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教学研究

历史教学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历史教学研究

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第1篇

>>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模式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与生活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人物教学研究 创设情境的中学历史案例教学研究 浅议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研究 网络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必要性研究 借助网络与多媒体做好中学历史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下中学历史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方案) 中学历史教学与学生道德情感教学 中学历史教学创新理论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提问策略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中新课导入法研究 多媒体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该网站设有教材教辅、学术动态、教学园地、学生之友、史海拾贝、教学资料、考试中心、培训信息、实验之声等内容。

7.骆志煌工作室()内分为上古史、中古与文艺复兴史、十七世纪史、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二战、一战史等。内有影音数据,为口述历史与影像史学参考网站。

五、大型在线工具书

中学历史教学中,需要运用原始文献资料以便教学研究之用。因而用到一些大型在线工具书,如四库全书、国学宝典、中华古籍在线全文检索、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台湾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古今图书集成等。目前文渊阁四库全书可进行在线查询的有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所收四库全书(http://.cn:8000/scripts/skinet.dll?OnLoginPage),该网络版可大幅节省搜寻及整理资料的精力和时间,透过《四库电子版》进行全文检索,只需输入字符串或单字,便可数秒间完成,为学术研究带来极大的方便。国学宝典数据库(http:///),该数据库是全球最大中国传统文化检索引擎、内容很全面,支持复合检索功能。中华古籍在线全文检索(http:///)提供数万部13亿字的全文检索,免费、自由开放!南开大学开发的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http://202.114.65.57/net25/)可进行在线网络字词语的检索及阅读。台湾中央研究院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http://hanji.sinica.edu.tw/)包含汉籍全文数据库(含二十五史、十三经、诸子、古籍十八种、古籍三十四种、大正新修大藏经)、古汉语语料库、正统道藏、词话集成、新清史-本纪、乐府诗集、闽南语俗曲唱本《歌仔册》及政书、类书与史料汇编等,其收录文献丰富,可资研究。此外,台湾故宫东吴数位古今图书集成(http://192.83.187.228/gjtsnet/index.htm)、古今图书集成索引&全书图像(http:///)也可使用检索。另外,台湾学者开发了Accelon3开放古籍平台(含辞典、藏经、文集、丛书等19部全文检索数据库),除此之外,“十通”、“中国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电子版”、“中国基本古籍数据库”等在中学历史教学研究中也可加以利用。查找地方志全文,可利用中国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资源(http:///web/guest/shuzifangzhi),查找字词解释,可利用汉典(http:///),汉语大词典(http://218.78.212.175/hd/)。有关中西历年表的转换,可利用台湾中央研究院―两千年中西历转换工具(http://sinocal.sinica.edu.tw/)。

――――――――

参考文献

[1] 何小燕.网络信息资源环境下的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2003(12).

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第2篇

一、学案式教学中,引导学生有效阅读课本

在“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载体是“三单”导学案(教师导案,学生学案,课时作业),在课改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依赖学案,忽视了课本。其实,课本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可利用因素,对掌握基础知识和提高能力大有益处。然而,许多学生却不重视或不知道应怎样重视课本。特别是在课后复习的时候,一些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记忆社会上的一些复习资料上。针对这种情况,我除对学生反复说明外,在课前把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设置成简答题作为课前预习,还在制作学案中把课本重点知识分散在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当堂检测和课时作业等环节中。另外把课本重要知识点做成学习记忆卡片,方便学生课外背诵。通过这些不同的方式,督促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将课本中的习题、思考题、资料卡片等布置成作业让学生做,或者对它们稍加改动让学生完成,以此让学生重视课本。

二、问题生成与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学案式教学中,学生在完成自主预习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我就让学生小组组长在课前把这些问题进行汇总,课前写在黑板上。上课时关于这些问题由小组讨论、学生上台发言、共同研究。教师只在一旁引导、点拨。对于学生不能解决或不易解决的问题,我根据具体情况给学生予以答复或提示,必要时进行个别辅导。实践证明,学生自己搞清楚的问题,其印象是很深刻的,记忆也牢固,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

三、知识总结,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33

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曾经说过:“脱离了教学研究这一步骤,教师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没有教学研究,就没有教学进步,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开展与教学有关的研究,既是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途径,更是我们实现职业成长的责任。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开展教学研究,则对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具体的研究内容,应该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模式等几个方面展开。

一、建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建立科学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首要要求,教学理念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方向和工作信念,对教师的教学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高中历史这门课程,科学的教学理念主要指的是有助于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有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同步发展的教学理念。比如说,民主开放的教学理念。在历史学习上,学生针对很多历史问题或者历史人物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但是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或多或少剥夺了学生的这一权力。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能被动的记录和背诵教师提出的观点,这无疑不利于学生的史学观建立,所以,新课程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坚持民主开放的教学理念,尽可能创建一个民主开放的历史课堂。

