提倡奥林匹克精神的背景下,在高校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从而促进大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奥林匹克教育在高校体育中开展的必要性
(一) 促进大学生全面价值观的形成
通过以竞技为形式的奥运会召开,这就向世人充分展现出更高、更强、更快的水平,实现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归根结底就是要充分展示奥林匹克精神在人们的精神价值和追求的要求,向世人展现出其所蕴含的深厚哲学理念和文化底蕴,并让世人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使得人们能够逐步走向圆满的人生得以实现。而当前大学生实践比较充裕,因此参与奥林匹克活动有着足够的时间,而具备的参与意识强、丰富的情感世界、高层的悟性、对体育运动的充分热爱,都可以改变当前大学生中的拜金主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促进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近些年由于高校在校生由于锻炼时间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身体的技能指标和身体素质指标都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学习的压力和贪恋舒适的室内,这都使得只有越来越少的学生进入体育场。只有充分调动大学生们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进行体育锻炼健身的重要作用。而奥林匹克运动以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可以对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充分的热情,让大学生在高校开始就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具体的来说,就是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按照奥林匹克活动的要求,积极建立和完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积极传授一个完整的运动技术技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只有充分调动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在大学生中形成终身运动的环境,从而使得大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和身体技能指标的上升。
(三) 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当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亟待提高,但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研判,心理健康是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突出的重要作用,则必须受到各方面的充分重视。当前大学由于校内的学习压力和走入社会的就业压力,当处于不利地位的时候部分学生如果心理素质不强的话则会潜意识的产生出悲观和焦虑的情绪,当堆积到一定就会引起质变导致孤独、抑郁甚至自杀等恶性心理疾病发生。而在高校中的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通过讲座和资讯的形式,并不能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奥林匹克运动则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通过独特的活动,不但对学生的自身体质得到增强,还可以潜意识的激发出学生的精神力量,从而提高学生对负面情绪的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使得大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并且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由于其中有着大量的集体项目,大学生在这些集体项目的参与过程中,能够积极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而当前大学生对人际交往能力的极度欠缺,这是大学生产生负面因素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奥林匹克教育的要求,结合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可以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预防和缓解,最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目标的实现。
(四) 培养大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由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开展必须在一个集体中,个人的单打独斗即使力量再强,也不能够得到成功,奥林匹克精神是完全摈弃个人主义,提倡团结精神。奥林匹克运动取得如今这么高的成就,正是积极性的提倡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奥林匹克竞技场的激烈的竞争的背后,更显现出人类的理性光辉和追求共同价值,现代社会要生存,则必须在提倡竞争的同时,还要促成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从而把人们的人心凝聚起来,集合全体人们的努力和奋斗实现目标。在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那些集体性的活动中,需要通过与别人的通力合作,使得大学生的集体目标实现,从而也使得大学生的个人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为此,在高校中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则可以使得大学生合作意识得以培养,并且可以让学生确定起集体主义价值观念。
三、奥林匹克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 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的关键和主导,并承担着传递着文化知识的重要任务。进行体育教师的奥林匹克文化修养的提高上,这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环节。在高校的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向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和技能传授,在这一过程中还可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现出奥林匹克精神,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奥林匹克精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德育教育。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对奥林匹克文化修养,要对奥运知识了然于胸,深刻的理解奥林匹克精神,从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运用奥林匹克,从而在高校中实现奥林匹克教育的目标实现。
(二)提倡奥林匹克精神,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而先进开展奥林匹克专题课程的高校中,只有体育院校开展的比较好,而普通高校由于这方面的师资力量的缺乏,则很少开设这些课程。为此必须加强体育教师对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并加强对奥林匹克相关课题的研究,并且要加强校际合作的横向交流,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专题课程,并且作为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程进行开展。通过在高校的体育理论教材体系增加奥林匹克的相关课程的教育内容,使得大学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新课程下,做好高校体育教学,是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与高校所从事的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到一起,从而促进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使得高校学生能够培养出全面性的高素质的人才。
(三) 依托现代传媒技术,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由于当前大众媒介的迅猛发展,并在对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上成为一项重要的因素。人们通过大众媒介接收到各项体育活动,从而使得人们的体育兴趣得以更大的启发,并且大众媒介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使得人们的体育价值观指导之后的体育行为。而正在风靡世界的奥林匹克精神通过奥林匹克活动的开展,这正是当前我国现代新闻媒介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各项现代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中的广泛宣传,让国人以更多的目光关注着奥林匹克这项运动,并且让国人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由于大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热情比较高,为此在现代大学生活中,大学生把体育作为一种时尚让大学生推崇,甚至使得体育活动作为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正是通过当前大众媒介的功能的发挥和重大的影响力,在高校中进行奥林匹克教育,使得大众媒介的功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在高校中正是因为丰富而多彩的形式,正在越来越得到高校学生的承认。
(四) 营造奥林匹克气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相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时光留在他们心中是在永远不可磨灭的一段时间,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共同精神具备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这也可以为在高校中开展和实施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积极条件,而且持久性的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影响。在形式上可以使用校园所具备的校园网络,比如在校园中进行奥林匹克文化节的开展,定期开设奥林匹克学生夏利营,从而让学生可以多角度、多层次、丰富领域能够接受奥林匹克的知识,通过在高校中奥林匹克气氛的充分营造,使得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得以更大程度的发展。
四、结论
只有在高校中把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这是在高校中积极贯彻奥林匹克的主要途径。高校是当前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一个重点,使体育运动作为奥林匹克的载体,通过此所产生的强大的社会效应来对大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精神都得到更大程度的教育提高,使得大学生培养出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让真、善、美的奥林匹克精神长期飘扬在高校的上空,促进高校体育水平的更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奥林匹克[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1
[2]杨国庆.大学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8
对于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应用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体育教育作为提高高校人才全面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推行全面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因此,随着国家全面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建设一支面向新世纪“结构优化”、“高效精干”、“政治过硬”、“素质优良”业务水平较高的体育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高校体育教师要对自己工作重要性有个全面的认识。要先让教师意识到自己教授的体育这门课程对学校或是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才能够增加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高校在提高体育教师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的同时,可以采用宣讲的方式达到目的,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来获取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以便反馈到教师,进行自我督促和学习。不要担心这样的做法可不可取,有没有效果,如果不去尝试是不会成功,如果学校肯努力,教师就一定会感受到这种关怀和动力。
第二,高校体育教师要教好学生,要教好学生的体育课程,要是只有对体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科学训练方法和教育手段。体育是一门特殊的课程,需要身体和思想意识共同作用才能够完成,教师在上课时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课前要认真思考,开拓自己的思路,达到教学的要求。体育锻炼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是让学生感受到身心愉悦的事情,只要老师方法合理得当,学生一定会积极认真的投入到体育学习中。
第三,体育教师观念和自身行为的改善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工作方法的创新是工作完成好的最大体现。体育教师完成好高校体育教育是需要从很多方面进行努力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不仅仅是体育课,几乎所有课程的老师,都不会再像中小学老师一样对学生那样细心的教导和关注,老师和学校给了学生们更多的自我发展的空间,但这也导致学生们松懈的主要原因。在课堂中体育教育能基本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但是学生是否真的学会并掌握老师所教授的内容,这就就是值得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