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全球化的定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全球化能力;评价;PISA;经合组织

S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间的联系不断增强,人们需要与来自不同学科、文化的人合作,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解决复杂的问题,并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年轻一代需具备新的能力。多年来,教育界一直在讨论新形势下学生应具备哪些新的能力,以及如何培养这些能力,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全球化能力”这一概念能很好地解答了以上问题。2016年5月14日,经合组织向七国教育部长提交了一份题为《面向包容世界的全球化能力》(Global Competency for an Inclusive World)的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全球化能力”评估[1]。经合组织计划将该评估纳入2018年PISA测评,评估学生的“全球化能力”。

一、全球化能力的定义

全球化能力是一个复杂的学习目标,可被分解为一些独立的、可测的学习目标[2]。经合组织将全球化能力的宏观范畴解析为“维度”,每个“维度”包含不同“成分”。经合组织指出,全球化能力是指能够批判地从多角度分析全球和跨文化问题的能力;是能够理解差异如何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感知、判断和想法的能力;是能够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以开放、适宜、有效的方式和不同背景的人交流的能力。“开放”表示的是人们在交流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对他人看法的敏感性和好奇心,以及与他人接触的意愿;“适宜”指人们因当前情境下的交流是按照所期待的文化规范进行而感到的满足;“有效”意味着人们在交流中能够达成他们的部分目标。

按照此定义,全球化能力有着多重维度,包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建立有效、相互尊重关系所需的三个维度:知识和理解力、技能、态度。因此,全球化能力所指代的内容既包含多种认知因素,又包含多种非认知因素。

二、全球化能力评估的维度

全球化能力的习得是一个终身的过程[3]。对于15岁学生,PISA建议从以下维度对其全球化能力进行评估(见图1)。

第一个维度是知识和理解力,指个体应具备相关知识和理解能力,应对全球化和跨文化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第二个维度是技能,代表个体为实现特定目标应具备的复杂的、组织良好的思维或行为能力,包括能够分析并进行批判性思考,以核对、评价信息与价值;能够与他人进行适当有效的沟通;能够理解他人的想法、信念及感觉,并从他人的视角看世界;能够调整自身思维、感觉或行为,以适应新要求和新环境。

第三个维度是态度,指个体在实现某个目标过程中所秉持的心态,包括对其他文化和国家的开放态度、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态度、全球化意识,以及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

态度基于价值观而形成。价值可定义为个体对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持有的总体信念。价值观超越具体的行为和语境,能够影响个体的态度、判断和行为。在全球化能力框架中,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文化多样性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差异、相关信息,也是他们做出明智判断的重要参考之一。

三、认知项目测试内容和方式

2018年PISA测评旨在建立一个独立的复合量表来测量学生运用知识理解、认识关系和观点,以及批判地思考特定目标或跨文化问题的能力。该量表将主要建立在全球化能力的认知项目上,包括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力、分析和批判性思维三方面评估内容。知识、理解和批判性思维是紧密联系的,构成了学生的跨文化思维能力[4]。经合组织提倡用新建立的复合量表来测量这三个成分,测试时间为1个小时,平均分为500分,标准差为100。

(一)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

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意味着学生要熟悉一些跨越国界的重要问题(如气候变化、移民、贫困等),以及能够理解全球范围内的问题、趋势、体系的相互关系。

在全球化知识领域,尽管学生能接触适量的信息,但若仅仅被动地汲取这些信息而不理解其深层意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容易对其产生误解。

全球问题的知识和理解力无法仅靠事实性知识获得,还要通过发现不同信息的意义及它们间的联系而习得。较强的理解能力表现为灵活的思维,以及良好的学习、组织知识的能力。这种学习和组织知识的方式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认知方式。

(二)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力

跨文化知识和理解力可定义为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和相关文化的知识和理解,包括关于自身文化、其他文化,以及各文化间异同的知识。作为理解他人的视角之一,跨文化理解能够帮助人们区别特性和共性,以及在跨文化语境下理解不同观点间的关联方式[5]。理解其他价值观,可以深化和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接受它们。[6]

(三)分析和批判思维

分析思维是指运用有逻辑的、系统的和有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理解文本每个要素的意义的能力,以及审查这些要素间的联系和差异的能力。

经合组织将在2018年PISA认知评估中通过让学生解决相关跨文化问题,评估学生运用知识、选择观点、分析和评价技能的能力。该评估内容包括各种需要不同种类知识和思维过程的任务。评估框架最终将会按照内容领域(如身份、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情境(如校园关系等),以及需要的主要认知过程(如分析和批判思维)将任务进行分类。典型的评估单元会将一些案例作为题干,包括主要测试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理解能力的多项选择题,还包括让学生根据题干中的材料、知识或经验做出回答的开放性问题。

一些研究案例在际化课堂中经常被用于教学。以案例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有逻辑地、系统地进行思考[7]。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案例研究,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情境中学会处理现实问题。此外,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能够激发学生与每个案例相关的多种观点。案例研究分析也给学生提供了在评价争论中整合一般知识、技能与具体学科知识、技能的机会。[8]