再比如说,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是有益于历史教师改善教学的。以人为本指的是,从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法、再到布置历史作业的各个环节中,教师都应该始终坚持学生利益最佳原则,始终为学生的发展而着想。单就布置历史作业这一环节,教师就不能给学生造成过多的课业负担,尽管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了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我们更应当根据学生的承受水平和休息规律,布置合理数量的读背任务,以保证学生身心的和谐状态。

二、应用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对整个历史课堂的影响都是深刻的。一般而言,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利弊。因此,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应用最合理的教学模式才是理智的决定。比如说,在讲解清朝历史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己去找到课本中的重难点,并且尝试理解和消化这部分知识。学生生活中也看了一些以清朝历史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对清朝历史有一定的看法,有很多的话要讲,我们就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模式,既可以满足学生发表看法的心理需要,也可以侧面启发学生们通过研读课本自主了解真实的清朝历史,与影视作品做出一定的科学比较。

再比如说,讲解到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时,教师可以采取主讲的教学模式。因为这部分知识,学生稍显陌生,教师主讲的话,可以跟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诉求,可以集中高效地讲解更多的周边知识。可见,主讲模式并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其适合应用的教学情境的。

除了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之外,评价教学模式合理与否的另一个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风再棒的班级,也会有学习状态相对低迷的阶段,这时,教师采取更加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的教学模式,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

从古至今,教学方法一直都是教育家们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要想改善教学现状、实现新的突破,就必须密切关注自己的教学方法。其中,不断推陈出新、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在这方面,中国著名教育古籍《学记》给了我很多的启示。比如说,藏息相辅的教学方法。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可能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传递知识上,认为传递的历史知识越多越好,因此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不敢轻易荒废。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本质就是“满堂灌”,其效果并不好,学生的神经在课堂上始终紧绷着,既要不停记笔记,还要努力理解,学习的压力很大,知识消化的效果反而不好。所以,采取藏息相辅的教学方法是很必要的。

尽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休息了,但是,浪费的时间其实早已补回来了,因为学生短暂休息之后的学习效率非常高。更重要的是,学生此时的身心不那么疲惫、学习的整体状态平稳。再比如说,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学生也可以给教师很多的启示和帮助,在上课的时候,我们或者“明知故问”地启发学生去解释难题,或者虚心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都是非常好的。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一块进步,无疑有益于新式历史课堂的构建。

四、构建理性的评价模式

应试教育下的评价模式,存在不少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过度重视学生的书面成绩,并以此为核心对学生展开评价。学生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学业评价,并不只跟学生的书面成绩有关,学生日常历史课上的表现,一段时期取得的进步,学生在评价历史问题时的观点和态度等都是我们评价学生的依据。传统历史教学在这个方面做得很不好,导致学生们学习目的非常单一和极端,各项综合能力的发展很不平衡。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构建理性的评价模式,理性的评价模式应该有两个基本的标准。

首先,这个评价模式是益于学生全面发展,是相对科学客观的评价模式。比如说,我们既要对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做出要求,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创建性地理解史学问题。既帮助学生建立长期的学习目标,也对学生的短期学习进步情况做出评价与肯定。其次,我们的评价模式是公正平等的,不同的学生在历史成绩上有一定的差异是很正常的,但是,每一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的优势都值得肯定。所以,我们不仅要横向比较学生的优势弱势,也应该公正平等地纵向比较学生一段时期的进步状况。

五、开展全面的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模式;初中历史教学;应用

当前的历史教学中,受到教学条件有限、教学模式单一等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未满足,从而导致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教师在开展参与式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主张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实践的方式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并锻炼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一、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引领学生主动地进入到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进而通过新旧知识的碰撞,让学生巩固旧知,掌握新知。具体来说,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过对事件内涵的形象比喻创设问题情境。有些历史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单纯的讲解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通过形象的比喻,则可以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与探索问题;(2)结合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对于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其与生活相联系,以学生熟知的事件为背景,创设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愿;(3)运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创设问题,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时,以图片、视频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并创设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分组合作

学习氛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应该十分重视学习氛围的营造,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比较有效的方式。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热点之后,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中的成员要强弱搭配,从而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小组组建完成之后,为了保证组内的成员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需要进行明确的组内分工,并且定期轮换,从而有效地保证人人参与。随后,教师将相关的历史问题公布,并由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方式可以多元化,比如在进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教学时,教学难点为对澶渊之盟的评价,这部分教学内容比较枯燥,教师可以教学中展示出《栾城集》和《边户》这两首诗,并让学生结合这两首对澶渊之盟进行评价,由此一来,可以提升学生评价的客观性,也可加深学生对澶渊之盟的理解。探讨完成之后,每个小组派一名成员汇报讨论结果,最后,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相应的点评,并进行教学。

