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安全教育主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提高重视,齐抓共管
安全稳定是高校和谐发展和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前提。高校党政领导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制定各项工作计划时都将安全稳定作为首要前提,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和落实各项安全教育制度。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指导和带领下,形成全员重视的良好局面,全校教职员工人人重视安全教育,自觉参与安全教育,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稳步推进。
(二)加强人力和物力
1、抓好骨干队伍建设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需要学工部门、保卫部门、专兼职教师、行政管理与后勤服务等部门和人员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要保证安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就必须保证这支队伍的战斗力。首先,学校应该对从事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所有教职工进行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通过讲座、外出参观、影视教育、实战演习等各种形式,提高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安全教育知识技能,形成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过硬的安全教育队伍。其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从事安全教育管理的各个部门和人员要进行明确的分工,细化各项岗位职责,并且实行责任制,将安全教育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从而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再次,加强考核,实施奖惩制度。对各个从事安全教育管理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年终考核,将考核指标量化,使之有理有据,真实反映其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情况,对考核优秀的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对因教育管理不到位导致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制,从而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2、加大经费投入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和推进都需要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和保证。要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资金投入至关重要,高校应该加大对安全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及时落实教材、课时、设备、活动经费等相关费用,从而确保大学生安全教育稳步开展。[1]
(三)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要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安全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以制度为保障,确保工作实效。第一,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设立专门学分,编排相关教材,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制定相关考核方法。第二,坚持全校安全情况通报制度。以“安全通报栏”或“安全简报”等形式,及时持续向学生通报本校每周(月)的安全情况。[2]第三,完善学生管理相关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完善学生请销假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等,防范于未然,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第四,严格执行监管和考核制度。各部门和教职工的安全教育管理职责是否落实到位,需要制定和执行监管制度,由专门部门和人员依照具体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监督管理和考核,对优秀的进行奖励,对不合格的及时进行通报和督促整改。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
(一)开设安全教育课程
1、作为必修课,设立学分,严格考核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首先从课堂教学入手,将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内容包含国家安全、法律法规、校纪校规,防火、防盗、防骗、防传销,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健康等。每学年安排不少于10个学时,设立专门学分,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贯穿大学各个年级,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精心编排教学大纲,将一般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技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传授给学生,确保安全教育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同时,与其他公共必修课一样,在学期末采取闭卷考试形式对安全教育课程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取得相应学分,否则必须补考或重修,如补考、重修后仍然达不到合格标准的,不能取得毕业证书。同时将课程成绩计入学生综合测评,与评奖评优挂钩。通过这种方式,使安全教育系统化、常规化,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保证安全教育落到实处。2、精编精选教材要保证安全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科学合理的教材是基础。高校要组织专人,结合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有理论成果和本校大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各个阶段不同的安全需求,精编安全教育教材,内容应涵盖国家安全、法律法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各个方面。3、加强师资建设,丰富教学手段要保证安全教育课程的高效开展,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关键。高校要重视加强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从学校保卫部门、思想政治教师、心理学教师、辅导员等队伍中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专业素质过硬、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安全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并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管理与考核,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单调乏味的说教方式,采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逃生演练等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手段,善于利用大学生身边的实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提高说服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将安全教育融入其他课程