通过分析学生案例研究的书面作答情况,可以获得学生对全球化、跨文化的理解力和分析技能的发展程度。案例研究应优先选择15岁学生熟悉的情境和题干材料,以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测试项目。例如,一名14岁的秘鲁土著学生用古老的方言唱著名的歌曲,进而成为网络名人,而这种古老的方言在秘鲁一直遭受社会歧视。研究者可据此设计开放性问答题目,让学生思考这位少年积极保护本族语言和文化的动机,而相关多项选择题可以测试学生能否理解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的作用,以及主流语言和少数民族语言间的竞争。

四、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教师培训,增强教师的全球化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全球化能力,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全球化能力。因此,在教师培训中,我国应增加有关全球问题、跨文化的内容,帮助教师跟进国际发展趋势,树立国际化理念。通过专题讲座、在职进修、出国培训等形式,拓展教师的国际视野,让教师了解世界各国文化,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在沟通与相互交流中丰富、发展自身的跨文化知识与能力。

(二)加深学生的全球问题意识和对全球问题的理解

全球问题主要涉及国际制度、主要历史事件和趋势,以及与全球主题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框架,如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健康(例如流行病)、人口增长、移民、空气污染、国际冲突、贫困、人口老龄化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思考、辩论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关注全球问题, 逐渐认同人类的普遍价值。

(三)补充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理解

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指出,“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包括: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为此,学校可以加强外语教学,开展跨文化教育,让学生深入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促进不同文化的理解和交流;加强与社会文化团体的联系,邀请社会文化团体到学校开展各类文化演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推动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如跨国交流访学。

(四)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全球化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文本、多媒体技术提供跨文化交流案例,引导学生在思考、交流、讨论中逐步意识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特性,进而学会尊重、包容不同文化;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不同观点,学会参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观点。还可以通过让学生扮演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角色,让其更深入地体会不同文化,学习如何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交流和合作。

参考文献:

[1]OECD.OECD Proposes New Approach to Assess Young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Global Issues and Attitudes towar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olerance[EB/OL].http:///pisa/aboutpisa/Global-competency-for-an-inclusive-world,2016-05-04.

[2][3]Deardorff D. K. Some Thoughts on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EB/OL]. https://illinois.edu/blog/view/915/113048,2014-05-15.

[4]Bok D. 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A Candid Look at How Much Students Learn and Why They Should be Learning More[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6.

[5][7]Doscher S.P. The Development of Rubrics to Measure Undergraduate Students’Global Awareness and Global Perspective: a Validity Study[D]. Florida: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012.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全球化;外语教学;语言文化;全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023-02

目前,跨文化交际课程在越来越多地高校被开设,既是顺应时代而生,也是如今高校培养人才之需要,本文将从全球化、人才培养、外语教学、语言文化及交际间的关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其课程本身的作用及重要性、全人教育观来进行讨论,以期对此课程更进一步地认识。

一、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盛行并成为了描述人类社会跨边界的互动网络不断加强的概念。由于全球化涉及了许许多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变化,世界各部分之间相互渗透与融合、相互联系与依赖。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的全球化,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民族的本土文化以开放的态势与多样性的异域文化积极交流,使得全球的文化呈现出统一与多样,普遍与特殊。文化全球化时代是国与国之间加强文化交流、并在文化交流中促进文化发展的时代。各国文化需要走向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各国文化。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以及跨文化交际科学研究的跨国合作,是跨文化交际学科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为了更好地处理可能产生的文化碰撞甚至文化冲突,减少摩擦、增进交流和理解,从而使世界多元文化得以和谐共生,展开对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及发挥其重要作用显得十分必要。

二、人才培养

当前各种文化之间频繁交流与碰撞,作为一名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人所具有的基本的素质就是要有宽广的国际胸怀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如今的在校大学生从中学到大学至少经过了八年的英语学习,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许多人也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却不能与外国朋友进行顺利地交流,不是语言技能本身的缺乏而是不了解对方的文化,缺乏对外语交际规则和交际模式的明确认识,缺乏母语和目的语文化差异的意识和敏感性。因此,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是大学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课程设置要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保证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求,并将选修课分为三类:语言技能课程、语言文化课程和专业英语类课程。这三类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课程相辅相成既能培养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给优秀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平台这使得在大学英语课程群中开设跨文化交际类选修课程有理可依。通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种国际胸怀和全球视野,建立一种全球思维方式的开放心态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上各种不同种类的文化,尊重和珍惜文化差异,以欣赏的态度学会认识和利用它来创造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机遇,并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加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最终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语言、文化与交际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即语言与语言之外其他文化现象的关系问题,诸如语言与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法律、风俗以至于物质行为、社会制度、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等文化现象的相互关系问题。”在讨论两者关系前,首先介绍下两者的定义。现代语言学家提出了语言的各种定义:“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用任意创造出来的符号交流思想、感的情和愿望的非本能方法;语言是人们用惯性的任意性口头听觉符号进行交际和互动的惯例。也存在着一些语言学家所公认的人类语言的一些主要特征,这些特征被包含在这条普遍接受的定义中:语言是一个用于人类交际的、具有任意性的语音符号系统。从其语言功能来说,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文化是什么?H.H.Stern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文化即大写的文化,狭义的文化即小写的文化。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那么语言与文化是什么关系呢?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及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动态地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语言记录着文化,语言促进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四、外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间的密切关系使得人们逐渐意识到在外语教学中加入文化元素的必要性。Kramsch指出语言与文化不可分割,交际与文化不可分割,外语学习与目的语文化学习不可分割;束定芳指出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交际能力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部分有明确职业选择方向的外语学习者为了适应学习结束后职业岗位的要求,如翻译、外事旅游接待、宾馆服务等,需要把某些外族文化项目作为专门的学习内容,如饮食习惯、风俗礼仪等;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与所有课程相关;Oatey&Franklin也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与其他学科共同完成的。因此,跨文化交际的传授与外语教学相辅相成,都应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共同目标,因为学好一门外语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其文化。此外,语言与文化都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外语教学应帮助学生培养学好一门外语必需的文化意识以及发现和理解文化差异的能力。作为外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应体现外语教育的本质属性,追求工具性和