三、角色扮演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朝代的特点,并站在当时时代的角度上分析历史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比如,在进行“的爆发”教学时,是需要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教学之前,教师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国共谈判的相关资料。课上,依据史实分配相关的角色,并让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带动自身的情感,进而科学地对历史史实进行评价,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又如,教师在进行“战略大决战”这节课的讲解时,让学生模拟相关历史人物,进行情境对话,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脉搏,以使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促进学生对相关历史内容的理解和领悟。

四、科学地展开教学评价

在参与式教学模式中,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及时、积极的评价,要激发学生继续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教师的评价应该以多种方式进行,比如口头评价、肢体评价、书面评价等方式。在教师多元化的评价下,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并激发出再次参与的信心,从而提升学生继续参与的积极性。相反,参与式教学之后,教师如果未及时给予评价,学生再次参与的积极性就会受挫。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采用合理的评价语言,以积极性、肯定性、鼓励性的语言为主。在肯定的同时,适当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学生自信心,促使学生再次参与。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之间互评,让学生充分认知同学的长处,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主动地去弥补,提高历史掌握程度。

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通过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显著地提升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在参与式的教学中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向,不断地总结相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得更高。

参考文献:

[1]陈伟标.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社会课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分析[J].才智,2011(04):87.

历史教学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学生个性 教学实践

一、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研究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首先,培养学生个性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没有个性就没有鲜活的人的发展,教育面向每一个具有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的学生个体,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各种人才。其次,培养学生个性有利于深化历史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中要在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另外,培养学生个性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高中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学科特点和内容的丰富性能够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而且丰富多彩的历史知识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不仅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培养与发展,还能够有效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教学实践研究

1.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备课是教学过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首先需要表现在老师的备课上。中学生的个性具有隐性和显性相结合的特点,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尊重学生,承认差异,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

(1)研究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

研究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历史学科自身的特点是做好备课工作的第一步,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情感,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中国与世界的、历史与现实的、全局与局部的内在联系。在备课时,老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活动能力和心理发展规律,关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历史学科特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性,从知识的整体性入手以实现学生的成长目标。

(2)设计开放性教学问题

历史课堂问题分为史实性和开放性两类,其中开放性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此老师应该多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提问一些开放性的历史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要更注重时间因素,多利用假设法去设计问题,或结合历史事件开展历史评述等,还要根据问题的类型进行设计,开放式的问题有结论开放型、方法开放型、条件开放型等类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学生能力个性的培养。

2.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方法

对于学生个性的培养,老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活动,重视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重视教给学生发挥主动性的方法,将外部因素内化为个性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会学生正确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1)利用分层教学,培养学生个性

采取学科分层次教学方法,同一个专题可以依据学生水平的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通过为学生布置不同水平的作业,提供不同层级的教学设计,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实现不同层级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得到提高,最终实现培养学生个性的目标。还可以采取分组和个别教学法。分组教育法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结成学习小组,如喜欢做探究问题的学生可以加入思维比较缜密的小组,学习问题推理的技巧,而喜欢通过解读历史材料来获取知识的学生可以加入史料收集小组。通过小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个别教育就是以师生单独对话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另外,老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将教学辅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适当的给学生安排一些自学内容。总之,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兴趣大有裨益,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实现学生个性的养成。

(2)利用历史图片教学法培养学生个性

图片信息在历史课堂教育中的呈现是多种多样的,解图能力的千差万别就形成了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对于历史图片信息的解读方法可以分为观察历史图片和叙述历史图片。首先,在观察历史图片的阶段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基本个性,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潜在能力给学生设置相应的观察提示。通过对历史图片观察内容的指导,锻炼学生的视听觉学习风格和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都属于学生能力特征个性的锻炼。其次,在叙述历史图片阶段,老师也可以通过看图叙史、看图问史的方式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获取图片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文字信息并进行表达,来挖掘学生不同的潜力,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能力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特征个性的发展,并培养学生关注历史、关注社会、关注成长的意识,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的品德个性的教育。

(3)利用史料教学法培养学生个性

史料是历史教学的核心要素,高中历史教学要帮助学生养成论从史出的好习惯。对于历史史料的认识和解读,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结合教学内容,选取那些具有典型性引导价值的史料,教会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让学生明白学习历史史料是验证历史真实性、解决历史疑问的方法,从而树立历史证据意识。另外,一些史料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如通过对的成才经历的学习,学生会自觉树立起做事认真的思想观念,会树立信心,坚定意志,向着目标坚持不懈的付出努力,对这些史料的学习也是学生意志特征的个性养成的过程。

三、小结

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个性是现代教育观念的新要求。高中历史学科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包含丰富的人文知识的学科,其中蕴含的富有个性的素材多种多样。只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以生为本,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