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校就业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星级酒店等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旅游行业输送从事旅游管理的专门高级人才。这不仅浪费了毕业生在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也造成了高校教育资源的浪费,无形中增加了旅游企业的培训成本。
一、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旅游专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目前,旅游管理学科的地位与传统学科相比是相对较低的。这是由于高校对旅游学科的性质上来讲,普遍定位是交叉性学科, 主要涉及历史、地理、人文、建筑、民俗、经济、政治、管理等学科研究的领域。
(二)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对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等方面不够明确。
在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教的学计划中,只是确定了专业方向中所包含的实习、实训项目和学时、学分。但是对于实践内容,究竟每项实习的目的是什么,能够培养学生的那些技能和意识,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都不明确;实践活动设计是否可以实现培养目标,也缺乏深人研究。致使很多在校学生在实习之前对于实践的内容、目标和形式等都缺乏细致的了解,更不了解本专业的实习目的和行业所人才的基本要求。
二、综上所述,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改善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状况,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旅游高等院校、旅游企业等相关主体出发,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地位,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
鉴于旅游学科特点和研究范围,很多专家学者都呼吁提升旅游专业的学科地位。吴必虎教授认为“只有大力加强公共管理的研究与教学水平,旅游管理才有可能成为一级学科”。为了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学科体系和促进中国旅游研究与教育发展,吴必虎认为必须“一是加强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两个领域的沟通。举办学术论坛, 为两个领域的沟通提供一个平台, 对于彼此增进了解、消除障碍起到了一定作用;二是提升公共管理在旅游学科中的地位, 改革旅游学科的教材体系, 增加公共管理方面的内容,开设旅游公共管理的基本课程以及政府信息管理、旅游地特许经营、目的地营销等专门课程”。
(二)改革课程体系,注重技能培养
安排教学内容时,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使课程内容服务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要跟得上行业发展要求。在课程模式上,加强实践性特色,适时加大实践性教学比例。第一,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制定较为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明确规定实习目标、实习方式、实习要求和实习效果等。第二,在每学期的课程设置上,随课程增加一些实习,让学生每学期到可以接触到本专业不同领域方向的教学实习。此外,在教材的选择上,要严把质量关。避免选择内容陈旧的教材,要时刻关注旅游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的新动态、新成果,选择与行业发展及需求相配套的新教材、好教材。
(三)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整个过程,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大一新生侧重于进行就业意识和旅游行业认知方面的培养,引导他们了解行业内部相关知识,尽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二、三年级,促进其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形成与提高,增强就业能力,进行专业课程的实习实训,系统加强专业的实践性特色,如导游实务、旅行社管理和酒店管理岗位实习等。四年级则是通过4年系统的专业学习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放得下本科生的架子,认同与本行业相关的服务行业,摒弃眼高手低的心态,虚心的从基层服务做起。
(四)加强对教师的行业意识培训
对没有行业经验的教师要制定系统接触行业计划,使教师能够了解业内发展规律和动态,不断充实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有价值的专业知识。对有行业经验的教师,要求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行业技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旅游和旅游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逐渐建立起来,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物流专业的人才,因此高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拥有十分广阔的就业前景。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从这些现状出发提出民办高校物流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希望可以为提高当前民办高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带来帮助。
关键词:
民办高校;物流专业;就业前景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物流产业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但是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物流业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技术水平较落后,物流教育起步较晚等滞后因素,所以我国物流业总体水平不高,产业规模不大。一方面,国家对老储运企业进行改造、重组,以适应新的形式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国外物流企业的挑战,我国也在积极建设一些现代物流企业。但是,我国物流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专业化程度低,管理体制和法规、技术标准不完善