人文性的统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

五、跨文化交际课程

(一)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学习策略、跨文化语用能力、跨文化语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语言、文化和交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各类交际形式有所认识;对相关国家的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更有效地进行交流;预测并避免由于不同的文化期望而产生的误解;懂得手势和其他形式的体态语;讨论有关文化适应和相关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其他文化的社会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通过学习跨文化交际原理,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加跨文化交际意识,并最终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重要性

全球化的浪潮使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交流、碰撞与融合,如何能更好地应对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碰撞甚至文化冲突,减少摩擦、增进交流和理解,从而使世界多元文化得以和谐共生,跨文化交际学显得尤其重要。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对跨文化的研究与认识会极大地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和平。

六、全人教育观

全人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源于20世纪六七年代的美国激进的、带有强烈批判主义色彩的教育思想。全人教育致力于把博雅教育和全人教育等先进教育理念引入内地,力求发展出既符合国际潮流和时代需求,又能兼顾中国传统和现实情况的独具特色的素质教育方法,培养既具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本土根基的创造性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全人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博雅教育,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全人教育几个主要部分。就其内涵而言,全人教育首先是人之为人的教育,即“通德”教育;其次,它是传授广博知识的教育,即“通识”教育;第三,它是和谐发展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全人教育就是在通识教育和全面素质教育基础之上的“全人”或“完人”教育。而跨文化交际作为通识课程,正是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以最终实现对学生的全人教育。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范文第3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引导;多元文化

目前,高职教育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认同,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其三大职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的提高比物质资本的增加对经济增长起到的作用要重要的多。这更加凸显了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要性。

我国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和责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然而,(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政治、经济改革,处于“转型期”背景下的高校教育面临巨大挑战,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尤甚。在当前全球化和后现代的语境下,充斥着各种文化和价值观,传统的单一主流文化和权威社会影响渐微,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要在这种多元信息、多元价值竞争中取得胜利,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难度。

一、多元文化与全球化—无法回避的教育背景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愈来愈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势必意味着主导价值观念的号召力下降。这是目前各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无法回避的背景条件。

所谓“文化多元主义”,C·W·沃特森在《多元文化主义》中将其定义为一种历史观和公共政策,也定义为一种文化观和教育观。文化多元主义作为一种文化观,核心是承认文化多样性及其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作为教育观,则要求学校帮助学生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正视文化冲突。由此可见,多元文化主义对文化的评价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是经济全球化和后现代话语背景的产物,并依托此背景不断强化。

“全球化”的定义有很多,常规意义上的定义大多基于外在物质层面的表现,即认为全球化就是国家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依存,形成全球意识。全球化涉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通过全球化,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实在的利益,中国也在全球化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然而,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全球化的意义不单体现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分歧上,而且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此框架下,我们可以认为全球化就是国外各种领域的文化价值观念在商品、传媒的裹挟中渗入并扩展的过程。全球化的背景下,来自全世界的产品和信息带来各种不同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并随着传播和运输手段的现代化而充斥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迈克·费瑟斯通在其所著的《消费文化》中,对全球化背景中的文化形象进行了分类,认为一种形象是某一种文化向外扩展至它的极限,并不断吸纳和整合其他文化,最终这种文化遍及全球,成为主导文化;另一种文化形象则是不同文化的浓缩,以前相互远离的事物现在彼此接触并共存一处。不同的文化不经过整理融合,一味叠加,导致文化变得过于繁杂庞乱,没有清晰的组织原则和处置模式,无法形成统一的信仰原则、指引方向和实践知识。”可见,第一种文化形象带有霸权意味,第二种文化形象更加贴近现实。

促成上述第二种文化形象形成的原因,除了全球化背景之外,还有所谓的“后现代”。 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相当复杂,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都有不同侧重的表现;但表现在不同研究对象和领域中的“反叛”特征却是相似的,具体表现为对权威、传统和一致的反叛。在后现代主义话语中,失序、破裂、消解成为一种常态,而通过一种主流价值与传统实现社会的团结成为奢望。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话语似有超越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书中“玛格丽特·米德将特征概括为“全体社会成员以目今流行的行为模式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在后现代主义话语中,这种流行却绝不会是传统和固有的约定俗成。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中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对新鲜事物的理解甚至认同都相对容易。在上述背景之中,大学生群体面临的不仅只是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迷茫,还有在认知、评价态度方面的无所依从。

二、困境分析—迷茫与压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常严峻的;而准确的分析问题的表现形式和把握问题的本质是我们寻求解决之道的前提。由此,在多元文化视阈下,理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压力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教育过程本质上可以概括为教育主、客体之间以一定教育方法和手段为依托的互动过程。很显然,欲图完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需要“整合”功能的发挥;或者说,单纯某一方面的努力(或某一方面努力的缺失)不足以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由此,我们对当前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困境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思路:主体压力—客体困境—互动障碍。

