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临床科研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为加速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临床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1],开始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招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侧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四证合一”培养模式促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创新与拓展专业培养方式的内涵和外延,要求培养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科研能力[2]。因此,培养科研思维能力对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科研思维能力是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科研能力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在传统培养模式下,由于相关教育部门对科研能力的重视不足,导致专硕生的日后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故要求其在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下功夫,从科研创新思维、科研实践能力和科研理论能力等层面出发,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3,4]。而科研思维能力主要以逻辑思维训练为主。本文就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及如何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现状
1.1科研能力培养环节薄弱
通过对2000年至2016年收录的有关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献进行分析[5],教学方法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中显著的问题。表现在教学方法偏向传统的教师讲课、研究生听课,完成作业,闭卷考试,过于模式化,科研思维能力培养效果欠佳。另外,传统带教模式下,由于过分强调实践性和操作性,更加弱化知识的深度,研究生不能进行很好的临床科研思维训练,科研能力的培养更加缺失。在对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43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包括18名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调查也进一步表明[3],临床轮转工作繁重和技能学习压力大,由于缺乏科研思维的培养,科研能力不强,其在临床科研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也就缺乏应对之策,从而放弃解决。而科研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在于科研思维能力培养而非实验室各项技术和临床操作的指导[3],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应在注重实践与操作技能教学的基础上,同时注重知识的深度,引导研究生主动思考,提高科研创新思维能力。
1.2重临床实践技能培养,轻科研思维能力培养
在对全国37所医学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医学院的专硕研究生的调查中发现[6],89%的研究生非常重视职业规划,计划进入三甲医院从事医疗工作,对临床实践技能方面高度重视,在研究生的自我评价中,临床实践技能评分最高,而科研能力评分最低,印证了研究生职业规划导向致使科研思维能力培养不重视,基本的科研能力欠缺,满足不了三甲医院对高层次应用人才的需要。在目前“四证合一”培养模式(即执业医师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硕士研究生学位证)实施下,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医院有33个月的规培转科学习,而临床医院的导师更多地从医生的角色出发,重视对研究生临床操作技能及实习能力等专业技能的指导,忽视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训练相对薄弱,其科研能力自然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7]。
1.3强化临床技能考核,弱化科研能力考核
由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其目标培养上主要侧重临床技能培养,促使各医学院校普遍将临床技能与实践能力考核作为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临床训练过程逐渐趋于规范化管理,尤其是使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对研究生的临床训练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科研能力的考核相对不足,虽然大多数的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但是并不作为毕业考核的重点指标。
2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索
2.1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授课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新度
首先,整合基础课程,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能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及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方法。譬如英语课,英语在临床医学科研方面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对提高临床英语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其次,专业必修课强调“结合学科前沿”,是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核心和精髓,一定要根据学科范围及其发展趋势,把本学科前沿知识以及体现当代科学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整合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8]。把临床医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作为重点课程,开设学科前沿进展的课程,目前已开设的主要有外科学前沿、内科学进展、肿瘤学前沿、免疫学进展等,为研究生提供前沿知识,加强思维能力培养。第三,专业选修课设置充分考虑学科交叉融合,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利用高校综合优势,提倡全校范围内选课,比如医学人文道德课程、理学院的医学高等数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信息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各类计算机软件使用等提高医学人文素养、数学、逻辑、统计等能力的选修课程。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教育、通识教育、基础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教育,扩大医学研究生的视野、思路和知识面,提高其在医学领域更多的科研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2.2加强教师授课方式引导与信息化建设