目前我国物流业的管理基本上仍沿袭计划经济体制,物流业的管理权限分割为铁路、交通、民航、海关、商贸等部门,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物流中横向联系被纵向的管理体制隔断,使物流资源分散化,物流企业效率低;每个部门从自己的角度制定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导致企业间运行不通,整体的运作效率低下,运作成本上升。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不合理、不科学并且投入不足。特别是自动化信息设备方面,对客户不能提供咨询、跟踪服务。许多物流的环节都没有做到合理化,特别是运输、装卸搬运。导致大量资源的浪费以及货物的损坏、丢失,严重影响物流质量。
2.区域发展不平衡
东部沿海的各大城市由于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好。更加促进了物流的发展;而中西部是在东部的带动下发展的,没有自己的理念和先进思想,在加上经济欠发达,因此物流的发展很坎坷。对于我们中西部的大学生来说,这又是制约我们就业的因素。
3.信息技术水平较落后
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是否能在诸多同类企业中脱颖而出。2010年9月公布的中国物流企业信息系统调查报告表明,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大约70.5%的企业建立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而仓储管理(WMS)、运输管理(TMS)、客户关系管理(CRM)这些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最主要的功能,比例占70%。那么,如何运用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管理企业亟待解决。
4.物流管理人才短缺
我国物流业正在快速的发展,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很大。根据专家预测,未来五到十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年增长率将超过25%。但是具备物流管理知识的人才却很匮乏。
二、如何帮助民办高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更好的实现就业
1.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的建设
通过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实践环节。具体地说,就是在校内建立物流实训基地和各种模拟实验室,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将校内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建成模拟实训教学、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及应用研究的平台,通过仿真企业实务环节,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合成一个系统。学生通过实训可以掌握采购与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调度等各方面的技能。在校外,利用社会资源,与本地区知名物流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通过实习参观、顶岗实习等多种方式完成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转化,最后毕业实习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它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前最后一次实践,是学生在大学毕业前进行全面综合训练、掌握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环节。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毕业实习安排形式,使毕业实习与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学生因择业而不实习。
2.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合理、正确的运用教学方法,可以实现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一是改革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使用“案例或项目的研究性学习法”即将“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与“研究性学习法”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是以网络为基础教学平台,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如课堂内小组模拟游戏,案例项目讨论。三是进行现代生产仿真实验。通过对仿真模拟实验软件的操作可以有效解决针对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某些课程在课堂教学和实训基地无法实际操作的困难。
3.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专兼职“双师”素质与结构的师资团队,鼓动和支持现有专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每年送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把一线的操作经验补充到教学中来。根据教学需要,对一些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如物流实务)聘请企业高层物流管理人员来作兼职教师。学生在企业实习时,聘请企业物流管理人员做实习导师,负责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