(一)主体压力

一般而言,教育主体方面的压力主要源于传统教育手段和方式相对现代教育观的不适应。在多元文化和全球化的教育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模式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即教育的效果大幅降低。因此,我们基本认为,改变传统的教育手段是当前教育主体面临的主要压力。

1.根本压力。教育主体面临的根本压力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待提高,二是高校缺乏将教师与学校各部门、各位教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相互整合的平台。这种压力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高校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如教师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水平不高,呈现严重的良莠不齐现象;又如,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资源不足,无法形成对主体的协调、整合,发挥整体的优化作用。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源于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文化背景。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导致了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当前社会呈现出更多新思想、新观念,如自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仅对思想尚未成熟的学生观念造成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位居神圣职位的教师,甚至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体制走向,使得社会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变得趋于形式化和功利化。因此,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和教育观念,以及学校的整合能力将是教育主体面临的最根本压力。

2.表层压力。我们在前面提到,教育主体面临的表层压力就是教育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需要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中转变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以便高效地完成教育任务。如何转变教育手段和方法是教育主体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尤其是伴随当前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教育客体进行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传统的教育方法明显落后于当前教育理念的发展速度,教育主体很难通过一些传统的校园宣讲、社团活动等方式来高效率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何和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互相融合,创造出新的、富有吸引力的、便于被接受的教育方法,将是每一位教育主体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客体困境

换一个角度,我们站在受教育者,即大学生角度来分析其面临的困境。很多极端的评论都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表现得忧心忡忡。对“80后”、“90后”的种种表现给予了“垮掉的”“物质主义的”等标签,对“90后”甚至有“脑残”的蔑称。但是,面对着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采取悲观的态度。毕竟,我们在2008年的雪灾、地震和奥运等事件中,看到了他们积极的表现和工作中的责任。我们姑且脱离这种简单评价的困境,站在青年大学生成长这个更高的层次。在这里,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就变成了:在思想政治学习和塑造过程中,大学生群体遇到了哪些问题?然后涉及到是该如何破解的问题。由此,我们暂且将大学生思想政治优势和积极因素放在一边,采取“问题取向”;再结合本文对相关教育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这种“客体困境”概括为: 转贴于  1.信息、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带来的迷茫。在当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的主流价值观念受到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社会整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落后三方面的综合影响,出现了多元化的学校价值观。因此,学校的价值观取向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使得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价值观取向呈现多元化形式。大体表现为三种,即坚定支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坚决反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保持中立的模糊态度。其中,前两种价值取向在学生群体中占少数,多数学生的价值取向处于模糊状态。这种现象是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念面前感到迷茫的表现,不利于他们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

2.认知、评价标准方面的无所依从(认知、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带来的无所依从)。与价值观多元化对应的,是价值观选取标准的多元化。根本上,诸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是由其本身的说服力决定的。随着改革尤其是开放地不断深入,长时间相对封闭环境中才会有的主流价值观念独领的场景已然较难回归了。而主体面临上述“压力”却没能很好地找到解决之道。面对着思维活跃、对新思想和观念抱有极大热情的青年大学生群体,相关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没能体现出足够的吸引力。传统教育方式在传统相对封闭环境中能很好地扮演其应当的角色,而新环境中,影响力的式微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造成了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纷繁复杂地价值观冲击中的无所依归,混乱而迷茫。从而,出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客体的互动障碍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互动障碍

教育过程以及预期的教育效果应通过教育主客体的良性互动来实现。互动出现问题,教育初衷就不可能沿着预期的路径实现。在我们这里的研究主题中,由于教育主体现有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满足客体在内容和吸引力、说服力方面的要求,从而会出现整个教育过程流于形式的危险。即使完整地甚或超值地完成了教育过程,效果却很难保证。可想而知,没有“成就感”的努力是不会持久的,如此“恶性互动”会一点点侵蚀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处在客置的大学生群体求知而不得,只能压抑其对价值观方面求知的渴望,在混乱和迷茫中无所适从。

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的过程只有通过主客体之间的积极互动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成功完成教育的任务。如果教育的主客体中的任何一方表现出互动的消极怠慢性,将会导致教育的实现不再具有其真实意义,变得更加富于形式化。通过上述对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存在的困境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教育主体的教育手段落后于教育客体对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方面的要求,出现比较严重的互动困境问题。这样的教育形式如果长期存在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会侵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且也会压制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得他们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制下,变得更加迷茫和无所适从。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看到:时代的变迁已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带来地严重冲击。寻求解决之道,刻不容缓。

三、脱离困境—如何引导大学生取“正确”的一瓢饮

面对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念的时代背景,及其带来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过程中的问题,我们应何去何从?如果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势必遭到更大地冲击。采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是毋庸置疑的。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欲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缓解主、客体之间互动的障碍,保证教育效果的实现,工作更多地应该交给教育主体来完成;而具体的方向选择,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教育主体的再教育

教育主体作为学生政治教育中的主要传授者,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教育主体面临的主要困境。对于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高校教师的准入门槛标准中,将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的比重提高;第二,对高校教师进行再教育,让他们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水平;第三,在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其中的一项评价指标。