安全教育的推进不能仅仅依靠安全教育课程,更要将安全教育理念渗透到其他课程教学中,将安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专业课等,由授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穿插讲授安全知识。比如将非传统安全教育贯穿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的教学中;同时,还应结合军事理论教育等课程,拓展国防教育内容,渗透非传统安全教育。[3]比如在理工科实验课上,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如防火防爆安全知识和逃生急救技能;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融入网络安全知识和预防网络犯罪的知识教育;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进行求职防骗、防传销、交通安全的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讲授与本专业相关的基本安全知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做准备。(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1、组织学生参与安全管理高校可组织学生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中,成为安全管理的主体,通过亲身参与安全管理相关制度的修订,参与安全管理活动,体验安全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比如,学校在制订和修改安全教育相关制度时,可向广大学生征询意见,以班级为单位反馈意见和建议,供职能部门参考,对于合理化建议进行采纳;在具体的管理实施中,设立相关学生机构,协同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和管理工作,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模式。比如成立学生宿舍自管会,负责宿舍安全的检查和通报工作,通过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进而带动身边其他同学共同关注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2、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促进大学生将安全意识内化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当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比如开展消防演习、急救知识培训,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辩论赛、文艺演出,组织学生到校外开展法制宣传、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安全的重要意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
三、融入日常教育和管理
(一)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必须结合实际,要同校园的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及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安全与法制教育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须注重心理疏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4]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心骨,应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教育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1、组织学生学习校纪和法规开展法律法规的学习讨论,观看法制教育电影、电视录像,使学生知法懂法,提高法律意识。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了解和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遵纪守法的大学生。2、将安全知识教育贯穿大学生活动始终在新生入学时,辅导员、班主任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比如编印安全知识宣传手册,通过大量发生在高校中的实际案例来提醒同学们提高安全意识,掌握一定的防骗防盗等安全知识;对参与新生接待引导工作的高年级学生进行培训,让他们在新生引导过程中,通过聊天的形式传授安全知识,这种学长口口相传的形式更易为新生所接受;在开学典礼、新生入学教育、班会等各种场合反复强调安全问题,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大二、大三年级学生中,定期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班会,组织学生参与安全宣传活动,开展求生训练,安全演习,强化安全观念,掌握防范技能。针对大四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以防骗、防传销为主题的安全教育,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教育引导大学生识别传销组织和诈骗行为,自觉远离传销,并且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观,正确面对挫折,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求职压力。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班主任要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从新生入学开始,通过查阅学生档案,登记家庭基本情况,掌握学生大致情况,平时通过班会、下宿舍以及与任课老师和学生干部沟通等多重渠道,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对学生进行心理建档,将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单亲家庭等学生作为特殊关注对象,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思想,解决实际困难。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与心理咨询机构老师联系,开展专业心理疏导,帮助其走出心理误区,从而避免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伤人、自杀等事故的发生。
(二)与日常管理相结合
大学生安全问题涉及到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应当将安全教育理念和思想渗透进日常管理中,使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与安全教育息息相关,比如实验课的严格要求和规定,有利于提高学生安全意识,防止因违规操作引发的安全事故;宿舍管理中的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禁止明火等规定大大降低了火灾隐患;校外住宿的相关管理规定和申办程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严格的限定和审查程序有利于杜绝在外住宿引发的安全事故;平时和节假日的请销假制度以及班级集体外出活动的严格审批程序,有利于掌握学生去向和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因此,相关部门和学院在制定和执行大学生日常管理规定时,应强化安全教育理念,将安全稳定作为管理的第一要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管理工作。
四、加强宣传,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的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观念和意识起着潜移默化且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注重环境的重要影响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学校方方面面对安全的关注程度,在校园中形成"事事以安全为前提,处处体现安全重要性"的良好氛围,从而巩固安全教育的成果。
(一)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安全宣传