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构筑学生实践创新的平台与物流企业共同构建物流实习基地,建立分布于货运基地、仓储配送企业的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到相关物流企业上岗实践,通过企业上岗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首先把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和学者请入学校,为广大师生讲学,通过由专业教师或外请专家举办有关物流管理的专题讲座,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可以跟踪到物流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而增强他们的专业信心。其次,可以带领同学们到社会实际工作部门中进行实习、实践教学,提高了同学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同时也通过应用我们学到的知识为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并通过确立科研项目为对方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我国高校的物流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上都比较薄弱。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坚持培养应用型、职业性以及开放式物流管理人才,要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注重校企协作,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物流产业。
作者:张洁 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一)定位障碍:政府管理定位不准
我国政府制定了大量扶持户籍劳动力就业的政策,给他们提供就业信息、专项培训、场地资金支持、购买产品服务等全部流程的服务。政府对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扶持过程,表现为既是有关政策的制定者,又是实际操作者。政府对社区就业的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预过多,强化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干预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度参与,弱化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以法治理念为核心的规范化管理。如上海市政府对户籍劳动力的扶持,强调救助对象必须为上海户籍人口,经营性劳动组织对于使用外籍劳动力比例有严格的限制,加大了对整体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政府之力相悖于劳动力市场的自身调节。某些就业项目或创业项目直接挂靠政府部门,政府作为最大雇主,政府成为经济发展和利益集团行为的主体,而非企业本身,收入来源主要为政府财政,方式为政府出资购买岗位,且政府对从业人员的工资也作了最低的规定,将社区就业的“非正规部门就业”演变成“正规部门就业”,与市场主导下的劳动力市场的发展截然不同,这将限制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活力与自我调节性。
(二)机构障碍:缺乏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专门机构
我国失业人员的范畴很大,包括4050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群、退役军人、退休人员、小时工及其他困难人群,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仅仅排在第四位,其就业工作纳入到失业人员的统一管理中,统一划归到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部门来管理,下设社保所、街道办事处等,这与当前大学生的失业规模是极其不符的。但社区工作人员往往将4050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群的就业工作放在第一位,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招聘专场、培训专场、就业指导与创业规划等,难以突出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性、技能性与特殊的心理特征。相比之下,日本的厚生劳动省专门负责大学生就业工作,在全国各主要城市都设有学生职业中心,实施就业体验制度等。德国中央联邦劳动总署与各地方的劳动局主要负责制定全国的就业政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
(三)管辖范围障碍:政策开展范围有限
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政策涵盖领取失业登记证、签订社区用工合同、小额贷款、就业补贴、领取《优惠证》与就业培训。其中,就业培训开展的最好,比例高达60%,但是没有专门针对高校毕业生的专场,都是和4050人员、下岗职工、残疾人群等社会各类需要就业的人员统一进行培训。在社区内年平均开展就业培训次数在0次和1—3次的占到75.68%,9—12次的比例只有2.7%;在定期跟踪反馈方面,频繁及其频繁以上的只有52.78%,有的社区只对申请小额贷款的大学生进行项目跟踪,而且层次较低。其次为签订社区用工合同,比重为42.86%,再次为领取失业登记证,比例为28.57%,而诸如小额贷款、就业补贴和领取《优惠证》等能够直接使高校毕业生受益的制度落实力度却有限,比例只在6%上下。相比之下,国外的贷款、融资、投资的制度却比较完善,如英国相继推出《公司投资法规》(EIS)、《创业投资信托法规》(VCT)和《公司创业投资法规》等相关投资法规,每年大约能够提供38%的创业投资资金,解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瓶颈。另外,现有的社会保障政策和实践没有将社区内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劳动保障统计指标体系中,政策的不完善性增加了社区就业的风险系数。
(四)效率障碍:就业政策缺乏整合之力
一是就业制度周期短、连贯性差。根据就业制度变化周期的调查数据显示,明确1—2年发生变化的占44.12%,2—3年变化的为38.24%,而在5年以上发生变化的不足3%。结合相关社区人员的访谈数据,以吉林省为例,2009—2010两年期间没有发放《优惠证》,2009年以前发放的优惠证自启动之后有效期为3年,又于2011年下半年实施改革,将《失业保险登记证》与《优惠证》合二为一,将个人情况、保险情况、贷款、优惠等各种情况进行统一登记,而就业补贴根本没有。在北京和深圳地区,小额贷款和就业补贴都是就业工作的内容之一。二是各管理部门执行缺乏合力之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管理、城市建设、卫生监督、民政、公安司法、政府规划等多部门的协调和沟通,根据社区实际工作中的协调数据显示,发挥主体作用的是劳动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比重达89%以上,政府规划部门比重只有43.24%,具体落实小额贷款与就业补贴的工商税务管理部门比例也只有24.32%,在各部门的沟通协调过程中,选择协调顺畅的社区比例只有5.4%,表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整体的规划与管理、出现职责不清和利益本位主义等现象,协调程度较差,难以实现各部门间的合力之效。
二、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管理的政策举措建议