(二)教育方式的革新

作为教师主体面临的表面困境问题,教育方式的改革也变得刻不容缓,因为它作为一种教学途径,对教育方式的有效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教育方式的革新方面,我们认为可以采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集体活动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并在教学中融入当前的时事或者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将教育做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种新鲜的、有吸引力的教育方式才能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让大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更多新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主体联合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范文第4篇

摘要 全球化带来了世界文化的频繁交流和对话。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

引言

现今随着经济的频繁往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产生使人们越来越密不可分。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也变得全球化了。“全球化”作为目前最流行的术语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世界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文化的交流也成为各国际关系的重要方面。西方学者罗兰·罗伯森“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概念的提出正是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对策和设想,认为“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全球文化是以多样性和差异性为标志。作为全球化的对立面“本土化”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之抗衡,世界文化将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音乐在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使之也深受全球化的洗礼。“全球本土化”也给予音乐教育以重要启示。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须从对全球化的认识开始。

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互动和对话

全球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涉及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邬志辉教授在《教育全球化——中国的视点与问题》中归纳了五种界定模式(传播学的界定模式、经济学的界定模式、文化学的界定模式、生态学的界定模式、政治学的界定模式),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多纬度的发展过程,各纬度在表现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对不同国家来说,全球化的意义可能是不一样的:全球化是一个矛盾性的发展过程,单一与多样、特殊与普遍等矛盾和悖论都同时并存与全球化的结构当中。”音乐教育属于文化范畴,所以在这里重点看看文化学的界定模式:“就文化的全球化而言,它不是一个日趋同质化(homogenization)和一体化(unification)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全球化和逆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普遍性、全球化和地方化之间矛盾公生并在全球背景下凸显强化的过程。”可见全球化在文化领域更多的是一种全球与本土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没有差异就没有交流的必要,没有交流就不会与进步,因此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观念上,全球化并不是一个同质化过程。至少对现在来说,那种认为非西方世界最终将因循一个单一发展模式的合流观念是过于简单化的。他没有考虑到各种全球化趋势中的复杂性因素。……因此,当今世界成为这样一个竞技场,全球化和它的对立物——本土化——各擅胜场,正在同时对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压力。”(杜维明《对话与创新》)著名文化理论家野健一郎也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种文化之间的接触越频繁,文化越趋多样化”。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同样也促进了各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没有全球文化只有本土文化,各本土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未来世界文化朝着“全球本土化”发展。

在音乐的“全球本土化”中,印度小提琴音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小提琴是欧洲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大约在两百年前传入南印度宫廷,现在南印度音乐会几乎离不开小提琴了。从音乐风格到演奏方式,印度小提琴音乐与西方小提琴音乐都有着极大的不同。相信也听过印度小提琴演奏的人肯定会为它们完全不同的音色留下深刻的印象。为适应印度音乐的要求,印度人把小提琴改为c、g、c、g定音,席地而坐演奏,把琴放在胸前和右脚之间。风格模仿印度的歌唱,演奏多滑音。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改进小提琴。使小提琴成为了印度人自己的乐器。现在印度小提琴音乐受到了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印度传统音乐做到了真正的“全球化”,在现代世界中保持了自身的整体性和独立性,成为音乐的“全球本土化”的典范。

二、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

在全球化进程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一时代背景又向教育提出了挑战。我国音乐教育领域对全球化问题的反应慢一拍。缺少音乐教育基本理论的全球性思考。当看到音乐教育全球化这一概念时难免会误解为全球音乐教育的趋同,甚至是全球音乐教育的西化。这显然是对全球化这一概念的片面或不深刻的理解。由此引入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以更好的理解全球化语境下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是指所有全球共同认可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都必须适应本土的音乐教育环境,以体现本土人民的主体性:所有有建树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制度总是有地域性的,总是产生于特殊、具体的音乐教育环境.总是由解决具体音乐教育问题的人创造的,而后才具有了一般性并被全球的“他者”广为借鉴、学习和再创。音乐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包括以下特征:

1、音乐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音乐教育的普遍性体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在音乐教育思想、制度和方法上的某种趋同。如音乐的终身学习和把音乐视为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音乐等观念正被世界各国所接纳:对话式教学正取代灌输式教学已成为全球音乐教学认可的方法等等。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体现在虽然各国音乐的终身学习等观念已被接纳,但各国的接受程度、范围各有不同:各国的教学方法也各有不同的运用。

2、音乐教育的一体化和分裂化的统一。音乐教育的一体化体现在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建立,如1953年成立的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等。这些国际组织在全世界、在国家之间乃至在地区之间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如ISME在半个世纪来纠正了全球普遍存在的欧洲文化中心论,正式提出了世界音乐(WordMusics)教育的概念。“多元文化教育”、“世界音乐”、“全球观点”等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就在全球音乐教育一体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各地方的独立性不断加强,珍视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以及保护和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的努力,不仅是各民族国家,也是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一种追求。国际性音乐教育组织的成果正是各国、各民族乃至各地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3、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地方化的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沟通和比较,国际社会越来越采用为世界各国所共同接纳与共同遵守的标准与规范。但音乐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是绝对的和单一的对应。如在一些术语概念上,由于语言文化和理解方式的不同则应慎重的理解和运用。