高校应充分利用学校电视台、广播站、校刊校报、学校网站、论坛等各种媒体和校园橱窗、宣传栏、宣传横幅等各种宣传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多渠道的安全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比如在学校电视台、广播站播放安全教育专题节目,通过视频或音频讲座、安全主题电影、大学生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大讨论等节目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接受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在校刊校报、学校网站上开辟安全教育专栏,宣传安全知识,面向全校学生进行安全主题征稿,将优秀稿件刊登发表;在学校论坛上开设安全教育专版,尤其是运用一些高校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和大学生误入传销等实际案例作为讨论的主题,吸引广大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的过程中自然接受安全教育,并将安全知识内化为自身意识和需求。在教学楼内、宿舍区内以及各种学生学习生活的公共场所,张贴图文并茂的安全宣传海报或提示语和安全标识,并且在"消防日"、"安全日"、"环境日"等特殊日子通过宣传横幅、宣传板等形式开展主题宣传教育,让学生时刻受到安全文化氛围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二)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52-01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保证其身心健康不受侵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活动。本文以贵州花溪大学城5所大学实证调查出发,了解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本研究调查对象为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和贵州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高校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1份,回收率98.2%,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为99.7%,调查对象统计如表一所示:
(二)调查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发放问卷调查和分析统计等研究方法。在查阅有关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出《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学生安全意识情况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安全教育、人身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性安全和个人经历等9个方面。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结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分为大学生安全知识掌握状况、安全意识状况、接受安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及开展安全教育的建议四种类型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安全知识掌握现状。调查结果统计显示,遇到突况(盗窃、抢劫)时,只有52%的大学生会报告相关部门并保留证据,11%的大学生惊慌失措或妥协忍让,34%的大学生看情况自己处理;从防身技巧掌握的情况分析,29%的大学生对防身技巧一点也不了解,61%的大学生基本了解,只有10%的大学生熟练掌握;55%的大学生不知道QS标致的含义;对于是否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的调查,只有26%的学生表示了解。从上述的调查统计数据看出,大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情况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调查结果统计表明,44%的大学生会坚持选择正规运营的交通工具出行;对寝室使用大功率电器的认识上,45%的大学生认为可以用,注意安全就行;46%的大学生会在离开座位时把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放在教室里;57%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周围的饭店不太安全,但不会介意;对的了解程度,只有10%的大学生非常了解艾滋病、梅毒等可以通过性传播的相关知识;45%的大学生不会留意所处环境的安全通道。
(三)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现状。在对5所高校的调查中,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频率参差不齐,学生认为开展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还有待加强。20%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设过安全教育的课程,6%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每年开设三次,26%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每年开设三次以上。就接受过的安全教育的内容占比来看,交通安全占24.4%,人身安全占27.3%,网络安全占15.1%,财产安全占18.9%,食品安全占11.8%,其他占2.5%。就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形式分析,通过课堂教学开展的占23.7%,通过案例分析开展的占23.8%,通过影响观摩开展的占16.5%,通过网络学习开展的占13.6%,通过同学交流开展的占12.6%,通过亲身体验开展的占6.8%。
(四)大学生对安全教育方式的建议。在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的建议上,17.1%大学生建议开设讲座,19.4%的大学生建议设置专题课程,25.5%的大学生建议召开主题班会,18.1%的大学生建议通过网络宣传,19.9%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寝室实践掌握相应的安全技能。针对不同内容的安全知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图一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方式的建议(图一)为例: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高校的安全问题关乎生命,关乎全局,责任重于泰山。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高校不仅是大学生集中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也是国家和民族培养未来和希望的基地。安全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安全观的形成,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安全态度和行为。
(二)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形式。现代大学生有别于以往,当代大学生思想更开放,个性特征明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十分必要。第一,安全事故的典型事例生动形象,教育意义强,具有广泛的警示性。因此,可以利用舞台剧、网络论坛及新媒体,开展校园安全典型事例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对安全问题进行关注。第二,开展开放性讨论性的大学生安全主题辩论赛。在辩论过程中,大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学到的安全知识学以致用,既丰富了安全教育的形式,也锻炼了大学生的口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辅导员;安全教育
一、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安全教育不成体系。现在大部分高校都未开设系统安全教育课程。主要安全教育活动就是依靠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在班会时提及安全教育,在学校保卫处邀请负责人或片区警察来做安全教育讲座等。一学期下来,这样的安全教育大多也只有两三次,安全教育内容零散,不成体系,而且缺乏长效机制,不能做到安全教育的制度化、经常化和具体化。2.忽视安全技能培养。安全教育主要以理论层面为主,对于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和紧急避险等实践层面的操作不重视,学生安全防范的实践能力难以提高,在面对危险情况时,学生往往还是手足无措。调查显示,尽管全国高校都按要求开展了一定的安全教育,但仍有88.1%的大学生不会使用常见灭火器[1]。3.对传统安全教育学生缺乏热情,参与度不高。很多学生长期处于学校这种相对单纯的环境,没有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往往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对安全问题不敏感,学生主动参加安全教育类讲座的较少。很多安全专题讲座面向的是几百名学生,学生只是无奈接受学校的安排,认真听讲座的同学很少。加之安全教育多以说教为主,形式单一,很难吸引学生。
二、安全教育工作主要内容