(一)建立市场主导政府间接干预的就业管理模式
一是政府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角色,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以法治理念为核心的规范化管理,弱化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干预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参与,即从宏观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出发,提供公共事务服务和公共物品,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获取经济利益。中央政府层面注意宏观调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推出一系列改善中小微企业的服务体系,增加就业岗位的激励政策,并建立全国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地方政府层面应针对不同对象的需求提供针对,开展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与辅导、就业培训与跟踪等具体工作;中央与地方协同做好政策的落实、监督、管理等工作。二是要建立健全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实现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通过市场运作使社区经济活动摆脱低层次、低质量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增强社区就业项目的自主性和独立经营性,改变政府是经济发展和利益集团行为主体的现状,让大学生在社区市场中充分发挥其知识与专业特长。
(二)形成以社区为主体的大学生就业管理架构
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设大学生就业管理办,依法开展各级各地的大学生社区就业指导与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劳动和社会保障室”、“就业服务中心”等大学生社区就业服务机构并规范其工作职责,配有专职人员,依托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动态记录与管理所在区域就业人员的信息情况,包括失业人员登记、从业人员登录;二要动态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面向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就业介绍、就业培训和其他的劳动保障工作;三要将政府权力适当下放,增强社区机构的组建能力和协调能力,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居委会四级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网络;四要因地制宜制定大学生社区就业优惠政策,如减免各种税费与管理费用、银行贷款、再就业补助、创业奖励、再就业培训等等,形成较为完整的社区就业管理服务体制;五要建立交流与反馈的互动平台,可在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设立交流处,开展大学生社区就业的经验交流会、学习研讨会、现场观摩会、组织学习参观等人际交流方式,也可利用网络技术借助BBS、E-mail、虚拟社区、博客、Wiki、微平台等方式建立实时信息交流平台,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鼓励社区就业的氛围。
(三)扩大政策的实施范围与配套措施
政策制定与实施的设计理念是“扩大大学生就业”,应将该理念贯彻到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一要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从外在条件提供和内在能力提升两方面着手,外在条件方面包括政府补贴、税收减免、无息贷款、绿色通道、社会投资引导、购买就业岗位等,内在能力方面主要是面向大学生开展专项的创业培训、就业指导与咨询、心理支持与辅导等,让大学生有能力、有资本在社区环境中实现就业的价值性。二要保障大学生社区就业的劳动权益,建立与规范社区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与监察制度,明确企业在签订、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处理工伤、加班等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对于按时、足额缴纳社区就业人员保险费用的企业由行政机关给予税收减免或是税收补贴;对于克扣或是无故拖欠社会保险费用的企业要进行严厉的惩罚,除了要补齐费用外,处以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三要解决大学生社区就业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社区养老保险制度,可在劳动时间统计的基础上设计大学生社区就业养老的缴纳标准,其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的积累额不应低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缴纳标准,并设计灵活的缴纳体系。具体表现为:缴纳基数灵活,允许社区就业人员在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自愿选择缴纳基数;缴纳年限灵活,规定缴费满15年的,发给基本养老金的80%,之后缴费每增加一年,基本养老金提高1个百分点;缴费时间和地点灵活,依据个人唯一的身份证号码办理个人统一账户,可在任何地点(不同的工作地点),任何时间(可选择月、季或年三个时间段)来缴纳社保费用。
(四)通过政策的透明与考核实现政务高效
关键词:高校 就业管理 机制 工作
与过往情况不同的是,现下的很多高校学生都认识到了就业压力的严重性,自身的兼职数量和工作能力都在不断的提升,但这并非源于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的帮助。相反的,在调查中发现,很多高校自身的就业管理工作机制,基本上都是形式化的,既没有人执行,也没有人关注,学生的绝大部分成就,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换来的。可是,如果仅仅凭借学生自身的努力,未来的发展还会遇到很多的挑战,这并非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初衷。所以,后续的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应该得到相关部门的介入,将固有的问题彻底清除。