教师授课方式和引导直接影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生信息获取渠道比较广泛,但是缺乏在知识的海洋中敏锐把握核心主线和趋势变化的能力。教师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诸如PBL教学、CBL教学、Sandwich等教学手段,加强对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引导。PBL教学的优势是小班上课,8人一组,能够放手让研究生通过主动思考,边分析、边总结。例如肝炎病毒的免疫应答是个前沿问题,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将肝炎病毒的免疫学机制以实际病例的形式融入其中,引导研究生查阅文献、分析病情、探讨免疫学机制的最新研究,最后引导研究生完成肝炎免疫学治疗的设计方案,研究生在讨论中激发科研思维。CBL教学也非常适合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其能突出案例的引导作用,既能够结合临床实践教学的需要,又能够通过案例分析,融入思维能力培养,为较好的一种教学形式。如,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艾滋病的案例,讨论艾滋病致病的特点,结合HIV的生物学性状,给研究生布置作业,引导研究生独立思考艾滋病疫苗的设计思路。Sandwich教学侧重研究生自学能力,团队能力培养,在自学过程中促进科研思维能力训练。为进一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如慕课、微视频、雨课堂等,将传统知识通过分解使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快速掌握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开放性平台引导研究生进行以讨论为主的扩展式学习。在此环节,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主要因素,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更高,教师首先需要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信息化平台,从而有效把控教学,促进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培养。医学信息化快速发展和医学知识不断更新,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才能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引导研究生接受前沿信息,切实提高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
2.3在实践技能培养中提高科研思维能力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周期长、任务重的特点,将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实践技能培养中,在有限时间内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效率。研究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会一种方法,而要教会研究生思考选择最佳方法,引导研究生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操作。一方面通过研究生实验课,在实验课前,教师引导研究生进行实验设计,懂得对照分组的重要性和实验流程设计的逻辑性;实验中,随时引导研究生对目前步骤含义、用途和方法的深入思考,对每一步的结果积极分析、判断,制定下一步方案;实验后,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研究生的发散思维。比如教师可借鉴给学术学位研究生开设的《感染与免疫》实验课程中的溶血空斑实验授课流程。首先提前布置,让研究生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课上,引导研究生思考脾细胞的分离方法有哪些,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在哪,采用方法的依据是什么;在小鼠的脾细胞悬液离心洗涤一遍以后,引导研究生深入思考去除红细胞的方法有哪些,以及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同时为验证这些方法的实际效果,可进一步通过分组设计,增加红细胞裂解液、蒸馏水两种干预因素,比较不同处理组之间去除红细胞的效果。实验后,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研究生进一步思考完成溶血空斑实验检测后,进一步做什么工作,开拓研究生的思维。通过总结、反思、讨论进一步引导研究生优化实验设计,比如脾细胞悬液的制备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收集到最大量的脾细胞,溶血空斑实验的方法采用双层玻片小室法、琼脂平板溶血空斑法还是采用何种方法优化实验。如果研究生在开设的实验课程中将每个实验都能通过设计、优化、操作来检测证实自己的判断,实验设计的逻辑性、合理性、完整性都能达到一定的高度,此流程正是科研思维及临床科研训练的过程,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临床实践,医院可搭建科研服务的双向指导和培训,按照标准要求完成每个科室的项目后,纵向上将科研嵌入到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由导师和医院科室教师随时启发引导;横向上主要针对临床病例课题,开展基本流程选题、文献检索、社会调查、数据处理、论文写作等进行专业化指导和培训,从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
2.4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科研引导作用
导师作为研究生阶段科研思维培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除课堂教学外,还需承担更多重要的工作及肩负更重要的责任。导师不仅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树立榜样,对研究生科研思维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更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研究生进行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导师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将科研逻辑思维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整个过程,让研究生查阅文献,帮助研究生梳理研究方向;通过提出科研问题、立题论证、研究方案设计等方式锻炼研究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以论文研究为主的研究生组会,让研究生精读文献、专题讨论,为研究生提供科研思维训练的环境及氛围,使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2.5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讲座