安全教育是指遇到突发危机事件、灾害性事故的应急能力,避免财产及生命受到侵害的防范能力,遇到人身伤害时的保护自我及防卫能力,以及健康心理状态、健全的法制观念、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随着时展,安全教育内容由原来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为主,增加了意识形态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安全等新内容。1.人身安全。人身安全教育包括生命教育、自防自救、应急逃生、出行安全、健康教育等系统知识与技能。第一要让学生敬畏生命,有生命神圣感、生命价值感和生命成就感。第二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以及消防常识、地震常识等自救逃生技能,在危机发生的时候,能够善于应对侵害,保障自身安全。第三要教育学生在受到侵害时要尽量镇定、不慌乱,学着记住不法分子的样貌体态,学会正当的防卫。第四要提醒学生不去学校及周边事故多发地段,避免陷入危险境地。第五要提高对疾病防范意识,如身患疾病要有限制的参加体育活动。2.财产安全。手机、自行车等财务失窃、遭受抢劫、敲诈勒索和诈骗是高校多发的安全事件。需要多加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在治安方面的防范意识。贵重物品要妥善保管,财不外露,出宿舍时要锁好门窗;让学生了解常见骗局,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不贪财,凡是涉及到“钱”,都要三思而后行。3.意识形态安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无处不在,整个社会审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降低了人们接触信息的门槛。信息生产和传播渠道逐渐多元,使得一些国外的言论可以轻松地通过互联网传递到我国,对我国网民的意识形态造成直接影响。大学生正是网民中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普遍存在信息甄别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迫在眉睫[2]。4.心理健康安全。心理安全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及快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据中国疾控中心统计,约16%—25.4%的在校大学生有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和抑郁等心理障碍[3]。目前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足,遇到问题大多自己解决,不懂得求助心理咨询机构,因此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应包括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心理问题有正确认识,像生病治病一样,只有当学生认为心理的问题和生理的问题一样需要寻找医生等专业人士帮忙,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才可能坦然地走进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5.网络安全。如今网络上内容广泛、传播速度快捷、获取信息方便,现在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接收信息、传递信息、发表舆论的重要场所。但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上充斥着大量负面、不实的信息,大学生应该懂得基本的网络法律法规,文明上网,不轻信网络信息,不传播谣言,不非法进入他人网络系统,破坏他人数据和资料等。因为大学生社会经验欠缺,不法分子也常常通过高科技手段对大学生实施诈骗。6.就业安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社会监管缺失,用人单位鱼龙混杂,加之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求职心情迫切,导致大学生求职上当受骗现象屡有发生。要学生提高警惕,面试前多方考察;不要盲目相信电话或网上提供的高薪就业或兼职岗位的宣传,如接到此类电话或网络信息,应与老师、家长、同学反复核实,不单独赴外地参加所谓的面试,防止被传销组织控制利用、限制人身自由。
三、辅导员做好安全教育管理的途径
1.安全教育工作常态化。安全教育应贯穿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安全需要与教育要求,辅导员可将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细分成成体系的安全教育系列主题,在相应的阶段选择对应的主题,做到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每月一次,使安全教育工作常态化。召开安全教育班会前,辅导员可以让学生自主收集案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重点关注特殊群体。重点要密切关注困难群体(家庭困难、学习困难、就业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受处分学生、身患疾病学生、单亲及离异家庭学生、失恋学生、突遭变故学生、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容易内向、自卑、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是安全事故的易发人群。要对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整理归档,并实时更新。应在平时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关心爱护。3.重点时期重点教育。第一是新生入学时的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和交通情况,提醒学生存在的安全隐患;积极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手册,让学生了解校纪校规。第二节假日期间应强调注意交通安全、遵守公共秩序、及时返校。第三在奖学金评选、贫困生认定、入党名单结果公布时等特殊时期密切关注落榜学生,发现和掌握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及时疏导学生。第四在学校发生突发事件后,应及时稳定学生情绪,明确告知事件的真实情况,以防以讹传讹,造成更大的恐慌。第五当学生外出实习或找工作时,应提醒学生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陷入传销组织。第六毕业生离校期间,学生容易因为离别而情绪不稳定滋生事端,应嘱咐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4.协同各方力量做好安全工作。辅导员应该多与家长、宿舍管理人员、学生干部和任课教师沟通,协同各方力量,掌握学生动态,做好安全工作。据研究,家庭教育与沟通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上有着其他途径无法替代的作用[4]。如辅导员发现学生情绪不稳定或行为异常时,应及时联系家长,了解信息,让家长密切关注,及时疏导,如有突况及时联系辅导员;宿舍管理人员一般对学生宿舍情况较为了解,比如哪间宿舍有大功率电器、哪位同学经常晚归或夜不归宿等,辅导员经常和宿舍管理人员沟通,就能及时了解这些安全隐患,有针对性地做学生工作。学生干部是协助辅导员开展安全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辅导员应对学生干部做好安全工作培训,建立健全信息反馈渠道与机制,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有效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向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针对经常旷课的学生,多关注,及时教育引导,避免这些学生旷课外出而引发安全事故。5.选择多样性的教育载体。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开放,传统的理论说教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力。可通过影像资料、案例分析、知识竞赛、党员活动、团日活动等多种学生易于接收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提升教育效果。现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影响力巨大,是大学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以及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辅导员可灵活运用这些网络媒体,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习惯和传播安全教育的内容和知识。应注重教育活动的形式与活动场所,避免长期处于同一环境下进行安全教育,导致学生的接受能力下降。比如开展消防演练活动、模拟小剧场角色扮演等,通过现场参与,加深学生的活动记忆。6.收集案例做好总结工作。首先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保持安全工作敏感性,留心收集校园内、周边学校及各高校发生的安全事件,深入分析各类案例发生的原因和特点,总结不同类型案件发生的规律,使得今后工作具有主动性、前瞻性。其次,所带学生发生的安全事件,都应做好记录,形成文字材料,做好总结工作。7.依据校纪校规严格要求学生。据调查,53.7%的大学生在明确学校宿舍规定严禁使用违禁电器的情况下,仍会使用电磁炉、电火锅等大功率电器。部分学生在明知学校门禁时间的情况下仍然无视校纪校规肆意晚归[5]。对于这些学生在做好批评教育的同时,需严格按照学校制度给予通报批评、警告等处分,从制度上约束学生,从源头上避免安全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郑恒毅,王伟,刘瑜.“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04):212-218.