三、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的几点建议

1、重视世界音乐的教育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利用先进的通讯技术、交通工具克服了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各地区、民族和国际组织的相互联系乃至相互依赖增大,使全球范围内的自由交往更频繁:世界经济市场化使资源得到全球性配置,促使地区乃至国家经济的依赖增大,经济往来密切:全球化带来的全球问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问题、人口问题等也把世界人民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与人紧密联系密不可分,都是组成这个世界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角度看,经济的密切往来必将促进文化的交流、依赖。作为人类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文化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纽带。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话语中的世界音乐指的是世界各国本土的音乐,是为了增强世界各国的相互理解为目的,这就要打破欧洲音乐中心论的旧有观念,理解并学习世界各国、各地、各民族的音乐,它们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音乐从属于文化,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文化千差万别、种类繁多,每一种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就是要求人们去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以促进世界的理解和交流。我国的音乐教育长期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分不清西方和世界,教育内容中世界音乐所占比重几乎为零。西方音乐只是沧海一粟,是世界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成功也正是在于它的特殊性。世界音乐给了我们更广阔是视野,使我们可以从更多角度认识到自身的独特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和整体性的情况下获得新的发展。

2、重视本土音乐的教育

正像前面指出的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本土的音乐文化传统就是组成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本土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学术界也开始了广泛的研究。石中英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中将“本土知识”定义为:“由本土人民在自己的长期生活和发展过程中所自主生产、享用和传递的知识体系,与本土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社会和人文环境)及其历史密不可分,是本土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一度被忽略或压迫的本土人民实现独立自主和持续发展的智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并且他还详细论述了“本土知识”在内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由于本土知识与本土生活方式密切结合,深深扎根本民族文化,包含着真正的生存智慧,对于解决本土问题是一种真正有效的知识,也是他者所不能给予的。

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的地位,增强他们对本土音乐的认同和归属感,彻底摆脱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控制,探寻适合本土音乐教育环境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等,并为世界音乐教育之林贡献力量,以达到“对话”的最高境界。外来文化要在本土得到发展必须适应当地环境和各种条件,也是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再创造的过,成功的本土化成果又可以作为“他者”推向世界。音乐教育必须有这样的视野才能使更多的人们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用于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进一步把自己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3、让音乐教育回归生活

当代哲学大师胡塞尔从现象学的角度指出了欧洲“科学世界”的危机,并提出走向“生活世界”的超验现象学,为我们理解“生活世界”与“音乐教育世界”的关系奠定了基础。生活世界是一切教育世界的根基与源泉.教育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到生活世界。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世界渐渐淡忘了这一源泉,处在一个所谓西方科学的音乐技术和理性符号覆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学校音乐教育成了纯粹知识的灌输,远离了生活世界得以课堂、教材为、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音乐本身就源自于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音乐教育全球本土化要求我们摆脱原有的教育模式.重建音乐教育的观念,在生活中交流、学习和理解音乐,最终走向生活。生活中存在多种多样的音乐。“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迪斯尼乐园中的世界民族村。围绕着中央大湖.依次有墨西哥、挪威、中国、德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摩洛哥、法国、英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十二个村,其中不少都有音乐歌舞表演。……英国的世界巡回艺术团、印度古典音乐协会、皇家非洲协会、亚洲音乐巡回演出团和伦敦共同体学院艺术系常在那儿举行演出或举办综合艺术节,如1995年举办过印度、巴基斯坦、加勒比和西非等艺术节。……五花八门的街头广场音乐是西方城市一景,也融入了世界音乐。如旧金山鱼市码头前。秘鲁流浪艺人的排箫与吉它二重奏。”(汤亚汀《走向现实生活的世界音乐》)这些音乐都是来自本土源于生活。并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学习音乐、理解音乐,看到本土音乐的独特性,看到世界音乐的异彩纷程。

教育全球化的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球化 高等教育 欧美国家全球化,不仅仅是一系列历史力量,更是一种新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正如德国社会学家伯克(Beck)、英国的社会学家吉登斯(Giddens)所言,全球化是“距离的消失:被卷入经常是非人所愿、未被理解的生活方式”。“全球化指的是时间与空间的压缩及全球通讯和大众交通系统强化这种时空压缩所带来的效应”。全球化的一个基本表象是经济因素的主导,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互动和信息技术的无处不在,整合着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使其进行着前所未有的交流、渗透与融合。大学作为培养人才、传承知识的机构,深受全球化的影响。斯科特认为,全球化给大学带来深刻影响有其必然性:第一,大学负有传播民族文化的责任;第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研究文化网络的形成,促进了大学教学标准化;第三,全球化市场动摇了作为大学主要收入来源的福利国家公共财政基础。伴随着这种必然性而来的是大规模全球市场鼓励公立大学依市场化规则行事,政府要求大学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为国家利益服务,高等教育的实际应用价值的强势上位。政府政策松动,以市场为导向改革高等教育体系,学院合议制度是否不合时宜的疑问指引着大学的管理体制改革。与此同时,政府为了显示自身非常认真地履行对高等教育负责的角色,大力倡导教育技术的运用,然而新技术的快捷与便利似乎和思想更新的步调并不一致。

市场化规则:强调高等教育实际应用价值

全球大市场、政府要求大学转变角色,为全球范围内的国家利益服务时,大学自增加,竞争机制在大学的生存和发展中凸显出来,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政府削减了财政预算与筹资竞争压力增大。同时,学生也开始以一种经济的目光看待大学,进而把其作为实现自己经济目标、经济利益的工具,大学的性质发生变化,企业化趋势明显,市场化规则大行其道。