校校合作、校院合作,搭建科研分享平台,定期聘请国内外高校、医院知名专家开展专题科研讲座,了解国内外最新科研动态、立题理念、课题目标、研究内容、科研方法、技术路线、结果分析等内容,研究生参加科研型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具有重要作用,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有助于拓宽视野、博采众长、集思广益、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对研究生形成独立的科研思维能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结束语
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培养的一个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医学高校可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师授课方式引导与信息化建设、在实践技能培养中提高科研思维能力、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科研引导作用、开展学术交流与学术讲座等途径,将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培养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一个培养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从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综合能力的提升,满足医院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J].中国教育,1998,17(5):3-5
[2]张萍,张艳萍,梁德东,等.“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培养模式构建[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4):333-336
[3]徐昊,鲁继红,于岩岩.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9,39(6):446-449
[4]李萍萍,王鹿,陆梅华.医教协同发展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1):15-18
[5]邓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的荟萃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8:122-123
[6]任延刚,袁本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9:32-36
[关键词] 护理学 研究生 临床护理 问题
护理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护理管理、教学、科研及临床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随着护理学和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要求我国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际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目前,国内尚未形成统一的硕士生培养目标,部分院校在硕士研究生科研阶段指导学生深入临床护理工作中,用科学的方法探索、解决临床护理领域的问题,但在临床护理科研选题与实施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培养护理硕士生的核心能力作一阐述,以供交流。
一、临床护理科研现状
临床护理是护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临床护理研究能够推动临床护理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直接或间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近年来,临床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临床护理研究范围也更为广泛。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临床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偏低,整体科研素质不高,使我国在临床护理领域研究多局限于描述性研究及回顾性总结,缺乏使用Meta分析、质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对特定问题的研究,且研究欠深入,缺乏护理特色。
二、护理硕士研究生在临床护理科研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忽视临床实践
培养护理硕士生的科研能力,首先,要强调在护理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课题的选题主要来源于护理实践,常常需要经过临床实践中的较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逐步形成新的想法,从而提炼出研究课题。目前,护理研究生课题部分来源为导师研究课题,多数为研究生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查找文献确立的,仅有理论上的论证而缺乏一定时间的护理实践过程。因此,科研设计进入临床资料收集阶段,则暴露出众多的实践问题,影响到科研的顺利进行,甚至科研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经不起进一步的推敲和实践检验。
2.缺乏有效的临床实践过程
刘苏君认为,护理实践与护理科研的关系密不可分。护理科研是一种认识活动,它通过护理实践获得感性经验,经过理性思维上升为理论,揭示护理实践探索中未知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虽然目前多数护理院校安排护理硕士研究生参加临床实践,但未形成一个系统的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大多数院校由于研究生科研时间的限制,临床实践多安排在课题选题之后,主要依靠导师安排进入医院依据科研实施的需要由护理人员或医生带教,临床实践与临床科研同时进行。因此,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临床科研的压力下,使护理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疏于切实掌握临床护理专科知识和技能,缺乏对众多临床实际问题的观察和思考,缺乏与患者的有效沟通,仅为完成科研而科研。加之护理研究生导师多数从事护理教学或护理管理工作,不能直接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进行指导,而多数临床护理人员学历低、缺乏实践和科研结合的能力,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缺乏指导性,不能针对研究生的个别需要、专业发展潜能予以系统性的培养。
3.研究生核心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护理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生源多数为本科应届毕业生,缺乏实际临床护理经验。部分院校的护理研究生从事前瞻性研究,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现况调查或护理干预,这更加要求研究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协调多方面因素,以保障科研的顺利进行,使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参与研究,真实地反映自身生理心理状态,使研究能够准确地反映出临床现况、干预效果,更加具有科学性。
三、对策
1.建立联合培养模式