[2]韩标,刘再起,黄学永.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86-89.
[3]苏延立.加强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02):84-86.
[4]韦乔元.有效加强高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29):189-190.
关键词:安全教育;校园安全;大学生
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必须最基本的要求。安全问题不仅是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常碰到的问题,也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后要经常面对的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特别是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培养国家、地区发展所需要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探求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安全教育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尚未形成浓厚的校园安全教育氛围。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有了很大改进,各项事业得到又快又好发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也有了相应发展。但与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得到大力推进的现实相比,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视力度稍显不足。学校一方面努力营造优良教风、学风,另一方面却很少花精力用于安全知识的普及。由于安全教育对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减少伤害的积极正态效应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实践中师资薄弱,经费紧张,未能形成浓厚的校园安全教育气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安全知识的有效传授、积极获取。其次,尚未形成规范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基本由各高校自主实施,高校内部没有统一、规范的安全教育教材,同时也缺乏统一的授课计划,导致安全教育主题各行其是,内容五花八门却枯燥、乏味,不能充分体现时代性,对学生在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自防自救、应急逃生以及个人与集体安全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影响了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与防范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广泛参与校内外的众多事务,需要掌握较多的安全知识,而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需掌握的安全知识的侧重点有差异,未能形成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规范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使得现阶段大学生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深入性、针对性。第三,尚未形成全员参与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部分高校的领导、教职员工,常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只是保卫部门的事,非保卫部门、非安全保卫人员无需承担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职责。从现实角度讲,各高校保卫队伍构成复杂,有退伍军人、聘用的保安、当地招工和轮岗分流人员,只有少数的大学毕业生,学历整体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担负起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任。第四,尚未形成大学生安全教育有效的考核机制。对于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开展情况,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制定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高校内部也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开展成效当作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对由于安全教育不到位而发生的责任事故,往往也无法有效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导致大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变化的需要。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经济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因此,在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时,结合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明确安全教育的目标、措施,建立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变化的安全教育模式。其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构建平安校园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校园环境也发生着变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事情更是复杂多变。伴随客观环境变化,每个时期、每个季节安全管理各具特点,不安全的因素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在增多,随时有可能会向学生袭来。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对于维护校园公共安全、保证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大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不仅可以减少自身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帮助学生自身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把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化,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有高度敏感性,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构建平安校园。第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没落生活方式等也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等这些错误价值观的影响,现实中,有的大学生从贪小便宜、小偷小摸而发展到大肆行窃,害人害己、危害社会,堕落成为社会的罪人;有些大学生奉行西方“性解放”思想,及时行乐,甚至为了金钱、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为社会大众所不齿。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可使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培养自律意识,起到预防犯罪和维护大学生良好形象的作用。第四,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需要。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全面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对社会的阴暗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安全意识淡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应该学会独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以及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应该经受住挫折的考验。