一、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的问题分析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地方的消费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只有薪水稳定,才能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我国每年的大学生毕业数量异常庞大,而就业则成为了一项非常严峻的问题。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的存在,给很多大学生以较大的希望,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就业工作领导力度不够。现下的很多高校,虽然在生源上广泛,教育水平也比较高,可唯独在就业工作领导方面出现了严重的缺失。校方的思想在于,大学阶段的学习由校方提供,而就业以后则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打拼。可是,在大学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所为校方创造的价值非常突出,如果校方仅仅是发放了课本、举办了考试、进行了理论的分析,则与学生的付出具有严重的差异。当就业工作领导力度不够的问题,在长期未得到解决后,后续的生源力量也不会增加,相关部门的审查也会逐步的增大,校方势必走向下坡路。
(二)部门工作关系不明确。在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在大三或者是大四阶段来寻找工作,此时的学生依然隶属于高校,但自身却从业于各类企业或者是研究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手续的办理和权限的许可,都要得到校方的帮助。但是,国内的很多院校,针对就业方面的指导、帮助、管理,都表现出了“踢皮球”的状态,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后,总是推脱给其他的部门,当学生将每一个部门全部跑遍后,发现又回到了问题的原点,这就给高校的工作和学生发展造成了双重打击,很容易在社会上引起强大的舆论压力。
二、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的对策
(一)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相对于过往而言,现下的高校学生在寻找工作时,并不需要特别多的帮助,有时候仅仅是要求校方盖章即可。可是即便如此简单的需求,依然得不到允准。诸多问题在积累时间较长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讨论,部分高校已经成为了严厉打击的对象。国家对此高度重视以后,很多院校为了避免陷入到恶性循环之中,开始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针对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进行切实的执行。
1.允许学生在大三阶段开始寻找工作,校方会在能力范围内予以一定的支持。但是,学生必须在就业之前,与校方签订一些协议和规范,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学生在外出现不良事端,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对性的自由选择。
2.小组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阶段性的分析和讨论,观察学生的就业趋向、实际需求等等,并且针对下一届的学生开展分析和研讨,适当的进行就业指导讲座的开展,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到齐,特殊情况除外,将实质性的就业内容、知识体系等进行教育。
(二)明确学校相关部门的责任
对于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而言,其在绦械墓程中,根本不需要繁杂的部门来完成。校方应该按照国家标准和地方的要求,直接裁撤不需要的部门类型,将工作进行整合分析,明确工作制度内容、工作责任范畴等等,并予以全校公布,让学生可以直接寻找相关的负责人来提供帮助。同时,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的相关部门,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时间上班、下班,不允许自行安排工作时间,要保留长期通畅的沟通渠道,包括邮件、微信、qq、联系电话等,至少要有两条长期有人联系到的沟通渠道。
本文认为,领导小组和就业指导中心要深人研究就业指导的理论和方法,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活动,检查监督各院系就业工作的进行情况,同时还要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咨询办公室和各院系的就业指导中心要认真贯彻好上级的就业工作的思想和政策,对毕业生做好服务,根据专业特色给与毕业生指导性建议,同时向社会企业积极推荐符合企业要求的毕业生。
三、结语
本文对高校就业管理工作机制展开讨论,现下工作质量有所转变,各高校在机制的执行、建设上相对积极,相信今后会有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杨静.高校就业工作问题与管理工作机制的构建[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2).
[2]叶颖蕊.高校毕业生党员在就业管理工作中作用发挥的优势及机制[J].亚太教育,2016,(27).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导向 教育管理 改革创新
1.抽样调查情况
2013年1~3月对北京某高校在校人群展开了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44份,大三与大四学生占到了总人数的67.54%,其余31.46%都为大二与大一新生,涉及专业有汉语言文学、经济学、新文学、广播电视学、财务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等13个专业,其中男生占到了45%,女生占到了55%。
2.大学生的学习状态
北京某高校的大学生学习状态不好,其中全勤的学生只有9%,63%的人偶尔逃课不在课堂听讲或者参与学习,经常逃课的人数占总比为25%,在课堂上做其他事情的人为76%,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玩游戏的人数占到了67%,在课堂上吃东西,发呆的占到了3%。现阶段的大学生都是“人在课堂而心在外”,教师个人魅力也有欠缺,不能吸引学生到达现场听讲,讲课的内容枯燥乏味,欠缺创新动力。
3.教育管理的改革
3.1专业调整制度改革。
专业是大学生专有人力资本的基础,决定着未来就业的基本方向。某专业毕业生较多而市场需求不旺,就会形成结构性失业。如果高考时专业误选而自己并不喜欢,学习动力就会不足,会影响学习效果和就业结果。高校转专业制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在被调研的大学生中,想过转专业的占48%,特别想转专业的占9%,没想过的占43%。在现有制度下,大学生认为转专业的门槛要求很低的占3%,较低的13%,一般的占40%,较高的占30%,很高的占9%,平均指数为2.31。对于大学生而言,专业的选择关乎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专业调整制度的灵活变通将对大学生的未来起决定作用,大学生专业变更制度必须按照学生学习兴趣与性格特点进行变化,学生如果出现误区,选错了专业,可以有两次向上级报告的机会,辅导员要第一时间收集学生选错专业的信息,让学生了解学校更换专业的制度,及时更换专业。