建立联合培养模式,由原导师担任研究生的第一导师,根据研究生所从事课题的研究类型、方向,选择能够对课题实施进行指导的医学专业导师或有较高理论水平、丰富护理经验的临床护理专家担任第二导师,对研究生的课题实施过程进行临床指导和质量监控。第一导师和第二导师组成导师组,共同指导护理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过程。
2.核心能力培养
(1)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临床实践是研究生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意义在于加强研究生对护理专业本质、内涵及特征的理解,为今后从事临床、教育、科研、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将临床实践置入研究生教育培养的重要环节,制定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在明确科研型、临床型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研究方向,由导师组安排研究生于理论课程结束后进入医院进行至少为期半年的临床实践。研究生在临床实践中切实掌握临床护理理论知识和技能,与患者有效沟通,以敏锐的科学思维去发现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助于患者康复和临床护理工作改进的问题,同时尝试运用所掌握的科研知识,新技能推动护理实践,拓宽选题领域,与导师交流临床实践收获,对预选课题方向达成共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并对研究的预期结果能否应用到实际护理工作中,解决临床护理问题、指导护理实践等方面加以评价。临床实践的过程也培养了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独立科研思考的能力,学会从护理实践中选择课题。
(2)科研能力培养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应分阶段进行,以培养研究生科研意识、运用科研方法的能力和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第一阶段,培养在研究生一年级由导师指导研究生选择重点课程,为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在课余之外开展科研讲座,由各位导师讲授最新科研动态和科研方法,如护理研究的选题,研究工具的选择,研究质量的评价等;要求研究生定期开展科研报告,形式自主,不同年级不同导师的研究生共同参加,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进行讨论,学习学术论文,进行科研小讲课等,这种同伴学习的开展使研究生在切磋和讨论中获得知识,共同提高科研能力,同时也为不同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培养了研究生的沟通能力。第二阶段,培养在研究生进入课题实施阶段,要求定期组织汇报课题进展,进行中期考核,使导师全面了解课题进展情况,针对问题给予具体指导,保证课题研究按计划进行。
总之,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要顺应护理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要求,不仅培养教学型、科研型高层次人才,而且培养能直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广大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和创新,并致力于培养中国21世纪具有复合型、实用型、创新型、外向型的新一代高级护理人才,在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阶段严格科研过程,使护理科研来源于护理实践,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护理实践,推进护理学的发展,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苏君,谢贞.护理研究与论文写作.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19-2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制度的试行建立在医学硕士、博士(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实践基础之上,因此弄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医学科学学位之间的关联与差异,是把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特征的前提。由于医学科学学位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法、论文形式以及授予标准上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现以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与医学科学硕士学位作如下比较,见表1。如表1所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具有技能性(职业背景)和过程性特征。所谓技能性是指培养内容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主,侧重于从事临床医师这一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所谓过程性是指临床技能培养要求二级学科轮转的过程或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过程,有严格的考评记录和考核指标,强调培养过程的整体优化和培养内容的系统整合。同时专业学位不可越级申请,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在职人员也必须按级申请。
二、实施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1.不同培养途径与同一标准的关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对象为临床医学研究生和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职医师,这两种对象的培养途径各异,但要按同一标准授予同一学位。经比较分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考核标准与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考核标准在具体病种和数量要求上存在差异,这一差异势必导致同一学位而非同一标准。解决这一殊途同归的关键在于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对培养内容细化分解和把握培养过程,采取差什么补什么的方法,力求培养内容的大同小异。同时通过环节考评、阶段考核等手段对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监控,以达到培养内容的系统整合和培养过程的整体优化,确保不同培养途径所授予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达到同一标准。
2.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与医学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的关系