学生以经济的眼光看待大学,老师同样以利益的视角审视自己的职业。美国学者普莱斯(Press)和沃什伯恩(Washburn)的研究指出,欧美大学中商业资助的出现使得与经济利益无关的研究项目无人问津。

从更深的角度来说,市场化规则激起的是高等教育作用变化的讨论,高等教育作用又与其资助方式,即大学的公私立问题密切相关。当下的欧美国家对大学应该是公立还是私立的争论也是异常激烈。如学者玛吉森(Marginson)坚持认为大学应该是公立的:“大学并非是主要生产私有商品的私营机构。先不说来自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学是依据法律建立的,创造各式各样的公共产品和个人产品,并且其核心的职责是教学和研究。因此,大学是国家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并履行重要的公共职责。”与之相反的是,马尼克(Mcnicol)却认为,“大学是私利的。从法律上和经济上讲,它们都属于私立的非盈利部门,是私立的自治团体,由议会建立……它们既不由政府拥有也不受政府控制。而政府则希望既拥有又控制大学,给大学公立机构的所有责任,却不给予其任何利益”。一直以来,这样的争论从未停止过,然而,新自由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的结合,全球化的巨大推动力与公共政策变革交织,给上个世纪最后三十年的欧美大学带来了私有化的黄金时代。所有民族国家的公立大学中,私有化、市场化的因素在不断增加。私立大学所推崇的价值与政府的大学政策关联起来,成为制定大学政策的指导规范和评判标准。传统的道德精神越来越被个人的利己动机、个人主义以及企业的创新精神取代。

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更加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球化背景下的欧美高等教育的实用价值强势上位的基本态势。理性是人类追求真理并使人类活动合理化的思维方式。理性又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的类型: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认知理性追求的是真理的本身,而实践理性追求的是真理的效用。应该说,一般情况下,认知理性是实践理性得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长期以来,认知理性处于“上位”,而实践理性处于“下位”。高等教育既以提高人类认识水平为目标,也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追求,即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带有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的双重价值的综合体。《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声明说道:“大学是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存在,而非追求教师个人或者学校自身的利益。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必须保障大学教师对真理的自由探索和阐释”。这其中的“对真理的自由探索和阐释”可以理解为认知理性思维过程,而“自由探索和解释”又必然要求排除个人主义或者利益动机等因素的干扰。当前欧美大学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忽视,而热衷于追求教师或学校自身的利益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热衷于追求教师或学校自身的利益,是高等教育实际应用价值凸显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与认知理性的相反的过程。也就是说,作为实践理性思维过程重要体现形式,追求高等教育实际应用价值越来越处于“上位”。由此进一步说明,强化高等教育的应用价值是全球化对于欧美地区的高等教育最深刻、最直接的影响之一。

公司式垂直管理:变革不合时宜的学院合议制度

在欧美地区,大学管理存在三种典型的模式,即美国模式、英国模式以及欧洲大陆模式。这三种大学管理模式可以理解为传统学术组织的管理形式。无论是英国模式还是欧洲大陆模式,学院决策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原来的管理模式中,大学内的权力呈现“上轻下重”的态势:一方面,老师和学生可以质疑体制的合理性并且延缓政策的执行;另外一方面,老师和学生也掌握着一部分的决策信息。在学校组织体系之外,政府对学校的管控其实也不大。全球化为大学的发展营造了一种瞬息万变的发展环境,政府的决策者和大学的管理者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开始采用公司式发展战略并本能地变革大学组织形式,借此形成新的大学管理模式。对环境的变化反应灵活是这一系列新的管理模式的最大特点。然而,全新大学管理模式的启用的影响很大,首当其冲,也是最令人敏感的是权力分配的方式的变化。所有的权力和决策体系都可以被划分为层次,高层、中层权力分配态势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下层。在欧洲的很多地区学院决策制度以加强学校中高层的行政管理人员的权力的方式被重新定义,原有的行政民主选举体制被更加灵活的公司式垂直管理取代。

权力分配态势的变化也再次引出这一问题:谁有资格来管理大学?几个世纪以来的欧美高等教育界,民主管理和精英监管的争论一直喋喋不休。很多人主张,大学的管理应包含教师、学生在内,使他们充分参与决策。另一部分人则坚持认为应该由少数的资深专家管理大学。虽然全球化带来的新的发展环境,但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基本立足点仍然没有改变:把学校的管理权置于利益的维度进行考量。基于此,私有化、竞争所导致的企业化管理似乎在短时间内中止了这个争论——“强调管理思想”日益深入大学的管理实践。

总之,强调管理成为全球化之下的欧洲大学在组织形式上应对的最重要形式,而且这个趋势还是不断增大。

网络教育:谨慎面对教育新技术

吉登斯(Giddens)认为,“时空分离”是全球化的主要动力之一。“时空分离”在教育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就是远程教育。这种建立于超文本范式的教育技术,其应用价值和其对教育理念的更新的价值无可争议。从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看,新技术可以建构新的学习模式、产生很多个性化的学习手段,这对教育的发展来说是天赐礼物。具体说来,新技术给欧美地区高等教育带来的巨大解放力量,大大增强了学习者获取信息或者知识的便捷程度,提高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新技术的效率高、方便快捷以及实用性强也自然在欧美大学校园里吸引了一批支持者。