3.2学分制度改革与创新。
与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事实上,大学生认为在选课方面拥有的自为0的占2.7%,为1%~19%的占28%,20%~39%的占38%,40%~59%的占23%,超过60%的占8%。平均数为32.37%,表明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较低。具体来说,能在很大程度上跨学期、跨专业选学“必修课”的占11%,较大的占19%,一般占25%,较小占21%,很小占18%,平均指数为1.81,自由度一般。
因此,高校要以就业能力导向为基础标准,判断学生未来的职业化发展路线,根据职业化发展需求,在大一入学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引导,指明一个专业或职业化发展的路线。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学分制度,灵活加减学分,增加更多的学分获得条件,跨专业的学习与选修,学分的上限,下限,专业与跨专业学习的界线,能力要求,如何帮助大学生选择较好的职业生涯都是高校要做出的改进工作之一。高校可以在教学制度中为大一与大二新生提供选择多样化选修课与跨专业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学习专业课的知识,了解专业课的优势与缺点,掌握好学习的方向。
3.3教学组织制度改革。
高校教学组织是管理高校,协助高校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弥补教学不足的有力保障。大学生的学习经验尚且欠缺,还需要通过教学组织制度给予加强,增强制度的灵活性。作者认为主要通过以下四点进行加强:第一,开展小集体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占比仅为3%,平时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学生们往往因为活动的拘束感,导致教学关系受到阻碍,不能与老师形成互动,教师往往在讲台上不能给出很好的授课指导,忽视了学生的需求。第二,严格把握教学纪律,完善课堂秩序管理的有效性,让不自觉的学生受到严厉的惩罚。第三,大三与大四学生不布置太多作业,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灵活操作,让学生接受社会生活,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可以让学生自行准备研究生考试、实习等活动,也可以自由研究,开放更多的自习室与学习场所。
3.4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
考试作为考查大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而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会影响考核的信度和效度。要充分考虑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本着强调基础、拓宽领域、重在运用、贵在创新的原则,体现发散性、创新性的特点,并选择开卷、交论文、写调查报告、口试、技能操作、设计等有效考试形式,确保考试成绩的有效性、客观性和可比性。
3.5就业指导制度改革。
就业指导可能更直接地影响大学生就业。而大学生实际接受的就业指导很多只占3.44%,较多占7.86%,一般的占30.34%,较少的占32.19%,很少的占23.46%。平均指数为1.36,较少,凸显了就业指导环节的薄弱。调查显示75%的大学生认为从大二开始职业化与专业化指导更合适。
指导内容要全面考虑大学生的专业化发展需求,第一,高校要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提供实习与社会就业的机会,在调查中有占总数67%的学生认为应该提供这类机会给大学生。第二,需要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化性格测试,以便确定该学生的发展适合角度,75%总数的调查人群还表示,学校还要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开展就业意识和就业观念的教育,及时举办考证和求职技巧培训,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提供就业形势与行业分析、心理解压、职业技能培训、公务员考试辅导等其他服务,即大学生希望高校尽早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
4.结语
通过调查与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大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不足,自我学习的方式并不科学,学习效果不好,这些问题都与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息息相关,专业的更换难度大,学生学分制度的硬性规定,导致了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受阻,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动力。而且高校能及时地改善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就业指导制度,大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应该在未来完善这些制度,走灵活路线,适当改变高校教学规划与专业划分方向,提高教学工作的科学性,把握好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尽快走出个人的职业化路线。第二,大学生自我要保证就业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锻炼,在未来高校要制定教育管理制度,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就业问题的难度,从大一入学就开始辅导学生职业化理念与进入社会的身心素质标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总之,要基于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促进高校制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江丽,丁倩倩,陈芳.高校就业指导模式改革与创新.高教与经济,2010.09:111-114.
[2]高晓琴.对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的认识.江苏社会科学,2009.12:120-123.
[3]刘建新.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0: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