根据专业学位的定义,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是指临床医师这一职业背景的学位,它与医学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别。其联系在于医学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是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必要条件,也是培养这一专业学位人才的学科基础;区别在于医学硕士学科授权点是指该学科专业有招收硕士生和授予该学科专业硕士学位的权力,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内涵和范围均超过硕士学位授权点,它是指一种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授予权,并没有限定是哪些临床医学的学科专业,即覆盖整个临床医学学科,这为学校自主办学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招收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时,必须优先考虑已有的硕士学科专业点,同时可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科基础和指导教师的情况,通过一定的申报审批程序,在非硕士学科专业授权点的临床学科开展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教育培养工作。
3.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与临床医学培养基地建设的关系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是以临床技能为主要培养内容,因此必要的临床资源、人力资源(指导教师)是培养工作的首要条件,为保证临床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条件,在调整挖掘现有临床资源的基础上,应积极利用社会医学教育资源与高水平医院(如教学医院)联合,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基地,实现临床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扩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开辟和建设基地。同时应制订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使基地建设水平能符合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以临床病人为具体对象,当今社会倡导以人为本,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学生在病人身上“实习”的机会锐减。因此,建设临床模拟教学实验室,提供反复无创伤训练平台,利用模拟仿真环境和高端模拟产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满足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双重需要。
[关键词]数字骨科;优势;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9(b)-0197-02c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也不断扩展、深入,其中数字骨科作为骨科临床中的新型医学学科,为骨科研究及治疗的进步提供了新的思路。数字骨科以骨科的各类临床资料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的数字处理技术与图像处理技术同骨科的临床密切结合,成为医学中一门新兴的数字化学科。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多学科融合交叉式任一学科发展的必然途径与趋势。数字骨科是数字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研究解决骨科基础与临床中的实际问题。数字骨科的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的兴起,逐渐的转化了临床骨科疾患的诊治思路,个体化手术设计(手术方法,内植物)成为其应用的主要标志,为提高临床骨科手术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效果。现有的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从而促进医学技术向个性化,精确化,微创化与远程化方向快速发展,数字骨科的出现,实现了由二维到三维,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态到动态的技术转变,数字骨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建立,有望使顾客临床逐渐系统化,标准备,立体化和可视化,数字骨科的概念提出,建立在数字医学和中国数字人技术、数字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和医疗专业软件的基础上,建立事故科数字化三维解剖图谱,从而实现两个目的,即星系共享和资源共享。由此,该研究对数字骨科在骨科临床中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1数字骨科的优势
目前数字化的骨科技术已在骨科应用及研究方面贡献了部分学术成果,成为推动骨科临床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相比于传统骨科的研究模式,数字骨科具有明显的技术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点:①数字骨科采用了计算机的人体骨骼快速成型辅助技术,在该技术帮助下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人体骨骼模件也能够制作完成,完成后的标本可用于医生学习患者的解剖特点,从而提高医生参与手术治疗时的正确性与科学性,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1-2]。②数字骨科运用的CAD/CAM技术能够对患者的骨骼模件进行三维重建,为患者提供独特的假体设计,在该设计方案下制造完成的假体,与患者病变骨骼匹配程度较高,应用效果更好;CAD技术还能用于术前的手术方案设计,模拟过程,提升手术效果。③计算机的辅助设计技术还能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设计,通过手术模拟使得较为复杂的骨折情况也能得到准确外科复位,同样该技术还可用于骨科肿瘤的切除、畸形肢体的矫正以及假体配置等[3-4]。根据上述优势,该研究对数字骨科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2数字骨科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在李亚光等人[5]的相关研究中指出,近年来,随着国内数字骨科技术的发展,足踝、盆骨、关节骨折,脊柱侧弯、后凸治疗,四肢畸形矫正等方面均开始对数字骨科技术进行了运用,从而实现个体化定制以及生物制造水平的提升,增强手术方案的科学性与手术后相关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基于此,该研究对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2.1骨折治疗中的数字骨科技术
在朱学敏等人[6]的相关研究中,对骨科技术中的CAD(计算机的辅助设计技术)、RP(骨骼快速成型技术)以及三维建模技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Mimics等三维建模操控软件,能够根据患者的计算机影像学资料建立与之相符的骨关节三维立体模型,该建模技术避免了普通X线片检查中的重叠现象,弥补二维CT检查缺乏整体性的缺陷,清晰、完整显示跟骨结构,医师能够对骨折的移位情况有直观了解。其次,CAD-RP技术应用相关处理软件系统将二维断层的图像信息转换为数控的加工指令,在指令下相应机械能够制造1:1的骨骼实物模型,其中清晰的显示出骨折线走向、分布,方便医师制定更加有效的手术方案。最后,计算机导航技术则能够在术中为医师提供光学或影像学监测,克服医师的触觉差异与手眼协调性的问题,帮助完成精细的手术操作。
2.2骨肿瘤手术中的数字骨科技术