然而,现实的情况复杂得多。很多情况下,新技术只是起到了包装以前的所谓保守式教学方法的功用。与此同时,新技术带来的教育思想的核教育方式的模式化和形式化的威胁也不能不让人警惕。因为技术通信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是一致的,信息的传输也有一定的国际标准,这些单一的、模式化的规范对民族国家的本土文化具有颠覆性。

由于新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产品一般在初期都需要大量的投资,这客观上决定了这种产品必须在全球大市场中才能够有所回报,这也带来了真正的威胁。大公司,尤其是跨国大企业对大学的全面控制,原有主导教学的教师可能因此而丧失自己的权力。由于公司与大学、教师的宗旨天然之别,资本在教育领域的任意配置使得教育逐渐丧失自己原有的使命。贝茨(Bates)的观点一定程度是这一担心的有力证明:“更大的威胁是来自通信、娱乐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像微软、IBM和迪斯尼这样的跨国公司,他们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增值服务和推广其产品的天然市场”。

老师在新技术的应用中的阵营分化明显。很多老师欢迎着新技术带给教学上的革命性变化,而且努力将现有的教学理念与授课方式与新技术的恰当结合。然而更大一批老师则在新技术席卷教育方式的大潮下持观望态度,更有甚者对其持不同程度的反对,网络教育模式淡化了师生关系,使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一去不复返,就是其中的反对理由之一。

不管怎样,有一个基本现实必须承认,以全球化、全方位为特征的数字化技术时代真真切切已经走入了校园、走进了课堂,作为课堂的主导者的老师,如果不及时更新观念,寻求良好的“合作”之道,恐怕落后于时代在所难免。

总体说来,大学在全球化浪潮的强烈的驱动下,态度比较谨慎。一方面鼓励新技术的运用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表现在多种政策文件或鼓励措施中。另外一方面,大学也从不直接干涉教学的本人或者老师本身的教学思想与授课方式。

全球舞台中心的大学:对未来的期望

不可否认,全球化对全世界几乎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更准确地说,全球化对不同的领域的发展影响不同,进而对于不同人有不同的意义,因此,有的人大加赞赏;有的人则坚决反对。在此,我们更加坚定这一看法。因此,有三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尽管全球化带来一系列变化,但全球化的实践的影响不可能脱离时空中的其他因素,诸如政府角色、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技术的发展,因此欧美各个大学、大学的师生的看法没有发生系统性的改变;第二,全球化给欧美大学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趋同性影响时,也应该清楚看到,全球化对大学并非以相同的程度作用于所有大学或教育体系之内的;第三,全球化实践对于欧美教育的影响,并不是非好即坏那样如黑白一样分明的,在全球化的实践过程中,有着漫长的灰色地带。这些灰色地带似乎某种程度上影射着我们对未来全球舞台中心大学的期望。

首先要谈到的是学术自由。学术自由一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重要问题。全球化实践下的欧美大学的师生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强烈地呼吁保护着学术自由。学术自由是保护大学实现其目的必然要求,又与发展真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大学对人格的培养功能也是我们值得注意的。这抑或是大学的“灵魂”所在,全球化实践所带来的浓厚商业气息让我们心存担心:大学的人文精神是否可以永存。此外,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也是大学的重要使命。批判性思维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必不可少。正如Inayatullah指出的那样,“如果一个大学想创造一个不同的未来,不同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人始终是改造这个世界的主体,所以我还们有必要持久地强调大学对于人的创新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的培养的重视。

老师作为全球化实践的被动参与主体,在大学的未来发展的中也不能一味被动,应主动寻求新知识,以开放的心态保持着与全球化合作的精神,明确自身的定位方向。合格的大学老师应该既是这个社会的一分子,同时又是独立于这个社会的批评者与思考者。大学、大学的管理者也是如此,面临自身生存、发展的环境的变化,被动只会把大学引入更加尴尬的境地,时刻保持开放、合作、谨慎的态度,主动拥抱机遇才会不惧挑战。

欧美大学在全球化实践中的回应给我们带来诸多的思考与担忧,然而最让我们忧虑的是,随着全球化实践的深入发展,大学的精神与灵魂会不会荡然无存。

参考文献:

[1] 顾佳峰.教育全球化:对抗还是对策[J] . 外国教育研究,2006(9):37-42.

[2] [美]简·柯里,[美]理查德·德安吉里斯,[荷兰]哈里·德·波尔,[荷兰]杰罗恩·胡斯曼,[法]克劳德·拉克特. 全球化与大学的回应[M] .王雷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 Tuidver N. Universities for Sale: Resisting Corporate Control over Canadian Higher Education. Toronto: The Canadi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 Janme Lormier and Company,1999.

[4] Press E, Washburn J. The kept university. The Atlantic Monthly,2000,285(3):39-54.

[5] Marginson S, Considine M. The Enterprise University: Power, Governance and Reinvention in Australi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6] McNicol I H. Universities are private already. Letter to the Times,2001,May25:15.

[7] 沃特·梅兹格. 美国大学时代的学术自由 [M]. 李子江,罗慧芳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8.

[8] Clark B R.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 Academic Organization in 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9] Anderson D, Johnson R.University Autonomy in Twenty Countries. Canberra: DEETYA, Higher Education Division,1998.

[10] Ehrmann S C. Asking the hard questions about technology use and education.1999, Change March/ April: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