大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从而实现职业生涯中的安全与健康,终身受益。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能够弥补中小学教育以及过去高等教育中,安全知识和意识教育的不足,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对危机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担当起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将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纳人高等教育的范畴,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准备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以及为实现安全生产、经营领域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安全提供合格的高级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分析
首先,构建“以人为本、注重安全、珍惜生命”的安全理念。“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珍爱生命”,是21世纪的安全文化观。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从深层次影响人的安全意识、态度和行为,是促进高校安全教育最具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根本途径。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在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入强烈的人文内涵。“以人为本”是高校安全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师生员工安全的人本观念就是高校安全教育的基本准则。这也正是安全教育能在社会产生影响力,促进安全局面持久的关键力量。其次,构建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校园安全文化是一种新的理念,是安全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是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影响力是深入持久的。校园安全文化以校园的习惯规则、语言形式、行为方式、交流合作等外在媒体表现出来,可以通过学校内部刊物、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各种媒体以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经常性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寓教于日常生活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可以将安全宣传教育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安全文化融人到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服务工作中,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安全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努力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关心安全、人人自觉维护校园秩序的优良安全文化,创建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达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预期目的。第三,构建完善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①学校应把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确定学分,保证足够的教学课时数,选用规范统一的教材,配备专兼职教师,并在经费上给予保障。②明确安全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防盗防骗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多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诸如起居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社交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以及避灾、逃生等最基本的安全文化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③采用灵活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法。建立“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各种宣传阵地为载体,以丰富的活动为支撑”的教育方法。课堂教学主要以系统的讲授为主,结合答疑、研讨等方式,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宣传主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橱窗、校刊、校报、张贴安全警示牌、图片展等进行安全教育,特点是形象直观,印象深刻;而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党团组织活动、安全知识讲座、参观、安全演练、主题活动等,寓教于乐,使安全知识和信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学生思想。第四,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教育模式。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全体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都应在各自的岗位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保卫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教务处、物业公司、法律及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要互相配合,班主任、辅导员、专兼职教师、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都应参与安全教育工作,全校要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①通过落实安全责任制,签定安全责任状,明确各部门人员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②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落实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有效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积极性;③落实问责制,对于安全教育不到位而发生的责任事故,要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作用,大学生既是安全教育的对象,也是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者,他们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互教互学,传播积累安全知识。高校有关部门可对学生安全自律组织的成员进行强化培训,让他们成为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安全知识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夏君忠,张志男.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安全教育[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207-209.
[2]蓝锋.试论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J].福建高教研究,2009(1):63-65.
[3]韦庆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2):67-71.
[4]韦爱勇,王成端,周小波.试论加强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J].高教研究,2006(3):46-49.
[5]韦爱勇,王成端,周小波.安全教育应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J].城市与减灾,2007(7):6-9.