张余等人[7]的相关研究表明,数字骨科技术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肿瘤三维模型构建、截骨手术模拟、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化模板、RP技术及术中计算机导航技术。以骨盆肿瘤手术为例,首先,术前将CT、MRI检查的数据输入三维建模软件系统中,将其转换为三维数据,重建骨盆中的发生肿瘤病变的骨关节解剖模型,根据其展现出的肿瘤性质明确外科切除的范围。其次根据病灶解剖形状制作手术切除的辅助模板,便于术中进行切除时异体骨的修剪形状与骨缺损的形状一致。最后,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对肿瘤的切除及骨组织重建的过程进行模拟,验证手术方案的可行性,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骨科手术模拟和固定内植物设计,使以往单纯的依靠CT二维影像学诊治疾病到三维实体模型,无论对于提高医生手术方案的准确性和对患者的个体化医疗方案的高效实施都是大有裨益。
2.3其他骨科手术中的数字骨科技术
除上述复杂性骨折及骨肿瘤手术中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外,在关节手术、脊柱外科手术、寰枢椎手术、创伤性骨损伤手术中也展开了应用。在王智运等人[8]关于脊柱外科手术运用数字化技术的相关研究中,同样认为主要依赖于3D技术、CAD/CAM技术、RP技术等,首先通过3D技术对畸形、脱位、骨折、结构破坏的脊柱进行三维模型的重建,为医师体检了解患者损伤处的三维立体结构提供有力依据,完善手术方案;其次,利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对三维的立体模型进行研究,例如测量尺寸、体积、面积,明确手术路径与组织移位等,使得手术方案能够得到精确呈现;最后在数字化导航技术的辅助下完成手术。而在王建华等人[9]关于寰枢椎手术应用数字骨科技术的研究中,则对术中个性化置钉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将图像的二维数据输入三维重建模型软件中,利用软件技术明确最佳的寰枢椎进钉点与钉道,并将三维模型与其进行拟合,提升对应准确性;通过计算机导航技术进行模板打印,术中根据模板打印所提供的入钉点进行磨钻开孔,并建立钉道,实现固定。
2.4骨科生物力学研究
骨作为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完成静止状态下力学支持,而且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完成力学传递,因此骨科生物力学研究对于骨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由于人类骨骼多为不规则体,而且受力方式较为复杂,因此对于其研究较为困难。数字化有限元分析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其基本原理为将不规则的人体骨骼分解成有限个规则的正三棱锥形,通过分析三棱锥行的受力特点来分析整体骨科的力学特性。其现有的主要应用软件有ANSYS,ABQUES等,主要研究的领域有寰枢椎骨骼不同置钉钉道下螺钉应力应变,骨盆骨折固定后,不同拉力钉固定应力应变变化,股骨远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不同固定方式应力应变特性等。以上的研究不但为骨科手术术式选择提供有益的借鉴,更为内植物的设计和改良提供新的思路,为降低手术失败和二次手术提供科学依据。
3展望
1.1治疗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检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应用利尿剂、强心剂与硝普钠;实验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的方式,观察两组在治疗上的疗效。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对患者进行利尿剂与强心剂的联合治疗,对患者静脉注射少量的硝普钠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生命特征变化情况。实验组进行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在联合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具体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然后给予患者每日两次的美托洛尔治疗,治疗初期剂量标准为12.5mg≤每次剂量≤25mg,随着治疗深入剂量适量增加但最大剂量不超过50mg;此外给予患者每日一片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药片中含有75mg的厄贝沙坦与6.25mg的氢氯噻嗪,观察患者治疗后生命特征变化情况。
1.2疗效评价患者经治疗后评价疗效,其中显著疗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好转,患者心功能等级提升大于或等于二级,治疗前心功能Ⅲ级以内患者提升至Ⅰ级;一般疗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患者心功能等级至少提升一级,治疗前心功能Ⅲ级以内患者未达到Ⅰ级;差效果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缓解或出现加重情况,心功能等级无提升或下降。治疗疗效的有效率为显著疗效率与一般疗效率的总和。
2结果
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的疗效,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实验组显著疗效14例(70%),一般疗效4例(20%),差疗效2例(10%);对照组显著疗效10例(50%),一般疗效5例(25%),差疗效5例(2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0%,统计学对比两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是临床急诊中一种相对较难的疾病,从当前的治疗情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如果单纯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可能并不理想,从本研究的整体效果来看,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0%,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方式。
其中,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因为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受体能进行有效的阻断,减慢患者的心率,尤其是对于患者心收缩力的控制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并延长患者心房传导的时间,增强患者的整体体抗力,并对患者的呼吸道产生很大的影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还能有效刺激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对于抗压、降低患者的血钾水平,尤其是对于因利尿剂导致的代偿机制进行强有力的抵消,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观察来看,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是一种理想的效果运用。
在具体方法的运用上,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对症治疗,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应用利尿剂、强心剂与硝普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厄贝沙坦与氢氯噻嗪,用药剂量为75毫克厄贝沙坦,6.25毫克氢氯噻嗪,频率为1次/日。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在治疗前后,患者的BNP、LVEF、NYHA三项指标上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能形成有效的治疗效果。