关键词:大学生 安全教育 生命安全 心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96
1 引言
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十分丰富,范围十分广泛。从本义上来看,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受到威胁包含:生命、身体、心理尊严与人格以及财物等。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通常包含了围绕大学生不遭受伤害以及大学生不做一些危害社会和国家安全内容。即大学生安全教育首先强调的是自身不遭受威胁,同时大学生也不能做一些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事情。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
从大学生安全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防火、防盗、防骗、防滋扰、防旅行意外伤害;社会活动中的安全问题:社会交往、勤工助学、求职择业、社团活动;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学习、经济、就业三大压力以及适应学校生活环境、自我认知评价、人际关系、异往等问题。关于大学生遵纪守法,爱国爱党的约束问题。大学生自身不受威胁,本身也意味着其自身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能危害社会,不然如果单独从一个方面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就容易使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不全面,无法真正体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具体内涵。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等学校为了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维护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机能,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各种安全教育的规章制度,并对大学生进行国家法律法规、学校安全规章和纪律、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的教育活动。
2 大学生安全教育主要内容
2.1 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宝贵程度不言而喻。对大学生来说,生命安全教育应该放在第一位。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来,一些学生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期间,由于一些琐碎小事或者是感情问题、学习成绩问题而出现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再次说明,生命安全教育并没有在现实当中得到有效的执行和贯彻。
从内容来看,生命安全教育包含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心理调适教育等内容。安全教育如果不得力,可能会对大学生生命安全造成隐患。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大学生由于思想上不太成熟,容易遭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欺骗,遭遇财物损失、身体伤害乃至生命隐患。交通安全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些大学生大多比较年轻,做事比较冲动,加上我国目前很多学校都在城市郊区,平常需要来往于市区与学校,因此交通安全异常重要。根据统计,每年因为不注重交通安全,引发大学生身亡或者受伤的事例不胜枚举。
高校应该加强生命安全教育,要分别就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以及心理调适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内容的制定和政策实施。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例如针对网络安全,高校应该组织相关专家、有亲身体验的学生讲述自身经过,做到模拟情景教育,使学生对网络当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给予重视。再如消防安全教育也属于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一定要针对大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意识以及技能培养。某校一位学生出差途中住在宾馆。当夜,住处突发火灾,该生惊醒后发现变形的门锁已无法打开,惊惶之中他在房内不断地狂呼乱叫。救援人员赶到后破门而入,却奇怪地发现:事主烧伤并不严重,但却因狂呼乱叫时吸入了过多烟雾而窒息。就当时房屋中的烟雾情况来看,专家分析,事主若能保持正常呼吸也许还有生还的可能。如果略有一点自救常识,在这种情况下用棉被泡水后将自己头部罩住,推开或打破离火源较远的窗子,将脸部贴近缺口,身体短时间内并不会被烧到,呼吸也不会受阻,这样便可为营救工作争取一些时间。一点点的机智,即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况且机智并不需要特殊的才能。
显然,安全教育不但是安全意识教育,也是安全技能教育。树立了意识,掌握了技能,安全教育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和质量。
2.2 心理安全教育
严格意义来说,心理调适教育,属于一个特别的范畴,因为心理调适的好坏,可能对大学生其他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心理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点。每个大学几乎都设有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用来专门帮助那些有心理问题或者遭遇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调适。事实上,从科学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所以在高校心理安全教育过程中,如何把握心理安全教育的度非常重要。要具体明确心理安全教育中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相对次要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安全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保持人生的弹性,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与发展。
2.3 自我保护教育
自我保护属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种。自我保护包含了对身体的保护、对自身财物的保护以及对生命的保护。自我保护是一种本能的反应,也需要加强意识的培养。自我保护教育需要重点从培养大学生自我意识出发,要让他们认识到在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周围的人和物,尤其是外部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既要做到真诚相待,也要注意不能轻信他人,要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2.4 国家安全教育
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作为社会政治权利组织的国家及其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有国家就有国家安全工作。古今中外,概莫例外。无论处于什么社会形态,或者实行怎样的社会制度,都会视国家利益为最高、最根本的利益,将维护国家安全列为首要任务。所以,每位大学生都应当成为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自觉维护者。要始终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3 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大学生安全教育也包含了十分广泛的内容,各个内容之间又互相联系,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罗超林,马佳.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初探[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4):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